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雨伞营销中介被人拿回家是营销成功经典案例吗

逆天!9.9元的共享雨伞卖19元成了经典营销案例,我差点就信了
逆天!9.9元的共享雨伞卖19元成了经典营销案例,我差点就信了
ofo、摩拜掀起的街头共享之风还在蔓延,现在又陆续出现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等创业热潮,最近甚至还出现了共享女友,让许多单身汪梦想成真。不论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还是共享雨伞都面临“回收”难题。运营平台要么像ofo那样通过与蚂蚁金服合作通过个人征信来解决,要么通过收取一定的押金来强迫用户归还。共享雨伞就没有共享单车这么顺利了,一出生就命途多舛。南昌出现30万把共享雨伞投放后“一伞难觅”的情况,创始人说这是要“藏伞于民”。杭州一家公司更惨,投放5万把共享雨伞,一天内就被城管收了个精光。共享雨伞被没收看上去共享雨伞是比共享充电宝还要不靠谱的项目。不过,最近一个流行的段子似乎让共享雨伞发生了转机,这个段子来自于微博CEO 王高飞@来去之间,其透露:“3万把共享雨伞押金19元,半小时收费0.5元,虽然投放了没几天,就全部被人拿回家,但这应该是一段经典的营销案例,必将载入中国销售史册。”来去之间微博不少人都对这个段子中的“某共享雨伞平台”的套路拍案叫绝——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以后许多东西的销售,都可以“共享”之名实现无人销售,超市购物车、书、甚至宅男的充气娃娃……等等。但仔细想想,不大对劲。@来去之间这个段子中,什么品牌的共享雨伞、什么繁华路段,都不明朗,这是段子的显著特征——就像咪蒙的文章一样,可以出现无数个“我有一个朋友(邻居、同学、同事、助理)”一样,这很可能是YY。带着这样的怀疑,我去查了一下关于共享雨伞的相关报道,发现共享雨伞9.9元成本卖19元,果然只是YY……因为,共享雨伞的成本不可能是9.9元。我们会在便利店或者地铁口买到10元一把的伞,但质量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基本都是应急状态下购买当一次性雨伞使用。然而,做共享雨伞的平台,是不会做这么低质量的雨伞的,否则用不了几次就坏了。更重要的是,共享雨伞在技术层面不只是一把伞的成本。市面上共享雨伞采取两种技术实现。一种是类似于共享充电宝的模式,有一个“伞柜”,伞的存储、上锁、发放、回收都是通过这个伞柜来完成。共享雨伞伞柜这意味着,共享雨伞必须要有一个身份识别功能,可以让伞柜知道自己就是共享雨伞而不是一根擀面杖——否则爱捡便宜的人随便拿个什么插回去就把押金给退了。共享雨伞上会有电子标签来标记身份,这种共享雨伞一般适合布放在地铁站等特殊场所。共享雨伞带电子标签还有一种是独立模式,完全靠自己进行鉴权,因而可以挂在栏杆等处。这种共享雨伞自带密码锁,支付之后在手机上看密码再撑开雨伞,这样的设计让成本高出一大截,好处是,共享雨伞可以无处不在,布放在一切能挂东西的地方。自主投放型共享雨伞深圳的“e伞”更复杂, 不只是有密码锁,还有GPS芯片,以帮助用户通过App定位共享雨伞。带密码锁、GPS和太阳能模块为了让GPS芯片发挥作用还自带太阳能面板……这么复杂, 成本可想而知。共享雨伞App不论哪种实现方式,共享雨伞的单把成本都远远超过20元,广州现在最知名的共享雨伞玩家魔力伞采取第一种方式,其创始人沈巍巍透露,“魔力伞的收费标准是单把伞需要缴纳20元押金,15天内免费试使用,超出15天可免费续借3天,后面超出的按照0.5元/天计算。如果有实际用过魔力伞的朋友,20元的押金连这把伞的成本都Hold不住,需要现在也在其他地方试点提高押金到30元,这样至少伞的成本能保住。”仅仅是加入电子标签,魔力伞的成本就已达到30元。根据雷科技小伙伴去现场评测的结果来看,这个魔力闪的质量本身不错,值回20元押金。魔力伞共享雨伞初期为了拓展客户,采取免费试用模式,也很难收取比成本价更高的押金。所以看到这里就会明白,“9.9元的共享雨伞卖19元成为经典营销案例”只是段子,这么多人相信,对于共享雨伞行业来说确实是一次成功营销。说回共享雨伞,其实丢失率也不一定都那么高。比如广州魔力伞CEO沈巍巍就对《广州日报》表示,今年3月31日起在广州市场共投放1000多把伞,循环租借1万多人次,借还频率由最初的5天提升到现在的3天。“到目前,这1000把雨伞只损坏了1把,这是市民素质的一块试金石。”这并不是广州人素质高,关键还是押金数额设置合理。人性都有弱点,做共享租赁不能把人往好了想,因为好制度让坏人变好,坏制度让好人变坏。不论是共享单车还是共享雨伞,都应该充分考虑到用户借伞不还、损坏等情况,通过技术和运营手段来规避,个人征信、押金都是手段。不论是共享雨伞、共享单车还是共享充电宝,为了蹭“共享经济”的热点在名字里加入“共享”二字,这有一定的误导性。理论上来说它们更应该算是无人租赁平台。说到共享我们能够想到的场景越来越少,但无人我们能想到的场景就越来越多,这也是如火如荼的人工智能技术要重点实现的目标。租售切换相对容易,从无人租赁再到无人售卖,充满着很多机会,比如阿里投资的缤果盒子试水无人超市,更早之前机场等场所也已出现无人售卖机、无人果汁机、无人书店,以及风靡商场的夹娃娃机,都赚得钵满盆满。可以说,大家还是在做传统的生意,不过是加入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有了新玩法,变的是名字,不变的是商业本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百度文库精选系列专家号
作者最新文章您访问的页面不见了!共享雨伞一夜消失,但他们却赚大了!
共享雨伞一夜消失,但他们却赚大了!
全球奇闻揭秘
无论是哪一种共享模式,都面临这被私用的可能,特别是最近大火的共享雨伞,几乎都是有去无回!有共享雨伞负责人则直接说:“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藏伞于民是初衷”。到底是创业还是真做慈善?共享雨伞盈利模式不清,损耗大,不是高频行业……不过有共享单车先例,即便如此也有很多人认为是一个大风口,来去之间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为什么资本疯狂抢共享雨伞。他认为,3万把共享雨伞押金19元,半小时收费0.5元,虽然投放了没几天,就全部被人拿回家,但这应该是一段经典的营销案例,必将载入中国销售史册。9.9元一把的伞卖19元,几天时间就卖了3万把,最主要的这还是无人销售!大家对此也是纷纷亮出犀利点评:-
还能收集3万个用户信息,卖了以后就能支付软件费用了。- 这营销头脑真的是异于常人。- 还有个是说网上卖耐克鞋假一赔二,结果寄过来三双,说是清库存大法。- 有个养鸡厂滞销,旁边有个鱼塘,老板放出风,100元一天随便钓,钓不到的赔鸡两只,然后,老板大赚,主要是鱼塘根本没鱼。据了解,此事件中的共享雨伞不但需要19元押金,还有9元的充值费,其实等于28元一把,而且创始人已经发话了,下一代产品押金将会升级到29元。没错,当今,有很多企业日子不好过了,就把原因归结于大环境不好了、大经济不行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不行了,企业管理者不行了。看完了共享雨伞,我们再来继续发散思维:这个鱼塘彻底火了前几天一鱼塘开张钓鱼费用是100大洋老板说没钓到鱼就送一只鸡于是很多人都去了回来时每人拎着一只鸡后来,鱼塘看门老大爷说老板本来就是个养鸡专业户这鱼塘就没有鱼这个方法叫做“去库存”!过了几天另一个鱼塘也开张了钓鱼免费但钓上的鱼要15元一斤买走结果还是有许多人去了奇怪的是不管会不会钓鱼都能一天钓几十条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钓鱼大师鱼是从批发市场3块钱一斤买来的老板的儿子潜在水下一条一条挂在了他们的鱼钩上……这个方法叫做“供给侧改革”过了两天第三个外地连锁鱼塘开张了这个鱼塘实行撒网式捕鱼让顾客穿上蓑衣,戴上斗笠,乘上小舟扮成渔夫模样,体验农耕文化鱼塘专门负责派人拍照美图给顾客发微信朋友圈,提升顾客逼格最后网到的鱼只要10元一斤许多人高兴地去了一网下去就是好几十斤鱼鱼塘日销售量从500斤上升到10000斤而且时间周期大大缩短顾客体验捕鱼很高兴批发市场也去了库存后来,鱼塘看门大爷说这个方法叫做“去杠杆改革“第四个鱼塘又开张了受前面三个鱼塘的启发这鱼塘钓鱼免费钓上的鱼也可免费拿走许多人高兴的去了居然有人钓到了美人鱼!然后钓鱼的和美人鱼共进午餐餐饮服务收入比之前钓鱼收入高得多!看鱼塘的老大爷说其实美人鱼都是花钱请来的!这个方法叫做“
深层次挖掘
客户需求”最近鱼塘开张比较多成了热门项目老板对经常钓鱼的顾客讲投资鱼塘太赚钱了半年回本,一年翻倍为了回馈老顾客,现推出会员激励计划一次性投入一万八,可享受终身会员待遇同时享有1%股份,每年分红五千如果需要钱,还能转让股权顾客正愁没处投资呢,这么好的项目不到一上午,一百个人交了钱后来鱼塘看门大爷说老板去年跟银行贷款20万,一直逾期今天终于还上了,欠了半年的工资也发了这个方法叫“资产证券化”第五个鱼塘开张当天媒体广泛报道很多大腕级的企业家都去取经求道鱼塘老板招架不住啦最后只得交代:原来看门大爷才是鱼塘幕后的大股东主导了每次变革转型的成功老大爷在接受记者访谈时饱含眼泪哽咽着说:我以前只是个企业中层,能有今天成就来源就是不断的学习!这叫:“知识改变命运,思路决定出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球奇闻揭秘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每日搜寻各个角落的奇闻,趣事,收罗天下事
作者最新文章3万把共享雨伞1天消失,却被誉为2017年最成功营销案例?
3万把共享雨伞1天消失,却被誉为2017年最成功营销案例?
用心体验文章
近几天,共享雨伞却因为大量“消失”重新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微博CEO来去之间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解读了为什么资本疯狂抢共享雨伞。他认为,3万把共享雨伞押金19元,半小时收费0.5元,虽然投放了没几天,就全部被人拿回家,但这应该是一段经典的营销案例,必将载入中国销售史册。9.9元一把的伞卖19元,几天时间就卖了3万把,最主要的这还是无人销售!大家对此也是纷纷亮出犀利点评:- 还能收集3万个用户信息,卖了以后就能支付软件费用了。- 这营销头脑真的是异于常人。- 还有个是说网上卖耐克鞋假一赔二,结果寄过来三双,说是清库存大法。- 有个养鸡厂滞销,旁边有个鱼塘,老板放出风,100元一天随便钓,钓不到的赔鸡两只,然后,老板大赚,主要是鱼塘根本没鱼。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解读还真的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小佳查看了一下关于共享雨伞的资料,发现共享雨伞9.9一把的说法不太可信。10块钱在路边买一把应急雨伞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像街头出现的共享雨伞,品质明显不差。这样的一把雨伞,成本不会低于20元,这还只是制伞成本。加上技术上的因素,如身份认证系统、GPS功能、电子标签等,伞的制作成本应该何“共享伞”的创始人赵书平所说,制作成本约60元。赵书平的回应是:“共享雨伞带有智能锁,怎么可能成本价仅9.9元呢?”根据他们前期投放的32万把体量的共享雨伞均摊计算,一把伞的伞面及伞架含税成本17元,伞智能锁及有机玻璃伞吊牌含税成本37元,物流配送1元,运营成本5元,APP软件流量信息费0.1元,员工工资及房租水电1.7元,伞锁升级换代研发成本0.2元等,全部计算在内目前每把伞成本总计为62元。虽然各种共享雨伞技术要求不同导致制作成本不同,但广州共享雨伞玩家魔力伞创始人沈巍巍也印证了共享雨伞成本不可能只有9.9元的事实。“魔力伞的收费标准是单把伞需要缴纳20元押金,15天内免费试使用,超出15天可免费续借3天,后面超出的按照0.5元/天计算。如果有实际用过魔力伞的朋友,20元的押金连这把伞的成本都Hold不住,需要现在也在其他地方试点提高押金到30元,这样至少伞的成本能保住。”因此基本可以看出,“9.9元的雨伞卖19元,几天时间卖几万把”的说法只是段子而已。至于这么多人肯相信,对共享雨伞行业来说倒是一次成功的传播。但是不得不承认,共享雨伞的模式还是存在许多问题的。市民不看好共享雨伞的主要理由有:“廉价的物品没有必要共享,共享是为了减低高昂的费用”、“共享雨伞只是解决一个方便的问题,不是替用户省钱”、“没有非常大的刚需”、“从单价和容易取得的角度看,使用成本过高,占用时间过多”、“记住密码可无限使用,公司赚不到钱”等。根据小佳的调查,共享雨伞的盈利模式为押金、租金、广告和跨界合作。但是最基础的租金收入其实并没有被创业者看在眼里。共享雨伞的收入来源包括押金和充值金额,可以进行二次理财。此外,目前共享雨伞是需要下载客户端使用的,未来还可以利用伞面、APP客户端投放广告,当注册人数达到一定量,还可再进行其他商业项目运作。哪种模式更适合这个行业,还要等共享雨伞企业经过市场验证后才能下定结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用心体验文章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看尽世间风景,搞笑服务资讯 不再无聊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口碑营销经典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