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引用银行第三方资金托管进行资金托管就安全了吗

P2P理财平台,有第三方资金托管就一定安全吗?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多位P2P行业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其实投资者现在有一个误区,以为资金托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法动用投资人的资金。实际上,平台可以虚构项目和交易信息,托管平台很难将每笔交易进行核实,因此只要平台发出取钱指令,钱很快就可以转出来。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官马骏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即使拥有第三方支付和银行进行托管,平台仍有可能出现跑路,这个是杜绝不了的。他表示,“目前有很多大的平台,也没有进行资金托管,因为托管的成本很高,实际上作用也不大”。
P2P就是网络借贷平台,即由具有资质的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上发放借款项目,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的行为。网络借贷整个过程全部通过网络实现,是随着互...
不一定是安全的,即便使用了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方也是有办法去接触这个钱的,而且托管方只是管钱进出安全,并没有监管职责。只是相对来说,有资金托管的比没有资金托管的...
答: 早早孕试纸怎么用啊?哪位可以教教我啊?是什么时间测试比较准确呢?
答: 选择好的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一般三年内可在美国或香港上市,回报率在3倍以上,如在美国纳斯达克或纽约交易所可获得十倍甚至更高的收益。例如:百度、杨陵博迪森、中星微电...
答: 选择一个风险和收益自己能够承受了的品种进行操作 一般来说 风险大的品种 收益会高一些 这个自己选择好就OK (Q)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为什么第三方支付平台“跪求”P2P进行资金托管?
随着监管机构对于P2P行业监管目标的逐渐明确,从去年开始,对P2P行业的监管基本原则从不能建立资金池,不能非法融资,到近期银监会官员在某次论坛上公开的几个P2P行业最新的监管趋势,包括平台不能做信用中介,而应该是信息中介,平台要透明公开,及时披露信息,以及平台要实行第三方的账户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其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是P2P平台的账户问题,目前行业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业务操作模式,在运营方式也是各有差异,其中关于P2P平台账户的管理问题一直是平台安全性的主要考量指标,而目前大多数平台宣称的第三方账户管理,其实也远远没有达到真正的第三方账户的监管。为什么这么说?由于国内支付行业的特殊性,目前具有支付运营牌照的,除了传统的银行账户进行企业和个人之间资金往来的汇兑和账户管理之外,另一个主要的途径就是众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相对于银行的政府兜底性的账户管理性质而言,第三方支付的风险对价能力相对弱一些,对市场账户管理的客户需求也不需要设定很高的准入门槛。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对于P2P行业的准入门槛,在账户管理上相对更低一些。既然是这样,目前市场上主要的提供P2P平台账户第三方管理的就是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了。银行由于受到银监会的严格业务监管,虽然是存在账户托管、账户存管等具体的服务性业务,但是受到市场性风险因素的影响,银行一般是不对P2P平台提供严格意义上的账户托管服务,即便是有,也是少数的几个银行旗下或者是有银行资源背景的P2P平台,如开鑫贷和包商银行的小马Bank,但是一般的P2P平台还享受不到这么“尊贵”的服务。而第三方支付为什么对P2P行业这么受欢迎呢?一个是利益的驱动,一个是行业内的激烈竞争。第三方支付目前国内已经有200多张牌照,而不论是线上的互联网支付,预付开还是线下的收单业务,都面临严重的市场竞争压力。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而言,一个核心的指标就是账户中的沉淀资金,账户的资金流量,并通过手续费和管理费的形式获益。同时,由于第三方支付的账户是托管在银行的,账户的流量越大,对银行的议价权也就越高。也正因为如此,主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都在争抢P2P平台的账户管理服务,以提高支付平台的现金流量。这其实就是一场账户争夺战的升级。P2P目前虽然不成熟,但却是一个短期内提高支付账户流量的好办法,就目前国内支付行业的市场和格局而言,主要的几个支付巨头在市场上的地位已经十分稳固,而其他排名靠后的第三方支付如果这是依靠传统的接入电商、接入其他购物消费场景的方式,很难实现业务发展的逆袭。而P2P平台由于政策和安全性的考虑,包括银行和市场排名靠前的几个平台不一定有意愿提供托管服务,这就为其他支付平台提供了很好的市场开发机会。那么,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账户管理是不是就意味着低风险?其实,即便是目前市场上各种账户管理的方式,其本质上并不是无风险的账户托管,而是P2P平台为了提高平台信誉度和可信度,与第三方支付公司进行合作的“无奈之举”。目前的各种第三方的账户管理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一种是简单的渠道模式,即没有实行资金托管,投资人将钱充值到平台或平台在银行开设的账户,多起平台跑路事件均属此类模式;二是平台以备付金的形式将资金存管在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此模式下,银行对于账户内的资金流动并无实质监控;三是设立托管型账户,即在资金存管在第三方的基础上,为投资人和借款人设置虚拟二级账户,实现点对点的资金流动监控,相对安全。所以,并不是每种“第三方”的账户服务都是具有较高安全水平的账户托管服务,从实践和经验上而言,银行的托管服务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一方面是实时的资金点对点的监控,一方面是通过二级账户的形式实现了账户的流动性管理,但是目前监管政策还没有最终明确,银行介入的可能性不大。目前大多数第三方支付公司与P2P公司的合作,大多是简单的平台开设账户或者是资金存管,但都不是更为安全的资金托管。因此,P2P行业的账户争夺战虽然是升级了,但是各个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账户管理服务却并非是安全系数最高的,这个在行业规范的前期阶段,也是一种市场化的正常反应。投资者需要明确自身的风险意识,虽然各个支付平台对P2P是竭力欢迎,但是其服务却并非是无风险的。金融分析师陈凯歌 财经专栏作家 微信公众号samchenkai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授权 虎嗅网 发表,并经虎嗅网编辑。转载此文章须经作者同意,并请附上出处()及本页链接。原文链接/article/45449.html
未来面前,你我还都是孩子,还不去下载 猛嗅创新!
后参与评论
金融分析师陈凯歌,出版《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分析师戳穿P2P资金托管的谎言_网易财经
戳穿P2P资金托管的谎言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市场规模、交易量正在高速增长,但跑路、破产、资金池、自融等负面事件始终如影随形。安全成为理性投资者在选择时最关心的问题,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成为P2P平台美化自己、提升信誉度的法宝。但不久之前爆出的爱增宝跑路事件为投资者和市场敲响警钟,多位P2P行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机构托管参差不齐,监管体系和法律并不健全很容易钻法律空子,投资人的资金并没有得到最有效的托管保障。资金托管不管用,成为P2P行业的潜规则。
爱增宝事件:有协议&无托管
对于P2P平台而言,资金托管一直是吸引投资人的一张王牌。
由于托管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介入,平台的信用度将得到极大提升,有利于平台吸引资金实力强、资信度高的优质客户成为网站的注册会员,从而扩大网站的市场影响力和业务量。而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也能扩大业务规模,赚取一笔可观的托管费用。
如果不是爱增宝事件的爆发,投资人根本不会发现,在这个市场中还存在“假托管”陷阱。爱增宝是一家成立还不到一年的平台,并无任何背景,但就是这样一家平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积累了10万以上的投资人,累计融资高达4.82亿元。这与其标榜自身在支付进行第三方托管密不可分,爱增宝官网曾晒出一则其与易宝支付资金托管协议书,协议书上的落款时间为日。
有一些网友表示,当初选择爱增宝都是被平台的活动吸引,而在看到了爱增宝有易宝支付作为第三方资金托管后,更是放心地将钱投入了爱增宝。
而易宝支付作为爱增宝合作的资金托管方也是一肚子苦水。易宝支付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易宝支付此前曾与爱增宝签立了支付协议,在央行要求P2P进行资金托管后,易宝支付与爱增宝在今年1月签署了托管协议,但是直到4月底,爱增宝一直没有将资金放入托管账户里,也就是说易宝支付并没有真正开始对爱增宝进行托管服务。
一方面是资金并未进入托管账户,另一方面是爱增宝打着易宝托管的旗号大肆敛财,这样的危险游戏一直持续到4月24日。当天有投资者在论坛爆料称爱增宝疑似跑路,当天下午易宝支付无法联系到爱增宝相关人士,4月25日爱增宝确认跑路。众多投资者遭到资金损失。
虽然在易宝支付口中双方并未形成实质的托管关系,但仍有投资者表示质疑,签订协议之后迟迟没有执行,爱增宝却打着易宝支付托管的旗号招摇撞骗,易宝支付应当进行风险提示。
对于种种质疑,易宝支付称,第三方是根据平台的指令将资金直接划至借款人账户,完成投资人和借款人之间的借贷交易,但第三方除了可确认划给了平台借款人提供的银行账户外,并不能制止平台在借款项目上造假。除了P2P平台外,部分平台选择银行进行托管。以分行名义与P2P平台进行资金托管服务的银行已经数不胜数,但是总行名义在做资金托管业务目前仅有一家。在今年初高调宣布成立资金托管平台之后,一直没有动静,资金托管平台迟迟没有上线,但不少平台已经将与银行的合作宣传到位,不免给投资人造成假象。
伪资金托管平台浮出水面
事实上,这种伪资金托管平台并不少,且隐藏很深。一位资深P2P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要看平台的资金到底有没有在第三方机构进行托管主要看银行卡的绑定环节有没有转跳到第三方支付机构网页。
北京商报记者亲身体验了几家平台发现,虽然这些平台都号称在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了托管,但是操作体验方面明显不一样。比如在北京一家较为知名P2P平台注册时,填入用户名、手机号、密码等注册信息后进行充值时,直接在平台输入银行卡号和绑定手机号便可实现充值,并没有跳到第三方支付机构页面。多位分析人士表示,这种平台多为伪资金托管平台。在另一家P2P平台注册绑定银行卡时,必须跳转到第三方支付网站进行操作,输入绑定银行卡以及交易密码。
不过,即使真正进行资金托管的平台,依旧有办法动用投资人的资金。
多位P2P行业相关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其实投资者现在有一个误区,以为资金托管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法动用投资人的资金。实际上,平台可以虚构项目和交易信息,托管平台很难将每笔交易进行核实,因此只要平台发出取钱指令,钱很快就可以转出来。
网贷之家首席研究官马骏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即使拥有第三方支付和银行进行托管,平台仍有可能出现跑路,这个是杜绝不了的。他表示,“目前有很多大的平台,也没有进行资金托管,因为托管的成本很高,实际上作用也不大”。
一位P2P平台老总表示,现在真正能做到资金托管的只有商业银行,因此只有商业银行才能做到专款专用。但他同时也认为,P2P平台要想做到真的托管很难,如果P2P平台定位为信息中介,平台盈利空间太小,P2P行业可能仅需要一两家就够了,根本不需要几千家P2P平台出现,现在这个行业很混乱。
另一位P2P行业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只有商业银行才能真的托管平台的资金,为每个用户开设真实独立账户,但是第三方支付机构都是虚拟托管账户,靠谱的一些平台设立一个大的账户,然后在账户里划分虚拟的用户托管账户,实现点对点的资金流动监控,相对安全。另外,还有一些不靠谱的平台以备付金的形式将资金存管在银行账户或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此模式下,银行对于账户内的资金流动并无实质监控,平台很容易挪用投资人的资金。
商业银行托管是最好的选择?
由于商业银行监管更严,资金托管业务更为熟练,业界对于其从事P2P平台的资金托管服务并无异议。但是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资金托管则存在一定的异议。上述P2P平台老总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第三方支付机构根本做不好资金托管业务,在业务模式中,根本不应该涉及这部分业务。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支付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田海山表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资金应该在银行的体系内流转,第三方支付机构只管清算和结算,风险是可以杜绝的,但是目前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体系和法律并不健全,创新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很容易钻法律的空子。更重要的是,目前针对资金托管的信息披露不够。更多分析人士表示,银行托管服务是安全系数最高的,一方面是资金点对点监控,一方面是通过二级账户的形式实现了账户的流动性管理,但目前监管政策还没有明确,银行介入所承担的风险太大,多数银行并不一定热衷于这个业务,特别是国有银行。
即使是商业银行进行托管,同样存在一定的漏洞。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以商业银行来进行资金托管的制度安排并没有问题,只是利益相关人的查询机制、托管银行的报告机制、信息披露机制出现不够完善的地方。“现在网络支付很发达,资金流转速度很快,按照基金托管半年或者一个季度出一个报告的频率应该不适用了,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信息披露机制要加强,建议商业银行针对第三方机构的发布报告频率要加快一些。最好是实时公开,相关人员应该可以实时检查。”黄震强调道。
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岳品瑜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方资金托管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