小黄筒和小黄柜能够给速递易快递柜公司带来盈利吗?

速递易保持业务创新是实现快递柜企业盈利重要战略步骤
科技创新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有行业中有责任心的企业所努力的方向。物流快递行业也不例外,速递易的创办本身就是物流行业的创新之举。作为快递柜行业的龙头老大,速递易一直以企业创新为发展动力。2016速递易快递柜被评为四川十大经济创新成果,2017年速递易在中国物流信息化大会上获得最佳智能装备奖。在今年速递易推出了智能装备小黄筒,这不仅是一次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也是速递易在业务上一次不容小觑的创新。这一举措不仅取得了物流同行的关注,而且也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以及资本市场的广泛认同。业务创新典范:小黄筒和小黄柜作为解决物流快递最先一百米的利器,不仅仅能够解决用户的刚需,也是快递柜企业在未来实现盈利的重要战略步骤。速递易在2017年的战略规划中,将会在全国各大城市密集地铺设小黄柜和小黄筒,随着大规模移动化设备投入,这会改变整个快递柜行业的盈利模式,促使目前不是很明朗的快递柜企业增收进行一次永久的革新。这一切,离不开速递易不断进行创新的摸索和实践,不仅能够敏锐地发现用户的需求痛点,也与行业未来的战略性盈利相结合。在共享经济发达的今天,速递易吸收最新的创新理念,与时俱进,创造出了外表萌萌可爱,内在充满科技感的小黄筒。在已投放的城市中用户对于小黄筒的使用体验评价颇高。有用户直接指出速递易的小黄筒就像快递行业的共享单车,已经解决寄件刚需,而且使用起来感觉也特别酷。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以创新驱动行业发展,物流行业更是依托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综合应用最好体现,速递易的创新思路引领了中国快递柜行业的一次跨越式发展。
声明:凡本网注明转载自其他媒体的作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Copyright & 2009 - 2017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浙新办[2001]19号浙ICP备号
地址:温州公园路日报大厦2110室
值班电话:0
瓯网客服: 快递柜巨亏
小黄筒能突围吗|小黄|速递|物流_新浪新闻
  北京商报讯(记者 吴文治 陈韵哲)近年来,快递柜逐渐走入消费者生活,改善“最后一公里”困局,但快递柜行业始终亏损严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速递易也难逃困境。近日,速递易宣布旗下小黄筒快递寄件业务正式上线,可提供24小时快递自助寄件服务,未来它们将承担快递员的部分业务,实现无人自助为市民寄送快件。业内专家表示,速递易此举意在用寄递服务实现部分盈利,弥补当前亏损现状。  逆向物流的商业模式是速递易探索流量新变现渠道的又一次创新之举。  近期,速递易推出智能寄件产品“小黄筒”,并计划2017年铺设10万套。目前小黄筒已在上海进行试点。北京商报记者从速递易公司了解到,小黄筒即将进入北京市场进行试点。  据了解,小黄筒外观类似邮政邮筒,自带太阳能供电、GPS跟踪定位、GPRS数据传输,搭载超声波测距模块,并可以实现移动。分析认为,速递易将新的业务增长点放在物流前端的“最先100米”上发力逆向物流市场,正是探索流量变现渠道的尝试之一,此举是想寻找新的盈利点,弥补当前亏空。  从速递易官方网站显示的数据来看,目前快递柜布点超过5.6万个,遍布全国79个城市,末端“最后100米”生态布局已经基本显现。而且,从包裹寄送量、网点数量、市场份额来看,速递易可以称是抢占了市场先机,不过,快递柜领域的盈利模式仍处于尴尬的探索期。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三泰控股因速递易等业务亏损超12亿元,亏损额同比扩大3245%。速递易解释,公司加大了社区生活服务宣传、探索新广告运营模式导致广告收入减少;寄派件业务方面实施了优惠营销策略,收入相应减少;网点规模较大,设备折旧及运营费用增加。  2017年,快递行业不再是人力密集和大规模人员管理的比拼,而成为科技和创新战场。很久以来,各大快递公司都采取上门取件或用户跑腿去快递点的投件方式。快递专家赵小敏曾表示,一个企业的快递柜布点超过10万才能真正盈利,速递易的小黄筒业务是一个全新的模式,未来随着小黄筒在城市的更多普及与覆盖,将会改变部分用户的这一使用习惯,这将会提升快递公司的业务量和产能效率从而实现盈利。  速递易认为,生活服务日益智能化,电子银行转账、火车取票、共享单车普及,无人自助智能设备的投放使用将是未来公共服务渠道建设发展的趋势,一方面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快递工作效率,也解决了部分用户的痛点。也有业内人士提示,小黄筒的出现一定要满足现有寄件需求,例如寄件口大小、摆放方位以及价格等。  不过,赵小敏认为,现在的小黄筒业务还很难达到盈利状态,只是想先占有市场。小黄筒从功能上看,与以前邮政的小绿筒在功能上差不多,邮政也可以通过改良自己旗下的寄件小绿筒实现类似小黄筒的铺设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速递易与中国邮政签订的合约与媒体不一样,未来中国邮政对速递易的发展定位还很难说,如果快递柜与小黄筒进行业务整合将是较好的发展走向。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当前位置: &
速递易推出寄件小黄筒 或改变行业盈利趋势和服务生态
16:27:48 & &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速递易推自助终端“小黄筒”,反向切入寄件端,能否走出快递柜盈利困局?_凤凰资讯
速递易推自助终端“小黄筒”,反向切入寄件端,能否走出快递柜盈利困局?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速递易推自助终端“小黄筒”,反向切入寄件端,能否走出快递柜盈利困局?
36氪获悉,快递柜企业速递易计划推出线下自助寄件终端“小黄筒”。速递易之前主营业务是快递柜,在社区提供包裹代收服务,但目前来看,快递柜是门重资产生意,虽然能带来高流量,但盈利模式面临困局。基于这一考虑,速递易把目光从“最后一百米”转向“最先一百米”。
此前速递易也曾尝试依托线下的 5.6 万个快递柜来切入寄件业务,但问题在于,如果把收寄业务都放在快递柜上,会影响隔口周转率。速递易还曾推出寄件边柜,但边柜都和收件柜绑定在一起,成本高,密度低,对于寄件业务来说不能最快触达用户。
小黄筒外形类似曾经的邮筒,采用非固定桩设计,适合摆放在硬化过的地面环境。内部搭载了太阳能供电装置、GPS 跟踪定位装置、GPRS 数据传输装置和超声波测距模块。安装在室外可利用太阳能自行充电,室内环境下可接入电源充电。满载状态下可承载 20 件鞋盒大小的快递。
使用流程方面,用户通过手机端 app 扫描小黄筒上的二维码,点击“取快件袋”,快件袋柜门会打开并弹出装有寄件袋的小球;装袋完成后,再点击“开投件口”,把快件放入投件口后关门,即可完成投寄。
小黄筒预计在 7 月底量产,速递易 VP 李雁彬告诉 36氪,量产后小黄筒的成本约为快递柜的三分之二左右。且 7 月初会在上海进行投放试点,约投放 100 套,面向写字楼、商圈、社区,未来会切入便利店、咖啡厅、地铁站等更多人流密集的场景。关于选址,李雁彬认为,小黄筒针对的是 C 端散件业务,因此布局离不开用户。
我的疑问是,目前大多数快递公司都提供上门收件服务,写字楼不定期会有快递员,派件的同时收件。C 端用户的寄件习惯初步养成,在这一情况下,小黄筒的业务会有想象空间吗?以及,在要求快件开箱验视、实名寄付的政策之下,如何保证自助寄件的合规性?
对此,李雁彬表示,倾向上门收件服务的用户不是小黄筒的目标用户。小黄筒提供的是自助寄件业务,当用户马上要出门,没有过多等待时间的时候,可以在社区或者楼下的小黄筒顺便寄件。此外,小黄筒是 24 小时工作的,用户可以随时完成寄件,不受时间限制。
关于合规性,李雁彬称,用户在线上下单寄件,付款方式接入的是支付宝和微信,均已完成实名认证,手机号目前也是实名制;而自助寄件业务将开箱验视环节进行了后置,快递员拿到快件后会对快件进行检查,对不合规的快件进行退货处理。
目前速递易在快递柜市场的份额约占 40%,但 36氪曾报道过,速递易业务。从“最后一百米”到“最先一百米”,速递易无疑是想谋求盈利新出路。
末端派件业务盈利空间小,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收派件分成和超时收费。在小黄筒业务上,速递易的设想是,快递行业寄件业务是核心,存在很大利润空间,除向用户收取寄件费,赚取费用差额外,还能向快递员端收取平台使用费。
短期来看,速递易又开始了另一门“重资产”生意,虽然成本不及快递柜,但在布局量上需要是快递柜的三倍,方能形成寄件端的规模效应。速递易母公司三泰控股在年报中提到,计划今年在保持速递易 5.5 万个网点,5.6 万套设备保有量的基础上,新增 1-3 万套寄件边柜,铺设 3-10 万套小黄筒。不过,寄件端利润空间大是事实,速递易此时反向切入,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延伸阅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6508
播放数:593697
播放数:1839118
播放数:5808920  近日,据速递易官网发布称,将在2017年铺设10万套寄件小黄筒,3万套发件小黄柜。 目前,速递易小黄筒已在上海试点。 而随着小黄筒和小黄柜移动化、密集化地大规模投入使用,速递易称,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盈利趋势和服务生态,为公司发展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近日,据&速递易&官网发布称,将在2017年铺设10万套寄件小黄筒,3万套发件小黄柜。 目前,速递易&小黄筒&已在上海试点。
  而随着&小黄筒&和小黄柜移动化、密集化地大规模投入使用,速递易称,&可能改变整个行业盈利趋势和服务生态,为公司发展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此次速递易切入寄件环节,但或将改变速递易的盈利状况,前提是小黄筒大规模使用和快递公司的覆盖程度。
  在快递业内,众所周知的是收件利润高,利润可达到2-10元不等,尤其是散件,而派件几乎没有利润。成为寄件入口后,未来速递易收入来源可能有两部分:一是向寄件人收取的快递费差价;二是向快递网点收取的平台接入费用。
  这是一个双向博弈的过程,小黄筒首先要引入所有主流快递公司,在前期培养流量入口时期,快递公司的话语权较高;当小黄筒大规模铺设后,由于目前的快递公司除顺丰外都尚未实现差异化,三通一达将不得不接入该入口,甚至接受该平台的派单权。
  对比来看,已诞生两年的菜鸟裹裹尚未对快递公司收费,但不同于抢单的初衷,已经开始针对不同区域派单给不同的快递公司,菜鸟与快递公司之间的派单具体规则尚未知,但阿里入股的饿了么、点我达都已接入菜鸟裹裹。
  值得注意的是,上个月,速递易刚刚取得菜鸟的投资。一方面,可以推动小黄筒的应用,未来可能通过菜鸟裹裹实现&小黄筒寄件&;另一方面,顺丰刚刚与菜鸟发生数据之争,消息目前来看顺丰接入小黄筒或许有难度。界面新闻记者在菜鸟裹裹上的&自提柜寄件&中发现,并未接入距离记者最近的&丰巢&快递柜。
  从市场来看,由于面向C端用户的属性,大客户会由快递员上门批量收件,小黄筒承接的只能是散件客户。&三通一达&的快件以电商件为主,如果小黄筒不能接入顺丰,市场将变窄。
  目前,位于派件人与快递员之间的自提柜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广告、收派件分成和超时收费,快递员每投递一个快件所在网点需向速递易付费0.4元-0.6元,微薄的利润并不能支撑巨额的前期投入。
  速递易的母公司三泰控股已经连续三年亏损,根据三泰控股刚刚发布的年报,消息在2016年大举扩张后,其全年在智能快递柜业务上的营业收入仅有2.24亿元,相对于2015年的3.09亿元下降了27.43%。
  三泰控股将亏损主因归于旗下公司速递易的大规模扩张、整体设备折旧及运营费用增加。速递易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透露,小黄筒的成本是自提柜的三分之二。
  一位快递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小区等公共资源是有限的,目前快递柜行业盈利模式不明,很多参与布局的公司目的在于抢占公共资源。
  三泰控股于2013年开始布局智能快递柜业务,石家庄网络优化获悉2013年、2014年,三泰控股先后公告称,拟募集7.5亿元、7.12亿元加码快递柜业务。到了2015年1月,募集金额猛蹿至29.4亿元,同年11月,三泰控股又宣布拟募集28.7亿元。2015年底,速递易业务扩张至全国79个城市,签约协议网点近8.87万个,布放网点4.87万个,2016年底,线下网点又增至5.6万个。
在线咨询工作日9:00-18:00 
预约专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访问微博唯一官方微博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速递易小黄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