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少年李文星星 有关部门真的看不到骗子的踪影吗

李文星之死触痛了谁?信息诈骗成招聘行业痛点丨智能科技
品途解读:大学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网站找工作被骗、并导致意外身亡。涉事平台“BOSS直聘”发布公开回应称,待“一切水落石出之际”,将依据法律承担应有责任。
来源: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中国青年报、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澎湃新闻
8月2日,大学生李文星在“BOSS直聘”网站找工作被骗、并导致意外身亡的消息引发关注。涉事平台“BOSS直聘”发布公开回应称,待“一切水落石出之际”,将依据法律承担应有责任。
资料显示,“BOSS直聘”是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旗下产品,诞生于2014年7月,被认为是雷军系顺为资本旗下明星企业,用户可在APP上采用聊天的方式,与企业高管,甚至是创始人一对一沟通,更快速地获得offer。
2016年8月完成由华映资本领投的C1轮及高榕资本主导的C2轮融资,C1、C2两轮融资共计2800万美元。老投资方策源创投、和玉另类投资、今日资本、顺为资本全部跟投。
李文星事件还原
毕业于东北大学的李文星在一家名为“BOSS直聘”的招聘平台上发简历找工作,却疑似落入打着招聘幌子的传销组织的骗局,直至有人在天津静海区一处水坑里发现他的尸体。目前,天津静海警方已立案调查。
5月15日李文星从早上9点21分到下午3点29分,6个小时的时间里李文星通过BOSS直聘一共向20位Boss发送了消息,唯一收到的回复来自“北京科蓝”人事部的薛婷婷。
5月18日北京科蓝电话面试了李文星,在电话里还问了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第二天,对方就和李文星确认面试通过了,说Offer会在稍后发给他。
随后,李文星收到Offer,发自于一个昵称为“五杀乐队”的QQ邮箱。Offer中的信息显示,招聘方“北京科蓝”的全称为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并要求李文星5月20日去天津滨海高新区软件园报到。
5月20日上午,李文星从北京前往天津入职。
5月20日中午,李文星QQ上给龙凤胎妹妹李文月发送了一个在滨海新区的位置。
5月20日下午2点41分,李文星发给在北京一起合租也是大学同学的陈栋的位置则显示,当时他已到了天津静海区。
5月20日晚上,李文月给哥哥打了个电话,“我问他在哪,他说在滨海找了个小旅馆先住下,明天去面试。” 而滨海距离天津静海区80多公里,如果坐公交车的话要2个多小时车程。
5月21日,李文月又给李文星打了个电话,“我问他在哪,说我去看他吧,但他却突然跟我说,他已经去石家庄上班了。”妹妹李文月在天津工作。
5月21日中午,李文星却回复陈栋的微信说,自己要去天津的公司看一下。
5月25日,李文星主动联系了陈栋,直截了当地说:“借500,转我支付宝就行。”陈栋提出让他说句是本人的话,他发了语音“你转我支付宝吧”。
6月8日,李文星再一次主动找陈栋。连续问了三句“在吗”、“吃了吗”、“最近怎么样”完全不像是以前说话风格的问候,陈栋还开玩笑地问道:“你是李文星?”更加出乎意料的是,上一次李文星说“过几天还他”的钱还没还,这一次又是来借钱,而且是以陈栋向自己借钱未还为理由。
随后几分钟,李文星又以“花呗还不起了”为由,让高中好友丁页城向他的支付宝转500元。
6月28日,开始找同学给他的微信发送验证码,说是手机丢了。当天还联系了母亲,让她把她和父亲的手机号发给自己,说“他忘了他们的号码”。
7月8日,给母亲打最后一个电话说:“谁打电话要钱你们都别给”。
7月14日,尸体在天津静海区被发现。
而北京科蓝公司回应媒体,通过BOSS直聘平台与李文星联系的人均非该公司员工,该公司也不会通过个人邮箱向求职者发布聘用通知。李文星疑似遭遇“李鬼公司”。
简单注册即可发布招聘信息
在“BOSS直聘”发布招聘并不复杂。8月3日凌晨12点多,南都记者化名“李小冰”注册BOSS直聘,成为深圳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并发布工作地点位于四川成都的“产品经理”一职,中间一路秒过,没有任何资料审核要求。而在“产品经理”一职发出之后,3分钟不到的时间内,便已经开始收到简历。
“BOSS直聘”提示,如果花费698元,购买“急聘直通卡”,求职人数即可增加6倍。而在新职位发布24小时内购买“急聘直通卡”,可以享受8.8折优惠。整个过程中,“BOSS直聘”没有硬性要求发布者进行任何认证。仅提示进行认证后“可发布更多职位”。
进入认证页面看到,只能通过企业邮箱方式进行认证,如腾讯公司企业邮箱后缀为“@”。除此之外,并无其他认证方式。
对于这一情况,南都记者将这一问题提交给BOSS直聘CEO赵鹏。随后,南都记者立即收到BOSS直聘app发来的一则通知,通知称:
很抱歉,您发布的职位[产品经理]没有通过审核。
原因:您好,请进行身份认证,您在认证成功后即可正常发布职位。
对于上述情况,BOSS直聘CEO赵鹏回应称,这一问题源自于BOSS直聘自2015年以来实行的策略:只发一个职位,公司名称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找到、职位没有明显问题,先发布。如果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而是引导他,认证的话,可以多发职位。
除了此次涉事的“BOSS直聘”,也有其他招聘网站存在发布信息无审核、或者审核环节存在漏洞等问题。不乏存在与“BOSS直聘”类似的现象——用户简单注册即可发布招聘信息。
多位网络招聘行业人士认为虚假资料几乎充斥在各大招聘平台,前程无忧、智联招聘、58同城等大平台几乎无一幸免。比如有网友曾反馈自己在中华英才网也遭遇到传销招聘。
行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类似发布虚假职位钓鱼的情况,已经是招聘网站公开的秘密。
已锁定李文星案招聘人IP地址
8月3日,第一财经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太阳宫冠捷大厦,“BOSS直聘”位于该大厦的3层。记者在“BOSS直聘”办公室看到,公司运营正常。公司员工表示,昨天晚上,公司所有部门的人员都被调过去做新的审核系统,现在大家心情都比较沉重。
“BOSS直聘”向第一财经确认,他们已经掌握了自称“北京科蓝”人事部的薛婷婷的IP地址,并封存了有关李文星致死事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信息,期望这些数据信息能够为警方侦破案件起到作用。
“BOSS直聘”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已经明确的事实是,薛婷婷和李文星确在平台上互留过联系方式,公司目前掌握了薛婷婷的IP地址,但是薛婷婷这个账号是通过手机号码注册,并且在注册时仅仅填了一个QQ号。
第一财经了解到,薛婷婷的账号实际上在5月份已经被平台冻结了,原因是涉嫌虚假招聘。此前报道中提及,今年5月20日,一个自称薛婷婷的人在Boss直聘上假借“北京科蓝”公司之名将李文星骗到天津就职。
“BOSS直聘”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薛婷婷账号当时之所以被封,是因为系统发现了这个账号的异常,“传销的话语方式和正常的招聘话语是不一样的。”但是,该人士并没有明确表示是否是在和李文星的对话中发现了异常。事实上,在李文星事件发生之前,也有应聘者在“BOSS直聘”上遭遇过传销组织,他们就此和公司进行过沟通。但是,公司把并没有对此类事件引发足够的警惕,直到李文星的死亡事件发生。
李文星案发生后,“BOSS直聘”对外坦诚回应:该平台“存在很大问题”。
2015年初的时候,“BOSS直聘”每天用户少,且招聘者多数是初创公司,甚至筹备公司。当时,为了便于招聘者上平台发布职位,该平台采取了如下策略:只发一个职位,公司名称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找到、职位没有明显问题,先发布。如果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虽然其间有微调,但这一措施一直延续到日。
7月28日时,“BOSS直聘”已经知晓了李文星的事情,据上述人士称,公司已经第一时间联系了北京警方,并且在第二天跟家属见了面,同时承诺不删除数据,对于涉事账号的数据进行封存。
但是,时隔6天之后,“BOSS直聘”才对审核系统进行调整。上述人士称,这是因为不知道李文星事件的具体真相和原委,所以没有在7月28日立即启动新的系统。 在事件曝光后,“BOSS直聘”紧急向第三方公司购入了人脸识别系统,上述人士称,未来几天便会上线。
“BOSS直聘”在声明中称,在2016年之后,对于没有公司邮箱的招聘者,平台采取营业执照认证的方式。筹备期的公司,没有营业执照,他们会要求他们提供名片、工卡、在职证明等。但是,“BOSS直聘”这个阶段还是继续执行了“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同时继续引导招聘者“认证,可以多发职位”的策略。之后也上线了进行“机器+人工”的审核方式,但是仍然没有对“先发职位、触发举报”的模式进行调整。
天津警方:正侦办李文星死亡案
6月份已铲除“蝶蓓蕾”传销
8月3日,天津市公安局工作人员表示,警方依法开展的相关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案件侦办方面如有进展,将及时通报。
有媒体报道称,李文星正是落入了“蝶蓓蕾”传销组织,不过,这一说法尚未得到天津警方证实。
7月7日,天津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平安天津”通报称,一举抓获静海“蝶蓓蕾”传销组织高层人员7名、传销骨干人员25名,缴获、冻结赃款100余万元,遣返传销参与者数百人,成功将这一盘踞在静海地区的传销组织连根拔起。
天津警方经过连续数月缜密侦查,静海“蝶蓓蕾”传销网络被警方连根拔起
在BOSS直聘受骗并非个例
在李文星事件曝光之后,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也曝光曾遭遇和李文星类似的经历。
在新浪微博上搜索“XX 骗子”(XX代表招聘网站名称),智联招聘的搜索结果241条,58同城招聘的搜索结果331条,前程无忧/51job的搜索结果94条,拉勾的搜索结果32条,中华英才网的搜索结果31条,BOSS直聘22条。
几个月前,知乎网友“大奔奔”曾陪做前端开发的女友从北京出发去天津参加“中科软科技公司”的复试,对方称入职之后要在天津跟三个月的项目,结束后可回北京。
到了天津之后,和他们联系的人事部经理给了他们一个位于天津静海区的地址,让他们坐公交过去。等他们到了公交站后,说让他们等会,喊个朋友去接他们。“朋友”二字让大奔奔瞬间提高了警惕,给中科软总部打了个电话,查询是否有这位人事部经理,最终的结果是查无此人。
“接着我给我天津的朋友打电话,询问情况,他疑惑地问我,为什么去静海区,说静海区特别偏僻,并且那边传销很猖獗。”大奔奔在知乎上分享自己的经历时说到。
在公交站等候的时候,他们还遇到了一位和他女友情况类似的男生,那位男生面试的是另一家公司,也在等人过来接。之后他们把和联系人的电话一对比,发现和他俩联系的竟然是同一个电话。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网友有类似的经历。套路大多是冒充知名企业招聘,对求职者进行电话面试,而且面试的问题还比较专业。电话面试结束后,告诉你有项目在天津,然后找理由让你去天津,并告诉你一个天津比较繁华的地方。等你到了天津后,再找理由让你去一个天津比较偏僻的地方,让你在那等他们。
信息诈骗成“行业痛点”
公开报道显示,近年来,因招聘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而遭遇诈骗的例子并不鲜见。2015年一则公开报道中的案例显示,有人利用“58同城”、赶集网等招聘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从面试者处骗取“押金”。
专家表示,平台方应对显而易见、应当获知的违法信息负有监测排除的义务。
据智联招聘有关人士称,智联网站上新增了对于HR的实名认证审核,企业要在智联招聘发布职位,下载用户简历,除了要提供营业执照,还需要上传HR个人手持身份证的照片。“我们会拿营业执照上面的信息和企业信息网上的信息做对照审核,全部一致才会过审。”前述人士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信息安全专家告诉记者,智联招聘核对工商资料的做法并非完美,手持身份证照片以及工商资料均可以通过PS合成,目前,一些骗子通过PS或其他手段,冒用正规公司名义,以正规公司的名义发布招聘,而这些招聘网站很难核查。
“我们一直在打击各种方式的诈骗,PS工商资料也是打击重点。”BOSS直聘品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许多招聘网站,不进行验证,即可发布招聘广告,这不是技术漏洞,更多的是管理漏洞。”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德良建议,招聘网站应加强监管,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李文星的悲剧。
“对于这种事件,关键是要追究诈骗者的责任,但如果招聘网站平台对此知情,则不论是否具体参与实施了诈骗活动的后续环节,亦可作为共犯处理。”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认为。
张新年进一步表示,对于显而易见的,平台应当获知的违法信息,平台负有监测排除的义务。“特别是经过受害者反映投诉或公安机关通报,平台已经获知的违法信息,如果未及时删除而造成的损害扩大部分显然应当承担责任。”
BOSS直聘CEO赵鹏最新回应
以下为BOSS直聘CEO赵鹏回应全文:
目前用户和媒体非常关心Boss直聘APP对招聘者审核认证的事情,我们如实说一下情况。
自成立以来,BOSS直聘一直投入技术、人力资源进行招聘者的认证审核。
先要说一下我们之前执行的认证策略。
1. 我们在2015年初的时候,每天用户少,来我们平台的招聘者多数都是初创公司,甚至筹备公司的招聘者。当时,为了便于招聘者上平台发布职位,我们就采取了如下策略。
(1)只发一个职位,公司名称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找到、职位没有明显问题,先发布。如果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他。而是引导他,认证的话,可以多发职位。
(2)招聘者要一个以上职位,则要强制进行审核。之前我们对这个策略进行过观察,出问题的时候很少。现在回想起来,跟当时平台小,没有人注意到我们有很大关系。
2. 2016年之后平台上的大公司很多,一般大企业都有企业邮箱,因此我们对他们采取了企业邮箱认证的方式。我们不断积累认证招聘者及其所在公司的官方邮箱,这个库现在越来越大。对于没有公司邮箱的招聘者,采取营业执照认证的方式。筹备期的公司,没有营业执照,我们会要求他们提供名片、工卡、在职证明等。但是,我们这个阶段还是继续执行了“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同时继续引导招聘者“认证,可以多发职位”的策略。
3. 后来我们有了更多的工程师、审核人员。因此上线了专门进行审核的系统,进行“机器+人工”的审核。积累了大量经过认证的真实BOSS的数据和一些被举报、封禁的招聘者的行为数据,系统能够在不断的学习中,对识别出的虚假BOSS建立多维度的模型,并持续丰富。这套安全系统会每天像杀毒软件一样对软件所有用户进行扫描,得到最新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较低的BOSS将会被上报处理。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还是没有更新“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这个策略。
4. 随着反虚假招聘者系统日益强大,“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的招聘者当中,出现了一些未经举报,但是被封禁的招聘者,我们对这些人进行人工审核、强制要求进行认证。没有通过认证的招聘者,将被列入黑名单,并作为系统今后查杀虚假招聘者的数据补充。
5. 回顾本次李文星事件,我们意识到自2015年初以来,平台执行的“只发一个职位,资料合规,可以先发;不触发举报,可以招聘”这一机制,存在很大的问题。不能及时更新这个策略,是我们的问题。教训很惨痛。公司管理团队已经形成决策并且落实,把招聘者真实性审核,作为生命线。Boss直聘从8月3日凌晨开始,全面进行了调整,对于所有招聘者执行事先审核认证的流程。不久,在目前材料审核的基础上,我们会采取如身份证、人脸识别等更为准确的审核认证措施。
对于李文星的去世,我们非常的沉痛和遗憾。非常感谢媒体和用户的监督,我们也希望今后能够做得更好。
【转载须知】
1.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网(ID:cbn-yicai),转载请联系作者。
2.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品途立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近日,一则大学生求职被骗身亡的事件在网上持续发酵。Boos直聘上的假公司将大学生李文星骗至天津入职,随后两个月后李文星性格大变、频繁失联,直至尸体在天津被发现。警方通过分析其随身携带的传销笔记等证据,认为其极有可能误入传销组织。
(本图片来自网络)
  可想而知,李文星的死亡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毁灭性打击。此次事件中,BOSS直聘作为发布虚假信息的招聘平台,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盘点该事件时,我们不难发现:平台在对信息发布者的准入和监管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
  首先,在管理上,平台方对发布信息者无审核、或者审核环节存在漏洞。
  有记者在亲身体验BOSS直聘后发现,在以手机号注册、虚构了公司名称及个人职务、姓名后,即可成功发布一条&虚假的&招聘信息。在整个发布信息的过程,平台从未硬性要求发布者进行任何认证。仅提示,进行认证后&可发布更多职位&。
  可怕的是,这样的问题并不是BOSS直聘一家独有,其他在线招聘网站包括一些大型平台类网站,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发布信息无审核、用户简单注册即可发布招聘信息。
  其次,平台对招聘信息的发布者,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来监管。
  我们回放事件过程,发现作为平台方,无论是对发布信息的招聘方,还是对求职者,都缺乏必要的管理。在发布信息的招聘方试图联系求职者时,无论是其聊天信息还是电话信息,平台方都可以做到有效监管。
  手段一&&聊天信息监管
  从李文星和骗子的聊天记录,我们不难看出一丝端倪:正规的招聘方,是不会过问对方是否单身、是否有贷款的话题,而且都是本地招聘、本地面试,绝不会邀请对方去外地进行异地面试。此时,如果有&聊天机器人&对聊天内容进行自动检索,发现可疑内容后立即触发&报警&机制,从而引起平台方的注意,进而向求职者发出&警示&。
(本图片来自网络)
  手段二&&通话内容监管
  如果招聘方是通过平台、向求职者拨出第一个电话,那么通话内容仍然可以作为平台监管的内容。如果在录音监听中,发现诸如要求对方携带财物、或是异地面试的问题,也同样会由监听人员上报,使平台方跟进该招聘过程。
讯众通信&语音质检&示意图
  手段三&&隐藏求职者真实号码
  在网页端或手机端,平台可以做到隐藏求职者的真实号码。一来避免求职者联系方式暴露在外、给骗子以可乘之机;二来,给平台方提供监管的入口:招聘方只能通过平台提供的即时消息或电话两种方式,与求职者取得联系。这样,聊天信息和通话内容,都可作为平台监管的途径和内容。
(讯众通信&隐号宝&示意图)
  上述保护隐私安全的技术手段,可称为&智能中间号&,或&隐号通话&、&号码隐藏&。由讯众通信&隐号宝&提供。对于房产中介、出行、物流、电商、招聘、二手交易等平台类型企业,可使用讯众通信&隐号宝&,有效管理平台的交易两侧,更好掌控双方的交易过程。同时,隐号宝的&录音监控&功能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其中违法违规的行为,在出现问题后能&有迹可循&。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招聘、求职、出行、购物等变得更方便的同时,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作为个人,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作为企业,加强对交易双方的管理,用技术的手段尽可能隔绝违法违规的交易。真心希望类似的人间悲剧不再重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饿了么看不到配送跟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