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领导权威是一个领导个人权威也是党中央权威

领导干部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领导干部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讲话精神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字号:【&&&&】
  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围绕这一论断,习近平同志提出一系列重要观点,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及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重视。
  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好传统
  习近平同志指出:“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从主观上可追溯到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对头,工作方法必然不对头。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科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我们时常处在矛盾包围当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学哲学能够提高驾驭矛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党历来重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毛泽东同志就善于从哲学高度提升我们党的工作方法,认为我们完成任务是“过河”,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工作方法是“桥”、“船”;不解决工作方法问题,完成任务就是一句空话。他的《实践论》、《矛盾论》等,都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的重要著作。邓小平同志认为,我们的干部中很多人不懂哲学,很需要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上提高一步。陈云同志提示我们的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终身受益。
  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领导干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就是进行决策。要进行科学决策,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必须自觉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尤其要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对所面临的社会存在作出科学判断。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是从我国现在的社会存在出发的,即从我国现在的社会物质条件的总和出发的,也就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要求出发的”。
  对社会存在进行科学判断,就要对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国际地位给以准确定位。当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意味着今天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基于“三个没有变”,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仍然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对社会存在进行科学判断,就要对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社会基本矛盾状况有正确把握。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当前,我国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不是很发达,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总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需要相应地不断进行下去。由此,我们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总体部署。
  对社会存在进行科学判断,就要对我国社会发展状况有准确把握。当前在我国,社会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相对不足,社会和谐稳定因素不是很够。这要求我们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激发社会创新活力。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所谓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就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客观要求,分析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适应状况及其性质、特点。
  1978年以来,我们党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进行改革。今天,要适应我国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变化来推进社会发展,就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目前,我国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存在部分不适应的状况。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解决生产关系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部分、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部分。
  根据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状况,从总体上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习近平同志指出: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部分不适应的方面。因而,我们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就是要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仅仅依靠单个领域、单个层次的改革难以奏效,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
  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依靠人民推进改革。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尊重历史发展规律和发挥人民主体能动性相统一的方法,以及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我们既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又要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有意义、才有动力。
  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
  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说明哲学理论思维对领导干部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辩证唯物论,可帮助领导干部客观认识事物。辩证唯物论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二是主观愿望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这种观点要求我们树立求实思维,从客观实际出发。把求实思维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要求把吃透上情与吃透下情结合起来。毛泽东同志指出,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领导干部进行决策,首先要对客观事物有正确认识,既把握上级的一般号召,克服工作的盲目性,增强工作的方向性;又从具体实际出发,克服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吃透下情的基本方法是调查研究。学习辩证唯物论,就要从时间、空间和条件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提高调查研究的科学化水平。
  学习唯物辩证法,能帮助领导干部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一核心观点要求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树立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统一,在注重矛盾双方统一的时候不能忽视二者之间的对立。辩证思维要求在工作中掌握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抓重点带一般。这是一切工作方法的核心。二是学会从“两面”看问题,注重矛盾双方的结合式发展。要看到事物具有两面性,看到矛盾双方并注重双方的相互制约和协同发展。
  学习实践认识论,有利于领导干部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价值。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两大飞跃。这些观点要求我们树立实践思维,既注重实践,又注重实干、注重实效。这一思维要求掌握两种工作方法:一是注重营造一个能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的环境和氛围;二是注重掌握把理论变成实践的具体方法,从利益、制度、政策、结合和问责等环节提高执行力。
  学习唯物史观,有助于领导干部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唯物史观有两个基本理论:一是社会结构理论,坚持生产力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作用与合力论的有机统一;二是历史过程理论,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历史过程。学习唯物史观要求树立社会结构思维与过程思维。社会结构思维,就是善于从社会结构状况出发来把握社会发展状况。任何事物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事物的结构状况影响事物的发展状况;过程思维,就是既不能完全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今天正在做的事,也不能把今天必须做的事留给未来,还不能把未来才能完成的任务拿到今天来做,也就是不能犯落后于历史阶段或超越于历史阶段的错误。把社会结构思维转化为工作方法,就要把结构思维作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执笔:韩庆祥)
王巍: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
日09:09&&&来源:
原标题: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
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并具体阐发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三个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一个基本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他还特别强调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是习近平同志继在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后,又一次号召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
同样是“看家本领”,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提法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逻辑的递进和深化。正如毛泽东指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有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三门学说,“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东西没有学通,我们就没有共同的语言,没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许多皮,还扯不清楚”。苏联教科书体系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一套科学的、严密的体系,至今仍有着鲜活的、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对它做出全面、深入的理解,才能真正做到把握历史,理解现实,才能真正地做到理论创新。长期以来,我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是否符合其本来面目?这需要以正本清源的态度来分析。而首先要面对的问题,便是如何对待苏联教科书体系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20世纪30年代,在斯大林的授意和指导之下,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即《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将其作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第4章第2节,一般称之为苏联教科书体系。苏联教科书体系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定位可以用“板块说”和“推广说”来概括。所谓“板块说”,就是指人为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划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板块;所谓“推广说”,即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历史”。
从此,苏联教科书体系所表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便成为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也深受其影响。“板块说”和“推广说”奠定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经典体系。不可否认,苏联教科书极大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范围特别是不发达民族国家地区的传播,其历史作用不能简单否定。然而,由于没有正确处理好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苏联教科书体系被绝对真理化、教条化和神圣化了。这一体系一度被吹捧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乃至一般哲学真理的发展顶峰,使得它单纯为了迎合体系的需要去随意拼凑马克思恩格斯不同时期的哲学论断,断章取义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任意摘取所需要的语句。总的来看,苏联教科书体系的总体特征是僵化,弊端是只讲物质没有精神,只谈规律没有自由,只有阶级没有人性。归结起来就是客体决定论:只有客体,没有主体。其中更包含不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和附加在历史唯物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长期以来,受苏联教科书体系的影响,我们将辩证唯物主义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不过是它在社会历史中的运用而已。这样,辩证唯物主义就成了原生的理论层次,而历史唯物主义则处在次生、次要的地位。实际上,“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概念最早的使用者是狄慈根,马克思本人从未使用过这一概念。长期以来沿用的“推广说”则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基本事实,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创立的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后才进一步建构了唯物辩证法和自然辩证法。
这样,苏联教科书体系长期占据了话语垄断地位,定于一尊,导致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苏联教科书体系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解释,而且替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这样就形成一个等式:苏联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在看来,苏联教科书体系仅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种解释中的一种,而且是存在重大缺陷的一种解释。
历史唯物主义的正本清源
历史唯物主义也称“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日,恩格斯在致康施米特的信中首次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术语。马克思生前没有使用过“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也没有赋予自己的哲学一个具体的名称,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或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不同场合把自己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将费尔巴哈之前的唯物主义称为“旧唯物主义”。
新唯物主义相对于旧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的特点:它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又是辩证唯物主义,但并不是说存在着两个“主义”。这两个“主义”实际上是同一个“主义”,是“一整块钢铁”(列宁语),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也可以,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也可以,名称和内容并不能画等号。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重要的是辩证法和历史观。在马克思本人那里,辩证法和历史观统一在历史唯物主义之中,辩证法是现实的人的发展的辩证法,即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因此,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称谓的争论,重要的不在于它的名称,而在于它的内容和实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历史唯物主义既讲物质,也讲精神;既谈规律,也谈自由;既重视阶级分析,也注重每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真正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精神,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马克思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他所创立的新哲学并不“提供可以使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历史唯物主义提供的是方法,是工作的指南,其基本功能就在于从现实历史的具体社会规定出发,深刻认识和把握现存社会的本质和真正趋势,作为改变现实的方法和指南。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如果不把唯物主义方法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而把它当作现成的公式,按照它来剪裁各种历史事实,那么它就会转变为自己的对立物。”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方法论。
完整准确地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苏联教科书体系对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关注很少,仅有的解释也只是简单强调上层建筑越是适应经济基础就越能发挥作用,将上层建筑的能动反作用仅仅概括为阶级斗争。这样,上层建筑的能动因素便被缩小到政治领域的阶级斗争。实际上,历史唯物主义既强调物质生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强调上层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有着作用和反作用的现实过程,并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们更好地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发挥顶层设计对推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反作用。
注重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有机体”的重要思想,加强整体谋划,增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协同性。马克思认为,“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从总体上来把握人类社会的全部生活,不是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看作是孤立的、分散的存在,也不是把社会看作是政治、经济、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其中每一个领域又都按其自身独立的规律发挥作用)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看作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新时期,应更加注重改革中各个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整体逻辑,发挥改革和综合效应。
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从来没有敌视人,恰恰相反,其理论主题就是人类解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解放内在蕴涵着人的利益、交往、个性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共9874个阅读者,11条回复 |
发表时间: 17:03
50年代中国为斯大林过寿 &&
左效勤 发表在
华声论坛 .cn/forum-57-1.html
----------------------------------------------历史是一面镜子
回复时间: 10:11
无比变态。
回复时间: 19:08
通用的正当 [干爹B]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时间: 19:11
  跟着干爹走,让他带着我~梦想的事哪都会有……
  原帖由 完美大象 于
18:57 发表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时间: 19:33
  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人格
  无产阶级维护自己领袖的威望,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重要原则,是领袖与群众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搞清这个问题,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袖观,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无产阶级的领袖不同于历史上出现的其它历史人物。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即使秦皇汉武那样的杰出人物,曾顺应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并在某些方面对社会发展起过若干进步作用,但其阶级本质和历史局限决定了他们最终是剥削阶级的代表,为本阶级的利益而残酷压迫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仍视之为独夫,根本不会产生维护他们尊严的愿望。资产阶级的领袖人物虽极力掩盖其阶级本质,虚伪地声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实际上则不然。即便是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从根本上说,其代表人物也只是维护自身利益,不会为广大群众谋幸福。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像陈胜、洪秀全这样的农民领袖,虽有革命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人民利益,但由于他们自身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如思想狭隘、目光短浅等,无法或根本不可能彻底解放群众,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无产阶级的领袖是人类最优秀阶级――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伟大人物,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起着重大作用。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只有靠高度自觉的革命运动才能实现,而这与无产阶级领袖及其威望分不开。没有领袖及其威望,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陷入自发、摸索和涣散的状态之中。
  毛泽东曾论述过无产阶级领袖是无产阶级革命所必不可少的。他说:“我们党的组织要向全国发展,要自觉地造就成万数的干部,要有几百个最好的群众领袖”无产阶级若“没有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概括说来, 无产阶级领袖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伟大作用主要有:
  第一,预见作用。革命领袖懂得事物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能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现实情况的分析中,提出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反映群众意愿的纲领、路线,给广大人民群众指明前进的方向。
  第二,教育启发作用。革命领袖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原理灌输到群众中去,使无产阶级完成从“自在阶级”到“自为阶级”的转变,使群众的自发运动提高到自觉的程度。
  第三,组织领导作用。无产阶级领袖经历长期斗争的锻炼和考验,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组织才能,是群众得以团结的核心。在领袖的指挥下,无产阶级才能进行有领导有组织的斗争,同国内外敌人斗争,向大自然开战。无产阶级领袖享有崇高威望,还在于他们具有的优秀品格。他们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做出了重大理论贡献;他们一切从党、阶级和群众的利益出发,把群众利益视为神圣的、高于一切的,“不要自私自利,不要个人英雄主义和风头主义,不要懒惰和消极性,不要自高自大的宗派主义”,为人民辛勤劳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必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戴。
  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威望,不单纯是对某一位领袖人物的私人情感,而是对无产阶级事业的强烈责任心与诚挚的热爱。无产阶级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无产阶级领袖的基石,是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人格与群众对其无限崇敬、热爱的结合点,一个人如果没有无产阶级事业的强烈责任心,那么,他就不会正确对待领袖作用。一个自私狭隘、胸无大志的人,一个敌视无产阶级事业或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过是海市蜃楼的人,在行动上表现为缺乏无产阶级事业的责任感,更谈不上尊敬、热爱无产阶级领袖,也不会维护其威望。同时,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威望,也是维护无产阶级利益的表现。无产阶级领袖是真正代表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所从事的事业是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而这正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追求的共同目标。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反复证明:无产阶级若没有本阶级久经考验、最有威望的领袖,就不能提高党和无产阶级在群众中的威信,不能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同心同德争取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领袖的威望,就是党和阶级的威望,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无产阶级对其领袖威望的维护,“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的利益、人民的利益的爱护”。
  历史唯物主义历来反对个人吹捧。个人吹捧是革命事业的腐蚀剂、麻醉剂,对领袖威望毫无益处。但是,由于革命领袖是革命事业的一面旗帜,损害了革命领袖的威望,也就损害了无产阶级利益。在国际共运史上,曾有过这样的例子:当反动派以百倍的疯狂,恶毒攻击无产阶级领袖时,革命阵营里的一些同志没能清醒揭穿敌人的诡计,对自己的领袖进行不科学的评价,夸大领袖的错误,贬低领袖的历史功绩,结果授人以柄,给敌人以可乘之机,损害了革命领袖的声誉和无产阶级的利益。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要是无产阶级一听到敌人“诽谤我们党的领袖就同意自己的领袖丢开社会活动,那就要吃大亏,就会使无产阶级受到损失,使无产阶级的敌人拍手称快。”无产阶级应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旗帜鲜明地维护革命领袖的威望。在这方面,革命导师和领袖们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在反对个人吹捧的同时,十分注重从维护无产阶级利益出发,自觉维护领袖的威望。众所周知,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是当时最遭反动派嫉恨和诬蔑的人。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信给库格曼说:他本人成了“伦敦受诽谤最多、受威胁最大的人。”本来, 恩格斯为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做出了极大贡献,但他把荣誉让给马克思,总是说马克思的才能高过自己,自己甘做第二提琴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便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
  在毛泽东同志辞世后,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是一个举世瞩目的重大政治问题。同时,国内外有人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邓小平同志以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和远见卓识,顶住国内外“左”的右的压力,客观评价毛泽东同志,维护毛泽东同志的威望。他说,毛主席“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正是革命导师和领袖的这种科学态度,才有力地回击了敌人的诽谤,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领袖的信任感,使革命事业兴旺发达,永葆青春。
  对于领袖来说,维护领袖的威望就是要严以律己,密切联系群众,做走群众路线的典范。从本质上说领袖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只不过他们与一般群众相比,品质更优秀,贡献更伟大而已。除了人民的利益,领袖本身没有也不该有自己的私利,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领袖们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的观点,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认真倾听广大群众的呼声,心中装着人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甘当人民的公仆,时刻注意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无产阶级领袖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崇高威望的根本原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密切联系群众问题上,不仅有许多不朽著作和精辟论述,而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堪称楷模。
  毛泽东在行军路上将自己的马让给伤员骑,朱总司令在井冈山与挑夫一起挑粮上山,等等,早已成为动人的佳话。正是由于领袖与人民心连心,将自己植根于群众之中,才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是,也应看到,目前的某些个别领导干部(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也是群众的领袖),没有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榜样,不是把自己当作人民群众的公仆,而是以“救世主”自居,“官气”十足;不是为人民谋福利,而是用人民给予的权力为自己捞取好处。这已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破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威望。这些人虽然是少数,不能从根本上损害我们党的领袖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但其危害不能低估。这从反面告诉我们:作为领袖,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党性,恢复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为维护领袖的威望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有的同志担心,维护领袖的威望,会导致个人崇拜。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历史唯物主义既重视无产阶级领袖的作用,又不夸大领袖的作用;既维护革命领袖的威望,又反对搞个人崇拜。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威望与搞个人崇拜有着重大区别,应划清二者的界限。
  第一,维护领袖的威望,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关系的理论为基础的。由于领袖本身来自于群众,所以维护领袖威望与群众史观并不矛盾。而个人崇拜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遗留下来的一种腐朽的思想,违背了唯物史观关于群众、阶级、政党和领袖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英雄创造历史、否定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的唯心史观的表现。
  第二,我们在维护领袖威望时,清醒地认识到,无产阶级领袖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封的,而是时代的产物,是在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中培育、锤炼和筛选出的革命事业的领路人。而个人崇拜宣扬“天才”、“英雄”是天生的,几百年才有一个。
  第三,维护领袖威望,要求正确地看待领袖的错误。领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们为群众利益兢兢业业,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人们从维护阶级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指出领袖的错误。领袖们接受群众的批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品格会更伟大,威望也会更高。而个人崇拜则将领袖“神化”,认为领袖从不犯错误。
  第四,维护领袖威望,不是维护某一位领袖的威望。无产阶级的领袖是一个比较稳定的“集团”,是一批人,而不是一个人。无产阶级的领袖们集中在一起,便结成了强大的领袖集团。领袖个人与领袖集团的关系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领袖个人应服从领袖集团。颠倒了个人与组织、领袖与人民的关系,不是个人服从于组织,而是组织服从于个人;不是领袖忠于人民,而是人民效忠于领袖。严重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造成领袖个人凌驾于党和国家之上的不正常现象,势必败坏领袖的威信,损害领袖的威望,所以个人崇拜与维护领袖威望格格不入。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国人民是否步调一致,同心同德,紧密地团结在党的领袖的周围。如果无产阶级紧紧团结在一起,从维护本阶级利益的高度出发,真心实意地维护党的领袖的威望,则会大大推进现代化进程。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时间: 19:36
  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权威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在今年春节会见上海领导同志时指出,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经济发展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当然,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首先要维护和加强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如果没有中央的权威,就办不成大事,社会也无法稳定(参见《光明日报》1994年2月11日)。陈云同志的讲话阐明了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就必须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权威。
  马克思主义者在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前提下,也承认杰出人物,特别是无产阶级领袖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坚持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作用一致性的辩证观。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杰出代表,他们懂得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人民群众同命运、共呼吸,真正代表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善于总结人民群众斗争的丰富经验,能为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并能组织和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为争取自身解放而斗争。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作用是历史上任何杰出人物无法相比的。
  在当前,在防止个人崇拜的同时,维护无产阶级领袖权威,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全党和全民根本利益之所在。列宁早在1900年就指出:“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列宁选集》第1卷,第210页)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同志在抗日初期就说过: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并加速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工作。”(《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93页)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胜利需要有无产阶级领袖的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也需要无产阶级领袖的领导。前苏联一些学者在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时,感慨地说:苏联没有邓小平这样的组织领导社会主义改革的卓越领导人,这是造成苏联解体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是一个有960万平方公里,56个民族,11亿多人口的大国。各地自然条件、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千差万别。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未经过资本主义社会。中国人的文化素质低,民主意识淡薄。象中国这样的东方的发展中国家搞社会主义建设,更需要无产阶级领袖权威人物的组织领导,否则只能是一盘散沙,甚至各自为政,彼此混战。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不断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并与之斗争的历史已证明无产阶级领袖权威人物的重要。
  我国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展开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在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衰史上只有改革失败的教训供吸取,没有改革成功的经验可供学习。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工农商学兵各阶层利益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一个理论作指导,没有无产阶级领袖权威人物的组织领导,是搞不好的。
  那么,当前怎样维护无产阶级领袖权威呢?我们应汲取历史教训,绝不能再干“文化大革命”中那种“大树特树”的蠢事。现在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权威就是要宣传和落实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要不断吸取群众创造的丰富的新鲜经验,各级党政干部要自觉保持无产阶级公仆的本色。
  列宁在1897年指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列宁全集》第二版第2卷,第154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我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我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续病逝之后,继承、捍卫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等同志在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的同时,认为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整整一代人,没有毛泽东思想,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他说:“毛泽东思想永远是我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原理,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39页)他又指出,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但“这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犯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犯错误。”(同上书,第271页)他在谈到毛泽东的伟大功绩时,认为:“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的。因为他的功绩而讳言他的错误,这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因为他的错误而否定他的功绩,同样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同上书,第294页)把毛泽东晚年错误说过头,就是往我们党和人民脸上抹黑。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我党第二代无产阶级领袖正确地维护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领袖权威,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条件下,加以运用和发展,逐步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就为全党、全国人民提供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没有提供的东西,这也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我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最大贡献。
  列宁说:“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艰难的事情。但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列宁全集》第二版第42卷,第100页)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斗争中,经过反复锻炼和长期考验,成长起来的。党和人民为选择和培养他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当前,人们怀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敬他们在建立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丰功伟绩,颂扬他们为政清廉的工作作风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有利于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其主流是健康的;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其中也反映了极少数人对我们党中央现任领导人的不信任的不健康情绪。我们党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公认。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冲破了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时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自党的十二大至党的十四大,提出和进一步丰富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制定和进一步完善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进行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其核心内容是把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正在从一个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进。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一枝独秀,正在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这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住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的保证。”(《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16页)这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之所在。
  不可否认,在某些群众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存在着一些误解和湖涂认识。在党内,特别是领导干部中,从右和“左”两个方面怀疑和抵制这个理论和这条路线。右的表现主要是否定四项基本原则,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左”的表现就是否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体制改革,甚至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因此,在当前维护无产阶级领袖权威,就是要大力宣传和贯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心内容是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党员领导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要带头学好用好。”(同上,第46页)
  首先,要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而形成的。它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其次,要宣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斗争实践,造就了这位伟人。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多次深入群众之中,进行调查研究,以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在总结群众经验与创造的基础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完善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讲话和论著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做了精辟的论述。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阐明了有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许多重大问题,对于加快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外国报纸也纷纷发表文章,高度赞扬邓小平同志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的功绩。要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努力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及其他著作。但在创立和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也做出了许多贡献。为此,我国在出版邓小平同志著作的同时,也陆续出版了陈云、李先念、彭真、薄一波、陆定一等许多老同志的著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许多具体内容都来自群众的创造。列宁在1917年正确指出:“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列宁全集》第二版第33卷,第57页)他又说:“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同上书,第218页)农村联产承包制就是广大农民在60年代包产到户经验基础上创造出来的。经济特区的兴建、乡镇企业的腾飞,倾注了工农群众、知识分子和干部的大量心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营企业试行股份制等许多重大经济理论问题,几乎都是由有理论勇气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然后由中央领导集体经过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后而确认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宣传这一理论,就要宣传群众的自创精神,颂扬群众的创造与发明。邓小平同志在审阅党的十四大报告第四稿后指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报告中讲他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他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要写得合乎实际。(《人民日报》1992年10月29日)邓小平同志这段话生动具体地阐明了无产阶级领袖的领导作用同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关系,表现出无产阶级领袖谦虚、谨慎的博大胸怀。
  以江泽民同志为领导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年富力强,文化水平高,大多来自基层,有长期的基层工作经验,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他们经常深入工厂、农村、部队、学校、科研院所等,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他们和人民群众心连心。江泽民同志在工矿、农村、机关、学校等基层单位调查时,要求基层干部反映真实情况,希望群众说真话。他们清楚地知道:群众喜欢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他们对宣传和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开展改革开放,做了大量的组织领导工作。正因为他们同人民群众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他们能及时发现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以确保改革开放健康地向前发展。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我们要维护他们的权威。人民群众支持他们在组织领导全国人民进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斗争中建功立业。人民群众恳切希望他们继续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虚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和批评,把领导工作越做越好。
  为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权威,密切领袖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无产阶级领袖就必须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我们所说的无产阶级领袖不仅是中央党政领导干部,而且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极少数干部的腐败行为败坏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声誉,损害了党的形象。极少数腐败分子已成为害群之马,罪恶的腐败行为已成为生长在党肌体上的一个毒瘤。要维护无产阶级领袖的权威,就要长期地深入地开展反腐败斗争。腐败行为不除,无产阶级领袖的威信就受到损害。古言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无产阶级领袖只要永葆人民公仆本色,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忠实地代表人民的利益与意愿,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就会节节胜利,一往无前。
  (作者工作单位及职称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研究所研究员)
----------------------------------------------》革命军中马前卒《
回复时间: 22:19
右派们是不是真的很压抑,或者思维奇异?寻求性释放也很令人瞠目结舌,看看这个,此日记记录:“费七角七”买来一方肉,用刀割一深口,再将那无用的家伙插入!如此手段,真令人叹为观止!都说那个年代生活艰辛,谁能料到右派却能有这等奢华怪异奇闻!此人还记录过自己与一些老寡妇偷欢的情景,谁能相信一个右派的业余生活无精彩?看来某些所谓历史学家们指责右派们受到了压迫摧残恐怕并不让人完全相信。若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怎能有闲情逸致去偷情?又怎能浪费肉票牺牲口福奢侈的用这种方法泄欲?千万不会用过了再回锅吧,那也太变态了!1977年圣诞之夜此人独酌数杯,忽回忆起1943年至1949年七年间的每一个圣诞之夜,他写道∶“每一年的今天,无不在圣诞的狂欢舞会和party中度过。”无论是在重庆、南京、成都,无论是在官署、公馆、学校、餐厅,都有吃不完的香槟、巧克力、牛排、蛋糕;伴有无数美艳绝伦的交际花-------唉!命运之神如此弄人!瞧瞧,人家日思夜想的是回归那种灯红酒绿,奢糜浮华的生活社会,这才是他们追求的自由民主的生活方式!――谁在相信右派们哗众取宠语无伦次喋喋不休毫无逻辑的所谓民主言论,那脑袋真是让门挤了!
----------------------------------------------吃虫不吐骨,喝酒一下午,夜里不睡觉,翩翩不起舞。
麻雀本是天宫鸟,曾助神女搭鹊桥,悟空月老都不错,蟾宫嫦娥热线聊。
瑶池也曾咂过酒,八仙与俺常喝高,只因嘴贫遭虫忌,故把天虫当酒肴。
回复时间: 23:39
感应充当老二,世界大国估计就现在的英国可比,不过人家还没有到给美国总统贺寿的地步
回复时间: 12:54
现在中国的民主人士只要和外国沾上边,就被骂为汉奸,不知道当时这种行为算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