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金融监管全面趋严行业监管严,好多都不敢投了,哪些安全还收益高的推荐一下...

黄益平: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_新浪新闻
黄益平教授在研讨会现场发言。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实现了快速发展,在丰富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鼓励创新、引导互联网金融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良性支持,成为经济领域的重要议题。
  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尚处于发展初期,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风险隐患。有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初,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2-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而互联网金融用户数量也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面对如此大容量的市场和用户,如何有效把控互联网金融风险,维护用户的资金、信息安全,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基于此,10月18日,封面智库联合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互联网金融普惠与安全”专家研讨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在会上做主题发言,阐述了对普惠金融以及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等问题的思考。如下为根据会议速记整理的黄益平教授的发言原文:
  感谢主办单位邀请我来参加这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的讨论。
  今天我讲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我要介绍一下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中心发布的几个指数,从这几个指数里也许可以反映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在普惠方面的潜力。
  另一方面,关于互联网金融能不能健康发展我想提出几个问题,这里涉及到安全问题,但也不完全是安全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普惠潜力
  首先,我想为大家展示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互联网金融情绪指数。该指数大概反映了两个子指数,第一是关注度指数,第二是正负情感指数。我们可以简单地看一下(图一)蓝色的这条线(关注度指数),其反应了我们对互联网的关注在过去几年中一直在提高,直到去年下半年P2P爆发以后才有所下降。除了关注度指数以外,另一个指数是“正负情感指数”。大家在网上讨论互联网的时候有时是正面的、有时是负面的。虽然整体上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关注度不断上升,但是正负情感波动非常大。
  (图一)
  基于此,我们将同样的指数放在不同的行业中进行观察。不同行业的关注度都在发生变化。比如说(图二)红色的这条线是对消费金融的关注。一开始关注度非常低,但是后期增长得非常快,这有可能跟网络借贷蓬勃发展有关系。后面又有回落,也许是因为P2P平台发生很多问题,关注度随之发生了改变。
  蓝色的线(图二)是对数字货币的关注。第一个比较高的点出现在2013年前后,应该是因为比特币的兴起。后来又有回落,现在有所回升,可能是因为各国央行在讨论发行数字货币的问题。这一系列的指数,通过每天、每月、每年的积累,可以反映出公众是如何看待互联网金融的。不光是关注度,还可以观察到情绪的正反面波动。
  通过下图(图三)我们可以看到,民众对于P2P的关注度(蓝线)确实在上升,但后来下降了。负面情感(红线)到后面变得更加突出。
  我们可以简单地看一下第二个指数——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该指数将六个不同行业分解到各个省、地级市,以此观察其大致的发展情况。我们将互联网金融的情绪指数与发展指数进行对比(图四),可以发现互联网金融增长速度非常快。
  特别有意思的还有:互联网金融的区域发展水平差距非常大,沿海地区发展比较快,内陆地区发展比较慢。(图五)我们做了简单的统计分析,发现每一个城市互联网金融发达的程度与其离杭州的距离成反比。距离杭州越近的区域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越高。从年龄段来看,80后和90后是互联网金融增长的主力。(图六)
  我们做的第三个指数叫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该指数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个是覆盖范围,第二个是使用深度,第三个是数字支持服务。(图七)我们发现该指数在快速增长。2011年该指数全国平均是40,到2015年上升到了220。
  下面两个图(图九)的对比很有意思。我们把不同地级市根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分成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红色是一线城市、跟红色越接近的是二、三线城市,绿色是四线城市。根据这两个图可以简单看出,2011年(互联网金融发展程度)在地区之间差异相当大,领先的城市和后进的城市差别非常大。我们再看一下右边这个图,发现这个差距缩小地非常明显。
  其实所谓的落后地区,对普惠金融的需求比沿海地区更高,沿海地区毕竟有很多其他的各种服务。我到内陆去做调研时,很多地方官员说我们这里真的需要普惠金融、数字金融。人们要去镇上银行办事,出去一趟要走半天的路,数字技术给这些地区提供了改变的机会。我刚才说的三个指标,差异最大的在什么地方?应该是利用的深度,沿海地区比内陆更深。其实各地间技术支持上的差距较小,因为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已经很高了,即使在后进地区的普及率也已经很高,坚持做下去就是普惠金融。
  互联网金融或可解决普惠金融世界性难题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讨论普惠金融的问题。普惠金融这个问题已经讨论了很久。普惠金融有两条比较典型的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给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提供贷款,换句话说,就是所有的社会群体、个人、机构都应该平等的获得金融服务。这一点由于金融业“二八法则”的存在而很难做。普惠金融还有第二个重要特点,叫商业可持续。也就是说普惠金融不能是行政强制命令的,也不能是政府补贴让它去做的。扶贫、或者是慈善都不是普惠金融。普惠金融必须商业可持续。普惠金融在国内的定义里还有一条叫可负担的成本。这几个特点的叠加,使得普惠金融的实现非常困难。
  但互联网金融可能会给这个世界性难题的解决提供机会。
  什么是金融的“二八法则”?就是通常对于每一个金融机构来说,20%的客户能够提供80%的业务量。基于此,金融机构理性的反应就是把20%的高端客户服务好,这样基本上生意就不用担心了。如果还想服务下面80%的客户,基本上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即使把那80%的客户服务好了,仍然只能为金融机构贡献20%的回报。这个比较普遍的金融现象,导致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愿意为80%的底层客户提供很好的服务。
  我们一般说的普惠金融,指的是给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提供融资。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而言,服务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有几个现实困难:第一是其状态不稳定,经营与投资的失败率很高;第二是其一般缺乏可持续的信息;第三是其没有可抵押的资产。从哪一个方面来讲,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做调查的难度都比较高,而且风险比较大。
  但过去的这些年,国内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的政策性银行做了很多努力,同时央行、银监会也一直在鼓励商业银行去做。过去发展的一万多家小额信贷公司也都是为了做这些工作。但最后发现要么是做不起来,要么就是很多政策没有遵循金融规律,总之效果并不理想。最突出的例子是:过去几年有一个“三个不低于”的政策,就是监管部门要求所有商业银行每年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比例都要上升。按道理说,这样的政策应该对增加贷款有所帮助,但这里最大的问题是行政主导,最后必然导致金融机构强制贷款。当然,如果是短期为了满足需求,这样也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模式显然不可持续。
  之所以说互联网金融为普惠金融的实现提供了潜在的机会,是因为移动终端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使用。首先,移动终端的使用,把千千万万客户连接到一个平台上,使得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降低。金融机构不需要逐个地区建设分行。目前很多移动终端平台已经汇集了上亿客户,潜在的市场已经建立起来。第二个特点是大数据分析。很多传统金融机构发现为小微企业和一般个人提供金融服务的难点是没有办法做尽职调查,大数据分析如果做好了是可以克服这个问题的。我觉得这两条为所谓的数字普惠金融提供了很好的可能性。到底能不能做到还要看实践。
  目前来看,在支付端的普惠性是最明显的。支付宝现在已经有八亿用户,微信支付也已经有四亿用户。而且它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支付手段了。在日本,很多商店里写着可以用支付宝支付,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日本其他所有的支付办法一般都要向店家收3%的手续费,而支付宝只收0.1%。未来通过竞争,相信各种支付手段的成本大都会下降。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普惠。所以说在普惠金融方面,支付可能是目前做得最成功的。
  再看网络贷款,其实也存在这样的可能。很多在传统金融机构拿不到贷款的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贷款。央行征信系统上有8亿人的信息,其中5亿人从来没有从银行拿到过贷款,所以贷款的缺口很大。数字普惠金融背景下的网络贷款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看到数字保险、众筹、网上理财等领域的普惠性也已经显现。其实这些的实质就是通过移动终端把大家连起来,从而降低成本。
  我们还可以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使用这个层面来进行分析,大数据分析也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成本。另外,如果数据分析做得好还可以提供很多个性化的服务。
  比如现在的智能投资顾问。传统上,要享受私人银行的服务是要有门槛的,这个门槛在国际上是三百万美金,这对大多数人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智能投资顾问发展以后,每个人信息输入进去,就可以生成一套适合个人的投资建议。虽然这跟三百万美金的服务不会一样,但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哪怕只有一万块钱也可以享受类似的服务。所以大数据分析所带来的个性化服务,普惠性也很明显。
  上面我展示的一些指数,说明我们国家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发展速度确实很快,取得了很多成绩,而且实现普惠金融方面,确实有着明显的优势。
  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发展更快
  但现在我们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很多领域的贷款成本太高,一般企业和个人难以承受。另外,这个领域内浑水摸鱼的情况也很多。据统计,40%的P2P平台都是问题平台。面对40%的问题平台,我们该如何选择?金融的有效性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需要我们回头看为什么中国数字金融、数字普惠金融比其他国家要发展得快得多呢?简单来说有三方面的因素:第一方面因素是我们的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不足。“二八定律”在中国的问题比其他国家还要严重。因为我们国家对金融体系的政府干预还是比较多的,我们一般称其为金融抑制政策。从全球来看,中国的管制程度在IMF有数据的91个国家里排第四位,政府对金融体系干预程度在全世界几乎最高——这个扭曲导致了我们的弱势群体更加难以得到金融服务。但这个问题突出的同时,也说明我国相关市场的发展潜力更大。为什么互联网金融一起来就受到大家的欢呼?是因为这么大的一块市场从来没有得到过满足。
  第二个方面是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和大数据分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
  第三个方面是我们的监管部门对互联网金融保持相对容忍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反过来说为什么美国没有发展、英国没有发展?因为很多新的尝试,刚想做就被卡死了。如果没有这种开放、开明的观念,相对容忍的态度,其实这个产业是发展不起来的。我们应该说监管的宽容为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机会,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骄傲的地方。因为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相关产业确实生长了,但也滋生出很多问题。如今P2P平台存在很多问题,今年已经有了第一个监管框架。众筹领域的问题也很突出,今年也出台了相应的暂行管理办法。这些监管对业内来说冲击相当大。如果拿暂行管理办法与现在的P2P平台的做法作对比,绝大部分平台都是不符合条件的。所以综合来看,加强监管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五点思考
  最后,我简单提五个问题,也是我个人的一些思考。
  第一个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互联网金融监管是要另设一套体系还是把其与传统金融完全放在一起监管?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很多人说互联网金融是独特的平台,我们应该分开监管。我个人的看法是应该统一监管。金融就是金融。为什么需要监管?根源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问题很容易传导、放大,导致系统性问题。未来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差异将越来越小,我们已经看到了它们的不断融合,传统金融在用互联网,互联网公司也在做金融。到底要不要设立独特的监管框架与标准?这些问题需要讨论,我个人认为是应该放在统一框架里进行监管。
  第二个问题:现在这种分业监管模式是不是继续合适?
  现在我们大家都知道,相关牌照是按照行业发放和管理的。央行管支付,银监会管P2P,证监会管众筹,保监会管数字保险。但你去看很多互联网金融公司,其实是混在一起经营的。很难分清楚它具体属于哪个行业。混业经营在互联网金融里已经成为一个客观事实,而且很难区分。这个时候也许可以考虑做混业经营的管理办法。
  第三个问题:虽然我们在鼓励互联网金融,我们要继续支持它们发展,但是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要不要设门槛?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一点奇怪,我们现在对P2P平台的监管就是不设门槛的,采用的是备案制。但不设门槛的备案制到底行不行?我个人觉得所有参与金融交易的机构都是需要有门槛的。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只是做信息中介是不是就不需要门槛?从这个角度来说投资银行也可以被理解为信息中介,因为不经手资金,它只是搭桥,但它的门槛其实比商业银行的门槛还要高,关键是因为服务的是金融交易。
  我觉得互联网金融也是需要资质标准的。很多公司都做大数据分析,用大数据分析做金融交易,但是很多公司第一没有大数据,第二不会分析。如果没有门槛,监管部门没有设一道防火墙,互联网金融将会有较大风险。它的风险大是因为:第一在互联网金融交易平台上进行的业务往往是跨区域、跨行业甚至是全国性的,而且有一些已经开展了跨国业务;第二是既然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对象是小微企业和低收入者,必然他们识别风险的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比较低,更需要有一个门槛把不符合资质的公司剔除出去。
  第四个问题: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应该继续机构监管还是功能监管?
  答案很清楚。尤其互联网金融领域很多业务已经混在一起了,功能监管可能非常重要,特别要强调所谓的“穿透式监管”。很多公司里各种交易混在一起,你有时候搞不清楚这个钱进来最后到底用在什么地方,需要有很好的监管体系来对其进行监管。
  第五个问题:信息安全与信息开放如何平衡?
  我特别同意现在要加强信息安全的保护。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的同时还是要考虑有一个开放的信息系统。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是什么?是大数据分析。你如果没有大数据还分析什么?如果每一家都把自己的信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许大家碰,我们就永远不会有大数据。没有大数据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也就没有了。而且更应该避免的是,我们有的时候很多部门很多机构提到大数据、提到数据安全的时候,就会把它变成一种变相的保护主义手段。外国公司不能参与、民营企业不能参与,因为有关部门天然地认为它们会带来信息安全问题。我们在考虑保护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的同时,还是应该考虑在安全的基础上,信息的共享与开放。
  来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刘国良
中国的传统出租车行业实行所谓公司制管理,长期以来豢养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他们成为出租车行业在信息化时代试图转型的最大障碍。
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真让美国头痛。尤其是前几天还声称要“与美国分手”,引起不少媒体注意。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过去的美国总统选战,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竞争,是两党的竞争,这一次美国总统选战,已经变成了一场自由和民主之间的战争。
如果没有这种价值观,我们说不清楚为什么能坚持几十年、为什么能幸存下来。论坛四:如何平衡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_网易科技
论坛四:如何平衡互联网金融创新与监管?
科技讯 3月27日消息,2016 IT领袖峰会今日在深圳召开,网易科技和网易创业Club全程直播和专题报道,欢迎关注。在下午的O2O与互联网金融主题论坛中,与会嘉宾就如何平衡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监管进行了跨界讨论。互联网金融监管当下面临两难问题。如果不创新,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难以解决。如果不监管,投资者就可能遭受很大的损失。与会嘉宾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分歧。有人赞成对互联网金融应当继续宽松。信而富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征宇认为,监管和创新是一对矛盾,不能用监管去限制创新,但是创新的目标也不是突破监管。监管的原则要宽松,就像要让小孩子有足够多的空间,这样才能产生创新。科通集团及科通芯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康敬伟认为,中国有300万家中小企业,99.99%都需要流动资金,这就是刚需。目前,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应该继续鼓励创新。但是也有嘉宾赞成应当严格监管。金融专业人士朱云来表示,监管问题确实比较棘手,应该相对比较平衡。没有尝试不可能有创新。但是创新风险太大,伤害到公众基本利益也是非常大的问题。怎么平衡?他认为应该对新兴行业先建立统计体系,先进行系统性的观察,如果有风险征兆,可以有一些基本的防范。(温泉)以下为对话实录:刘二飞: 我们今天这场是最后一场,但我觉得是最精彩、最有意义的一场。前面那几场讨论的基本上都是从国外搬到中国来的模式,我们这一场互联网金融和O2O,中国在这方面远远领先于美国,远远领先于硅谷,所以我们是引领了世界互联网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这场是最有意义的。首先介绍一下台上的嘉宾,第一位是朱云来先生,其实不用介绍,但是许市长今天介绍的时候说是领导、著名观察者。朱云来:我先介绍刘二飞,他是资深投行专家,所以上来就开始推销,然后就自称我们这个最好,其实我们不过就是给人家做最后的一点小小的总结而已。曾玉:之前他们两个是两大投行的元老,有很多的竞争,没想到在这个论坛一开始就竞争了。刘二飞:曾玉是著名投资家,投了很多和O2O、互联网金融相关的企业。黄晓庆也是非常有名的人,原来是跟吴鹰他们一块儿创业,后来到研究院当院长,现在创业是非常高端的,具体创什么,让他自己说,反正跟互联网金融安全有相当的关系。然后是徐少春,这是不用介绍的,在各种场合都有他的身份,是的董事长和大股东,但是我们不知道他在互联网金融上还有建树,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刚才我说他在我们组里,这是为什么?是不是弄错了?希望这场完了之后,大家就知道为什么了。下一位是康敬伟,也是做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有关系,是供应链互联网金融做得最有特色的,但是我是没听懂的,需要他跟大家解释。下一位是王征宇,他做得也是非常有特色,也可以说是最有特色的,普惠金融的一家公司,哈佛商学院专门给他做了一个案例分析,所以在网上都可以搜得到,我就不喧宾夺主了,他等会儿也会讲他的故事。先谈互联网金融,我因为互联网金融这件事最近经常在出席一些活动、研讨会,碰到一些创业的人,问他们是做什么的,50%、60%的人都说是做互联网的。问他是做互联网的哪一部分,他们要么是做O2O,要么就是做互联网金融,好像全民都在创业,因为这个门槛低,谁都可以做互联网金融、谁都可以做O2O。另一方面,你要听马云、李彦宏、马化腾说,做互联网金融有两个特别必备的条件,第一,你要有海量的数据,而且不断有海量数据。第二,你要有绝对大的计算能力,这个计算能力在不断产生的数据里进行持续的学习,这样才能对商业的信誉做出判断,这样才能做好互联网金融。在座的各位,表面上看,谁都没有这么强大的数据,我就想问问,朱云来既做过,又观察互联网金融,从非常中性的角度看,有没有机会在BAT三座大山的压迫下,还有京东金融、陆金所都已经跑得很远的情况下,我们来做互联网金融有没有机会?你们肯定是觉得有机会的,为什么有这种自信?我先请王征宇来讲,你为什么敢做?你又没有数据。王征宇: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刚才刘二飞说我们这个是来自中国的原创,关于大数据、互联网金融这些概念咱们提出来,确实中国走在前头,因为你走到美国,你跟他说互联网金融,别人都不知道说什么,英语当中连这个词都没有,所以它没有这个技术。为什么没有这个技术呢?因为用数据驱动的决策、用数据驱动的风险评估的问题在30年前就解决了,30年前靠什么解决?靠美国三大征信局的全部的覆盖,美国的人群全部都覆盖到了,数据不可谓不大。第二是大的运算,在80年代,现代数据库技术、现代存储技术、现代信息分析技术都碰在一个结点上,恰好我就在那个时候,我亲身参与了美国用大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的最近30年的革命,所以美国这个问题解决了。美国没有今天中国的问题,中国今天的问题是一个只有3亿人被银行金融体系所覆盖,只有3亿人有金融属性的信贷数据。用这3亿人的数据去建模型,只能在这3亿人当中用,3亿人之外的人没有信贷行为数据,对这3亿人怎么用数据分析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没有,因为美国没有这样的人群了,而中国有,所以美国的技术不合适,美国人得看中国人怎么干这个事情。刘二飞的问题是说,除了这3亿人之外,银行有没有办法?银行没有办法,银行只能在3亿人当中做,因为银行受它的风险指标的限制,受它的定价的限制,银行迈不出这一步,所以银行绕来绕去就集中在这3亿人。BAT有没有机会呢?也没有机会,BAT太大了,它不敢。为什么不敢?不是说它胆子不够大,是它承受不起这个失败造成的损失。为什么这个损失如此之大呢?金融是火,火是可以取暖的,火也是可以造成很负面、不可收拾的结果。这个问题的控制点在哪里?在风险控制。风险控制需要什么?需要定价。定价需要什么?定价需要一个风险定价的环境和政策。中国的金融体系里面风险定价这个字从它出生那天起就没学会,银行没有风险定价,BAT走的都是重资产的金融的道路,所以没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机会只能属于轻资产的非金融机构,用数据驱动,用技术驱动的公司,所以回答是非常肯定,有机会。刘二飞:这个观点让大家很振奋,互联网创业的人都有机会了。康敬伟:其实我们以前在研究创业的时候有一个最基本的规则,就是如果BAT能干的,最好别干,所以我们在考虑我们所选择行业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选择的是BAT很难干的行业。我们当年在设计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时候,我们选择的是一个做企业服务的市场,就是在中国,在过去30年有一个最大的成就,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在整个的中国制造业的这个市场里面大概有300万家电子制造业企业,所以我们如果去珠三角、长三角,我们可以看到,这几百万家企业基本上生产了全世界我们想得到的所有的电子产品,这300万家企业每年的需求是什么呢?大概每年这300万家企业的企业采购是10万亿人民币,其中大概2万亿买半导体、IC元器件,另外的8万亿包括了设备、软件、金融等等。所以我们就把这300万家企业、10万亿的市场当成我们的目标市场,我们创造了一套互联网+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商业模式,从一开始先卖IC元器件作为入口,打通跟企业的关系,产生数据,然后基于这样的大数据,把我们的服务延伸到云、软件、供应链金融、企业服务等等,所有企业所需要采购的产品和服务,打造这么一个平台。所以这就是我们怎么基于大数据建立了一套怎么做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我们非常庆幸,基本上做到今天,虽然是这么大的市场,我们没有遇到一个真正这个行业内的互联网公司。我们当时最怕的就是像BAT这样的公司长驱直入地打进这个市场,所以我们当时在做的时候,尽量的用自营电商的模式,把这个平台的门槛搞得很高,让BAT这样的公司很难长驱直入地打进来,这就是我们怎么利用那一套互联网的思想,但是在一个最传统的中国电子制造业,创造出了一套互联网的模式,这套模式证明到今天,甚至在未来可以预见的这段时间,我们不会遇到像BAT这样能够无穷地给你烧钱的竞争对手,这样的话,我们就赢得了市场空间,赢得了市场时间,我们就能在一个垂直的领域里面干出我们想干的事。刘二飞:我想再问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王征宇你往外贷款平均一单多少钱?王征宇:我们从500人民币开始起,最大的大概到5万块钱。刘二飞:平均不到1000块钱吧?王征宇:对。刘二飞:这真是普惠金融。你们贷款的平均额度是多少?康敬伟:我们没有少过500万的。刘二飞:都叫互联网金融,完全是不同的细分市场。康敬伟:但是我们给出的利息和贷款甚至有时候比银行还低,我们给了我们的制造业企业年息按照6%到12%做贷款,因为我们认为再高的话,这个企业可能就不是干正经活的企业,所以我们只贷款给我们平台上的那些专门做制造业,帮助他们解决流动资金的问题的这么一个简单的企业服务。刘二飞:徐总,下面请您谈一谈,因为我注意到今天上午你给李彦宏提问题,他们两位是怕跟BAT打,在它进不来的地方跟它打,你今天提问题说能不能跟合作,我看你是不是有不同的角度。徐少春:金融的本质是风险定价,风险控制和个性化定价的一个武器是什么?就是大数据。我创业20多年,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积累大数据,金蝶有600多万的企业客户,这就是大数据,ERP系统记录了每个企业无论是财务还是供应链各方面的数据,所以我们去年一年在探索,怎么跟金融机构对接,给它提供数据金融产品,让它在贷前、贷中、贷后进行跟踪服务,迅速能够控制风险,并且在我产品的每一个场景里面植入了分析报表,看你这个企业在你的投行当中财务水平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建议银行给你多少授信额度,而且我还提示你,在什么时间你需要贷款,我就干这个事情。另外一个,除了金蝶以外,在过去几年当中,我们创新了很多的互联网服务,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孵化了“随手记”,随手记是中国最大的个人记帐与理财的APP,2亿的用户,日活跃是400万。谈到BAT,其实我是不怕的,金蝶系至少未来可以诞生两个BAT公司。为什么?随手记的定位是To C,是金融。阿里是电商,是社交、游戏,百度是搜索,哪一个互联网公司定位在个人金融?随手记在未来足够可以成为一个超越BAT的公司。金蝶本身的数据规模就更大,过去这20多年的创业我只是说打上半场,我开始起名字的时候,我没想到今天会干互联网金融,我的战略就在金蝶两个字。刘二飞:您这上半场是创造一个金蝶,下半场是创造两个BAT。徐少春:上半场就是破羽化蝶,我的财务软件像蝴蝶一样飞到千家万户,把财务软件从苦海中解放出来,过去我有一句话叫“帐海无边,金蝶是岸”,下半场我要蝶变成金,这个金是什么?就是金融。不过我们是不抢银行的生意,我是干数据金融,跟银行进行合作。我是从来不怕人的,我觉得中国不能只有BAT,我们将来应该诞生更多的BAT,这样中国才更有希望。刘二飞:听了他们前面讲的,我想问一下曾玉,你今天要投的话,他们三位你投谁?你觉得他们跟BAT竞争有什么优势?曾玉:我先回应一下二飞的开场白,O2O、互联网金融最开始的模式可能是起源于硅谷,我们借鉴得比较多,但是因为中国的人口红利、市场红利,加上劳动成本比较低的原因,导致在上一轮的互联网大潮下来到中国之后,中国把这两个商业模式非常大的发扬光大了。我们公司也有幸参与了uber全球、美团大众点评合作之后的投资。这些模式在中国被发扬光大之后,仍然有很大的发展机会。另外你说到BAT那三座大山,其实我认为慢慢的BAT也有一些硅谷的超级大企业的基因,大家与其把它们当成三座大山,还不如慢慢地把他们当成三条河流。大家都看到过去的三四年,他们也在做一些投资,做一些并购,慢慢的在支援一些跟自己生态相关联的企业,有一些能产生价值的中小企业他们也在投资和并购。再回到二飞的问题,作为一个专业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我不能靠颜值来选择被投企业,我今天才第一次见到他们,等我做完一系列的尽职调查之后,下次见面的时候我再跟你回答我准备投谁。刘二飞:他们跟BAT竞争你觉得有机会还是没有机会?曾玉:我觉得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肯定是有机会的。刘二飞:反正我听明白了,你是谁都不想得罪。曾玉:BAT的基因大家都很熟悉,他们三位找的都是细分市场,跟BAT的基因是互补的,他们可以相互依赖、共享,然后共生发展。刘二飞:朱云来是愿意说什么就说什么,我愿意把他得罪了,他会跟我没完,所以请你点评一下。朱云来:我觉得这个题目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咱们是最后一个,但是实际上金融这个东西你可以说得很大,多数人感觉它是一个很大、很神秘的概念,但是它也可以很小,其实就是最简单的存钱、取钱。这实际上是一个社会的基本的趋势,储蓄以后你要理财、投资,这也是全社会很重要的基本功能,从存钱、取钱到转帐、贷款、发股、发债、交易、投资,越说越大。从每个个人,从几百块的规模,到几十亿、几百亿,到大的公司并购、发股等等,所以金融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但是它又有一个非常本质的对这个社会发展有好处的事情,有储蓄者,他有钱用不了,他需要存起来养老,也有开发者,他有很好的主意要创业,需要资本的支持,金融就帮忙他们完成了很好的社会的发展的功能,无论是储蓄者也好,创业者也好,大家都得益,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自然它也涉及到每个人最基本的生活。金融里面最重要的,刚才我们的嘉宾也提到了,一个是风险定价,还有一个是价格发现,其实也就是价值的发现。由此又衍生了一系列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还有很多跟科技联系起来的,甚至像AlphaGo这样的,它可以下围棋,金融里面其实也很早,从六七十年代开始,大量的程序交易,到后来的衍生产品的设计、交易等等,非常复杂。金融的核心是从储蓄者到投资者,但从它日常操作的本质,又是回报和风险的对比。你希望你的金融的储蓄也好,投资活动也好,最后都还是有所回报,物有所值。同时你又要控制风险,因为那个市场总是有很多的不定因素。有这样的变化,也许你原来如意的算盘打得很好,我这一个基金买了大概不到10%,但是最后可能付不出本金来,这些问题就使得金融扑朔迷离。我对金蝶和科通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们从90年代初就开始做,也经过了很多的市场的波动,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还有新兴的统计学的博士王征宇,他又可以另辟蹊径。其实马云说得也有道理,大数据、云计算,还有大客户群体,它占了平台,占了入口,它也有优势。实际上金融有各种不同的形式,真正究竟是哪一条,还是各有千秋。有些金融方面的服务它可能就只适合小众,或者说它是分散的小集团,其实大了反而你还够不着。比如说大平台,你可以设计金融产品,但是你这样的话,同质化很严重,而且你要想细致服务,针对不同的客户特点,恐怕就比较难,即便你有AlphaGo,恐怕也做不到。有很多我们都见过这种私人理财的服务形式,它都是非常高度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像这种一个是需要时间,一个是他对你的理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很重要,AlphaGo估计还得学很长时间才行。有些东西就是规模大,积少成多。所以我觉得互联网金融这个领域很大,同时也比较新,尽管我们号称有3000年的历史,但是我们作为现代国家、现代经济还是比较新的,真正现代国家可能就从辛亥革命开始,我们才100多年,在世界大国里面,我们是现代国家体制开展得最晚的之一,所以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在这个新的市场里面我们可以探索。我觉得台上各位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做了非常有意思的探索,这算是我的一个观察。刘二飞:我觉得云来总体的意思是说,他们的成功不能确定,但是还是有机会。朱云来:值得探索,因为这也是一个学习过程,就像计算机学下棋一样,我们这盘棋比那个围棋难得多了。刘二飞:我听起来还是受鼓舞的,至少有希望。晓庆,你是做互联网安全的,你有什么看法?黄晓庆:刚才几位大佬都是讲业务的,因为我是长期从事技术设施的,比较技术范一点,我今天就讲点技术。我觉得从互联网金融也好,从O2O也好,实际上我们核心的一定会把手机(当然有人也会用计算机,但是我觉得越来越多的,可能90%以上的时间大家都是用手机)用来实现你的交易。我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最近有统计,研究网上可以下载的手机应用,有40%是被黑过的,所以千万要小心,不要在网页上随便下载应用。还有一个统计,有人问过很多企业的员工,他们愿不愿意把密码给卖掉换钱,结果发现有超过20%以上的人说他们愿意。刘二飞:卖谁的密码?黄晓庆:把公司的密码卖了。另外我看过一个报告,是美国的一个投行,说他们的员工到了中国以后,禁止他们上中国的wifi网,原因是他们派了技术人员到中国,发现在一个小时之内,他们在中国上了wifi的手机也好,或者是PC,会接受高达100次以上的攻击。也就是说随时随地的都会被攻击。最后一个,我不知道你们谁知道零天威胁?好像知道的人并不多。我们讲互联网威胁怎么讲呢?假如说一个网站被发现它有一个漏洞,这个漏洞就叫威胁。这个漏洞如果是黑客发现了,但是杀毒机关没有发现,也就是说白客没有发现,这个漏洞就叫零天威胁。在零天威胁的面前,你的公司基本上就相当于是裸奔的。黑客就会把零天威胁拿到黑市上去卖,卖给其它的黑客或者政府。现在linux上有大概30个零天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局是第一大买家,第二大买家谁也猜不出来。台下:中国。黄晓庆:不是中国,是朝鲜。任何企业普通的安全系统对零天威胁是没有办法防御的,因为你买不到杀毒软件可以帮你防这个威胁。实际上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从信息安全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拿的手机,一方面给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另外一个方面它基本上是一个金融的定时炸弹,是一个私密信息的定时炸弹,这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现在创业在做云端智能机器人,简单说就是把机器人的脑袋放在云里,通过移动机器人的网络控制阿凡达,这可能是实现有智能的机器人,我们现在说什么都是机器人,一只手也是机器人,一只脚也是机器人,三个轮子也是机器人,但是有智能机器人,重要的是那个人,不是那个机器,是需要刚才我说的这种架构。这个架构需要三个很重要的基础设施,这是我们现在在研发的技术,第一个基础设施是一个完全安全的移动云计算环境,就像我刚才说的这些威胁,它一定能够防止,因为你的手机被黑了,可能就丢一点私密信息,要是你家保姆被黑了,我们的目标是2025年做出一个机器人保姆,要是保姆被黑了,这带来的灾难的可能性就非常巨大。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在2011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美国国防部发了一个白皮书,提了一个理念,这个理念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它的理念就叫软件定义网络边界,说得简单一点,你如果要让你安全,你的网络必须要变得隐形,要黑客看不见。黑布看不见你,他就没办法攻击你,哪怕是你没穿衣服,别人看不见你,那你就是安全的。最后我想讲一件事情,我请大家关注区块链技术对安全领域的影响。刘二飞:咱们下一个题目再提这个,你讲区块链技术相关的问题,我就问你这方面的问题。互联网金融我刚才讲过,中国的创业环境是最坏的,我想在座的各位也没有疑议。在这么宽松的创业环境下,而且老外现在都开始到中国来。但是我们现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E租宝的问题引起了不晓得反响。如果互联网金融再无序的发展下去,会不会像美国的次债?当时就是因为无数的发债,创造出了一个大规模的金融杀伤武器。咱们能不能防患于未然,在现在的监管环境下,监管是应该更加从严,还是要继续宽松一阵?如果严的话,严到什么程度?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每个人谈谈自己的观点,如果没有共同的观点,希望你们打一架,看看能不能达成共识,如果观点都一致,咱们就把时间留给在座的各位提问。王征宇:二飞问的是关于监管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较,是比较一下咱们中国目前的发展过程、发展轨迹,或者监管环境跟美国进行对比,这个比较有意思。我其实还在想,一开始我们讨论那个话题就是如果今天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规范化,所谓的规范化的概念是指,都是像BAT这样的公司来干,政府基本上放心的,因为政府觉得他们不会乱来。如果按照这样来想的话,BAT能不能撑起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使命?我们的空间在哪里?监管规范会不会以他们的作业模式作为规范来形成一个框架?说白了,互联网金融怎么监管,就跟一个小孩子在穿一件衣服,穿什么衣服都是不合身的,但是小孩子必须要有一件衣服,是这么一个问题。BAT有什么?BAT有两样估计大家不会争论,一个是BAT有钱,但BAT不是真有钱,BAT如果真有钱,他们就像华为这样,不要到外面去圈钱了,他们现在还在找钱,所以他们有钱,但是有限,这是一个资源。BAT有的第二个资源,我觉得是他们的数据,昨天的闭门会议的时候马云说了一些概念,大家不一定在公开场合上透露,但是他的雄心壮志是认为,有数据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如果假定BAT都有数据,都有钱的话。实际上比他们更有钱的机构多得是,数据方面,我们看看美国的谷歌、facebook,或者是亚马逊,获取的数据量跟他们至少在一个量级上,甚至多得多。但是美国的这些机构怎么从来就没有想到要干互联网金融?如果这个问题一问就有意思了,就说明单单有数据、单单有资金,不足以使得这个公司做出这么一个进军互联网金融的决定,实际上美国都没有这么干。从投资决定来说,应该选什么样的机构,或者找什么样的业务类型?无论是监管创新,还是业务模式非常有价值,这个公司可以赚更多的钱?这种情况下找监管同业上的创新,我们找美国的金融行业,就发现互联网公司差不多是一个领域里面有一个领导,美国也是这样,美国有了谷歌,其它的搜索引擎都不要干了,但是在金融领域里面,世界上任何地方直到今天没有出现,有了工商银行就没有中国银行,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现象。但是有一件事情很有意思,看美国排名前10的银行,只有一家机构是30年之内创新发展起来的,其它9家都是百年老店。那我们研究一下这家机构是谁?Capital One,它是怎么起来的?就是30年以前靠数据驱动,他们发明了一套数据系统,他们是美国邮局最大的客户,他们是美国三大征信局最大的客户,就是咱们今天说的大数据、大分析、自动决策,所有的概念跟咱们今天是一样的,只有一家机构成了。我们现在在想,能不能美国的谷歌、facebook,或者是亚马逊,他们也有很多数据了,他们能不能在今天用他们的数据制造出一个新的Capital One这样的神话呢?有一家公司就这样想了,LendingClub,它是美国最大做网络带宽的公司,兰丁俱乐部在创始的模式就是在facebook上找数据作为它的来源,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这是很好的概念,纯粹响应了今天BAT在监管框架下同一干的模式,但是这个结果大家都知道,LendingClub用facebook的数据放的贷款是一个惨败,最后它学Capital One,重新到美国征信局拿数据,所以这两家公司没有特别大的差别,都是到美国的征信局拿数据,然后分析加工,通过美国邮局发信,然后让他们回来注册,然后发放贷款。这就证明了我们所谓的社交网络数据有用,但是有限,说明了这个问题以后就知道咱们今天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如果把主要的希望寄托在那些大佬们身上,监管机构现在的这些想法其实是需要做一些修正的。所以我的结论是,监管和创新是一对矛盾,我们不能拿监管遏制创新,现在有这么一种趋势,但是创新的目标在互联网金融这个行业也不是突破监管。说到底,小孩子要有一件衣服,大家都知道给小孩子最好的衣服是一个毯子一裹,小孩子的衣服要宽松,所以监管要足够宽松,让小孩子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那就是创新。刘二飞:总结一下你的观点,在今天这种情况下,虽然有了E租宝的问题,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仍然要持续。王征宇:是的,我觉得这一点我们国家的监管当局对这个认知的理解是很清晰的。康敬伟:我的公司在美国上过市,又在香港上市,我觉得全世界的政府都是干一样的事,就是不该管的乱管,该管的不该管。在国内,我开始在服务几百万家中小企业的时候,我其实很深有体会,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真的很惨,特别在制造业的这个环境里面,我们的政府每天都在讲怎么帮助中小企业,怎么给他们什么支持,央行印了这么多钱,最后去了哪儿?全去了房地产和股市上,真正需要用钱的那些中小企业拿不到钱,他们要在市场上用很高的担保成本,才能拿到一点很少的贷款,然后去满足他们的订单的需求,这是我们天天从数据里面看到的,虽然我们是商业机构,我们不是政府,但是我们认为这就是刚需,中国有300万家中小企业,99.99%的都需要资金,都需要真正的流动资金,如果说我们能够找到一个方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是刚需,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但是反过来看,我们今天所有的商业银行这套管理的模式,给一个企业的信贷平均,花很多的时间,花很高的成本,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我们后来就想了一个小办法,就是怎么能够利用我们这样一个大的平台,有大的数据,我们做了一个企业银行的相当于企业贷款团购业务,我们把很多种小企业的几百万的需求打包,因为他们如果只贷几百万找到银行,没有人理他,如果我们能把100家、1000家的企业打包,我一口气跟银行谈50个亿、100个亿的时候,反而银行来劲了,说要跟你谈,会给你很好的条件,这就是我们从中找到的怎么利用我们这个平台上的数据,真正地找到一到两项的服务去服务这个中小企业。但是问题来了,以前我在做金融的时候,我的律师跟我讲过,在中国有个原则叫做珍惜生命、远离金融。我说我尽量不去碰跟金融有关的事,因为这个法律风险太大了。但是我们企业需要钱,我们就去申请一个小贷牌照,我们先把牌照申请下来,去年我们向深圳市政府申请,后来9个牌照里面给了我们一个。最后拿下以后就发现问题来了,说小贷牌照最多只能贷500万,好像超过500万就是违规的。我说这下麻烦了,我们做企业的业务,500万是满足不了的。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而我们的很多监管的机构,很多的制度还是远远落后于这个市场发展的。所以这时候有一定的创新,如果我们能找到一定企业的刚需,在我们力所能及的时候,还是应该去做。这就是我现在的这么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刘二飞:因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没有解决,政府应当继续鼓励金融创新,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创新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创新的代价,是我们的制度必须容忍的,要尽量控制的。黄晓庆:我提一个反方的观点,他们都是干这行的,当然希望没有监管,想干吗就干吗。刘二飞:你先让徐总说完,待会儿你再说,因为我觉得他们三个人讲的观点应该是差不多的,你到后面再来反对。徐少春:我有三个观点,我认为个人也好,企业也好,生存和发展是它的权利,金融也是它的权利,每个企业要融资贷款,这就是你生来具备的权利,我们应该赋予它这个权利。前段时间金融的改革,出现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兴起,我认为整体来讲这是一个好事,所以从政府来讲,应该因势利导,而不要因噎废食,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第二个观点,我觉得要大力支持发展凭数据来进行个性化贷款,你在我的平台上你去记帐,你的ERP运行得越活跃,你贷款更安全,所以大力发展数据金融业,我觉得这是一个办法。第三个观点,应该迅速制定一部互联网金融法,不应该搞各种各样的行政规定,应该迅速制定一部法律,让市场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黄晓庆:我觉得当然做生意的都希望想干吗就干吗,政府不管你,但实际上我认为这是非常危险的。美国1931年的股灾之后就出台了特别多的法律,我就讲其中一个法律,如果什么人要卖给你一个理财产品,这个理财产品如果不是银行的FBIC,不是美国联邦储蓄担保公司担保过的,你必须要证明你是一个有知识的投资者,而且里的净资产要超过200万美元,你才可以去买一个高风险的投资,比如说像中国这种P2P卖的全部是高风险的投资,所以说美国在30年代就开始保护人民的利益,今天我们在网上谁都可以买这种高风险、高回报的,完全没有担保可以保证本金安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像这些都是高风险的投资,可是我们中国现在没有监管,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阿猫阿狗阿牛都可以开一个P2P公司,从业执照呢?美国的贷款公司每一笔投资把钱给你之后,立即就要给监管部门把全部的资料发过去,不可以不发的,不然就会被罚钱的。收了多少钱,拿了多少钱,他们每天都是要被监管的,监管部门每天都在看,就像警察看小偷一样把这个问题看着。刘二飞:他的意思是这样,这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这个社会只有3亿人能借到钱,另外10亿人没有信用记录,上百万的中小企业借不到钱,他们两位是靠数据要给他们提供贷款。另外又一点门槛都没有,谁都可以开一个P2P公司,这样又有很多风险。因为今天的时间原因没法讨论,只是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是不是要适当的建立一些门槛呢,是不是要有适当的监管呢,监管度在什么地方?我想他们三位不反对一定程度的监管,只是说现在还是要鼓励创新。晓庆就说监管的事是需要的,你千万别鼓励不监管,要是监管跟不上是会出问题的。下面看看这两位投资家怎么说。曾玉:我分享一下昨天BAT的几个代表的大的观点,大家有一个共识,未来5到10年,中国的金融创新,包括中国的P2P,可能是引领全世界的最性感的行业之一。政府监管需要的是有效的监管,你既要给这个企业一个放松的程度,也要达到真正有效的去遏制。刘二飞:你就说现在该从严还是宽一点?曾玉:我有一个建议,就是不要停留在发放一些执照、牌照方面,更多的要放到偏专业的方向去评估一个P2P公司,当然太专业也不太可能,如果一个P2P的企业能够获取到真实的大量的数据,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也很强,它能够为你的业务和产品提供很好的服务。另外中国有数以百万计的中小企业和上十亿的个人,他们没有进入征信的系统,有没有一个公司能把它们建立起来,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朱云来:我就非常简短地讲讲,因为大家的观点都比较清楚了,我觉得这确实也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来按照我前面讲的,金融可以是一个皆大欢喜的事,投资者很高兴,回报也很高,创业者也很高兴,我成就大业。但是就是刚才说的这个风险有可能发生,很多事情不如我们所预想的这样,所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我也认为要有一个相对比较平衡的办法,一方面没有尝试永远不可能有创新,但是反过来,你创新了,风险太大,伤害到公众的基本利益,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所以怎么才能平衡?咱们讲得比较具体一点,我认为应该至少先建立一个基本的统计体系,到底发生了什么,到底借了怎么样的规模,从宏观上能够大致的有一个感觉,你控制这个规模,它已经发展到哪个程度了,出现了什么样的征兆,这是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其实就是这种监管体系的建立,它也是一个学习适应的过程。你这个系统性的观察,出现了有风险的征兆了,业界可以有所讨论,政府也可以采取基本的防范行为。刘二飞:非常可惜,今天因为时间到了,我们就提一个问题。提问:中小企业特别缺少资金,刚才几位专家也说了,另一个就是小企业对资金的渴望相当于沙漠之于雨露。但是中国用大量的钱买美国的美债,买了上万亿,把大量的钱花在那个地方,最后美金一打折,腰斩了,造成了很多的损失,为什么不把这些钱交给中小企业发展呢?朱云来:这个问题最终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中小企业的投资也好,借债也好,如果你有足够的回报,高于你的外债拿到的回报,你自然会得到资金,但是也要衡量这个风险,说到底,这是一个金融市场,你应该相信市场的原则,只是现在中国的体制建立,毕竟我们还是比较新、比较晚,市场经济不是很成熟,所以这些体制不是那样顺畅,我们希望在现行的条件下,怎么找到一个相对更好一点的方法,更系统一点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更快一点的变得更有经验,解决你刚才提的这些问题。提问:各位嘉宾认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哪一家做得比较好?康敬伟:中国互联网金融现在还没有形成一个大家都公认的模式,如果我选一家的话,我还是选蚂蚁金服,投下去应该风险小一点。徐少春:很简单,就是金蝶。黄晓庆:我也选蚂蚁金服。曾玉:我放弃选择,还有更多的颠覆者。朱云来:蚂蚁金服是大家现在能看到的,如果必选一家肯定是它,但是你不要把未来限制在一个点上,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我相信它还是有更多的土壤。提问:我同意徐总的判断,未来您的公司下面一定会产生两个BAT公司。您说您的数据能够看出企业的还款能力,在这方面的判断有多大的准确性?徐少春:事实证明,凡是用了金蝶软件的,他的批准贷款率高达36%,没有用的,一般是8%,这是我们去年一年的统计。软件用得越频繁,说明你这个企业的经营活动很正常,如果一段时间不用了,我们有理由怀疑你这个企业快死了,所以贷款就要考虑风险。刘二飞:在这个问题上,每次都会有点遗憾,今天这点遗憾留到明年,大家到时还会来参加。中国有句话叫屁股决定脑袋,创业的人就说监管的要宽松一点,搞安全的说监管一定要严一点,观察者就说这也行那也行,可以松,也可以严,找不到贷款的说一定要宽松,那钱怎么能跑到美国去?
大佬合影。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EA.jpg
http://img3./photo/-27/t_BJ5EA.jpg
早晨的会场。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BRMG00AI20009.jpg
http://img5./photo/-27/t_BJ5BRMG00AI20009.jpg
早晨的会场。
http://img5./photo/-27/600x450_BJ5BRMVO0AI20009.jpg
http://img6./photo/-27/t_BJ5BRMVO0AI20009.jpg
早晨的会场。
http://img2./photo/-27/600x450_BJ5BRNJV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t_BJ5BRNJV0AI20009.jpg
早晨的会场。
http://img2./photo/-27/600x450_BJ5BRO4H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RO4H0AI20009.jpg
早晨的会场。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5BROM2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ROM20AI20009.jpg
早晨的会场。
http://img5./photo/-27/600x450_BJ5BRP68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RP680AI20009.jpg
早晨的会场。
http://img6./photo/-27/600x450_BJ5BRPNC0AI20009.jpg
http://img5./photo/-27/t_BJ5BRPNC0AI20009.jpg
进会场要进行安检。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BRQ91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t_BJ5BRQ910AI20009.jpg
http://img5./photo/-27/600x450_BJ5BRV5M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RV5M0AI20009.jpg
http://img6./photo/-27/600x450_BJ5BRVMU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RVMU0AI20009.jpg
即将进行合影。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BS0CK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t_BJ5BS0CK0AI20009.jpg
即将进行合影。
http://img2./photo/-27/600x450_BJ5BS59D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S59D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BSA64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t_BJ5BSA64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5BSERI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t_BJ5BSERI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BSFBF0AI20009.jpg
http://img5./photo/-27/t_BJ5BSFBF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BSFTV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SFTV0AI20009.jpg
http://img6./photo/-27/600x450_BJ5BSGEG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SGEG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BSGVE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SGVE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5BSHFB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SHFB0AI20009.jpg
嘉宾合影。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BSI0C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t_BJ5BSI0C0AI20009.jpg
贾跃亭与李开复。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5BSIG7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SIG70AI20009.jpg
嘉宾合影。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BSJ1R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t_BJ5BSJ1R0AI20009.jpg
李彦宏旁边的小哥在自拍。
http://img5./photo/-27/600x450_BJ5BSJH2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SJH20AI20009.jpg
嘉宾进入会场。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BSK22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SK220AI20009.jpg
嘉宾进入会场。
http://img6./photo/-27/600x450_BJ5BSKHJ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SKHJ0AI20009.jpg
嘉宾进入会场。
http://img5./photo/-27/600x450_BJ5BSL25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BSL250AI20009.jpg
嘉宾进入会场。
http://img6./photo/-27/600x450_BJ5BSLIA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t_BJ5BSLIA0AI20009.jpg
会场座无虚席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ECULT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ECULT0AI20009.jpg
马化腾与周围人交流。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5F0OJ4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t_BJ5F0OJ4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600x450_BJ5F0P020AI20009.jpg
http://img6./photo/-27/t_BJ5F0P02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FUSTO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5FUSTO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FUT6H0AI20009.jpg
http://img6./photo/-27/t_BJ5FUT6H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5FUTK7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t_BJ5FUTK70AI20009.jpg
会场里忙碌的记者们
http://img5./photo/-27/600x450_BJ5IJ4EQ0AI20009.png
http://img3./photo/-27/t_BJ5IJ4EQ0AI20009.png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柔宇科技董事长刘自鸿对话。
http://img2./photo/-27/600x450_BJ5IKQEN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t_BJ5IKQEN0AI20009.jpg
马化腾、李彦宏、杨元庆、贾跃亭同台。
http://img2./photo/-27/600x450_BJ5OM9IV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t_BJ5OM9IV0AI20009.jpg
马化腾与李彦宏同台。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OM86J0AI20009.jpg
http://img5./photo/-27/t_BJ5OM86J0AI20009.jpg
李彦宏发言。
http://img2./photo/-27/600x450_BJ5OM8FD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t_BJ5OM8FD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600x450_BJ5OM8SO0AI20009.png
http://img2./photo/-27/t_BJ5OM8SO0AI20009.png
贾跃亭发言。
http://img6./photo/-27/600x450_BJ5OM.jpg
http://img6./photo/-27/t_BJ5OM.jpg
http://img2./photo/-27/600x450_BJ5OM9U50AI20009.jpg
http://img6./photo/-27/t_BJ5OM9U50AI20009.jpg
贾跃亭向马化腾等送发布会邀请函。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5OVMTB0AI20009.png
http://img3./photo/-27/t_BJ5OVMTB0AI20009.png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5OVMLB0AI20009.png
http://img6./photo/-27/t_BJ5OVMLB0AI20009.png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5OVLUQ0AI20009.png
http://img2./photo/-27/t_BJ5OVLUQ0AI20009.png
马化腾离场。
http://img2./photo/-27/600x450_BJ5OVLME0AI20009.png
http://img3./photo/-27/t_BJ5OVLME0AI20009.png
杨元庆离场。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5OVMC60AI20009.png
http://img3./photo/-27/t_BJ5OVMC60AI20009.png
杨元庆离场。
http://img5./photo/-27/600x450_BJ5P43S10AI20009.png
http://img5./photo/-27/t_BJ5P43S10AI20009.png
朱云来与丁健在交谈。
http://img5./photo/-27/600x450_BJ6DQAJ8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6DQAJ80AI20009.jpg
IT领袖峰会组委会发布《中国IT产业发展报告》。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6DQ9SL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t_BJ6DQ9SL0AI20009.jpg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名誉所长夏斌演讲。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6DQBMS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t_BJ6DQBMS0AI20009.jpg
峰会的第二轮高端对话。
http://img6./photo/-27/600x450_BJ6DQCII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6DQCII0AI20009.jpg
峰会的第二轮高端对话主持人丁健。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6DQDA40AI20009.jpg
http://img6./photo/-27/t_BJ6DQDA40AI20009.jpg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发言。
http://img4./photo/-27/600x450_BJ6DQA6C0AI20009.jpg
http://img4./photo/-27/t_BJ6DQA6C0AI20009.jpg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飞跃发言。
http://img6./photo/-27/600x450_BJ6DQAUQ0AI20009.jpg
http://img2./photo/-27/t_BJ6DQAUQ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6DQBA0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6DQBA00AI20009.jpg
http://img6./photo/-27/600x450_BJ6DQC560AI20009.jpg
http://img5./photo/-27/t_BJ6DQC56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600x450_BJ6DQCVR0AI20009.jpg
http://img3./photo/-27/t_BJ6DQCVR0AI20009.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王凤枝_NT2541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金融监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