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TI三级分销系统设计逻辑模式变革的背后逻辑,代理商还有没有活路

您的位置:
&TI代理商 TI现货分销商 德州仪器代理商
TI代理商 TI现货分销商 德州仪器代理商
&深圳市康拜尔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3037号南光捷佳18-F
&&&&志趣认证
&日(距今788天)
深圳市康拜尔科技有限公司&一般纳税人17%增值税票
电话:66&&&
联系人:李小姐
传真:1&&QQ: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深南中路3037号南光捷佳18-F
TI代理商&TI现货分销商&德州仪器代理商&TI&NSC&中国深圳现货代理商&TI半导体代理商
LP55231SQE/NOPB LIGHTING&DRIVER/OTHER&IC WQFN
LP55231SQX/NOPB LIGHTING&DRIVER/OTHER&IC WQFN
LMV931Q1MF/NOPB LMV931Q1MF/NOPB SOT
LMV931Q1MFX/NOPB LMV931Q1MFX/NOPB SOT
LP5907SNX-1.2/NOPB LP5907SNX-1.2/NOPB X2SON
LP5907SNX-2.8/NOPB LP5907SNX-2.8/NOPB X2SON
LP5907SNX-3.0/NOPB LP5907SNX-3.0/nopb X2SON
LP5907SNX-3.1/NOPB LP5907SNX-3.1/NOPB X2SON
LP5907SNX-3.3/NOPB LP5907SNX-3.3/nopb X2SON
LP5907UVX19/NOPB High&performance&LD0 DSBGA
LMP8481MM-S/NOPB CURRENT&SENSE&AMPLIFIER&IC VSSOP
LMP8481MME-S/NOPB CURRENT&SENSE&AMPLIFIER&IC VSSOP
LMP8481MMX-S/NOPB CURRENT&SENSE&AMPLIFIER&IC VSSOP
NS486SXF-25/NOPB MICROPROCESSOR/CONTROLLER&IC QFP
LMC7215QIM5/NOPB LOW&POWER&AMPLIFIER&IC SOT
LMC7215QIM5X/NOPB LOW&POWER&AMPLIFIER&IC SOT
LMV551MF/NOPB 3&MHz,&Micropower&RRO&Amplifier SOT
LMV551MFX/NOPB 3&MHz,&Micropower&RRO&Amplifier SOT
LMV551MG/NOPB 3&MHz,&Micropower&RRO&Amplifier SOT
LMV551MGX/NOPB 3&MHz,&Micropower&RRO&Amplifier SOT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关键字:&&&&&&
给我留言,我会立即联系您,谢谢!
(格式:区号-号码(分机) 如 010-8))
(强烈建议填写,可跟踪信息!)
(1000字内)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
Copyright &
志趣网 版权所有0 产品信息
传感器/变送器>
存储卡和硬盘>
屏/TP/指纹模块>
连接器和线缆组件>
开发/测试/维修>
结构件和紧固件>
您现在的位置: > 商城快讯 >
> IC原厂要抢分销商的活儿是真的吗?解析TI分销模式变革背后的逻辑
IC原厂要抢分销商的活儿是真的吗?解析TI分销模式变革背后的逻辑
hjindex.sitename
类别:业界动态
昨日,国际电子商情社区的一则爆料在IC圈内炸开(惊! 原厂要抢分销商的活儿?!FAE、PM以后没饭吃了?)——消息称,据某分销商内部邮件透露,模拟IC大厂TI的分销渠道将不再扮演向客户层面提供设计服务的角色,只继续发挥在供应链和物流的作用。日之后,TI将不再接受新的设计注册方案提交。消息一经传开,不少业内人惊呼:“代理商以后只能做‘货代’了?”,“代理商还能玩啥?!”,“TI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措施?”...邮件部分信息事实上,TI这次的动作早就有迹可循。几年前,业内就有传出TI要推大客户直销,抛掉对代理商的依赖。虽然TI并没有完全走向直销,但显然直销战略早就已经开始布局。TI前员工2012年的贴文TI的直销战略分为:通过优势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利用优秀品牌影响力,吸引多家代理,平衡代理力量;通过SBO、DBO规定,引入代理相互竞争,通过代理,拿到客户信息;大规模扩招销售人员,紧跟客户,抛掉对代理商的依赖,控制代理商margin,让代理成为放款期和押库存的工具;中国兴建仓库,取代代理商价值,直接对客户供货。前三步都要走的慢,慢慢积累,到后两步厚积薄发。TI走前三步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2011年上海保税区内仓库建成花了也就两年。代理商还没有反应时间,才发现已经被原厂给“利用”并“抛弃”了。没有了独有的客户资源,代理商就失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可见,TI变革分销模式并不是突然。据TI内部人士爆料,此举是面向全球统一部署的。“TI此行分销渠道的变革是为了把playbook工具往mass market fanout推进,增强TI在这个‘荒无人烟’地方的存在感。这次变革,权利更集中化在美国总部,本地各地区建立相应团队支撑执行,直接跟全球策略同步。”TI这样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长期观察元器件行业的@Barry认为: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TI如此做,可以全盘掌握市场情况,更加灵活和积极的服务客户。@dplion2019:TI在单纯化自己代理商的职能,代理就做资金流和物流,利润会越来越少,库存会越来越大。技术服务让IDH来做,把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这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其实对TI来说业务管理简单了,代理商管理也简单了,效率应该会更高。@clark kent 可可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包括云计算和万物联网,不包括人工智能,就是单纯的十年前的信息技术,就说互联网和数据对接)对电子分销行业的改造,这个改造,相对于很多行业,电子分销是不是略显落后了?是不是会有更多改变,更多数据直接对接,效率更好?个人猜测是肯定的,但是代理商可能会要调整,是永远不可能被彻底替代的。专业分工,效率更高。也有人认为,TI这么做,本质上说明他们在销售额和利润上正面临压力。@百威尔赖桂林:分销商PM和FAE总体对原厂做的贡献不大,不够专业。不少代理商的PM以及FAE从业十几年后对于深入的产品知识还是认知非常有限。在行业走下坡路的行情下,原厂更多是走精英化的策略,把FAE和PM开拓市场等重要的环节交给专业人士,更加凸显质量以及效率,专业化精英化还是未来的重要方向。但抛开对代理商的依赖,TI能不能做好?@Barry认为: TI的18个分公司,经理和员工基本都是本地的。从2006年开始,TI分公司增加到13个,而现在一共有18个分公司。这些分公司除了在诸如杭州、成都之类的大城市外,在东莞、长沙、沈阳、珠海等二级城市都设了分公司。——TI自己的地推团队够强大了。线下已准备成熟,加之TI线上推广和营销都做得很好,去掉代理商,问题不会太大。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TI低估了代理商的作用。@Leon Zhang:分销渠道的作用还是不可以小视的,毕竟分销渠道的灵活和本地化是原厂不能比的。代理商的困局不管怎样,TI模式的变革,对其代理商而言影响是巨大的。中间环节一直在压缩,现在代理商接近沦为物流服务商。代理商应对的策略该是什么呢?@CENECHE: 大环境发生了变化,代理商需要下真功夫了。只做物流公司?以后保不准被顺丰抢走哦。@阿汤:老大这么干,以后IC圈都会效仿。那么代理商就不需要注册客户,不需要 DI,不需要申请价格...Sales 还有饭吃,代理商PM、FAE就没作用了,兄弟们改行吧...@IHS刘学岩 :现在产品方案高度平台化,设计所需的支持基本要靠原厂,这是大势所趋。PM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还要备货等等,本来代理的FAE就是跑腿的(做方案的工程师除外),好一点的AE也会被原厂挖走。所以,对代理影响不大,对个人的确影响不小!@qqchao:以后代理商要做原厂无法完成的工作,只要是原厂能够做的活儿,注定都会被抢走。或许...一些敏感市场会是代理商的最后一块蛋糕。会是行业趋势吗?业内人都在猜测,TI此举会不会引得其他原厂效仿?@百威尔赖桂林:并不是每个原厂都做了这么久的准备和有这样的能力去这样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原厂,所以不存在FAE PM没有活干了。@xiaoxiao肖骁:能够像TI这么投入的原厂,毕竟还是很少数的,财力、人力的需求不是小公司能支撑的。而曾为TI大客户部销售的买文鼎在几年前的贴文中就已经表示:研究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可以反思一下曾经的PC市场。现在的PC市场,大客户被原厂直销抢占,小客户被京东等电商争夺,中间商的利润空间很薄很薄。半导体市场的未来也是一样,大客户被TI为首的原厂抢占(其他原厂也必然学习TI的直销战略),小客户则会被易络盟或DigiKey之类的电商争夺。以上所说的都主要是模拟半导体。数字半导体因为支持、增值服务等的关系,这个进程会走得慢一些。TI此举备受争议,有人批其不厚道,有人评其又一次走在创新前列。你又是怎么看待TI此举的呢?以及,你认为,这会不会是未来半导体行业的趋势呢?代理商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个变化呢?
iczoom.article.webinformationdatil.previous:
相关资讯:
关注 iczoom 微信
实时掌握最新资讯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梅华路105号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科技楼102室
电话:+86&755&&&&&传真:+86&755&TI抛弃设计注册制,要抢分销商的活儿?其实TI要讲的是:有钱就来合作,没钱就呵呵 - 单片机/MCU论坛 -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最好最受欢迎电子论坛!
TI抛弃设计注册制,要抢分销商的活儿?其实TI要讲的是:有钱就来合作,没钱就呵呵
10:39:53  
昨天,一条重磅消息在圈内开始传播——据渠道主力授权代理商安富利内部邮件称,TI的分销渠道将不再扮演向客户层面提供设计服务的角色,只继续发挥在供应链和物流的作用。9月30号之后将不再有新的设计注册提交。
具体信息见图:
1.从开始,不接受新的设计注册方案提交;
2.针对unassigned accounts提交的设计方案(design wins)处理:
& & 2.1现有的unassigned accounts的设计方案将会保护到2017年底;
& & 2.2其他unassigned accounts新提交的注册方案并且在2016年底成功转换为设计成功方案,也会保护到2017年底;
3.assigned accounts提交的注册方案在前没有转换成设计成功方案的,TI系统将会关闭;
4.从起,所有的TI分销商,包括所有的目录分销商,将会有资格享受同等的折扣(对所有assigned accounts);
5.从起,所有的TI分销商,包括所有的目录分销商,将会有资格享受同等的折扣(对所有assigned and unassigned accounts);
为什么原厂供应商要改变原有的模式?
我们可以从设计注册说起。
提供设计服务支持,对分销商无疑是有利的。分销商更加深入客户,扩大其销售的产品数量,还可以更加了解终端产品生产情况。但供应商担心对客户设计与产品开发计划失去了解。
于是,分销商通过系统把设计注册进去,资料马上传到供应商那里。供应商可以调出报告,查看客户需求。
设计注册流程使得分销商的设计协助能够得到补偿,同时也向供应商提供了价值。供应商可以看到其哪些新产品受到欢迎,用在了哪些应用之中。
许多设计订单(design-win)把补偿直接与生产批量订单挂钩。分销商可以在一段时期内得到较好的价格,或者在批量销售上面得到较高的利润率。
另据TI内部人士第一手爆料:“TI此行分销渠道的变革是为了把playbook工具往mass market fanout推进,增强TI在这个“荒无人烟”地方的存在感”
“这个是TI全球的一个task force,策略由全球统一部署执行。”爆料人还说:“这次变革,权利更集中化在美国总部,本地各地区建立相应团队支撑执行,直接跟全球策略同步。”
我等吃瓜群众如何看呢?
摘录写行业内人士看法:
基本在TI的18个分公司,经理和员工都是本地的。从2006年开始,TI分公司增加到13个,而现在一共有18个分公司。这些分公司除了在诸如杭州、成都之类的大城市外,在东莞、长沙、沈阳、珠海等二级城市都设了分公司。------TI自己的地推团队够强大了。
线下已准备成熟,加之TI线上推广和营销都做得很好,去掉代理商,问题不会太大。 不过说明TI真用心。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TI如此做,可以全盘掌握市场情况, 更加灵活和积极的服务客户,也太TM用心的。
尽管如此,代理商和渠道商的价值还是有的,只是这些价值被市场固定利润了,告别之前自己定利润的好光景。
几年前Ti开始大力投入自己的社区运营工作,掌握终端用户的需求和反馈,是不是也可以看做TI动作的前哨战?不过,能够像TI这么投入的原厂,毕竟还是很少数的,财力、人力的需求不是小公司能支撑的。
代理商的价值越来越低.代理商应对的策略是什么呢?& && && &
看到这消息后第一反应,TI动手了;也看了朋友圈说很多分销商兴奋了。以后TI代理商跟分销商基础相等了。这是真的吗?真正仔细想想,以后做TI的利润越来越少,甚至于只剩1-2%。以后做TI玩的是资金战,谁放帐多谁拿客户。PM更忙,忙著跑客户,忙著做产销报表,生怕做错Forecast,亏钱。回头再看代理商越大越能做TI,因为有钱他玩的起。
再说FAE,兄弟们你们更幸苦了,虽然回归了Design In 本质;说到这会有人要问不是TI说自己做Design工作还要FAE做啥?回到这事件来看,TI的人力最多做大客户,中小客户谁做?还不是代理商自己做。只是少了Design保护,大家要常顾好自己客户免得被抢。不过再说回来还是谁资金多谁能笑的久。
TI是想要整理市场秩序,预测TI几年后会回归到设计注册制
TI其实要讲的是:有钱就来合作,没钱就呵呵
对这些电商网站来说,TI这一措施是一个灾难,除非有马云爸爸那么多money,淘宝可以统一ic交易平台
代理商的FAE和PM需要有真功夫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在paper work了,做好真正的设计服务你怎么看?
10:57:36  
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TI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措施呢?
12:56:41  
PCB在线计价下单
板子大小:
板子数量:
PCB 在线计价
以前是带着代理商玩,现在好了,开放互利,谁要的货多,谁能力强给谁,实力的象征啊。
13:44:56  
我关心的是公开的设计方案会更多还是更少?
13:56:32  
Ti在单纯化自己代理商的职能,代理就做资金流和物流,利润会越来越少,库存会越来越大。技术服务让IDH来做,把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这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其实对TI来说业务管理简单了,代理商管理也简单了,效率应该会更高。
高级工程师
18:43:57  
微控制器这一块,如果可以替代,小客户基本不会用TI的。
Powered by 您的位置:
>> >> 代理商还有没有活路?解析TI分销模式变革背后的逻辑
代理商还有没有活路?解析TI分销模式变革背后的逻辑
【大比特导读】昨日,国际电子商情社区的一则爆料在IC圈内炸开(惊! 原厂要抢分销商的活儿?!FAE、PM以后没饭吃了?)——消息称,据某分销商内部邮件透露,模拟IC大厂TI的分销渠道将不再扮演向客户层面提供设计服务的角色,只继续发挥在供应链和物流的作用。日之后,TI将不再接受新的设计注册方案提交。
昨日,国际电子商情社区的一则爆料在IC圈内炸开(惊! 原厂要抢分销商的活儿?!FAE、PM以后没饭吃了?)&&消息称,据某分销商内部邮件透露,TI的分销渠道将不再扮演向客户层面提供设计服务的角色,只继续发挥在供应链和物流的作用。日之后,TI将不再接受新的设计注册方案提交。
邮件部分信息
消息一经传开,不少业内人惊呼:&代理商以后只能做&货代&了?&,&代理商还能玩啥?!&,&TI为什么采取这样的措施?&...
事实上,TI这次的动作早就有迹可循。
几年前,业内就有传出TI要推大客户直销,抛掉对代理商的依赖。虽然TI并没有完全走向直销,但显然直销战略早就已经开始布局。
TI前员工2012年的贴文
TI的直销战略分为:1.通过优势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 2.利用优秀品牌影响力,吸引多家代理,平衡代理力量; 3.通过SBO、DBO规定,引入代理相互竞争,通过代理,拿到客户信息; 4.大规模扩招销售人员,紧跟客户,抛掉对代理商的依赖,控制代理商margin,让代理成为放款期和押库存的工具; 5.中国兴建仓库,取代代理商价值,直接对客户供货。前三步都要走的慢,慢慢积累,到后两步厚积薄发。TI走前三步花了十年左右的时间,2011年上海保税区内仓库建成花了也就两年。代理商还没有反应时间,才发现已经被原厂给&利用&并&抛弃&了。没有了独有的客户资源,代理商就失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可见,TI变革分销模式并不是突然。
据TI内部人士爆料,此举是面向全球统一部署的。&TI此行分销渠道的变革是为了把playbook工具往mass market fanout推进,增强TI在这个&荒无人烟&地方的存在感。这次变革,权利更集中化在美国总部,本地各地区建立相应团队支撑执行,直接跟全球策略同步。&
TI这样做,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长期观察元器件行业的@Barry认为: 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TI如此做,可以全盘掌握市场情况,更加灵活和积极的服务客户。
@dplion2019:TI在单纯化自己代理商的职能,代理就做资金流和物流,利润会越来越少,库存会越来越大。技术服务让IDH来做,把他们的利益最大化,这样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其实对TI来说业务管理简单了,代理商管理也简单了,效率应该会更高。
@clark kent 可可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不包括云计算和万物联网,不包括人工智能,就是单纯的十年前的信息技术,就说互联网和数据对接)对电子分销行业的改造,这个改造,相对于很多行业,电子分销是不是略显落后了?是不是会有更多改变,更多数据直接对接,效率更好?个人猜测是肯定的,但是代理商可能会要调整,是永远不可能被彻底替代的。专业分工,效率更高。
也有人认为,TI这么做,本质上说明他们在销售额和利润上正面临压力。
@百威尔赖桂林:分销商PM和FAE总体对原厂做的贡献不大,不够专业。不少代理商的PM以及FAE从业十几年后对于深入的产品知识还是认知非常有限。在半导体行业走下坡路的行情下,原厂更多是走精英化的策略,把FAE和PM开拓市场等重要的环节交给专业人士,更加凸显质量以及效率,专业化精英化还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但抛开对代理商的依赖,TI能不能做好?
@Barry认为: TI的18个分公司,经理和员工基本都是本地的。从2006年开始,TI分公司增加到13个,而现在一共有18个分公司。这些分公司除了在诸如杭州、成都之类的大城市外,在东莞、长沙、沈阳、珠海等二级城市都设了分公司。&&TI自己的地推团队够强大了。线下已准备成熟,加之TI线上推广和营销都做得很好,去掉代理商,问题不会太大。
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TI低估了代理商的作用。
@Leon Zhang:分销渠道的作用还是不可以小视的,毕竟分销渠道的灵活和本地化是原厂不能比的。
代理商的困局
不管怎样,TI模式的变革,对其代理商而言影响是巨大的。中间环节一直在压缩,现在代理商接近沦为物流服务商。代理商应对的策略该是什么呢?
@CENECHE: 大环境发生了变化,代理商需要下真功夫了。只做物流公司?以后保不准被顺丰抢走哦。
@阿汤:老大这么干,以后IC圈都会效仿。那么代理商就不需要注册客户,不需要 DI,不需要申请价格...Sales 还有饭吃,代理商PM、FAE就没作用了,兄弟们改行吧...
@IHS刘学岩 :现在产品方案高度平台化,设计所需的支持基本要靠原厂,这是大势所趋。PM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还要备货等等,本来代理的FAE就是跑腿的(做方案的工程师除外),好一点的AE也会被原厂挖走。所以,对代理影响不大,对个人的确影响不小!
@qqchao:以后代理商要做原厂无法完成的工作,只要是原厂能够做的活儿,注定都会被抢走。或许...一些敏感市场会是代理商的最后一块蛋糕。
会是行业趋势吗?
业内人都在猜测,TI此举会不会引得其他原厂效仿?
@百威尔赖桂林:并不是每个原厂都做了这么久的准备和有这样的能力去这样做,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原厂,所以不存在FAE PM没有活干了。
@xiaoxiao肖骁:能够像TI这么投入的原厂,毕竟还是很少数的,财力、人力的需求不是小公司能支撑的。
而曾为TI大客户部销售的买文鼎在几年前的贴文中就已经表示:研究中国的半导体市场,可以反思一下曾经的PC市场。现在的PC市场,大客户被原厂直销抢占,小客户被京东等电商争夺,中间商的利润空间很薄很薄。半导体市场的未来也是一样,大客户被TI为首的原厂抢占(其他原厂也必然学习TI的直销战略),小客户则会被易络盟或DigiKey之类的电商争夺。以上所说的都主要是模拟半导体。数字半导体因为支持、增值服务等的关系,这个进程会走得慢一些。
TI此举备受争议,有人批其不厚道,有人评其又一次走在创新前列。你又是怎么看待TI此举的呢?以及,你认为,这会不会是未来半导体行业的趋势呢?代理商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个变化呢?
本文由大比特资讯收集整理()
第一时间获取电子制造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大比特商务网”或者“big-bit”,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大比特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活动!
下次自动登录
进入商务室
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Copyright Big-Bit (C)
All Right Reserved 大比特资讯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本网站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影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做分销逻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