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农牧模式是个骗局是私企吗?

都说食品最赚钱 为什么双汇、雏鹰农牧却在亏?
日期: 作者: 静书 来源: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
在饲料行业新常态的背景下,90%的饲料企业都在选择转型,这其中大部分饲料企业都选择延伸产业链至食品终端。看中的,便是食品终端丰厚的利润。尽管我们畜牧行业很熟悉上游的饲料原料,熟悉饲料的生产,甚至熟悉生猪、水产的养殖,但是同样有很多企业玩儿不来食品。雏鹰农牧、通威、新希望等企业,涉足食品这么多年,还没有哪个企业做出个样子来。甚至今天,连老牌的食品企业双汇,也陷入了亏损的泥潭。都说食品终端最赚钱,为什么大家都在亏?
我们还记得2013年9月双汇母公司万州国际布下71亿美元重金用以收购美国最大食品企业史密斯菲尔德,当时全国上下一片沸腾,都认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经典案例。之后2014年6月,万州国际又收购了西班牙食品巨头康博菲尔37%的股权。万州国际的一些列动作,被外界解释为双汇的国家化战略。然而光环还未退去,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万州国际便宣布要出售其对康博菲尔37%的股权。对此卖出行为,万洲国际在其公告中解释称,一是因为万洲国际并非拥有康博菲尔的控股权,因此万洲国际将欧洲发展的重点聚焦在波兰及罗马尼亚的全资附属公司;二是因为该笔交易会产生一笔现金流入,将缓解万洲国际的资产负债情况。很显然,为了环节当初因为收购史密斯菲尔德造成的债务。
双汇发展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456.96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营业利润51.08亿元,同比增长3.71%。201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99.3亿,同比下降3.04%,净利润为8.68亿,同比下跌14.55%。
那边是万州国际出售股份,这边是雏鹰农牧拟将所持有的江苏雏鹰肉类加工有限公司80%的股权以6000万元转让给兰馨置业。江苏雏鹰主营业务为生猪屠宰,已经连续3年亏损,2014年亏损了1441万元。雏鹰农牧2014年收入为17.6亿,同比去年减少5.71%,净利润为-1.89亿,同比下降350.54%。生鲜冻品和熟食占总业务的20%左右,2014年毛利率分别为9%、-15%,相比2013年下降了8.26%、7.24%。雏鹰农牧食品终端的专卖店&雏牧香&这几年也因为经营不佳逐步减少,2012年从河南开始投入市场,2013年达到240家,2014年便减少到175家。
从2007年就进入食品行业的通威,主打的食品有猪、鱼、鸭等食品。在食品终端摸爬滚打了8年仍旧未能盈利。2014年通威食品加工及养殖板块营业收入10.2亿,成本就达到9.78亿,亏损在0.3-0.4亿左右。
都说食品行业赚钱,为什么大家都在亏?
成功都一样,失败的原因却各有不同。静书认为,造成双汇表现下滑的最主要的原因应当是双汇自身产品的老化,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太慢,难以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雏鹰农牧则主要是由于其产品与销售渠道定位不清晰问题,主要表现在价格过高,产品过于单一,门店销售受挫又几次转战电商。而通威,一定程度上与雏鹰农牧类似,都有自己的实体店、有线上商城(6个月的雏鹰在线、全农惠)。
我们畜牧行业作为食品的源头,相比起其他行业进入食品领域的更能有效把控食品安全,控制成本,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但同时,也正是我们畜牧行业的背景或者说是基因,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打开市场的视觉与思维。为什么这么说呢?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畜牧行业的企业能把食品做得有声有色的,相对比较不错的还是正大。任何一个与食品有关的经典营销案例都不是畜牧行业背景的企业所创造的,反倒是很多食品安全事件最终指向我们行业。比如说,褚橙、皇太极煎饼、金龙鱼等。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进入到食品终端来,看重的自然是食品终端丰厚的利润回报。但是风险与利润同在,做食品的思维要比做养殖、做饲料更复杂。当今的食品行业,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已经过去了,并不是我们多开几个分店,就可以做好的时候了。在好的产品的前提下,需要的是营销手段、创新的想法、以及对消费者深刻的感知能力。就比如伊利的安慕希酸奶2014年1月上市,比起2009年上市的光明旗下的莫利斯安、2013年10月蒙牛上市的纯甄都要晚。但是从目前天猫超市、京东等电商的销售数据来看,安慕希的销量直线上升,直逼光明旗下的莫利斯安,而纯甄的表现则一直不温不火。安慕希的成功一方面是其产品质量,另一大原因是伊利的营销手段的成功。同样的,前段时间引爆行业内外眼球的新希望乳业旗下的爱睿惠奶粉。
当下正是&互联网+&的年代,并不是抱紧互联网的大腿,就可以完美逆袭的。不论是走线下实体的,还是线上做电商的,亦或是二者相结合的,守株待兔、人云亦云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互联网的时代,体验为王,抓住消费者的胃,也要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打造出**品牌的猪肉、**品牌的鱼,这种响当当的品牌!
国家部委网站
中国奶业协会
中国畜牧业协会
- - 各省农业信息网- -
山东金格瑞机械
陕西省农业厅
- - 陕西畜牧兽医网
陕西天鑫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榆阳区畜牧兽医局
陕西畜牧兽医网
农业大专院校 -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便民常用网站侯建芳(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雏鹰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词条本人可点击开通该服务,获得便捷的编辑方式及专属权威的内容展示。
侯建芳,河南市薛店街人,生于1966年10月,于1988年在家乡创建雏鹰养鸡场,2003公司更名为“河南雏鹰禽业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一职,现为董事长。
侯建芳传奇经历
他以200元养鸡起家,以养猪发家而成功上市;他的公司经历了1995年的瘟疫、2003年的非典、2004年~2005年的禽流感、2006年的高热病,前进的脚步不但没有受到限制,反而越发展越壮大越稳健。
他称自己为“养猪的”,他创立的雏鹰模式已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多方共赢的成熟模式,成为业界的标杆。
侯建芳靠着耐力坚定地前行
侯建芳的第一次创业,是在1988年,高中毕业后的侯建芳1分之差没考上大学,为了脱贫,改变生活面貌开始养鸡,并自费100元去郑州牧专上为期23天的畜牧培训班。
没有场地,最初只能在家里养,后来还是在他的一再坚持下,把养鸡事业从家中搬到了村头租来的40多亩地上,在1994年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养鸡场,从此踏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像其他成功的企业家一样,创业途中的磕磕绊绊在所难免,1995年一场鸡病袭来,侯建芳的养殖业受到严重打击。“5000多只鸡死到只剩下700多只,打击很大。”前几年赚的钱,基本赔光了。
但是,侯建芳坚持了下来,靠着自己对养殖业的理解,和自身的韧性,他在1996年迎来了火爆的市场行情,公司经营获得转机,稳赚了一笔。
直到2004年,侯建芳开始养猪,事业也随之飞速发展,公司从此上了一个新台阶,用他的话来形容,就是“开始规模化养殖”。
据了解,在这近10年中,侯建芳的创业绝非一帆风顺,2003年的非典、年的禽流感,2006年的高热病,时刻不在考验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但他却依靠着执著的韧劲,一步步地走了过来。
2004年,雏鹰农牧种猪场建成并开始大规模养猪。与此同时,养鸡规模也稳定在80万套左右,开始稳定发展。
2006年,侯建芳创立的“雏鹰模式”日趋完善,并逐渐将其发展为“公司+基地+农户”多方共赢的成熟模式,成为业界争相学习的榜样。
直至日,侯建芳的雏鹰农牧登陆,总市值超过70亿元人民币,被股民冠以“中国养猪第一股”的称号。
对于上市,侯建芳表示:“很多人都不敢往这儿想,即使听到了这个消息也不敢相信。”但是,雏鹰人真的做到了。
侯建芳创新性地建立雏鹰模式
经过多年的实践,(以下简称“雏鹰农牧”),对传统养殖模式进行了深化,创新性地建立了具有丰富内涵和特色的“雏鹰模式”。
据介绍,雏鹰模式是对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组合和创新,它从根本上解决了规模养殖企业的防疫瓶颈,同时又从各个层面降低了养殖成本。
其核心内容是“养殖生产分阶段、流程化、分散布局、统一管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雏鹰模式在合作养殖过程中,从头至尾建立了一套让农户为自己干的制度,公司在不同阶段通过不同的核算方式与农户合作,农户在养殖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原材料与其收入挂钩,公司与农户各担其责、优势互补、共享成果,充分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了养殖效率。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分阶段、流程化饲养,分散养殖、统一管理,推进规模养殖,实现。
此外, 雏鹰模式中公司的合作农户,大部分是40到50岁的农村夫妇,他们外出就业机会少,具有丰富散养经验、责任心强等特点。
该模式的创建者侯建芳总结说:“让农户赚到了钱是硬道理,农户赔钱,雏鹰有责。”
“公司承担了价格和市场的风险,农户承担的是养殖风险,保证农户每年都有利润,没有后顾之忧,他就会跟着公司踏踏实实地干。”
就是因为公司与农户合作的经验积累用了大量的时间,培养了与农户之间的相互信赖,因此有人评价,“雏鹰模式”在短时间内很难被复制。
据了解雏鹰农牧确定了年的发展方针:公司将继续秉承“扎根农村、艰苦奋斗、创新为魂、富民为本”的经营理念,打造完整产业链,稳步发展。
侯建芳雏鹰发展历程
1988年,以800只鸡开始家庭副业式养殖,开始创业。
1994年7月,引进第一批纯种猪杜洛克和长白成为雏鹰发展史重要里程碑,雏鹰从养鸡到涉及养猪的重要起点。
2001年9月,开始推广公司加盟模式,“公司+基地+农户”为雏鹰模式的发展奠定基础。公司拥有自己的饲料厂,为合作养殖的农户供应安全饲料。
日,注册成立河南雏鹰禽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公司进入更专业、更正规化发展中。
2008年8月,被国家八部委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肩负着推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升级,带动农民致富的责任。
日,为,标志着公司已跨入以资本运营为支持,以研发创新为动力,以规模化发展为目标的快速发展阶段。
2009年10月,尉氏公司成立,年出栏60万头生猪产业化基地项目开工奠基,分公司的成立扩大了公司的规模,同时通过雏鹰的养殖模式带动了更多农户走上致富路。
日,在深交所成功,不仅是雏鹰农牧发展历程中又一新的里程碑,也将为推进公司战略布局提供强有力的资本保障。
2010年12月,吉林农贸有限公司成立,主要开展玉米、大豆等饲料原料农产品的购销、风干、贮运业务,充分保证了集团公司的饲料原料供给。
2011年4月,成立,公司涉足养殖领域。
2011年10月,开封雏鹰肉类加工有限公司成立,负责运营冷鲜肉加工项目。公司进军肉制品加工销售领域,拓展下游产品链。
2012年1月日雏鹰农牧入选《》中文版2012年中国潜力企业排行榜。
侯建芳让猪“飞”
雏鹰农牧侯建芳:让猪“飞”起来
“如果我们设计了一种模式,理论上算公司特别赚钱,很赚钱,越想越好,就不要再往下走了,一定是账算错了。”在与公司高层的会议上,雏鹰农牧董事长侯建芳曾这样说,“因为这个社会太透明了,你赚那么多钱别人还活不活?别人都不赚钱了,你跟谁合作呢?所以一定要承担起对合作方的责任。”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雏鹰模式的核心思想,在此模式下,雏鹰农牧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销售生猪66万头,2011年销售102万头,2012年销售149万头。
“公司+农户”的雏鹰模式是雏鹰农牧上市以来投资者关注的焦点。这一模式可以简单归结为公司提供饲料、猪舍、仔猪等,农户负责养殖,再将养好后的生猪按统一价格销售给公司,养得好多得、养得差少得,并设置保底利润。
正是在这一模式下,雏鹰农牧迅速成长,2009年到2011年公司收入增长分别达到49%、26%和90%,则分别增长了41%、39%和249%。同时,公司提出了的发展规划,并将在、吉林等地投资数十亿建立大型生猪养殖基地。
侯建芳表示,的价格是普通猪的2倍多,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不好销售,目前已开店100多家,还将逐步在全国开店,并准备在商超推出专柜。三门峡项目100万头生态猪达产,将实现销售全国覆盖。 从1988年的雏鹰种鸡场,到2003年仅有的100头猪,再到2014年预计超过300万头的生猪出栏量,依靠着模式的创新、提升、拓展,雏鹰农牧走到今日,冀盼全产业链能为公司插上翅膀,让猪也“飞”起来。[1]
侯建芳荣誉称号
1991年5月被共青团委命名为“青年星火带头人”;
1995年2月被政府评为“劳动模范”;
1995年5月被共青团郑州市委、郑州市科委、郑州市农委“农村星火带头人”;
2001年3月被中共市委、新郑市人民政府评为“先进个人”;
2001年5月被新郑市劳动局评为“先进个人”;
2001年12月被郑州市政府评为“优秀农村乡土人才”、“郑州市农村拔尖人才”;
2002年被评为新郑市“劳动模范”;
2002年12月当选为新郑市人大代表;
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劳动模范;
2004年9月被河南省党委授为“三个代表优秀实践者”荣誉称号;
2005年被评为新郑市;
2006年被评为首届郑州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日当选中国畜牧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副会长。
侯建芳慈善事业
侯建芳慈善、爱心不能等
如果你有1个亿,你会干什么?
46岁的河南新郑市人侯建芳,靠养鸡起家,昨天,他代表向慈善事业捐赠1亿元,用于帮助涉农专业的贫困大学生、低收入农户、因突发事件陷入困境的农民家庭、老区人才培养等。他也成为了一次性慈善捐赠额度最大的河南人。
【大手笔】
以家族的名义 捐赠1个亿
昨日虽然下起大雨,但会议中心梅花厅内却气氛热烈。
身着西装的侯建芳代表侯氏家族,向慈善事业捐赠1亿元。其中5000万元通过设立农牧雏鹰慈善基金,使用方向围绕“三农”:资助涉农专业的贫困大学生;帮扶创业,脱贫致富;开展慈善SOS紧急救助项目,救助因突发事件陷入困境的农民家庭。
今年秋季,首批贫困农村大学生就可以获得救助。相关资助措施,省慈善总会正在制定政策中。
另外5000万元捐给的“”,用于资助、带动老区人才培养。
据了解,这笔善款将分5年时间捐赠,每年捐出2000万。
这次的捐赠,受到了侯建芳一家老小的“支持”。昨天捐赠现场,家中除了要上课的孩子,基本都来到了现场,一同见证这个时刻。
“虽然孩子还小,但我们会用行动教育孩子们去做慈善,让他们懂得做慈善要有持续性、永久性。”侯建芳说。
【为“三农”】
“我是农民,懂他们的辛苦”
一亿元是多少人一辈子都难以挣到的,可这个看起来朴实的农民企业家,为什么大手笔地“一掷亿元”?
“我是农民,懂他们的辛苦。因为我过去的一些经历,所以想帮助那些没有钱的孩子,也想让创业的农户能够像我们发展得一样好,一样快。”侯建芳回忆起自己的过去,感慨万分。
他经历过三次高考却最终与大学无缘,当时家庭贫穷得再也拿不出钱让他去复读。所以,他决定通过养鸡来发家致富,改变家庭的贫困状况。
侯建芳的创业绝非一帆风顺,2003年的非典、2004年~2005年的禽流感,2006年的高热病,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但他却凭着执著的韧劲,一步步地走了过来。
2010年9月,雏鹰农牧在成功挂牌上市,被誉为“中国养猪第一股”。目前,侯建芳领导的已经发展成为集种猪繁育、生猪养殖、种蛋生产、鸡苗孵化、饲料生产、技术研发、疫病防治、屠宰加工于一体的大型农牧企业。
【做慈善】
“慈善不能等,爱心不能等”
“有很多人觉得做慈善可以等一等,等有足够的实力再去做,其实慈善不能等,爱心是不能等的。”侯建芳说,经过24年的打拼,他走在了行业的前列,但是也深深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
“学农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农村家庭的孩子,他们的家庭遇到了困难,或求学路上遇到了困难,这个基金都可以资助他们。他们学成后,也会帮助农民致富。”
国家及省内一些领导当日也参加了捐赠仪式。副省长在讲话中盛赞了以侯建芳为代表的侯氏家族的大爱善举,并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为慈善事业多做贡献。
侯建芳雏鹰救助基金
12月8日,雏鹰救助基金成立仪式在视频会议中心举行。新郑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缑云峰、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杜栓喜,公司董事长侯建芳、李花、董事会秘书吴易得、财务总监、营销副总经理区锐强、技术总监王立贤,新郑市红十字会会长赵国创、秘书长申桂香、党支部委员孟巧珍等出席了基金成立仪式。
公司联合新郑市成立的雏鹰救助基金,第一合作期为五年,雏鹰农牧捐款总额达500万元,每年救助100万元,这在慈善救助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也是新郑市红十字会成立以来得到的最大一笔救助捐款。
对于雏鹰救助基金的成立,公司董事长侯建芳表示,作为一家市值近百亿元的大型农牧企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并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社会公益实践。公司成立以来,间接或直接转化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企业下岗职工、毕业生、家庭有实际困难人员1万多人就业,年增加农民收入逾2亿元。为改善教学环境,改变周边交通条件,公司历年累计捐赠60多万元。在2009年发起的“书香爱心活动中”,公司向国家级贫困县第一中学资助35万元捐建图书馆,为当地学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日,公司与合作成立雏鹰农牧学院,向郑州牧专捐资300万元。11月22日,公司根据与签订的助学金协议发放2011年度“雏鹰助学金”,共有130名同学获得助学金。这种校企合作形式,体现了公司“发展实业、回报社会”的社会责任感。
在国家遭遇自然灾害时,雏鹰农牧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洪涝灾害、抗击非典、南方雪灾、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各种自然灾害中累计捐款近150万元。在玉树地震发生后,公司组织干部员工捐款65.7万元。以实际行动向灾区奉献了爱心。
侯董事长说,本次救助基金的成立,只是公司救危扶困、回报社会的一种形式,“我们希望以此次救助基金成立为契机,通过媒体呼吁和期盼有更多的企业来关注白血病、脑瘫、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患者们的生命与健康,期盼有更多善心人士,都来做重大疾病的爱心天使,让每一个患者都拥有健康幸福和美好的明天。”
侯建芳捐赠1亿助慈善
日上午10:30,由和主办的“回报社会 奉献爱心”侯建芳家族慈善捐赠仪式在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出席捐赠仪式的领导有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河南省副省长,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十届河南省人大副主任、河南省慈善总会会长等。公司董事长侯建芳、副董事长侯五群、财务总监杨桂红、营销事业部总经理及侯氏家族成员出席活动。
首先,公司董事长侯建芳先生在捐赠仪式上发言。他先讲述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公司的发展历程,接下来真诚地向为推动雏鹰集团发展,对他个人给予大力支持的各位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最后他表示,他和他的团队将牢记责任和承诺,继续秉承“扎根农村、艰苦奋斗、创新为魂、富民为本”的经营理念,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养殖,把企业做大做强,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走上致富之路。同时积极履行,积极投身慈善公益事业,深入打造环保雏鹰、公益雏鹰,以实际行动为和谐中原建设贡献力量。
侯建芳董事长代表家族向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十届河南省人大副主任、河南省慈善总会会长先生代表慈善总会向侯建芳董事长颁发捐赠证书,并发表致辞。在致辞中,李会长对侯氏家族的捐赠善举致以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将遵循“高效、透明”的服务理念,切实管好、用好这笔捐款,及时把侯氏家族的给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
随后,侯建芳董事长代表家族向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先生代表基金会向侯建芳董事长颁发捐赠证书,并发表致辞。他简要介绍了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的成立历程,以及红烛老区公益专项基金的设立背景。在致辞中,马理事长感谢侯氏家族对公益事业做出的贡献,并对“雏鹰模式”给予极大赞许,说侯氏家族的这笔捐赠将会帮助和扶持更多老区的农民脱贫致富。接下来,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红烛老区公益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冀盛华发表致辞。
授予侯建芳董事长“慈善楷模”荣誉称号,并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向侯建芳董事长颁发奖杯。
最后,河南省副省长发表致辞,以“可贵的一笔账,可敬的一家人,可贺的带头人,可喜的善举心”表达了对捐赠善举的高度赞扬。捐赠仪式在各位领导及侯氏家族成员的合影留念中结束。
据了解,以公司董事长侯建芳为代表的侯氏家族向慈善事业捐赠的1亿元人民币,其中5000万元通过河南省慈善总会设立侯氏家族慈善基金,使用方向围绕“三农”,主要是:资助涉农专业的贫困大学生;帮扶低收入农户创业,脱贫致富;开展慈善SOS紧急救助项目,救助因突发事件陷入困境的农民家庭。另外5000万元则捐给的“”,用于资助带动老区人才培养。
侯建芳减持被罚
刚刚摆脱违禁兽药风波半年之久的雏鹰农牧,
近期其董事长侯建芳超比例减持未披露及限制期减持转让行为,遭遇证监会警告,并被处以1580万元的罚款,处罚金额约占其违法减持金额的3.7%。围绕雏鹰农牧2015年三季度财报和侯建芳本人,依旧存在诸多看点。
雏鹰农牧1月7日晚发布公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侯建芳减持公司股票累计达到5%后,未及时向中国证监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书面报告,也未通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证监会对侯建芳超比例减持未披露及限制期减持转让行为予以警告,并罚款1580万元。
事实上,早在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就曾对外宣布,已对6宗上市公司大股东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包括5宗违法减持案和1宗短线交易案,共对当事人罚款6696万元。其中,侯建芳违法减持“雏鹰农牧”1790.99万股,违法减持金额约4.26亿元。
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侯建芳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分别于日、日、日减持“雏鹰农牧”3038万股、1469万股和2000万股,分别占当时雏鹰农牧已发行股份的3.24%、1.56%和1.91%。在第三次减持后,侯建芳减持比例已超过雏鹰农牧已发行股份的5%。
新京报记者发现,日的减持可谓精准减持,当时公司股价尚处于高位区域,不久随着大盘下跌,雏鹰农牧也一路下跌。此前的日的减持,当时公司股价也处于高位区域,而在其日减持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跌。[2-5]
.和讯网.日[引用日期]
.中国青年网[引用日期]
.中证网[引用日期]
.新华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雏鹰农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