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创业创新基地内部是怎么创业的

揭秘马云创业背后的内幕 他也曾忽悠过投资人|马云|阿里巴巴|创业_新浪教育_新浪网
揭秘马云创业背后的内幕 他也曾忽悠过投资人
  创新圈总是充满着太多的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机会来了,有人抓住,有人错过。投资者和创业者,一个给钱,一个拿钱。给钱的要看准团队、市场、模式……拿钱的要有足够魅力在最短的时候内“忽悠”住对方。
  拿马云的阿里来讲,这头巨兽的市值如今突破27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约等于18000亿人民币。
  人人想做投资者。人人都想投马云们。以下五位马云早期投资大佬“钱生钱”的投资功夫真是了得。挖掘他们的早期投资过程,可以看出,马云的个人魅力和令人叹服的团队特质是吸引投资的两大关键性因素。
  ——尤里·米尔纳——
  地球上最牛投资人
  投资阿里赚5倍
  尤里·米尔纳,地球上最有名的投资人。他投的公司中已经出现了两家千亿美元级的巨头——阿里巴巴和Facebook,和五六家百亿级公司——京东、Twitter、小米、滴滴打车、Airbnb和Snapchat。至于陌陌和今日头条这种,在他的投资组合里都算小项目了。
  2005年,米尔纳和马云初次见面。2011年,尤里·米尔纳通过他的公司数字天空科技(DST Global)向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注资约5亿美元,而如今他的5亿已经变成了25亿。
  除此以外。
  投给雷军的5亿变成了32亿美元;
  投给刘强东的5个亿变成了至少变成了30个亿;
  到目前为止,米尔纳的最大胜利仍然是在2009年押注25岁的马克·扎克伯格,当时他向Facebook投资了2亿美元,最终获得40亿美元的回报。在2011年福布斯报道米尔纳的封面文章中,这笔交易是主要内容。
  尤里·米尔纳眼里的马云、雷军、刘强东
  “事实上,你很难去比较他们。他们的策略不同,在各自的领域都做得很好,不能简单地比较。他们的公司增长都非常迅猛,从这一点看,他们都是很杰出的人才。”
  所以尤里·米尔纳的结论就是说:“100亿美金公司的创始人一定在某些方面相当偏执。”
  尤里·米尔纳的投资经
  米尔纳的投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10亿美元以上的大公司。现在已经改成了100亿美元以上。
  “保持饥饿,保持愚蠢”,米尔纳与乔布斯有着同样的座右铭。
  放弃决策权的做法看似愚蠢,却有个立竿见影的好处,那就是什么项目都能投。
  别人投资的时候都得先选边站队,因为你投了一个公司之后,想再投竞争对手可就难了。
  “动作快、开价高、眼光准,看中一个抓一个”——马化腾这样评价米尔纳。
  ——孙正义——
  看似低调实则野心巨大
  初次见马云,6分钟掏出3500万美元
  按照马云在IPO路演中的说法,15年前,其前往美国寻求投资,但无人肯投。孙正义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个大投资人。
  相比马云,看似低调的孙正义,其实也有非常强的“蛊惑力”。
  他在19岁就给自己立下的人生目标在业内广为流传:“20岁时打出旗号,在领域内宣告我的存在;30岁时,储备至少1000亿日元资金;四十来岁决一胜负;五十来岁,实现营业规模1兆亿日元。”
  看似轻狂的风格,却与马云颇有神似之处。也许,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两人颇有些“惺惺相惜”。
  1999年,两人首次见面。马云后来这样描述这段经历:
  “我说了6分钟,孙正义给我3500万美元。我没想到钱来的那么轻松,他没想到我不是来向他要钱的。”
  他对我说:“保持你独特的领导气质,这是我为你投资的最重要的原因。”
  “后来想起来,这是我一生中最戏剧化的一个场景。”
  实际上,当年马云在苦苦寻觅投资者时,孙正义也在寻觅中国的合作伙伴。此前孙正义曾投资雅虎大获成功,正寻觅新一轮投资互联网机会。孙正义那时坦言:“我们的第二次机会来了!”
  日,随着阿里巴巴登陆美股市场,孙正义的财富净值涨至166亿美元,跻身亚洲首富。
  孙正义团队眼里的马云
  在早期阿里这个项目上软银为何能独具慧眼呢?后来在阿里巴巴2014年上市时,孙正义被问起2000年为何要把赌注压在马云上,他回答道:
  “他的眼神有一种光彩,表现出一种‘动物的气息’……情况跟我们投资雅虎时一模一样……当时雅虎才有五六个人。我凭自己的嗅觉来投资。”
  当年投资阿里巴巴的软银中国团队成员宋安澜也曾给出答案:
  “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整个软银团队还是做了相当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的。首先对宏观判断,我们认为电子商务一定是‘必须品’领域,虽然那时别人还不这么认为;第二,我们认为他的团队非常好,执行能力非常强。这一点,做淘宝的时候马云团队的执行能力已经体现出来了,在短短几个月内,淘宝就赶上并超越了当时的领头羊Ebay中国。”
  孙正义的投资经
  “我认为他绝对是世界上最好的商人之一,在投资上非常精明。”“我跟他的区别:我是看起来很聪明,实际上不聪明;那哥们儿是看起来真不聪明,但他是很聪明的人。”马云这样评价他的这位投资人孙正义。
  一本《孙正义的头脑》揭示了孙正义最值得创业者学习的十大商业法则:
  70%法则,预计成功率可达70%的事业就值得一做
  做出1000套商业计划后再来
  制作出1000套方案的关键就在于,找出方案的主轴,即用户获得率、客单价、设备投资额、用户获得成本等前提数据。
  要做成一件事,必须用减法
  普通人制定计划通常是“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而孙正义的思考方式是反常规的:“要实现某项目标,在目标的前一阶段要做到什么,而要做到这一点,又要在它的前一阶段做到什么。”
  提供自己认可的产品
  自己骗不了自己,最难说服的对象就是自己。软银推出的手机,孙正义都会亲自了解一番,只有那些能被他认可的型号才会成为软银推出的产品。
  10秒内想不清楚的事情继续想下去也是白费力气
  孙正义进行决策时,总会瞬间做出结论。经营者每天需要自己做出决策的事情数不胜数,如果思考良久依然无法得出结论,还是不要给出结论的好。
  公布目标鞭策自己
  公布目标并努力实现,风险虽更高,却值得一做。这有利于聚合人力、物力、资本、信息等经营资源,反而可能走得更远。难点在于,目标定到什么程度而不至于让外界根本不会相信。
  创业之初先争取覆盖面,再进行深度挖掘
  创业企业很难两者兼顾,成立之初,应先以争取用户和市场份额为首要考量。比如雅虎日本,一开始就是个按类别划分的门户网站,然后才又增加了购物、网上拍卖等业务。
  ——蔡崇信——
  跳进创业者怀里的投资人
  阿里帝国的真正缔造者
  蔡崇信其实不算阿里的真正投资者,但却对阿里的后续融钱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出生于台湾,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在加入阿里之前,他是瑞典银瑞达集团下属投资公司的亚洲总裁。
  1999年5月,蔡崇信和其他的VC机构一样,来到杭州的湖畔花园,来考察阿里巴巴,当时的阿里还是一家鲜为人知的创业公司。马云跟蔡崇信讲阿里巴巴未来的梦想和蓝图,对于所有的投资人,马云都这么讲,这一招非常有效:跟有钱人谈梦想,跟穷人谈钱。
  一个月后,蔡崇信正式到岗,拿着几百块的工资,以CFO的身份加入阿里,成为18罗汉之一。
  蔡崇信眼里的马云
  “我与马云见面的时候,我被他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他非常平易近人,还极有魅力,他一直都在谈论伟大的愿景。我们没有谈商业模式、盈利或者其他业务上的东西。他说,‘我们拥有这些数以百万计的工厂资源。我如何帮助这内地工厂接触到西方世界呢?它们现在都看不到光明的那一天。;第二是团队很优秀,经验丰富,士气高涨。 。
  “我与马云合作得很好,马云对于任何东西都没有据为己有的感觉。他也很愿意承认自己的弱点,他会说:这个我不在行。而很多强势企业家都会说,我擅长一切。”
  林夏如,最早投马云的奇女子,看到马云夫妻被触动
  林夏如,台湾客家人,曾任世界着名投资银行——美国高盛亚洲区直接投资部总经理。
  1999年,林夏如开始研究中国互联网企业了,并最终投资了三大门户网站。高盛直接投资了新浪与网易,间接投资了搜狐。
  高盛给予林夏如及其团队很多自由支配的投资机会,只要额度不超过500万美元。林夏如和团队成员夜以继日地审阅成堆的商业企划书,而能达成投资的项目,据她估算不到千分之一。
  所以,当蔡崇信向她谈起有一家杭州本地创业者的初创企业急需投资时,林夏如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她告诉马云,如果高盛投资,她敢以个人名义担保阿里巴巴能够立刻引起世界的瞩目。接下来的周末,林夏如接到了马云的电话,向她讲了自己对这个企业的感情和付出。“它是我全部的身家性命。”
  听到马云这么说,林夏如回道:“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你才刚刚开始啊。”
  马云接着向她解释:“但这已经是我创办的第三家公司了。”
  林夏如最终被说服了。
  林夏如眼里的马云
  马云给林夏如的印象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我上楼走进他们的公寓,他们就在那里面整日整夜不知疲倦地工作……整个屋子散发着一股恶臭。马云的想法并不完全是原创的,在其他国家,有些人已经这么做了。但是他坚持想让这种模式在中国实现。我被我看到的一切打动了。”
  与蔡崇信一样,相比商业模式而言,这个团队本身给林夏如留下的印象要更深刻一些。人的因素才是决定她投资与否的主要考量因素:创业者的身份特质,以及他们的背景和历史。
  林夏如记得张瑛(马云妻子)当时非常努力,夫妻俩就像“革命战友”那样相互扶持着一起奋斗。
  ——吴炯——
  单纯地被马云团队所感动
  差点成为第十九罗汉
  很多人听说或者认识吴炯,是因为他头上顶着的那个最耀眼的光环——“马云的天使”。除了阿里,他还是微医集团(挂号网)、聚美优品、衣邦人、聚光科技的天使投资人,并被评为创业邦2014年中国年度天使投资人。
  但对于做天使,吴炯说,自己最初在选择投马云的时候,甚至连“天使投资人”这个概念都不太熟悉,“只是单纯地被这个创业团队感动了,想加入他们,正好我手上有钱。”“如果不是因为雅虎的工作一时难以脱身,说不定我今天的身份就不是马云的天使,而是阿里巴巴第十九罗汉了。”
  吴炯回想到被马云“忽悠”的过程:
  1999年,马云就说香港是中国进出口的一个窗口,香港人只要做外贸的中间人,财富积累就非常快。阿里巴巴就是要做这样一个网站,让全球做进出口的贸易商全部到这个网站上来做生意,这样的话我们就成了全球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集散地、一个网上的虚拟集散地,这样,香港就被我们“劫持”了。就是这个故事,马云就打动了我。
  吴炯不仅投资了阿里巴巴几十万美元,而且在2000年5月直接进入阿里巴巴任CTO,直到2008年离开。并凭借阿里巴巴B2B在香港的上市获得了继续做天使投资的资本。
  吴炯眼里的马云
  “马云说对技术一点都不懂,其实是他谦虚了。他通过和不同的技术专家交流,日积月累就对这种技术问题的感觉非常好,所以你忽悠不了他。”
  “我认为以马云的能力,可能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出一些名堂来。因为我觉得什么样的一群人在一起做事情是最重要的。以他的个人魅力,就能够聚集起这么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队。马云属于那种非常感性、非常有个人魅力的企业家。他最大的能力是用一个目标,把一个优秀的团队组合在一起,这个是他的核心能力。”
  吴炯的投资经
  “投资不看商业计划书,看人会不会走运”。对此,吴炯给出的解释是这个人“走不走运”,而一个人要想走运,必须具备的潜质有三:乐观、敏锐、执着。
  “投资周边你认识的人,不要小看身边的人,这里面可能出一些优秀的创业者。”吴炯说到。他的投资哲学是:守株待兔,投资看好的创业者或者熟人介绍的好项目。
  投资的最佳状态:“天使投资是投自己的钱,可以不用太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很潇洒,这样做投资才可以一直做到老。”
  要做一名善意的投资者:投资的这个项目必须是对社会有正面效益;对创业者“但求雪中送炭不必锦上添花”。
  有相遇就有错过。那些曾经错过投资马云、马化腾的投资大佬们如今都已懊悔不已。
  当年,日本软银总裁孙正义准备投资马云时,薛蛮子对于马云不屑一顾,“这厮长成这样儿,有什么前途?”后来薛蛮子非常后悔大呼惭愧,聪明的“老顽童”薛蛮子也有错失良机之时。
  1、熊晓鸽:把阿里巴巴给漏掉了 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IDG在中国投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包括百度、携程等,居然就把阿里巴巴给漏掉了,所以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不是我不想投阿里巴巴,很早的时候我没有碰到,我有机会投的时候又实在投不起了,我把钱全放进去也占不了百分之几的股份。”
  2、马化腾:现在我悔都悔死了
  “淘宝网刚办起来时,马云跟我谈起过,当时我本有机会去投15%。一是我并不看好,再是我觉得占比太少,要投就占50%,现在我悔都悔死了。”
  3、冯仑:我们看走眼了
  “当年马云找投资的时候,我们投了他的竞争对手ebay易趣,当时确实是易趣强、马云弱,结果最后看走眼了。”
  但现实是,世上没有后悔药。
原标题:《揭秘马云创业内幕:原来他是这样“忽悠”投资者掏钱的》
责任编辑:张海磊
扫描二维码关注“商院那些事”公众号,随手掌握备考策略、免费收听名师分享。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2664人已测试
8779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阿里前副总裁卫哲揭秘:阿里内部是怎么创业的
创新效率的低下,不仅是对钱的浪费,也是对公司战略机会的最大浪费。
阿里的经验是,凡是把它还原成创业环境的,成功率就高。
每次公司有点“大公司”做派:任命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抽调一个团队、公司组织资金...
我来说几句
关注百度口碑微信号
新手帮助常见问题关注我们文章关键词:阿里;内部;创业;卫哲;任命;砸钱
责编:王丽萍
互联网+时代,用产品赢得尊重,用数字代替掌声,用销量证明实力,这样的产品(服务)被称为爆款。
自今年中国首次设立每年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以来,中国品牌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创造品牌价值,如何走向国际舞台等便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
Copyright &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阿里前副总裁卫哲揭秘:阿里内部是怎么创业的
为什么大公司创新有点难?为什么会遭遇创业者的窘境?是因为大船难掉头吗?嘉御基金合伙创始人兼董事长、前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卫哲认为,可能只是因为大公司没有找对方法。任命一个项目班子,大把砸钱,效果可能都不会太好。与此同时,卫哲还给我们分享了阿里内部是如何创业的。提高创新效率,最重要的是,先还原到“空手套白狼”的创业环境中去。创新效率的低下,不仅是对钱的浪费,也是对公司战略机会的最大浪费。阿里的经验是,凡是把它还原成创业环境的,成功率就高。每次公司有点“大公司”做派:任命一个能力很强的人、抽调一个团队、公司组织资金、公司提供资源,凡是这么来干创新的,失败率都很高。大公司做派:阿里软件的失败阿里巴巴不是神一样的公司,阿里巴巴也犯过很多错误。2007 年时,阿里想做一个公司,叫阿里软件。当时的梦想很好:一天一块钱,用上世界级的企业软件。也就是,让中小企业一天付一块钱,就可以用上企业软件。那时候,阿里已经拥有几十万的付费中小企业,在技术上也有非常优秀的团队。我们觉得这件事做成是水到渠成的。当时阿里软件投资 2 亿人民币,做了两年,却无疾而终,没有做出来。所以,我们所有的人坐下来复盘:我们为什么失败了?1、创新不是被任命出来的当时去领军做这件事的人,并不是自告奋勇,而是被任命的。老总说:“小王,我觉得你不错,你去领一个创新项目吧”。小王迫于老板的淫威,答应了。其实他内心也是觉得这事不靠谱,他没信心,但不好说出来。你们问一下自己,当年你们去创业,有人来任命你吗?没有的。所以创新创业必须是自我驱动,是他自己认为这事靠谱儿。2、创新不是用钱砸出来的我们检讨阿里软件,一下子给两个亿,觉得是钱给的太多了。钱多了,人一定就变傻了。钱多了,你用了公司的团队,会说:我为老板负责。你追求的是投资回报率、投入产出率。这还是公司为这个团队付费,并且遇到一个负责团队的前提下。但是没钱,你就不会去想投入产出率。你想的是:我不投入也要有产出率。创业的时候,是没有钱的时候,是你要空手套白狼做生意时候,也是你最聪明的时候。阿里妈妈的成功:还原到创业环境后来阿里又想做一个项目,叫阿里妈妈。马云这种怪名字挺多,他觉得有爸爸没妈妈挺孤单的,就很早就把域名都注册好了。你也可以从名字知道这个项目多重要,那是爸爸的另一半。今天淘宝的收入的将近70%跟阿里妈妈有关。其实它是一个广告系统,也就是今天的阿里直通、阿里钻石展位、阿里整个淘宝的联盟,它的基础就是阿里妈妈。这个项目,本来需要花大价钱当时淘宝还不知道怎么赚钱,后来想,广告还是靠谱的。但是那时的阿里没有互联网广告的基因和技术,也没有团队。怎么办呢?当时是想去买另外一家公司,喊价是四亿美金。阿里那时候想去买,因为资金不够,被别人买走了。后来阿里融了 17 亿美金,又去找买了那家公司的人说,你刚买了 6 个月,现在我们出 10 个亿,卖不卖?但人家听说阿里融了 17 个亿,就说, 15 个亿就卖。这么一来我们就不干了。 17 亿美金,全世界路演好辛苦,拿回来口袋里没捂热呢,买不起。不要觉得阿里都是财大气粗,花 15 亿美金这事不敢干,虽然我们认为很重要。创业没有退路,买不了就自己干。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决定自己做阿里妈妈。你猜,马云愿意花多少钱来做这个项目?我为什么要讲前面这两个前提?你要看为了做这件事,阿里愿意花多少钱去买? 10 亿美金。这个事告诉你,是成了的。成了有多大意义?淘宝70%左右的收入,跟阿里妈妈有关。讲完这个我们再来看,当时我们花多少钱去干这个项目呢?马云伸了两个手指头。我们的同事站出来:老大,两亿美金,对不对?马云说,NO,太多了。那么,两亿人民币?马云说,No。那两千万人民币总要吧?马云说, 200 万。马云不是数学不好嘛。有的时候数学不好的人也挺难对付的:他的算法跟你不一样。他说我是这么算的。我们 1999 年,十几个人凑了 50 万人民币,把阿里巴巴做到 2008 年这个规模,上市部分就两、三百亿美金。在充分考虑中国的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我认为 2008 年的 200 万,还是比 1999 年的 50 万值钱。如果 50 万可以,那么 200 万应该可以成的。只花 200 万就完成的大项目,是这么做成的谁来做一个 200 万创新项目,谁来干呢?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让大家来报名:公司只投资 200 万,你也可以参与投资,占20~30%,也就是 40 万到 60 万。如果你是集团内部来申请的话,你在集团原有的级别、工资、股权全部拿掉。项目做好了,公司用风险投资的方法追加投资,最后和淘宝换股合并回去。这 200 万,包括了所有事情:你如果用公司的办公室、律师、电脑,都是要算钱的。员工的工资也包含在这两百万里面。200 万怎么花办公:他们第一件事就去找马云说:这条件实在太苛刻了。我们要去你以前创业的地方——湖畔花园。所以租金费用省下了。人工:高管决定不拿工资,把人工成本也抠下来了。服务器:本来为什么会提需要 2 亿人民币?是必须要。当时算了一下,做这个东西需要流量,包括整个阿里的流量和很多账外的流量。怎么算都需要五千台服务器。那个时候服务器一台两万元,光服务器的投入就是一个亿。两百万,租都租不起。所以,那群人在公司到处去找财务上已经折旧折光的,报废了的服务器。一共找到两千七百台。工程师是有创造力的,他们通过不同的架构,让 2700 台旧的服务器起到 5000 台新的服务器同样的作用。外部流量:原来为什么要 2 个亿,还有 1 个亿是用来干什么的呢?阿里妈妈除了淘宝内部的流量,还需要外部的流量。但那个时候,外部流量都被百度等别的公司包了,或者百度联盟圈进去了。当时,百度的分成体系好像是六四开,百度拿六。我们宣布一个政策,95:5,我们只拿5,你拿95,但是条件是没有预付款,有帐分帐。很多网站就敢于挑战一下百度,所以一下子就起到了淘宝联盟的颠覆性作用。最后这个项目成了。总结:大公司创新,要回归到创业环境整个过程是做了一个什么事:我们又回到了一个创业的环境——回到了马云的家,只用 200 万,整天做空手套白狼的事。让他们自己来当时我还想,这些人都是以工程师为主,去成立一个公司,什么工商、税务都不懂,要不要公司的法务部、财务部去帮他们给办了。马云说:别这样。你这样做,会让工程师都变成圈养的动物,但创业需要的是野生动物。谁说工程师不应该学着办工商登记?谁说工程师不应该学税务、搞关系?他必须去,这就是他的生存能力。不能把这些事物都给外包了。外包了他们就不是野生动物了,而是圈养的动物。我们都知道圈养的动物就是猪、羊,出来是要被别人宰的。而野生动物是宰别人的,野生老虎是吃人的。内部创投我曾问过马云,这 200 万不成怎么办?他说, 2 个亿,输一次我们就不敢乱来了。但 200 万搞 100 个,总会有一个成的,不就是 200 万一个嘛。所以,阿里内部一直是有创投的方法的,叫创意的环境。这样才能把创新效率提高,提升这个创新的成功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有公司有组织,就会有很多怪话,风言风语。最好的解决方法是,让公司回到一个公平、公正,没有风言风语的环境。比如说,公司真用两个亿美金把这事做成了,一定有风言风语:那个人跟马云关系好,给他两亿才能做成。其实,给我一个亿我就能做成。没做成那个风凉话更难听:因为跟马云关系好,给他两亿美金,竟然没做成。但这件事是怎么做成的?要把自己的股权卖掉,把级别扔了。还会有人说跟马云关系好吗?不是问你报名了吗,你怎么不来。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阿里是怎样内部创业的?什么样的产品能活下来?听蚂蚁花呗的负责人怎么说_新浪财经_新浪网
蚂蚁花呗,这个被称为“阿里的信用卡”的产品,它的诞生是为了挑战信用卡吗?这个产品的出现,到如今得到支持发展壮大,个中经历了怎样的波折?文|王雨佳
编辑|王琦 商业巨无霸对死亡的恐惧并不比创业公司小。BAT用什么方式来抵御这种恐惧?答案是,内部创业。
微信是腾讯内部创业而诞生的产品。对于,这个产品是蚂蚁金服。和腾讯一样,阿里也聚集着中国最优秀的产品经理,一个产品经理每天也许就能产生1000个想法,那么,在阿里,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最终活下来?目下我们所看的,阿里内部孵化的成功产品,首先还是解决其体系内的问题以及需求。比如阿里小贷,也就是现在的网商银行,它基于阿里系卖家的贷款需求而生。比如,支付宝存在银行的备付金超过数百亿规模,已经产生了风险,余额宝诞生,客户们将钱转入了这支货币基金,支付宝的备付金风险才迎刃而解。蚂蚁花呗,这个被称为“阿里的信用卡”的产品,它的诞生是为了挑战信用卡吗?这个产品的出现,到如今得到支持发展壮大,个中经历了怎样的波折?中企哥独家专访了蚂蚁花呗的负责人郝颍,还原了这个过程。
以下为花呗负责人郝颖口述: 「 花呗的诞生 」花呗这个业务刚上线,能够引起高管的关注,因为他们认为对整个阿里的平台有价值,有生态价值。对于花呗,公司内部一致认定,它对我们的意义不仅仅是一个消费金融产品。消费金融产品就是我们贷款给你,你支付利息,我们赚取利息。但是,我们有淘宝这么大的平台,花呗这个产品不能只是赚钱,最好还能解决平台生态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支付成功率。花呗诞生之前,其实团队里一直有类似产品在做,定位也都不太一样。2010年,我离开花旗银行,加入阿里,6年之后,已经是纯正阿里人了。我最初是在阿里金融团队里面,也做过企业信贷,后来做过同业资金业务。蚂蚁金服成立之后,有了微贷事业部,里面分为好多业务条线,其中也有网商银行的一些产品线,但是网商银行的主要针对小企业,我所在的,是面对消费者业务的团队。总体而言,消费信贷我做了3年了。2012年底到2013年初,我们出了一个信用支付产品,和上海农商行合作,但是这个产品只在内部试运营,没有发布。我们还做过基于大学生休闲娱乐有关的支付产品,也没有做成。2013年底,我们就说选择一个方向,做一个分期产品,不想做纯粹赚利息的,做成了帮助商户做营销的产品,帮助商户提升转化率和客单价。所以这个产品刚设计出来的时候,分期都是免息的,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但是我们肯定有成本的,包括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成本方面,商户会补贴一些,但是商户费用很低,只有1.6%。这就是天猫分期。2014年,我们一直都在运营天猫分期产品,效果很好,上线的时候只有8家商户用,1年以后,就有8万家商户用了。这个产品有平台价值,所以一直存在至今,只不过消费信贷的品牌现在都统一在花呗品牌下面了,天猫分期现在叫做花呗分期。但是,天猫分期太低频了,因为它主要针对金额高的商品,比如3C和大家电。我们还是希望设计出一个高频的产品,就想做一个支付产品。但是,从哪个点着手做呢?对平台有价值的产品,才有生命力。通过分析各项数据,我们觉得支付成功率是一个可以改变的东西。我们不是希望像银行一样给用户一个额度,一张卡,我们想的是,当用户用银行卡失败了,需要支付,花呗就能给你消费额度,马上就能用。
花呗是2014年底上线的,最初它就放在支付宝PC端入口,PC端淘宝的收银台里面有。我们微贷事业部的所有产品,也都是基于支付宝的渠道、客户、流量在做的。花呗上线不久,某天我在吃午饭,突然接到了eric(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的电话,他说花呗这个产品很好,他会想办法支持的。后来,他很快召集了高管的会议,支持花呗的发展,希望把支付成功率这个点做到极致。支付成功率,是我们的第一个KPI。支付成功率这个问题,不只是双十一,日常也有。看后台数据的话,比如银行卡没钱,超出信用卡限额的情况非常普遍,一个重度的淘宝用户,每年平均有十几次支付失败。对于商户来说,好容易有个用户到了收银台,结果支付失败了,前期所有努力都付之流水。而且很多消费本来就是冲动消费,过了时间节点也许就不想买了。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对商户、用户都有很大的价值,这样,这个产品在平台里面,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花呗运营1年多了,用户有意愿的支付成功率,已经从96%提高到98%。KPI方面,其他还有风险控制,便利性。以支付成功率为内核,外围也要控制好,否则没法做,比如风险和用户体验,如果还款不方便肯定也没有人用。 「 花呗的未来:如何走出阿里 」从支付成功率再去思考,最容易产生支付失败的是什么人呢?就是信用资质一般,现有金融体系覆盖不到的人,比如他可能就是快递小哥,大学生,淘宝店客服,这些人群都需要这种信用产品,他们除了希望支付成功,也希望能被金融工具覆盖,有这种服务的需求。花呗这个产品,就是满足了草根人群的金融服务需求。我们有一些体验,只给一些客户很少额度,比如500块钱的,给的就是一些草根人群,目前来看,这部分人的活跃度非常高,因为他们确实也没有其他渠道使用金融产品,这是一种普惠金融。这部分人的风险很高吗?风险大小,也跟产品的额度管控体系有关。比如这群人,我们给他们的额度不高,出风险的概率也不高,也能取得平衡,以相对低的成本来服务这群人。关于资金来源,花呗一直是用资产证券化来解决资金问题。它的成本要比网商银行的企业贷款成本高,是从市场上拿来的钱,要走信托和各种渠道去拿钱。为什么花呗没有放进网商银行呢?我们对网商银行定位就是专注小企业。而且只有几十亿资本金,覆盖规模有限。花呗需要有比较快的响应机制,创新比较多,放在小贷公司里面比较合适。花呗这个产品,下一步,我们想覆盖更多场景。我们希望以金融来拉动用户的消费。现在,我们想要做一些线下场景,比如上周我们和西单大悦城合作。走出阿里,我们的重心还是这批没有信用卡的人群,拉动他们的消费。实际上,我们的资本金毕竟有限。所以,我们的人群,和产品设计,就是和信用卡有明显的区隔,不想进入这个红海市场。中国信用卡1.78亿持卡,多少活卡很难统计。花呗的用户活跃度很好,但是我们尚未公布花呗的用户数量,我们的用户基数很大,支付宝有超过4个亿,淘宝天猫用户数量还更多。未来,我们不排除基于花呗的客户,和传统银行合作,推出花呗信用卡。蚂蚁金服毕竟是平台化的公司,靠做花呗,我们沉淀了几个能力,风险控制,互联网平台运营能力。未来,我们肯定希望和合作伙伴一起合作。银行,线下运营成本偏高,做低端用户,做一个亏一个,互联网的高效,就体现出来。花呗为什么能做低端用户,是基于场景,基于大数据。【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
只要法律上没有硬性规定不准进入,一家公司不管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最终总会有新的进入者。如,阿里在做电商,但不仅阿里一家,京东也在做,其他的一些专业类电商网站如一号店也在发展。
至于对于股指期货松绑的必要性,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防范,市场投资者结构改善都有重要作用,对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也有着不可缺失作用,所以下一步对股指期货的松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过去30多年中国的企业家主要是靠套利来赚钱,中国的经济也是靠企业家的套利发展的。人类从古到今都有这个精神的。所以中国下一步的关键是企业家能不能从套利行为转向真正的创新。
房地产商其实都急于将房地产降价卖出,如果现在中央政府允许降价,那么降价就有可能实现。把希望过多的寄托到进城的农民身上是不现实的,老百姓没有那么强的购买力购买多余的住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青年创业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