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有哪些新要求

您的位置: &
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思考与实践
优质期刊推荐2016全市教育创新成果展示10: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与评价
信息来源:政策法规科
内容简介:
临淄区实验小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与评价解决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不高、教师“点状”化、“割裂”化教学思维方式和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方式,促进学科课程校本化,让课程变得“好吃有营养”,建立指向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出版了临淄区实验小学深度教学研究丛书一套(共9本)、《小学生写字指导手册》(共10册)等专著和校本教材,在《人民教育》发表课程整合论文《课程如何变得“好吃有营养”》,学校编写的《小学生写字手册》校本教材在淄博市多所学校推广使用,效果良好。日,李德乾校长应邀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第17期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和毕节滇西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00人作题为“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与评价体系”的报告,受到广泛好评。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与评价”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与评价”于2016年1月确立为淄博市2016年度教育工作创新项目。一年来,学校将该项目作为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扎扎实实开展课程整合与评价研究,全面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成效显著。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专家引领。我们聘请山东省教科院张斌博士、许爱红博士等省级专家到校指导项目工作。各学科在专家引领下,在学科内容、目标、实施和评价方面进行系统化和关联思考,科学分解课程标准内容,形成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评价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检验和改进。在课堂研究过程中,市教研室、市教科所、区教研室有关领导和教研员多次到校指导工作,项目研究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向前推进。
(二)行动研究。在“自下而上”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本土化行动研究中,教师是积极的课程改造的行动者、介入者与改良者。&老师们创造了“主题整合、结构整合、情景整合”等多种整合方式,用“自己的课程”教“自己的学生”,让师生因课程整合而绽放异彩。学校出版系列校本教材,都是教师集体教研、深入研讨的结果,如今写字课程、晨读课程、能读会写课程、结构课程、球类课程、动漫课程等纳入了学科课程体系,深度教学成为新常态。
(三)系统设计。根据泰勒原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评”一体化设计。
二、解决的主要问题
首先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不高的问题,如学生写字质量不高、学习兴趣不浓、阅读与作文能力薄弱、学生思维僵化、创新实践能力不强等;
其次是教师点状化思维教学方式问题。教师不能有效地梳理学科知识使之类化和结构化,更不能运用“教结构、用结构”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和过程设计,致使教学“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科素养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第三是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传统的评价模式往往是“一张试卷定乾坤”,缺乏可操作性、可评价性的多元评价方式,课程标准要求达到的学科素养和能力往往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因此,该项目研究要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校本化地改造学科课程,让课程变得“好吃有营养”,建立指向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学科能力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主要创新点
其一,课程设计结构化、立体化、网状化。用统整融合的思维方式,以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和内在逻辑关系将散状的学科知识变得结构化、立体化、网状化。通过某一主题(或类结构)作为学科内容的整合框架,让新旧知识之间关联、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关联、不同学科之间关联,“教结构、用结构”长程两段教学设计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
其二,评价方式绿色化、生态化、多元化。评价项目指向学生的学科素养,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分解出可操作、可执行、可测评的学习目标,再将学习目标细化为相应的能力、素养表现性标准,根据表现性标准对学生进行立体、多元化的评价,每一学期的学生素质报告单,每个学科都有不用项目的考核认定,有效保障和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其三,让学生接受“好吃有营养”的学科教育,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通过序列化、结构化的课程整合内容,以主题学习、结构学习、情景学习或专题学习的课程实施过程,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的听说能力、数学学科的思维能力、英语学科听说能力、其他学科的综合实践与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
四、取得的突破和成效
(一)主要突破
1.课程整合方式的突破:形成了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整合方式
语文课程,我们采用了“主题整合”的方式。依据课程标准,从培养学生写好字、写好文、会倾听、会说话、会朗读出发,对语文学科进行了“主题整合”。主题整合主要包括写字主题、诵读主题、能读会写(说)主题等。
数学学科,我们采用结构整合的方式。依据课程标准,从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和创新性出发,对数学学科进行了“结构整合”。结构整合主要包括“核心概念”结构、问题结构和思想方法结构,&采用“渗透、迁移、交错、训练”教学策略,让数学课堂彰显思维魅力。
英语学科,我们采用了情景整合方式。将教材中的单词和课文按情境进行重新归类,每一类都要拓展补充一定量的英语词汇组成新的情景短文,英语学习变为情景剧表演、电影配音、场景对话等方式,借此扩大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同时学习西方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其他学科,实行跨界整合。美术,一节基本美术课,学习教材基本内容&;一节动漫课,从美术技法到动漫制作,逐步开设动漫课程。音乐,一节基础音乐课,学习教材基本内容;一节电钢课,使用电钢教材。体育,在保证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前提下,让乒乓球、足球、篮球进课堂,形成体育传统项目特色。科学,一节基本科学课,学习教材基本内容&;一节科技阅读课,同时渗透科技制作和动手操作。思品课与地方课程中的《安全教育》进行整合,突出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课,将临淄齐文化教育和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和《环境教育》作为信息技术处理的资源,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2.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突破:由点状、割裂思维向融通关联思维转变
教师教学不再仅仅是盯住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习题,而是运用“结构加工策略”,突破知识的“点状”和“割裂”,将知识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沟通起来,实施“教结构、用结构”的教学策略。其一,将某一知识点归入一类知识体系中,如“读写结合点”的单元教学;其二,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纳入整个学段知识结构链中,如数学“和差倍份”核心概念教学;其三,将某一关键素养纳入跨学科研究中,如信息技术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融入到动漫教学之中,体育技能融入到球类(乒乓球、足球、篮球)教学之中。
3.教学评价方式的突破:由评价单一模式向指向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多元评价模式转变
语文学习能力评价,主要包括认字测评、书写测评、朗读测评、古诗背诵测评、阅读测评、作文专项测评。低年级的认字测评底线是教材中的生字数量,分三个级别进行评价;书写测评采用“十段三星”评价方式,写字水平高的学生可以跨段申报&;作文测试采用现场命题,集中评阅,等级评价的方式。
数学学习能力评价主要包括口算、操作应用、说理分析、数学日记等内容,其中说理分析时做到语言简洁、完整,能够借助画批、示意图进行分析数量关系。&其中,“说理分析”是必测项目。教师测评小组(一般2名教师一组),对学生进行测评,根据学生口头分析的完整性、准确性、简洁性、正确性评定等级。
英语学习能力分项则由五大部分组成&:听力、单词认读、情景对话、情景表演、儿歌演唱等。&
其他学科学习能力评价的重点放在素质展示和实践操作上。比如体育主要评价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音乐主要评价学生现场演唱、&演奏、展示素质&;美术主要评价学生的基本技&能和作品展示&;信息技术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电子作品设计;科学课程的评价重点在实验操作和科技创意、小制作等。&
在评价的价值导向上,我们重视学习习惯培养。学校专门制定《学生学习习惯评价表》,从学习用品摆放、课堂礼仪、读姿坐姿走姿、回答问题、合作交流等诸方面细节上开展评价,每学期还开展班级、学生个人学习习惯星级达标活动,实施周评、月总、学期达标认定,计入班级和学生学期评价。
习惯评价中,我们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学习素养&:一是表达素养&;二是倾听素养,学生的注意力培养成为教师研究的心理课题&;三是&疑能力,学生能否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纳入了&堂星级考核&;四是整理的习惯,学习完一个知识单元,学生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知识结构,并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二)主要成效
1.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
写字素养显著提升。全国、省、市、区比赛300余人获奖;区教研室抽测,卷面分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学校;临淄区写字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初中各校教师一致反馈:单看写字一项,就能确定是实小的毕业生;多校领导、教师到校观摩,给予高度评价。
能读会写能力显著提升。每年有30%的学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第三届“夏青杯”朗诵比赛中,在淄博赛区,我校学生获得特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水平人数的三分之一,获奖学生占总获奖人数的六分之一。经典诵读节目《花木兰》获得全省一等奖,并被邀请参加全省的汇报演出。
艺术创造能力显著提升。两年来,学生的动漫作品荣获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创新发明奖,数十人荣获全国一、二等奖。三四五年级学生90%以上的学生能够制作动漫作品,艺术创造能力显著增强。
体育技能显著提升。学校的乒乓球、足球达到全市一流水平,步入全省先进行列;篮球比赛全区第一名。
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显著提升。从学校自主设计的多元评价检测结果来看,80%的学生各项评价指标达到了良好以上等级;两年的区教育局学科质量抽测,优秀率、及格率和得分率综合成绩位居第一。
2.&教师在课程整合中得到个性成长
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快速成长,涌现出一大批个性化教师。郭树珍老师实施“读写结合”课程成效显著,在全区举办个人教学研讨会,穆俊风老师的写字教学、张国华老师的数学建模,李小芹老师的汉字文化、邢红伟老师的诗意童年课程、王栋老师的动漫课程都各有特色,并且在课程整合的研究中出版个人专著。
五、标志性成果
1.出版系列专著和校本教材。主要包括:
①临淄区实验小学深度教学研究丛书一套(共9本),由李德乾、王景涛主编
②出版《小学生写字指导手册》(共10册),李德乾、穆俊风主编
③李德乾校长在《人民教育》发表课程整合论文《课程如何变得“好吃有营养”》
2.形成了一批优秀科研成果
①李德乾、穆俊风等老师的《小学生写字课程》被评为淄博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②李德乾、韩春梅、王景涛等老师的《能读会写课程》被评为淄博市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③李德乾校长的文章《课程如何变得“好吃而有营养”》被评为第29次淄博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④在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推选颁奖暨创新成果展示活动中,李德乾校长以其申报的“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与评价体系”改革创新案例,获得组委会专家的高度评价,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奖”
3.经验推广
①学校编写的《小学生写字手册》校本教材在淄博市多所学校推广使用,效果良好。
②日,李德乾校长应邀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为第17期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动态研修班和毕节滇西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00人作《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国家课程校本化与评价体系》报告,受到广泛好评。
淄博市教育局 版权所有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通讯地址:淄博市张店区联通路202号
邮政编码:255030学科中的核心素养如何体现?
(本文转载自网络)
高中教材正在全面修订中,将首次把学科核心素养纳入教材,并增加学业质量标准,为每个学科的考试评价提供详实、科学的依据,以便与新高考方案全面对接,相互适应。——中国教育科学院院长田慧生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研究对象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表征。
数学抽象是数学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维的重要基础,反映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贯穿在数学的产生、发展、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抽象使得数学成为高度概括、表达准确、结论一般、有序多级的系统。
在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
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
逻辑推理是得到数学结论、构建数学体系的重要方式,是数学严谨性的基本保证,是人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交流的基本思维品质。
在逻辑推理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命题;能掌握推理的基本形式,表述论证的过程;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框架;形成有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增强数学交流能力。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
主要包括:在实际情境中从数学的视角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构建模型,求解结论,验证结果并改进模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构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手段,也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动力。
在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积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够针对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求解模型,并尝试基于现实背景验证模型和完善模型;能够提升应用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的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借助空间认识事物的位置关系、形态变化与运动规律;利用图形描述、分析数学问题;建立形与数的联系;构建数学问题的直观模型,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
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探索和形成论证思路、进行逻辑推理、构建抽象结构的思维基础。
在直观想象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形结合的能力,感悟事物的本质,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运算是指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方向,选择运算方法,设计运算程序,求得运算结果等。
数学运算是数学活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演绎推理的一种形式,是得到数学结果的重要手段。数学运算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础。
在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发展数学运算能力;能有效借助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养成程序化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数据分析是指针对研究对象获得相关数据,运用统计方法对数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和推断,形成知识的过程。主要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提取信息,构建模型对信息进行分析、推断,获得结论。
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数学应用的主要方法,已经深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
在数据分析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学生能够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增强基于数据表达现实问题的意识,养成通过数据思考问题的习惯,积累依托数据探索事物本质、关联和规律的活动经验。
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物理观念”包括物质观念、运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及其应用等要素。
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科学思维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做出解释,以及对实验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实验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要素。
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要素。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
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生命是源于自然随机事件且能在与环境互作中保留下来的具有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特征的物质形态,生命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无贵贱之分。
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经过实证后的想法或观点,有助于理解或解释较大范围的相关事件和现象。
学生应该在较好地理解了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等,并能够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
崇尚并形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能够运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等方法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审视或论证生物学社会议题。
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
生物学科的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
学生应能够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和保护环境等相关知识;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具有良好的语感;
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
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
能依据具体的语言情境有效地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与不同的对象交流沟通,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能通过梳理和整合,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富有个性的具体的语文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因此,思维发展与提升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
语文活动是人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鉴赏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丰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感受思想魅力、领悟人生哲理,并逐渐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品位。
因此,审美鉴赏与创造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能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实现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
应该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
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文化自觉,初步形成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
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历史价值观
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确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最基本的价值标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问题,作出理性的解释、判断和选择,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文化自信,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法治是人类文明演进中逐步形成的国家治理方式;形成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有人民当家作主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了解有序参与公共事务的途径、方式和规则;积累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实践经验;提高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与合作表达诉求、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和地理教育的核心观念,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形成协调关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认识、理解和判断。
学生建立人地协调观,就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能够理解人们对人地关系认识的阶段性表现及其原因;能够结合现实中出现的人地矛盾的实例,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
学生运用综合思维方法,就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认识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
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或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并且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
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
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
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