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丹县高级中学安泰矿业有限公司

最新推荐企业
南丹县下辖地区
周边上网导航:
本地导航网:广西河池市南丹县 -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南丹五一矿环境影响后评价 -简本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南丹五一矿环境影响后评价 -简本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0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治国理政新实践·广西篇】广西南丹县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观察
南丹县经济强在“矿”:有色金属总储量达1100万吨。南丹经济瓶颈也在“矿”:“一矿独大”极易受市场影响,转型升级难。
以往矿业打个喷嚏,南丹经济就感冒。今年却出现了可喜变化,在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大的情况下,1-4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8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5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50.8%和81%。
“近几年,我们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推动县域经济在逆境中突围前进、在阵痛中转型升级、在艰难中换挡增速,逐步将‘一矿独大’提升为多业并举。”县委书记韦永山说。数据统计显示,南丹的三产比例从2010年的11∶68∶21,调整到2016年的12∶46∶42;有色金属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下降了22个百分点。
思路一换天地宽
当前,南丹最火热的建设项目是丹泉特色小镇,投资50多亿元,集白酒酿造、工业和休闲旅游、特色小镇为一体,是县域经济“集大成者”。
项目的实施者丹泉集团靠有色金属起家。副总经理覃建良说:“以前有色金属价格一下滑,企业就举步维艰,必须转型发展新产业。”该集团投资近30亿元,对生产基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联动一体化发展格局:酱香酒产能达8000吨,居全国第三;投资3.5亿元建设的天然藏酒洞,年接待游客110多万人次;优质高粱、小麦生产基地,惠及近千农户。从卖矿到卖酒,再卖旅游、卖文化,丹泉成为南丹县域经济从以矿为主到多业并举的典范。
针对矿业经济一家独大的局面,南丹提出“三区二城一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即打造中国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区、中国白裤瑶协调发展示范区、石漠化地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打造黔桂走廊国家园林城、名酒文化城;建设避暑胜地特色旅游名县。“跳出单一依靠矿业的传统思路,统筹推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全域旅游。”县长覃康平说。
思路一换天地宽。在芒场镇巴平一带,世界最大洼地梯田气势磅礴,万亩农田四季不闲、四季皆景,种植有彩色水稻、油菜花等,丰收的同时引来游客。全县建设了13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其中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形成了生态稻米、红心猕猴桃、休闲观光农业三大产业,是广西首个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的示范区。
打造广西首个跨省旅游、县域经济合作示范带。5月26日,南丹与贵州省荔波县签署跨省县域经济发展合作协议。与独山县合作成立旅游联盟,在景区开发、资源共享、基础共建等方面加强合作。仅广东-南丹-荔波旅游线路,每年就吸引超过10万游客进入南丹。
短短5年,南丹打造了两个4A级景区,以及一批国家级工业旅游、农业休闲旅游景区景点。近年该县的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均呈两位数增长。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
新园区带动多元化发展
要破解“一矿独大”困局,必须走工业多元化道路。该县采取“带状组团、一区多园”模式,新组建集白酒产业园、碳酸钙产业园、大理石板材产业园、水泥建材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中草药加工产业园等“六园一体”的龙马工业园,搭建非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平台。
碳酸钙深加工是工业园的重点产业,显示出强大竞争力。“装修房子不用再打线槽、刮灰、涂漆,用PVC板材一次性搞掂。”5月23日,南丹某公司负责人黎祖付向记者介绍产品。该公司是全区最先进的碳酸钙深加工企业之一,年产碳酸钙粉体30万吨,食品级钙粉体5万吨;具备年产40万平方米PVC高分子板材的生产规模,是区内第一家能生产该产品的企业。
南丹已探明碳酸钙储量超过2500万吨,含钙量达99.6%,品质居全区前列。依托优势资源,园区引进7家深加工企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唐进说,7家企业差异化发展,核心产品有建筑板材、食品添加剂、纳米级高品质粉体、3D打印等。
2016年,龙马工业园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今年1-4月,实现产值13.53亿元,极大改善了南丹工业产业结构。
传统矿业华丽升级
地上林木葱茏、水中鱼儿畅游、头上蓝天白云,可以游泳、打网球、踢足球。这不是度假山庄,而是南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它完全颠覆了冶炼企业给人的传统印象:近年在环保的投入超过2亿元,厂区绿化投资超过1亿元;利用废气每年生产硫酸60多万吨,蒸汽余热每小时可发电近7000千瓦时,废水处理后排入人工湖成为一景。
10年前,这一带散布20多家小冶炼厂,效益低、污染重。如今,5000多亩土地上,只剩南方有色一家,年产值超过85亿元,是国内环保水平最高、综合效益上佳的冶炼企业之一,是南丹矿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矿”始终是南丹经济发展的根基,该县依托有色金属资源禀赋,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推进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
打好环境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战。该县壮士断腕,关、停、并、转54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能低下的小选矿、小冶炼企业。实施一批废弃资源综合回收技改项目,综合回收冶炼废渣中的锡、锌、铜、铅等,综合回收工艺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余热发电、尾气回收、冶炼废渣处理技术日臻成熟,“三废”达标排放并循环利用,其中废水处理达到饮用级排放,重复利用率94%以上。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苏宏流)
& & & & & &
【治国理政新实践·广西篇】广西南丹县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升级观察
以往矿业打个喷嚏,南丹经济就感冒。今年却出现了可喜变化,在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大的情况下,1-4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8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5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50.8%和81%。
南丹县经济强在“矿”:有色金属总储量达1100万吨。南丹经济瓶颈也在“矿”:“一矿独大”极易受市场影响,转型升级难。
以往矿业打个喷嚏,南丹经济就感冒。今年却出现了可喜变化,在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大的情况下,1-4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8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5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50.8%和81%。
“近几年,我们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推动县域经济在逆境中突围前进、在阵痛中转型升级、在艰难中换挡增速,逐步将‘一矿独大’提升为多业并举。”县委书记韦永山说。数据统计显示,南丹的三产比例从2010年的11∶68∶21,调整到2016年的12∶46∶42;有色金属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下降了22个百分点。
思路一换天地宽
当前,南丹最火热的建设项目是丹泉特色小镇,投资50多亿元,集白酒酿造、工业和休闲旅游、特色小镇为一体,是县域经济“集大成者”。
项目的实施者丹泉集团靠有色金属起家。副总经理覃建良说:“以前有色金属价格一下滑,企业就举步维艰,必须转型发展新产业。”该集团投资近30亿元,对生产基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联动一体化发展格局:酱香酒产能达8000吨,居全国第三;投资3.5亿元建设的天然藏酒洞,年接待游客110多万人次;优质高粱、小麦生产基地,惠及近千农户。从卖矿到卖酒,再卖旅游、卖文化,丹泉成为南丹县域经济从以矿为主到多业并举的典范。
针对矿业经济一家独大的局面,南丹提出“三区二城一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即打造中国生态环保型有色金属产业示范区、中国白裤瑶协调发展示范区、石漠化地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打造黔桂走廊国家园林城、名酒文化城;建设避暑胜地特色旅游名县。“跳出单一依靠矿业的传统思路,统筹推进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全域旅游。”县长覃康平说。
思路一换天地宽。在芒场镇巴平一带,世界最大洼地梯田气势磅礴,万亩农田四季不闲、四季皆景,种植有彩色水稻、油菜花等,丰收的同时引来游客。全县建设了13个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其中绿稻花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形成了生态稻米、红心猕猴桃、休闲观光农业三大产业,是广西首个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的示范区。
打造广西首个跨省旅游、县域经济合作示范带。5月26日,南丹与贵州省荔波县签署跨省县域经济发展合作协议。与独山县合作成立旅游联盟,在景区开发、资源共享、基础共建等方面加强合作。仅广东-南丹-荔波旅游线路,每年就吸引超过10万游客进入南丹。
短短5年,南丹打造了两个4A级景区,以及一批国家级工业旅游、农业休闲旅游景区景点。近年该县的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均呈两位数增长。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
新园区带动多元化发展
要破解“一矿独大”困局,必须走工业多元化道路。该县采取“带状组团、一区多园”模式,新组建集白酒产业园、碳酸钙产业园、大理石板材产业园、水泥建材产业园、食品加工产业园、中草药加工产业园等“六园一体”的龙马工业园,搭建非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平台。
碳酸钙深加工是工业园的重点产业,显示出强大竞争力。“装修房子不用再打线槽、刮灰、涂漆,用PVC板材一次性搞掂。”5月23日,南丹某公司负责人黎祖付向记者介绍产品。该公司是全区最先进的碳酸钙深加工企业之一,年产碳酸钙粉体30万吨,食品级钙粉体5万吨;具备年产40万平方米PVC高分子板材的生产规模,是区内第一家能生产该产品的企业。
南丹已探明碳酸钙储量超过2500万吨,含钙量达99.6%,品质居全区前列。依托优势资源,园区引进7家深加工企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唐进说,7家企业差异化发展,核心产品有建筑板材、食品添加剂、纳米级高品质粉体、3D打印等。
2016年,龙马工业园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今年1-4月,实现产值13.53亿元,极大改善了南丹工业产业结构。
传统矿业华丽升级
地上林木葱茏、水中鱼儿畅游、头上蓝天白云,可以游泳、打网球、踢足球。这不是度假山庄,而是南方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它完全颠覆了冶炼企业给人的传统印象:近年在环保的投入超过2亿元,厂区绿化投资超过1亿元;利用废气每年生产硫酸60多万吨,蒸汽余热每小时可发电近7000千瓦时,废水处理后排入人工湖成为一景。
10年前,这一带散布20多家小冶炼厂,效益低、污染重。如今,5000多亩土地上,只剩南方有色一家,年产值超过85亿元,是国内环保水平最高、综合效益上佳的冶炼企业之一,是南丹矿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矿”始终是南丹经济发展的根基,该县依托有色金属资源禀赋,打造有色金属新材料工业园区,推进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
打好环境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战。该县壮士断腕,关、停、并、转54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能低下的小选矿、小冶炼企业。实施一批废弃资源综合回收技改项目,综合回收冶炼废渣中的锡、锌、铜、铅等,综合回收工艺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余热发电、尾气回收、冶炼废渣处理技术日臻成熟,“三废”达标排放并循环利用,其中废水处理达到饮用级排放,重复利用率94%以上。
(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苏宏流)
[责任编辑:
热线:023-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华龙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最佳浏览环境:分辨率以上,浏览器版本IE8以上)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青枫北路18号凤凰座A栋7楼 邮编:401121 广告招商:023- 传真:023-
经营许可证编号:渝B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208266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新出网证(渝)字0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西南丹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