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五祖寺拍星空老祖寺天气

黄梅老祖寺散记
&&&&&&&公元日上午九点左右,我和朋友一起驾车前往黄梅老祖寺。从蘄春县城出发到黄梅老祖寺,我们沿途经过了梅川、黄梅县城、四祖寺,车在紫雲山莲花峰下一家农家乐旅馆门前停了下来。虽说只隔一年的时间,可这里变化太大了,原先零乱、破旧的土民房被现在整齐划一、白墙灰瓦的徽州式建筑的民居、单家独院的小楼房所替代……与老祖寺金璧辉煌的佛教建筑遥相呼应。
老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苦竹鄉紫雲山莲花峰下,毗邻挪步园避署山庄,原名老寺,是一千五百年前印度高僧千岁宝掌和尚首建,为鄂东古刹之最。〝世上名山僧占尽〞,老祖寺亦然。从唐至清一千多年间,中国各地陆续营造的大庙无数,中间兵劫屡见,兴衰更替,许多寺宇屡建屡毁。20世纪以来,大概是老祖寺最为辉煌的岁月了。比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佛国盛世来,已是有过而无不及。因为现代人们似乎缺少些什么……
&&&&&&紫雲山海拔1135米,其峰巅由七座峦头相对并列,状若莲瓣相聚,故名莲花峰。其下有盆地,老祖寺座落其间,恰如莲心吐蕊,花瓣托心。雨后的莲花峰,风景宜人。因为正是烟雨正浓的时节,大多的时候,你会在烟雨中度过。这样的雨不同于北方,没有洗天涤地的气势。这里的雨如江南女儿,恬恬静静,不温不火,平平淡淡﹔不急不缓,如丝如烟﹔一下可能就是四五天了。在这样的雨里,你会慢慢的让自己的期盼缓下来,不要太着急,不要想着倾盆之后,就是晌晴晌晴的天。雨会过去,天也会晴,不过,要慢慢的等。在这样的等待中,你就会慢慢学会了欣赏。欣赏你本不习惯的连绵烟雨,欣赏这湿润润的寺院与树木,欣赏烟雨之中朦胧的远山近树。我们有缘,缘于心中,缘于天的放晴。
&据传千岁宝掌和尚为佛门第一寿星,享寿1072岁。于东汉末(约公元212年前后),由川藏进入中国境内,比禅宗初祖达摩早300余年,后与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同居黄梅。宝掌和尚圆寂百年后,六祖慧能的三传徒孙天王道悟卓锡登临紫云,居宝掌故址,扩建寺院,缘得乌沙潭龙王力助,粮、木俱全,因此老祖寺前至今尚有"出水池"、"出米池"等神传遗址。宋、元、明期间有静川、道安、香村等高僧大德继席于老祖寺,清有顺治皇帝赐封为圆照国师的慧恩法师住山持戒。由于明朝兵部尚书汪可受在紫云山建挪步园山庄,老祖寺也并入了有"小庐山"之称的挪步园风景区。由于历代兵乱所致,老祖寺几度废毁,昔日梵刹仅存瓦房数间,一片荒凉。2006年,净慧大和尚发愿再振名蓝,鄂东古刹得以重辉,成为避暑览胜、礼佛参禅的现代旅游景区。老祖寺景区共有莲花桥、讲经台、菩萨洞、紫云霁雪、龙溪潭等28处名胜景点。
按古人的说法,我当属于〝不得志逃于禅者〞的人。当今之世,已不可能过一瓶一钵的云水生涯,但抽点时闲,到佛地名胜一游,参禅悟道,也算是对结庐心情的一个交代。何况昨天是妈妈生我最喜悦而又最痛苦的日子,兒生母苦。我昨天素食,理当如此、心更如此。下午一点,我和朋友才感觉到肚子是真有点饿了,这才想起应该吃点什么了,于是乎我们找了一家有农家特色的饭馆坐了下来,点了〝香椿炒鸡蛋、腊肉炒小野竹笋、清蒸素老豆腐丝、野干花菜炖猪排〞,店家主人免费送了一小壶自酿制的糯米酒给我们,我和朋友也学起大文豪苏东坡,他虽然喜欢参禅,但一边念经一边吃肉。宋代的禅僧也曾说过︰要吃就吃,要睡就睡,随心所欲就是佛。看来,〝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观念,象幽灵一样,始终在佛国徘徊,哪怕这尘埃之外的老祖寺,佛与人的爭博,也是不能完全禁止。中国的禅学虽然是在印度的佛学上发展起来的,但毕竟大不相同。佛希望人成为佛而禅认为人就是佛。佛排斥情欲而禅却无碍于自由无羁的生活方式。
& &饭后,我和老祖寺崇延方丈留影于六朝古刹……
&&&&&&如果你的心已经没有红尘中的纷繁杂乱,你慢慢的,就不会去寻雨寻雾寻雪,也不会去在意那难得的阳光。你知道无论外界是阴是晴,其实,都与你无关,你心净时,哪里都是佛国。
缘在何处?缘在随意中……
&&&&&&&&&&&&&&&&&&&&&&&&&&&&&&&&&&&&&&&&&&&&&&&&&&&&&&&&&&&
&&&日.宇布衣於蕲春李时珍故里&&&&&&&&&&&&&&&&&&&&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黄梅网视 ||||
黄梅一点通||||
[01-23] []
[12-12] []
[12-04] []
[11-21] []
[11-12] []
[11-12] []
[10-27] []
[03-01] []
[02-04] []
[01-04] []
[12-23] []
[12-18] []
[12-17] []
[12-11] []志閤文史书店黄梅老祖寺志
开&&&&&&本:页&&&&&&数:36页字&&&&&&数:I&&S&&B&&N:售&&&&&&价:9.90元 品&&&&&&相:运&&&&&&费:北京朝阳
至挂号印刷品:6.00元上书时间:微信购买商品分类:关 键 字:详细描述:暂无详细描述。
店主推荐68.00元5.00元60.00元15.00元30.00元您可能感兴趣的商品10.00元35.00元9.80元14.00元20.00元30.00元6.60元3.00元10.00元20.00元10.00元5.00元1.99元48.00元58.00元10.00元46.00元68.00元288.00元1.01元2.88元1.88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成功加入购物车来自:恐龙书社您可以六朝古刹黄梅老祖寺║王娅
六朝古刹黄梅老祖寺║王娅
这片云有些奇特,稍稍拨弄,成团成团挪移。是天上,还是人间?背着衣钵、拄着竹杖的和尚,使劲地揉搓着眼睛,定睛细看。紫云山的雾,是有灵性的。一股仙风道骨,裹挟起风,翻滚成阵阵波涛,如退潮般隐去。和尚的眼里,白茫茫,白茫茫一片。青山绵亘,似花瓣,一层层铺展。很快,一块平坦地,静卧在群山间,一湖清水,环流周边。好一洼碧水,仿佛一处子,泛着神秘和圣洁。“啊,莲花苞!”和尚一声惊呼。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和尚双手合掌,念念有词。然后,一步一趋走向莲花苞。褪去了酷暑燥热,红尘喧嚣,只有安宁僻静,清凉一片;远去了鼓角争鸣,刀光剑影,只有虫鸟啁啾,树叶飒飒。和尚恍然大悟,为什么发足行遍天竺国度,还要不畏艰险,只身前往东土震旦。为什么峨嵋山上习文诵经,云际天边总有一团紫光,召引他翻山越岭,踽踽独行。原来真有一个紫云天国。“行遍支那八百州,唯有此处可安居。”和尚当即搭起栖身修行的茅蓬草庵,决定在此开山建寺,安僧办道,弘法利生。这便是1800年前,被誉为佛门“第一寿星”的千岁宝掌。千岁宝掌和尚,出身于中印度婆罗门贵族。因出生后始终左手握拳,至七岁剃度落发时,才展掌,露出一珍珠,双手虔诚呈献给本师。师父当即送他法号“宝掌”。入蜀地,一日他向大众道:“吾有愿住世千岁,今年六百二十有六。”世人又尊称他“千岁”。千岁宝掌活了1072岁。他一生精勤修行,严持戒律,日诵般若等经千余卷,废寝忘食,殚精竭虑,研佛参禅。他云游四方,参访圣贤,广受教益,数度往返紫云山。时逢世间三国鼎立,南北对峙,烽烟四起,战火不断。然而,紫云山的晨钟暮鼓,如日出日落,从未消停。正当千岁宝掌行化紫云之时,恰值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持破额、冯茂二山,因其年长,称之为老祖,尊其所创伽蓝为老祖寺。老祖寺,因了开山鼻祖千岁宝掌的传奇,在禅宗发源地的黄梅,在黄梅东西南北群山林立的古刹中,像一颗奇异的珍珠,散发出别样的光芒。从此,紫云山仿佛披上翡翠般的袈裟,于飘逸与灵秀中,多了份庄重与肃穆。光阴荏苒,犹如白驹过隙。千年风云,就像紫云山的雾,飘散了,又聚拢起。聚拢了,又飘散开。我是在一个斜风细雨的夏日登上老祖寺的。当然,我们这些现代人,是借用了现代文明的交通工具。当小车载着大家在萦纡陡峭的山路上爬行时,一场大雾,猝不及防地,淹没了远山近树,世界只剩下几双面面相觑的眼睛。渺邈的雾,仿佛自亘古而来,又飘向遥远的未来,几乎遮盖过每位朝圣者的双目。相对于用双足砥砺前行的古人,雾,带给我们更多地是恐惧和惊悚。这是一条朝觐的路。曾经奔赴了无数的高僧厚德,在千岁宝掌踏过的足迹里,悠悠荡起空谷跫音。六祖惠能的三传徒孙天王道悟就是其中一位。他居宝掌故址,缘乌沙谭龙王国助,粮、木俱全,扩建寺院,老祖寺至今尚有“出米池”、“出木池”等神传遗址。朝觐的路上,也少不了为寻求一方净土的红尘中人。动静最大的,当属明朝兵部尚书汪可受。 汪大人,黄梅独山汪革人,在浮浮沉沉四十载的宦海生涯中,身心俱疲,力不从心,故请求皇上赐一块可挪步之地,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皇上念于汪大人一生守操自律,赐予他一片山。汪大人谢主隆恩,战战兢兢地将那片山取名为“挪步园”。紫云山就位于挪步园的北面。汪大人穷其余力,在那片山上种茶植树。这还不算,暮年的汪大人潜心修善,皈依佛门,他把自己与挪步园、紫云山和老祖寺融为一体。冬去春来,围绕在老祖寺周围的丘陵坡上,一行行茶树,仿佛是从老祖寺伸展出来的枝枝叶叶,迵劲,苍翠。茶,吸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一粒茶芽藏天地,半升甘露内含川”,自然界也赋予茶不同凡响的能量。不去探究汪可受当年躬身种茶是出于怎样的心态,有心栽花也好,无心插柳也罢,因了他,紫云山的一佛一茶,如水光山影,自然相生。佛是茶的升华,茶是佛的禅心,佛与茶皆需在纯净妙心中品味、领悟,以寻求“正清和雅”的最高境界。汪可受的苦心经营,使来挪步园游山踏青、访山拜佛者,络绎不绝。香火缭绕,香茶袅袅,梵音悠扬。茶承禅意,禅存茶中,“禅茶一味”,在老祖寺可谓是天人合一,如同紫云山的雾,不带丝毫造作。登云穿雾,仿佛经受了一次身与心的洗礼。我们愈往山上,天色愈见明朗。雨停了,风小了,雾散了,几缕鸿衣羽裳般的云彩,在青峰间飘荡。掠过片片碧绿油汪的茶林,一个红墙黛瓦的寺院就横亘在湖山之间。这是一座重新崛起的老祖寺。历经过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千岁宝掌创建的老祖寺只剩下几方旧墩残塔。2005年,中国佛协副会长净慧大师发愿再振名蓝,六朝古刹得以重辉,成为避暑览胜、礼佛参禅的现代旅游景区。今天的老祖寺,在群峰的衬映下,在苍松翠竹的掩映中,恰如莲心吐蕊,花瓣托心。然而,老祖寺并不是藏在深山无人识,禅房一面墙上,题有一首生活神曲:“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诠释了净慧大师倡导的“生活禅”的真谛。“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庄严的佛门撩开了神秘的面纱,慢慢走向大千世界。“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使得芸芸众生,一拨又拨步入禅的清凉、慈悲和洒脱中。没有臆想中的金碧辉煌气宇轩昂。只是重檐叠角的寺门,比一般寺院略显雄伟。而寺院惯常的三门,在老祖寺简化成一门,但凡迈入寺院门槛,便无僧人尊卑之分。这匠心独具的设计,恰恰显出老祖寺接纳众生、包容万物的菩提心。越往里走,这种感觉越发鲜明。依山势起伏而错落有致的四合院,一个套一个,小巧紧凑,院落之间,回廊相连,曲径通幽。若不是一个个森然肃静的殿与堂,还以为走在休闲纳凉的亭台轩榭。我不懂佛。每每路过寺庙,也会顶礼膜拜,那颗敬畏与虔诚之心,主要来自长辈们的告诫。在老祖寺的开山堂,听崇延大师讲紫云佛国修行道场;于“拈笑菩萨”跟前,与皂衫和海青们一起吟唱“众生无边誓愿度”;静默无语地端坐斋堂,细细咀嚼清淡寡味的素餐;入夜,睡在寮房的高低床上,听雨打屋檐……这干净、清静又安静的夜!我的脑海有一支毛笔,在一遍遍大写着“佛”字。佛是什么?崇延大师说“佛者觉也”,意思是“觉者”、“智者”。又曰“佛法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佛法”。是说一个觉悟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的生活方式,就是生活,就是佛法。而一个觉悟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会崇尚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我想起了禅茶的“正清和雅”。香甜一觉,宛若清水洗尘,醒来神清气爽。离开老祖寺,最后对着矗立在湖边的紫衣观音,合掌朝拜。慈眉善目的观音娘娘仿佛在说:“明心见性,直指本心,人人皆可见性成佛。”是的,人人皆可见性成佛。这一下山,佛在心中。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乡野黄梅》由黄梅县作家协会、乡野黄梅共同承办。她立足黄梅,服务大众,传播文化,记忆乡愁,搭建桥梁,服务经济发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学会做一个尊重别人,顾及被人感受的人!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色达天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