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旧制度与大革命 epub宣战”这里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epub”指的是什么

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p&&img src=&/pic4/docfiles/down/test/doc/11/94c53f2db2a5848——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p&&img src=&/pic4/docfiles/down/test/doc/11/94c53f2db2abb1fff405.zip/cooco.files/image010.jpg& &&/p&&p&(1)以上两幅图片各发生在什么时期?&/p&&p&(2)这两幅图片各体现了怎样的经济特色?&/p&&p&(3)出现以上特色的原因是什么?&/p&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图回答问题: 
(1)以上两幅图片各发生在什么时期?
(2)这两幅图片各体现了怎样的经济特色?
(3)出现以上特色的原因是什么?
在学习完《步入近代》这一单元的知识后,小明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以下问题的探究。请你来解答。(1)上面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分别出现在什么革命中?(2分)(2)“向旧制度宣战”这里的“旧制度”指的是什么?出现上述情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革命的文件】材料一& 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材料二&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材料三&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3)上述三则材料分别选自哪些文件?(3分)材料二和材料三所要表达的共同思想是什么?(1分)【革命的弄潮儿】材料四& 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材料五& 他于日为自己戴上了皇冠。就此,法国革命确实是结束了。但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和在欧洲第一次制定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却得以发扬光大。(4)根据材料说出两则材料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2分)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贡献?(各一项即可)(2分)(5)你最敬佩哪一位?请说出你敬佩的理由。(2分)&
在学习完《步入近代》这一单元的知识后,小明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了以下问题的探究。请你来解答。(1)上面两幅图片中的情景分别出现在什么革命中?(2分)(2)“向旧制度宣战”这里的“旧制度”指的是什么?出现上述情景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革命的文件】材料一&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材料三&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3)上述三则材料分别选自哪些文件?(3分)材料二和材料三所要表达的共同思想是什么?(1分)【革命的弄潮儿】材料四&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材料五&他于日为自己戴上了皇冠。就此,法国革命确实是结束了。但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和在欧洲第一次制定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却得以发扬光大。(4)根据材料说出两则材料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2分)两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人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的贡献?(各一项即可)(2分)(5)你最敬佩哪一位?请说出你敬佩的理由。(2分)
  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答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结合所学中外近现代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答下列各题。
  (1)19世纪中后期,中国、日本、俄国三国为了摆脱所面临的严重危机都进行了改革。认真阅读下列图片所提供的信息。
回答问题:
从上述三幅图片信息看,分别反映了三国当时掀起改革的哪一方面的原因?其中,哪些改革(写出改革名称)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所面临的危机?
  (2)在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模式和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都可能使一个国家完成工业化,实现经济转型,但这两种模式走向极端和僵化后,也会造成严重弊病。根据所学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①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随后,哪一国家通过什么方式成功突破了“自由放任”模式?
②“计划经济”模式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什么严重后果?
③拉开修正“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的改革是哪一次?最终,哪一国家的改革成功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
材料分析题:(30分) 1、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词典中,有两个地名占据着显著的位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 25岁,用青春把小渔村变成大都市,25年,用前无古人的速度领跑中国经济,这个城市的名称已经不仅代表地点,她代表一种关于时间的观念,也代表重若生命的效率。这个城市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当一切不再特别,她依然把每个春天的故事写得特别精彩。 &材料三 (如右图) 1985年,美国的《时代周刊》再一次以一位中国领导人为封面人物(如图)。该封面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中国的屏风将三幅图片组合在一起,中间一幅为人物肖像,左边一幅描绘的是人们高举马克思画像游行的情景,右边一幅描绘的是人们骑着自行车忙着上班的情形。 回答: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凤阳”一词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凤阳”因何出名?(2分) (2)材料二所述是中国的哪座城市?这座城市发展迅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4分) (3)材料一、二表明了我国新时期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4分) (4)材料三中这位中国领导人是谁?他对中国有何贡献?这一封面设计表达了什么含义?(5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2014年9年级历史半期试题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4年9年级历史半期试题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您的位置: &
& &&&2013年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30)
2013年自考“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30)
14:11&&网络 【
  第二节 高尔基
  原名:阿列克塞克西姆维奇彼什科夫。
  1、创作成就
  高尔基,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奠基人。是无产阶级文学最伟大的代表,把世界无产阶级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高尔基的文学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早期创作中催人奋进的力量。早期创作具有两种色彩:
  o浪漫主义&&《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
  o现实主义&&《切尔卡什》等。
  o发表了第一部长篇:《福玛o高尔杰耶夫》。
  革命准备时期:
  o长篇小说《母亲》。
  o散文诗:《海燕》。
  o剧本:《小市民》、《底层》。
  十月革命期间:
  o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十月革命后完成)。
  十月革命后:
  o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克里姆o萨姆金的一生》(最后一部长篇)。(萨姆金精神,揭示了俄罗斯民族精神、文化心理的基本特征。)
  2、高尔基早期()创作特色: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具有两种色彩和风格,一种是浪漫主义的,一种是现实主义的。
  属于浪漫主义的作品主要歌颂英雄的献身精神,反映劳动人民反抗沙皇统治、渴望自由解放的革命激情。如:取材于民间传说的《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
  3、《海燕》的象征:
  诗中风、云、雷、电象征黑暗的反动势力;
  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的资产阶级社会阶层;
  汹涌澎湃的大海象征日益觉醒的革命群众;
  暴风雨象征即将到来的革命风暴;
  海燕则是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是作者歌颂的中心形象。
  4、为什么说《母亲》是一部划时代的光辉著作?(《母亲》的主题和内容。)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它以母亲为连接整篇作品枢钮,又暗喻着群众是革命的母亲,通过沼地戈比事件、&五一&游行、法庭斗争三个阶段,开拓了文学创作中的新的主题、新的人物、新的创作方法,成为一部划时代的光辉著作。标志着作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熟,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
  ①新的主题:《母亲》是一部反映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全景式作品。作品展现了俄国工人运动的整个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工人小组的成长,人民群众的觉醒。革命斗争从自发到自觉,从经济斗争到政治斗争,无一不在小说中得到鲜明的体现。(而十九世纪的《艰难时世》、《玛丽o巴顿》、《萌芽》是用人道主义,同情工人斗争。)
  ②新的人物:《母亲》塑造巴威尔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形象,巴威尔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典型,描述了他性格发展的三个阶段:⑴在&沼地戈比&事件中,由于还&不会说明真理&,罢工失败。⑵&五一&游行中,他举着红旗走在最前头,表明他斗争的无畏和政治上的坚定与成熟。⑶法庭斗争使这个人物显出了他的全部光辉,他的演说义正辞严,一泻千里,是向旧制度宣战的檄文,说明他已具备高度的理论水平和革命胆略。终于成为无产阶级文学中第一个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革命家形象。
  ③新的创作方法:《母亲》运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体现了在革命的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既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无产阶级的斗争曲折性,又充满革命的激情、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主义光辉,是一部现实主义为主而又结合浪漫主义的作品。
  5、《母亲》在世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长篇代表作,它开辟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纪元,不仅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描写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朽名著。由于它高度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所起的教育鼓舞作用,以及对世界无产阶级文学所作的巨大贡献,而被誉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典范性作品。在这部长篇中,作者从无产阶级的党性原则出发,以新的主题、新的英雄人物和新的创作方法成功地解决了历史进程向文学艺术提出的重要课题&&表现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问题,为无产阶级文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首先,它深刻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时代的本质,正确地表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母亲》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主张彻底摧毁旧制度,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
  其次,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形象。
  o巴威尔是20世纪初俄国先进工人的典型;
  o尼洛夫娜由一个不觉悟的家庭妇女成长为一个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再次,小说运用了崭新的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o在小说里,现实生活是在新旧事物的斗争中,在革命的发展中被真实具体的表现出来的。高尔基描写了两种力量的斗争,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他使读者相信,革命虽然可能遭到挫折和暂时的失败,但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不可改变的,革命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o小说还充满了革命浪漫主义、革命理想主义的精神。小说虽然描写了革命者艰苦的斗争,但通篇却充满了乐观主义精神。这种崭新的创作方法与过去那种只能揭露和批判现实、却描绘不出社会远景的批判现实主义方法是有本质区别的。
  6、巴威尔形象:
  巴威尔是高尔基在《母亲》中塑造的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英雄人物形象,是20世纪初俄国先进工人的典型。作品通过三次革命斗争,反映了巴威尔从普通工人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过程:
  ⑴在&沼地戈比&事件中,由于还&不会说明真理&,罢工失败。
  ⑵&五一&游行中,他举着红旗走在最前头,表明他斗争的无畏和政治上的坚定与成熟。
  ⑶法庭斗争使这个人物显出了他的全部光辉,他的演说义正辞严,一泻千里,是向旧制度宣战的檄文,说明他已具备高度的理论水平和革命胆略。终于成为无产阶级文学中第一个用革命理论武装起来的工人革命家形象。
  7、母亲尼洛夫娜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母亲尼洛夫娜是一个由旧式不觉悟的家庭妇女经过革命斗争洗礼,变为坚定的革命者的典型形象。她的性格发展经历三个阶段:
  ①身受政权、夫权和神权三重压迫,无权的地位使她整天沉默不语,提心吊胆,显得悲哀和柔顺。
  ②革命者常在她家里聚会,她从恐惧变为习惯,自发地认为革命事业是对的。出自母爱,主动承担送传单的任务,迈出了革命事业的第一步。
  ③母亲被捕,彻底完成了这一形象从胆小怕事、逆来顺受的家庭妇女到自觉工作、坚定无畏的革命工作者的转变。
  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母亲的变化是广大人民群众革命意识觉醒的具体体现,显示了革命理论和运动在教育人改造人方面的巨大威力。
  8、巴威尔和斯梯芬(《艰难时世》)形象之比较:
  相同点:都受到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都有改变自己贫困地位的愿望和行动。
  不同点:
  (1)所处的时代不同。
  o斯梯芬处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社会,马克思主义刚开始传播;
  o巴威尔处于20世纪初的俄国,马克思主义已经实行并和俄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
  (2)接受的社会思潮不同。
  o斯梯芬接受的是&工联主义&思潮;
  o巴威尔接受的是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潮。
  (3)反抗的方式不同。
  o斯梯芬主张工人和资本家联合,依靠资本家发善心来改变工人的悲惨处境;
  o巴威尔主张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
  (4)最后的结局不同。
  o斯梯芬最后遭到资本家诬陷,跌入废矿井而死去;
  o巴威尔带领广大工人展开革命斗争,革命烈火遍及城市和乡村,预示了工人斗争必定胜利的历史趋势。
  (5)典型形象的意义不同。
  o斯梯芬的形象既控诉了资本家的非人道,也反映了&工联主义&的破产。
  o巴威尔的形象为广大工人指明了一条翻身求解放的必然途径&&以革命手段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工人当家做主人。
本文转载链接:
欢迎访问:
自考真题库手机应用
& & & & & &
热门搜索:    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梁启超传记全文阅读 作者:落榜生5
梁启超传记全文阅读 作者:落榜生5
梁启超传记全文阅读 作者:落榜生5 《梁启超传记》由www.niubb.net搜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梁启超传记全文阅读页面。梁启超传记 作者:落榜生5序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可当听到他堪与孔子、老子等人相提并论时,大部分人都会吐出两个字——“他吗?”是的,就是他。就是他将新文明普洒大地,就是他宣扬自由、民权、立宪,又将民主共和滋润民心,就是他开创了中国政治学、新闻学、新史学、图书馆学,就是他影响了二十世纪中国的走向,就是他……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被我们遗忘。他生活在中国的封建制度被资本主义冲破了的时候,他负载着时代的使命,标榜自由思想而与封建的残垒作战。他用那飞扬激越而又入木三分的文字,摧毁着陈腐的封建思想、国人麻木的灵魂。他生活在黑暗地狱的地层,承受着冽风暴雨的冲击,探索着文明的真谛,紧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潮流,用他那先进高尚的思想、饱蘸感情的笔,抵挡着顽固派的谩骂、黑暗势力的攻击。他处于精神溃散的边缘,也曾经幻想能够像陈天华那样投海以殉祖国,然而他坚信中国不会灭亡,并为之不懈努力,自觉担负起救亡图存的重任,为着心中的梦而无所畏惧、奋力前行。就是他在天津的饮冰室内数十年,埋头书屋,仍引领着中国政治、文学、史学、新闻学、图书馆学、农学等的奋进潮流,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他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毛泽东、鲁迅、郭沫若、胡适等无不深受其精神思想的熏陶,他还培养了一批中国的杰出人才,如周恩来、蔡锷、范源廉、冯自由、徐志摩、梁思成等。……  望着书桌上梁启超的著述,心潮起伏,眼前浮现出一幅幅或悲或喜或悲喜交集的历史画面:“公车上书”时的梁启超,意气风发、挥斥方遒;变法失败时梁启超,悲戚仓皇地逃往日本军舰;流亡时的梁启超,忙忙碌碌以新民、救国为职志;回归祖国时的梁启超,喜悦、兴奋得难以成眠;担任司法总长的梁启超,兀自描绘着民主政治的图景;护国运动时的梁启超,捍卫民国置生死于度外;担任财政总长时的梁启超,有劲没处使、有理说不清;离开政界的梁启超,活跃于讲坛,桃李香满园;埋头于书斋,学术放异彩。这段时间,心中只有梁启超,只有崇敬。恍惚中,梁启超愤笔疾书直捣黄龙;睡梦中,“变亦变,不变亦变”回响在耳旁。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让世人更加了解梁启超,让梁启超的精神一代一代流传下去。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所有世人的梦想,我想,是到了还历史一个真正梁启超的时候了。窗外,一片寂静,漆黑是它的主调;蓦然间,一颗耀眼的启明星在夜幕中闪烁,这夜幕难道不正是那个时代吗?这耀眼的启明星不正是梁启超吗?先贤已逝,然精神不朽,业绩长存江河奔涌,大势滔滔。时代造就了梁启超,梁启超也无愧于那个激情飞扬的时代。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幸福的童年到了广东,有一个地方不得不去拜访一下。说“拜访”,并不是这里有什么达官贵人,也不是这里有什么亲朋好友,只因这里是梁启超的家乡,新会县熊子乡的茶坑村——南国水乡的一个小乡村。新会县位于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南端,距花城广州一百多公里,多为冲积平原和小山丘。新会本是一个不知名的小地方,这里湖光山色,绿树环抱,山势雄伟,是一个有山有水的美丽小城镇。然而历史给这个小地方带来了无尽的荣耀:朱寿昌弃官寻母、岳武穆出师北征、梁启超生于茶坑,这就让新会成为了历史名城、旅游胜地。从新会县城往南,有一棵大榕树,那就是作家老舍笔下的“小鸟天堂”了,再往南约二、三十公里,在西江入海之处,居河海相隔而成的七小岛中央,就是茶坑村了。村前有一条小河流过,不时有小船飞驰而过;村后有一小山拔地而起,布满了松柏竹林,松涛阵阵,小鸟啼鸣;凌云塔雄伟壮观,水榭亭台,曲径走廊。置身其间,心神迷醉,俯瞰海面,碧波南海,一览众“海”小。时而海浪扑面,声如万马奔腾,气势汹涌。漫步林间,联想翩翩,念天地之悠悠,独自命而奋起。在这个偏僻的小乡村,有一宅子,青砖平房,入门跨过天井,可以看到古色古香的房间、楼阁,一切都显得那么典雅、古朴。其主人梁维清,字延后,号镜泉先生,生于清嘉庆二十年已亥,卒于光绪十八年壬辰。 勤勉好学,书法学柳公权,但刚健婀娜似尤过之,是一位秀才,任掌管一县教育事业的教谕一职,八品。不过在茶坑,梁维清就是一个大人物了。于是购置图书,采买土地,过上了“半为农者半为儒”的小乡绅生活。儿子名宝瑛,字祥徽,号莲涧先生,生于一八四九年,卒于一九一六年,是维清的第三子。尽管梁维清极力培养,希望能博取功名,但宝瑛仕途不顺,接连失败,只能成为一教书先生。可是梁宝瑛不管教书还是种田都任劳任怨、刻苦耐劳,以儒家思想严格要求自己,苛守家父开创的家风。过着“田可耕兮书可读”的生活。父子二人都有强烈的济世心和责任感,热心为乡民办事。特别是梁宝瑛,曾任乡自治组织“叠绳堂”的值理三十余年,深得乡民的尊敬和拥护。防海盗,平私仇,禁赌博,进行乡治,使得这个赌、盗、械斗盛行的地方恢复了和平安宁。梁宝瑛具有兴利除害、济世救民的能力,可惜时运不济,没有一个可以展示才华的舞台,未能成为一个治国安邦之士。同治癸酉正月二十六日,新年刚过,宝瑛喜得一子,新年得子,可谓喜上加喜,双喜临门,整个茶坑喜气洋洋。此时国内外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太平天国刚刚灭亡不到十年,清朝洋务领袖曾国藩去世,意大利建国,普法战争爆发,国际环境大变,清朝的肌体正在一天天腐烂下去,人民生活贫苦不堪。中国社会的风云似乎将因梁启超的出生而变幻。一晃之间,启超已经三岁了,母亲赵氏开始教启超识字,每天待在母亲的怀里,听母亲在絮叨。启超听得哈哈大笑,顽皮不已,可是每天的功课却总能一字不漏,被乡亲们视为“神童”。四五岁时,就在祖父的教诲下读《四书》、《诗经》等。甚至到了晚上,祖父一面给他讲故事,一面让他背书,困了,就和祖父同床而睡。 这时的梁启超已经表现出惊人的聪慧,深得家人宠爱。母亲把全部的爱倾注于启超身上,不仅教他知识,更教他做人道理。梁启超六岁时有一次说谎,为母亲得知,母亲便命他跪下,严加训斥,并力鞭数十,教导他说;“汝若再说谎,汝将来便成窃盗,便成乞丐。” 梁启超把母亲的教训,从此奉为千古名言。父亲宝瑛更是视之为奇才,从不以常人视之。启超六岁时便被父亲带进茶坑村私塾读书,学习中国历史、古典诗书、《五经》等等,还学习作诗、写文章,接受中国古典文化教育。最疼爱启超的应该是祖父了。宝瑛没能考取功名,一直是梁维清心中的遗憾,于是便把启超作为梁家出人头地的希望。为了启超能够清静地学习,祖父索性在宅后建了一间小房,用于启超上课。每年的清明节更是祖父教育孙儿好时节,而崖山正是最完美的课堂。这也成为梁启超心中最为美好的回忆。崖山位于新会南端,距会城镇约五公里,屹立于南海与银洲湖的相接处,西有汤瓶山与之对峙,延伸入海,就像一对半开半掩的大门,叫做“崖门”。山上林深谷幽,古松参天,羊肠曲径,泉水淙淙,一派绿水青山,生机勃勃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崖门炮台,崖门古战场,那是南宋覆亡最后一场血战的地方。大忠臣陆秀夫抗击元军,洒尽热血,誓死不降,熏染着新会后代的思想,抛头颅,撒热血,保家卫国。梁家的祖坟在崖门,清明时节,杨柳依依,鸟语花香。每年祭扫必以舟至,要经过南宋失国时的古战场。临近崖山有一岩石突于海中,当地人都称之为“奇石”,高数丈,上面写着“元镇国大将军张宏灭宋于此”。舟行往返,祖父必说南宋之事,诵诗,“作悲壮之声调”。这种悲壮激扬的慷慨悲歌,对梁启超来说,可谓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多年之后,梁启超仍然对此景象记忆犹心,在失落悲伤时用此来警示自己要为国家为民族奋斗,可见梁维清对孙儿的影响之大。新会的好山好水,梁启超当然不会错过。每当读书之余,梁启超都会来到村后的小山,呼吸大自然气息,提收天然精华,溶于这人间美景。林木苍郁,层峦叠翠,奇珍异果,时而山歌四溢,凝漫着山野灵气。梁启超漫步于山间曲径,品味清新幽静,思索难题,探求新知。除了爬山玩水,多数时间,启超和兄弟姐妹们玩耍游戏,享受天真烂漫的童年。有时候,他们玩占卜游戏、捉迷藏等等,这些游戏增长着知识和才智,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吸引着不少邻居家的孩童。祖父和父母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启超天资聪颖,才思敏捷,聪明机灵,学思缜密,八岁会作八股文,九岁会写洋洋洒洒的千字文章。而祖父、父母的身体力行、崇高精神对少年梁启超更是如沐甘霖,受益良深。 一日,梁启超在家中玩耍,忽然爬到梯上去。他的祖父怕他失足跌下,便站在梯旁防护,启超不但不以为意,反而得意地说:“有人在平地,看我上云梯。”又有客人到访莲涧, 启超上前奉茶,客人欲试一试他的聪明如何,就出了一句“饮茶龙上水”命他对,启超不假思索,应声答到“写字狗扒田”。上联是新会俗语,下联对的也是新会俗语,小小年纪能这样敏捷应对,客人大为称赞,接着又出了一句“东篱客采陶潜菊”命他对,他即随口答以“南国人怀召伯棠”,客人听了更为赞叹。 在这样的空气里,这样的一个古朴的农家里,梁启超快乐幸福,无忧无虑的生活着,汲取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日后的腾飞酝酿着。在这时,启超纯真的天性、善良的心质,还有高人一等的才慧在茶坑村清新古朴的空气中尽情飘荡着,洋溢着……书包网 漫漫科举路梁启超的聪颖,使得他比更多人更早地开始了在科举路上的跋涉。1882年,在祖父和父母的催促下,梁启超在父亲的陪同下前往广州应试。其时,内河轮船未通,应试者都结伴买船前往。从水路到广州需要三天时间,梁启超激动万分,毕竟是第一次走出小乡村,迈进外部世界。一天,应试者聚在一起吃饭。此时,正值十一月,西江两岸稻花飘香,秋风送爽,清澈见底的西江绿水,犹见群鱼戏水,两岸远去的青山倒影,顿生无限情意。梁启超看着这群兄长、叔伯甚至四五十岁的长辈,不免心中升起一丝怯意,然而少年多才,又让他多了几点自负,时刻寻找机会来展示自己的才学。这时,突然有人提出用所食咸鱼作题,吟诗作句。满船学子冥思苦想之际,梁启超已经引吭高歌:“太公垂钓后,胶鬲举盐初”。诗句典雅寓意高远,满座动容,“神童”之名开始流传。这年应试,初出茅庐的梁启超,由于经验不足,最后名落孙山。但是毕竟走出了边远乡村,见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有了见识,更积累了应试经验,结交了一些朋友。城市的繁华,给梁启超留下了深刻印象,心底似乎有一股冲动:这里就是我的天堂!回乡后,他拜周惺吾先生为师,梁启超发奋读书,开始了真正的拼搏,广州一行好象让他受到了刺激,一夜之间换了一个人一样。从广州买回的书更是反复阅读,爱不释手,张之洞的《轩语》、《书目答问》被翻来覆去,恨不得自己能够完全记下。这些书比起八股文来,实用且具新意,读后感觉进入另一个天地,另一个境界,受益匪浅。这也是梁启超“始知天地间有所谓学问者”的开端。 1884年,十一岁的梁启超再次进军广州,中秀才,补博士弟子员。十一岁的童子中试,当时的主考学政叶大焯惊喜交加,特地找梁启超等较小的秀才,再考他们,试以文艺。只有梁启超能够对答流利,少有差错,叶大焯惊奇叹服不已。此时,机灵的启超灵机一动,拜倒在地,连谢大人厚爱,并请叶大焯为其祖父写文祝寿,乖巧伶俐,孝心厚重,叶为之感动,提笔书祝寿文,大赞启超聪颖,梁家如“汉之石氏,唐之柳氏,宋之吕氏”,教子有方,勉励启超且不可傲然懈怠,要继续努力,前途不可限量。得到三品大员的赞许,梁启超当然是受宠若惊,祝寿文拿到家后,被裱起来端端正正的挂在墙上,梁家顿时金碧辉煌,喜气迎门。启超中秀才,梁维清七十大寿,叶大焯写祝寿文,可谓三喜临门,茶坑村不论男女老少,都来祝贺,小启超在贺喜的人群中来回出没,尽情临略成功的喜悦,品味科举给他带来的欢乐。成功的引力吸引着梁启超一步步走向科举高中的顶峰。1884年后,成功让梁启超鼓起了参加会试考取状元的风帆。为了有更大的进步,梁启超一面学习八股,一面博览群书。“十三岁始知有段、王训诂之学,大好之,渐有弃帖括之志。 十三岁学于广州吕拔湖先生,十四学于佛山陈梅坪先生。” 1887年,梁启超肄业于学海堂,始开始放弃帖括之学。学海堂,嘉庆年间两广总督阮元创立,是最高的学府,与粤秀书院、粤华书院、广雅书院、菊坡书院,并称广东五大书院。虽然各个书院风格不一,但皆以考证、辩伪、求得经书本源和涵养为主,学问扎实。学海堂先生称为山长,一般有八人,个个人品好,学问深,在学界有一定的地位。而督抚到任时都要到学海堂拜谒,可见学海堂在广东地位之高。梁启超在这里吸取着丰富的营养,系统地学习了考据学、经史、词章训诂、典章制度和宋儒的性礼之学,打下了坚实的传统学术基础。学海堂有个会食,每月初一,学长和学生共餐,交流学习心得,这可是启超解难辩疑、展示才华的好机会,启超这时绝对是言论的焦点。这时候,餐厅人满为患,都潜心学术,言论激烈,犹如海浪翻滚,气势磅礴。山长们也都参与其中,兴致勃勃,望着自己的学生如此多才多艺,自豪感油然而生。在启超正学情高昂时,家里却传来了噩耗。母亲赵氏因难产而去世,梁启超奔丧还乡,却因无船,没能亲手送母亲入棺,引之为终身遗恨。梁仲策先生的《曼殊室戊辰笔记》中这样记载了此事:是年五月初六日,先慈赵太夫人弃养时,伯兄学于广州,而电(话)及海内轮船皆未办,专人驰报,往返须六日乃至八日,天气酷热,卒以不能久待而先殓,此伯兄终身抱恨之一事也。母亲的去世,让梁启超情绪低落,痛苦万分,每日在母亲的屋中徘徊,睹物思人,倍加思念母亲。自己三岁习字,五岁背经,哪里没有含具母亲的血汗?外出应考求学,母亲日夜难眠,自己竟然没能在她临走时看她一眼,这是何等的不孝!走出屋外,到处都见到往昔母亲的身影:天井边,扶儿授字;厨房里,饭香似乎扑鼻而来;后山上,清脆的歌声仍在飘扬。眼前浮起一幅画面:儿伏在母膝前,被慈爱的母亲鞭打着,“汝若再说谎,汝将来便成窃盗,便成乞丐。”梁启超不禁泪水朦面,悲伤不期然间从心底泛起。可是,学业还得继续,启超的天资不会因为母亲的去世而消磨殆尽,反而刺激了启超,更加努力,更加好学。“月考有奖赏,曰膏火。” 每月的“膏子”都被启超用来买书,例如正续《皇清经解》、《四库提要》、《四史》、《二十二子》、《百子全书》、《粤雅堂丛书》等。启超的努力当然得到着回报,年年都得到第一名,这在学海堂的历史上,还只有“江南才子”文廷式有此殊荣。第二年梁启超成为学海堂的正班生,同时又为菊坡、粤秀、粤华院外生。启超接触着更为广泛的知识,涉足到了更广大的天地。梁启超在学海堂的近五年间,为乾嘉汉学所吸引,当时教过启超的先生吕拔湖、陈梅坪、石星巢都是当时有名的汉学学者,在他们的教导下,梁启超如鱼得水,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学术根底,具备了广博的学术知识和基本治学方法。梁启超晚年离开政界后从事学术研究就是在广州五年扎下深厚根基后开的花,结的果。广博的学识使得梁启超踌躇满志,大有天下舍我其谁的宏图大志。1889年,十六岁的梁启超参加了在广州的乡试,从容应试,成绩斐然,一举中的,名列第八。据上海《申报》八月十二日所载,考题为:(1)“子所雅言诗书执礼”至“子不语怪力乱神”。(2)“来百工则财用足”。(3)“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诗“荔实周天两岁星”,得星字。 当时的主考官刑部侍郎李端棻,钦佩梁启超的品貌和才华,于是请副考官王仁堪做媒,将堂妹李惠仙许配给梁启超。《悼启》中这样记述:“光绪己丑,尚书苾园先生讳端棻,主广东乡试,夫人从兄也。启超以是年领举,注弟子籍,先生相攸,结婚媾和焉。” 中举对于梁家已是惊喜,而与高官联姻可谓之双喜临门,喜出望外。师生之间,申以婚姻,一时传为佳话,梁启超也声名大噪。中举以后,梁启超继续在学海堂学习,准备参加会试,以求金榜题名。此时梁启超仍然走在一条传统士大夫的道路上,他还没意识到将有另一条更伟大的道路等待自己去开拓。1890年春,梁启超上京应试,但未能考取进士。这一年是梁启超一生中发生重大改变的关键一年。北京一行,他看到了故乡以外的世界,开阔了眼界,而全国政治中心的政治氛围更是震撼到了他的心房。从北京回到南方,途径上海,美丽的景色没能遮掩住他那颗跳动的心,在这里,他看到了上海制造局翻译的各种西书。他如醉如痴的翻阅这些新鲜的书籍,开始了对新学的认识。因囊中羞涩,启超仅仅买了一本《瀛环志略》,但这却成为他了解西方,拯救中国的钥匙。修弟子礼,事南海先生梁启超16岁中举,而又得到高官赏识,许以婚姻,自然是意气风发,洋洋得意。1890年8月,启超与陈千秋一起拜访“怪人”康有为,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梁启超后来这样生动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时余以少年科第,且于时流所推重之训诂章学,颇有所知,辄沾沾自喜。先生乃以大海潮音,做狮子吼,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自辰如见,自戌始退,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其古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与通甫(即陈千秋)联床,竟不能寐。 此时,中国正处于徘徊时期,洋务运动从高潮开始走向衰落,一些善于思考的封建士大夫揭露洋务运动存在的弊端,对此进行了比较科学的反思、评判,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这是先进中国人对当时社会变革深层次的思考。可是,他们学识有余,创新不足,并不能很好的把西方先进知识与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有机的糅合起来,不能成为中国社会中挥斥方遒的领袖人物。这样的时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知识分子开始涉足政治舞台,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切竟然由康有为率先挑了起来。康有为(),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又称之南海先生,是近代中国向西方寻求先进知识的代表人物之一。康有为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一个逐渐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封建传统教育,六岁时读《论语》、《中庸》、《六学》、《孝经》等书,学习古文、经学、汉学,打下了深厚的学术基础。从小就颇具救世之志,被乡人视为怪人,称为“圣人为”,就是因为他素以圣贤自居。他17岁时,他在康家雨万巷中藏书楼中,翻出了《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眼界大开,对变幻中的西方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反思。 心潮起伏,思绪万千。1876年,康有为进入九江镇礼山草堂,拜学术造诣颇深的朱次琦先生为师,学业大有长进,可是从朱先生那里学到的知识没能让康有为找到改造中国的方法。1879年,康有为来到了西樵山,这里山势雄奇,怪石嶙峋,绿树成荫,流水瀑漏,一幅灵山秀水。康有为徜徉其中,心潮滚滚,日夜冥想:白天在水边游弋,思索今文经学;月光下飘荡林间,思考西方新知。一切一切激发着康有为的对人世的思考,唤起了青年人特有的种种狂念,如痴如狂。后来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这样描写了那段浪漫时光:时或啸歌为诗文,徘徊散发,枕卧石窟瀑泉之间,席芳草,临清流,修柯遮之,清泉满听,常夜坐弥月不睡,恣夜游思,天上人间,极苦极乐,皆以身试之。这种疯狂洒脱的生活让许多人都怀疑康有为精神失常,然而,就是这种被人误解的生活让康有为成为与世不容的“人”——“圣人”。回到南海后,康有为更加注意中学与西学的比较,力求从中西文化的结合处找到改造中国的道路。这时的康有为酷好公羊学,宏扬今文经学,抨击汉学,从一般的论选中放谈高论,藉以表述自己的思想倾向,隐然成为继龚自珍、魏源后的又一位今文经学新兴思想的代表人物。然而,康有为接触到的西方知识皆为声光化电的科技图书和历史、地理等社科书籍,若想用此来改革时局,可谓水中月,镜中花,痴人妄想。但康有为思辨力极强,能够将之应用到社会人文,形成自己所特有的思想体系。梁启超曾这样赞扬老师的思辨能力:先生者,天秉之哲学者也。不通西文,不解西说,不读西书,而惟以其聪明思想之所及,出乎天天,人乎人人,无所凭借,无所袭取,以自成一家之哲学,而往往与泰西诸哲相暗合,得不谓理想界之人杰哉。” 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举人考试,在全国政治中心,康有为更加真实的感受到民族危机。面对国家衰败,民不聊生,列强肆虐的状况,清王朝坐享“天朝上国”,不思进取。为了中国前途命运,康有为认真分析了社会矛盾、官吏民情,以平民身份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改革方案,即《上清帝第一书》,警告清政府如不变法,国将不国,清廷危在旦夕。由于清腐朽官吏的阻挠,上书没有到达皇帝手中。1889年,康有为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广东,1890年,康全家迁往广州,在云衙书屋开堂授课。传播西方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1890年,启超退出学海堂,正式请业南海之门,开始触及到时代的脉搏,聆听时代的召唤。1891年,书屋迁至长兴学舍,康有为着《长兴学记》,以为学规。两年后,迁入万木草堂。这里古木参天,空气清新,环境幽雅,是读书的天堂。万木草堂学生皆不满二十,天真烂漫,志气高昂,互相关爱,康有为待他们亲如自己孩子,衣食住行,无微不至。更重要的是教学认真,让学生们日有所得。梁启超曾这样形容上课情景:先生每逾午,则升坐讲古今学术源流,每讲辄历二三小时,讲者忘倦,听者亦忘倦。每听一度,则各各欢喜踊跃,自以为有所创获。 万木草堂中有藏书,那是康有为从其家中雨万巷藏书楼中搬出的,另外还有乐器库,给大家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有时,康有为甚至抚琴于草堂与大家一起谈论乐赋。当然最令年轻人接受的教学地点应该在大自然中,一边品味自然的芬芳,一边听先生授课,寓学于乐之中。这时启超和同窗才完全释放了原有的矜持,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时光。论难锋起,声震林木,连臂高歌,栖鸦惊飞,启超等在山林中飞奔,嬉笑声洋溢在清新活泼的空气当中。当然,万木草堂更加注重学习,而且教学有别于封建私塾教学。它的教学目的就是求新知和救国救民,以改造社会为己任。梁启超指出学堂教旨在于激励气节,发扬精神,广求智慧,认为自己一生学问之得力,全在于万木草堂。教学内容上注重古今、中外的对比与结合,新颖活泼。中学上传授今文经学、中国史地;西学有哲学、数学、万国史学、政治学。教学形式多彩多样,师生同堂,共商国是,寻求新知。康有为鼓励学生自学,自备札记簿记录读书心得,坚持教学与实践结合,学生们得到了实战经验,甚至连《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这样的有影响力的学术论著也有学生们分别完成。《新学伪经考》中的新学是指西汉末新莽之学,“伪经”是指《周礼》、《诗》、《左传》、《逸礼》等古文经。该书明确指出,西汉经学,并不存在,所谓古文经者,都是王莽为纂汉命人伪造的。梁启超评价此书的影响说:“第一,清学正统派之立脚点,根本动摇;第二,一切古书,皆需从新检查估价。此实思想界之一大飓风也。” 《孔子改制考》指出,孔子是一位社会政治改革家。他依托古制改造新的体制,建立新学派,即新教。《孔子改制考》因提倡“改制”而提出“三统”、“三世”之说。“有为所谓改制者,则一种政治革命、社会改造的意味也,故喜言‘通三统’;‘三统’者,谓夏、商、周三代不同,当随时因革也。喜言‘张三世’者,谓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愈改而愈进也。有为政治上‘变法维新’之主张,实本于此。” 万木草堂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维新志士,寻求救国道路,具有浓厚的政治氛围,有诗道出其政治色彩曰:九流混混谁真派,万木森森一草堂。但有群伦尊南海,更无三顾起南阳。这一点恰是万木草堂新潮起伏、春意盎然的原因。康有为并不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研究中国命运,民族的前途,自然受到热血青年的欢迎。梁启超在这时已经受到康有为变法求存的大同思想,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开始在康有为的旗帜下摇鼓呐喊。四年的万木草堂生活结束后,梁启超结束了自己的学子生涯,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中去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梁启超,出生于南国一个半儒半农的乡人家庭,家境贫寒,没见过世面,未经历风雨,纯粹一个落满尘埃的“灰姑娘”。然而,灰姑娘的命运在不经意间改写了。1889年,16岁的梁启超意气风发,大有天下舍我其谁的风范,在家人的督促下来到广州参加乡试。是年,广州乡试主考官是来自京城的内阁大学士李端棻,副考官是来自福建的王仁堪,二人都是清明之士,具有高尚节操,爱才如命。考试时,梁启超在众多的秀才当中,脱颖而出,一举中的,名列第八。梁启超少年英俊,才貌双全,文章如滔滔江水,淋漓畅快;又似耸天云峰,立意精深,这当然引起了李端棻的注意。作为主考官,李端棻十分赏识这位才华横溢的新举人,高兴之余,想用一种特有的、也是很传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爱才惜才。想到堂妹尚待字闺中,他决定将自己的堂妹许配给梁启超为妻,这对于家境贫寒的梁启超的来讲,无疑是天大的喜讯,这怎能不令他欢喜呢?“灰姑娘”终于遇到了他的“王子”。李端棻在发榜后,请副考官王仁堪做媒。而王也早有此想法,只不过,女方成了自己的女儿。李端棻先提出后,王仁堪与李端棻相视一笑,梁启超的命运从此便与李端棻的堂妹李惠仙联系起来。可是,在封建时代,自己的婚姻必然要经过父母的同意,梁启超当然没有忘记这封建礼仪。面对这上天赐下的好姻缘,梁宝瑛当然是欢天喜地,哪会拒绝不许呢?一段“灰姑娘”式的浪漫爱情故事就这样被演绎着。它的可贵之处更在于改写梁启超与李惠仙两人的命运。李惠仙,京兆公李朝仪之女、内阁大学士李端棻的堂妹,出身显赫,家庭生活优裕。虽没有受过系统教育,但也从小熟读诗书,品貌端庄,贤淑聪慧,知书达礼。就是这样的大家闺秀,在那个时候,也要听从父母之命,在一个适当的年龄与一门当户对的官宦子弟结婚,摆脱不掉封建婚姻的束缚。可是,梁启超出现了,这改变了她以后的生活,伴随她的不再是衣食无忧的贵族生活,而是乡村泥泞不堪的山路,繁杂的家务琐事,无尽的贫困。然而又是这贫困让她变的坚强、果敢,成为梁启超的“闺中良友”。梁启超的任何成就与李惠仙的支持与帮助密不可分。1891年,万木草堂刚刚开办,群英云集,学术空气分外浓厚,梁启超在这里如鱼得水,尽情吸收着西方新思想。10月,在李端棻和家人的催促下,启超进京完婚。是时,李端棻已经准备好一切,只等梁启超的到来。梁启超到京后入住宣南永先寺之新会新馆。当北京的新会乡亲得知梁启超进京完婚,都兴高采烈,好象自家人结婚一样,闻知女方是京兆公李朝仪之女时,更是吃惊得忘记了一切。梁启超的婚姻让在京城的新会人都扬眉吐气。随后,婚礼在李府举行,宾客如云,京城高官无不到门来贺,整个过程铺张、红火。当时,康有为也赋诗相贺:道入天人际,江门风月存。小心结豪俊,内热救黎元。忧国吾其已,乘云世易尊。贾生正年少,詄荡上天门。 广东茶坑村里,梁家也大摆酒宴,宴请茶坑乡亲,各级官员,也是一片喜气洋洋。婚后,梁启超在京城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然而,万木草堂才是少年梁启超的天堂。不久,李惠仙和梁启超回到老家广东新会茶坑村,开始了她“井臼操作”的平民生活。梁家仅靠几亩薄田生活,不太富裕,而且茶坑偏僻,气候炎热潮湿,这对于来自北方的李惠仙说,这既是一个新的生活开始,也是一种考验。更何况梁启超常年在外,初来这里的李惠仙甚至连当地语言都听不懂,然而李惠仙不仅适应了这里的一切,更是尊长爱幼,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成为梁家重要的一员,赢得梁家上下的喜爱与尊敬。这一切让在外的梁启超欣喜不已,千水万山的阻挡反而让他们的感情日益深厚,其原因也许就是李惠仙的贤惠娴雅吧。几十年后,梁启超还对此念念不忘:先室李夫人,实贵筑京兆公讳朝仪之秀女,累代清门,家学劭茂……启超故贫,濒海乡居,世代耕且读,数亩薄田,举家耕耘。夫人以宦族生长北地,嫁炎乡一农家子,日亲进臼操作,未常有戚容。 梁启超的婚姻本身虽说也是封建时代的包办婚姻,可是由于梁启超的博学多识,李惠仙的深明大义,还是演绎了一段浪漫爱情故事,梁启超能够有如此的成就,李惠仙就是他背后那位伟大的女人,换句话说,梁启超的军功章也有李惠仙的一半。千百书生掀学潮——公车上书1893年,康有为参加乡试,录为第八名,终获举人,时年三十六岁。年近寒冬,康有为约梁启超于来年进京赶考,梁欣然同意。此时,李惠仙居南国一年半,尝尽农家苦乐,与梁家上下甚为和谐,但她的三寸金莲使得她不能畅行于乡村的山间小路,同时她思念在北京的兄嫂,于是和公婆相商后随夫北上进京。春节过后,梁启超携妻女及王桂荃(陪嫁丫鬟)起程。此时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特设会试恩科。进京后,康有为居于国子监祭酒盛伯熙官邸,及而移居三条胡同金顶庙与梁小山同住。 梁启超下车后将妻子送至李公馆,后移住粉坊琉璃街新会邑馆,日夜攻读,准备应考。这时的北京,咋暖还寒,古城春色淡雅清新,桃花含苞未放,垂柳丝丝吐绿,洋溢着一片生机。然而,此时北京政治腐败,危机四伏,梁启超怎么也兴奋不起来。他挽愤时局,抨击时政,为了倡导维新改制,康有为、梁启超大力向翁同和、李鸿章等高官宣传推销《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在北京思想界掀起一股飓风,冲击着整个封建思想界,引起顽固大臣的惊恐与仇视。守旧派官僚见到《新学伪经考》后,极为不满,认为这是对正统经典的污蔑与挑战,应该象孔子杀少正卯那样将康有为杀掉,形势极为严峻。梁在得到消息后四处奔走,想法营救,经多方活动,严惩康有为的空气缓和下来。随后广州掀起惩办康有为的高潮,康不得不离开广州。就在这时,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迅速侵占平壤,发动黄海海战,进军辽东半岛,大有吞并中国之势。然而,清朝统治者醉生梦死,歌舞升平,大办慈禧太后六十大寿,北京城中,大兴土木,整修道路,设置景点。梁启超一帮爱国青年四处奔走,呼吁政府采取措施,避免失败惨剧。然众大臣无心国事,只求升官发达,致处处碰壁。梁启超在给夏曾佑的信中这样感悲时势:怅怅且浩歌,血泪忽盈臆。哀哉衣寇口,涂炭将何极。道丧廉耻沦,学弊聪明塞。竖子安足道,贤士困缚轭。海上一尘飞,万马齐惕息。江山似旧时,风月惨无色。帝阁呼不闻,高谭复何益。 此时的梁启超心急如焚,整日借酒消愁,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也只能在苦酒与诗文中发泄不满、愤慨,表达永难平静下来的心情。八月,中日正式宣战,甲午战争爆发。日军气焰嚣张,步步进逼,而清军却士气萎靡,节节败退。黄海海战后,李鸿章更是把北洋海军滞留威海卫军港,不再出战,将海上控制权拱手让出。随后,日军侵入辽东半岛,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使得北京人心惶惶,终日不得安宁。梁启超与妻商议,暂离北京,试待后举。悲愤至极的梁启超离京返回广东,随后护送妻女去贵州避难。1895年3月,康梁再次上京应试。阳春三月,春江水暖,燕子衔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国家危在旦夕。师生在途中谈起进京目的仍以“广求天下之人才”为第一义,但也望高中进士,以求更大支援。沿途听闻清军大败,军队溃散,气愤异常。至天津大沽口外,日军强行上船搜查,更令康梁极为愤怒,颇感受辱。至京城,北洋水军全军覆没,李鸿章被迫去日本马关签订条约,割地赔款,国将不国。日本为了逼迫李鸿章签订奇耻条约,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战争,南占澎湖列岛,进窥台湾,北攻牛庄、田庄台等地,进窥津、京。铁蹄所到之处,惨绝人寰,朝野震动,人心惶惶。内廷备车500辆,准备迁都,民族危机迫在眉睫,空前严重。此时,应试举人义愤填膺,议论纷纷,谴责主和派官僚。梁启超奉师命,连夜到各省会会馆讲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鼓动各省举人联名上书督察院,反对割地赔款,签订条约,要求变革。在梁启超的鼓动和湘粤举人的带动下,4月22日、24日、26日、28日、30日各省举人拥之督察院,“人山人海,衣冠塞途,奏章如雪片飞入。”台湾举人最为气愤,更是“垂涕请命”。随后,康有为决定扩大声势,联合十八省举人一起上书。康有为连夜奋笔疾书,起草《万言书》即《上清帝第二书》,吁请光绪“拒和、迁都、变法”,由梁启超、麦孟华立即修改更正。5月2日,六百零三名举人###于松筠庵之“柬草堂”签名示威,文廷式、徐世昌、袁世凯等官员也参加了此次###。人群把柬草堂围得水泄不通。梁启超在会上宣读了《万言书》,陈时局,索道路。他说:“窃以为今之为治,当以开创之势治天下,不当以守成之势治天下;当以列国并立之势治天下,不当以一统垂裳之势治天下。”“穷则变,变则通,”“窃为皇上筹自强之策,计万世之安,非变通旧法,无以为治。”举人们听后群情激昂,热血沸腾,更有甚者痛哭失声,纷纷在《万言书》上签名。当各省举人联名上书之时,清政府派军机大臣极力阻止上书,并遣亲信官员到各省会馆妄造谣言恐吓。但5月4日,以康有为、梁启超、麦孟华为首的数百举人仍然成群接队坐着车子,首尾相连约五里,浩浩荡荡开往督察院,呈递上书。督察院拒绝接受上书,原来清政府“恐人心汹涌,局势有变”,已于5月2日批准“和约”。 这就是“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群众性运动的开端,虽然没有阻止马关条约的签订,但这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提出了拯救民族的具体方案,标志着中国酝酿多年的维新思想运动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康有为、梁启超开始成为全国性的知名政治人物,公车上书中一呼百应的情形,让梁启超看到了维新的希望。公车上书后,康梁投入到会试中。梁启超所写文章,文笔优美,议论酣畅,副主考官李文田看后,大加赞赏,决心录取。然而正总裁徐桐以广东举人“有才气者必为康祖诒”为由,弃而不录。后来李文田在试卷末尾批上:“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给梁启超极大的安慰。康有为录取后,因为是公车上书带头闹事人,被降为二甲四十八名。此次进京应试,梁启超得以广交同志,全身心投入到爱国运动中。公车上书成为梁启超的人生转折点,从此步入社会,迅速成为维新变法的领袖,开始其救亡图存的道路。康梁在公车上书中一呼百应,让梁启超看到了变法的希望,决心在政治上干出一番事业来。报界先驱他们游走于上层士大夫中间,奔走于各个衙门之间,寻求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动员社会,创办报刊,开办新社会团体,来组织联络维新人士。此时,梁启超的任务是宣传组织办学、办报,动员社会,从此他的思想更为新颖,更为激进。日,《万国公报》创刊。这是近代中国的第一份报纸,社址在北京城南玄武门外后孙公园,双日刊,每册有编号。《万国公报》由康有为出资创办,梁启超、麦孟华负责编辑。《万国公报》的内容一般是介绍西方知识学说,宣传变法思想、“富国”、“养民”、“教民”之道。发行时,王公大臣均觉得惊骇,然两月之后,渐知新法之益。与此同时,随“官报”免费赠送的报纸,慢慢增至一千份、三千份,影响逐渐扩大。随着舆论宣传的高涨,强学会成立的条件逐渐成熟。7月,强学会成立。内阁学士孙家鼐为名誉会长,工部主事陈炽、刑部郎中沈曾植、翰林院编修丁玄钧、张孝谦为总董,会集了一批当时在宫廷内外都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成为当时社团学会中最有影响力的一支。10月,《万国公报》并入强学会,改名《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会刊。仍为双日刊,每刊十页,开始向订户收费银三钱,继续宣传维新思想,鼓动变法。这个阶段,梁启超身为主笔,撰写了颇具影响力的《强学会序》,引起了知识界的关注,《强学会序》应为这一时期梁启超思想的集中体现。《强学会序》由康梁共同执笔,描述了中国被侵略的触目惊心的情景,令读者听后无不泪流满面,悲愤激扬。它提出“变者存,不变则亡”,希望统治者吸取印度惨遭瓜分的教训,利用维新人士,实行变法,救亡图存,号召爱国士大夫利用维新人士,精诚合作,改革图强,开展维新运动以挽救国家于危难。《强学会序》是一篇动人心弦、鼓吹维新救亡的政治宣言,读之者为之泪下,很多人受到感动,振臂而起。它引起了开明士绅的注意,初步打开了封建士大夫的闭塞思想。 强学会是一个集政治文化为一体的双重性质的社会团体,它一方面创办报纸、翻译西书,建立图书馆,购买仪器,用以开发民智。另一方面联络维新人士、开明士大夫,利用###演讲来宣传变法思想,探求救国救民之道。它打破了中国民众不得私自###的禁令,令广大民众耳目一新,莫不惊骇。因此,引起了封建顽固派官僚的仇视和敌对。1896年1月,清政府下令封闭强学会并禁止其一切活动。《中外纪闻》不得不停刊,后经梁启超和御史胡孚宸尽力周旋,将强学会改名为官书局,隶属总理衙门,专司译书报,由后党慈禧太后掌控,失去了原有的宗旨。强学会被封之后,维新人士在上海另辟舆论阵地,原上海强学会成员黄遵宪、汪康年等人利用强学会剩余资金于1896年创办《时务报》,成为新的维新运动基地。和康有为商议之后,梁启超认为维新若要成功,必先培养维新人才,就要用舆论来唤醒国人,开启民智。随后,应黄遵宪等人的邀请,来到《时务报》任主笔,指导时务报社工作。1895年,梁启超进京会试时,经过上海,就认为上海处南北交通之要塞,必为卧虎藏龙之地,想在此教书接纳同志,学习西文,由于进京应试能更有效广联志士,先到了北京。但上海给他流下了深刻的记忆。此次能够在《时务报》工作,终可一展抱负,故士气高昂,活力四射,激情四射,文章如炸雷般惊醒了封建士人,开始奠定其言论界骄子的地位。《时务报》以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为旨,向国内外发行。《时务报》为旬刊,石印,每册约三万字,载有中外新学、论说、奏折等,可谓字字千金,笔笔含血,梁启超用自己带有感情的笔锋宣泄着自己的宏伟抱负,描绘着中国美好前途。这时,梁启超的言论达到高峰,《变法通议》、《与林迪臣太守书》等一大批优秀文章涌现,为维新运动提供着理论指导。《变法通议》是梁启超这一阶段思想的精华,它明确地解释了中国为什么变法,怎么变法两大基本问题,成为戊戌变法的指导纲领。在其中,梁启超提出“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批评封建顽固派官僚因循守旧,思想顽化不佞。针对如何变法的问题,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他论述到,要真正图强,就要除旧布新,开民智,兴民权。另外,改革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不可能“一食永饱”的,指出“一食而求永饱者必死,一劳永逸者必亡。”除变法通议外,梁启超还有五十余篇文章来讲解应对改革的各个方面问题,提倡君主立宪,学习英国、日本。这为中国的君主立宪制度奠定了科学依据。《时务报》的出版,吸引了广大知识界人士的眼球,呈风暴般的袭扫着海内外的每一角落,销量达万份,举国趋之,众口谈之,如饮狂泉。梁启超的文章平易畅达,说理透彻,自有一股魔力,吸引着每位读者的眼睛,震颤着每位读者的心灵,想有心人所想之事,但敢言别人不敢言之事,如雷鸣,如狮吼,如疾风骤雨,社会影响极大。可以说,《时务报》因梁启超而风靡全国,原因就是梁的文章打破了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吹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此时的梁启超精力过人,才华横溢,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在上海,《时务报》社址设在上海英租界四马路,梁启超之住宅在跑马厅泥城桥西新马路梅福里,与很###新志士相距很近,由此结识一批社会名流,学到了大量的西方自然知识及社会知识。当时,启超与友交往十分殷切,希望能多结同志,为维新培养人才。1896年八月,梁启超刚刚来到上海,急切认识友人,这段时光也是值得其回忆的日子。14日,谭嗣同、宋恕、汪康年、孙仲愚、梁启超会聚一品香,纵谈近日格致之学,大谈佛教,致力于佛学。19日中午,宋恕、吴嘉瑞、汪康年、胡惟贤、梁启超、谭嗣同、孙仲愚七人“同映一像,或蚨坐,或倚坐,或偏袒左臂右膝著地,或跽两足而坐,状类不一。” 24日,吴嘉瑞、孙仲愚、梁启超三人来到徐园,品茶聊侃时政。园中花石盘绕,亭榭楼台,分外雅静。三人论佛说经,情趣大开。28日,孙仲愚到时务报观拜访梁启超,交流思想。9月18日,梁启超登上南去的轮船,回乡省亲。凌晨一点,轮船起航,这时,北风肆虐,云帆直挂,船速增快,令人心情大爽。启超在船上日思难眠,于是给汪康年致书信一封,商讨《时务报》报社之事。三日后,轮船抵达广州。拜访故友,随后回家茶坑,行孝子礼,和家人团聚,伺候父亲,享受天伦之乐。11月,梁启超来到澳门,与康广仁商办《知新报》,一心扑到办报事业上。12月,梁启超辞去出使美、日、秘鲁等国的外交参赞,一心办报。随后,李惠仙挟女儿和王桂荃来到上海,小夫妻久别重逢,甚为欢乐。不久,章太炎来到《时务报》担任撰述,《时务报》趋于完善,开始展现其维新风姿。《时务报》影响的扩大,使得梁启超声名雀起,令一些高官也不得不另眼相看,在清廷颇有影响的人物也竭力相邀。1897年初,梁启超拜访张之洞,此时的张已是洋务派的实际领导,握有一方军队和经济大权。然他一听到梁启超来访,破例大开武昌城正门,甚至以鸣炮欢迎,当幕僚提醒只有迎接钦差和督抚才能鸣炮时才作罢,不过仍以厚礼接待。当天恰至张的女儿出嫁,客来客往,张竟丢下众客与梁启超畅谈至二更。使得梁启超视之为知己。梁启超在主编《时务报》时期,还参与了筹划和积极支持了澳门《知新报》、上海《农学会报》、《蒙学报》、《演义报》和《萃报》的创办活动,制定办报方针、撰写序言、稿件等。同时还倡导及组织不缠足会,农学会,倡办女学堂,俨然成为言论界和不缠足会及其他学会的首领,执维新变法舆论之牛耳。严复曾经评价梁启超说“一纸风行海内,观听为之一耸”。 1897年6月,梁启超等人组织了不缠足会,放足运动开始蓬勃发展。不久,入会者络绎不绝,各地分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放足的兴起引起了一些人疑义,认为缠足旧习已久,“恐女子不缠足,异日或难于择配。”梁启超在《试办不缠足会简明章程》中回答了这个问题:“此会之设,原为缠足之风,本非人情所乐,徒以习俗既久,苟不如此,即难以婚配。故特设创此会,使会中同志,可以互通婚姻,无所顾虑,庶几流风溅广,革此浇风。”不缠足会会务原由汪诒年代理,后因会事迅速发展,会务繁重,而汪处事太多,随移交大同译书局,由康广仁经理,不缠足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不缠足会和各种学会的发展吸引了一些具有新思想的官员,张之洞就是其中一个。他在7月21日给汪康年和梁启超的一封信中要求“农学会请附贱名,谨捐赠银元五百元,已交汇号。”用来窃“维新之貌”。1897年冬,梁启超又与经元善在上海高昌庙桂墅里建造校舍,于第二年夏招收女学生,成立女学堂,真正“复三代妇学宏规,为大开民智张本,使妇人各得其自有之权。”可是,《时务报》的繁荣并不能掩盖其内部的矛盾。由于政治见解不同,梁启超与汪康年时有摩擦,而黄遵宪与汪康年素有微嫌,争议不断。1897年9月,梁启超在《时务报》上的《知耻学会序》引起了张之洞的反感,大骂梁狂妄荒谬,禁止该期报刊在其辖地发行,随后又指使汪康年向梁启超施加压力,抑制梁的言论,甚至随意删改梁启超的文章,使得梁无法继续在此工作下去。与此同时,黄遵宪与汪康年的矛盾更加激烈,受到汪的排挤,被调任湖南盐法道并代理湖南按察使。就在这时,湖南的维新运动方兴未艾,谭嗣同等筹办时务学堂,黄遵宪赏识梁启超,于是邀请他出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11月,梁启超离沪奔湘,开始新的征程,继续为维新运动培养人才。  随着梁启超在时务报的发展,他的思想逐渐完善,特别是没有康有为的影响,使得梁启超摆脱了康有为固有思想的束缚,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独立登上政治舞台,担负起改变中国命运的重任。时务学堂激风云在《中外纪闻》、强学会、《时务报》的宣传影响下,在湖南长沙周围聚集了一批爱国维新志士。陈宝箴、熊希龄、谭嗣同、唐才常等一批具有开放思想的官员和知识分子,掀起了维新变法的浪潮。陈宝箴,自1895年调任湖南巡抚以后,以开化湖南为己任,推行新政,办新学会、不缠足会,筹办航运,修建马路,设立工厂,建立新学堂。陈宝箴接触过许多西方新思想,新技术,具有一定的维新倾向,较为支持湖南的维新派。1895年的公车上书给他以强烈震撼,康梁的维新思想深深吸引了他。为了传播新思想,推行新政,陈宝箴甚至用官费订购《时务报》传读于各衙门中间,活跃了湖南政界的思想,使得湖南维新运动不断高涨,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然而,当时的湖南守旧势力仍然强大,陈宝箴的新政并非畅通无阻,以王先谦为代表的顽固势力阻挠改革。为了宣传封建礼学,王先谦上书时任湖南巡抚的陈宝箴,请求创办时务学堂。陈宝箴并不了解王先谦的本意,为了培养革新人才,推动湖南变法维新,开通湖南风气,便欣然同意。由于陈宝箴的直接干预和维新高潮的影响,时务学堂成为中西并重的新式学堂。教授工厂企业的管理文化,而且毕业后还可以出国留洋,因此招生规则一经颁布,学生报名踊跃,一时成为湘江之畔的一道风景。在这样的环境下,梁启超来到了湖南,来到了时务学堂。到湖南之前,康有为等专门到上海和梁启超商讨办学方针,二者产生了异解,康有为认为应采取“缓进法”,毕竟民智未开,火候过大,会遭到顽固势力的阻扰。而梁启超则认为中国已集病甚久,需得猛药才能医救,彻底改革,才能唤醒沉睡的民众。由于康有为的见解并不坚定,因此梁启超进湘后,激进的教学法引起了轰动。1897年10月,梁启超抵达长沙,广东“神童”、《时务报》主编来到长沙的消息轰动了湖南各界。蔡锷、林锡圭等四十名学生听到后欣喜若狂,湖南官员、各书院师生亦纷纷目睹梁启超的风采。梁启超以激进的思想,超人的智慧,优雅的风度征服着湖南的思想言论界。第二天,时务学堂在曾忠襄祠举行公宴热烈欢迎梁启超,参加公宴的有黄遵宪、江标等官员与各地方教习、绅士等社会名流。公宴上,熊希龄致欢迎辞。随后梁启超发表演讲。演讲中,梁大谈治学方针,强调“以湘之才,用粤之财”,来拯救中国。这些言论惊天动地,石破天惊,听者摇头惊讶,怀疑其可行性,更多的人报以掌声。根据时务学堂培养人才之要求,梁提出“立志”、“养心”、“治身”、“穷理”等《学约》十章,传授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梁启超制订的学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内容崭新,说理深透,使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求变图强,成为维新变法的人才。时务学堂重思考,重实践,提倡自由讨论,学生变得思维活跃,激进,学术氛围浓厚。梁启超的到来带来了万木草堂的教学方法,使时务学堂成为维新运动人才的摇篮。梁启超提倡民权、平等、大同之说,发挥保国、保种、保教之义,批评君重民轻之说。大倡反满革命思想,使一些热血青年意气风发,成为维新革命的坚定支持者,大批维新志士从时务学堂走向社会,投入到革命浪潮中。当时,梁私下摘印《明夷待访记》、《扬州十日记》,把斗争矛头直指专制,直接揭露清朝的血腥罪恶,激起人民的反抗精神。梁启超当时风华正茂,在时务学堂这个自由的天地里,肆意地施展自己的抱负,可谓酣畅淋漓。能够淋漓尽致地宣传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思想,无拘无束地展示才华,这对于梁启超这样的人物可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幸福。此时,《湘学报》、《湘报》等开始发行,给梁启超又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在解答学生的问题时,梁启超指出强国需要限制君主权利,则需开议会,而议会之开,需广人才、建学校,即为开民智。“强国以议会为本,议会以学校为本”。这就是中国君主立宪制的雏形。关于服饰问题,梁启超这样回答道:“衣服虽末事,然切于近身,故变法未有不变衣服者。” 可见当时梁启超对改革的急切与彻底。这些使得时务学堂学生思想发生重大改变,极大推动了湖南维新运动的发展。当时时务学堂的教授还有谭嗣同、唐才常,他们的教学内容一是陆王派的修养论;一是借《公羊》、《孟子》发挥民权的政治论,给学生的触动不小。开学几个月后,同学们的思想在不知不觉中就起了剧烈的变化,他们象得了一种新信仰,不独自己受用,而且努力地向外宣传。于是整个湖南哗动,从省城到乡村,没有地方不惊之为奇,整个湖南思想界天翻地覆。引起以王先谦为首的守旧派极大恐慌。守旧派指责梁启超一干谣言惑众,伤风败俗,“忤逆连篇累牍,乃知志在谋逆。” 所教之学违背伦理,误人子弟,不啻为百十俊秀,焚而坑之。在守旧派看来,时务学堂则成了培养邪恶势力的阵地。梁启超在湖南不仅教学于时务学堂,指导各种报社、学会工作,同时也为湖南的维新运动出谋划策,协助陈宝箴、黄遵宪倡行新政。他认为湖南应办之事应该在“开民智”、“开绅智”、“开官智”,如果三者能够实现,则湖南维新大业必定能够成功。梁启超把湖南当作一个维新基地来建设,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1897年,梁启超上书陈宝箴,劝湖南自立自保,应付他日大难到来,并在《论湖南应办之事》一文中谈论自立后应当著手开办之事。这当然不能被陈宝箴等接受并采纳,并且引起了湖南旧势力的恐慌。以王先谦为首的湖南守旧派官僚随后开始了对梁启超等的迫害,梁启超等景况险恶,生命受到威胁。最后时务学堂提调熊希龄不得不辞退中文分教习韩文举、叶觉迈等人,使他们相继离开了湖南。不久梁启超由于大病也不得不离开这片培养维新人才的沃土。此时,西方列强蓄谋瓜分中国,为救国救民,康有为等在北京建立了保国会,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尽管梁启超他们最终离开了时务学堂,但是时务学堂作为维新运动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成为了中国第一所以宣传改革、民主、民权为中心的学校,培养出一批如蔡锷,秦力山等一批日后中国著名的改革家。梁启超的汗水浇灌了美丽的花朵。正像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描述的那样:自时务学堂、南学会等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各县州府私立学校纷纷并起,小学会尤胜。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其人皆在二、三十岁之间,无科第,无官衔,声名未显著者,而其数不可算计。自此以往,虽守书者日事遏抑,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湖南志士之志不可夺矣。书包 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百日维新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从此中国社会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大大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危在旦夕,封建官僚却手足无措。这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站了出来,引领起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 开始走上了历史舞台。由于湖南顽固势力的压迫,梁启超不得不离开时务学堂,重新回到上海。1898年春,梁启超抱病离开湖南,坐上了驶往上海的招商局立村轮。阳春三月,阳光明媚,沿江风景秀丽。轮船驶过,江面泛起一流翠波白沫,上下起伏,不歇的波浪,无尽的江面,碧波荡漾,把梁启超的思绪带到了远方:十岁秀才,十六中举,拜师康有为,广结挚友;公车上书、强学会、《时务报》还有时务学堂,自己的每一步都浸润血汗,以拯救民族为己任。可如今却要逃离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阵地,还恶疾缠身,顽固贵族势力厚如磐石,难以撼动,犹己所不能为也。四面的山水清新秀美,山歌在峰峦间飞舞,一派欣欣向荣。梁启超心情为之一震,国虽危难,可国民仍有士气,自己仍有同路人,自己怎又能向病魔屈服,向顽固官僚示弱呢?洋轮从身边飞驰,激起一波愤怒。是的,帝国主义虽强,可中国民心仍在,于是心情为之一缓,饭后与友人约:“吾国人不能舍身救国者,非以家累即以身累,非破家不能救国,非杀身不能成仁。目的以救国为第一义,同此义者皆为同志。吾辈不论成败是非,尽力做将去,万一失败,同志杀尽,只留自己一身,此志仍不可灭,仍须尽力进行。” 可见其临危不惧的豪情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回上海后,梁启超精心养病,品味着平常人生活的甜蜜,这是梁启超一生中难得的温馨时光。然而梁启超不忘国危家难,密切关注着国内外的重大动向,思索着救国之法。此时,光绪大婚,慈禧太后归政于帝。光绪面对着江河日下的清廷,决心力挽狂澜,振兴清廷,以免成为亡国之君。他读过西书,对世界格局有所了解,希望能通过变法来避免亡国之灾。于是,在其周围形成了以挽救清廷为核心思想的改革团体,被称为“帝党”。而为了捍卫自己权位,争取利益,顽固派和洋务派聚集在慈禧太后周围,形成“后党”,掌握着清朝的实际大权。光绪要变法,自然威胁到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站到了变法的对立面,社会上形成“帝后之争”的局面。帝国主义方面,自从《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视中国为刀俎之肉,瓮中之鳖,肆意割食,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势力范围延伸到中国内地。中国民不聊生,大好江山被帝国主义一扫而空,煤矿、农产品、铁矿等资源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国外。中国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而清廷上至光绪下到王公大臣都胆战心惊,束手无策。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康有为一边向光绪进呈《俄彼得变政记》、《日本变政记》,一边筹划成立保国会,用来保国、保种、保教。梁启超当然不能置身事外,应康有为的要求,1898年3月,梁启超告别妻女,拖着病体,在康广仁的护送下前往北京,协助康有为推动变法。梁启超到京横后,随即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中去了。此时的环境和第一次公车上书的环境相似。同是西方列强侵略高潮,同样是会试之时,梁启超这位中国的知名的新知识分子,公车上书的领袖,此时此刻犹如又回到了1985年那激情的时刻:激情的演讲,令人难忘的情景,百千举人会聚一堂,为国家,为民族撒热血,抛头颅,如今的景象何其神似。那吠狮般的愤怒,台湾举人揪心的血泪,仍在北京上空飘荡。梁启超感叹万分,决心重现当年盛况,随即和康有为一起连续发动了三次公车上书。4月初,梁启超联合在京举人百名上书《请变通科举折》请废八股取士之制,改应试经济六科、政治外交,使举人们熟习农工商政经之学,以适应国际竞争环境和国内维新变法运动的需要。八股乃中国千年来取士之道,废八股无疑触动了封建制度的根基,必然引起守旧势力的反对与仇视。《戊戌政变记》中的一节这样描述了当时的情景:书达于督察院,督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辇口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疾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可见当时梁启超处境之危,有人甚至建议雇请保镖或化装躲避,梁启超却附之一笑,继续投身于维新浪潮之中,为运动四处奔走。此时保国会已成立,维新势在必行。保国会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政党色彩,通过了保国维新、救亡图存的章程,清晰地阐明了宗旨、指导思想、组织原则、内部构成、入会手续、会员权利义务以及纪律管理和财务开支等等,是康梁二人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完美反映。保国会第二次会议上,梁启超由国际国内形势开始,以其热情激扬的爱国情操给与会者作了一精彩演说。他说:今之忧瓜分惧危亡者遍天下,殆几于醒矣,其议论若彼,其心力若此!故启超窃谓吾中国之亡,不亡于贫,不亡于弱,不亡于外患,不亡于内讧,而实亡于此辈士大夫之议论,之心力也。夫天下之事可为、不可为,亦其有定哉?人人知其不可而不为,斯真不可为矣;人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斯可为矣。使吾四万万人者,咸知吾国处必亡之势,而欲厝之于不亡之域,各尽其聪明才力之所不能及者,以行其分内所得行之事,人人如是,而国之亡犹不能救者,吾未闻也。 他晓以情,动以理,用民族思想彻底打动世人的心弦,赢得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不久,保川会、保浙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运动的步伐加快了,保国春风大有吹遍全国之势。然而,这引起守旧势力的恐慌,他们纠集各种反动势力来攻击保国会,歪曲变法,称康梁二人“保中国不保大清”,妄想成为中国的“民主教皇”,诬蔑维新人士的爱国情操。梁启超的政见为敌对者不容尚可理解,然爱国情操也被人污蔑,使梁启超愤怒异常,悲愤万分。在这国家危亡时刻,守旧派仍执迷不悟,为个人私利所沉迷,康梁深感痛心。封建顽固势力的疯狂阻挠,使得维新变法从一开始就承受着千斤重压。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定国是诏》,宣布变法。6月16日康有为被光绪召见,商谈维新变法事宜,并被任命为总理衙门章京行走,特许专折奏事。康有为多年的变法主张终于可以实现了。随后,废八股、发展农工商、整顿军队、变官制、建学堂、开议院等一道道奏折飞进了乾清宫,成为了光绪变法的研究资料。7月10日,上谕命各州县改已有大小书院为中小学堂。7月13日,上谕命三品以上京官及各省督抚学政迅速资送经济特科人才。8月2日,上谕设矿务铁路总局于京师,部院司员及士民皆准上书言事。8月26日,上谕责江督刘坤一、粤督谭锺麟不奉诏。8月30日,上谕裁汰京内外冗官。京内有光禄寺、太常寺、大理寺等重要衙门,京外有湖北、广东、云南三省巡抚等。9月5日,上谕革礼部六堂官职。9月6日,擢用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为军机章京。改革命令雪片般狂飞而下,中国大地耳目一新,重药急诊,中国社会的顽疾仿佛一夜间消失殆尽。7月3日,梁启超得到光绪召见,赐六品衔,办理译书局事务,梁启超的变法终于等到合法地位。但是,梁并未得到重用,究其原因,竟是口音差池,光绪不悦,荒唐之极。梁启超意气风发,本以为终于可以一偿夙愿,终于可以一展抱负,可却不得光绪重用,情绪低落,他想到了家乡。回想家乡美景,山水湖泊,林木苍郁,层峦叠翠,好久没能临会了,况且自己为国事奔波不止,妻女思念,也好久没有听起祖父吟诗,父母身体如何,全然不知,哪里尽到过一点孝道?可是,老师得到了光绪的重用,成为维新变法的实际指导人物,自己又怎能在这紧要关头抛下老师一人呢?变科举,诏改取士制度,这应该是变法中所取得的最大成就。6月21日,康有为觐见光绪,提出废科举,变取士旧制。然而,圣旨未下,大臣刚毅和多名大臣一起面见光绪,陈言枉改科举之事,万万不可行,千年沿袭的旧制,怎能说改就改?请求下书礼部以请群臣商议。光绪大怒:“如果下到礼部,你们必定反驳我吧。”刚毅又言:“废科举之事重大,运行已经数百年,不可随废。当初康熙圣祖停八股,改试策论,不得行,旋复旧制,一时国家文运昌明。请圣上深思。”光绪厉声道:“你想阻拦我不成?”刚毅随不敢言。大臣们即将散去,刚毅慎言:“这件事太过重大,请圣上向太后恭请懿旨。”光绪不悦,脸色突变,沉默不语,等会才答道:“应该如此。”随后便前往颐和园请求慈禧太后批准废除科举取士旧制。等到24日,慈禧太后才下懿旨同意改制变法。变法圣旨即下,康有为等欢呼雷动,颂曰:“去千年之弊政,非皇上之圣武,岂能若此之刚断乎。” 乡会试应用八股已改,而生童岁科试尚且未改,31日,康有为上书光绪请变生童岁科试亦为策论,当日圣旨即下。然而,八股为当时读书人出人头地之唯一出路,废八股,无疑是让读书人失去了生存之本,断生活之粮,引起了士人们的强烈抗议,更有甚者,谴人行刺康梁二人。此时,守旧大臣亦纷纷上书,抗议变法,企图翻国是,复八股。康有为乃草折一份请杨深秀上之光绪,定新政之律,敢有请求翻改国是,复八股者给以重惩。诽谤变法的言论才渐渐减少。新政严重侵害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了强烈抵制。光绪下的每一道圣旨就如废纸一样,无人实行,同时光绪的一言一行都不得超越慈禧太后的框架。不久,由于礼部尚书怀塔布阻扰主事王照上书,光绪下令革除礼部六堂官职,引起顽固大臣的仇视。9月,军机大臣纷纷要求慈禧太后重新训政。21日凌晨,光绪从中和殿批阅奏章出来,迎面荣禄带着一队卫兵和几个太监蜂拥而来,不容分辩,就将光绪捆绑起来,带到了中南海的瀛堂。随后慈禧太后在李莲英的陪同下,气势汹汹地赶来了。一顿训斥后,光绪被囚禁在瀛堂。光绪面对碧波荡漾的湖水,心情凄凉,无可名状。慈禧太后软禁光绪后,下诏抓捕康梁,京城空气一片凝重。此前,康有为在一片恐怖中,乘火车离开了北京。此时的梁启超正在同谭嗣同商议计划,忽闻光绪被禁,康有为失踪,自己又危在旦夕,不由得仰天长叹。梁本一介书生,靠光绪才得以呼风唤雨,这一消息不啻为一重磅炸弹,摧残着他那颤抖的心。没想到短短百天,维新事业功败垂成,又惹来杀身之祸,真是喊天不应,叫地不灵,多年来的委屈、压抑一时间爆发出来,二人抱头号啕大哭。政变前几日,杨锐等人已接到密旨,力图营救皇帝,挽救变法。可是由于政治经验的欠缺,使得自己相信袁世凯,以至维新大业昙花一现。梁启超也曾求助外国使节,然英公使到北戴河避暑去了,友人李提摩太也无能为力;找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也未能成功,没能躲过政变之灾。痛哭过后,二人仓皇外出,寻救维新志士。午后二时,梁启超来到日本公使馆,脸色苍白,漂浮着悲壮之气。一声不吭,在纸上,写下了这几句话:“仆三日内即须赴市曹就死,原有两事奉托。君若犹念兄弟之国,不忘旧交,许其一言。……”梁启超的必死信念感动着日驻华代理公使林权助,林答应承担梁所托之事,并说:“你为什么要死呀?好好想一想,什么时候都可以到我的地方来,我救你呀。”梁启超听了他的话,暗暗落泪,仓皇而去……到了夜晚,梁启超进了公使馆,寻求日本保护。 此时,康有为早已在20日晚到达天津,并于21日上午11时乘英国太古公司重庆轮离开天津南下上海。25日,谭嗣同、杨锐等人不幸被捕,于28日被残忍杀害。轰轰烈烈的维新运动结束了。百日维新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一次全面改革运动。它影响了近代中国的走向,是近代中国先进青年挽救时局所做出的不协努力,虽然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它在坚冰上凿下了一个小洞,向封建制度击出了第一炮。由于在自身力量薄弱的情况下急于求成,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齐头并进,只造成了一片混乱,最后没能够掌控时局,只能无果而疾。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逋逃日本21日夜近深更,梁启超巧妙躲过密探追捕,进了日本使馆,寻求日本庇护。林权助将梁启超请求保护和帮助的要求报告给伊藤博文,伊藤博文深思熟虑后,对林权助说:“梁启超是中国罕见的高洁之士,是个非凡的家伙,对于中国来说是珍贵的灵魂呀,就让他到日本去吧。”此时,梁启超在日本使馆,心情极为紧张。使馆外面,人声糟杂,不时传来吆喝声和哀号的惨叫声,听了让人毛骨悚然。22日上午,谭嗣同来到日公使馆,说明北京情势危急,劝梁启超赶快离开北京。梁启超劝说谭嗣同大势已去,不必作无谓牺牲。然则,谭嗣同已经置生死于度外,决心以死报主,他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我既然参与新政,入了军机,重任在肩,岂可临难脱逃,惟有一死,以酬皇上。我俩今世诀别了,愿你平安脱险,见到康先生,代我问好。”二人语不成声,紧紧相抱,挥泪而别。 24日,清政府捕手开始在日使馆周围活动,随即,林权助决定在麻烦还未出现前,让梁启超离开北京。经过周密的布置,林权助请在北京办事的天津领事馆领事郑永昌护送梁启超登上停靠在塘沽的日舰“大岛”号上。25日,梁启超等化装成“猎人”和一群日本人坐上马车哄哄嚷嚷地驶向北京正阳门火车站,登上了开往天津的列车。当列车到达天津后,车站周围捕手密布,戒备森严。梁启超在人群中行走,忽然发现有熟人跟踪,于是和郑永昌隐藏在人群中,迅速接近日本领事馆,随后巧妙甩掉跟梢者,顺利进入领事馆。夜12时,梁启超等人趁暗探不备,逃出领事馆,下白河逃往塘沽,驶向停在上游的军舰“大岛”号。海上一片夜色,方向难辨。不久,梁启超等人发现后面有汽艇疾驶过来,吆喝声震天,应该是清廷捕手。梁启超等人焦急万分,然而就在这时,小汽艇却掉头驶向下游停泊的日本商船舷侧,等待捉拿梁启超。这时,梁启超等急速驶向“大岛”号,摇动手帕,打出暗号,“大岛”号舰长见暗号和电报相符,便放下小舟,把他们拉上了军舰。梁启超登上军舰的消息传到天津之后,聂士成暴跳如雷,表示一定要上船抓人。但由于其他官员害怕引起冲突,引出外交纠纷等麻烦,聂士成只好回禀荣禄。随后,荣禄派人前往日本军舰交涉,要求放人,被拒绝。第二天,王照也由日使馆送上“大岛”号,梁启超、王照死里逃生,在日舰上相遇,难免唉叹命运的不公,心情低落悲凉。当梁启超听到谭嗣同等七人已经革职拿办,性命恐不久矣,想到维新大业毁在旦夕,无力挽救祖国危机,不禁痛哭不已。“大岛”号军舰在10天后才奉命换防,起航返回日本。军舰航行在黄海之上,梁启超了望蔚蓝的天空,深蓝的海水,不禁凄凉悲哀,抚今追昔,检讨自己的过失,展望未来。想到光绪仍被监禁,康有为也不知所踪,谭嗣同等人性命难保,家人不知现在如何,自己又逃亡日本,这时的梁启超早没有了原先的壮志雄心,顿觉天空如此狭小。海面如此辽阔,自己置身其中,却又是那么的渺小,微不足道。悲愤、哀伤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去国行》:呜呼!齐艰乏力兮,儒冠容容。佞头不斩兮,侠剑无功。君恩友仇两未报,死于贼手毋乃非英雄?割慈忍泪出国门,掉头不顾吾其东。梁启超思索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经验,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他认为,中日同文同种,日政府必能相助,与中国患难与共,幻想借日本之力来助光绪复位,拯救中国于水深火热当中。他呼吁中国儿女学习日本明治志士,舍身报国,慷慨激呼:吁嗟乎!男儿三十无奇功,誓把区区七尺还天公。“潇潇风雨满天地”,“坐待春回终当有东风”。他坚信,严冬必将过去,胜利一定会来到。 在广东新会茶坑,梁宝瑛和家人们却没能逃脱清政府的魔爪,家属不幸被捕,家中搜查时被横扫一空。后来由于知县陈伯谦的暗中保护,家人未遭大祸,不久被释放。梁宝瑛随后偕全家避居澳门,梁启超的妻女也在不久被梁宝瑛和麦梦华从上海接到澳门,与家人团聚。到澳门不久,李惠仙接到了梁启超从日本寄来的家书,信中说明自己不能照顾家人,劳累妻子,对妻子充满敬意,称呼妻子为“闺中良友”。随后,夫妻二人通过书信开始了长期的情感之旅,爱意、怜惜、敬意充溢其中。从他们的书信中仍然可以看出梁启超关心家事,孝父爱妻,但更加关心国事及穷究学理。虽然梁启超的恋情是由结婚才开始的,但他与惠仙是患难之交,互相体贴关怀,恋情日益深厚。1899年,在父亲梁宝瑛的护送下,李惠仙母女和王桂荃来到东京,结束了长期分居、寂寞孤独的生活。流浪东瀛“自居东以来,广搜日本书而读之,若行山荫.道上,应接不暇,脑质为之改易,思想言论若出两人。” 梁启超在艰难的逃亡日子里,挣扎着、坚持着、酝酿着……“初到日本,居牛口区马场下町。”由于日本友人的帮忙,梁启超生活得以安顿,不久,又闻得家人已避难澳门,生活尚能维持,心中涌起了对友人的感激和对家人的思念,于是频做书以谢友人,并安慰妻子,诉说心中愁苦,倾洒离国伤悲:“南海师来,得详闻家中近状,并闻卿慷慨从容,词色不变,绝无怨言,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大人遭此变惊,必增抑郁,惟赖卿善为慰解,代我曲尽子职而已。卿素知大义,此无待余之言,惟望南天叩托而已。令四兄最为可怜,吾与南海师念及之,辄为流涕。此行性命不知何如,受余之累,恩将仇报,真不安也。 此时,“海外羁逐孤臣,君主被幽,同志掺戮。” 社会空气空前紧张,维新志士四处逃难,清廷鹰爪密布,前途一片黑暗,民众思想低落,社会上阴霾不散,中国危机四伏。梁启超四处奔走,希望能够解救光绪,挽救失败局面,然而,同志频频被捕,消息传来,如针刺般折磨着这位才子。梁启超心情失落,又不得不挺起精神为扭转乾坤作奋力一搏,内心承受着千金重压。10月26日,梁启超拜访志贺重昂(日外务大臣大隈重信的代表),并与之进行笔谈,陈言东亚之乱,中国之安危,实牵动地球之全局,尤对日本影响重大,“盖东方之安危,全系于敝邦之能自主与否,敝邦立则日本之边防、商务、工艺皆受其利,敝邦危则受其害。” 幻想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