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投行年薪百万更高,更难进入的Hedge Fund,到底喜欢招什么样的学生

【海归工资待遇】年薪几十万的投行,需要这样的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海归工资待遇】年薪几十万的投行,需要这样的人
专注留学生海归求职培训辅导服务|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的位置:
& 新闻大滚动 & 正文
投行及其它金融职业介绍普及版
日10:15  
千龙网  
不少人对投行以及其它金融行业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不过有不少道听途说的传闻并不可信。而且很多帖子对一些概念定义比较混乱,不少人甚至对投行干些什么都不甚清楚。我在这里科普一下,众位大牛不要见笑。这个帖子侧重于介绍金融的一些职业分工,以及简单的职业道路介绍。
整个金融行业大致分为buyside和sellside两大类。sellside做的主要是把各种asset变成各种金融产品,提供给市场。sellside主要指的是通常意义上的投行。投行内部结构也很复杂,按照产品分大致分为fixedincome和equity两大类。按照业务分大致分为IBD,sales&trading,equityresearch,assetmanagement(这部分和buyside性质是类似的)等。IBD是最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靠近的是corporate一边;sales&trading主要进行产品销售和交易,有时候投行会扮演marketmaker的角色以保持市场的流通性。
buyside主要进行的是投资管理的业务,所以也称为IM(investmentmanagement)或者AM(assetmanagement),主要由各种机构投资者组成,包括mutualfund,hedgefund,pensionfund等等。
就careerpath来说,很难说谁好谁不好,关键看每个人的特长和个性。IBD适合热情高涨,吃苦耐劳的人。sales适合善于人际交往的人。trading适合能承受巨大压力,并且对市场感觉敏锐的人。equityreasearch适合做事踏实的人。一般来说IBDcareerpath比较按部就班,需要熬年头,能熬上去的不仅需要良好的业务能力也需要强健的体魄。tradercareerpath风险很大,可能在2年之内就毁了前程,也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平步青云。我知道一个顶尖的trader从associate升到director只用了2年。sellsideequityresearch行业前景有一定问题,因为regulation越来越倾向让research保持独立性以保护投资者。
Buyside总体来说lifestyle比sellside好,收入也超过sellside。不过,进buyside也远远难于进sellside。
注:当今金融产业之庞大和复杂远远超过常人想象,在整个金融产业链上还有着很多细分的行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补充一下,这里所说的职业分工主要是指成熟市场的情况。国内情况有所不同。
金融领域的开放让国内很多年轻的朋友一下子豁然开朗。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扭曲的价值观:进投行的是牛人,进四大的是凡人,进企业的是土人之类。在此还想表明以下我一向的观点:工作本身没有等级之分,我决不赞成投行就比四大“高级”之说。任何一个人能在本行干的出色的才是牛人。选择职业道路应该看自己喜欢干什么,自己能够干什么,然后尽量在二者之间取得平衡。如果一心只想往“高级”的工作钻的话,可能回头看来还是一事无成。
hedgefund中文翻译成“对冲基金”,这个翻译是准确的。不过有意思的是,现在主流的hedgefund往往做的不是hedge,相反很多hedgefund对一些市场趋势进行大胆的speculation(中文是投机,贬义词,()的原意是中性的,是hedge的反义词,表示承担风险而获取超常的收益)。如果把hedgefund和国内的情形联系起来看,更准确的翻译应该是“私募基金”。这个意义上而言国内存在hedgefund已经已经有些年头了,只不过因为法律界定而没有露出水面。现在管理层正在进行私募基金合法化的进程,应该很快就能成为正大光明的一支金融力量。(国内现在往往把PE翻译成“私募基金”是不准确的,下文还有相关论述)
在成熟市场上hedgefund通常是相对于mutualfund而言。其差别是:mutualfund是公开招募,并且公开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国内市场上交易的开放型基金大多数属于mutualfund。而hedgefund则大多是私下招募,并且封闭的基金。
在全球金融市场,hedgefund已经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角色。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最近两年的商品期货的超级牛市都可以见到hedgefund的身影。由于hedgefund收益率普遍高于mutualfund,最近几年全球范围的hedgefund都取得了快速的成长。再加上全球性资本过剩,现在几个billion的fund都算很小的。
稍微提一下对冲的概念。对冲是一种控制金融风险的手段。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买了100股股票,然后又担心股票下跌,你就可以再买一个认沽100股的期权(putoption)进行对冲。最后无论股票怎么跌,最差的结果就是你以putoption的执行价(strike)卖掉手中的股票。
和对冲相关但比较容易混淆的概念是套利(arbitrage)。套利是指把所有相关风险完全对冲掉以后可以获取的无风险收益。比如说中国银行的美元牌价是8,门口黄牛的牌价是7.8,你可以用7.8人民币从黄牛那里换1美元,随后马上拿一美元换给BOC变成8元人民币,毫无风险的赚了0.2元。
就职业而言buyside和sellsidelink最多的是tradingdesk。双方的人马几乎是对应的。基本上都设有:trading,structure和research几块。一般来说sellside研究力量更为强大,buyside很多基本信息都依靠sellside取得。sellsidestructure侧重的是如何将金融产品合理定价,而buyside侧重于如何搞出模型更好的预测市场的变化。(本质是一样的)双方的trader做的事情倒是殊途同归。
当投行根据buyside要求设计出金融产品后,双方达成交易。然后投行一般会尽快地通过相关交易对冲产品风险,而buyside这时候一般是“一切尽在掌握”,因为买到手中的产品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判断而订制的。这时候,双方是合作伙伴关系,大家赚自己的利润。另外有些时候,投行也会takeposition,这种时候双方都是marketplayer,关系也就变成你死我活的博弈了。
把业务上的link讲完后,职业上的link也就水到渠成了。双方trader作的事情十分接近,互相之间的跳槽也就十分普遍。research而言,投行的比较focus也比较辛苦,所以一般更加愿意往buyside跳,不过buyside本来也不需要很多的research,跳槽并不容易。structure是双方都需要的,虽然侧重不同,但都是通的,互相之间都有跳。
上面说的都是投行的市场一头。回过头说IBD(传统投行业务),更多的是和企业打交道,而不是和市场打交道。反之,buyside都是和市场大交道。所以IBD一般不容易转buyside。
由于国内这些年出现了很多成功风投的案例,大家已经不太陌生,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PE。
国内很多地方把PE(privateequity)翻译成“私募基金”,这显然是不熟悉金融市场的人“顾名思义”所致。诚如上文所述,私募基金接近于hedgefund的概念(相对于mutualfund)。而PE是一个相对于publicequity的概念。我个人将其翻译成“非上市融资”,现在国内比较被认可的翻法是“私人股权融资”。
现在vc/pe是一个很时髦的词,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国内。在美国火爆的原因是最近几年PE的收益率都明显好过publicmarket,导致PE的规模快速膨胀。在国内火爆的原因就比较复杂了。
其实现在vc/pe差异已经不是十分明显,很多时候人们把VC看成是pe的一种。如果进行划分的话,二者主要区别在于对targetcompany投资阶段的不同。vc主要投资于发展早期,从种子阶段到上市前不等。而pe主要投资于有稳定现金流,businessmodel比较成熟的公司。PE最的做法是LBO(leveragebuyout),核心是将现金充沛而又失去发展动力的上市公司goprivate,通过大财务杠杆使公司有紧迫感,从而为股东提供更大的收益。
喜欢看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风月俏佳人》,其中理查基尔干的就是PE。片中罗伯茨问他你到底是干嘛的,回答颇为经典:“总而言之我干的就是把一家公司买下来,然后再拆成一块一块卖”。(注:这只是PE做法的一种,并不是全部)
vc/pe是金融市场中最直接和企业打交道的分支。vc做的是整天看businessplan(bp),从中找出有前途的bp以及执行团队,随后进行价值评估以及投资。根据公司不同,有些vc会强烈的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有些则没有。pe更多的是寻找有前途的被收购公司,并且进行金融改造。vc/pe最终的的目的都是找一个更好的价钱把公司股份卖掉推出,从而进入新的循环。具体操作方法VC/PE在其他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进一步讨论。
现在可以把金融产业链简单的串一串。在一个企业IPO之前,公司都是private的,这一阶段可以参与融资的就是VC/PE。当企业需要上市,这时投行就参与进来,对公司价值进行精确评估,然后公开招募。这时候,企业自己或者vc/pe提供的股份是原材料,投行将其加工成金融行业认可的“股票”。公开上市前后,buyside就会进行认购。接下来就是二级市场上的各方博弈了。
金融的原始定义是为买足企业发展需要进行的各种融资,因此金融必定有企业和市场两级。企业这级是金融行业的生存之本,市场这级可以看作金融行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投行作用是金融产业链的hub,一端联系着企业,另一端联系着市场。企业这端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说资本主义出现后的几百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市场这一端则越来越庞大并且趋向虚无。很多衍生金融产品最早的出现是为了满足风险公职的需求,但很快变成一些豪赌的利器。会计师事务所的地位是保证企业(无论privateorpublic)企业原始数据的真实性,从而使其他机构可以对企业价值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如果没有会计师的存在,整个金融行业就会陷入一片混乱。因而会计师有“经济警察”之称。
整体而言,金融业连接企业一端的工作核心更侧重于对于企业价值的评估,金融连接市场一段的工作的核心侧重于市场风险的控制以及对市场方向的判断。因为对技能要求的不同,两端互相转都比较困难。相反,只要在金融产业链的同一端,转行至少都是有逻辑上的可行性的。
[责任编辑:violazhang]
频道精彩内容推荐
腾讯微博:
同时更新资讯所属地
暂无更新,休息一会儿
白羊座(03.21-04.19)
金牛座(04.20-05.20)
双子座(05.21-06.21)
巨蟹座(06.22-07.22)
狮子座(07.23-08.22)
处女座(08.23-09.22)
天秤座(09.23-10.23)
天蝎座(10.24-11.22)
射手座(11.23-12.21)
摩羯座(12.22-01.19)
水瓶座(01.20-02.18)
双鱼座(02.19-03.20)
今日运势:
本日可多参与公众事务,将自己的意见与兴趣结合,提供同好们做参考,让欢乐的气氛添加一些趣味性...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IBD, S T, Research投行核心部门2018秋招求职必看 毕业起薪达15万美金的投行前台喜欢招什么样的留学生?-加拿大求职
| IBD, S T, Research投行核心部门2018秋招求职必看 毕业起薪达15万美金的投行前台喜欢招什么样的留学生?作者:加拿大求职 / 微信号:CACareer发表时间 : 本月初Goldman Sachs, JP Morgan, Morgan Stanley已经公开了近100个2018届秋招职位详情戳右:2018届投行秋招人才战一触即发可以说秋招年年在提前Big Name为了抢占最优质的人才资源使出浑身解数与之对应的该是我们普通求职者们更加无懈可击地准备随时开战投行里都是怎么工作的?天价薪酬背后是多大的工作强度?无鼠标的生产力能有多强?一小时200页PPT?“华尔街之狼”们都是如何险象环生的?在Buy-side和Sell-side做Research有什么分别?分秒间操控百亿市场的Trader,是酷还是苦?传闻中的金融梦碎,真的招AI机器人不招真人分析师了?最重要的是,投行哪个部门适合你?如果本次面试中被问到“对投行或申请的职位有多了解”你会如何回答得让人眼前一亮?如果你是即将加入秋招大战的求职新兵想要了解真实的投行DBC为你策划了投行系列讲座全球顶尖投行业内人士专题分享IBD,S&T,Research投行前台核心部门2018届秋招求职法则1主讲人第一场:W导师- IBD导师介绍现就职:九大投行之一 - IBD, Senior擅长的工作领域:IBD, 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 Corp Development经历:作为Founding Member的一员成立CNBC新平台讲座时间待通知第二场:Y导师- S&T导师介绍现就职:Société Générale- Sales&Trading, Structured Products经历:Non-target School文理学院,依靠疯狂Networking拿到Intern和Full-time Offer曾面试:MUFG, Credit Suisse, UBS etc.讲座时间待通知第三场:B导师- Research导师介绍现就职:全球顶尖金融集团 -Investment Research曾就职:Citi, AXA曾就职领域:Research, Risk Management, Performance Analytics, Equity Research, Corporate Finance, Capital Market Services, Asset Management etc.热衷于Investment Research,拥有2年资本市场和投资产品研究经验精通Bloomberg, FactSet, Morningstar操作讲座时间7月18日 21:00 EST2立即报名参与讲座扫码关注DreambigCareer公众号进入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投行科普】即可获取讲座参与方式3讲座前瞻IBD, S&T, Research的职位日常IBD投行的核心业务包括launch IPO, Offer Additional Stock或者是Merge&Acquisition (M&A)等为需要通过上市融资的公司提供的服务。这些都是投行里最核心的,也是传统的项目,所在的Division叫做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简称IBD。一般IBD分为Product Group以及Industry/Sector Group。Product Group主要分为兼并(M&A)、杠杆融资(Lev Fin)以及重组(Restructuring)三大块。在这个Group从业的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产品知识,并且是各类交易的执行者。而在Industry Group需要Cover各具体行业,并且工作更多的是进行市场活动(Pitching)。行业划分例如FIG (Financial Institution Group)、TMT (Telecom, Media and Technology)以及Real Estate等。Industry Coverage Group会Focus在一个特定的Industry,比如Healthcare, Technology等,并且和这个行业的公司们保持联系以便给自己的Bank带来业务。Product Coverage Group主要是Focus on Financial Product,比如M&A, Leverage Finance, Equity, High-grade Debt等,他们会配合Industry Group来完成客户的特殊需求。S&TSales&Trading,是做交易经纪业务的,也就是focus在二级市场的。客户一般是机构投资者(因为机构投资者没有交易牌照,不能自己交易股票,所以需要一个经纪商),通过收取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的佣金来赚钱。自己炒过股的都知道,券商除了代收印花税之外,还会收一个交易费。这个就是经纪业务的赚钱模式。似乎一些交易产品的设计和销售也是这个部门的工作。比如一些衍生品的设计和推广。其中,Sales主要负责拿着Portfolio去介绍给客户并且卖给他们,代表客户跟Trader沟通然后告诉Trader清单;Trader要做的事情就是代表客户去找他们要买的Instrument,以尽可能好的价格去买,然后进行Hedge。这些人统称为交易员。交易员入职一般从交易员助理做起,他们开始时的工作是协助交易员,为他们准备早餐和午餐,做很多繁琐的事情。他们也要将交易员的非自动交易输入系统。完成记录工作(Booker,记账员)。一般一年之后得到上司赏识便可以胜任初级交易员,可以在高级交易员休假时代其交易,这也代表他们正式交易员生涯的开始。ResearchResearch部门很像前面那些Sales, Trading或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的Library。主要会对小的一个Group的Company进行研究,并且做出Buy或Sell的Recommendation。他们没有直接Generate Revenue,但是是帮助Trader Trading, Sales Force给客户提供Idea,还有Investment Banker寻找客户不可或缺的信息资源。本质上这个部门做的工作属于增值服务,当然,有时候研究部也是投行面向媒体的一个窗口,大家经常看到某某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发表看法,或者看好某个行业什么的,这些人基本都出自研究部。And More...IBD, S&T, Research有哪些Exit Opportunities?投行前台有多难进?忙季是什么时候?工作状态是怎样的?非金融专业可以申请这些工作吗?Offer几率有多大?秋招网申、面试中,有哪些必备软硬技能需要突出展现?在秋招有限的申请时间内,如何快速选择优先职位以及Office?……申请季,DBC 精英学员斩获覆盖所有九大投行包括IBD, S&T, Research在内的Offer公司包括JP Morgan, UBS, Credit Suisse等DBC秋招精英求职特训项目课程咨询方式名企高清Offer截图/ 了解DBC精英特训课程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Alyssa@DBC加国万能小编私信【秋招特训】即可免费咨询4讲座福利凡是参与讲座的同学都可以获得Ⅰ,1000+ 去年投行秋招真实面经包括:Private Equity Firms、IB、Asset Management一共40+公司面经含面试真题、详细面试过程II,投行内部培训资料&必读书籍III,2G 金融投行Analyst必备Excel财务建模教程部分福利截图5立即报名参与讲座扫码关注加拿大求职公众号进入公众号回复关键词【投行科普】即可获取讲座参与方式本文部分资料整理自网络,DBC诚意推荐阅读有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合作请联系:▼▼▼DBC 秋招精英特训项目7月秋招打响横跨美国、加拿大、香港、英国、澳洲等地区轻松斩获海外顶级秋招Offer▼▼▼加拿大求职Offer榜斩获精英offer,你也要有一张相关文章猜你喜欢 蒙特利尔蒙城派每周爵士理论译葡语梦日本全旅游飞票网自由行#统计代码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聪明和优秀到什么程度?
来源:互联网
补充:看了下其他回复,感觉还是对这个行业有光环的人居多,那我讲一个小故事好了。我一个在megafund PE的哥们去年刚刚被提拔为可能是历史上最年轻的VP. 这个事儿没有投行那么容易,到了megafund要去拿carry而且还需要在不少投资上有着看的过去的IRR,一比投资就是几年时间。我去商学院之前想找他聊聊,他跟我说了如下的见解:“这个行业里,有一些人是真的聪明,聪明到他就是和你不同,瞬间几千万美元进账成为名人,这些人可能是沃顿是哈佛是MIT的,他们脑子基因就不同。但我不是这样的人,你的直系上司也不是,而你也不是,我们绝大部分的人不管你看到在黑石还是och ziff,都不是。”“我从某个顶级投行干了2年之后面试了无数的PE/HF,我是个top analyst, 就是没有offer。我甚至差点失去了动力坚持下去,不过最后我来到了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不管你做什么,坚持下去,机遇最终会来,但你需要坚定不移的相信自己,坚持下去,祈祷好运。”这哥们本科不是美国top30 (也就是美国985之外), 大二的时候为了进入投行自己找当地的小投行组织了一个实习计划,最后大三去了一家bulge bracket实习,毕业的时候再利用bb的offer去了一个顶级的独立投行。他和你我一样,喜欢party,爱喝酒,喜欢漂亮姑娘。他现在在这家PE,跳过了MBA,晚上8点下班,干着喜欢的事情,成为了最年轻的VP。你要再问他,经验是什么,他绝不会告诉你仅仅是聪明,但一定会说,work hard, be persistent, and good luck.=======================================================================从非QUANT投行角度而言其实没什么聪不聪明。勤奋努力进入一个好的学校,基本上申请个实习的机会就有了。从入职角度上看,IBD/S&T无非都是一些基本的东西,如果要建模那都有template, 说难听点随便找一个不笨的大学生做几遍就会了,如果做flow trading那你就下下单子,如果做sales那本质上什么行业的sales都一个特性。hedge fund会比投行更容易展示聪明的部分,因为你需要自己做一些对于投资的决策和判断。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太多了,并没有哪一个行业就比另一个行业的人要聪明的多,IT/工程/computer science行业中聪明人更是大大的有。做研究的教授,甚至在北京胡同里唱了50年戏的老大爷,在他们各自的领域都是聪明的。对于成功而言,基本的聪明以及勤奋的努力是prerequisite。90年代华尔街有一句很著名的话"you better be lucky than smart". 很好的形容了这个行业。即便再聪明如LTCM,依旧成为历史的炮灰。确实金融行业很难进,因为太多人冲着光环和长时间工作换取金钱而来。其实只要进入了名校,都好说。这个世界上聪明的,勤奋的,有背景的,有各种特殊情况人太多太多,所以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多特别,so, you better be lucky than smart. 如果你自认你没有自信,不够聪明,不够勤奋,那么,good luck.
投行和对冲基金不是聪明人密度最高的行业,不少行业准入门槛和智力要求高于投行和对冲基金。不过相对大部分行业来说,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可以算得上比较聪明的一批。投行和对冲基金不一样,各自都有许多部门。即使排除辅助部门,核心业务部门也有好几大类,它们的人员构成特点差别较大,应该分开讲。公众从媒体了解最多的,除了二级市场的交易部,应该就算投资银行部了。也就是通常说的investment banking,主要做企业融资、并购、上市等业务。先说投行部,再说交易部,最后说对冲基金。首先限定投行范围,主要说那几家大型投行(高盛摩根瑞银之类),也会提到特色投行(比如像罗斯柴尔德这样的家族投行)。1. 投资银行部简单说,进投行难,混投行容易。聪明的人才能进投行,这个说法基本成立。大部分毕业生是走完整套严苛筛选流程,被选拔进投行,这部分人总体比较聪明。每年情况也不一样,市场差的时候招人少进人标准更高,市场好的时候扩招素质会下降。另有小部分其它行业人士凭经验或关系进投行的,这些人情况背景不一,暂且不表。从事投行工作本身并不需要非常聪明,但投行又是世界上聪明人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说白了,投行是一个挥霍人才浪费资源的行业,这也是投行让人艳羡之余,经常被人从价值观上鄙视的原因之一。投行设置了很高的门槛,能进投行的人大部分很聪明。聪明程度,体现在选拔标准。第一、简历筛选。要求名校(大部分顶尖投行只去固定几所学校招人)、相关实习经验(投行实习竞争也很激烈)、其它体现能力的成就(奥赛或其他学业奖项、出色社会活动、运动健将等)。第二、笔试。考查数学、逻辑、阅读三个部分。第三、面试。数轮面试,有的会有为期一天的 on-site assessment 做综合现场评估。考查通识、专业知识、各种能力、团队协作、性格、价值取向等。第四、运气。这个说了和没说区别不大,但运气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也有运气也是核心竞争力一说。取决于面试官个人好恶、金融市场状况、公司业务表现、人事政治斗争、和其它HR不会反馈的因素。你全过了,就踏入投行了。你大概需要有这么聪明。投行里的人大概聪明到这个程度。从事投行工作,并不需要多聪明。特别聪明特别热爱投行工作的人,升职会快些。一般聪明的人,勤奋一点,数年如一日熬夜加班钻研,也会升上去,没有悬念。这是一个勤能补拙的行业。有趣的是是,投行工作本身,会使得投资银行家变得更聪明。首先,投行专业标准比较高,对技能综合素质要求全面。在一个高标准的框架下工作,能生存下去,能力自然会逐步提高。另外,同事是名校里选拔出来聪明且有野心的那部分人,客户也都是成功的企业家,以及各自领域举足轻重的人物,这形成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学习和竞争环境。优秀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环境,也是一种氛围。做投行的人经常产生幻觉,我称之为 Goldman Disease、Morgan Disease、xxx disease,这是一种病,一般要去别的行业摸爬滚打后才能治好。这些人常认为自己的能力和巨额薪酬成正比,志得意满意气风发。其实这种能力更多是基于一个平台的能力,基于高盛或摩根这样的光环和背书下的能力,也是基于目前金融畸形发达下的能力。投行是一个高压行业。做投行的人狠挑剔,习惯把投行高压专业标准套到其它行业,嫌弃其它行业的人智商低、情商低、不专业、没有责任心,等等,虽然这些他们不会说出来。不过,同时他们也是交易员嘲笑调侃的对象。因为在交易员眼里,投资银行家就是一些智商不够用,只能靠加班写报告,搞客户关系和政治来挣辛苦钱的人。为什么交易员觉得是辛苦钱,因为投行工作不像交易那样 largely scalable。待续...2. 交易员抽空写交易员,可先看我在这个问题的回答3. 对冲基金抽空写对冲基金,可先看我在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聘职位,或对 AI 及封测有兴趣,可加微信 lichengang2011(请注明知乎ID)
“投行从业人员很聪明很优秀”这个概念大概是因为2008年前的金融泡沫让这个行业吸引了很多人,也让投行的雇佣条件一再变得苛刻,给公众一个“投行都是精英”的印象,哪怕那个精英的主要工作是给大家买咖啡打印PPT。08年之后就不是这样了。经济严冬导致IBD没有生意;交易部门在这几年严酷的监管下只能苟延残喘;资产管理部门因为瑞士对于账户秘密的公开再不能像以前一样轻易地帮人洗钱逃税。三大板块一起衰落,投行的吸引力大不如前。毕业生招生比不过美西的技术公司,有经验的雇员跳槽去对冲基金私募基金,技术人员加入硅谷或者独自创业,人才流失十分严重。对冲基金的人才相对质量高一些,不过也只能看那些生存下来的。世面上很多靠忽悠筹资,靠内幕消息或者扰动市场赚钱的,走不了太远。
我在投行和对冲基金都干过,以下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小见解:先说投行,这得看哪个部门了。从智商的角度来讲,无疑是操盘手(trader)和量化分析师(quant)。这两个职位都要求极强的数学能力,而量化分析师往往是获得自然科学或者工程学博士的牛人,智商高是毋庸置疑的。按智商排下来的话应该轮到技术部门,这群人通常毕业于名牌大学,拥有计算机或相关的学位。当然,余下部门的人同样很聪明很优秀,而他们会在软技能(如沟通能力)上比上述两三种职员更高一等。金融业的职场上有句老话,进四大的人总想着有天进投行,进投行的人总想着有天进对冲基金。进(像样的)对冲基金会比进投行难不少。对冲基金里的人有不少拥有理工科的博士学位,也有很多来自有名的IT公司,如Google。在那里遇到聪明的人的机率会比在投行里高好几倍。说到优秀,我并不觉得能在投行或者对冲基金干的人就有多么的优秀。优秀是多方面的,上帝给你打开一扇窗,就必定给你关上一扇。我遇过不少quant,虽然在智商上无人能比,但却和社会脱节,说话缺少common sense,说白了,就是情商低。还是那句,这些只是我一些个人见解。
Miranda Ling:
额,比较了解国内的job market,来说说国内的情况吧。国内的投行(或者说券商)跟外行在薪水上的差距非常巨大,尤其是近年,小券商已经到了analyst一个月六七千的四大水平……薪水跟不上,自然招人逼格也不高,小城市券商营业部里招的人基本上都是学历也就是那样,做的工作要说多有技术含量那是称不上的。北上广券商总部的话逼格稍高,基本上985211可以一投,但是这两年毕业生供大于求,而且不管学啥的都抱着成为高帅富迎娶白富美的梦想要往金融挤(何苦呢……这年头IT才是温拿……),所以一般来说大券商如中信招应届基本上还是在有数的几所北京高校以及海归里面挑。至于在国内的外资投行……那逼格是最高的,前年JP Morgan在北京搞pre-talk,talk的申请是在互联网上公开的,谁都可以投,结果当晚我环顾了一下,一半是我同班同学,另一半是隔壁来的,唯一一个不是清华北大的小哥是人大的……至于国内的对冲基金,有人可能觉得国内没有对冲基金,事实上是有的,它们只不过不叫这个名儿而已……参与commodity和利率市场的有很多私募,虽然它们的quant力量比不上华尔街的同行,但是策略手法其实差不太多。据我所知这些fund通常比较低调,他们基本上不进行公开的校园招聘,一般都是通过内推,或者直接找experienced guys。以及今年多个美金融结构因为雇佣中国高官子女受到调查,一向被带路党推崇无歧视不看关系的美帝都如此,也不用指望国内有多干净,券商投行里vip什么的挺多的。但是金融么,归根结底本身就是靠关系的生意,这也非常正常。-----------------------------当然不能说学历越高越聪明/优秀,算是个proxy吧。虽然我不太喜欢很多金融从业者的浮躁,但是不得不承认,至少跟他们交流个什么事儿,要比跟实业里的某些客户交流起来容易得多……
最聪明的人应该是各行各业第一线的领袖人物,他们的商业嗅觉、执行力、领导组织能力、冒险的勇气,各方面都是绝对顶尖的。投行的人基本素质过得去,读过书,脑子不笨,办事也不会差,外行人看着稍洋气。
但是和前面提到的人相比,投行真的弱爆了。顺手黑一下,咨询平均水平可能还不如投行。
起码投行是按效果收钱,事情办不好不收钱。
咨询搞好搞不好先收钱,比投行还忽悠。哈哈,匿了。
FantasticCathy:
泻药哈想了挺久,这个问题挺难答的,怎么写都得罪一群人首先,先讲讲"聪明""优秀"的定义是什么。第一,我觉得聪明、精明、智慧是不一样的。聪明和聪明也不一样,所谓的book smart, street smart。这话写着挺绕,希望大家能明白我想表达什么。。。精明是聪明+审时度势和趋利避害的能力,智慧就是一个更高的层次,蛋定而有远见,普通人做不到,做得到的人又可能因为迥异于常人而被视为怪人。所以,我想,题主讲的聪明,应该是我所说的聪明和精明。第二,优秀对于我来讲首先是一个结果导向的词语,其次代表了聪明、精明之外的一些好的品质。一个人是否优秀,我觉得不仅仅在于他是不是职业发展很好或者学业很好,更在于能否持续的干什么成什么,就是多次的表现出聪明、精明并获得好的结果。要做到这点,光有聪明或者精明还不行,还得有很多内在的特质,比如特别Driven,有自制力,有目标有执行力,这样才能把天生的聪明和在聪明基础上可以习得的精明转化为成果好了,现在回到题主的问题,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有多聪明多优秀呢?我在投行工作,也认识很多对冲基金的人。我觉得投行和对冲基金无疑有很多聪明人,不一定精明,也不一定优秀,但是依然,在投行 和对冲基金你遇到聪明、精明、优秀的人的概率很非常高。原因是:第一,教育履历的门槛高。不是说好学校出来一定好,但是好的几率比较大。第二,复杂而冗长的面试又筛掉一大群人,至少那些一眼看上去就特别二的人没有了第三,工作辛苦,节奏快,压力大,竞争激烈,头几年的工作又把那些不适应或者不屑于这个行业的人筛出去了。能够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必然是有内在驱动力,有自制力,有目标有执行力的人 所以,结果就是,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聪明又优秀的几率很大。这是一个残酷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题主!不知道怎么去量化这个聪明和优秀的程度,举个栗子吧,我觉得和聪明人一起工作的好处是,我说什么笑话都有人懂,不会有我说了一个我觉得特别明显的笑话,对方完全不在一个频道的情况;其他事情也是,不需要说太明白,大家都懂了。和优秀的人共事呢,我觉得收货最大的是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态度好像有点写玄了,而且跑题了,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对冲基金和投行完全是做两种事,答主在一家国内普通券商投行部,不敢对量化基金作评价,只讲投行。越是“超额利益高”的领域,就越是会聚集聪明人,比如投行。何为“超额利益”,就是你付出了价值10W的劳动,得到30W的薪水。从一个IPO项目流程讲投行做什么。1、接触客户,拉项目。这需要人脉、情商,这一般都是领导或者二代们做的事情,这个过程中小兵会被要求做ppt介绍自家投行多牛逼,小兵的ppt能力、逻辑能力、情商(怎样让客户看了觉得牛逼)就体现出来了。2、尽职调查。小兵们对企业历史沿革、财务、房产、无形资产等等进行调查。这个过程要求小兵们有法律逻辑,不一定非得很懂法律,但要能快速搜索相关法律法规并判断是否合规,不合规要给出方案。小兵的学习能力、靠谱程度就体现出来了。3、写报告书。小兵的学习能力(业务技术章节很需要对行业的理解)、细心(这个最重要!!答主因为错别字被骂的狗血淋头!!!!)、吃苦能力(没的说,报告书信息量还是很大的)、文笔(不需要才华横溢,但逻辑一定要靠谱)、吹牛逼能力(一定要吹的有逻辑)得到了充分体现,但其实要求也不是那么高。还有一点,脑容量其实也很重要,智商不高但很有条理的普通院校女孩子(没有贬低女性之意)能够通过合理安排使得工作井井有条,但当你读报告书检查错误的时候,没有好脑子根本看不出第五章和第八章有某个逻辑矛盾!!!4、报材料。不要小看这个环节,我们报了个借壳项目,申报材料50斤!!!这些都要检查一遍有没有漏、错。各种文件需要不同的人签字页,你要去收集完备,这可不是简单的事。因为签字的人往往都是领导,不是你一叫就到,但你要保证他们什么时候有空你一叫就到!!整理申报材料不需要技术含量,但需要细心、靠谱。综上而言,投行对人的要求是细心、文笔及逻辑好、会吹牛、吃苦、做事有条理,总而言之,靠谱。你看看中金写的招股说明书和某小券商写的招股说明书,你就知道差距了。文笔简洁性、错别字、插图的美观性都是有差别的,北大奖学金得主的靠谱程度和普通985毕业生没法比。当然,就算有错别字又能怎样?不照样能发行么。如果你有10个亿,你会不会花50W请一个气质好一点、个人卫生好一点的人做你的家庭保姆呢(暂且假设你不想上她,因为那事儿价钱另算)。你还是会的,尽管这个保姆比程序员创造的价值少很多。这就是投行高薪的原因了。对于一个几十亿的项目,中介费多1000万真的不是事儿。投行不需要专业技术,但牛逼的人干出来的活儿跟水货还真有差别,那该招谁呢?答案很简答,名校精英——尽管这些精英不一定就多高智商(普通院校里数学大神多了去了),但他们的共同点是靠谱。同理适用于咨询行业,但不适用于对冲基金。那些高端咨询师为大公司写的发展方案,绝对是靠谱、漂亮,但是没人看。。。。但大公司不在乎这个钱。IT公司招人很简单,看谁编程好,所以IT公司这些要求智商的公司反倒会收屌丝学校的简历。投行工作不需要特殊专业能力,但还希望员工优秀,只有在学历、奖学金上做文章了。对于非理工科专业来讲,奖学金其实也是反映一个人的靠谱度,不反应智商,这个大家都懂。社会就是这么操蛋,把一群聪明的人聚在一起,做不创造价值、智商要求低的活儿,只是因为他们能做的更靠谱一点。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从价值观上是鄙视投行的,包括我。我进这个行业,只是利益需求(其实平均收入也就是同工作经验会计师的1.5至2倍吧,不是外界传的那样)。
假如你说的是投行或者对冲基金的一般员工的话,确实智商都挺高的,各种名校毕业,又什么精通C++、MATLAB、SPSS等等高大上的语言或者工具。但是想做到顶尖,不想一辈子做一个打工的,智商和远见、耐心和勇气等因素比就没那么重要了。我对国内做投资的大牛了解比较多,有些也接触过,国外大牛的书也基本看了,我觉得眼光长远是他们的第一个共同点。看到有人说基金里内幕重要,我不同意,因为我从没见过靠内幕就做到顶尖的投资者。国内的肖海东、徐翔、罗委、赵丹阳还有传说中的叶大户是靠内幕?国外的巴菲特索罗斯、西蒙斯、布鲁斯·柯凡纳、马丁·舒华兹等等是靠内幕?他们的投资都是建立在详细的研究和基础之上的,看得很远,对事件非常敏感。比如我上面所说的某个人物(如果点名说出来被他看到我可不好混),看到李克强说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上买入文化板块(天***),然后轰轰烈烈的行情就产生了,这种反应和远见是普通投资者没有的。看到4个涨停再去找机会做第二波的投资者还行,但是7、8个涨停之后还追的就是典型的鼠目寸光了,总想捞一笔就跑,不死才怪。第二是耐心,耐心这个东西其实大家都知道但很少人能做到。特别是巴菲特那种,他那种坚持难以想象。有人说巴菲特的操作只适合美国,对此我也承认,但是他的耐心,在哪个市场都是适用的。即使做量化也要有耐心,因为没有一个策略是只赚不赔的,能挺过回撤吗?还是连续很多次或者连续几个月亏损就放弃了呢?第三是勇气。摘抄一段话,“要做一名成功的交易员,就必须拥有勇气:敢于尝试的勇气,敢于失败的勇气,敢于成功的勇气,以及困难时保持信心的勇气。“总而言之,想在这两行业成功是很艰难的,有些感受,只有走过才能懂。。。
说说我现实中见到的几个例子吧。(英文单词会不间断无规律乱入,不要鄙视我...)上学期Investment Banking的教授是Deutsch Bank的Sell-side Analyst,因为口才确实不错很是能说会道,自己虽然做的不是很出众,但是在业界有很多人脉。其中一部分来自大学(密歇根大学)时期以及研究生(芝加哥大学)时期的同窗,可想是有一些非常聪明且优秀的人的。关于聪明:在Private Equity公司做Quant(量化金融)的一位女士,学术和职业背景大概是这样的:从小就想做医生,并且到上大学的时候也觉得将来自己会成为一个医生;因为大一不分专业,就随便选了一门Calculus I(暂且理解为高数上,没做过具体比较,不随意论断);学着学着觉得很有意思,下课的时候还会经常跟教授讨论问题,教授就说既然你这么有兴趣不如转数学系吧,于是考虑了一下就抛弃了学医的想法投身了数学界;之后又在芝加哥大学金融系(数学金融方向)读了硕士。为什么学数学的会转学金融呢,就连她自己也直白的说因为搞金融赚钱又多又容易啊有木有。进入工作之后大概有几年的时间都是Quant组的组长,主要负责数学建模(这是重点!数学不好做不了)和程序上(不会几种语言的编程可能都做不了)的实现。不久前从后台走前台(直接面相客户),还获得了公司一部分股份。虽然是40来人的公司,但是管理着大概数百万美元(或许更多)的资金。还提到全美Quant大会,300多人里面只有30来个是女性。突然想到有关某校友的一段,也是做Quant。有同学问,我们现在学很多程序语言,C++,C#,Matlab,Java,QIS等等,学凌乱了要怎么办。回答,你说的语言都要学,每种语言的优势不一样,有的运算速度快,有的处理数据的能力强,有的适合某种金融产品,有的怎样怎样等等。C++是基础,C#和Java最好也会,Matlab相对简单。如果35之前C语言还不能玩明白建议还是不要走这方面职业道路了。关于优秀(拼命):教授的发小儿,目前在芝加哥的Citi投资部做Quant。在这之前是在一家公司做亚洲和欧洲市场的Trader,因为是在美国做,也就是所谓的Night Trader。这类人人在美国,过的却是亚洲和欧洲的时差。通常是白天休息晚上通宵工作。据教授讲,他们从前会一起吃早饭,因为刚好是他去上班之前和发小儿刚下班的点儿。但是就Night Trader这个工作,他发小儿一做就做了三年。这三年里,每个工作日都是早上8点左右下班,晚上10点左右上班,能体会到么?反正教授说他干不了这活儿,所以他说发小儿现在比他牛真是无话可说。其实还很多,有些记不清晰的也就不赘述了。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可能是我太笨了才会觉得所有人都聪明,但这几个故事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打击将来想投身金融业的各位的积极性,我一直都觉得兴趣才是最关键的,当你对你想要做的行业保持充足的兴趣而不是在单纯的追求地位、声誉、薪资的时候,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到比你自己想象中的出众和优秀。PS:我也是半路杀出来念个小金融的,若有不专业的地方还请大家指正和体谅。
聪明和优秀这种东西不好量化。就说智商吧。大老板智商和我一样150多,但是在本领域的习惯、勤奋程度和经验上的差别使得在看起来他超过了180我只有120.智商没有那么重要,street smart, 经验,习惯,用脑的耐力(可以专注地研究繁琐细节很长时间的能力)这些才是产生差别的原因。另外有人带着你告诉你有些问题用什么思路,用什么范式,可以让你进步更快。公司里也有当年学校和成绩都不怎么样的但是做得很好的。
200年前世界上最大的公司,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拥有宣战的权利,它的最大的股东,相当于马云现在的富有程度,但是现在没有人知道那个人的名字。你觉得马云牛,其实如果马云按照现在的方式保持中国首富,而不去从政,200年后没有人会知道历史上有过这样一个人。不怕打击大家,但是还是说实话。你觉得投行的人牛,是因为你没看过24史或西方世界史。在历史中,有钱并没有什么用处,也不代表聪明到不可企及。============================================================================最聪明的人在理论物理和哲学界。爱因斯坦是把 500 和1000美元的支票(1950年的时候,美国人的年均工资是 1600美元)当书签然后找不到了。次一等的在 NASA 和 洛克希德马丁的臭鼬工厂。再次一等的在美国高等项目研究局或 google 的研发部门。世界一般是按能力来决定职业的。因为有些职业如果智商低根本出不了成果,比如物理学。有些职业如果出了差错直接导致航天飞机爆炸。有些职业要预知未来,比如美国高等项目研究局从1955年到1995 年单单向 internet (因特网)就持续投入了500亿美元的研发费用。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的智商只够挣钱,他们自知自己的智商不能改写物理学教科书,或帮助别人登上月球,也不能改变未来,于是只能跪着舔别人的脚尖数钱。钱多是很好,但是大家看看世界史就知道了,到底是大科学家的名字多,大发明家的名字多,还是贵族有钱人的名字多。我解释一下上面的这一句话。在经济增长中 Y=AKL,Y是总产出,A是科技发展,K是资本,L是劳动力。资本值的是机器,厂房等生产资料。对于个人而言,在经济中,要么引起科学技术的变化,要么就是 labor,劳动力。更直接一点讲,如果一个人不能引起科学技术的变化,那么他就是劳动力。========================================================================点赞之后,别忘了加关注。
投行分很多业务部门,也需要不同类型的聪明人。比如投行部,其实需要well rounded那种,做的好的banker无一不是各种smooth....能搞定人的那种聪明另一个极端,HF有一些真是straight smart, 不修边幅,但就是聪明,能挣钱,他们挣钱不需要和人打交道。赞同楼上一位的话,投行的人没有实业中当大老板的经营,那是当然,投行也就赚个打工的钱。应该承认,投行和HF整体素质还是比实业高很多
其实人都一样,每一行最顶尖的1%都不错,其余的90%+以上的人也都一般。唯一不一样的是,投行对冲基金的收入偏高,所以想去的人多,选择就多。最后,既然能选交大的,为何要选复旦的呢?(呵呵,举个例子,顺便黑一下)。从这个角度而言,对社会整体来说,这些人至少在学习上,已经前1%了。智商和学习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再讨论。
Wong jason:
抱歉,对智商的评核标准,我只认定数学。投行的人主要是情商高。因此,金融界里真正的高智商人群集中在对冲基金,特别是量化对冲,例如文艺复兴,de shaw等。智商可以遗传给下一代,情商不行,所以,如果追求优质基因,找量化对冲。当然,谷歌的人,基因可能更优质。
看你怎么定义聪明,如果说智商的话,做quant的一般智商都非常高。其他部门,智商肯定都不错,但不会说特别高。做投行和对冲基金的人,怎么说呢,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但肯定都是学习能力很强,做事很灵活,很容易相处的人。当然,(个人看来)还有这三个特质:aggressive, ambitious, hardworking.投行没有什么发言权,说说我知道的一家对冲基金(我男朋友在那里工作),(除了Risk 还有 Operation,当然还有HR等“后台”部门之外)员工一半以上是PhD+CFA(还有PhD+MBA+CFA), 剩下的没有博士学位的,几乎都是MBA+CFA,基本上所有人在进公司之前都有在金融行业五年左右的工作经验。这些人不能说是“绝顶聪明”,但都是非常努力勤奋,非常“优秀”的人。当然,“运气”也很重要。p.s.说的是国外的一家对冲基金。
秦岭上的一棵草:
花了5年在美国读完遗传学博士,每天只睡4个小时,之后花了14周深度学习量化,每天睡3-4小时,然后工作,考CFA,FRM,美国65号牌照,翻翻书就都过了,之前的一切都是为了以后打基础。
投行一般员工,基本是各行业大宴中穿着华丽的侍应生。并不是主宾。
simpson bill:
找个标杆吧,以市场复杂度/不确定为标杆,90%的traders不过就是小学生水平。所以放松,大家在市场面前都很白痴的。
某算是行业领军企业的小财务说一句,其实真没必要眼盯着投行、HF、PE等所谓的名头争相进入,纯粹为了年薪几百万的收入去拼命做什么,这些桥梁类行业之所以能够存在还是因为有其他诸如医疗、能源、机械、教育等正在蓬勃发展、亟待资金进入的其他各行各业的数量更大、投身人数更多的公司在需要他们,没有这些其他行业的同样聪明、努力、有野心的朋友,这些行业去奢谈什么股权、信托、上市等都是舍本逐末而且苍白无力的。最主要的还是对自己的行业的热爱+积极进取的态度+hardworking+一部分聪明才智,那不管在什么行业出彩都是早晚的情况。(没有说运气真心觉得占比太小,运气只是努力之后的回报而已,不管是对人脉的经营还是工作的努力付出)说下实际的,自己公司的董事长,各位看官必定从主流媒体从没见过的一位中年人,行业内也不算出名,但虚的实的各种收入加起来比一部分整天在接受访谈的投行类圈内人都多,每天还不用担惊受怕自己的奖金和资源,做好自己的手头工作永远比这山望着那山高要强。ps:投行和对冲里面激进的氛围、高能力的同事和一般行业的一般企业无法企及的圈子倒是实打实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文字、视频等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大家学习与交流。相关内容如涉嫌侵犯您的知识产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向本站发送有效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反馈邮箱&&&&。
学生服务号
在线咨询,奖学金返现,名师点评,等你来互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行年薪百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