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29军中国守军是什么军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部竟因畏惧什么而不敢进攻?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部竟因畏惧什么而不敢进攻?
趣说历史那些事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先侵占我国东北地带后,继续向南前进,企图占领华北。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便掀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日军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及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七七事变”发生以后,日本军部首先采取的态度还是不扩大事态,7月8日上午召开了省部联席协议会,傍晚以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的名义发电,指示当时正病入膏肓的天津军司令官田代皖一郎中将:“不扩大事变,不行使武力”。石原是这样想的:如果和中国开战,即使把战斗区域限制在黄河以北地区,也需要:一、同时动员15个师团;二、使用一半以上到目前为止积蓄起来的军需准备量;三、战火可能烧过黄河,扩大到上海;四、半年以上的作战时间;五、55亿日元以上的军费。石原虽然在召开会议时一致通过了不扩大事态的决议,然而日军的高级将领,并没有遵循会议决议,而石原会议也成了石原画的一张饼,没有起到任何作用。7月11日召开的由首相近卫文麿、外相广田弘毅、陆相杉山元、海相米内光政和藏相贺屋兴宣参加的“五相会议”,虽然还在唱“不扩大”的高调,但已经同意了派兵,然而正是他们没有遵循不扩大主张,最终战火不仅燃烧了黄河以北的地区,更是燃烧了全中国,这给日军造成了巨大的军事压力,也成了日军战败的重要因素。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帷幕,从此以后,中国人在血与火中搏斗了八年。而被那帮参谋们拖进战争的日本帝国呢?在挣扎了八年以后也土崩瓦解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趣说历史那些事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您现在的位置:
卢沟桥事变时间是什么时候?(1)
卢沟桥事变时间是什么时候?
  卢沟桥事变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下面跟放假网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七事变(日&7月31日),又称卢沟桥事变,发生于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大事年表
  7月7日
  日本中国驻屯军在未通知中国北平当局的情况下,在国民革命军驻地附近龙王庙大瓦窑之间进行军事演习。入夜后,日北平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电冀察当局,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搜查。国军拒绝此一要求,但为防止事态扩大,派出河北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长王冷斋、冀察政务委员会外交委员会专员林耕宇、冀察绥靖公署交通处副处长周永业三人,与日方代表缨井、日军补给官寺平、秘书齐藤三人前往调查,但日军于晚上八点左右开始炮击卢沟桥。
  7月8日
  凌晨5:30左右,日军联队长牟田口廉也率步、炮兵400多人,开始发动攻击。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要求蒋介石尽快履行西安事变时的承诺。下午,日军向城内中国守军猛攻。国军第29军37师109旅219团(团长吉星文)奋起还击。
  7月9日
  双方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仅两个小时,日军又开始炮击宛平城,双方达成协议退至永定河两岸,国军开始退兵,但日军却按兵不动。
  7月10日
  日本撕毁9日的协定,重提三点协定,要求29军道歉,日军四次挑起战事,又四次进行谈判。
  7月11日
  双方签订秦德纯松井协定。然而日本近卫内阁已经决定向华北增兵。
  7月12日
  独立混成第11旅团,从古北口出发。
  7月13日
  关东军独立混成第一旅团从公主岭出发。
  7月17日
  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会上宣布守土抗战的决心。宋哲元到天津与日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谈判停战。独立混成第一旅团到达指定地区。朝鲜军第20师团从朝鲜龙山出发。
  7月18日
  朝鲜军第20师团到达预定地区。
  7月19日
  宋哲元两手空空回到北平。独立混成第11旅团抵达指定地区。以18日日军侦察机遭射击为借口,22时发表声明要求日军得自由行动,撤去37师,并取缔排日运动,23时29军张自忠、张允荣签字同意。
  7月20日
  虽日本中国驻屯军所属部队集结于密云、高丽营、天津和北平附近地区,宋哲元以19日秘密协定下令37师向西苑集结。第29军令132师在永定河以南集结,另该师独立第27旅进入北平担任城防。日军却突然炮击宛平县、长辛店,致使遭受损伤,吉星文亦负伤。
  7月21日
  37师集结完毕。
  7月22日
  37师开始撤退。
  7月25日
  日军在天津塘沽港卸下大批军用品,用40辆车日夜不停向丰台运送,此时,华北日军共集结了十万多人。随即,日军20师团77联队11中队侵入廊坊(38师113旅226团驻地)。
  7月26日
  廊坊沦陷,守军退至通州,下午,日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29军撤出。19时,日军第一大队乘车经广安门向北平城内开进,受到守军阻击。
  7月27日
  发现和平无望的宋哲元,拒绝日军一切要求,急令29军各部集结平津一带,派人星夜赴保定,催促孙连仲北上支援,日军参谋总长下达武力占领平津的命令。日军对通县、团河、小汤山等地的第29军驻军袭击。守军分别退至南苑及北苑。
  7月28日
  8时,日军在军司令香月清司指挥下向北平地区第29军发动总攻。主攻为第20师团,在飞机、炮兵支援下,对驻守南苑的第29军特务旅、第38师第114旅、骑兵第九师等部发起攻击。南苑守军在日军攻击之下,指挥失灵,各自为战。位于丰台的日军驻屯旅团主力,前进到大红门地区,切断南苑到城内的道路,阻击向城内撤退的第29军,战至13时,南苑陷落,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殉国,此时,第29军第37师一部向丰台日军发动攻击,被日军增援部队击退。后,日军独立混成旅攻占清河镇。该地守军冀北保安部队第2旅退守黄寺。日军独立混成第1旅团占领沙河。下午,宋哲元委派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长,于当日晚离北平赴保定。第37师奉令向保定撤退。
  7月29日
8时,独立混成第11旅团攻击北[ 1
放假相关导读
48小时排行“七七事变”中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时政--人民网
“七七事变”中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
】【】【】【】【】
(责任编辑:雷阳)
精彩推荐:
热点新闻榜
互联网搜索
镜像: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七七事变中国守军是什么军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第29军,宋哲元是军长,张自忠是师长,就七七事变让张自忠内疚了一辈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率土之滨7级城守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