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买的所有商业保险都是商业健康保险产品

单位已经给办了社会医疗保险,还需要买商业健康险吗?
其实,对收入不高的老百姓来说,有了社会医疗或是公费医疗之类的保障,商业健康险就成了一种奢侈品了。但如果您收入还不错,希望得到更多的保障,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一些合适的商业健康险。但在选择险种的时候我们建议您最好不要选择报销型健康险,因为这种险有很大一部分跟社会医疗险重叠了。
社会医疗险和报销型的商业医疗,理赔时都要求提供医疗费发票的原件,而且一般报销后发票不会还给您(尤其是社保)。这样一来,一张发票,在社保那报销完了,就不能在保险公司那报了。而且这两个险的报销范围也是一致的,社会医疗险不能报销的药和医疗项目,商业医疗保险也不给报,因此同时投保这两种保险就会造成浪费。
但是如果在社会医疗险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补贴型的商业医疗险就不同了,您可以拿医疗费的发票到社保部门报销,拿病历本也住院证明去保险公司那里领定额医疗保险补贴,说不定这个补贴补上社会医疗险不给报销的那20%还能有多呢,就算这样保险公司也得按数给您补贴,因为每天补贴多少钱合同是约定的。
买保险是不是越便宜越划算?
不对。保险不比其他商品,该收多少保费都是精算师算出来,再经过保监会核准的,因此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只是不同的保费对应了不同金额的赔偿数额,如每年交229元,那么一次住院最高就报3000元医疗费,而每年交482元保费,最高就能报销7900元医疗费用。所以,您在选择保险的时候不能只顾便宜,还要看最高赔偿金是多少。要知道商业保险公司有一大帮精算师天天在算着定多少保费挣钱最多。所以大家在选择保险的时候要从自己的经济收入、身体健康等各方面的情况出发,而不能光看哪个便宜。
我奶奶今年68了,身体还算健朗,能给她买份健康险吗?还有我刚出生的小宝宝我也想给她买个健康险
保险公司也知道年纪太大的老人和刚出生的小孩染上疾病或死亡可能性比较大一点,他们当然也不愿意做亏本生意,所以对于健康险(意外伤害附加医疗险除外)各保险公司大都规定太小和太大的年纪都不保,有的要求出生后90天,有的要求16周岁以上,等等。对于年纪大的保险公司则一般要求不能超过65周岁,70岁的也有
隔壁小王说我昨天买的这个保险不划算,让我去退钱然后选个好的,这钱保险公司能给我退吗?
当然可以。各信誉好的大商店都爱在门口写着类似“本店商品出售7天之内不满意可无条件包退包换”的广告条。各家保险公司为了表示自己的东西确实是好东西,大多也在保单上写着“投保人于本保险单签发之日起十日内,要求解除合同的,本公司退还已收全部保险费。”这就是所谓的投保人的“犹豫期”,这10天之内您可以要求保险公司无条件退还您已经缴纳的全部保费。但保险公司也不会做亏本生意,如果保险公司已经安排您做了体检,自然会扣除您的体检费。不过如果您买的这份确实不合适,扣个体检费,剩下的保费都能退,那也行啊。
他们都说出了事,要赶紧报案,可怎么个报法呢?
发生保险事故,如意外事故造成伤害、疾病住院、死亡之后,需要尽快将相关情况报告保险公司,这个就是业务员说的发生保险事故后报案。
不光被保险人、受益人、相关知情人员都可以向保险公司报案,报案的方式也很多,如电话、传真或亲自到保险公司各地机构告知值班人员,只要通知保险公司业务员或者理赔人员都可以。一般来讲,电话报案较为便捷和常用,保险公司都设有报案热线电话。对保险公司要求要看事故现场的,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应当尽量协助,最好不要擅自处理事故现场。
如果是因为意外身故、受伤,如车祸、凶杀、失踪、不明原因死亡等,您除了要向保险公司报案外,还应当及时向公安、交警等政府执法部门报案。因为这些部门出具的事故证明或死亡证明将是您索赔时必不可少的证明材料。
保单上指定的医院里没有专科医院,因病情需要到专科医院就诊怎么办?
单定死了必须去指定的医院,因此严格从条款上看,非指定医院的医疗费,保险公司是不报的。但是保户如果因为病情特殊,须要去专科医院才能得到有效治疗,保户可以及时向保险公司提出申请,如果确实是有必要转院,保险公司再不赔就说不过去了,相信到了法院法官也不会支持这种蛮不讲理的拒赔的
我也知道住院的医药费保险公司不是什么都给报,但是到底哪些是可以报的哪些是不可以报的啊?
保险公司管报的药和治疗项目必须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首先必须是治疗您得的这种病的。所以顺便给老妈开的药肯定是不能报的;您要是同时治疗的不只一个病,而其中一种是保险公司不保的病,那么为了治疗这种病发生的所有的检验费、手术费、药费等,保险公司都不会报的。
其次,必须是医生给开的药,您自己在药店买的肯定是不给报的。
最后,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商业医疗保险都是按照当地公费医疗或社会医疗保险标准进行报销。您仔细看就能发现,保单上都写着“医疗费按当地公费医疗或社会医疗保险标准执行”等类似字样。就是说必须是咱们社会医疗保险给报的《基本医疗保险治疗项目》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项目和药品,保险公司才给报,其他那些价格昂贵的进口药保险公司是不管的。通常一般老百姓都不清楚哪些是《基本医疗保险治疗项目》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那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您只要跟医生说一声,您是保险了的,请他尽量用可以报销的药,不能报销的还麻烦他告您一声,这就一切ok了。
他们让我把体检费给付了,这钱该我掏吗?
我投保了住院医疗险,按要求体检了,结果说我有肝炎,保险公司倒是同意给我保,但是他要增加保费,所以我没肯保,他们就让我把体检费给付了,这钱该我掏吗?
通常如果检验结果正常的话,保险公司就应当通过核保,保险合同即开始生效,体检费由保险公司掏。但是如果检验出来一切正常,你又反悔了,那保险公司就是认为既然是您反悔导致保险合同没能成立,几百块体检费当然得您自己掏,这也是有道理的,否则岂不是人人都可以把保险公司作为免费体检中心了吗?
但您说的这种情况还比较特殊,检验出来有问题,保险公司依然同意为您承保,但是要求增加保费或要求其他特殊约定,此时您决定不投保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当初在您投保的时候,保险公司没有告诉您保费要涨或有什么特殊约定,如果业务员事先没有告诉您这种情况下需要您自己掏体检费,那您完全可以据理力争,坚决不掏体检费。
是不是不体检,保险公司就不给保啊?
也不是任何一种保险都要先体检,现在体检费一般都是由保险公司承担,所以保险公司也会考虑这个钱是否花得值。
一般像住院医疗险、重大疾病险、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寿险等跟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紧密相关的这些险种,保险金额不是太低的话,保险公司一般都会要求您先体检,然后根据您体检的结果决定是否给您保。如果体检结果显示携带某种病毒很可能导致某种疾病的,保险公司可能就会根据您具体情况要求您增加保费,或者干脆就不同意接受您的投保。
另外,如果您在这家保险公司买多份保险,如人寿险、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等等,而这些保险的总共的赔偿金额如果超过一定数额,如20万人民币,保险公司也会安排您体检。
我都已经超过宽限期了还没缴下一期保费,怎么办啊?
对于需要分期付款的保险时间长的保险合同,一般都可以恢复效力。就说如果您在分期缴付保费的宽限期最后一天还没能续上保费,保险合同就失效了。但是在失效两年之内,您还可以向保险公司申请要求恢复效力,经保险公司同意,您只要将所欠的保费及利息都补上就行了。但是这条最好也不要轻易使用,因为对于健康险保险公司会要求您重新体检,再检出什么病来可就不赔了,而且还要再来一个观察期,万一真的有事就亏大了。
该续保费了,可我们还没发工资呢,能缓缓吗?
对于分期付款的保费,保险单上一般都有一个宽限期的条款。所谓宽限期就是指保费到期后60天内缴付下一期保费保险都继续有效。要是这60天内发生了保险事故,即便您还没有续上下一期保费,只要60天宽限期未届满,保险公司还是要按合同赔付保险金的。当然,这时您也必须续上您下一期的保费。
住院险都管保哪些?
各保险公司的住院险包括的项目稍微有些不同,但大都包括以下几种:床位费、药费、治疗费、检查检验费等,有些也包括手术费。不过您可千万别以为所有治疗项目和药费保险公司都会赔,一般的住院医疗险只管当地社保部门规定的《基本医疗保险治疗项目》和《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的项目和药品,好多价钱贵的药和治疗项目保险公司就不管赔了。
重大疾病保险怎样投保最合理?
重大疾病保险是每个人保险组合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重大疾病一旦发生,如果没有合理的保险保障,除了要承受疾病的痛苦外,还要忍受经济的困窘。那么,在投保这类保险时,该如何做到合理安排呢?
  首先,投保金额的选择须根据个人需要,同时也要结合保险公司对保险责任的具体规定。&
&&&&&&&以某公司的保单A为例,合同规定,被保险人初次发生合同指定的10种重大疾病时,可获得基本保额两倍的重大疾病保给付;若被保险人身故或身体高度残疾,则按基本保额的三倍给付,但应扣除已给付的重大疾病保险金。
  有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人均需要10万元左右的重疾医疗费支出,按现行医保政策,若身患重大疾病,大约有20%的医疗费用需要个人负担。从保障角度来说,有医保的人至少需要2万元的补偿,没有参加医保的则需要10万元的补偿。考虑到A保单提供基本保额两倍的重大疾病保险给付,因此,参加医保的人可投保1万元,没有参加的则需要投保5万元。
  专家建议,在投保重疾保险等健康险时,尽量选择交费期长的缴费方式。一是因为交费期长,虽然所付总额可能略多些,但每次交费较少,不会给家庭带来太大的负担,加之利息等因素,实际成本不一定高于一次缴清的付费方式。二是因为不少保险公司规定,若重大疾病保险金的给付发生在交费期内,从给付之日起,免交以后各期保险费,保险合同继续有效。这就是说,如果被保险人交费第二年身染重疾,选择10年缴,实际保费只付了五分之一;若是20年缴,就只支付了十分之一的保费。
  此外,不少寿险合同提供减额交清保险的选择,即在保险合同具有现金价值的情况下(一般投保两年以后),投保人可以按当时的现金价值在扣除欠交的保险费及利息后的余额,作为一次交清全部保费,以相同的合同条件减少保额,合同继续有效。这意味着选择分期交费的投保人,日后想减少保额或者发生交费困难时,除了退保之外还能有折衷的选择。
  考虑到身染重病的其他相应支出,您还可以在健康重疾主险外附加住院医疗保险和住院生活津/补贴保险,这样,在重大疾病确认时可以领到重疾保险金,而住院治疗的医疗护理支出也可得到补偿。专家认为,拿出收入的7%~8%投保重疾类保险是比较符合实际需要的。
在自身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增加保险费投入是一项明智的选择。曾有报道某影视名人的第二次换肾费用是300万元。
 10万到20万元保额较合适
  适当购买重大病险的窍门还在于了解目前患重疾之后所需花费的医疗费用。根据最近的统计,重大疾病的治疗费用少则七八万元,多则十几万元甚至更高,因此购买10万元到20万元的保额比较合适,低于10万的保障功能太弱,而超过30万元对普通大众来说也没有必要。当然,每隔三五年,投保者还可以打开自家的保单检查一下,看看是否有必要追加保额,根据家庭人员和经济状况的变化做一些适当的调整。
  另外,目前市面上的重疾险有两种:作为主险单买或者作为附加险与主险一同购买。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其实这两种模式的投入费用和意义差别都不大。
意外伤害险和意外伤害医疗险都保管保啥?
意外伤害险的赔偿金只有在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残疾时才能得到赔偿,一般的伤害是不赔的。这种险可以单独投保,也可以作为人寿险的附加险。
意外伤害医疗险是负责赔偿意外伤害的医疗费的一个保险,因只要是意外事故造成的伤害,并发生了医疗费,保险公司就管赔,即便没有死亡或残疾也没有住院,只是有一些门诊的药费、治疗费什么的,保险公司也管赔。但是这种意外伤害医疗险通常只能作为意外伤害险的一个附加险,就是说您要想投保意外伤害医疗险必须投保意外伤害险。
投保了重大疾病险就什么病都赔吗?
许多保险公司都宣传他们保的疾病有数百上千种之多,您千万不要被他们蒙蔽了。其实您仔细看他们保单上列的那些病500种里面400多种都是癌症。其实所有重大疾病险保的疾病都是非常有限的,都是心肌梗塞、各种癌症、尿毒症、瘫痪等要命的病,就是一旦得了基本上就差不多了的那种。其它好像哮喘、肺结核也是大病了,但是这些病得的人也多,治疗费用高时间长,保险公司是不会把它们作为“重大疾病”列上保单的,不然就赔破产了
重大疾病险管保哪些?
重大疾病险就是保险公司承诺一旦您患上了保单上写的那些疾病,保险公司一次性赔付您一笔较大的钱。通常是您的保费交得越多赔的钱也越多,与您为治病花了实际花多少钱无关,因此也不需要您提供相应的发票。
附加手术医疗保险管保什么?
有些保险公司的住院医疗险当中是不包括手术费的,而是将手术费独立出来,由住院医疗险的附加险来保,就是手术医疗险。被保险人一旦做了保单所附手术等级表中所列的那些手术,保险公司就会根据手术等级和投保的档次,为被保险人做出赔偿。同样的手术,不同档次的赔偿金也不同:一档赔偿金额200元,三档就可能有500元。当然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投保档次越高越您交的保费也就越多。
今年保险公司就说住院医疗险不给我保了,这合理吗?
买重大疾病险就是冲着这个附加住院医疗险去的,业务员告诉我这个住院医疗险可以一直保到的65岁的,我想这多好啊,以后住院费都有保障了。于是我很爽快的一次性交了12942元的保费。我去年得了糖尿病住了一次院报了几百块钱,可今年保险公司就说住院医疗险不给我保了,这合理吗?
住院医疗险,只是一种附加险,就是说您必须投保这家保险公司规定某种主险,如长期重大疾病险,人寿险等,保险公司才会给您保这种附加的住院医疗险。
主险是长期的,所以主险保费您得年年交,但这个附加的住院医疗险,保险公司都只给一年一保,这样他们每年都作一次清理,把那些身体不好的,住院可能性大的被保险人都扫地出门。当您因为被拒绝继续承保住院医疗险,而气急败坏地要求退保那份长期的主险时,保险公司就会告诉您,只能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这时您会发现如果退保就无缘无故损失了一大笔钱。
这也是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的一个重大区别。社会医疗保险是强制的,就算是得了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也不能把您清理出去。而商业保险就不一样了,所以您根本不要指望这种一年一保的附加住院医疗险能保障您下半生的医疗费。
现在也有些保险公司为了吸引更多保户也在主险的保单中承诺可以保证续保到65岁,其实这又是一个烟雾弹。您仔细看看就会发现续保是有严格条件的,通常只有那些连续三年投保都没理赔,体检结果显示身体健康的人,保险公司才会承诺给您续保到60岁或70岁。就是说是否给您续保还是取决于保险公司,他说不给续就不给续,那还是没保障。
不过补贴型的住院医疗保险倒是有终身的,只是仔细看看保费相对较高,而每日住院补贴却很低才四五十元一天,往后每五年才给涨2元一天,真要的了病,也是杯水车薪。
所以您一定记住保险公司是商家不是慈善家,他们是不会做亏本买卖的。
住院险中的补贴型和报销型都怎么赔法?
目前,住院险的赔偿有两种:补贴型和报销型。
补贴型:按照住院的天数计算赔偿金额。这种赔付方式下,保险公司一般都提供数额不同的几种赔偿金,当然羊毛肯定出在羊身上,要想得到高的赔偿金额就得多出保费。最后能拿到多少赔偿,就要看您投保了时选了多大的金额和您住院的天数。比如您投保了100元/天的,住了5天院,那么不管您这5天在医院花多花少,保险公司就赔您100元/天*5=500元,就是少了不管,多了不退。但保险公司一般都规定一个单次住院免赔额。
报销型:按照实际住院花费计算赔偿金额。这种赔付方式下,保险公司一般都约定仅报销实际花费的80%,即您自己要承担20%。如您住了2天花了800元,保险公司就陪您800*80%=640元。这样保险公司能给您报销的钱肯定比您花出去的要少,但是这种方式下保险公司能够给您报销的上限就要比补贴型的高多了,要是得了费钱的病,这种报销型的显得特别划算了。
老爷子刚去世好不容易领了保险金,隔壁老李却说老爷子炒股跟他借的钱还没还,人都死了这钱还能还吗?
如果保单上的受益人一栏没填,或者填了个“法定”,就是没有受益人,那么按照法律的规定这笔死亡赔偿金是被保险人的个人财产,必须首先用来偿付被保险人的个人债务和未缴税款,然后才是按照我国《继承法》由法定继承人来继承,而且还有从中扣除遗产税(很多国家都征收遗产税,虽然目前我国还没开始,但遗产税草案已经报至国务院,很快将会颁布实行)。但如果投保单上写了受益人,那么死亡赔偿金就成了受益人的个人财产既不需要扣除遗产税,也不能从中扣除被保险人生前的债务。因此,投保时一定要记得填写受益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登录没有账号?
&登录超时,稍后再试
免注册 快速登录
健康险咋买买 听听专家怎么说
  30~50岁!正成为家庭风险高度聚集的年龄段。
  各家公司近期陆续公布了2015年度理赔报告。其中,被保人出险年龄区间段占比最高的是41~50周岁组别;的大部分集中在30至49岁年龄组,30~39岁女性要占所有女性重疾案例的40%。
  以往所谓的“大病”,近年来越来越趋向低龄化;出于风险转嫁,健康也越来越成为家庭优先配置的选择。
  这一期的理财周刊,我们挑选了5种不同人群,为了防范疾病,来看看他们在方面有怎样的现状和诉求。再来听听,专家是如何来分析的。
  记者 徐文燕
  老年人最需要保障却不给保? 陈松 机关单位职员 43岁
  关键词
  上个月舅舅被查出恶性肿瘤,送到上海治病去了。父母得到消息情绪很低落。我突然觉得应该给他们补充点商业保险。我找来熟悉的保险咨询,结果却很失望。他们都鼓动我给孩子买点保险,一提及老人,他们说即使可以买,很有可能超过保额,没啥意思。我觉得,老年人最容易出现健康上的问题,这个群体最需要保障,为什么反而很难买保险了呢?
  我父亲刚刚过了70岁,我母亲60多岁,他们现有的医疗保障主要就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根据我咨询到的情况,这个年纪已没有什么商业可以买。像保险,一般55周岁以上就很难了,70岁以上根本就买不到。这个跟我之前设想的差很多。
  有业务员跟我说,像我父母这样年纪的,估计只能看看了,而且也要注意具体险种是不是被保险人的年纪有限制。“其实55岁以上再买健康险就不划算了。打个比方说,55岁投个健康险,一年交保费5000元左右,保额是5万元,交到后来可能保费就超过保额了。更别说你家老人这个年纪的了。这个年纪社会保障类的保险去保保好,商业保险,基本没啥可看的。”
  我回去翻了一下我买的那款重疾险的表,还真的是年纪大到一定程度买来不划算。有银行理财经理告诉我,还是买些变现容易期限灵活的理财产品作老人的健康基金来得实际点,商业保险总是要赚钱的,年纪越大,出险系数越高,保险公司不愿保也是情理之中的。
  宁波市分公司个险部资深保险专家徐曼文点评:
  商业保险公司在承保健康险的时候都设有相关核保机制,年龄较大的市民一般都要先进行体检。由于多数高龄人士都存在一项或几项既往病史,往往无法通过审核。此类客户,如果想要为自己预留一些应对健康风险的资金,在无法投保健康险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中短期的带有理财功能的产品,在确保安全的同时,还可以享受相应的分红。
  那些身体状况通过保险公司审核的高龄人士,交费相对于年轻人而言是比较高的。老年市民也可考虑购置些消费型的重大疾病保险,比如一个60岁的男性,年交保费2000多元,一旦发生大病,可以一次性获赔10万元。
  没有医疗保障,像是在裸奔 亚萍 打工族 38岁
  关键词
  我和我老公都是安徽人,现在在一家私企做冲床。通常像我们这样打工的,基本都不缴社会医疗保险,一是企业老板为了省成本,二是我们自己也不愿意缴。每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要是其中再有一笔钱还得拿出去缴,不划算。我们身边的老乡都这么认为。
  几个月前,老公生了一场病,让我一下子迷茫了。从去年开始,老公一直觉得喉咙底部有些不舒服,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卡在食道。我们起初以为,是不是每天做冲床,身体有点累,再加上我们喜欢吃辣椒,可能是刺激到喉咙了。去医院配了些消炎药,但一点都没有好转。最后,医院确诊是声带长了息肉。医生说,息肉有点大,要做手术,将息肉切下来拿去化验,这着实把我们吓坏了。
  我们办理了住院手续,术后又在医院住了几天。还好检查结果是良性的。没有大事,我们觉得很幸运。但是这手术一做,加上各项检查和保养品,花了将近5000元。我意识到:我们这样的打工族,没有社保,生病花钱都得自己掏,万一真要生个大病,仅有的一些积蓄,完全不够用。更何况,我们还有一家子要养。
  我去问过我们的老板娘,她除了基本医保,还会向保险公司买保险,一旦生大病可以赔个几十万元,但这一年的花费也不少,我们无论如何是承担不起的。对于我们这样的打工族,有没有合适的保障方式?
  徐曼文点评:
  社保是最基本的福利保障制度,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的能力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补偿和帮助。这是用工方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劳动者应该享受的权益。建议每位公民都要主动去维护这项最基本的保障。
  此外,可以将商业保险作为有力的补充。打工族的健康保障规划,在起步阶段可以适当考虑配备一些定期性的重大疾病保险。此类的特点是保费较为低廉,而且市场上部分产品已经开通了月缴功能,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低收入群体的资金压力。每月缴纳200-300元的费用,就可以在确诊相关重大疾病时一次性获得10万元左右的定额赔偿,解决医疗费用的燃眉之急。如果健康到老,所缴纳的相关费用可以全数领回,作为养老补充。
  给孩子保障要先从自己开始 于丛 30岁 普通白领
  关键词
  我是一名普通白领,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一年十来万元收入,加上老公的薪水,一年收入逾20万元。家庭并不富有,但也算过得滋润。
  去年,我们的儿子出生,我们视其为掌上明珠,真的想倾尽所能,把世上一切最好的给他。而意外和疾病是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两个风险,我跟老公也商量过,想给他做一些预防。虽然我儿子也纳入到了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畴,每年个人缴纳400元,政府补助500元,合计900元的费用,在门诊和住院时,医保都有一定比例的支付。但是,我们觉得,现在疾病风险那么大,这点保障还是不够。
  前阵子,我在一个妈妈群里看到,有不少新妈妈都有给孩子购买健康保险的,大家都报名要去参加一个针对新妈妈购买健康保险的讲座,我也报了名。
  这个健康保险讲座给我的触动很大。我本来是抱着给孩子买保险的目的去的,但是专家给出的建议:给孩子买保险,首先父母得有保险,要是父母自身没有保障,万一有个大病大灾的,孩子的保险费都付不了了,还有啥意义。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保障得从自己开始啊。我跟专家交流了一下,我在几年前买过一份保险,但是他说,买保险,首先要的就是保障,最应该投保的就是疾病和医疗方面的保险,这是最基本的保障。在这些保障满足的情况,可以做些投资类的保险,才这是锦上添花的。
  明白了这些理,我觉得自己迫切有需要给未来做个规划,现在有了孩子,还有两边的父母,肩上的担子明显重了。未雨绸缪,在事情找上门的时候,总能游刃有余些。
  徐曼文点评:
  的正确顺序是从家庭经济支柱开始,其次才是家庭的其他成员。作为家庭的主心骨,理想的保障额度是他的年收入×剩余工作年限,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年收入20万元的30岁男性,在不考虑他工资增长的情况下,他退休前可以给家庭贡献的收入合计600万元。这就是他个人对于家庭而言的经济价值。这个群体的收入一旦因为疾病和意外发生中断,对整个家庭的打击是致命的。
  当然,考虑到商业保险公司的核保规则及市民在投保时所具备的净资产状况,不可能一步到位保足如此高的额度。我们可以先以重大疾病平均诊疗费用30万元左右的额度搭配一款费用补偿型的住院险进行配置,人均1万元左右的费用。加上市民之前所购买的一些,所有费用支出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20%以内是较为合理的。未来,收入增长的情况下,可以适时上调相关的额度。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健康险咋买买 听听专家怎么说》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你可能会喜欢
热门新闻排行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传真:010- 邮箱:yhts@ 本站郑重声明: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系政府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ZX0005]。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健康保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