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高集团董事长之子创新这方面一直走在前沿,还有很多企业建立了合作是吗?

您当前的位置 :
威高集团:用自主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垄断造福百姓
扫码阅读手机版
内容提要:从田村福利院简陋仓库里的医疗器械小厂,到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29年来,威高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以创新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一次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现阶段中国医疗器械业的最高水平代表者。
  从田村福利院简陋仓库里的医疗器械小厂,到全国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企业,29年来,威高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以创新为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一次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现阶段中国医疗器械业的最高水平代表者。2016年,威高集团销售收入达到336亿元……日,“新旧动能转换看山东”首届全国媒体走进自创区采风活动,走进了位于威海高新区的威高集团,看其依托自主创新写就的行业传奇。
  依托自主创新,心脏支架从4万元降到万元以下
  几十年来,中国相当一部分中高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跨国公司依靠其先进技术,垄断市场和价格,导致国内患者不得不付出高昂的治疗费用,由于颇高的费用不少患者只能放弃治疗。在威高集团,记者了解到,以前国内的心脏支架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每支达4万多元,再加上手术费用,家庭条件普通的患者是无力承担的。威高集团自主研发,做出了属于中国自己的心脏支架,费用也降低到了万元以下,而且产品使用效果并不比国外差,一举打破了美国强生、波士顿等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威高也成为全世界第三家能够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
  威高集团自主开发的预灌封注射器生产线,是我国第一条预冲式注射器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如果引进德国整机,威高需要引进4台,共需花费160多万欧元。为此,在参照制针自动化设备结构的基础上,威高集团只用半年时间,就自主研发一部预灌封式注射器组装机,仅花费66万元人民币。
  自主创新的理念已植根于威高人的心中,威高通过实施构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产业化”三结合产业研究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研发体系,使科研创新工作有了长足发展。在骨科材料、血液净化、心内耗材、医用针等领域实现了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自2011年开始,威高集团成为卫生部批准的首家建立血液净化透析中心的企业,威高透析中心全部使用威高自主研发的透析机、透析器、透析用药和管路,让患者每年节省了大量费用。患者在医院每次透析费用需要450元左右,在威高的透析中心仅为290多元。患者每周需要透析三次,每年可降低透析费用24000多元。
  据了解,威高集团生产的医疗器械和药品达到500多个品种、8万多个规格,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达80%以上。目前,威高集团拥有发明专利15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产品600多项,其中120多种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100多种打破国外垄断,30种产品列入国家火炬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国家项目,为政府和国内患者节省医疗费用3000多亿元。
  国外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国产化”造福百姓
  据介绍,威高每年投入十几亿元,先后从欧美日引进了30多条世界先进的生产线,成立了自动化设备公司、模具公司、详细测绘、剖析国外设备、重新优化生产公司及工装,消化吸收再创新,基本做到制造第一台时国产化率50%,制造第二台时国产化率80%,逐步掌握了核心技术,最终实现了国产化。
  威高集团的输液针、注射针自动组装机器最早引进于韩国,在使用过程中,输液针尖的正针部分经常发生针尖偏位、损伤等问题。为此,威高集团进行技术攻关,自制了与其相匹配的正针机。之后,他们又自制了5台输液针、9台注射针自动组装机,比从国外购置节省资金928万元。
  引进设备后消化技术再进行自主创新,是多年来威高集团坚持的引进原则。为解决注射器产品人工组装效率低的问题,威高集团从韩国引进了5毫升中锥头自动组装机,速度提高了3倍。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威高集团自主设计生产了1毫升至50毫升自动组装机,使注射器生产全部实现了自动组装。而这些组装设备如果从韩国引进,每台需要200万元。依靠自主研发,威高集团仅花费60万元。
  计划在每个省开一家肾病专业医院点对点服务群众
  作为一家在威海土生土长的乡镇企业,从最开始不起眼的小厂,威高凭借着坚持创新和永不服输的魄力,在威海扬帆起航走向世界。4月19日,李克强总理来到威高集团,他嘱托威高集团要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医疗健康产业需求巨大,希望威高能用更多质优价廉安全的产品带动降低医疗耗材价格,让更多群众受益。而威高集团自建厂至今,一直坚守创新,严把质量关。在威高展厅的墙上,记者看到各个科室优秀员工的介绍和照片。每一件产品,威高都做到了认真精细,用产品质量赢得用户和市场的信赖。
  据介绍,威高将以医疗器械和药业为主,适时兼并重组相关产业链条上有发展潜质的企业。在提高自主创新力的同时,更高层次地整合研发资源,力争取得更大突破。威高集团计划在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将依靠血液净化产品的研发优势,在每个省建立一家肾病专业医院,开展点对点医疗服务。威高集团正向宏伟蓝图迈出铿锵的步伐,也正在面向世界开创一个健康未来。
下载前沿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威高集团的发展战略
下载积分:2500
内容提示:威高集团的发展战略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98|
上传日期: 14:10:14|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5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威高集团的发展战略
关注微信公众号智联提示您:用人单位以任何名义向应聘者收取费用都属违法行为(如押金、资料费、代收体检费、代收淘宝信誉等),请提高警惕并注意保护个人信息!
您当前所在位置&&&当前页面
软件测试工程师--山东威高讯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职位月薪:元/月
工作地点:
发布日期: 00:00:20
工作性质:全职
工作经验:1-3年
最低学历:本科
招聘人数:3人
职位类别:
岗位职责:1、测试文档编写,测试执行,产品质量把关。2、产品流程及功能性测试,测试用例及测试报告编写、产品操作文档编写、培训材料编写、产品培训。3、高质量完成文档编写、测试执行,主动找出系统缺陷、协助开发解决,提高测试技能。任职要求:1. 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具有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2.编写软件测试方案、测试文档,与项目组一起制定软件测试阶段的工作计划,能够在项目运行中合理利用测试工具完成测试任务;3.熟练掌握软件测试技术,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4.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开拓创新意识,具备软件测试知识,了解项目管理理论,承压能力较强。&【公司简介】山东威高讯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威高讯通”)成立于2014年12月,隶属于威高医疗商业集团。威高讯通是一家从事医疗器械供应链与物流集成服务的公司,汇聚了具备医疗器械物流规划、医疗器械物流设备集成、信息技术及项目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院内物流耗材管理系统(SPD)、仓储管理系统(WMS)、冷链管理系统(CCL) 、供应链云平台系统(SCMP)、订单管理系统(OMS)、企业内部管理系统(iEMS)、前沿医院订单辅助管理系统(FOSS)、检验试剂云平台(TRCP)等核心信息化产品,结合医疗器械物流设备集成解决方案,为大型医疗器械商业公司、医院集团、区域医疗器械供应链监管机构等客户提供医疗器械供应链相关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及专业的系统集成与实施服务。公司官网:/&【联系方式】l& 公司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火炬创新创业基地l& 联 系 人:郭经理l& 联系电话:l& 企业QQ:l& 邮箱地址:&
工作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高区火炬创新创业基地
最新职位推荐
今日相似推荐
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
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地点:威海
公司规模:10000人以上
公司性质:民营
公司行业:
公司主页:
公司地址:
山东省威海市初村镇兴山路20号(新厂区)
您也许对以下职位类别感兴趣:
热门职位推荐:感谢评语:
本页链接:
网友们正在为您出谋划策,请耐心等待!
最新解决问题列表
猜你感兴趣威高:创新——印证崛起的轨迹
来源: 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20年前的3月16日,在地级威海市成立半年之后,一个不起眼的镇办输液器小厂———威海国营医疗器械厂诞生了,启动资金2.5万元。
  20年,弹指一挥间。
  20年间,伴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滚滚洪流,伴着地级威海市的科学发展,不为人知的小厂成长为总资产35亿元、国内最大的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生产的企业。威高集团昂首挺立于世界医疗器械行业之巅。
  探寻威高集团20年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创新伴随企业发展始终。威高集团已成为威海、山东乃至全国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驱使威高集团做大做强的源动力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促使我们必须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回顾20年的发展历程,威高集团董事长陈学利这样总结。
  ———20年,威高因责任而卓越
  人需要一种精神,企业的持续发展更需要一种精神做支撑。
  “支撑威高发展的,是一种做大做强中国医疗器械的责任和使命。”陈学利说,带着这一责任,威高集团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在每一次重大转型中,都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
  威高集团20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建厂至1997年,是威高艰苦创业的10年;1997年至2003年为发展期,威高逐渐走上了中国自主创新的舞台;2004年至今为巩固期,威高开始了向世界医疗器械强企的突围。
  三个阶段,三次跨越。
  从一个乡镇福利小厂起步,可以说,前10年,威高是带着“为工人找活路、为国营企业找出路”的责任上路的。在建厂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威高相继兼并了5家负债380万元的濒临倒闭的镇办企业,当年就偿还债务实现扭亏为盈。
  敏锐地捕捉到当时刚刚兴起一次性输液器市场,威高用10年的时间,完成企业资本的“原始积累”。这一时期,威高靠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卫生材料等低端产品闯天下,构筑起了庞大的销售网络,为企业提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后,威高开始谋求腾飞———一方面稳固低端市场、一方面向高端市场进军,加大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产品的转移步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医疗器械和药品生产齐头并进。
  这一重大的产业调整转移战略,吹响了威高参与国际竞争的号角。
  2002年,威高集团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心脏药物涂层支架面世,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标准,彻底改变了心脏涂层支架长期被强生、波士顿等欧美企业垄断的局面,将原来高达4000美元的进口价格一下子“拉”到了1200美元。
  此后,威高的高端产品之路捷报频传:2003年,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产品研发成功。这种具有连续输液、提高治疗安全系数、减轻患者痛苦的产品,一举打破美国一家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市场价格不到进口的一半。
  谈及此,陈学利难抑心中的自豪:“责任和使命促使我们必须站出来与国际垄断公司抗衡。有了我们的抗衡,跨国公司才不得不放弃暴利经营,由此惠及千千万万中国百姓。”
  威高集团的宗旨是:“携同白衣使者,开创健康未来”。威高的产品都是用来治病救人的,这决定了产品必须过硬,质量上不能有丝毫瑕疵。“威高必须对消费者负责、对病人负责。”陈学利说。
  对社会、对病人的强烈责任感,决定了威高在管理上的科学、精细和严格。威高集团有一个著名的经营理念:。威高人这样阐释这一理念:生产的1万个产品中,如果有1个有质量问题,对企业来说只是万分之一,但对于患者来说就是百分之百,对企业的质量和信誉而言就是0。这一理念已深入每个威高员工心中,威高每年生产的数十亿支各类医疗器械,不允许有一支次品进入市场。
  因责任而卓越。威高集团“洁瑞”品牌获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洁瑞”牌一次性无菌输注医疗器械被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洁瑞”商标被中国品牌研究院评定为“中国最有价值商标500强”,荣登国内医疗器械第一品牌。
  ———20年,威高在自主创新中崛起
  日前,威高集团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合作,成功开发出聚乳酸基生物降解型一次性注射器,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威高集团,像这样靠自主研发、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成果数不胜数:从最初的PVC材料到如今的非PVC材料,从配药式输液器、钢塑插瓶针式输液器到避光输液器、卡片自毁式注射器、静脉留置针,从耳鼻喉综合诊疗台、中心静脉导管到系列骨科器械、药物涂层支架……每一项科技成果,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准。这样的成果,几乎每一年都会在威高集团诞生。
  威高的崛起,始于自主创新,成于自主创新。
  “在科学发展的时代,惟有自主创新方能持久发展,惟有自主创新方能立于不败,惟有自主创新方能抢占行业的制高点!”陈学利说,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自主创新是企业的必由之路和根本出路。
  其实,在创业之初,威高集团就确立了“开拓、创新、务实、巩固”的发展方针。从那时起,自主创新之路就始终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
  在向世界前沿医疗器械产品进军中,威高集团确立了这样的创新思路:借智借力,建设一流的研发团队。
  在多年的自主创新实践中,威高集团培养了自己的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但全凭一己之力,仍难以跟上市场的需要、企业的发展。怎么办?为此,威高集团探索出了一条和科研院所合作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你出专家我出力,让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决策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1999年,中科院长春应用研究所率先与威高“牵手”,成立可降解材料研究项目组。双方合作一年内,可降解材料产品就从实验室进入了市场。威高集团由此获取了源于高新技术的“第一桶金”。
  此后,威高集团在以产学研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顺: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共建大连威高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在生命医学材料、生物信息、生物检测技术、中药现代化等领域迈出第一步;与中科院沈阳金属研究所建立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威高研发中心,推动威高骨科产品的结构调整;与第三军医大学院联合建立了西南医院威高研发中心,为威高医疗器械提供强力科技支撑;与四川研发中心、青岛研发中心、武汉研发中心血液中心合作开发血液净化项目……
  威高集团以共建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等形式,构筑起了一条高科技产品研发链条,开创了企业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产学研联合创新的具有威高特色的自主创新发展壮大企业之路。
  自主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撑。在与科研院所合作的同时,威高集团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开始产业化之前,威高集团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设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聘请博士进站工作;请来哈工大的教授管理人力资源,请来国内著名大医院搞临床试验的医生进行生产管理……一批业界精英的加入,极大地提升了威高的整体素质,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与此同时,一批两院院士积极支持威高的自主创新。
  目前,共有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威高担任研发顾问,推进了威高在国际前沿关键领域产品的研发。
  20年的自主创新之路,威高在成就了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在国家创新体系和企业创新能力建设中担当起重任。威高集团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威高集团成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成果产业转化基地”和“国家级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被认可。
  20年的自主创新之路,威高创造了丰硕的科技成果:3个产品被列入国家“863”计划项目,3个产品被列入国家重点火炬计划项目,3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3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20年,威高在开放战略中突围
  今年1月9日,威高集团以转让旗下吉威公司控股权的方式,成为世界药物涂层支架创新企业———新加坡柏盛国际的第二大股东。借助柏盛国际在介入式心脏病专科技术的领导能力,威高将成为亚洲医疗器材业的领导者。
  威高此举在业界引起不小的轰动:威高药物涂层支架拥有国内约25%的市场占有率,何必再将蛋糕分给国外企业。
  威高有着自己的观点:用企业一个分公司换来世界顶级企业的股东,让威高与国际市场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此举不仅可换取的技术支持,也为威高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打开了通道。
  这就是威高的远见胆识和开放视野。在陈学利看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之下,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不可能坐井观天、固步自封。在打牢企业自身根基的同时,必须积极走出去寻找国际合作,借此提高国际竞争力。
  自2004年起,威高新的突围,在参与国际合作的开放战略中启动,积极寻求与国际知名医疗器械公司合作,与国际强企结成战略合作同盟。
  事实上,与柏盛国际合作已经不是威高第一次和外资合作。在柏盛与威高以股权换技术合作之前,美国美敦力公司已经先行一步。去年年底,威高与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供应商美国美敦力公司牵手,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独家分销美敦力及威高骨科产品。此次战略合作,为威高骨科器械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2004年,威高股份公司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实现了威海上市工作的新突破。威高的成功上市,使企业融资环境大大改变。随着威高的发展,此后威高先后两次扩股再融资。
  日,世界银行与威高在北京签署了2000万美元的8年长期贷款协议: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为其提供长期融资,用于扩大威高股份现有的生产能力和扩大其附属公司的多条生产线。
  在参与国际合作的同时,威高在国内扩张的速度丝毫没有减缓。仅两年的时间,威高集团先收购兼并了山西华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加速向中国西部扩张;收购韩资企业———苏州大兴制管公司,结束了外购医用针管的历史;收购了文登康威药业有限公司,拥有30多个药品和保健品种,加快了药业发展;收购了北京亚华公司,使威高骨科公司成为国内唯一拥有脊柱内固定、创伤钢板、人工关节等全系列骨科产品的企业。
  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战略,让威高在短时间内资产倍增,实现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资本运营的双赢。如今,有了充分技术和资金支撑的威高,医疗器械、骨科材料和医药产业三大产业基地迅速崛起。
  1990年,中央电视台曾以《黄海之滨的一颗企业新星》为题对威高进行了专题报道,评价“这是一个大有前途的企业,一个充满希望的企业”。这一预期,早已变为现实,威高以发展给予了充分佐证。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威海威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