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鄂北会战国军有一个美械师要多少钱装备吗

帖子主题:从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最强的20个军
共&44447&个阅读者&
军号:2933739 头衔:警卫旗队 工分:174322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从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最强的20个军
文章提交者:173空降旅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第一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代表人物:王耀武,张灵甫王耀武是74军的精神核心,74军则是王耀武物质力量的核心。在淞沪会战中,面对日军海陆空三军的联合攻击,王耀武指挥有方,沉着应战,率57师(74军前身一部)像钢板一样牢牢地顶住日军,使其寸步难行、伤亡惨重。这是淞沪战役中表现最好的部队,超过当时的国军德械部队36师、87师和88师,一战成名。74军在开始时,战斗力排全国第一名。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虽然有人提出74军的种种问题,可是细究起来,没有任何一只军队在同样处境中,表现会超出74军。74军在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全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从淞沪会战的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1941年上高会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作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直属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必成部。虽然最早被共军歼灭,可共军上了五个第一流的主力纵队围攻,牙齿也蹦松了,双方损失接近1:1。比起“五大主力”的另外四个,被歼灭时的表现强多了,不愧第一主力。即使后面重建的74军,仍堪称国军精锐。这是近代史中非常少见的第二名::18军
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18军代表人物:陈诚,胡琏18军是陈诚的起家资本,也是五大主力中建军最早、历史最长,在军阀混战、抗日作战、国共内战中屡立战功,为蒋介石与陈诚所心爱之嫡系部队。淞沪罗店拉锯战、石碑要塞保卫战、湘西雪峰山会战等均显奋勇。解放战争中,整编第11师一直充当着救火队,哪里有难便投入哪个战场,取得了辉煌战绩。大王庄一战为淮海战役最惨烈的战斗。18军,就必须介绍一下国军名将胡琏。胡琏,字伯玉,老黄埔出身,毕业后就在学长陈诚、罗卓英的十八军手下服役。其人在战场上的表现确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他有张灵甫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不比黄百韬少,其“谋”绝对比黄百韬多。胡琏被誉为“虎性”与“狐性”的结合体(毛主席老人家便谓其“狡如狐,猛如虎”)还是恰如其分的。许多老三野认为,胡琏的整11师(18军),综合战力仅略逊于整74师。从其几次避免了被歼的命运,而且是“五大主力”中最后一支被歼灭的部队来看,说胡琏“能战”,不算是溢美之词。1947年8月,三个纵队将整11师包围于山东南麻,志在通吃,再获围歼整74师的辉煌。总攻发起后,天降暴雨,弹药受潮,部队于泥泞水洼中苦战四日无果,敌增援部队迫近,不得已撤出战斗,打了一次不划算的消耗仗。胡琏由此而声名更噪。“南麻大捷”随即被吹上了天,列为国民党“十大武功之一”,后于台北圆山忠烈祠,以浮雕壁画作纪。18军先后产生了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总司令,1个空军总司令,1个勤联总司令,20多个军长,为各军出产人才第一。第三名: 5军
编制:3个整旅(师),3万余人5军代表人物:杜聿明,邱清泉杜聿明一度担任东北的国军保安司令长官,以少击多,各个击破,打得林彪狼狈不堪,望风而窜。一直占据着东北的主动态势。直到陈诚来抢功不成,共军才在远方和朝鲜的大力支援下逐步扭转局势。在辽沈战役中,杜聿明又成功地骗过林彪,将52军等部顺利转出东北,将死棋子变成活棋子。 邱清泉则是留学于德国柏林陆军大学的高才生,又是老蒋的小同乡,对老蒋极其忠诚。邱性格狂妄,作战指挥风格大胆,别号“邱疯子”。5军200师前身为国民ZF委员会直属战车营,杜聿明担任该师首任师长,为我国第一个机械化师,经而一举成名,这也是5军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战斗。后再次作为远征军参加滇西反攻。华东作战,大大小小无数战斗,败仗很少。5军在一年里转换指挥部就达300次以上,可见其转战的频繁。邱清泉的“逢五不战”就来源于此。46年进攻苏北JF区,参加徐州以西扫荡作战,重创豫皖苏部队,5军主攻连续攻克濮阳、大名等重要城市,给JF军根据地造成了重大损失。淮海战役中,在陈官庄附近被JF军包围,困守40多天。5军成军以后,老杜便提出“训练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要求5军具有“五除”(除骄、惰、伪、欲、恶)、“三习”(习精、诚、勤)。在39年考核中被军委会评选为全国第一。该军战术多变,最擅长的不是爆破而是炮火,且步炮协同密切,攻击时一般采用多梯队纵深配备,以密集队型波浪冲锋,攻击时间常常选择拂晓和中午,在山地常用多路攻击和迂回(如豫东战役战役解黄百韬之围),在平原和村落多采用正面攻击,中央突破。 第一次印缅战役同古保卫战 “成功虽无把握,成仁却有决心”的铿锵豪言最终流传开来,成为那个时代的经典点评:18军和5军实际差不多,按照粟裕的说法是,第5军邱清泉,一直是华野寻歼的对象。5军战斗力比74师稍差,与18军不相上下,各有所长。由于邱清泉好打滑头仗,跟友邻关系不好,并考虑到粟裕曾高度评价胡琏狡猾(部队的战力和主管的战役指挥相关)故18军排到前面。第四名::新6军
编制:3个整旅(师),3.4万人新6军代表人物:廖耀湘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新6军的骨干班底为新编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日军的王牌18师团以毁灭性打击,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鲜血遍染的滇缅公路。作为驻印军的主力,新6军异域扬威。第一次滇缅作战失败后,几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生,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赞扬。新6军成为首批进驻南京的部队 。1946年远赴东北,进东北后所向无敌,多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威远堡门进攻击败3纵,沙岭防守完胜4纵,沙后所大败2纵4师。第五名::新1军
编制:3个整旅(师),3.4万人新1军代表人物:郑洞国、孙立人驻印军主力“天下第一军”。新1军的前身为新38师,由财政部税警总团改编而来。41年入缅甸作战,仁安羌一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日军,救出了7000多名英军和记者,由此声名大振。第二次印度缅甸战役,凭借武器新颖精良,智取强攻,歼灭野人山敌寇,孟拱之战,围攻密支那、八莫,在整个反攻战役中战果辉煌。缅北与滇西的反(百度)攻战,是八年抗战中,国军取得彻底胜利的一次歼灭战。四平之战在新6军的配合下终于第一个攻进四平,重创东北民(百度)主联军。德惠守卫战充分显示了其不凡的战斗力。 此战前,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发出的口号是“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一军”。此战后,口号稍微修改了一下: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军。点评:新1军、新6军为何在五大主力中只能垫底?国军接受美军装备后,虽号称美式装备,实际重武器却不足美军相同编制的1/3,而且美军各部作战都有飞机助战。新6军和新1军在缅甸的表现,和美军的参战是分不开的。此外,新6军和新1军回国后,大批热血青年退伍离队,到东北的部队成分已发生很大改变,悍不畏死的精神传承不多。更主要的,部队在东北作战中被分拆,这对部队的战力影响太大 ,本来新1军的底子和新6军不相上下,可是新1军分散使用,而新6军基本集中使用,所以新6军出动时对四野的威胁超过新1军,将新6军排在前面。六名:第52军
编制:3个师,3万余人52军代表人物:关麟征、刘玉章汤恩伯的主力,关麟征在抗日战争中打造的英雄部队,在抗战前期大显神威。被称为国军的第6大主力.1933年,52军第一次施展其千里奔袭的本领,7天时间行军900公里参加长城抗战,和中央军第2师、83师一起在长城古北口要塞和日寇血战一个多月。52军主力25师几乎被打残,但也给予了日军重创。回到内地整编后,又参加了,长沙会战等。“兵贵神速”,速度就是战斗力,52军主力25师无论是增援还是奇袭都快捷迅速,甚至撤退都能很快摆脱敌人追击。渐渐的,“千里驹师”叫响,52军的名气也跟着大了起来。坂垣征四郎评价说:“关麟征的1个军应视为普通支那军10个军。”蒋介石在武汉珞珈山军官训练团讲话时说:“中国军队如都像52军那样战斗力强,打败日本军队是不成问题的。”作为52军主力的25师战斗力可见一斑。抗战后期,“千里驹师”随52军南下驻防中越边境,后又到越南受降,驻军越南。于是,这匹“千里驹”在中国大地上南北驰骋,甚至跑到了国外.内战时期,光头将军刘玉章任52军军长,这位出身黄埔四期的将领,说话粗鲁,颇有点巴顿的风格。他率领52军猛攻山海关,打开进入东北的大门,尔后又参加了打营口、四平的战斗,都有不俗的表现。刘喜欢大纵深、长驱直入的进攻,在东北战场,象一只奔腾的骏马奔跑在辽阔的黑土地上,被共军视国军中少有的硬骨头。东北战场失利,在多数部队被歼的情况下,52军能成建制的撤出,已属不易。后成为中原战场的主力,也是为数不多成建制退回台湾的军队之一,52军最后成为蒋在台湾的头号王牌。第七名::25军
编制:3个整旅(师),约3万人25军代表人物:黄百韬黄百韬整理的老部队,能攻善守。黄百韬接任军长后,该军在抗战中先后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作战、、浙赣会战以及湘鄂赣边区作战、赣西追击战,是三战区的主力部队。论攻,在山东赶得许世友的华野9纵满地跑,在豫东(据说把1纵和4纵打残废了)和淮海都让粟裕难受。论守,碾庄被围后,坚强的防守使粟裕部下的进攻几乎要坚持不下去了。排第7不算过分。黄百韬是个将才,打出来的国军主力,配备快速纵队后火力更为强大、凶猛。第25军在解放战争中表现异常突出。研究国军历史的资深网友公认,在国军的兵团司令中,黄百韬指挥能力屈指一数。第八名:第7军 编制:2个师,3万余人名鼎鼎的桂系王牌,号称“钢7军”,比铁四军还牛。第7军是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也是国军中的精锐。 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相当强,战术也很灵活。龙潭之役一战解决孙传芳,是北伐战争中战功最高的部队。跟华东粟军作战时就是不好对付的,到大别山后更是赶得刘邓满地走。到JF战争后期,仍能教四野主力牙蹦。广西战役结束后,因为我国大陆上再也没有一支像桂系军这样骠悍的反动武装了,它也就成为由JF军评定的国M党军七大主力之一,即五大主力和“杂牌军”中桂军的第7军以及“青(海)马”军的第82军。抗战中第7军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后长期驻守大别山地区。淞沪会战中第7军和大名鼎鼎的日军第6师团死磕八九天,掩护了主力部队的撤退。JF战争中与共军多次交手互有胜负,1946年7月泗县战役,华野山东部队将第7军的172师(1937年该部一个团参加出桂抗日仪式,号称“桂军之花”)包围在泗县城里,打了两天,华野损失惨重。第7军的171师也突破阻击逼近泗县,内外夹攻,华野不得不撤围。其中华野核心主力之一的鲁南第8师遭受重大损失,22团(原为鼎鼎大名的)伤亡过半。从此第7军中便流传着“钢军硬,共军不敢碰一碰”。第九名:8军 编制:3个整旅/师,4万余人(成立兵团后2万余人)8军代表人物:李弥抗战中表现优秀的部队,远征军的主力,荣誉1师更是老兵不死。松山血战57日,将日军56师团所属一个精锐联队大部(1200人)消灭,打通我国西南国际交通线。 JF战争中,第8军因是半美械装备,军部有榴炮营,师部有山炮营,团部有战防炮连、迫击炮排,每战斗单位都配备火焰放射器。装备火力,远比其它部队为佳。李弥善于养兵练兵,第8军后来发展到一个兵团,战斗力强大。山东的老人们对其印象极其深刻。莱芜战役后,第8军也东征西援,马不停蹄,成了机动的生力军。于是共军便有“打垮73军,拖死第8军”之口号。不久,有名的临朐战役中第8军打出了威风。在后来的内战中,第8军在山东和河北基本上是赶着共军跑,直到淮海战役才被打垮。建国后逃出境的少许残部仍能打得缅甸国找不着北,在西南边境祸害中共多年第十名:第2军 编制:前期3个整旅/师,后期2个整旅/师2军代表人物:陈克非第2军(整编第九师)是老蒋的嫡系中的嫡系,比18军还要正牌。1948年整编第九师改称第2军, 全部为美式装备,以善于攻击驰名(一般来说,国军大多守强于攻,像第2军这样的罕见)。 其前身是北伐时期蒋介石亲自兼任军长的第一师,兵员充足,特种兵齐全。谭延闿、蒋鼎文、李延年、王凌云、陈克非等前后担任该军军长。抗战中策应,守卫鄂东门户田家镇,重创日军。克服昆仑关,夺得首功。 1942年编入远征军左翼兵团战斗序列,占领芒友,获打通中印公路的大功。远征滇缅,扬威西陲。该部治军有方,官兵拥护,乐于效命。1949年11月初仍能击溃JF军第11军先遣团,取得大陆上国军的最后一场胜利第十一名: 第35军 编制:3个师,3万余人35军代表人物:傅作义35军军纪优良,建军思想先进,战斗力强悍。抗战中打出来的名将名军,傅作义起家的本钱,打得聂帅找不到牙,毛主席发誓要洗“奇耻大辱”,结果其三线四城计划变成笑料。导致聂帅在JF战争中前期,对傅的正规军就是一个词:“避战”。 抗日战争中曾被称为“七路半”军。同样在偏僻贫瘠的地区,傅部的战斗力强于该地区的中共军队。可见,部队的战斗力和党派性质关系不大,关键还在于训练、打仗和给养。由于35军是混械装备,确实给军需供给带来很大的困难,这是现代后勤工作难以想象的。克服这种困难完全依靠军需供给的精细、勤奋、可靠。傅作义的军需供给几乎清一色使用山西人,山西人的性格能力得到充分施展。48年底重建的35军和104军,是美械装备,但没有重装备。 傅作义手下硬将如云,颇似三国里的马腾。后者不但有马超、庞德、马岱等虎将,还有马铁、马休、程银、李堪、张横、梁兴、成宜、马玩、杨秋等冲将。傅作义手下有名的将领有董其武、陈长捷、孙兰峰、陈炳谦、袁庆曾/袁庆荣/袁庆和三兄弟等。第十二名:第100军 编制:前期3个整旅,后期2个整旅/师(1万6千余人)第100军代表人物:施中诚/李天霞第100军是王耀武的基本部队之一,全部美式装备,所参加的让日军成了“案板上的肥肉”。粟的华中主力1师和6师(这是共军在华中抗战保存的老兵,身经百战,可谓原始股)以六比一的兵力围攻100军的两个团,虽然吃掉了大部,可咬得牙都快松了。 毛主席还亲拟电文询问:“打的是否即整编第83师(100军)?该师被消灭了多少,尚有多少?言语透露着激动心情。” 以后历次作战中,第100军都相当顽强,表现非常突出。作战精细,不冒进。各战役中基本上不是JF军能歼灭的,直到淮海战役。当年驻守宣家堡泰兴的部队宣称,新四军要是能打掉第100军,就可以倒着抗枪进南京城。这个预言还是很准的。整编第19旅的战斗力在当时的国军师级部队中,稳居前8名,与五大主力的主力师不相上下,还是抗战中全国唯一一个师团两级均获得武功状的部队。该军于1938年9月由第75师、第80师在福建合编,成立后也在福建地区与日军作战。1939年7月该军第75师在诏安、东山岛与日军作战。1941年4月该军第75师策应第80师收复福州。9月,策应第9战区的,并一度进击到南昌近郊。浙赣会战中,该军负责鹰潭地区的守备任务。8月,负责资溪、上清宫、金溪地区防务,确保浙、赣入闽之隘路。8月20日,该军第75师收复鹰潭。1943年11月该军参加,在常德以西地区与日军作战。12月3日收复桃源。1944年5月该军参加。6月,该军第19师在益阳与日军交战。不久收复益阳,并尾随日军南下宁乡,成功与友军第58师会合。第63师则相继收复南县、安乡。1945年3月该军参加。4月月底,成功阻击日军第116师团109联队,使该股日军遭受重创。1946年5月整编为第83师。7月参加泰兴战役。此后该军长期在山东与JF军作战,历经苏中、莱芜、孟良崮诸役。1948年8月该师整编第19旅空运济南,9月整19旅被歼灭。同月该师恢复第100军番号,参加淮海战役。第十三名:48军 编制:前期3个整旅,后期2个整旅/师 ,3万余人 前期国/日械第48军代表人物:苏祖馨/莫敌桂系两大看家王牌主力之一,被称为“加钢黄鳝”,喻其战斗力强悍,且打仗很刁滑。实际战斗力其不在钢7军之下,但人的名树的影,军队的声誉也是战斗力,显然钢7军的名声更大一些。这在将更利于发挥自己的战斗力,有效地威慑敌方。故此只能将48军排在后面。48军跟华东粟军作战时也只能是消耗的对象,到大别山后跟大哥7军一起赶鸭子。在抗战期间的战绩甚至超过钢7军。1942年,第48军高射炮队在太湖县弥陀寺演练时击毙华中派遣军指挥官冢田攻大将。老兵老枪,善于山地野战。解放战争中桂系的基本力量就是第7军、第48军、第46军。第十四名:第64军 编制:前期3个整旅/师,后期2个整旅/师第64军代表人物:李汉魂/陈章(后者抗战勋臣,有“独臂将军”之称)获“铜军”称号,是粤军的王牌代表,由原粤军64军及桂军131师(原桂军31军的主力,31军在抗战中战果大,消耗也大)整编,其前身的两个军都是抗战功勋卓著的部队。全美械,士兵以客家人居多,参加过抗日战争中很多硬仗,如江西会战、南浔路阻击、长沙会战等。陇海线战绩显著。两次粤北会战把日军精锐武器装备的近卫师团打残。内战中跟共军多次交手,64军军长刘镇湘经常说:“我们连小日本都不怕,还怕共-党?”碾庄战役中,“虽是广东军,但极善防守,在这种战术面前,JF军伤亡极大”“黄百韬…陷入重围,已抱必死之心,决心凭借战斗力较强的25军和64军,死守到底”。第十五名: 第26军,整编为整26师 编制:3个整旅,2万余人26军代表人物:丁治盘26军在抗日战争中大有名声,有说法是抗战中期国军攻击军之一。深得老蒋信任,配置第一快速纵队(这是驻印军的装甲部队和重型武器的绝大部分家当,号称“金刚钻”),其火力之强大,其他各军难以比拟。在山东的初战曾打得山东一号主力叶飞满头是包,抱头而走。(损失之大,以致其华中党委的老领导坚决要求山东军区必须补充叶飞5000人) 26军虽然过早覆灭,这只能怪粟裕不遵守毛的军事原则:先打弱敌,再打强敌。要是对手是林彪,26军肯定坚持到最后。战后被共军缴获的48门榴炮等成为华野的特纵基础。所谓攻击军,指抗战中期在华中战场精挑细选出来的几个军级单位,直属于军事委员会,充做总预备队。如大名鼎鼎的第13军、杜聿明第5军、丁治盘第26军、方天的第18军等。第74军则是个中翘楚。这些军都以当时国军最好的装配重新整理过,并贯彻以军级为战略单位,配署庞大的军直属部队,基本上都有炮兵团、工兵团、辎重兵团、骑兵搜索营、通信营、战防炮营和防空连。军部除完整的参谋单位外,本身还有强大的特种兵直属部队以及自行运补的能力,可以机动使用,独当一面,在战场上独立应战。此外最别致之处是这些攻击军还附有自己的师管区,司令由副军长兼任,以免征兵上受官僚主义的局限。这几个整编军在抗战历史上,都能不负国家重膺,写下辉煌的战史第十六名: 第54军 编制:前期3整旅/师,后期2个整旅/师,约3万人54军代表人物:霍揆章、阙汉骞54军(整编54师)下辖第8、36、198三个师,其中36师是原来的德式师,198师在叶佩高的率领下,在腾冲反攻后获得“飞虎旗”。远征军作战中换美械装备。强渡怒江,连克大寨、茶房,苦战击退增援之敌56师团,与53军协力攻克腾冲。1946年夏,国军第54军在青岛登陆,进攻山东解放区,54师36旅在莱阳给华野13纵造成了很大损失。1947年增调东北战场,轻松逼退兵力多倍于己的四野部队。第54军的真实战斗力实际不比美械王牌军差多少,但现在的名气不行,竞争对手又多,故此只好委屈第54军了。这是唯一一支参加了三大战役之二(辽沈和淮海)的部队。要是以征战路途远近论英雄,第54军可比共军包括四野部队强多了, 四野部队顶多不过是从江西北上到陕北、山东和东北再打回来,第54军是从东北一直打到云南,再到云南到东北,然后又从东北到了上海。第十七名:第10军 编制: 3个旅/师,2万余第10军代表人物:李玉堂、方先觉第10军的前身为黄埔教导团,北伐时扩编为第3师(或称老3师,老3师的将领有钱大钧、李玉堂、蒋超雄、方先觉、葛先才、周庆祥等)。历届第10军的军师长也多是老3师的旧部。1943年4月方先觉实任军长。该军在抗战期间,先后参加过1939年冬季攻势,第二、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其中中坚守衡阳47天,创造抗战中中国军队守城时间最长记录,予日军以重创。1946年5月该军被整编为第3师,师长赵锡田。第3次重建是以整编第11师第18旅为核心。第10军堪称抗战中防御战最好的部队。抗战初期,屡次主动与日军鏖战,如预10师(师长蒋超雄、副师长方先觉、团长葛先才)于1939年江西西凉山和剑霞墟之役,都是以寡敌众,出奇制胜,运用奇袭、夜袭、欺敌和迂回等战术,屡创日军。1941年12月底,第10军奉命守备长沙,次年1月1日,日军发动对长沙的进攻,第10军也抱定与城共存亡的决心,激战直到第4天,日军空军配合连番轰炸,各部伤亡惨重。1月4日,守备南门城外的第10军预10师第30团与敌展开短兵相接,肉搏战血肉横飞。长沙岌岌可危之际,团长葛先才上校见伤亡迅速激增,无法支持到黄昏,决定做孤注一掷,发动全团冲锋。第30团的炊事兵、杂务兵、传令兵等悉数投入了肉搏,冲锋的行列,伴随着十数支嘹亮冲锋号音和士兵的冲杀声,日军因之惊慌溃退,来犯之敌终于被击退,当晚葛先才团长奉委员长令晋升少将,军长李玉堂被授予。第10军也获颁国军最高荣誉的“飞虎旗”,并被命名为“泰山军” 。第十八名: 第13军 编制:3个师,3万余人第13军的代表人物:张治中、汤恩伯、石觉汤恩伯系统的主力部队,抗战中期国军仅有的几个攻击军之一。汤的起家部队13军的前身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员为主组建的几个团,这些部队在张治中的带领下投入到中,为南京ZF的巩固立下汗马功劳。这些部队历经演变,成为抗战时期驻守河南的第13军,南口血战,成为日寇大敌,抗战时期驻守河南。两次隆化之战打得冀察热辽惨不忍睹。1949年北平和平JF时,该军除团级以上军官开赴南京,其余接受JF军改编。 附:最开始把13军排的还要靠前,主要是因为13军在华北打冀察热辽表现。现在来看冀察热辽共军战斗力有限,所以这种战绩必须减分。故此将13军排名后移。第十九名: 第20军 编制:2个整旅/师 半美械 杨森的川军看家王牌,白崇禧很看中的部队。第20军代表人物:杨森、杨汉域、杨才干“内战外行,外战内行”是四川人对川军的自诩。川军在抗战中奋勇作战,不畏牺牲,值得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大书特写。而第20军是川军中的佼佼者。第20军是少有的打满抗战全场的部队,淞沪、台儿庄、武汉、长沙、长衡、独山各战役20军都参加了。(可以想一想,在世界杯夺冠的球队中,打满全部场次的那队位员的地位如何)3次长沙会战,20军表现神勇,建有奇勋。在内战中,20军善于防守,又敢积极地寻求共军与之作战。先后挫败华野和中野主力纵队的进攻,是国军主力部队与华野和中野主力纵队战斗力的标杆。(华野主力纵队能与20军持平,不会吃大亏;而中野主力纵队则显然不敌第20军。) 确山、柳林、薛家集几次反人民作战中卖了些力气(注:就是打了胜仗),得到过几次嘉奖(注:表明战斗表现出色)” ;“49年4月在芜湖北岸使JF军受到很大的伤亡,而且把俘虏的JF军战士,弄到芜湖市去内游行”;“因为这几年来在同工党部队作战中,都使工党部队受到损害,还有把自己的力量估计过高,以为在很多次同工党军队的作战中,自己没有受到损失,助长了反动气焰”。“渡江战役……与JF军发生遭遇战,用猛打猛冲的办法前进,几个团轮番猛冲,双方均采用炮战,战况更激烈。军长杨才干最后自杀”。 第20军是渡江战役中表现最为出色的国军部队。第二十名: 第14军, 编制:期3个师,2万余人第14军的代表人物:卫立煌、李默庵、罗广文卫立煌带出的子弟兵,龙潭一战成名,攻占豫皖区军政中心安徽金家寨,参加对红军的第5次围剿。福建事变时顺利扑灭战斗力很强的第19路军。抗战先后隶属33军团、14集团军、军委会、5集团军、4集团军、36集团军、重庆卫戍司令部,参加1939年冬季攻势、晋南会战和豫中会战。1947年3月参加过进攻延安的战斗,是西北整编29军的核心力量,战绩还不错。卫和老总、徐帅在抗战中惺惺相惜,但其基本部队在抗战中一直被陈诚控制,成为中央军的主力部队。粟裕在淮海战后的总结里说的是,18军强,10军、14军和85军也都不弱。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从抗战到解放战争时期国军最强的20个军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9213306 工分:20
左箭头-小图标
我爷爷原系国民党陆军军官,于1949年12月在四川参加98军117师起义,起义书上写陆字第0693号。请问有人知道关于这个部队的事吗?有战友吗?!谢谢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43162 工分:25457
左箭头-小图标
抗日最厉害算74军,跟解放军打可能算11师,主要是胡琏太厉害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40690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的排名有问题,74军排国军第一还可以,第二其实应该是桂军,从北伐算起,北伐战功第一,再到湘江战役(此役把长征的红军从8万人打乘下3万,在一次战役中伤亡五万是共产党部队唯一的一次,以后再没发生过这种事包括以后对现代化武装的美国人),抗日的台儿庄,长沙会战等,其较差的装备却有此强悍的战斗力是最高配置的嫡系部队不能相比的,解放战争楼主提到的那些军全给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就是明证,还是身经百战的彭德怀评价比什么砖家靠谱,他老人家用俗语直接就把桂军排第一。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94030 工分:2205
左箭头-小图标
在共军眼里不过是些杂牌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017 工分:303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10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ac
在第99楼的发言:......
在西班牙作战的德国、意大利军队是什么身份?在中国战场作战的苏联援华志愿队难道不是苏联红军?志愿军这种方式难道是TG首创的?
既然你连珍宝岛苏军出动的部队都不清楚,凭什么一口咬定参战的就是克格勃内务部队?
既然你连李海欣高地是在边境线那国一侧都不清楚,又凭什么一口咬定79-89年南边那场战争都是在中国境内发生的?
在西班牙作战的德国、意大利军队是什么身份?在中国战场作战的苏联援华志愿队难道不是苏联红军?志愿军这种方式难道是TG首创的?
-------------------------------------------------------------------------------------------
看来你还真是要多学习学习历史!
既然苏德1936年在西班牙就大打出手,为何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文:Molotov–Ribbentrop Pact,又称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在日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而苏德战争迟迟到1941年才爆发?
出兵西班牙的德意军队是以“志愿人员”的身份参战的!54个国家的4万余名反法西斯战士以自愿者前往西班牙,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
参战双方都是以志愿人员而不是以国家的身份出现的,所以苏德双方不存在战争状态。双方也就不存在互相攻击对方本土的前提。
讲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明白为什么出现在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改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如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美国国会就会要求政府攻击中国本土。
既然你连珍宝岛苏军出动的部队都不清楚,凭什么一口咬定参战的就是克格勃内务部队?
-------------------------------------------------------------------------------------------
我不知道“克格勃内务部队什么时候配备有122加榴炮、122榴弹炮、120迫击炮、M-41火箭炮的”。而不是珍宝岛苏方是不是克格勃内务部队。
建议你看看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的“苏军内幕”一书,也许对你有点启蒙教育。知道苏联陆军和克格勃内务部边防军有什么区别。
既然你连李海欣高地是在边境线那国一侧都不清楚,又凭什么一口咬定79-89年南边那场战争都是在中国境内发生的?
------------------------------------------------------------------------------------------------------
李海欣高地高地位于松毛岭地区黄罗方向最前沿,是我146号高地的警戒阵地 -- 看明白了吗?“我146号高地的警戒阵地”,不是“敌146号高地的警戒阵地”!
79年中越战争全世界只有北朝鲜和西哈努克的柬埔寨政府声援我们,其他国家不是保持中立就是斥责中国政府侵略越南,而79年以后长达十年的边境冲突没有人在谴责我们,为什么?
中国船只在索马里、马六甲都曾被海盗掠劫,但中国军队只是在公海地区加强警戒,并没有进入这些军力连三流都称不上地区,是怕打不过对手吗?
既然你如此了解历史,又很清楚德、意军队在西班牙的存在形式,那么对于中国人出现在朝鲜的形式,你想质疑什么?既然你如此了解苏军的内幕,居然不知道知道苏军在珍宝岛投入了122加榴炮、122榴弹炮、120迫击炮、M-41火箭炮的?请问那支克格勃内务部队有这样的武器配置?李海欣高地是我军的警戒阵地,就一定是在边境线我国一侧?这就是你的逻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9936 工分:53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ac
在第9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8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ac
在第75楼的发言:......
你既然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那么请问第6卷的书名是什么?再请去看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7)》里,有没有收录“志愿军”?
克格勃的内务部队什么时候配备有122加榴炮、122榴弹炮、120迫击炮、M-41火箭炮的?
著名的李海欣高地是在国境线中方一侧的吗?
你既然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那么请问第6卷的书名是什么?再请去看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7)》里,有没有收录“志愿军”?
---------------------------------------------------------------------------------------
我也一直纳闷。解放战争末期我军官兵已经开始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军徽五角星军徽。1950年初,经过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亲自审定后,于日实行新的军服样式,颁布全军贯彻执行。50式服装基本沿用1949年制定的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军徽五角星军徽。但出现在朝鲜战场上的原汁原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但取消了胸章和军徽,而且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
克格勃的内务部队什么时候配备有122加榴炮、122榴弹炮、120迫击炮、M-41火箭炮的?
------------------------------------------------------------------------------------
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不太了解这种准军事组织,因为历史上关于克格勃的内务部队的参战资料几乎没有看到。
著名的李海欣高地是在国境线中方一侧的吗?
-----------------------------------------------------------------------------------
不明白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否说“李海欣高地是在国境线越方一侧”?我们是在越南的领土上作战?
在西班牙作战的德国、意大利军队是什么身份?在中国战场作战的苏联援华志愿队难道不是苏联红军?志愿军这种方式难道是TG首创的?
既然你连珍宝岛苏军出动的部队都不清楚,凭什么一口咬定参战的就是克格勃内务部队?
既然你连李海欣高地是在边境线那国一侧都不清楚,又凭什么一口咬定79-89年南边那场战争都是在中国境内发生的?在西班牙作战的德国、意大利军队是什么身份?在中国战场作战的苏联援华志愿队难道不是苏联红军?志愿军这种方式难道是TG首创的?-------------------------------------------------------------------------------------------看来你还真是要多学习学习历史!既然苏德1936年在西班牙就大打出手,为何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文:Molotov–Ribbentrop Pact,又称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在日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而苏德战争迟迟到1941年才爆发?出兵西班牙的德意军队是以“志愿人员”的身份参战的!54个国家的4万余名反法西斯战士以自愿者前往西班牙,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参战双方都是以志愿人员而不是以国家的身份出现的,所以苏德双方不存在战争状态。双方也就不存在互相攻击对方本土的前提。讲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明白为什么出现在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改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如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美国国会就会要求政府攻击中国本土。既然你连珍宝岛苏军出动的部队都不清楚,凭什么一口咬定参战的就是克格勃内务部队?-------------------------------------------------------------------------------------------我不知道“克格勃内务部队什么时候配备有122加榴炮、122榴弹炮、120迫击炮、M-41火箭炮的”。而不是珍宝岛苏方是不是克格勃内务部队。建议你看看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的“苏军内幕”一书,也许对你有点启蒙教育。知道苏联陆军和克格勃内务部边防军有什么区别。既然你连李海欣高地是在边境线那国一侧都不清楚,又凭什么一口咬定79-89年南边那场战争都是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李海欣高地高地位于松毛岭地区黄罗方向最前沿,是我146号高地的警戒阵地 -- 看明白了吗?“我146号高地的警戒阵地”,不是“敌146号高地的警戒阵地”!79年中越战争全世界只有北朝鲜和西哈努克的柬埔寨政府声援我们,其他国家不是保持中立就是斥责中国政府侵略越南,而79年以后长达十年的边境冲突没有人在谴责我们,为什么?中国船只在索马里、马六甲都曾被海盗掠劫,但中国军队只是在公海地区加强警戒,并没有进入这些军力连三流都称不上地区,是怕打不过对手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9936 工分:53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8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jy602025
在第71楼的发言:......
日军强于我军的方面,人员素质是最重要的,日本人教育普及率极高,反观我国,识数的都不见得比人家多。加之日军训练严格,单兵素质远超我军。单纯武器方面,空军是日军强,但是鬼子的产量也不见得高,后期还要应付太平洋,也没有想象中的厉害。轻武器我军的各种武器都要好于日军,但是牌子很杂,加之兵员素质不高,使得日军可以充分发挥优势,而我军反而尽落下风。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俄国人的武器随便拿出一个来单挑德国人,基本没有能赢得。损失也比德国人大,靠的就是凝聚力和无畏的牺牲。牺牲我们算是有了,基本没体现出价值,依然是且战且退。国府的腐败是个大问题,国人也缺乏凝聚力,基本都是各自为政。就算没有共党的干扰,老蒋依然打不出好成绩,因为蒋光头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团结各阶层的力量,有雄才无大略。排除异己算是厉害,人望差得远呢。加上国民党的腐败问题,神仙也难救。历史没有假设,就是成王败寇。国民党在落到老蒋手上那天就必定完蛋,因为这个领袖不靠谱。要是国民党有个更有人望的头,敢于清理党内腐败,利用北伐后的那段日子励精图治,团结各大党派,争取到民心,拉拢共党这样动员能力超强的组织(那时的共党头头可都是陈独秀这类的书生,很难对付么,非得宰光了所有要员,把太祖从后台请上来),十多年的时间啊,抗日岂能成为历史中的局面。
你的观点也许值得商讨,但引用苏联的例子是错误的。
当代军事文摘2007年01期,署名徐焰文章“用2000多万军人的鲜血学会打仗”。内容如下:
战争初期苏军连遭惨败, 自然有农业集体化、肃反等极“ 左”政策伤害了部分民众而影响士气的政治原因, 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成百万身体强健并有武器的军人缴械就俘.但起初苏军指挥水平较低、官兵军事素质比德军差还是能从战争初期会战的损失中看出的.
1969年出版的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 对战争初期也只有英勇抵抗的记述而删去了败绩。作家西蒙诺夫后来撰书称,朱可夫私下曾对他感叹道“我们是在战争进程中学习并学会了战争, 于是开始打击德军, 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我们不好意思写我军在战争开始阶段不稳定的表现。而部队当时是不稳定的, 不仅仅是退却, 而且是逃跑, 是张皇失措&#8943;&#8943;具体地说, 战争初期我们不仅上边打得不好, 下边也打得不好。”
在战争初期, 苏联的武器产量多于德国, 装备损失也大大超过敌人.1941年苏联坦克产量为德国的3倍, 1942年达到4倍, 苏军装甲兵的主力T34坦克在综合性能上又优于德军装甲兵的主力III号和IV号坦克。然而, 因组织协调和保障不力, 当时苏军坦克损失量竟达德军的6倍。1995年俄罗斯出版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时恢复了1969年初版时被删的部分, 里面记录了开战一年5个月的装备损失是—“ 我们损失了4。3万门火炮、3。2万辆坦克和将近2。3万架飞机。大量的坦克和飞机由于故障在我军匆忙撤退时留在了当地。”
看来我要再收藏一套无删节版的《回忆与思考》。在西班牙作战的德国、意大利军队是什么身份?在中国战场作战的苏联援华志愿队难道不是苏联红军?志愿军这种方式难道是TG首创的?-------------------------------------------------------------------------------------------看来你还真是要多学习学习历史!既然苏德1936年在西班牙就大打出手,为何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英文:Molotov–Ribbentrop Pact,又称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在日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而苏德战争迟迟到1941年才爆发?出兵西班牙的德意军队是以“志愿人员”的身份参战的!54个国家的4万余名反法西斯战士以自愿者前往西班牙,组成国际纵队与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战。参战双方都是以志愿人员而不是以国家的身份出现的,所以苏德双方不存在战争状态。双方也就不存在互相攻击对方本土的前提。讲到这里,不知道你是否明白为什么出现在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改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如果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美国国会就会要求政府攻击中国本土。既然你连珍宝岛苏军出动的部队都不清楚,凭什么一口咬定参战的就是克格勃内务部队?-------------------------------------------------------------------------------------------我不知道“克格勃内务部队什么时候配备有122加榴炮、122榴弹炮、120迫击炮、M-41火箭炮的”。而不是珍宝岛苏方是不是克格勃内务部队。建议你看看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的“苏军内幕”一书,也许对你有点启蒙教育。知道苏联陆军和克格勃内务部边防军有什么区别。既然你连李海欣高地是在边境线那国一侧都不清楚,又凭什么一口咬定79-89年南边那场战争都是在中国境内发生的?------------------------------------------------------------------------------------------------------李海欣高地高地位于松毛岭地区黄罗方向最前沿,是我146号高地的警戒阵地 -- 看明白了吗?“我146号高地的警戒阵地”,不是“敌146号高地的警戒阵地”!79年中越战争全世界只有北朝鲜和西哈努克的柬埔寨政府声援我们,其他国家不是保持中立就是斥责中国政府侵略越南,而79年以后长达十年的边境冲突没有人在谴责我们,为什么?中国船只在索马里、马六甲都曾被海盗掠劫,但中国军队只是在公海地区加强警戒,并没有进入这些军力连三流都称不上地区,是怕打不过对手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5074 工分:130588
/ 排名:867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53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xingyang829
在第50楼的发言:......
"朝鲜战争苏、中、朝三国对韩、美有什么可夸耀的?"英、法、土耳其、加拿大、比利时在你嘴里都消失了
英、法、土耳其、加拿大、比利时这些国家的军队加起来有1个师吗?英国和土耳其各有一个旅,其他国家最多是一个营。苏军没有成建制的出兵都可以算,他们怎么不可以算。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017 工分:303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8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ac
在第75楼的发言:......
你既然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那么请问第6卷的书名是什么?再请去看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7)》里,有没有收录“志愿军”?
克格勃的内务部队什么时候配备有122加榴炮、122榴弹炮、120迫击炮、M-41火箭炮的?
著名的李海欣高地是在国境线中方一侧的吗?
你既然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那么请问第6卷的书名是什么?再请去看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7)》里,有没有收录“志愿军”?
---------------------------------------------------------------------------------------
我也一直纳闷。解放战争末期我军官兵已经开始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军徽五角星军徽。1950年初,经过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亲自审定后,于日实行新的军服样式,颁布全军贯彻执行。50式服装基本沿用1949年制定的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军徽五角星军徽。但出现在朝鲜战场上的原汁原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但取消了胸章和军徽,而且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
克格勃的内务部队什么时候配备有122加榴炮、122榴弹炮、120迫击炮、M-41火箭炮的?
------------------------------------------------------------------------------------
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不太了解这种准军事组织,因为历史上关于克格勃的内务部队的参战资料几乎没有看到。
著名的李海欣高地是在国境线中方一侧的吗?
-----------------------------------------------------------------------------------
不明白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否说“李海欣高地是在国境线越方一侧”?我们是在越南的领土上作战?
在西班牙作战的德国、意大利军队是什么身份?在中国战场作战的苏联援华志愿队难道不是苏联红军?志愿军这种方式难道是TG首创的?既然你连珍宝岛苏军出动的部队都不清楚,凭什么一口咬定参战的就是克格勃内务部队?既然你连李海欣高地是在边境线那国一侧都不清楚,又凭什么一口咬定79-89年南边那场战争都是在中国境内发生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03199 工分:2015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杭州靴子
在第6楼的发言:看了半天,发现消灭GMD的部队,都TMD在抗日战争中缩头了其实很多国民党的部队在抗战中都立下了不少的战功,很多的国民党军官都是抗战英雄,只是我们了解的不多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4531 工分:153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8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小爱国者
在第78楼的发言:......
我发现你特别会胡说八道,先说朝鲜战场上的其它国家军队没有一个师,被我戳穿谎言后又转移话题到八路军消灭日寇的数量,天知道你这个数量是从哪里来的,反正我查了好久都没有查到,还清你告诉我出处。还有,你的英语水平太烂,翻译有很多错误,我都不忍心也没有耐心指出了。
美军在朝鲜战场的火力投放密度超过西欧战场好几倍,空军的出动频率接近驻扎在东亚空军的极限,以至于非战斗损失的飞机多达上千架。美国如果咬进攻中国本土,只有三个选择,1武装日本,2调动驻扎在欧洲的军队,3全国总动员。你认为当时的美国会这样做吗?
还有,要是解放据没有战斗力,苏联给那么多援助也白给。
我再说说国民党的历史,1911年之前,靠的是日本干爹的钱。辛亥革命之后,这个钱没有了,失魂落魄十几年,到了1925年,苏联干爹给了6亿卢布,于是就有了黄埔军校,有了十多万拿着苏联武器的党军。30年代初,想认德国当干爹,结果人家不收。到了1938年,被前前干爹日本打的撑不住,又投到前干爹苏联门下,苏联派了志愿军又给了武器和美金。终于拖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认了美国干爹,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转进到台湾去了。
先前的那篇译文摘自:/article.asp?id=2462
因大意没错,我也就全文引用。
如果你要看更可信的全文,wikipedia 这个网站的不知你能否看得懂。连接如下: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wrong_war,_at_the_wrong_place,_at_the_wrong_time,_and_with_the_wrong_enemy
在google用“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作关键词搜索第一个就是。
主要内容如下: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is General Omar Bradley's famous rebuke in May 15, 1951 Congressional testimony as the 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o the idea of extending the Korean War into China, as proposed by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the commander of the U.N. forces in Korea before being relieved of command by President Harry Truman on April 11, 1951.
A more complete passage of Bradley's testimony is:
I am under no illusion that our present strategy of using means short of total war to achieve our ends and oppose communism is a guarantee that a world war will not be thrust upon us. But a policy of patience and determination without provoking a world war, while we improve our military power, is one which we believe we must continue to follow….
Under present circumstances, we have recommended against enlarging the war from Korea to also include Red China. The course of action often described as a limited war with Red China would increase the risk we are taking by engaging too much of our power in an area that is not the critical strategic prize.
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From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Committees on Armed Services and Foreign Relations, May 15, 1951.—Military Situation in the Far East, hearings, 82d Congress, 1st session, part 2, p. 732 (1951). 又是一个吧国外论坛当神坛的主,我怎么和这种人说了这么久,丢人!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004235 工分:1708
左箭头-小图标
看看,继续看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80711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冰点心情
在第2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零零捌
在第27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冰点心情
在第23楼的发言:国民党部队败在派系太多,救援不力,共产党部队这方面好得多啊。再加上共产党的土改,把富人家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积累无偿分给穷人,这一招很厉害啊,自己不要出本钱,叫座的一大片,国民党部队里的士兵家里分到田的也不少,心里想着共产党的好,军心先乱了,打仗不肯出力拼命,还没打胜负已分,怎能不丢江山啊。
国民党也分地不就行了,我不信蒋介石看不出来当时国内的最大矛盾!
能看不出么,但是分人家的不心疼,分自己的就不一样了,叫你口袋里掏钱出来你愿意啊,何况当时国民党当权的自己都是富得流油的主啊,哪肯这么做恩,所以说你们这群丑陋的支那人根本没有胜利,所谓的胜利是你们的蒋委员长把敌人引到家里来用了5000万人死亡的代价打死了80万人、在美军帮助下俘虏了投降的280万人换来的。朝鲜战争是一场你们在其他国家打的一场战役,遭受损失的是你们的邻国,你们国内都没有直接遭受战火摧毁,算什么胜利?有本事像委员长一样把敌人放到自己家里来、用自己的资源辅助敌人打上8年、最后在别人的帮助下赢得一个所谓战胜国的名头试试?那样我才承认你们赢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28073 工分:2653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铅华
在第5楼的发言:李云龙的部队呢??第一,李云龙是虚构出来的,原型是王近山,第二,这个是国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8606 头衔:铁血社科院之美男 工分:121386
/ 排名:9502
左箭头-小图标
日本是个讲究合理利用资源的国家。日本军队也是如此。精锐国军20个军+大批杂牌军对抗日军也是不占上风的。有的人只会分析日军对华侵略战争陆军火力和单兵装备,来说明国军与之抗衡的本钱,却忽略了日军有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和庞大的空军没有用在中国战场,都在太平洋战争中消耗了。 如果中国战场增加1000架规模的日本战机,那么,中国人民抗战肯定惨烈不止一倍!要知道,日本人处心积虑地侵略中国,对中国军队战斗力和军队装备的研究非常周密细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65709 工分:10361
左箭头-小图标
没有必要用如此长篇大论去争论,无论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论述战争,其根本结论是看结果。事实证明,共产党军队的战力强于国民党军队是不争的事实,这个事实无论是在内战、外战中已被充分证实。断章取义、偷换概念,甚至谎话连篇都无法撼动这个不争的事实!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28810 工分:718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8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jy602025
在第71楼的发言:......
日军强于我军的方面,人员素质是最重要的,日本人教育普及率极高,反观我国,识数的都不见得比人家多。加之日军训练严格,单兵素质远超我军。单纯武器方面,空军是日军强,但是鬼子的产量也不见得高,后期还要应付太平洋,也没有想象中的厉害。轻武器我军的各种武器都要好于日军,但是牌子很杂,加之兵员素质不高,使得日军可以充分发挥优势,而我军反而尽落下风。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俄国人的武器随便拿出一个来单挑德国人,基本没有能赢得。损失也比德国人大,靠的就是凝聚力和无畏的牺牲。牺牲我们算是有了,基本没体现出价值,依然是且战且退。国府的腐败是个大问题,国人也缺乏凝聚力,基本都是各自为政。就算没有共党的干扰,老蒋依然打不出好成绩,因为蒋光头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团结各阶层的力量,有雄才无大略。排除异己算是厉害,人望差得远呢。加上国民党的腐败问题,神仙也难救。历史没有假设,就是成王败寇。国民党在落到老蒋手上那天就必定完蛋,因为这个领袖不靠谱。要是国民党有个更有人望的头,敢于清理党内腐败,利用北伐后的那段日子励精图治,团结各大党派,争取到民心,拉拢共党这样动员能力超强的组织(那时的共党头头可都是陈独秀这类的书生,很难对付么,非得宰光了所有要员,把太祖从后台请上来),十多年的时间啊,抗日岂能成为历史中的局面。
你的观点也许值得商讨,但引用苏联的例子是错误的。
当代军事文摘2007年01期,署名徐焰文章“用2000多万军人的鲜血学会打仗”。内容如下:
战争初期苏军连遭惨败, 自然有农业集体化、肃反等极“ 左”政策伤害了部分民众而影响士气的政治原因, 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成百万身体强健并有武器的军人缴械就俘.但起初苏军指挥水平较低、官兵军事素质比德军差还是能从战争初期会战的损失中看出的.
1969年出版的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 对战争初期也只有英勇抵抗的记述而删去了败绩。作家西蒙诺夫后来撰书称,朱可夫私下曾对他感叹道“我们是在战争进程中学习并学会了战争, 于是开始打击德军, 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我们不好意思写我军在战争开始阶段不稳定的表现。而部队当时是不稳定的, 不仅仅是退却, 而且是逃跑, 是张皇失措&#8943;&#8943;具体地说, 战争初期我们不仅上边打得不好, 下边也打得不好。”
在战争初期, 苏联的武器产量多于德国, 装备损失也大大超过敌人.1941年苏联坦克产量为德国的3倍, 1942年达到4倍, 苏军装甲兵的主力T34坦克在综合性能上又优于德军装甲兵的主力III号和IV号坦克。然而, 因组织协调和保障不力, 当时苏军坦克损失量竟达德军的6倍。1995年俄罗斯出版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时恢复了1969年初版时被删的部分, 里面记录了开战一年5个月的装备损失是—“ 我们损失了4。3万门火炮、3。2万辆坦克和将近2。3万架飞机。大量的坦克和飞机由于故障在我军匆忙撤退时留在了当地。”
看来我要再收藏一套无删节版的《回忆与思考》。苏军的缺陷,恰恰也是国军的缺点。都是人海战术,高昂的牺牲,加上空间换时间。国军开战不到半年,海军空军基本打光,所有德械师损失惨重,淞沪会战至南京会战,不到四个月损失至少部队不下四十万,高峰时期每小时伤亡数以千计。这与苏军基本相同。俄国人在当年底即可以稳定战线(当然冬天的功劳更大),但我军头一年的激烈抵抗,第二年开始丢的地盘更多,沿海主要大城市至长江黄河下游丢失大半。虽然苏联也丢失不少,但是考虑到俄国人的对手德军是用坦克集团在大平原搞闪电战,咱们国家东部地区没有俄国人那么大平原,尤其是南方丘陵水网密布,日军也没有那么多重型装备,打成这样很是让人无语。我上面说过,日军的武器并不十分先进,但是他们的素质可以充分发挥武器的性能,作为对手来讲,日本人的优势不是那么明显,重装备没有那么多,我军在44年之后改善了重装备,日军就很难像以前那样发挥出色了。苏军对德军亦是如此,你说的T34型在42年开始也就不再有优势了,IV型长身管型就完全可以对付,43开始成批出现的虎式豹式更是具有压倒性优势。况且T34在41年开始时故障很多,电子设备和人员素质的缺陷使其根本没有发挥出优势,等解决了问题时间已经过去很久,德国人有办法对付了。所以俄军整场战争仍是用压倒性的人员装备数量来对抗德军,一对一的战斗很少有打赢的。我军其实也是如此,日军整场抗战中能动用的破坦克也没多少,大部分都在关东军那儿。空军头三年还成,美国人参战后,中国战场上本飞机就很难像以前那样肆无忌惮,有太平洋的牵制,能用在中国战场的飞机实际达不到以往的水准。军火生产国军可并不弱,绝大部分的兵工厂都西迁了,我军仅重机枪每月即可达600挺,高于每月平均战损500挺。从事实上我军数量一直对日军呈压倒性优势,但基本没有反击,都是被动抵抗。国军可以给自己找一千个理由,我觉得理由其实只有一个:打怕了而已。口号喊得震天响,估计所有人都觉得日本人不好打,再加上我国所特有的派系和内部斗争,所以部队很难打出气势。这点上我觉得苏军的表现更好,这个表现好不是指的打得好,是指从42年底开始俄军统帅部的元帅和将军们,无论部队损失多大,士气多低,都敢于发动反击,当然这些反击很多都是白白牺牲,损兵折将,但是战局实际上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的扭转的。试想要是斯大林那伙人也是天天等着希特勒上门打,打到哪算哪,何时是个头啊。所以我说,国军这点上做的极差,高官们要付全责,那些历次战役中牺牲的普通将士们是没有责任的,装备水准和训练素质决定了我国的抗战打法不可能像英美那样搞,只能用人海进攻一点一点的磨光日本人的血,虽然很残酷,这也是实情。可惜的是国军将领们的普遍低素质,使得我国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没有等到相应的胜利,这才是国人之痛。这也是我最不喜欢国民党的原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830209 工分:59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kuanguanjie
在第8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2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panzerzhh
在第3楼的发言:一面号称“内战无英雄”,一面夸国军又着重讲内战部分的战绩,好玩
希望你仔细看看全文,20支GMD军在抗战中几乎都有显赫的作战纪录,这点可是共军的致命缺陷。看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确实是贴切的评价。
无知,国军对日军打过几个真正意义上的胜仗,共军外战的战绩比国军好多了。好在那里?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5074 工分:130588
/ 排名:8674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22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panzerzhh
在第3楼的发言:一面号称“内战无英雄”,一面夸国军又着重讲内战部分的战绩,好玩
希望你仔细看看全文,20支GMD军在抗战中几乎都有显赫的作战纪录,这点可是共军的致命缺陷。看来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确实是贴切的评价。无知,国军对日军打过几个真正意义上的胜仗,共军外战的战绩比国军好多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9936 工分:53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小爱国者
在第7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6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小爱国者
在第64楼的发言:......
你的话让我想起了1944年国军的大溃退,兵力,装备都是优势,有地利,有人和,空中优势也很明显,居然败的这么惨?
朝鲜是个半岛,最有利于美国发挥海空优势,我发现你说话有一个特点,就是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你以为美国人不想进攻
中国本土,他敢吗?
我还要告诉你一个事实,从1853年开始,中国中央政府的军费支出从未低于财政收入的50%,而恰恰是1952年,这个比例
降到了40 %左右。
关于1944年国军的大溃退,确实不太光彩。不过下文是关于这次战役的评价:
由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失利,由日本本土到东南亚的海上交通有被切断的危险。所以日军发动豫湘桂作战,目的是打通到越南的大陆交通线,进攻驻河南、湖南、广西的国民党军。
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溃败前夕一次回光返照式的挣扎。。。。在这次抗战中规模最大的进攻战役中,日寇在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之后,。。。日军兵力比战役之前更加分散,为敌后活动创造了更大空间; 美军此时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美国陆军航空兵拥有了更好的轰炸日本本土的基地,使得占领中国机场的行动完全失去了意义; 最讽刺的是,打通了大陆交通线,但到日寇投降的时候所谓大陆交通线也没能通车。综上所说,这次战役虽然以日军取胜而告终,但大陆交通线作战在战略其实上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加速了日本的战败。
不过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当日军集结重兵打击国民党军,日军兵力比战役之前更加分散,为敌后活动创造了更大空间的时候,在敌后作战的八路军、新四军的歼敌数量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创造了8年抗战的新低点,8年抗战的年平均数是65000余人,而44年6月至45年5月全年仅毙伤日军60575人,比上一年锐减27000人!如何解释?!
----------------------------------------------------------------------------
关于美军进攻中国本土,不存在敢不敢的问题,而是值不值的问题!在美国政府心中,欧洲是第一位的,苏联是主要的敌人,至于当时的中国,根本不在美国的考虑之中。
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我们以前常津津乐道的关于朝鲜战争的一句无耻之言--“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说实话,我现在都很佩服那位敢于篡改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讲话的人,也许他认为中国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布莱德雷的原话是什么,于是将断章取义之术发挥得淋漓尽致。
下文是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在美国国会听证会的发言,这段证词刊登在日“纽约时报”第26版。当日该报第一版报导布莱德利作证的新闻的标题是:BRADLEY CHARGES M'ARTHUR PICKS WRONG WAR, PLACE, TIME AND FOE; SEES GREAT PERIL Implies We Must Stand Ready Against Soviet, Not Red China
The strategic alternative, enlargement of the war in Korea to include Red China, would probably delight the Kremlin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we could do. It would necessarily tie down additional forces, especially our sea power and our air power, while the Soviet Union would not be obliged to put a single man into the conflict.
朝鲜扩大到红色中国的战争,使克里姆林宫喜出望外。这次战争必会钳制我们的军事力量,包括海军,空军,但苏联不会出一兵一卒。
Under present circumstances, we have recommended against enlarging the war. The course of action often described as a "limited war" with Red China would increase the risk we are taking by engaging too much of our power in an area that is not the critical strategic prize.
目前情况下,我们坚持反对战争的扩大化。与红色中国的冲突仅为限制性战事,可能使我们增加这种冒险,即并非在至关重要的战略地区获得利益,而我们却投入过多的力量。
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红色中国并非是希冀主宰世界的强大国家。坦白地说,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这一战略将会使我们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对手卷入一场错误的战争。
----------------------------------------------------------------------------
关于52年军费锐减到40%,全部的原因我不知道,但以下数据也许能做出一些解释:
到朝鲜战争结束时,苏联共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和22个空军师的装备,其中有20个师的装备是斯大林亲自作出特别决定,无偿赠送给中国的。
1950年中苏进行购买战斗机的谈判时,苏方只同意向中方提供性能落后于美国F84型战斗机的米格9型战斗机,斯大林知道后,严肃批评了苏方谈判人员,指示向志愿军无偿提供372架性能优于美国F84型战斗机的米格15型战斗机。不久,斯大林又一次亲自作出特别决定:苏联为中国空军更换性能更好的米格15比斯型战斗机。
我发现你特别会胡说八道,先说朝鲜战场上的其它国家军队没有一个师,被我戳穿谎言后又转移话题到八路军消灭日寇的数量,天知道你这个数量是从哪里来的,反正我查了好久都没有查到,还清你告诉我出处。还有,你的英语水平太烂,翻译有很多错误,我都不忍心也没有耐心指出了。
美军在朝鲜战场的火力投放密度超过西欧战场好几倍,空军的出动频率接近驻扎在东亚空军的极限,以至于非战斗损失的飞机多达上千架。美国如果咬进攻中国本土,只有三个选择,1武装日本,2调动驻扎在欧洲的军队,3全国总动员。你认为当时的美国会这样做吗?
还有,要是解放据没有战斗力,苏联给那么多援助也白给。
我再说说国民党的历史,1911年之前,靠的是日本干爹的钱。辛亥革命之后,这个钱没有了,失魂落魄十几年,到了1925年,苏联干爹给了6亿卢布,于是就有了黄埔军校,有了十多万拿着苏联武器的党军。30年代初,想认德国当干爹,结果人家不收。到了1938年,被前前干爹日本打的撑不住,又投到前干爹苏联门下,苏联派了志愿军又给了武器和美金。终于拖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认了美国干爹,又有什么用呢?还不是转进到台湾去了。
先前的那篇译文摘自:/article.asp?id=2462因大意没错,我也就全文引用。如果你要看更可信的全文,wikipedia 这个网站的不知你能否看得懂。连接如下: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wrong_war,_at_the_wrong_place,_at_the_wrong_time,_and_with_the_wrong_enemy在google用“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作关键词搜索第一个就是。主要内容如下:"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 is General Omar Bradley's famous rebuke in May 15, 1951 Congressional testimony as the Chairma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o the idea of extending the Korean War into China, as proposed by General Douglas MacArthur, the commander of the U.N. forces in Korea before being relieved of command by President Harry Truman on April 11, 1951.A more complete passage of Bradley's testimony is:I am under no illusion that our present strategy of using means short of total war to achieve our ends and oppose communism is a guarantee that a world war will not be thrust upon us. But a policy of patience and determination without provoking a world war, while we improve our military power, is one which we believe we must continue to follow….Under present circumstances, we have recommended against enlarging the war from Korea to also include Red China. The course of action often described as a limited war with Red China would increase the risk we are taking by engaging too much of our power in an area that is not the critical strategic prize.Red China is not the powerful nation seeking to dominate the world. Frankly, in the opinion of the Joint Chiefs of Staff, this strategy would involve us in the wrong war, at the wrong place, at the wrong time, and with the wrong enemy.From testimony before the Senate Committees on Armed Services and Foreign Relations, May 15, 1951.—Military Situation in the Far East, hearings, 82d Congress, 1st session, part 2, p. 732 (1951).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84068 工分:4114
左箭头-小图标
党国之精锐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9936 工分:53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ac
在第7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35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
在第32楼的发言:......
对于装逼的人,骂是轻的!你没装逼你着急跳出来对号入座干什么?
你不是说抗美援朝、珍宝岛之战、对越自卫反击战打的不光彩吗?那咱就拿“外战外行”的解放军和你们家“外战内行”的国军比一比!!
抗美援朝是苏、中、朝对韩、美是吧?照你的逻辑,出动空军有限参战和在中后期出售武器获利的苏联以及朝鲜军队算是“主要参战方”的话,那么抗日战争中的美国、苏联算不算?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给国民政府提供了多少军事援助?苏联空军在中国的战绩被你选择性无视了是吧?美国人提供的大量援助被你选择性无视了是吧?“飞虎队”的光辉战绩被你选择性无视了是吧?
按照你的逻辑,抗日战争是中国、美国、苏联VS日本,抗美援朝是中国、苏联、朝鲜VS韩、美(联合国军其他国家的军队都是幽灵啊??)结果呢?抗美援朝,中国人御敌于国门之外,从鸭绿江边把16国联军、“大韩民国”军队杀回了三八线!抗日战争呢?9.18事变,20多万东北军VS不到2万日军,是谁让东北人民做了14年的亡国奴?抗战全面爆发,丢华北、丢华中、连首都都丢了!一路从北京城败退到了大西南!50多名中央委员和高级将领“曲线救国”,其中包括你们的“副总裁”!50多万军队成了“皇协军”!都1944年了,日军都苟延残喘了!你们“外战内行”的国军照样能打出37天丢38城的“内行”战绩!!!!
到底是谁“外战外行”???????
拜托你去查一查1962年中苏双方边防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再来喷!!!!列昂诺夫上校和杨辛中校晚上会去找你的!!!!整个六七十年代,苏联在中国北方边境陈兵百万,绝大多数都是精锐的机械化部队!在珍宝岛,解放军照样赶给予迎头痛击!31年前呢?20万“外战内行”的国军面对2万日军是怎么个“外战内行“的??您能和我说说吗?
79年之战中国军队怎么个“在全世界面前丢人现眼”了?受到文革冲击,战斗力严重下降的解放军面对的是刚刚经历了几十年战争考验,背后又有苏联支持的越南军队,结果如何?你不会认为中国军队从河内城下的主动撤军是“输了”吧????
另外,请教一下,您认为抗美援朝、珍宝岛之战、对越自卫反击战、对印自卫反击战等对外作战,要是换了你们“外战内行”的国军来打,能打成个什么样子呢?能给分析一下吗?愿听指教!
在某些人眼中,一支抗日战争中50多万人投降、几十名高级将领“曲线救国”、22次会战19次失败的军队“外战内行”!!!!
在某些人眼中,一支击败过21国军队、把武器装备占绝对优势的敌人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敢和当时最强大的陆军肉搏的军队是“外战外行”!!!!
我不禁要问:某些人脑子里装的是屎么?????
看来你确实不是无知而是无耻!
请问从1927年建军到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中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一编制吗?朝鲜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只是一个民间组织,根本不代表中国政府,换句话说朝鲜战争中国就不是参战国,如何算是“主要参战方”?!既然中国不是参战国,美军如何进攻中国?“御敌于国门之外”从何说起?看来你和某些人一样可以用一句中国的俗语赞美--既要当婊子,又要立贞节牌坊!
至于中苏冲突,不知道你是否听说过新疆1969年铁列克提事件,中国正规军一个连被全歼。这才是真正的苏联陆军,而不是克格勃内务部队。
79年之战中国为何仅仅打了20余天就从越南撤军目前说法众多,但有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从越南撤军后中越边境冲突一打就是10年,并且一直在中国境内进行。为什么?耐人寻味!
你既然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那么请问第6卷的书名是什么?再请去看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7)》里,有没有收录“志愿军”?
克格勃的内务部队什么时候配备有122加榴炮、122榴弹炮、120迫击炮、M-41火箭炮的?
著名的李海欣高地是在国境线中方一侧的吗?你既然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那么请问第6卷的书名是什么?再请去看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附卷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7)》里,有没有收录“志愿军”?---------------------------------------------------------------------------------------我也一直纳闷。解放战争末期我军官兵已经开始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军徽五角星军徽。1950年初,经过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亲自审定后,于日实行新的军服样式,颁布全军贯彻执行。50式服装基本沿用1949年制定的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和“八一”军徽五角星军徽。但出现在朝鲜战场上的原汁原味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但取消了胸章和军徽,而且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克格勃的内务部队什么时候配备有122加榴炮、122榴弹炮、120迫击炮、M-41火箭炮的?------------------------------------------------------------------------------------不明白你的意思?我不太了解这种准军事组织,因为历史上关于克格勃的内务部队的参战资料几乎没有看到。著名的李海欣高地是在国境线中方一侧的吗?-----------------------------------------------------------------------------------不明白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否说“李海欣高地是在国境线越方一侧”?我们是在越南的领土上作战?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639936 工分:53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ljy602025
在第71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70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ljy602025
在第67楼的发言:......
我们国家上世纪经历了很多的苦难,国共双方的大战和对峙持续至今。谁不想祖国强大,任一中国人都是希望国家打胜仗的。国军之所以千夫所指,是引起在抗战时作为当时的合法政府鲜有作为造成的。从31年的不战而退,至37年的且战且退。扬眉吐气的仗很少,所以造成国府的信望不高。共军沾了抗战的光那是肯定了,装备与素质决定了其不可能打出大规模的战役,所以也不会有什么特别激动人心的胜利。要是蒋光头能有斯大林那种气魄,国军能像苏联红军的反击那样气势如虹,我想争论国共双方的优劣也就没有什么悬念了。我个人认为共军在装备改善之后的三年内战和建国后的一系列作战中表现还是上乘的。基本可以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共军在极端艰难时期养成的优良作风的结果。遗憾的是这些年感觉上这种气魄降低了不少,与当年相比差距很大。
还是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问题。
若说国民党消极抗战除了自身原因外,内忧(GCD)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说不清的问题暂且搁置一边,以下摘自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国民党军简史”上册:
第273页:
国共两党军队共同参与这场反侵略战争,各自在不同的战场,不同的战略阶段,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否定任何一方的作用都有背于历史的真像。在这场战争中,国民党军有321 万人为国捐躯,更有上千万人为国流血,致伤致残。八年中,国民党军共击毙(个人感觉是印刷错误,可能是“毙伤”)日军276 万余人,俘虏和受降日军127 万余人,日侨近80 万人。如果没有国民党军的上述牺牲和战绩,中国人民在8 年之中彻底打垮世界上第二号法西斯主义强国― 日本帝国主义亦是不可能的。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战略整体。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国共两党的军队在战略上有不同的分工。根据国共两党在战争初期所达成的协议,国民党军主要负责正面战场对敌作战的任务,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主要负责敌后游击作战的任务。
第274页: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国民党军所面临的战争形势
1。中日两国的国力相差甚远
国力,亦可称为国家的战争潜力。中国虽然在当时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31倍,人口是日本的5。l倍,但由于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和工业产业大大落后于日本,所以,中国在资源上的优势很难充分发挥。而日本的国力优势却是显面易见的:它每年生产的钢是中国的145倍,石油是中国的129倍;日本可以依靠自己的科学技术能力和工业生产能力每年制造1580架飞机,744门大口径远射程火炮,330辆坦克,9500辆汽车,52422吨作战舰船。而这些能力,中国是一遍空白。
2。中国军队的装备和作战能力与日军相比差之甚远
“七.七”事变夕,国民党陆军共编有步兵师183个,独立步兵旅58个,独立步兵团43个;骑兵师8个,独立骑兵旅5个,独立骑兵团3个;独立炮兵旅2个,独立炮兵团15个,独立炮兵营13个;独立工兵团2个;交通兵团3个,通信兵团2个,宪兵团11个,宪兵营2个。总兵力202.9万人。装备有各式飞机600架,其中作战飞机305架,新旧舰艇66 艘,总吨位59034吨。但能够直接参战的部队只有步骑兵80个师,炮兵2个旅又16个团。
由于国力、军力均及其衰弱,仅靠美援是不可能打出像苏联红军那种气势如虹的战斗场面的。不过国民党军的一些战役还是可圈可点的。
第839页:
湘西会战(日至6月7日)
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日军称芷江作战。是国民党军由战略防御向战略反攻的一次转折性战役。芷江是当时中、美空军在一线战场最大的一个空军基地。为了保障其“大陆交通线”的安全,阻止中、美空军的轰炸,日军在1945 年l 月的南京军事会议上就己确定在豫西鄂北会战的后期发动对芷江的作战:3月中旬,日军决定由驻守长沙、衡阳、邵阳(宝庆)地带的第20军指挥第116师团、第47 师团、第64师团之第69 旅团、第68师团之第58 旅团和第11 军1 个联队,及2 个山炮联队等共8 万余人担负这一重任,并下达了作战正式命令。国民党军此时己基本上完成了中国陆军战略野战兵团、青年军的组建和12 个主力军的美式武器的换装工作,作战斗志高涨。军委会决心以中国陆军第4 方面军为主,在第3 方面军协同下以正面抗击,两翼迂回进攻的作战方针,包围歼灭进攻之敌于雪峰山区。。。。。在日军持续1个月的进攻战斗中,各路日军均受到中国军队的猛烈抵抗,其中有数个大队被分割包围于雪峰山的丛山峻岭之中。4月30日,国民党军第94 军开始在武阳方向转入反击,在益阳的第18军在击败了日军第69旅团后正昼夜兼程赶至新化、六都寨地区侧击后撤之日军,其他各军亦先后转人进攻。5月4日,日第20军意识到部队已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遂下令各部立即后撤。国民党军参战的5个军又3个师及空军部队当即从南、西、北三面对敌展开迂回追击,将敌第116 师团和第58 旅团分割包围,进行围歼。为了逃脱第116 师团被歼的命运,日军增调第47师的后续部队和驻柳州的第34师团前往救援,才使被围日军脱离险境。至6月7日,双方恢复战前态势。此役,日军死伤28174人,被俘247人。
日军强于我军的方面,人员素质是最重要的,日本人教育普及率极高,反观我国,识数的都不见得比人家多。加之日军训练严格,单兵素质远超我军。单纯武器方面,空军是日军强,但是鬼子的产量也不见得高,后期还要应付太平洋,也没有想象中的厉害。轻武器我军的各种武器都要好于日军,但是牌子很杂,加之兵员素质不高,使得日军可以充分发挥优势,而我军反而尽落下风。其实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困难,俄国人的武器随便拿出一个来单挑德国人,基本没有能赢得。损失也比德国人大,靠的就是凝聚力和无畏的牺牲。牺牲我们算是有了,基本没体现出价值,依然是且战且退。国府的腐败是个大问题,国人也缺乏凝聚力,基本都是各自为政。就算没有共党的干扰,老蒋依然打不出好成绩,因为蒋光头的最大缺点是不能团结各阶层的力量,有雄才无大略。排除异己算是厉害,人望差得远呢。加上国民党的腐败问题,神仙也难救。历史没有假设,就是成王败寇。国民党在落到老蒋手上那天就必定完蛋,因为这个领袖不靠谱。要是国民党有个更有人望的头,敢于清理党内腐败,利用北伐后的那段日子励精图治,团结各大党派,争取到民心,拉拢共党这样动员能力超强的组织(那时的共党头头可都是陈独秀这类的书生,很难对付么,非得宰光了所有要员,把太祖从后台请上来),十多年的时间啊,抗日岂能成为历史中的局面。你的观点也许值得商讨,但引用苏联的例子是错误的。当代军事文摘2007年01期,署名徐焰文章“用2000多万军人的鲜血学会打仗”。内容如下:战争初期苏军连遭惨败, 自然有农业集体化、肃反等极“ 左”政策伤害了部分民众而影响士气的政治原因, 否则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成百万身体强健并有武器的军人缴械就俘.但起初苏军指挥水平较低、官兵军事素质比德军差还是能从战争初期会战的损失中看出的.1969年出版的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 对战争初期也只有英勇抵抗的记述而删去了败绩。作家西蒙诺夫后来撰书称,朱可夫私下曾对他感叹道“我们是在战争进程中学习并学会了战争, 于是开始打击德军, 然而这个过程是漫长的” “我们不好意思写我军在战争开始阶段不稳定的表现。而部队当时是不稳定的, 不仅仅是退却, 而且是逃跑, 是张皇失措&#8943;&#8943;具体地说, 战争初期我们不仅上边打得不好, 下边也打得不好。”在战争初期, 苏联的武器产量多于德国, 装备损失也大大超过敌人.1941年苏联坦克产量为德国的3倍, 1942年达到4倍, 苏军装甲兵的主力T34坦克在综合性能上又优于德军装甲兵的主力III号和IV号坦克。然而, 因组织协调和保障不力, 当时苏军坦克损失量竟达德军的6倍。1995年俄罗斯出版朱可夫的《回忆与思考》时恢复了1969年初版时被删的部分, 里面记录了开战一年5个月的装备损失是—“ 我们损失了4。3万门火炮、3。2万辆坦克和将近2。3万架飞机。大量的坦克和飞机由于故障在我军匆忙撤退时留在了当地。”看来我要再收藏一套无删节版的《回忆与思考》。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7004 工分:15437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枭云
在第33楼的发言:那金门战役胡涟消灭的四个团难道不是JFJ?
不要一概而论感情用事老胡用3个军对付共军的4个团(而且还没有统一指挥)战损比还是1比1,真是牛x的好很呢。而且,老胡同志还有制海权和制空权,这要在搞不定共军,那么他也别叫什么胡“疯子”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1017 工分:30306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76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ac
在第74楼的发言:......
“消灭”,毙伤俘都算。你单算美军和思密达的阵亡数,这是偷换概念!
按美国人自己的统计,其伤亡俘约16万,思密达的伤亡俘总数,就按你提供的数字,按伤亡比3:1算,其伤亡俘总数约95万,联合国军总伤亡数算110万好了。
再按你所说的“中国军队杀伤占2/3计算”,70万,还有多少水分?
以下文字摘自百度:/view/98029.htm
志愿军空军将领段苏权在1953年曾揭发志愿军空军司令部谎报军功,由于此事,他在1953年底成为审干重点,后来还被“暂授少将”。1955年国庆节,南京军事学院授衔仪式前半小时,段苏权扯下将官服肩章上的星说:“不去开会了,这个玩意我也不戴了!”
段苏权对战果非常认真严谨。1953年志愿军空军司令部上报战果指出中国的米格-15打美国的F-86是一比一平,即中国损失一架他们也损失一架。根据段苏权在大东沟现场的第一手资料和后来的复查,中国两架拼掉美国一架已是很不错的了,但志愿军空军司令部和军委空军压制了段苏权的意见,谎报军功。段苏权上报志愿军司令员国防部部长彭德怀,并附上日到4月28日24名飞行员四十天战绩和损失的原始资料。
由于此事,司令员刘亚楼政委肖华为此作书面检讨,志愿军空军司令部主要负责人党内处分和行政降职,空军党委的结论中说:段苏权的报告对空军建设是有贡献的,不然战果问题不好交待,完全同意段的报告。此后志愿军空战结果被压缩一半。
遗憾的是,段苏权同彭德怀一样为正直和坦率付出了代价。空军党委结论的墨迹未干,由空军政委肖华授意,1953年底开始对段苏权在1935年黔东独立师被强敌打散到1937年重新归队这一年多的历史重新进行重点审查(事实上八路军120师党委对此早已有审查结论),一调查就是三年。1953年底他成为审干重点,一调查就是三年。1955年9月全军授衔,段苏权因“有历史遗留问题”被“暂授少将”。
日,飞将军段苏权去世,在所有的人民解放军将帅中,他是唯一一个穿中山装入殓的,他的骨灰盒上并没有覆盖军旗,对于一个15、6岁就献身部队的老兵,一个因在战场上坚持说真话而被剥夺了戎马生涯的将领,这是他所能做的最强烈的、最后的充满怨屈和悲愤的无声抗议。
志愿军空战结果被压缩一半,你说有多大水分?!百度的资料来了?空军的击落、击伤数和整个战争的“阵亡”数、“消灭”数有必然联系吗?你还是先把“阵亡”、“消灭”的概念先搞清楚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4531 工分:1535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errors
在第79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sac
在第74楼的发言:......
“消灭”,毙伤俘都算。你单算美军和思密达的阵亡数,这是偷换概念!
按美国人自己的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个美械师要多少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