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转款到银行卡卡存入付保险款五千

向坏人宣战 如何呵护我们的银行卡资金
  银行,一直是我们老百姓存钱的重要地方。年轻人会把工资存到银行里,每月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向往着未来的小幸福;老人会把养老金存到银行里,让自己老有所依,安静、祥和地走完余下的路。
  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各种“坏人”“黑客”越来越多,骗人伎俩层出不穷,我们存在各个地方的钱都开始受到挑战,其中也包括。
  银行卡资金被盗,防不胜防
  ATM取款,忘了拔卡剩下的钱被取走;钱包丢了,没密码的被偷刷;在非正规POS机刷卡,银行卡信息被复制导致资金被盗走;上网点了不该点的链接,银行卡的钱被转走。。。
  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老人由于缺乏判断力和保护意识,容易被骗;年轻人由于经常网上购物、理财,各种网络木马、钓鱼网站防不胜防,步步惊心。我们究竟要如何保护好我们的银行卡呢?
  保护银行卡资金的一些措施  有一些措施是可以减少被盗刷的可能性的,比如保护好银行卡不丢失、信用卡加密码、手机丢失要挂失手机号和银行卡、只在正规可依赖的商家刷卡购物、不乱点击网络不明链接、不相信非官方发来的帐号短信等等。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谁敢保证没有疏忽的时候,菜导的一位研究生朋友都被人骗走过8万元。如果出事了,大家都想到找银行赔,只是最后失望的可能性比较大。
  其实银行卡安全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最早在2013年,就有保险公司推出“银行卡盗刷险”,只要花几块钱,就可以保一万元以上的资金安全。但由于保险公司的宣传力度不够,很少人知道这个保险。昨天,菜导发现支付宝上线了一款银行卡保险产品,考虑到支付宝的影响力和产品的实用性,决定给大家评测一下。
  支付宝“银行卡安全险”
  支付宝上线的这款产品,是由人保财险推出的“银行卡安全险”,保障被保险人名下所有的银行卡,包括借记卡,信用卡主卡及关联的附属卡,无论是线下POS刷卡、ATM取款被盗,还是线上网络银行渠道、手机银行渠道被盗,都可以获得赔偿。  这款保险和市面上同类保险比有不少升级之处,菜导总结了一下,如下表所示。
  支付宝的这款“银行卡安全险”还有一些特点,比如银行卡被盗刷,其它同类产品需要在3天内挂失或冻结才可以理赔,而这款保险在一周内挂失均可赔。当然,如果发现被盗刷,菜导建议要第一时间挂失处理。
  据了解,未来这一险种还会尝试线上理赔,让理赔服务变得更为简单,同时配搭一些安全服务,比如赠送银行卡安全卫士,对可能的盗刷情况及时预警。这些都是非常人性化的举措,看得出支付宝做这款产品的诚意。
  当然,这款保险也不是万能的,有一些情况保险公司是不负责赔偿的,有兴趣购买的用户一定要看清楚《保险条款》,其中这几条是比较要注意的:
  一、被保险人受骗主动转帐给他人不赔。
  二、被自己家人、同住的人盗走不赔。
  三、在没被威迫的情况下,向他人透露帐号密码被盗不赔。
  四、网络快捷支付、投资非银行理财类平台、借贷类平台造成的资金损失不赔。简单来说,通过银行外途径产生的资金损失不在保障范围,比如,如果支付宝被盗,则需要通过支付宝账户安全险来保障和理赔,不同的账户安全险保障不同的场景。
  “银行卡安全险”购买流程  购买流程比较方便,从支付宝APP右下角“我的”进入,选择“我的保险”就可以看到“银行卡安全险”产品,选择好需要保障的金额就可以支付下单了。
  以上就是本次评测,保护银行卡的技能你get到了吗?千万不要大意失荆州阿阿阿~~~
(责任编辑:张倩 HF006)
04/05 05:3304/03 11:1004/01 16:3103/29 14:3503/29 01:0303/28 13:1403/27 08:0903/22 22:42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买份保险却被盗走银行卡信息 谁来保护支付安全?
来源:搜狐理财
作者: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11月21日报道,目前,以个人信息为基础的精准诈骗逐渐成为不法分子盗取资金的主要手段。金融和支付机构在提供网上服务和交易过程中,大量收集个人信息,由于监管和内控机制不到位,频频出现信息泄露现象,正在严重威胁用户支付安全。那么,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隐患会有多大?网上支付该如何防范可能的风险?记者进行了调查。
  买份却被盗走信息
  某支付机构泄露上千万张银行卡信息,用户损失3900多万元
  家住北京朝阳区管庄的杨军有一辆轿车,每到年检前,他都要赶到4S店购买车险。最近,杨军听说网上买保险很方便,就在保险公司官网上买了车险。“保单第二天就送到家了,确实省心省力。”
  然而,一周后,杨军接到了一个北京地区的固定电话,电话那头自称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开口就问他是不是有一辆车牌号京NLM3XX的现代汽车上周买了车险。杨军确认后,对方立刻表示公司正在进行老客户回馈,杨军将获赠欧米茄手表1只和空气净化器1台。
  “一般对这种电话我也不信,但她一连串说出了我的车险价格、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信息,甚至还有付款用的银行卡号,我觉得有点可信了。”杨军说。
  随后对方表示,将会通过快递公司将奖品送到杨军的家庭住址,但需要支付20元的快递费。正是这20元的快递费,让杨军警觉了:“当初配送保单是完全免费的,保险公司几万元的奖品都送了,还差这20块钱?”杨军随即挂断电话。
  上网一查,杨军发现此类骗局不少,骗子以免费送礼品为噱头上门送货,一旦客户开箱查看商品,就会被要求支付高额的配送费和税款,如果客户拒收,骗子会采取人身威胁等手段,强迫客户交钱。而所谓的奖品,要么是假货,要么是礼品券,客户真要使用时就会发现根本无法兑换。
  杨军马上致电保险公司,负责接待投诉的客户经理表示,也有客户遭遇过类似诈骗,但自己所在的保险公司是正规的大公司,“我们内控非常严,不可能发生资料泄露的情况。”
  杨军提出质疑:“如果不是保险公司泄露,骗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么详细的保险信息?”对方只好表示要查一查才能清楚,但当杨军询问保险公司何时能给出答复时,对方却说:“这种事您也知道,现在信息泄露太普遍了,我们也没办法,而且您买保险用的网上支付机构、保单快递公司都可能泄露您的信息。”
  这下杨军更紧张了,由于当时买保险要网上支付,杨军就将自己的信用卡号、验证码、手机号等支付信息输入了网站,并开通了快捷支付,“要是支付信息也泄露了,那骗子岂不是可以随意用我的卡付款?”想到这里,杨军赶紧联系银行更换了自己的银行卡。
  杨军并非多虑,随着互联网金融和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网上支付变得越来越普遍,而支付信息一旦泄露,给消费者人身、财产造成的损害将难以控制。中国人民银行披露的信息显示,2015年1月,某支付机构泄露了上千万张银行卡信息,涉及全国16家银行,之后半年多的时间里,由于伪卡形成的损失已达3900多万元。
  “真实、准确、完整、精准的海量金融信息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财产安全与人身安全,此类信息泄露比普通的个人信息泄露更有危害性,后果也更严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表示,金融和支付机构一味追求快捷便利,对信息安全的保护严重滞后,不少机构还以默认方式为消费者开通快捷支付、自动支付功能,风险隐患更大。一旦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法律风险浮出水面,消费者和监管部门将面临举证难、查证难的困境,损失也大多由消费者埋单。
  金融机构收集信息太随意
  一些公司内部员工下载大量用户资料,多次批量对外出售
  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的李女士今年9月初收到某国有银行短信通知,称其在该行的账户变动短信通知免费服务将在10月底前停止,如果希望继续得到通知,可以选择2元/月的收费服务,或者下载安装该行的手机软件免费使用。
  “我的工资是在这家银行代发的,如果没有通知会很不方便。”李女士无奈只得按照银行要求去下载手机软件。
  然而,安装过程却让李女士起了疑:“手机提示我这个软件会自动获取手机通讯录和地理位置信息。一个通知账户金额变动的软件,要我的位置和通讯录干吗?如果信息泄露了,谁来负责?”
  最让李女士不能接受的是,银行解释称这样做是为了防止伪基站和短信诈骗带来的资金风险,提升资产变动信息的私密性。“同样是短信通知服务,难道收费就比免费的安全?手机软件收集这么多的个人信息,反而让我觉得更不安全。”
  记者找来一部使用安卓系统的三星手机进行体验,发现安装过程中手机系统发出提示:使用该软件将会“读取手机状态和ID”、获取“大概位置和精确位置”、读取和写入联系人数据等,而且只给用户“安装”和“取消”两个选择。这就意味着,如果不直接开放上述权限,安卓系统的手机将无法安装使用此软件。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不仅是银行的金融软件,一些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软件,也普遍要求开放地理位置、通讯录等权限,而对于收集这些信息干什么、如何保存,并没有给出专门的解释。
  “一些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大规模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确实存在着过度收集信息的现象,一旦保护措施不到位,就会造成信息泄露。”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战略室负责人杨驰表示,目前金融和支付机构发展互联网业务,普遍以客户拓展为业绩考核导向,多收集一份个人信息,意味着多一条拓展客户的渠道。
  比如,收集了客户的地理位置信息,金融和支付机构就能够判断客户经常出现的地点,以此向客户精准推荐营业网点和合作商家;有了客户通讯录信息,金融软件就能像微信一样发展成社交网络,通过当前客户发展更多客户。
  杨驰介绍,目前我国没有专门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金融机构到底可以收集哪些信息,监管部门也没有出台详细规定。而对于信息保管,各家金融机构水平差别很大,“大的金融机构内控相对好一些,会有专职部门负责这项工作,但一些小机构几乎没有专人负责。”
  由于内控机制不完善,金融机构泄露个人信息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很多内部员工成为“内鬼”。2013年11月,某支付机构内部员工因多次批量出售用户信息被杭州警方逮捕,该员工利用工作便利,多次下载公司用户资料,内容超过20G,支付公司负责人表示:“不得不承认,我们在管理上出了一些问题。”今年5月,山东菏泽警方侦破一起定制型贩卖个人信息案,抓获嫌疑人29名,其中包括银行员工2人,交易个人信息共计200余万条。今年公安部部署打击整治网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专项行动,半年内就抓获犯罪嫌疑人3300余人,其中银行、电信等行业“内鬼”270余人,查获信息290余亿条。
  刘俊海表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商业机构收集个人信息必须遵循明示、同意、必要、合法、保密等原则,金融和支付机构也不例外。很多机构在收集信息过程中,虽然也会征得消费者同意,但大多是走形式。更有甚者,消费者若不同意,就不能使用金融服务,消费者最终只能忍气吞声,做出无奈的选择。
  “必须让金融机构明白,收集信息的行为本身意味着相应义务和责任的承担。只有如此,金融机构才会谨慎收集个人信息。”刘俊海说,基于信息泄露时消费者举证难、金融机构责任轻的实际状况,建议适当强化金融机构在个人信息保管方面的法律义务与责任。如果消费者能证明信息已提供给某机构,该机构就有义务证明自己尽到了合理谨慎的保管义务,否则,须赔偿消费者由于信息泄露而遭受的损失。
  信息泄露是支付安全风险源
  不法分子利用那些泄露的数据刻画客户身份并实施精准诈骗
  从近年来电信和金融诈骗的发展趋势看,随着人们防范意识提高,广撒网式的随机诈骗手段已很难得逞,依靠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成为主要手段。国内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去年发布的统计显示,网上支付最常见的风险类型是信息泄露引起的账户被盗和个人欺诈,占到网上支付风险八成以上。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近日公开表示,一段时期以来,一些行业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不法分子利用泄露数据刻画客户身份并实施精准诈骗,信息泄露成为资金犯罪的基本作案条件和支付风险源头。
  “骗子能够得逞,利用的就是信息不对称,而掌握越多的个人信息,意味着骗子成功的几率越大。”刘俊海表示,金融机构必须高度重视个人信息在支付安全中的重要意义,认真履行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义务,切实堵住信息泄露的第一道门,真正为消费者站好岗、放好哨、把好关。
  杨驰认为,应该借鉴国外经验,出台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同时由金融监管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出台具体细则,让金融和支付机构的信息采集与保管都能按照规定的行业标准执行。
  对用户而言,应当加强日常支付中的风险防范。杨驰建议,消费者在日常网上支付时,应该按照账户分类管理的原则,不要绑定大额的银行卡。绑定的储蓄卡平时别放钱或少放钱,使用时再将相应金额转入卡内;绑定的信用卡,平时通过网上银行把额度关闭,使用时再把额度打开。
  【链接】
  保护好你的个人信息
  现在,社会上个人信息被倒卖滥用的现象较为严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分析,个人信息倒卖滥用既包括掌握个人信息的部门因各种原因泄露的个人信息,也包括诈骗团伙通过内外勾结所非法套取和购取的个人信息。在我国现阶段,掌握个人信息的部门众多,如行政司法机构、金融机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交通运输机构、住房汽车销售与租赁机构、网购电商、水电气话等服务机构等。个人信息被倒卖滥用的根本原因是公众个人信息保护法治观念淡薄,国家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滞后,个人信息使用的依法监管缺位。个人信息被倒卖滥用,是对个人隐私的严重侵犯,是对个人财产权的严重侵害,其蔓延态势造成人人自危,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安宁和社会稳定。
  这位负责人认为,应依法严厉打击泄露、倒卖个人信息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特别是对一些涉及面广、性质恶劣的犯罪行为,抓一批典型案例,依法加大打击力度,形成有效震慑,同时要持续性地开展司法惩戒,确保不搞一阵风、不反弹。
  同时,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应增强社会责任,合法地使用个人信息,不从违法违规渠道获取个人信息,更不能与犯罪分子合作诈取个人信息,并对向其兜售个人信息的犯罪嫌疑人进行举报。
  这位负责人指出,人民银行作为国务院征信业监管部门,始终坚持将防范征信信息泄露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强化对征信行业监督管理,切实保护个人信用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现阶段,将着力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立法措施,主要是明确各方面在个人信息保护上的权责,加大惩戒力度,依法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同时,持续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的各项保障机制建设,不断提升监管技术手段,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个人信息保护的长效机制。
  甄选优质的金融产品、评测热门金融产品;科普金融投资知识;提供赚钱方法和途径。让你赚钱更轻松!
  查看更多理财干货,请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金融工厂精选”
(责任编辑:谭玉庆 UFO56)
&&&&&&</div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扫一扫下载APP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请完成以下验证码
钻石会员, 积分 64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65 积分
阅读权限90积分6435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103 小时精华0分享记录好友日志相册主题帖子UID87873
实名认证勋章
摄影师勋章
Ta的其他好帖:
· · · ·
钻石会员, 积分 64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65 积分
本帖最后由 galewolf 于
15:51 编辑
屌丝撸毛一族,经常千难万难的撸10元20元毛, 今天突然招行工资卡里转入一笔13000多,这张卡是工资卡,一般就公司发钱或保险理赔入款,查了一下公司发钱备注里一定有公司名字,保险也一定有说明,而且一般本人医疗保险一次也就一两千,根本没那么多。
这笔钱非常诡异,类型是 “通联代付款”,&&备注是 “通联代付款 代付保险理赔”, 求解,我要学雷锋上交么?打银行客服问?
可能是某笔理财到了,我要去查查了
蓝钻会员, 积分 182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10 积分
阅读权限92积分1829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408 小时精华0分享记录好友日志相册主题帖子UID54518
蓝钻会员, 积分 1829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10 积分
不当得利不受法律保护
白金会员, 积分 22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7 积分
阅读权限70积分2283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26 小时精华0分享记录好友日志相册主题帖子UID92503
白金会员, 积分 228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17 积分
可能是理财到期吧
钻石会员, 积分 64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65 积分
阅读权限90积分6435注册时间最后登录买家信用卖家信用在线时间103 小时精华0分享记录好友日志相册主题帖子UID87873
实名认证勋章
摄影师勋章
钻石会员, 积分 6435, 距离下一级还需 3565 积分
suit 发表于
可能是理财到期吧
很有可能, 多谢了,我要去查查那笔理财到了
为了撸那些理财P2P的新户毛,我在N个P2P网站买了5千到1万的理财,有可能是某个到期了
通过认证的帅哥,特颁发此奖!
实名认证勋章
通过实名认证获得的勋章
摄影师勋章
热衷摄影原创,摄影作品优质高产,特颁发此奖!
本版最新热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530',
container: s,
size: '950,90',
display: 'inlay-fix'
关注订阅号中国银行储蓄卡被平安保险旗下平安付科技有限公司第三方交易平台盗刷四万五千元整
分享长微博
你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未选择任何文件
5AEDFECF08F1D2F72FB4A06C
每张图片不超过5M,
图片中个人隐私信息,
请预先处理
中国银行储蓄卡被平安保险旗下平安付科技有限公司第三方交易平台盗刷四万五千元整
投诉对象:
中国银行,平安付
投诉要求:
要求平安付科技有限公司赔偿被盗刷资金
郭开春发起投诉
你好!我叫郭开春,曾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建设路中国银行玫瑰苑分行办理一张储蓄卡,户主是我本人,银行卡号为62****************2。
我在2016年6月20日16时24分到16时26分手机收到一条中国银行发送来的两条条短信,短信内容:(提醒我您的借记卡账户日16时24分支取人民币40000元,交易后余额5205.30元,您的借记卡账户日16时26分支取人民币5<span style="font-family: Arial, sans- font-size: 21.元,交易后余额205.30元前后共计支取走45000元),其资金在被非本人操作期间转出,此前我没有收到过银行提示短信,我立即意识到我的钱被盗了。我立刻打电话给95599银行客服申请银行卡挂失,采取银行卡在取款机上吞卡处理并留凭条,并第一时间报警,打出银行卡交易流水。报警中,警员协助打电话去中国银行95566,也让报警,没有给出合理解释,从银行流水上看资金流向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客户备付金,.于20日当日与平安付客服联系说明情况,客服说是登记后,给我标记,报警,让我等待核实。对于此次转账行为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资金被平安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转走。对于平安这样的结果我很是不满意,现强烈要求平安保险赔偿我本人中国银行储蓄卡被盗刷的现金45000.00元。 &
现将被盗刷的银行卡交易流水提供你们:报案回执明天取到后随后上传
已审核通过
中国银行,平安付
您好,劳烦您提供下您的手机号码,以便我们后台人员帮忙核实确认问题,谢谢!
郭开春投诉补充
回复@壹钱包:
189******39请尽快,谢谢!
聚投诉已将您的投诉转达给中国银行,@壹钱包如投诉人在此后24小时内未获任何回应,或者投诉人有任何后续说明,请在本帖留言告知,以便聚投诉跟进。&nbsp(用原账号登录,在本投诉帖下方的评论框提交。可同时上传图片)
郭开春投诉补充
平安客服联系我来了,说是把被盗刷的钱给我打回原来的储蓄卡里面去,说是在今天中午12点左右到账,可是目前还没有到账,期间,本人多次拨打电话95511跟进,可是每次都是客服说帮忙反馈,难道就没有专门的部门人员出来处理问题吗?对于平安这样的处理方式,我很不满意,每次感觉找您们客服跟进感觉好无奈,换个角度,你站在我的立场上想想,也是这么个感觉,希望平安尽快将被盗刷的钱打回本人中国银行的储蓄卡。期间如果需要什么材料,本人这边公安局山西省公安厅给出具。
【防骗提醒】投诉人您好!近日有网友反馈,不法分子冒充聚投诉客服,通过QQ()联系投诉人,以能帮助解决投诉问题为由行骗。对该账号,聚投诉已经向腾讯官方举报。聚投诉提醒:1、聚投诉通过投诉帖公开处理投诉,不会利用QQ、电话等任何途径要求投诉人提供支付密码、验证码、付款二维码;任何形式的要求提供付款密码的都是骗子!2、聚投诉作为公益性的第三方投诉平台,在投诉处理上更多起舆论监督作用,不承诺解决问题。投诉人切勿求解决心切导致被骗。3、如遇到可疑情况,请及时与聚投诉联系。21CN聚投诉联系方式:新浪微博:21CN聚投诉微信公众号:21CN聚投诉热线:020-3825&nbsp5315Email:jts@
郭开春投诉补充
本人被盗刷的钱,已经由平安公司打回到本人的储蓄卡,钱已经查收。而且,客服人员还来电话来确认,感谢平安公司及时的处理,让我的资金没有得到损失。
根据投诉人&nbsp14:34:55在本帖留言反馈,本投诉流程予以终结。最后,请投诉人行使专享特权,对被投诉方的投诉处理,进行满意度评分。操作位置在本帖右上方,鼠标移到"投诉处理满意度"前面的“?”,即可看到详细的操作说明。&nbsp
对该投诉的处理比较满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付保险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