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郎咸平谈年轻人买房子是靠自己

调查:有多少35岁以下年轻人买房完全靠自己?
地震来了,现在房子不好卖了,政府和开发商同舟共济开始让利于民了,买一套房子(90平方)也要50万,虽说政府补助你1万,但也还要49万啊。即便可以零首付,那个还银行利息更是不得了。年轻人是购房主力,现在成都买房的年轻人有多少人完全靠自己呢?按照大多数年轻家庭的收入,50万是个包袱吗??
买小的就行了3
30~35之间算是年轻人么?疑惑中......
这个和收入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收入不好的话,别说50万,就是更少也是包袱,会把人压死吧。我26岁买房(运气好吧,房价在2006年初还不算高),但是也严重降低了我的生活质量。
我25岁(前年初)自己买的房子,当然是按揭的,痛并快乐着
我举手了,看到了吗?
24岁买了房子全款````现在没有一分存款````日子不好过啊``
俺就靠自己买房
所以买不起房···
哪个美女可以租半边床位给我?··
27岁的时候买房。30岁买车。没法啊,身边的朋友都是大房豪车,哥子们小套2,车子都是小C2。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25岁的时候按揭买房,便宜,81平方米,总价21W,还在2环路交大旁边,环境还不错。29岁买车,小乐,便宜撒。自己攒劲整哦.
23歲工作,27歲買房,一次付款,32歲了想再買一套,覺得很困難,不知道是房價漲的太快了,還是工資漲的太慢了
23岁买了房子全款~~靠自己
32岁时终于有了套48平方的小户,负担很重,很重,想能赚点就卖了
当时间不小心滑入2007年的中秋以后,“80年代”这个词语越来越多的开始浮出水面。曾经被预言“80年代”可能是要垮掉的一代,最娇宠、最稚嫩、最叛逆的一代,也是最网络的一代,好在如今都已长大成人。大多数生于80早期的人都已结束了慵懒的大学生活,参与到社会和市场这个人生终极名利角逐场里来,尽管他们还是显得那么的茫然和不知所措,但他们却浑然不知自己早已成为市场圈定的下一个猎杀对象。那些迫不及待的开发商已经开始下手了,生于80年代的年轻人毫无准备的被卷入了疯狂购房的大军中。看起来这是一件好事,但仔细看起来这一定不是一件好事。请问,80后的人,凭什么买房?又拿什么供房?80后的人,小心成为被市场被猎杀的对象,从此过着“房奴”天天还债的生活。我们先来看看80后的人的生活处境,下面是转载的一首网络流行诗:上联——地价涨-房价涨-油价涨-电价涨-水价涨-粮价涨-肉价涨-蛋价涨-菜价涨-药价涨-医费涨-学费涨-税费涨-罚款涨-婚费涨-随礼涨-送礼涨-丧费涨-这也涨-那也涨-怎一个涨字了得-涨了还涨下联——上学难-参军难-就业难-买房难-租房难-择偶难-结婚难-育儿难-就医难-养老难-赚钱难-发财难-办事难-送礼难-加薪难-提升难-告状难-维权难-男也难-女也难-看世间难字当头-难上加难再仔细想想,80后的人是生存压力最大的一代。上学遇上教育扩招,好不容易从千军万马中闯过独木桥,却背负着高额学费进入大学,最后还逃不过大学死板教学体制的迫害。请问,大学给了80后的人什么好处?谁能解答?我们再来转载一首网络诗:当和大学4年的激情和放纵后 大学在我旁边提起裤子 冷漠地说:你,可以走了 我这才知道 不是我上了大学 而是大学上了我!最令80后的人郁闷的事情是,读完大学,毕业就是失业,80后的大学生们面临着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恐怖的就业难题。因此对于80后的年轻人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买房问题,而是努力工作,迅速发展自己。房子,对于80后的人不过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买房就如“火中取栗”自找罪受。无论从理财角度消费恩格尔系数的支出比来看,还是从人力资源投资角度来看,都绝对不划算。我们再来认识认识什么叫房子。虽然房价涨了又涨,但是依然有很多人抢着买,为什么?主要原因之一是,房子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一种最为稀缺的优势资源,谁要占有它,谁就得付出代价,买房说到底不过就是一场财力与权利的交换。过去,任何时候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身的使命就浓缩为四个字:“安家立业”。什么是“安家立业”?“安家”就是结婚生子。“立业”就是努力拼搏,修屋造房。在老百姓的眼里,谁家的房子大,房子多,谁家的人就有本事,谁家就富裕。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逃不过现实生活逼出来的世俗观念,而且彼此相互要求着和接受着。男人现实,所以男人结婚要看对方愿不愿意跟自己共同奋斗,共同承担生活压力。女人现实,所以女人结婚首先要看对方没有房子,或者具不具备购房的潜能,对方能不能给予自己所要的幸福,不然干吗结婚?因此房子成为了年轻人择偶的谈判重要砝码之一。不管什么时候,结婚生子、修房造屋的成本从来就需要耗费一个家庭一生的努力和一生的积蓄。没有办法,这既是长期形成的世袭观念,也是土地这种稀缺资源和资源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产生“血酬定律”。全国各地1平米的房价远高于一般人一个月的工资,请问80后的年轻人,光凭自己的薪水,能买房供房吗?60年代的人,虽然经历了文革的洗礼,书也读得不多,却因为赶上了“改革开放”初期政策优惠的春风,尝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凭着大胆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倒爷”成为了那个时代富裕商人的典型代表。而70年代初的人,赶上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公费办学,不仅接受到了高等教育,而且直接成为公费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不仅上学不需要钱,学校还管吃饱饭,上完学还包分配工作,工作了还分房子……因此70年代的人是幸福的。随着时间的推移,40年代50年代的人终于老去了,60年代和70年代的人登上了时代的舞台,他们占据了这个社会的所有重要位置和核心资源,成为了国家的主导者和社会的顶梁柱,他们成为了市场经济的抄盘手,他们成了生活的主角,他们创造了社会这个时期的大量财富,理所当然他们也成为了最具消费能力的消费群体。买房消费应该是他们的事情。80后的人何必这么急噪,何必要嚷着、吼着、打肿脸争着去趟高烧房价这趟浑水呢?稳住,80年代的年轻人,何必羡慕别人可以买“三房”、“四房”,何必羡慕有人住在城市豪宅周末去到郊区的别墅享受着“5+2”的格调生活,何必羡慕有人买了一套、两套、三套………因为这个时候你们毕竟还不是生活的主角、财富的创造者。稳住吧,好好工作;稳住吧,生于80早期的年轻人,把原本计划用来还银行贷款省下来的工资投资在自己的发展上,因为我们的这个时代投资人力资源远比投资房产重要。记住电影《天下无贼》里面黎叔曾经说过的那句话:“21世纪人才最重要”。
稳住,必须得稳住,呵呵
25岁按揭买100平米套三。 30岁买车乐乐,全靠自己,老婆都不靠
前面住的是公司的房子,今年为了买房,欠了一大屁股债,加上油价又涨了,生活是越过越拮据
哎,楼上很多强人,自愧不如啊,看来还要攒劲哦!
买不起··
买得起不买——地震后更是死空头了
大家还在看年轻人靠自己买房有多难
年轻人靠自己买房有多难
“啃老”当然是不好的事,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在买房子这件事上,如果不“啃老”,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拿不下来。
这背后是中国房价畸高的现实。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一个地方的房价是否合理的关键指标,根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报告,2011年,中国城镇房价收入比为7.5,其中,北京为12.94。一般认为,合理的房价收入比是3-6,也有说4-6,但不管怎么样,中国的房价收入比都非常高。甚至,还有研究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达50。
也许有人会说,买房不一定非要选择一线城市,但现在不止大城市,三四线小城市的房价也不低,特别是在当前推进城镇化呼声很高的情况下,各地方政府都热衷于推掉老城建新城,默许房价上涨,结果你发现,在小城市买房也不轻松。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小城市的收入普遍低于大城市,但房价却直逼大城市,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小城市买房更显煎熬。
所以,只能啃老。
很多这种事情,往往买一套房需要牵扯3个家庭:小两口以及双方家长,这还只是首付。
根据我爱我家的调查,在购买婚房的人群中,有86.4%的人需要依靠父母资助,剩下的才是靠一己之力,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中国的年轻人有多么苦逼。
当然,年轻人买房倾向于寻求父母资助除了房价高和收入低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中国年轻人往往刚工作不久便动了买房的念头。对此,很多人提出批评,称年轻人应该一边努力工作,一边享受生活,等工作了一定年限后,收入升到一个相当高的高度,积蓄也有了,到那时买房就会轻松很多,这才是正确的人生观。
但年轻人不这么想,他们担心的是,工作十年八年后,房价早窜上了天,而收入却近乎原地踏步,到那时啃老都不管用了。必须承认,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因为当前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极不合理,政府、企业拿大头,劳动者叨陪末位。这个现状在可预见的时间内都难以改变。
再来看房价。
目前,政府显示出了比较大的决心治理高房价,不过情况并不乐观。根据统计局发布的7月份数据,70个大中城市里,有50个房价环比上涨,比6月份增加了一倍,数据一出来马上有开发商抱怨前期卖便宜了,同时,潜在的购房者也抱怨买晚了。
事实上,尽管政府宣称调控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很少有人认可这种说法,因为现在房价还是很高,还是有很多人无法承受,主要是那些无“老”可“啃”的人,他们只能靠自己,而在现阶段,靠自己基本没戏。
今天在街上看到一条卖房的广告,广告语是:“不拼爹,靠自己”,广告的潜台词是“我这里房价低”,广告所指向的目标客户正是那些苦逼青年,广告所反映的现实令人对这个国家的前途非常不安。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乐居买房APP
专车看房 优惠买房
乐居二手房APP
最新房源抢先看
新浪装修家居网
抢工长装修APP
抢工长工长版APP
装修不后悔APP
买房利器小程序
乐居看房小程序
楼市报道小程序
房贷计算器
房产家居直播平台
本月评论数 33
本月评论数 18
本月评论数 15
本月评论数 11
本月评论数 8
本月评论数 7
北京怡生乐居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58号理想国际大厦806-810室
乐居房产、家居产品用户服务、产品咨询购买、技术支持客服服务热线:新房、二手房:400-606-6969 &家居、抢工长:400-010-2323普通小白领
TA的帖子:
发表于 14:59:11
查看: 14180
从借高利贷买房、假离婚买房,到实体企业老板抛弃主业投资房产,甚至一套房子能挽救一家上市公司,一场全民买房热潮正在上演,有人唯恐赶不上这趟暴富列车,也有人惊呼泡沫经济即将破裂,中国楼市到底怎么了?
下面来看一个开发商是怎么看待年轻人贷款买房的:
在中国,买房95%靠按揭贷款,而且年轻人买房的需求最大。估计只有不足5%是靠自己的实力,不需要家里资助买房的。当然还有一些富二代全款买房的事,就另当别论了。
为什么说穷二代,农二代,职二代,或者说普通青年为什么不要着急买房呢?
先说下中国的房贷被透支得非常严重了,楼市泡沫大,年轻人做接盘侠要考虑清楚楼市崩塌的后果。房贷收入比是房贷除以可支配收入,百分比越高代表老百姓还款压力越重,目前中国房贷收入比已经快达到了40%,超过了美国在次贷危机时的32%,快接近房产泡沫时期的日本。
今年2016年月均房贷接近5000亿,而且央行新增的货币几乎都涌入了楼市贷款中。如果房贷挤压了我们大部分收入,老百姓就没钱去消费其他商品了,抑制扩大内需,对实体经济也是一种打击。所以说中国是将楼市杠杆用到了极限,已经存在一定风险了。那些使用高杠杆买房的年轻人,如果未来房价跌了,经济不景气了,你们贷下的房贷是否还还得起?
虽然我们都清楚房价已属于非理性上涨,为什么还有年轻人拼了命要去买房呢?有人抱怨:是中国的丈母娘,逼高了中国房价!
研究过邻国日本,日本的青年是否也害怕丈母娘。日本青年结婚买房子也很贵,日本弹丸之地,人口密度很大,房价当然比较高(在世界上排名是位列前茅的),日本青年却不着急买房。日本青年怕买房限制自己去其他城市欣赏美好生活的机会,也更不利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我们呢 ,为了一套蜗居不惜借贷做房奴。
除此之外,年轻人诚惶诚恐的买房,还有一个原因。
大多数人被高房价吓住了——现在不买,以后还会涨,房价永远比工资涨的快。现在不买,恐怕以后再也买不起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先讲个例子。
在70年代,电话刚刚兴起时,就有舆论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富裕人群的象征,是身份的标志。那时候有一部电话,可以被神化到领导干部的层次。但是,现在你看看,一个座机电话能值多少钱,如今已经是苹果手机烂大街了。
在以前,结婚三大件。三大件,即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而80年代,结婚时的“三大件”就变成了冰箱、彩电、洗衣机。到了90年代,“三大件”水涨船高了,更新成电脑、空调和摩托车。 如今,结婚“三大件”被默认成“三大子”,即“房子、车子和票子。
每一个时代的商品工业的大发展,都有攀比的心理,新鲜事物一出来,大家都跟着攀比。大家想过没有,昔日昂贵的电话,冰箱,彩电,现在说起来是不是不值得一提?这里面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
无非是供求关系。当整个国家在渴求一样东西的时候,这个东西在一段时间内是稀缺的。大家争抢,就有商人涌入这个行业,就有投机倒把的人炒这个东西。
70年代,有人囤自行车倒卖,现代人开始囤什么了?房子呀。国家大力发展房地产,加上中国的传统观念,没有房子就没有家,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家互相攀比谁家住的房子大。大家都在抢房子这个东西,抢的人多了,房子价格就涨了,一个月涨几百上千都是常见的。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一个东西越被疯抢看起来就越值钱。
从经济学角度讲:当需求被激发出来的时候,一段时间内,房子会疯狂上涨,加上中间投机倒把人的炒作,房子更是非理性上涨。更多的人,资金,热钱涌入这个行业,去疯狂的买地盖房子,更多的实体企业老板关了工厂,疯狂囤房,一个个疯 了一样涌入地产圈。而且,央企地王的频出,更让人看到了楼市的疯狂。
做面粉的,卖鱼的,做鞋的,都涌入这个行业,疯狂盖房,疯狂炒房。这个现象正常吗?当房子的总量超过购房者的需求量时,结果会怎样?一些三四线城市的鬼城已是前车之鉴。
大家想过没有,在全国有多少套房子?未来5年会建多少套?
现在虽然放开了二胎,但是独生子很多,再过10年。最简单的估计:孩子父母一套房,老婆父母一套房,小2口还有1套房。还算平衡,等再过10年,双方父母去世,这样一家就3套房。再过10年,这个父母还会为孩子再买套房吗?到时候房子还会永远上涨吗?大家有房子住了,房子卖给谁呢?如果未来再征收个房产税,未来谁还愿意把房子砸在手上。
所以说:房子永远上涨论,是谬论,照现在的速度,用不了20年,楼市该到头了。
有人会说,城里人不买,农民会买啊。那么看看城市化进程到什么程度?
举个例子,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大搞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农村城镇化,3-5年部分试点农民可以住楼房,大大平抑四线城市的上涨。农村城镇化,这也是城市化的一部分,但并不是要所有的农民去城里买房就是城市化了。
在中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传统的农民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农民的增加,有土地,有乡镇企业收入,有楼房住,去大城市干嘛?扫大街去?你可知道,很多有技能的农民工收入都比大学生挣得多。
另外国家十二五计划规划提出:每年在一、二线城市,新建600万套经济适用房,廉租房。5年就建3000万套,可以解决一亿涌入城市的新农民的需求。
还有数据显示,现在不仅是大城市,楼房空置率高,甚至县级市的楼房空置率也在迅速增加。例如,大城市一个城中村改造,有的村民一个人就能手握7套房子。所以很多农民根本不缺房。
为此,国家出手挤压楼市泡沫,央行召集5家国有大行及12家股份制银行高管,召开商业银行住房信贷会议,传达楼市调控精神。央行要求各商业银行理性对待楼市,强化住房信贷管理,控制好相关贷款风险。
而且国务院发文整治互联网金融风险,规范“众筹买房”等行为。别看现在楼市涨的红红火火,但是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泡沫了,以及国庆期间十几个城市轮番调控楼市,也能看到政府调控楼市的决心。在高位接盘,尤其是首付不够,通过贷款或者高杠杆买房的年轻人要警惕风险。当视死如归的接盘侠,要当心飞地高摔得重。
如果你相信,10年前上万元的手机,电脑现在可以轻松买到,我们就有理由相信:10年后,房子也许没那么贵。
当然你有足够的资金,想买几套房子那随便你,风险自担。但是如果经济条件不成熟,考虑租房也不丢人,不要用最具想象力的黄金10年(25岁-35岁)给银行打工,而错失了自己的职业成长期。
现在那个行业有炒房挣钱?
不买房就算岳母大人通情达理,孩子上学怎么办?回老家上吗?你以为刚需是指什么?
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全上私立学校,需要多少钱?
一套房子,连首付带按揭利息,120万不一定够吧,如果你把小孩送到国外上学,需要多少钱?&
去重庆一趟,四川重庆人自评说我们河南人活的太累了
他们重庆人吃完这顿不管下顿,天天晚上打麻将,我们没有夜生活;他们重庆人考不上大学,就去做生意,我们死名去考大学,所以高考分数一直很高……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PS:重庆房价超便宜……
告诉LZ一下,您说的结婚三大件从什么缝纫机到现在的房子,你可要知道,家用电器和房子是没有可对比性的,电器可以造,房子也可以盖,但是地就那么多,关键就是土地少。人多
发帖辛苦,加分鼓励
都是相信国家不会让房价降,就跟股市一样有个托底的国家队,其实吧,谁真的是结盘侠呢
不买房就算岳母大人通情达理,孩子上学怎么办?回老家上吗?你以为刚需是指什么? ...
房子不是刚需,房子跟户口挂钩房子就是刚需,户口不是刚需,户口跟你的医疗,教育,就业等等挂钩,户口就是刚需
电视可以不看,没有洗衣机可以手洗,没有房子只能租,租房子不要钱啊,还有户口,这都是和房子密切相关的。刚需只要经济情况能承担的起,什么时候买房子都是对的。
见习小白领
你全款买得起?写文章作者好几套忽悠刚需,等100万涨到,你是不是想杀了他?大学的书白念
见习小白领
去县城买便宜
县城房子是便宜,关键是你不在那工作,房子买了后不住,在外上班还是租房,再便宜买了有啥用?
路过& && &在老家几乎是每一代人都会盖一次房子。
你这 绝对是误导
不买房就算岳母大人通情达理,孩子上学怎么办?回老家上吗?你以为刚需是指什么? ...
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全上私立学校,需要多少钱?
一套房子,连首付带按揭利息,120万不一定够吧,如果你把小孩送到国外上学,需要多少钱?
十年前买房,和今天买有啥区别。十年前幼儿园2000一个月?,货币超发,通货膨胀,收入能追的上贬值?&
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全上私立学校,需要多少钱?
一套房子,连首付带按揭利息,120万不一定够吧,如果你 ...
不谈钱,郑州初中升高中,学区房子女考重点高中可以享受50分加分!每个重点高中给每个全日制初中都有名额(一般1到3人),也就是当你达不到录取线时,这些学区房房东的子女有第二次加分录取的机会!也就是当他本人在本学校报考重点高中(比如一中给这个学校3个名额)达不到录取线,而成绩又在他们自己初中学校报考一中没有达到分数线的同学里在前3名的话,可以给加50分,如果加50分达到录取线,一中就必须录取(初中考高中总分600左右,多50意味着什么?)。最最关键的还有一条。。。没有户口的学生所有一二类高中拒绝报考!除了一个对全省的宏志班40人,只有2、3所学校可以报考(这种学校有成绩就可以进的)。。ps:郑州私立高中不知道有没有(到有很多重点学校的分校应该属于半私立范畴,教学质量可以想象,而且生源都是比正规录取分数线低很多的),即使有也从未听说过高考有好成绩的。郑州一中与外国语15年一本上线率90%以上。
20:29:12 进行了修改
孩子从小学到高中,全上私立学校,需要多少钱?
一套房子,连首付带按揭利息,120万不一定够吧,如果你 ...
谈钱,120万买房,孩子上完学可以卖吧?且不说按现在郑州房价节节高的走势,至少不亏吧?你私立学校全读下来至少10多万打水漂了吧?哪个更划算?
多奇怪的理论呀……
花10万上一个私立学校不划算,
花120上一个公立高中就划算了……
更何况,你说的那种好高中,应该需要学区房吧……&
等你存够了能全款买得起现在价格的郑州的房子的时候,郑州的房价早已不再是这个价格了。
你这是要害人啊,买不买房根据自已的经济条件决定。
我现在不炒房,就搬个小板凳坐一边看热闹。
& && && && && && &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In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年轻人买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