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理财还可以做么,还没做过,加格上高收益国债理财反大概年华多少

物价在上行,同时,资金蜂拥而入,留给中国市场的是最近几日的股债双杀。
今日,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312价格持续暴跌,今日早盘再度创出上市以来新低,最低值达到了91.718元。国债价格和收益率成反比,如果国债价格下跌,必然是收益率上行,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必然下行。
最表明上看,国债价格下跌,机构在抛售国债,说明资金紧张,或者机构预期未来资金将紧张。难道央行会祭出紧缩政策?
一般而言,市场利率反映的是自然利率,而物价的上行就会使得自然利率上行。我们看到9月份物价出乎预料的上行是3.1%,10月份机构的预期是3.2%,这说明机构对未来物价的上行基本是首肯的。
支持利率上行的因素,还有美国继续其量化宽松政策。11月7日晚间欧洲央行突然宣布,将欧元区基准利率(主要再融资操作利率)下调25基点至0.25%,这个决定出乎预料,因为欧洲经济已经出现一定的弱复苏迹象,日本在货币宽松的路上走的越来越远。
境外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给中国的影响就是,在国内外巨大的利差之下,资本项目下进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前三季度外汇储备再度增加,而外汇占款更是出现大增,8、9月分别增长979和2682亿,9月份的增幅实在是让人难以招架,这就是10月开始央行连续停止向市场融出资金的逆回购的原因,而这让资金链紧绷的市场很着慌,收益率就开始了上升。
从境外资金涌入境内的态势和物价走势来看,央行未来还必将实行偏紧的政策。但是市场承受能力极为脆弱,这就是目前必须面对的形势。
今年国债的价格从5月中旬开始下跌,经过6月的钱荒,短暂反弹后,现在跌幅已经远远超过6月钱荒最严重的时候,但是银行间拆借利率却没有大幅反弹的迹象,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一般而言,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反映的是大型银行的资金面,国债期货现在尚未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参与,投资机构更为复杂,国债期货的大跌,可能反映了基金、信托、证券等机构对未来流动性预期的紧缩。
利率市场化逼近,金融机构今年在非标资产上配置了大量资产,这些资产一般具有“刚性兑付”的承诺,资金投入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大收益高,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和城投债等,尽管政府一再承诺要整顿,但是最终让前期大胆介入者赚了大钱,这进一步激励机构介入。
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为了维持非标资产的投资,机构抛售国债看来是一个理性选择。
如果未来物价持续上行,资金大量涌入,央行不得不持续紧缩,则首先挤爆的是非标资产,那时候就会出现由影子银行引起的金融动荡,几年来的担心就可能实现。&&
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属于社会中坚力量,却承受高房价带来的生存压力;他们生于70后80初,即将步入中年,却肩负养子赡老的家庭重任;他们始终积极向上,急切渴望财务自由,却时常备感生财无门的财富困惑。
“中产阶层”——这是社会对这群生长于国内大中城市白领群体的集体称谓。在他们步入社会短短几年间,他们遭受高房价、股市暴跌、环境污染、职场高压、养老自理,乃至孩子降临后的高昂奶粉费和赞助费等现实理财困扰。
本组“中产阶层财富管理困局与突围”系列报道,正聚焦于这类被“光环”笼罩、又遭遇现实理财困扰的中产阶层,面对高房价、高生活成本重压下,他们是如何寻找个人和家庭财富突围的故事,或许你我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高房价”绑架下的中产梦想
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像现在这样,让一直笼罩外界仰慕光环的“中产阶层”如此关切自己的财务状况与生存压力。
因为,同一批毕业起步的大学同学,仅仅因为买没买房或买房多少,而成为家庭资产状况悬殊的不同阶层,甚至后者拼命工作也无法赶上前者。
因为,他们工作多年,手有余钱,却遭遇股市、黄金等投资败局,而身边人却因为提前出局或转投房产等投资渠道,而将他们远远地甩至身后。
因为,面对二十年后的退休生活,他们曾视为安枕无忧的养老问题,不得不重新计量在等待国家救济与未雨绸缪自助养老间的取舍。
于是,在短期无法改变投资困局、职场又遭遇收入“天花板”之时,他们开始寻求个人财务自由的突围之道——他们或尝试炒美股、或筹谋养老房、或尝试报考MBA或EMBA、或与合伙人一起创业,甚至远赴海外投资移民,只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高房价”绑架中产梦想
“人有时候就是这样,被逼着去排一个远远看不到头的长队,自己不想往前走,也被后边的人推着无法后退,唯一感到满足的是,已经有更多人排在自己身后了。”最近几天,正忙于在北京海淀看“学区房”的小穆感慨。
小穆之所以四处急着找“学区房”,是想让她刚满三岁半的儿子上个重点小学。根据北京“幼升小”最新规定,新生入重点小学需至少在就近落户三年。尽管时下北京房价疯涨,但她却不能有半丝犹豫,因为她也是“刚需”。
不过,相比至今仍没有买房或最近一两年才买房的研究生同学,小穆至少是幸运的。研究生毕业后不久,在双方父母的赞助下,她就在三环边买了套100平米的新房,当时正值金融危机低点,每平1万出头,不到两年她就还清了这套房的全部贷款。
时至今日,小穆位于三环边的房子已跻身“单价4万”之列。这让比她后者后觉的不少同学羡慕嫉妒狠,尽管其中不乏家底更厚、收入更高的,但在北京的高房价面前,也不得不降低期望,转而选择在五六环外的郊区。
“原来家庭财富基本相当的两个家庭,仅仅因为买没买房或买房多与少,三五年后财富水平就不在一个等级上了,甚至后者可能永远都无法赶上前者,这一现象非常危险。”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曾撰文指出。
如果给过去十年的北京房价划条线,这条线犹如一条由缓渐陡的凌厉曲线。对于已购房的人而言,可能是使其晋身百万身家的“财富阶梯”,而对于未买房的人,则是望而却步的“绞刑架”。
小穆和她同学的买房故事,只是当下中产阶层理财观念觉醒的一个缩影。当先知先觉者开始为“二套房”、“学区房”盘算时,后者后觉者却仍在打量着自己日渐缩水的腰包与节节攀升的房价之间的距离。
而在高房价的绑架下,那些曾经踌躇满志的天之骄子们,也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压力而不敢轻易换工作,在理想民企、激情创业与现实国企间,他们不得不选择后者,因为后者提供的是一份稳定的收入保障。
一位曾经憾失2008年购房绝机的国企员工告诉记者,因为后者不稳定的工作所带来的工作繁忙与压力,让他错过了来京后最好的一次买房机会。“想想北京房价的暴涨,2008年那次追求个人理想的辞职行为,简直弱爆了!”&他说。
财务自由的远景与近略
每一位跻身国内大中城市“中产阶层”的年轻人,都曾憧憬有那么一天——生活富足,衣食无忧,不再为眼下的生活和日后的养老担忧。
但在现实中,无论是拥有首套住房的,还是年薪数十万的,或是傍身大型国企或跻身公务员系统的,大多数中产阶层都在或多或少为自己当下的财富状况担忧,而实现个人财务自由和解决养老后顾之忧,则是他们共同的远景。
比如,无房者自称“刚需”想买房,有房者也自称“刚需”想买“学区房”,甚至财有余力的还希望到青岛、三亚等旅游城市购买一套“养老房”。
再比如,扣除房产个人可投资产数十万的中产阶层希望拥有百万,从而成为信托受益人,而已成为信托受益人的,则希望身价再上一台阶,成为“私行客户”。
“他们为了结婚,房子不得不买;经济不景气,工作由不得你挑;父母年岁已大,又不得不应付一场大病所带来的巨额开支……中产阶层普遍对现状与未来存在焦虑感。”一位长期研究中产阶层生存状况的学者称,归根结底是他们对个人能力与理想财富状况间现实距离的焦虑。
此前,曾有学者断言“像北上广这样的城市,1000万也未必能养老”。不久前,有关部门又建议由于养老金不足国家应延迟退休。如果说,养老问题还是二三十年之后的事情,那么眼下高昂的房价和养儿育女奶粉费和赞助费,则像幽灵一样盘旋在本以深感忧虑的中产阶层头顶。
“早晚要想的事情,一定要早想,我就是考虑太晚了!”小穆意味深长地说告诉她的朋友,我们挣钱不就是为了孩子吗?要不重点小学边的学区房怎么能这么贵?
在短期无法改变财富状况,职场又遭遇收入“天花板”之时,不少中产者开始寻求个人财务自由的突围之道,而苦练理财本领、寻找更佳理财渠道和提高个人职场身价则是他们当下为数不多的“可选项”。
于是,他们中有人尝试炒美股,以逃避问题重重、跌跌不休的A股市场;也有人谋划到远离尘嚣的海边购置养老房,只为获得退休后的栖身之所;他们中有人尝试报考MBA、EMBA,以提高个人的职场身价,也有人与合伙人一起创业,甚至还有人远赴海外投资移民,只为子女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房产成家庭财富“分水岭”&&
中产突围开启“双城生活”
“知识改变命运,购房改变人生。众多80后,即使赢在了起点,也有可能输在房子这个问题的转折点上。”某知名门户网站官方微博在转发本报《高房价绑架下的中产梦》(下称《高房价》)一文时评论称。
他们被称为中产阶层中的“屌丝”——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空有一张文凭闯荡大城市,房价未涨时,他们拼命工作只为站稳脚跟;待囊中渐宽、不得不结婚生子时,房价却早已直入云霄。
房产成家庭财富“分水岭”
1980年出生的周先生来自太行山区某贫困县,尽管父母务农,家徒四壁,但学生时代的周先生却很争气。不仅顺利考入省会大学,还公费读研,期间还做家教勤工俭学,大学七年几乎没花家里一分钱。
2006年,周先生携一“三类院校”的硕士文凭只身闯荡北京。经过最初一两年的跌跌撞撞后,他终于在中关村某IT公司安顿下来。转眼已是而立之年,买房突然成为结婚生子的首要问题。
此时北京房价早已与初来时面目全非,周先生算算了手中的“子弹”,距离首付尚差一截,未婚妻恳求他向家人朋友借钱,却被一向要强的他回绝——首先是他父母没钱,再者他怎忍心开口?
看着房价继续蹭蹭地上涨,周先生只有一边拼命工作,一边希望房价跌一跌,自己的收入和积蓄再多一点。但收入增长的速度怎能跟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事实上,但凡在北京买房的小青年,有几个没有向父母或亲戚朋友开口凑首付的?与他一起毕业工作的同学,大多在父母的帮助下早早买房,随着此后房价数轮上涨,不少已经还清了首套房的贷款,甚至开始筹谋或已经拥有二套房。
“以前敢于借钱、有钱可借买房子的人都过好了!”后来在参加一次同学聚会时,周先生听到这样的感慨,回想自己来京七年来,光房租就花出去小20万,心情不禁黯然。
今年5月,在前后放弃老家买房、燕郊买房后,周先生夫妇终于贷款拿下了位于北京廊坊大厂一套新房,均价每平米7600元,两居室。而同样的价钱,7年前能在北京南二环到南三环间买一套新房。
在《高房价》一文发表后,MSN理财频道还专门为此设计了一项网上调查。截止发稿,调查共吸引6086人参与,对于“你是否赞同房子成为中产分水岭?”这一问题,持“赞同”观点的占79%,仅有21%的人不赞同。
而在“你认为中国中产的标准有哪些”的多选项中,排名较多的依次是“有房子”(占22%)、有车子(19%)、年入20万(17%)、受过高等教育(13%)、资产100万(11%)、公司高层(8%)和有自己的企业(6%)。
显然,“房子问题”已成为当下中产阶层曾经最关心的话题,而是否拥有房产和在什么时间和位置买房也成为划分中产阶层家庭财富状况的“分水岭”。
对此,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董藩评论称,正如他多年来所说:普通市民财富阶层的分化,主要看你买没买房子,买了几套房子,在哪里买的房子,什么时间买的房子四个方面。
“苦逼的大学毕业进城农二代,在房子面前永无翻身之地!”面对被房子改变的家庭财富,一位网友感慨称。
中产突围开启“双城生活”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无论是错过买房时机的资深屌丝,或是刚刚步入职场的公司菜鸟,面对已然高企的一线城市房价,既不愿意到小城市“拼爹”谋职,又想获得大城市发展空间的广大中产阶层,当作何选择?
去年买房、现任某理财杂志的编辑秦敏出招称,不妨到一线城市的卫星城安家,工作仍在北京,居住生活在卫星城。这样一可以继续拿一线城市的高工资,二可以享受小城市低廉的居住成本。比如北京的燕郊,上海的苏州等地。
“北上广拼钱,小地方拼爹”。秦敏称,回到家乡,薪水少了很多,工作机会少,但家乡生活成本却不见得低多少。而“双城生活”最大的好处是,其房价往往一线中心城市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同样,在廊坊大厂买房的周先生也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在他看来,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快捷的公共交通,和其不用经常坐班的弹性工作方式,正是其摆脱大城市高房价逼迫的不错选择。
面对一线城市“高房价”的财富困局,生活于此众多中产阶层正在纷纷寻求突围之道,除了选择“双城生活”方式的,也有不少人建议去二三线城市发展。
“干吗老盯着北京,看看国内的中小城市吧,根本就没那么恐怖,好像北京就是中国似的。不要看不起我们中小城市的啊,活得比你们潇洒多了,天天争来争去的!”一名署名为“时光孤岛”网友称。
另一位名叫“柳絮才高”的网友则以现身说法称,他在某小城市一个月也能拿着1万多,却住着公司50块一个月的宿舍,不知道多爽。“谁叫你们都跑啥北京上海的,难道中国就这两个地方?”
而事实上,每个年代的人都有特定年代的无奈于压力。“以前知识青年下乡和不下乡差别巨大,现在买不买房差别巨大。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想通了怎么都能活出个快乐的自己。”一位自称经历过知情下乡的读者评论称。
面对高房价,尽管每一位中产心中都是五味杂陈——感慨者有之,调侃者有之,悲愤者有之,醒悟者也有之。但从更长远的角度讲,家庭财富暂时领先的不必妄自菲薄,暂时落后的也无需自暴自弃。因为,一切都是刚刚开始,此外,家庭幸福也不全是财富所定义的。
“中产阶层财富管理困局与突围”系列报道之三:
“压箱钱”屡遭熊市围剿&&
中关村IT男变身“美股玩家”
“人处中年,前有挡者,后有追兵,外有房市、股市、人市围剿,看不清去路,回不去来路,收入未涨,负担趋重,怎一个苦字了得。”对于当下中产面临的财富困局,来自福州的网友“半生情缘”略带调侃地称。
面对国内高房价、高生活成本重压,工作多年、手中略有余钱的中产们,也开始盘算如何盘活存量压箱钱的问题。但不幸的是,他们进场之时恰是一轮股市、金市见顶之时,痛定思痛后他们悄然发现,“炒美股”或许是其财富突围路之路。
中关村IT男变身“美股玩家”
如果不是自己所在的公司在美上市,“70后”老张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跟美股有任何瓜葛。
几年前,中关村一家互联网公司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作为公司挖来的技术骨干,老张也获得了一定数额的股权激励。看着公司上市后自己美股账号翻了数翻的财富,过去几年萦绕在他耳边的“IT民工”、“挨踢男”等称号似乎早已消散。
尽管在IT专业上,老张绝对是业内互相挖角的对象,但在金融投资上,他却是一个十足的loser(失败者)。作为A股市场的小股民,他常建仓建在山顶上,割肉又割在地板上,几年亏损下来让他身心疲惫。
“有时候,一家业绩很好又被业内看好的公司,股价愣是不涨,而业绩糟糕却徒有概念的小公司,股权却能炒到天上去,而在美股此现象洽洽相反。”谈及中美股市投资的区别,一贯奉行价值投资的老张不解地表示。
事实上,中关村IT男老张只是众多“美股玩家”一个缩影。据业内人士估算,这一群体人数目前已接近30万,尽管尚无法与数千万的A股股民相比,但其规模近年来却呈几何数增长。
2010年5月,原网易副总裁方三文创办了一个为国内“美股玩家”提供美股资讯的网站——雪球网前身i美股,目前这一社交网络用户数已达数十万,活跃人群十几万,发帖量几万条,并吸引了红杉中国等风险投资的几轮注资。
作为雪球网创始人,方三文本人也是一位股市投资者,从首次涉足A股到后转身为“美股玩家”,据称他已使其账面资产增长了数十倍,而对其贡献最大一只股票就是他非常熟悉的是新浪公司,后者已让他获得了几十万美元的收益。
“用几何数增长来形容国内美股玩家数量,一点也不为过。尽管受制于外汇管制等限制,他们目前还不得不转道香港或直接通过在美网上券商开户,但这并不能阻止国内炒美股的兴致。”一位资深美股玩家对上证报记者表示,而其对中国概念股的熟悉,是其他优势。
“价值投资“天堂与地狱
新浪、搜狐、网易、百度、携程、优酷、分众、当当、盛大……这些耳熟能详的国内互联网翘楚公司都未能在国内上市,但却是美股市场的“中国概念股”。
从国内股民变身为“美股玩家”,最吸引人的中关村IT男的还不是这些赫赫有名又矗立身边的大公司,而是其价值投资理念能在美股市场上能大展身手。
“我做过研究,同一行业公司在美股估值比较合理,而在A股却非常高,尤其是一些小市值的概念股。”为何美股高位还能创新高,而A股趴在地上还继续下跌,雪球网教育行业分析师对上证报记者解释称。
在其看来,尤其在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在国内上市的相关公司充其量只属于行业内二三类公司,而优质上市公司也倾向于去纳斯达克、纽交所上市,因为后者市场的投资环境更为成熟。
相比A股市场上市审批制,国内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并不难,而上市后则要接受机构投资者严苛地市场考验。
被视为“纳斯达克教育第一股”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在多个场合流露出后悔上市的想法,因为上市后股东及投资人对公司的业绩压力常让他心力交瘁。而在国内,上市被视为“鲤鱼跳龙门”,一旦越过这道门,就可以坐享“无息融资”。
此外,与A股市场跟庄、玩价差等投资文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股玩家”们聚在一起,从不预测股价,更多是分析公司自身的基本面,以及这家公司的主营业务和未来盈利前景。
闲暇时间,在中关村某IT公司担任技术骨干的老张都会认真研究中国概念股的年报、季报,如果有时间,他还会到相关公司实地走访,与公司高管和技术人员聊聊业务和市场。
“炒过美股的人,再回头做A股的人很少。当你知道世界运转的真正景象和奥秘,再回头去面对被扭曲和被遮盖的世界,会感觉相当别扭和不舒服。”一位在五道口附近上班的IT男在迷上美股后如此感慨。
当然,如同世界上任何投资一样,崇尚价值投资的“美股玩家”并未没有风险。而在其中,信任风险与做空风险都值得美股玩家们警惕。此前曾有中国概念股因造假丑闻而遭浑水等海外做空机构的打压,因此从这层意义上讲,价值投资的天堂与地狱之间,只隔一道信任。
“中产阶层财富管理困局与突围”系列报道之四
从月光族到理财达人&&
公司白领绸缪“养老DIY”
“像北、上、广这样的城市,1000万元也未必能养老!”不久前,来自某高校知名教授有关养老成本的一席话,再次挑动了中产阶层的焦虑神经——他们刚刚东拼西凑让百万级房子问题“才下眉头”,千万级的养老问题“却上心头”。
面对二十年后的养老问题,与其被动等待政府救济,不如未雨绸缪。而苦练理财本领则是他们盘活存量资金,实现养老自理(DIY)的突围之道,目标是赶在个人收入抛物线拐点之前,备足退休后的养老生活所需资金和理财技能。
“月光族”理财成长记
在首次正视“三十而立”后买房、养老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前,在北京某私企上班的王先生曾是一个十足的“月光族”。
没想过买房、不理会投资,但却对日常开支毫不吝啬,回想初入职场的前两年,王先生的生活可谓潇洒无忧,不能说月月花光,但两年下来他手里仅有一张三万出头的存折。不要去想买房、养老等大开支,就连租房年付也捉襟见肘。
王先生最早的理财意识缘于上一轮恶性通货膨胀。当时媒体上充斥着“跑赢CPI”、“丁磊养猪”等新鲜名词,出于对压箱钱贬值的担忧,王先生做出了这样几个决定:报名驾校、买台笔记本,剩下的钱定存。
回想当年的幼稚举动,如今已练就成“理财达人”的王先生下了一个定义:“朴素的理财观”,一种以大额消费来对抗通胀的无奈之举。“那会在北京学个车只需要280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5000元。”他回忆称。
现在看来,尽管王先生当初的理财意识十分保守,但也正是这种保守让他在此后的2008年股灾中幸免于难,而他身边不少同事当初十分激进的投资教训,也给他日后的投资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
三年前,已是而立之年王先生步入婚姻殿堂,买房问题也正式提上全家理财日程。在错失2008年底绝佳买房时机后,去年年初,做足功课的王先生在房价连跌近一年后果断出手,赶在新一轮房价起飞的前夜。
在充分用足公积金贷款后,仍握有部分现金的王先生做了个“五年计划”:一部分存五年定期;大部分用来投资。过去一年,前者定存5.61%,后者更实现20%年收益,主要是阶段性抄底股市和做短期理财,均高于公积金贷款利率。
“尽管一年下来盈利并不多,但个人从中收获的投资经验却不是拿钱来衡量的,理财是一种本领或技能,需要及早学习和锻炼。”谈及过去一年的进步,王先生称,若等到资金百万、千万时再去练习就亏不起了。
未雨绸缪“养老DIY”
多少钱养老才能高枕无忧?此前,曾有知名教授断言称,像北上广这样的城市,1000万也未必能养老。近期,又有学者建议应延迟至65岁退休,而其原因则是目前养老金的捉襟见肘。
时至今日,养老问题正成为中产阶层普遍关心和焦虑的话题。面对二十年后的退休生活,他们不得不重新计量和早做规划。于是,他们一方面拼命赚钱,做足和提高增量资金,另一方面,还要苦练理财本领,盘活和增值存量资金。
据记者了解,在养老金缺口的现实困境下,当下中产阶层普遍设想和作法的“以房养老”,即至少拥有两套房,一套房自主,另一套房出租用来养老。这样当他们退休后丧失劳动能力后,仅靠租金也能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
去年春天,王先生在北京购买首套房后,曾动心在与北京一河之隔的河北固安购买一处二套房,但在其仔细考察后最终放弃,仅隔一年,当初他看好的楼盘均价从去年的4800元涨至目前的8000多元。
看着失之交臂的二套房房价翻番,王先生尽管略有遗憾,但也并不后悔。当初他曾将自己关在咖啡厅一天得出的结论是:一是当地房产的变现风险;二是二套房利率上浮与投资收益不匹配。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想将自己所有的负债和资产全部是房地产,这也是他投资理财的大忌。
作为其养老“DIY”计划的重要一环,去年夏天,王先生给自己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他希望在五年后资产实现100万,主要来源于其职业收入和投资收益,而在投资方面,他的原则是资产配置多元化。
仅过一年,王先生的“五年计划”就已完成三分之一。过去一年中,他涉猎过的投资品种包括股市、贵金属、银行理财、国债逆回购等。值得一提的是,他避开了今年股市和贵金属最惨烈的下跌。
“市场上的各种声音混杂,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一套分析体系。”总结自己的投资心得,王先生称,大多数时间他都处于观望和等待状态,只有在大概率盈利机会到来前,他才会激进一些。
面对二十年之后的养老问题,身为中产阶层一员的王先生同样也表现出焦虑的一面,但路要一步一步去走。与其在抱怨中昏昏度过,不如现在起着手苦练理财本领,理财能力往往比拥有大笔资产更重要,因为后者更易于贬值,而前者可以受益一生。
“中产阶层财富管理困局与突围”系列报道之五
从“考碗热”到“留学热”&&&
职场青年投资自身寻突破
近有高房价重压,远有育儿养老重负;存量压箱钱为投资所困,增量收入又遭职场“天花板”。眼看青春将逝,身处财富困局的职场青年纷纷奋起,或“考证”,或“考碗”,甚至远赴重洋深造,只有身价倍增和福利保障。
尽管他们职业各异,但他们突围的诉求却大致相同——公司人尝试报考MBA、EMBA,以求进入公司管理层;基层公务员则瞄准中央公务员,只为享受政策福利房;高校青年则选择留学读博,为的是评上教授,拿到更多津贴和课题费。
从考碗热到MBA热
时隔两年,在某县级市政府部门任职的黄先生再次来到北京,参加某中央部位的笔试。这一次,也是他大学毕业10年来,第二次向中央公务员梦想冲击。
两年前,深感基层公务员升职瓶颈的黄先生首次报考中央公务员,那也是他距离中央公务员梦想最近的一次。当时,他以笔试第一名成绩进入面试,面试通过后,甚至通过了组织部门的政审,但最后却意外落选。
“当时有同学说,找找人花十几万块钱,没准就能成了,当时觉得不划算就没争取,那时在单位干得也不错。”提及那次失之交臂,黄先生流露出几分遗憾。“现在想想十几万算什么,据说那边还分房子,几千块钱一平米,在北京!”
北京户口、低价福利房……黄先生并不是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福利没有概念,在过去几年中,每逢寒暑假,他都要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北京旅游,他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一个更好的教育环境,这也是他再次冲击中央公务员的原动力。
与黄先生瞄向中央公务员不同,在北京某私企工作的张华,将个人职业转型和财务自由寄托在报考名校MBA上。除了实现身价倍增外,他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希望MBA毕业时能以应届生身份拿到北京户口。
今年6月,张华如愿拿到了某重点大学的MBA文凭,尽管他未能实现获得北京户口的夙愿,但MBA期间的人脉关系还是帮他实现了职场转型和收入倍增计划,早在读书期间,他就已进入某上市公司营销管理部,深得领导器重。
受张华影响,在他研究生同学中,不少正尝试报考或已开始攻读MBA、EMBA。尽管节节攀高的MBA学费,对于这些刚刚在大城市扎根的职场青年而言,并不是一个小数字,但借此带来的人脉拓展和职场突围,仍是一笔十分划算的投资。
“买房也好,炒股也好,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在职场上的投资当然也有风险,但MBA至少是一种经历,趁着还年轻赶紧多接触些人脉,没准一个新朋友,就会改变你后半生的机会。”一位紧随张华攻读MBA同学感言。
投资理财不如投资自己
“今年刚毕业,存款5000,请问应如何理财?”面对职场新人诸如此类的理财咨询,一位资深理财师给出的建议是——好好工作,争取加薪,才是职场青年最好的投资。
从前些年的考研热到如今的MBA热,从人人争当公务员的“考碗”热再到眼下的留学深造热,当前职场青年种种“考证热”的背后,其实也是中产阶层面对职场瓶颈和财务焦虑的又一突围之道。
大学毕业两度考研未果后,梁蕾不情愿地回到了父母所在的小城市,在好工作一时难寻的情况下,她只好寄身于当地某政府部门,没有正式编制,但却干着比正式工更多的工作,而其收入每月只有1000元。
两年前,梁蕾也经历了类似公务员的考试进入这里,几百人只留下来几个,领导承诺好好干有机会转正。抱着转正的一线希望,梁蕾表现一直十分积极。但随着对这一工作的日渐熟悉,她越来越感到转正的无望。
“没有关系,你表现再积极也很难转正!”眼看着年龄一年年增长,已经耽搁不起的梁蕾决定放手一搏,趁着还年轻,决定去考雅思去国外见识一下,能拿到绿卡更好,即便将来回来也可以在履历上增加些留学背景。
梁蕾的留学计划仍在推进,而已在英国博士毕业的刘虹已经回国,目前在北京一家高校担任助教。尽管海外留学代价不菲,但回国后的收入却并不高,如果单以投资回报率来看,刘虹的留学投资回本似乎遥遥无期。
尽管如此,在刘虹所在的高校,不少青年教师仍在积极地争取远赴重洋留学深造的机会,在他们看来,留学读博是其晋升加薪的重要基础,无论是日后评教授副教授,还是拿到更多津贴和课题费都大有裨益。
不过,随着留学热日渐深入人心,国内用人单位对于“海龟”的身价也降低了不少。“以我所在大学为例,刚入学时一个班只有三五个中国留学生,毕业时就达到了十几个,而他们大多数都准备回来,真担心他们将来回国后的工作。”一位在英国某大学读研的海龟称。
事实上,无论是当下“考碗热”,还是正流行的“留学热”,职场青年对投资自身的诉求和尝试值得肯定,但实际效果低于预期的情况也值得引起注意。因为,职场加油并不是对竞争的逃避,个人身价的提高和变现,最终仍需付出勤奋和务实的努力。
“中产阶层财富管理困局与突围”系列报道之六
从移民潮到创业热&&&
中产阶层探路另类财富突围
从象牙塔中天之骄子到工作后跻身为大城市一员白领,尽管外界对这一群体扣以“中产阶层”的光环,但他们为个人及家庭财务自由的奋斗历程与内心挣扎,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
他们不失为有梦想的一代才俊,但在高房价、高生存成本及隐形健康风险下,他们不得不屈从于现实压力而负债前行。但也有一部分人,他们或尝试移民海外,或干脆放手一搏创业,这也不失为其另类财富突围的路径。
中产探路另类突围路径
过去一年来,对于曾在北京CBD某外企上班的杨先生而言,自认为做的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成功拿到了美国的绿卡。
杨先生是以投资移民的方式拿到美国绿卡的。而在此之前,他所在的公司同事中已有不少先行者。之所以选择移民,他与大多数拿到美国绿卡的移民者的诉求大致相同——让下一代享受更好的教育。
从研究生毕业到跻身外企管理层,已临不惑之年的杨先生一路顺风顺水,但由于没有北京户口,他的孩子不得不承受高昂的赞助费和借读费。而移民中介介绍的美国EB-5项目方案,无疑为其解决孩子落户上学开启了一个新窗口。
此外,由国内大中城市雾霾天气所引发的国内环境污染问题也时常困扰着杨先生。“不管你住的是小开间,还是大别墅,谁都无法逃脱环境污染带来的隐现健康危机。”杨先生称。
事实上,拥有高学历、高收入的杨先生正是眼下投资移民中介机构追捧的客户类型。据北京锦国怡凯高级移民顾问俞佳均介绍,这两年选择投资移民美国的热度高涨,而在其中,有近五成的申请客户将移民原因归结为子女教育。
“选择投资移民的客户中,特别是移民美国的,绝大多数是为了子女的教育,100个中能占90个,而在年龄上,投资移民的客户以30岁到45岁居多。”谈及该类群体的特征,北京一家移民中介相关负责人称。
面对大城市的财富困局与环境隐忧,与选择投资移民海外的杨先生不同,同样曾在大城市工作多年的孙先生则选择到小城市来创业。
硕士毕业后,英语专业出身的孙先生应聘到某上市培训机构任辅导教师。由于不甘于重复简单的工作,去年夏天,孙先生携买房首付款回到了家乡小城市,创办了以自己命名的英语培训机构,目前生意很有起色。
“一辈子都困在房子上了,人活着还有啥意义?”回想去年回家乡创业的决定,孙先生丝毫不觉后悔。与其为了还放贷不敢辞去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不如放手一搏尝试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其实,这些到小城市创业的青年,逃离的不只是大城市,更是对大城市高房价以实际行动的抵抗。一位署名为“范大生”的网友称,一个男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把钱全部买房,这辈子还有什么未来,年轻的时候就是拼搏和冒险。
据其介绍,他第一份工作5年挣了100万,当时他的同事,朋友多买了房子年年涨,只有他这个在他们眼里的傻瓜,用所有的钱开了家面料织造厂,现在他们有房子、有贷款,而他的工厂年年可以带来几百万的收入。
财富突围的“逃离”与“套利”
“25岁到45岁之间,有大学学位,是专业人士,个人税后年收入18万~100万元之间。或者,你在中国房价最高的杭州、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拥有自己的,并至少拥有一套已还清贷款的房产,那么欢迎你加入本小组!”
关于中产阶层,豆瓣小组上“中国城市中产阶级兴趣小组俱乐部”的发起给出上述定义。中产阶层,也是外界对奋斗与挣扎于大中城市白领群体的集体称谓。然而在他们步入社会短短几年间,却遭遇高房价、股市暴跌、环境污染、乃至孩子降临后的高昂奶粉费和赞助费等现实财富困扰。
“上有老,下有小,有手余钱但不多,怎样应付现今社会,投资又不够本,骗拐又太多。浮浮沉沉,焦虑过日子。”对此,浙江舟山一位网友如此感慨,刚刚东拼西凑让百万级房子问题才下眉头,千万级的养老问题却上心头。
迫不得已,买不起市区房和学区房,他们被迫到边缘郊区开启“双城生活”;遭遇投资困惑,他们开始尝试投资美股;养老重负,他们不得不苦练理财本领;环境污染,他们又尝试投资移民或到小城市创业。
过去几周,我们向读者讲述了以上几组中产财富突围的现实案例。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他们的突围路径概括一个词就是“逃离”,但从本质来看,则是其进行全国或全球范围的财富“套利”,进而实现个人财富的曲线突围。
谢国忠曾在一篇《最伟大的套利》文章中举例,2002年台北房价大约是上海的三倍,一个退休者卖掉台北的房子,可以在上海买到差不多大的房子,还能留下一笔储蓄。不过到了2007年,这一套利的空间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两地房价已相差无几。同样利用房地产进行生活成本套利的还有韩国人到烟台定居。
过去两年卖掉北京市区房子,并转手抄底一套美国学区别墅的郭先生,正是通过投资移民实现“全球套利”的一个典型——他以总价600万元卖掉了四环内一套160平公寓,又以26.5万美元抄底了一套美国西海岸的230平的大别墅。
由于国情和制度不同,尽管全球范围内仍有许多“套利”的机会,但对于试图改变财富困局实现个人财务自由的广大中产阶层而言,一个遍布机会的理性投资市场固然重要,但成功关键仍是投资人自身的投资能力和智慧。
“虽然我也投资美股,但我认为赚不赚钱和市场关系不大。”对于当下很多人热衷炒美股这一现象,雪球网创始人方三文评论称。以他的经验看,基本上A在股折翼的,美股也照样会折翼。
附文:“高房价绑架中产梦”引共鸣
&79%网友认为房子是中产分水岭
一石激起千层浪。自上周五本报刊发“中产阶层财富管理困局与突围”系列报道之一《高房价绑架下的中产梦》后,立即引起广大读者及网友们强烈反响。
来自百度新闻的检索显示,约五百篇同类网页转载该文。在搜狐、凤凰等各大门户网站上,该文也获得了数千条相关评论。而在微博平台上,相关话题也被网友大量转发和评论,甚至MSN网理财频道还为此专门设计了中产问卷调查。
截止记者发稿,上述问卷调查共吸引6086人参与,对于“你是否赞同房子成为中产分水岭?”这一选项,持“赞同”观点的网友占79%,仅有21%的人不赞同。
而在“你认为中国中产的标准有哪些”的多选项中,排名较多的依次是“有房子”(占22%)、有车子(19%)、年入20万(17%)、受过高等教育(13%)、资产100万(11%)、公司高层(8%)和有自己的企业(6%)。
显然,“房子问题”已成为当下中产阶层曾经最关心的话题,而是否拥有一套房子也成为划分中产阶层的“分水岭”。
对此,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董藩评论称,如我多年来所说:普通市民财富阶层的分化,主要看你买没买房子,买了几套房子,在哪里买的房子,什么时间买的房子四个方面。
“知识改变命运,购房改变人生。众多80后,即使赢在了起点,也有可能输在房子这个问题的转折点上。”凤凰网房产官方微博在转载该文时称。
面对高房价,中产阶层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感慨者有之,调侃者有之,悲愤者有之,醒悟者也有之。难道非要在大城市买房子吗?为何不考虑去小城市发展,或者干点别的有意思的事情呢,比如创业等等,很多网友也对此纷纷支招。
而事实上,每个年代的人都有特定年代的无奈于压力。“以前知识青年下乡和不下乡差别巨大,现在买不买房差别巨大。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想通了怎么都能活出个快乐的自己。”一位署名为“二十四桥__月”的网友评论称。
部分网友精彩评论
感慨者有之:
董藩:如我多年来所说:普通市民财富阶层的分化,主要看你买没买房子,买了几套房子,在哪里买的房子,什么时间买的房子四个方面。
二十四桥__月:每个年代的人都有特定年代的无奈于压力。以前知识青年下乡和不下乡差别巨大,现在买不买房差别巨大。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想通了怎么都能活出个快乐的自己。
凯若房产学院李朋:其实各地都是这样,手里有几套房决定了家庭财富积累的水平。
云中谁忆:其实房价高还是人口往大城市挤的结果,这些人口就是大学毕业生,可以说,大学扩招是这几年房价飙升的根源。
刘立波-:苦逼的大学毕业进城农二代,在房子面前永无翻身之地!
调侃者有之:
凤凰网房产:知识改变命运,购房改变人生。众多80后,即使赢在了起点,也有可能输在房子这个问题的转折点上。
tanzi666:买墓地要赶早,错失良机死无葬身之地。
MSN网友:郊区老农坐地升天,城市青年四处逃荒。
半生情缘:人处中年,前有挡者、后有追兵,外有房市、股市、人市围剿,看不清去路,回不去来路,收入未涨,负担趋重,怎一个苦字了得。
绿色年华:先生:你住在东京吧?去中国大地走走吧!到处是房子啊。俺住的地儿全县人口不足百万,闲置房去年调查是17万套。还要城镇化大跃进。人口在减少-----需要住楼的。所以各大媒体都在吹风-----放开计划生育政策。你没看懂?不久的将来中国最臭的就是房子。黑灯瞎火的太多。
回眸的笑:上有老,下有小,有手余但不多,投资又不够本,骗拐又太多。浮浮沉沉,焦虑过日子。
悲愤者有之:
凤凰网上海市网友:已经错了,就让它错下去,我永远不会接最后一棒了,我是想换房,但老房子卖了一年也没卖出去。现在真正的有几个没房,无非房大房小、位置问题而已!
中原古风:现在国家再谈房价,地方政府再谈房价,媒体再谈房价,人民再谈房价,太悲哀了!
中暑的思念:咬牙赚钱都只能买套房,花的是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
爱上旅行:改革,使得青年人,买不起房,结不起婚,养不起孩子,入托,入学,就业,医疗,养老,困难重重。
智潮0505:哀---莫过于心死,悲---莫过于无望!
taozhian9966:一个时代的悲哀需要几代人来偿还!
zhong1952:这一部分人生活在社会的夹缝中,他们要赡养老人,要成家立业,要生儿育女,他们真的很难很难啊!
半个灵魂:房子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梦魇和魔咒,极不正常的事,变成了理所当然,一个因为房子而变态的社会。
醒悟者有之:
飞狐小猫:土地财政是罪魁祸首,通货膨胀是害人推手,专家评论是坑爹高手,后悔当初没及时出手。
月下瑶琴:我2005年走错的一步就是在北京和家乡买房事情上纠结了很长时间,最后选择了家乡买房。
盛世流光:我这60后房子买晚了,现在都买不起,3口人租住30平米不到。
黑发尤物:现在落在后边高喊的,不是没房住,而是我住得没你们的舒服,这可是自己没有筹划好造成的吆,想一下就明白,房子升值的空间远远大于贷款的本利。
俄罗斯黑色鱼子酱:十年前,朋友把单位分的福利房二十几万卖掉了,当初再三劝他马上再换一处好点的房子,但是人家不听,非说房价要跌,然后就买了一辆高尔夫车开。至今人家仍在租房住。其实,当初买房的选择都是承载着巨大压力的。
海水正蓝:我现在领的两千块钱的工资,也就相当于原来的十几块钱的社会财富购买量,能没压力吗?想想80年代父母过的节衣缩食的生活吧,我们现在还不如他们,只不过由原来“温饱”需求,变成了现在的“刚性”需求,但需求程度更甚以往,差距程度更是成倍的计算。
防微杜渐:市场经济,大浪淘沙,机遇胜于能力,运气胜于勤奋。
悠然自得:悟性的不同就是财富的差别。
jdts66so:实现个人财务自由和解决养老后顾之忧是中产阶级的梦想。
网友支招一:何必在北京混?去小城市!
流沙岁月:综上所述,正确的决定是立即离开这些地区,这些地区是外来务工人员梦断之地,是中低收入的外地人的无尽的痛。
时光孤岛:干吗老盯着北京,看看国内的中小城市吧,根本就没那么恐怖,好像北京就是中国似的,扯淡。不要看不起我们中小城市的啊,活得比你们潇洒多了,天天争来争去的!
柳絮才高:谁叫你们都跑啥北京上海的,难道中国就这两个地方。老子一个月拿着1万多,住着公司50块一个月的宿舍,不知道多爽。
一鼓作气:离开北京,到能买起房子的地方去呀。北京享有那么多好处,不能一点代价都不付吧。
网友支招二:何须买房,租房也行吧?
和风戏雨:只要不买房,不被利益集团忽悠,你就是胜利者,就不会为还贷款劳碌一辈子,潇洒地活他几十年,房子算神马东西!
念念不忘:胜利个毛,等你拿着退休金租房的时候就知道厉害了,等你的孩子问你为什么别人都有家而我们总搬家的时候你怎么回答。你还胜利者?别逃避现实了。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莎士比亚:买房压力大,还是租房实惠。
醒电:买房的人住的舒服一点。不买房的人吃的、用的舒服一点。
网友支招三:做点更有意义的,比如创业。
范大生:我的第一个工作5年挣了100万,当时我的同事,朋友多买了房子年年涨。只有我这个在他们眼里的傻瓜,用所有的钱开了家面料织造厂,现在他们有房子、有贷款,我的工厂年年可以给我带来几百万的收入。一个男人在年轻的时候就把钱全部买房,你这辈子还有什么未来,年轻的时候就是拼搏,冒险!
丰富多彩:还有就是抢学区房的家长们
你把不抢房而生下来的钱给孩子在其他方面提升更加有价值,花个几十万天天给孩子请家教效果不是更好么?
和风戏雨:在中国就是有房也好不到那里去,照样吸房内的甲醛,喝污染水,吃污染食品,没日没夜的工作,收入永远没有物价涨得快。
贵阳网友:一辈子都困在房子上了,人活着还有啥意义?
钱钟书在《围城》一书中写道:“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愿望大都如此”。其实,当下资产规模剑指10万亿的信托业,亦如一座“围城”。
职场上,外面的人想“挤进去”,里面的人却忧虑“高处不胜寒”;项目上,非信托金融“类信托”围攻,信托则转嫁风险项目寻突围;投资上,信托收益持续下降,潜在风险却在渐增,有人跑步入场,也有人心生退意。
■“10万亿”信托围城职场篇:
外面的人想“挤进去”&&&&
里面的人“高处不胜寒”
“信托火了!”正在社科院攻读法学博士的信托从业者柏钦涛感慨。
从金融系统的“非主流”到晋升为金融业“榜眼”,短短几年,信托业资产规模就剑指10万亿元大关。于是,“信托是陈孝正,屌丝逆袭终成高帅富”、“信托前台都能拿几十万”等各式段子和传说也纷至沓来。
然而,在令同行侧目的“高帅富”信托业光鲜背后,业内人却担忧“高处不胜寒”,与此同时,部分信托项目急寻接盘方、信托收益下滑致投资人流失……这些潜在风险也在暗潮汹涌。
“外面的人想挤进去,里面人的却担忧高处不胜寒。”——当下信托职场内外人士此番《围城》心态,则是窥视“10万亿”信托围城一面镜子。
外面的人想“挤进去”
早在去年夏天,在北京某基金公司工作四年、刚入而立之年的赵君就谋划着要“换个地方”,券商、基金靠天吃饭自然要排除在外,而成为信托公司的一员则是他转型出路的最佳选择。
让他转型优选信托的理由是,信托不受资本市场影响,更直观的原因是,他有几个在信托公司上班的朋友,前年光项目奖金都在几十万,这令2007年下半年入行仅赶上“牛市尾巴”的基金同行们情何以堪。
这几年,伴随信托业资产规模的狂飙突进,像赵君这样想挤进信托业的金融人大有人在,尤其是来自遭受熊市折磨的券商、基金等行业的从业者。
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中型券商人事部经理向上证报记者透露,由于市场不好,这两年券商营业部人员流失十分严重,其中不少流向了信托公司。去年他们也进行了种种业务创新,想吸引并留着信托公司和内部有想法的人才,但十分困难。
随着人才纷纷流入“高景气”的信托业,处于“买方市场”的信托公司招聘门槛也自然相应地提高了不少。
去年,不少信托公司进军矿业信托、艺术品信托等新领域,他们招人的首选是对这些行业非常了解的行业人才,以及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知名律师事务所的高级人才,而对于一般泛泛的业务人才,信托公司预留的位置则并不多。
“现在连信托公司前台都能拿几十万,这多像几年前大牛市时的券商啊,那时正处于五六千点,但现在却成了金融民工。”面对来自银行、信托等几个offer,年初一位金融学硕士最终放弃了择业信托业的打算,而选择去了一家刚挂牌的半官方金融机构。
在微博上曾流行这样一个段子——“一人卖保险,全家不要脸。一人做银行,全家跟着忙。一人卖基金,全家发神经?一人卖信托,全家都是托?”尽管金融各细行业境况各有不同,但个中人的职场感受却都并不如外界想象的光鲜。
里面的人“高处不胜寒”
在寸土寸金的金融街附近,某央企背景的信托公司业务部位于一处并不显眼的高档公寓底商,法律专业出身、三年前才与信托结缘的王博是这家信托公司的一线项目经理。
对于“信托前台都能拿几十万”的传言,王博表示这一说法可能被曲解了,一般负责来宾接待的前台也就几千块,不过“信托前台人员”,即负责一线业务的项目部经理,一年几十万真不算什么,此“前台”非彼“前台”。
“外面人都觉得信托业如何光鲜,但作为信托从业者,我却感觉有点高处不胜寒。”王博表示,这两年信托间竞争非常激烈,后来进入信托公司的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是很难拿到项目的,一年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利润指标会把很多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无独有偶,一位曾在中信信托工作六年的从业者也认为,积累资源是信托业的第一生存法则。“这几年,行业新人积累人脉资源已经越来越难,因为大多数资源都几乎已被瓜分完毕,而且还瓜分了再细分,行业进入门槛已无形提高。”
在他看来,信托是资源整合平台,没有资源,有再牛的整合技术也是空谈。这几年无数热血青年纷纷涌入这个行业,但是这个行业生存的难度已经远远大于我们入行的时候,大浪淘沙,又有谁最终能留下自己的名字。
让信托中人对这一行业忧虑的,还不完全是公司内部竞争的加剧。自去年起,券商、保险、基金、PE、甚至第三方理财机构都模仿信托公司业务,推出“类信托产品”,但好项目却很有限,激烈竞争下,信托的利润指标也开始下降。
“经常碰到刚谈好的一个项目,约定了利率,但到了最后对方却变卦了,后来才知道遇见了不计利润、却追求跑量的竞争对手。”王博对记者坦言,低于百分之几的利润,根本无法通过他们公司的“项目过审会”,对此他只好放弃。
不过,相比而言,背倚央企资源的信托东家,王博过得日子还算舒服,但他了解到的某些民营色彩浓厚的信托公司的一线业务人员,则要煎熬得多,因为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是信托业内,还包括其他金融机构的类信托业务。
据记者了解,近年已经有不少信托公司的一线业务人员,由于不胜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或其他个人原因,而转型去了其他行业和公司,而近期正招兵买马的基金、券商等机构的创新业务部门,正是他们的不错去处。
■“10万亿”信托围城项目篇:
城外的“类信托”围攻& &城内的“扎篱笆”突围
尽管有人认为,凡具有明确信托目的、财产等特征的行为,都应界定为“信托行为”,不管其是否挂有“信托”两字。但对于相继推出“类信托”项目的非信托金融机构而言,近10万亿规模的信托业仍是其虎视眈眈的一座“围城”。
去年以来,在资产管理新政的感召下,一直垂涎“城内”信托制度红利的保险、券商、基金、PE等“城外”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五花八门的“类信托”产品,而作为被“围攻”的信托,则也在寻找新项目,或转嫁旧项目,以寻突围。
城外的“类信托”围攻
投资门槛100万元起、存续期两至三年、投资标的多为房地产项目或地方政府项目……从表面上看,不少来自“城外”的金融机构兜售的“类信托”项目与“城内”的信托公司的相关产品十分相似,但其年化收益甚至可高达12%至18%。
尽管眼下市场行情十分低迷,但身为北京一家中型券商的营业部经理的王伟却十分忙碌,作为公司新设立的财富管理部中层,他一直忙碌奔波于各亟需用钱的中小企业及各地政府发债主体间。
不久前,王伟刚去北京郊区谈一个城投债项目,总金额超过40亿元,尽管最终没有拿下,但如此规模的业务提成,其诱惑要远远超过几单经纪业务的佣金,而地产项目和地方政府债项目,则是他们所热衷寻找的大项目类型。
“券商与银行的区别是,银行不能做股票,我们不能拉存款,其他都一样,比如信托、合伙基金、第三方理财,我们都能做。”谈到他现在所做的“类信托”业务,王伟对上证报记者解释称。
事实上,涉足“类信托”项目远不止券商,基于对“城内”信托制度红利及其带来资产管理规模激增的垂涎,保险、基金,甚至PE、第三方理财等“城外”金融机构,也纷纷推出令投资人眼花缭乱的“类信托”项目。
“XX基金”是一家注册在天津滨海的私募股权机构,其北京办事处位于CBD核心一栋高档写字楼上,面对每位首次上门的潜在客户,客户经理都会十分热情地将其带进一间装修豪华的会客室。
不久前,记者曾以投资人身份参加了上述公司在京举办的一场项目推介会。推介会由某高校一位金融教授主讲,据其介绍,该公司正在力推一款投资标的为地方政府BT工程类项目,发行规模为1亿元,预期收益率在12%至17%之间。
在不少信托项目收益率跌破9%的当下,“类信托”项目缘何能给出如此高的收益率承诺?对此,北京一家第三方理财机构相关人士认为,像他们这样的发行方,如果不能在收益率上取胜,就很难吸引目标客户来认购。
城内的“扎篱笆”突围
在“城外”金融机构纷推“类信托”围攻之时,“城内”一直坐享制度红利的信托公司,也开始居安思危起来,或是扎紧篱笆守住好项目,或是排查风险转嫁坏项目,寻找竞争优势的“护城河”。
“现在找到好项目越来越难了,一是好项目本来就不多,二是好不容易碰见一个好项目,往往背后有好几家公司在竞争,其中有信托,也有券商或保险,大家都卯着劲地抢地盘。”北京某信托公司业务经理对记者坦言。
好项目难寻,能否放低目标找次一些的项目?不行!他对此解释称,现在不比以前,他所在的信托公司有着非常严格的风控制度,比如纯粹民营的企业不做,没有足额土地担保的不做,涉及某些行业的不能碰等等。
伴随信托资产规模的一路飙升,外界及管理层对信托业的风险也盯得更紧起来。尽管截至目前尚未有一家信托公司打破刚性兑付的噤声,但每家公司都或多或少曾有几个项目险些违约,这也让身处信托围城的人对风险格外谨慎。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内的人却想出来。”《围城》中这句话经典台词,用在信托项目上也一点不为过。
两个月前,中信信托曾意图将濒临违约的三峡全通项目2810亩土地拍卖,不曾想半路却有神秘机构杀出。外界猜测,可能是某意欲抄底的基金接盘,因为挂牌拍卖的2800亩土地近30亿元估值对应的债权关系仅11.7亿元。
事实上,近两年接盘信托项目的非信托机构并不鲜见。据悉,目前西部某信托公司正着手将一款达到百亿规模的信托项目转移给其基金子公司。而北京某基金公司高管也曾透露,该公司正在研究推出对接信托到期项目的专户产品。
在好项目难觅及潜在风险暗涌之外,身处城内的信托公司也日益感受到城外大量“类信托”项目虎视眈眈的围攻,尤其是其对其高净值客户的围攻。为此,不少信托公司纷纷在各地设立“财富管理中心”,其目的就是加紧高净值客户。
“以前信托卖产品都是靠口口相传,我们不少客户一直跟了我们十几年,很多新客户都是这些老客户介绍来的,但现在必须改变观念主动出击了。”山东信托一位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现在信托公司也注重修筑自己的“护城河”。
在拥有央企背景某信托公司项目经理王博看来,他们并不担心这些“城外”机构的竞争,“我们的项目和客户大多是集团多年的老客户,会优先考虑旗下的信托公司,这些客户非常稳定,其他公司根本抢不走。”他说。
无疑,眼下的信托项目之争正如一场攻城战,其中,基金、券商、保险等城外机构处于“攻方阵营”,而城内的信托公司则处于“守方位置”,双方最终孰胜孰赢,尚未知晓。
■“10万亿”信托围城投资篇:
有人“凑份子”跑步入场& &也有人忌惮风险暗生退意
股市低迷、楼市限购、金市暴跌……这两年,还有哪些让人省心又稳健盈利的投资渠道?悄无声息间,一种年收益8%至12%,且“刚性兑付”的理财方式,正在突破高净值人群的“围墙”,渐入寻常百姓的理财视野,这就是信托。
不过,最低100万元起,更多300万元的投资门槛,显然也成为区分投资人资金实力的“围城”——城外的人想挤进去,“凑份子”也要跑步入场,而享受多年“专属理财”的城内人,则开始顾忌收益下滑风险渐增,而暗生退意。
城外的人:“凑份子”也要跑步入场
“听说信托收益高,但投资门槛比较高,所以和亲戚一起凑份子认购了份信托,以我的名义,到时收益风险共担。”今年年初,年近五旬老张总算赶上了信托理财的“末班车”,成为国内数百万信托受益人的一员。
过去十多年,老张做过买卖,倒过房子,炒过股票,算是熟人圈里的资深投资人,不过由于没有“见好就收”,这两年投资还栽了个大跟头,和他同期起步的投资人如今多是资产数百万、上千万的身价,他却还是只有一个零头。
在去年参加一场朋友圈聚会时,一位资产小千万的朋友说做信托很省心,不但收益高,而且没风险。尽管老张此前对信托也有所耳闻,但首次听到有人现身说法还是深有触动,想起过去几年打打杀杀,亏了本钱还浪费心血,真是相见恨晚。
不过,最低100万元起,更多300万元的信托投资门槛,显然也成为区分投资人资金实力的“围墙”。于是,不少对垂涎信托稳健收益,又囊中羞涩的投资人只好拉几个朋友“凑份子”买信托,而不少信托公司也对此默许。
“按规定这一做法是不允许的,但实际中,只要搭伙购买信托的人彼此认识,并私下签订风险共担协议,很多公司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天津一家信托公司经理向上证报记者透露,这也是信托公司迫于竞争压力的无奈之举。
由于近两年投资渠道狭窄,来自股市、楼市、金市等传统主投资渠道的风险骤增,很多有钱人都开始流行购买信托产品,甚至某些部分高收益的产品刚一上架,便遭到投资人的“秒杀”。
去年下半年,记者在鄂尔多斯、山西吕梁等地采访时得知,当地不少券商都代销信托产品,尽管很多是300万元起点,都不愁卖。“想象不到吧,这里有钱的人多去了。”大同证券吕梁营业部一位负责人称。
来自民间财富聚集地的巨量民间资金,成为推动信托管理资产从3万亿到近10万亿“滚雪球”壮大的重要支撑力量。
城内的人:风险收益失衡暗生退意
在信托从高净值人群悄无声息的理财工具,日渐普及为全民街头谈论的话题时,10万亿信托“围城”内外的两种投资人心态也渐渐有所不同。
随着近年信托收益下滑与部分项目风险的渐增,尽管“最低100万元”的门槛,并不能完全阻止城外的人“凑份子”跑步入场,但坐享多年“专属理财”的城内高净值群体,则开始顾忌收益与风险失衡,而暗生退意。
资金量大、风险承受高——私营企业主王先生是最受信托经理喜欢的目标客户,过去几年,只有账上有流动资金,他就会委托给一家信托公司打理,购买其投资于房地产的信托产品,几年下来,也着实让他实现了十分可观的稳健收益。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持续加码,加上部分地区房地产信托风险频频见诸报端,王先生也隐隐感觉有些不安,并在近期萌生彻底萌生退意,这让之前与之维系深密的信托经理也有些抓狂。
“我做实业,随便做些什么也不止10%的收益率。”当这位信托经理试图以公司其他信托产品挽留王先生时,后者却以自己公司需要资金的理由婉拒,但他知道,真正让这位客户流失的原因还是这两年信托风险与收益的渐渐失衡。
无独有偶,在不久前记者以投资人身份参加的某挂靠信托阳光私募新产品见面会上,一位购买了这家信托公司证券集合理财的投资人抱怨称,市场这么好,管理人的净值还在亏损,早知道如此还不如自己去做。
在目前热销的几种信托产品中,证券集合投资信托是其中风险最大的一种。这位投资人告诉记者,之所以拿出100万元真金白银来认购,是因为信任这位管理人的历往业绩和专业实力,但没想到净值表现却令她大跌眼镜。
事实上,近年来因购买信托证券集合理财计划亏损案例屡见不鲜。除此之外,其他诸如房地产信托、矿业信托等品种,最近的兑付危机也隐隐出现。在城外的人仍兴奋地跑步入场时,已是信托投资人的城内人却感觉到其中暗藏的风险,并暗生退意。
但从信托产品退出去的资金何处去?是继续拿来做实业,还是自己操盘做股票,或是干脆走出国门投资海外资产,走出或正试图走出“信托围城”的投资人,心中并没有答案。
《中国合伙人》中孟晓俊对成东青说——“没有人比你这个Loser校长去讲梦想更有说服力"。同样,在投资中,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远比从成功中获得的经验更容易牢记于心。
沉淀3年、历时4周、8个不同市场、9组真实失败案例、总计16000字的“投资败局”警示录的九阳真经,到今天全部见报。原计划准备写个“冷血十三鹰”,再写个债权、PE、网络借贷、投资移民四篇,但已有新选题在召唤。为给自己留个纪念,也让投资人看着方便。现在保存如下:
■“投资败局”警示录之一
“盈利经验”频失灵的启示:敬畏市场
主角:程先生
经验谈:市场见底需要至少80%以上的指数都处于低位,而现在尽管不少个股创新低,但创业板指、医药指数等指数却高高在上,显然并不是入场的时机
本报近期一组“交易强迫症”报道之所以能引发投资人的广泛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在于其对所谓成功经验的审视疲劳和对投资教训的反思警醒。
为此,本报将从今日起连续追踪报道“投资败局”,聚焦于近年在股市、楼市、贵金属、艺术品等各类投资市场上的典型投资败局,试图以此类投资人刻骨铭心的投资故事做引,进而探寻诸类投资败局背后的原因与警示。
“盈利经验”遭遇失灵
“每一位在市场中活下来的股民,都曾有一段让其刻骨铭心的投资故事,它常始以侥幸,疯狂至巅,挥泪斩仓而终。”回忆两年前的那场投资重创,股龄4年的程先生至今仍记忆犹新。
2011年一季度末,时值新股连连破发,此前一直坚持“打新”的程先生决定暂别一级市场,去二级市场抄底“破发股”。他选中两只3月底上市的消费类次新股,不曾想两个月后便亏了15%以上,其中一只破发率超30%。
从表面上看15%的被套并不多,但被套的资金却几乎是程先生用来买房的全部家产,看着每天几千、上万的增亏,当时他真的是心如刀绞,眼见着前两年辛辛苦打新抄底的利润一点点蚕食。“原本一季度赚了2万多该知足了,但想在五一前让总资产达到下一个整数关,侥幸心理将我从盈利拖向了重亏。”程说。
在遭遇此轮重创之前,程先生一直坚持“波段性抄底”的原则,即市场好的时候打新,赚取无风险套利,而在新股破发的时候,则停止打新,尝试去二级市场抄底,这在市场总体向好的2009年至2010年间屡试不爽。
正基于对过往经验的自信,在市场再次遭遇“破发潮”时,程先生开始试探建仓两只破发股,但随后的市场走势却并没有如他设想见底回升。于是,不甘于被套、又不忍心止损的他又一路补仓,直到最后满仓,动弹不得。
缘何一向稳健的程先生,此次却如此冒失全仓两只破发股?程先生对记者解释称,他此前做过统计,以往新股极少破发,即便破发也幅度不大,且很快就会收复,而一旦出现“破发潮”,往往就意味着“市场底”的来临。但他却没有注意到的一个因素的,当时新股破发潮不同于以往的是,大盘处在3000点的高位,随后大盘补跌至2600点,小盘股更是加速下跌。
“投资败局”的深刻警示
在1929年全球金融大危机爆发之前,美国某基金管理人一直保持骄人的业绩,但这场危机的爆发改变的,不仅是他旗下的基金市值瞬间亏损大半,也还包括他不得不放弃此前想写一本有关选股心得的投资书的写作计划。
从众多投资失败的案例中,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投资亦如人生,人在顺境中学到的东西往往并不牢靠,而在逆境中得到教训往往更为深刻,也更能给人以启发。
不过,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规避风险”的逆耳忠言远不如“如何抓涨停”的绝技更能蛊惑人心和立竿见影。但实际上,如果将投资的收益率曲线拉长,谁会在意一年前的今天你赚了百分之几还是亏了百分之几,只会记得你年收益率是亏是赚。
走进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一楼陈列的投资理财专架,《跟庄策略》、《涨停王》一类的实用投资书目接不暇,尽管此类并非全无益处,但有关投资“败局”的书却甚少见到,而后者却更能让投资人领略到投资失败的残酷一面。
在遭遇两年前炒股重创后,程先生进一步完善的分析体系和“阶段性操作”的投资理念,也再度增添了对市场的敬畏。“别人都喜欢看涨幅榜,我却喜欢看跌幅榜,这样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市场的风险。”他说。
在他看来,市场每天都有涨停的个股,大多数投资人都属于投资水平一般的人,能把握住一年中仅有的一两波行情就足够了,剩下的大多数时间用来工作和等待机会,真正的机会属于耐住寂寞的人。
在程先生的自选股中,记者发现除了石化双雄外,几乎没有个股,绝大多数是各行业指数,他认为市场见底需要至少80%以上的指数都处于低位,而现在尽管不少个股创新低,但创业板指、医药指数等指数却高高在上,显然并不是入场的时机。
而事实上,程先生的谨慎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自2011年二季度以来,他仍保持着连续八个季度的盈利记录,尽管累计收益率不足30%,但在此期间上证指数却从2800点跌至目前的2200点附近,跌幅超21%。
“从失败中得到的教训,远比从成功中获得的经验更容易牢记于心!”这句来自投资界的金玉良言,意在警示投资人要格外重视和研究投资败局。
■“投资败局”警示录之二
“理性老公”缘何败给“感性老婆”
“市场先生”杜绝偏执理性
主角:米先生
房龄:2008年看房,2012年买房
经验谈:买房不可太“理性”看空,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出手。买房需“察言观色”,不要在市场疯狂迫使政府出手时急于入场,等待成交量慢慢萎靡几个月后再看房,而降准、降息往往是政府“救市”个人买房的最佳信号。
“理性”老公憾失买房绝佳机会
去年夏天,“北漂”多年的“刚需”米先生一家终于拿到了新房的钥匙。尽管现在看来,去年在北京买房算是一个不错的时机,但对于从2008年就开始看房的米先生而言,却是一个迟到四年、多花数十万的惨痛“教训”。
早在2008年五一,米先生夫妇就开始在北京看房了,当时奥运将至,北京的房地产市场却因半年前的政府调控,而显得异常清冷。米先生有足够的时间来看盘和犹豫,甚至差点定下管庄一套均价8000元的小两居。
奥运结束后,金融海啸来了,北京楼市一度陷入“冰封”状态。到了2008年底,北京房价开始急跌,甚至马连道还出了套均价不到1万的小两居。而此时尚没有买房的米先生夫妇,甚至还幸灾乐祸地称“谁谁买房被套了多少万!”。
尽管楼市情势急转直下,但政府却早在2008年10月就开始大规模地“救市”——降息、4万亿、减免二手房交易税……,但这些正在聚集的积极因素都被一味“理性”看空的米先生给过滤掉了。“房价才跌了几个月啊?”他当时给老婆说。
“我们真的该出手了!”2009年春夏之交,米先生老婆就开始提醒她“理性”的丈夫买房,因为她身边的人都在买房换房,而此时的房价仅仅涨了不足两成,甚至部分新盘还没开始涨价,但米先生却听不进去,他只注意到了很多专家开始对政府“保八”反思和对房价下跌的论断。
但“市场先生”却并不理会这些理性的噪音。而随后市场的走势也给了米先生深深“一记耳光”——2009年全年北京房价暴涨超70%,更直观的事实是,年初马连道一套58平米的小两居才60多万,10月份已到80万,年底已超100万。而在此期间,米先生夫妇也常常为买房与否、何时买房闹过矛盾。
尽管米先生去年出手买到了近两年的最低点,但他为此错过的时间与资金成本却是不争的事实——在2008年至2009年那场关于何时买房的家庭大战中,“理性”的米先生无疑是惨败给了他“感性”的老婆。
“市场先生”杜绝理性偏执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本来自美国心理学博士约翰&格雷的畅销书道出了男女性对事物认识和判断的差异。通常男性更趋于理性,而女性则多偏于感性。而对于由人参与的市场,有时“感性”比“理性”更接近市场。
事实上,类似“踏空”买房的案例并不限于米先生夫妇一家。在记者接触到的多个在北京买房的家庭样本中,买房家庭中的买房决定多由“感性”老婆促使,而错失买房时机的家庭多由“理性”老公阻止。缘何“理性”老公却败于“感性”老婆?
在影响市场趋势的种种因素中,除我们通常讲的政策面、资金面等理性因素外,交易主体群体性的感性因素也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即交易心理学上常说的“市场先生”——市场永远是正确的,唯有适应“市场先生”的脾气,才能驾驭市场。
在错过2009年前后的绝佳买房时机后,米先生痛定思痛,并开始认真研究决定房价走势的各种因素。他研究发现,不仅个人情绪容易受外界影响,群体心理也很容易受外界所牵引。
2010年底至2011年初,受北京即将出台“限购”政策预期影响,甚至不少有买房资格的家庭也担心“现在不买将来更贵”而加入“抢房大战”,为此不少人通宵排队摇号而不亦乐乎,在“群体非理性”的推动下,限购前的房价也达到了顶峰。
“限购”随之带来的是持续半年的市场清淡,并在2011年十一后房价开始松动。于是恐慌情绪下“越跌越没人买”,到了2012年元旦假期,米先生想看房,连打几个电话中介都称交易清淡而无心看房,与一年前的热情判若两人。
尽管市场一片冰冷,但米先生已注意到影响市场的积极因素正悄然累积——在2011年年底央行意外“降准”后,春节后再度降准;同一时间,他长期定点观察的小区和中介经理,也都表现出市场回暖的迹象。
正在市场回暖之时,媒体上仍在宣扬着“楼市拐点”等看空论调,一切犹如米先生所亲身经历的2008年底的情形。但直到去年夏天央行两次降息后,房价正式确立回暖并开始冲击历史新高后,此时,“后知后觉”的媒体才开始发出看多的声音。
今年3月,“国五条”来势汹汹,但北京楼市的“市场先生”却不理会,继续高歌猛进,一时间各地房地产交易大厅人满为患。而4月“20%交易差价税”正式开征后,北京楼市又陷入新一轮清淡,仿若两年前限购后的情形。
“市场先生喜怒无常,有时候非常敏感,有时候又反应滞后,但最终都不会偏离理性太多。”自称对市场先生脾气略有了解的米先生称,而在市场先生面前,需要将理性与感性结合起来,跟随市场“追涨杀跌”不可取,无视市场而偏执地坚持“理性”也同样不可取。
■“投资败局”警示录之三
“集体无意识”高利贷狂欢落幕 &&&易得更易失
主角:王女士
经验谈:没有无缘无故的赚,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亏。如果一项投资没有经过自己认真地分析思考,只是看到别人都在赚钱而轻易参与,那么轻易得来的,最终也会轻易地失去。
民间借贷的脆弱之处,正在于其维系在相对狭小区域内“熟人模式”的民间信用体系。当市场向上时,利益链上一荣俱荣,而一旦市场向下,脆弱的民间信用体系则很容易断裂。
高利贷全民狂欢落幕
“如果没有当初的轻信与贪婪,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捉襟见肘……”提及过去几年与民间借贷的爱恨纠葛,昨日在电话另一旁的王女士一言难尽。
三年前,身为单亲母亲的王女士未能经住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高息诱惑,通过熟人关系,几乎将所有积蓄投给了当地一家地产商。然而好景不长,地产商终因楼房滞销而陷入资金困局,她也由此踏上了讨债的漫漫不归路。
去年9月,当记者在鄂尔多斯初次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和数十名遭遇不同伤害的民间借贷人聚集在当地公安局“打非办”所在地。在他们的多番争取下,王女士仅得到了约20%的补偿,而这距离她前后投入的几十万元还相差甚远。
王女士仅是鄂尔多斯千万讨债大军中的一个缩影,而吞噬数百亿民间借贷资金的“黑洞”则是过去几年击鼓传花的“房价游戏”。
“最疯狂的时候,一听到哪里有项目需要资金,大家都抢着将钱借出去,根本不管开发商的实力,唯恐错过发财机会。”数位曾亲身参与这一游戏的民间借贷人回忆称,而民间借贷的高收益则是驱动其甘愿赴汤蹈火的“原动力”。
相比银行存款最高5%左右存款利息,当时开发商承诺给接待人的年息都在20%以上,甚至更高,此情此景和身边人口口相传的“发财故事”,谁还能坐得住?谁还甘愿拿银行那点可怜的利息?都会遭到身边人的嘲笑。
在2011年前房价仍节节攀高情形下,无论是举债方的房地产开发商,还是资金方的债权人均成为这条利益链上的“嗜血的赌徒”,即便此后发生石小红、苏叶女等民间借贷大案,也无法浇灭当地人参与民间借贷的热情。
然而,再娇艳的鲜花也有凋零的一时,再绚丽的烟花也有落幕的一瞬。当2011年鄂尔多斯富有传奇色彩的“击鼓传花游戏”难以为继,并迅速跌落“谷底”,昔日集体无意识的高利贷狂欢和“全民造富运动”也到了落幕之时。
仅仅一年多间,鄂尔多斯已从曾经的疯狂抢贷的“全民借贷”遁入自去年以来的“全民追债”,在无数类似王女士的普通借贷人悔恨和感慨恍若隔世的同时,一场关乎理财与风险的启蒙运动也在这座城市居民悄然展开。
“熟人模式”下的信用悖论
面对老人、怀抱婴儿寡妇的苦苦哀求,一脸堆笑的林老板将其哄骗走后便携款潜逃,徒留下可怜的借贷人无奈与哀鸣……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作家矛盾笔下的《林家铺子》中描绘了江南某镇民企老板“跑路”场的景,今天读起来仍不觉生疏。
民间借贷的脆弱之处,正在于其维系在相对狭小区域内“熟人模式”的民间信用体系。当市场向上时,利益链上一荣俱荣,而一旦市场向下,脆弱的民间信用体系则很容易断裂。
“鄂尔多斯民间借贷主要依靠血缘与地缘关系,资金筹集也几乎完全基于个人信用,通常较少有正规的借贷合同。”两年前,内蒙古大学一项针对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调研曾预警——随着融资规模和融资范围的扩大,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加剧,信用和道德约束逐渐减弱,风险也会累积。
但遗憾的是,处在高利贷狂欢中借贷人并没有吸取前人教训和外界警示,于是一场悲剧就此上演。一位侥幸保住本金的债权人至今仍心有余悸告诉记者,以后再也不去碰民间借贷了,等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再做,因为钱折得太快了!
从昔日的“全民借贷”到后来的“全民追债”,当地民间借贷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建立在楼市泡沫上的造富之路和“熟人模式”上的民间信用体系已难以为继,现在他们已摒弃口头约定,取而代之的是正式法律合同。
而与此同时,在经历这场民间借贷危机洗礼后,鄂尔多斯债权人“惜贷”、“惧贷”心理已处于上风,投资风格也日趋谨慎。而昔日被视为“来钱慢”的理财产品、信托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正逐渐进入人们财富管理的视野。
在当地一位金融人士看来,鄂尔多斯民间借贷过去能如此普及,正说明当地人并不缺乏理财意识,欠缺只是风险意识和资产配置理念。其实,任何一项投资都与风险如影随形,只是当某种投资从最初的“赚钱效应”演变至“全民疯狂”后,其暗藏的风险也将随之而来。
“没有无缘无故的赚,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亏,如果一项投资我没有经过认真地分析思考,只是看到别人都在玩而轻易参与,那么轻易得来的,最终也会轻易地失去!”在经历过往几年的财富“过山车”后,王女士感慨道。
■“投资败局”警示录之四
一位炒汇爆仓者之痛&&
“高杠杆”外汇交易缘何赢少亏多?
主角:姜先生
汇龄:4.5年
经验谈:“高杠杆”外汇交易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让你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你一贫如洗。想在外汇市场中生存,“轻仓小量,细水长流”才是稳健获利之道,而一旦做错方向,还要有“壮士断腕”止损的勇气。
一位炒汇爆仓者之痛
在迷上高杠杆外汇交易之前,姜先生曾被不少人视为“技术派”炒股高手。由于不满足炒股每日几个点的波动,2008年年底,在一位投资朋友的怂恿下,他加入了每天熬夜炒汇的不归路。
相比A股市场仅能做多,且每天涨跌幅10%的限制,炒汇不仅可以实现“双向交易”,还可以个人信用撬动最高400倍的“高杠杆”交易,这意味着投资人只要做准方向,只需波动0.25%就可以实现资产翻番,反之则会“爆仓”。
入市之初,他对这一高杠杆交易“双刃剑”也有几分敬畏。不过,随着他在起初几轮交易中小试牛刀,他发现自己在股市中技术指标的分析优势,亦使用于炒汇之中,于是他渐渐加大了仓位。
很快,他就遭遇了炒汇以来的首次爆仓。2009年3月18日,美元指数一夜暴跌2.95%,让重仓做多美元的他遭遇强行平仓,并亏掉了近2万美金。“那天出差在外应酬,没来得及止损……”他对关键时刻不在场而悔恨不已。
首次爆仓亏掉了姜先生的将近一半本金和小半年的盈利,不过并没有消灭他对炒汇发财的热情。几个月后,他辞去工作开始全职在家炒汇。
随后的交易并没有他预期的顺利。在遭遇首次爆仓后,美元指数继续下跌到2008年12月的77.68附近。2009年8月,他再次“低位”建仓做多美元,但这次美元却是一路跌跌不休,他很快便迎来了第二次,也是最惨的一次爆仓。
“最惨的时候,他不但身无分文,而且几张信用卡都透支到银行打电话起诉的地步。”姜先生一位朋友告诉记者,爆仓后姜曾向他打电话借钱,并口口声声承诺以后决不再碰外汇,但很快他就感觉被骗了。
直到后来有一天,与他同居的女友愤然离她而去,以及远在农村老家的父亲亲自来北京找到他,并帮他还上拖欠银行的十几万本息,他才痛下决心彻底戒掉炒汇,并开始找工作,开始全新的生活。
“高杠杆”交易双刃剑
但凡做过外汇、期货投资投资人都明白,“高杠杆”信用交易,犹如一把“双刃剑”——其在放大投资者收益的同时,也增大了其亏损爆仓的可能。从理论上讲,两者的概率应各占50%,但缘何在现实中高杠杆交易者却赢少爆多?
业内人士对此解释称,初涉杠杆交易者多被“放大收益”所吸引,而容易忽视其双刃剑“放大亏损”的残酷一面,或对个人投资水平抱有侥幸心理,赢利者还想继续扩大战果,而爆仓者则可能直接输掉本金而判入死刑。
事实上,在众多“高杠杆”交易爆仓案例中,亏的最惨的往往不是投资水平一般、初涉投资便遭亏损的那一批人,而是那些自视投资水平较高,并曾尝过“高杠杆”甜头的一批人,因为后者不懂全身而退,即便在爆仓后,也会幻想曾经的“酣畅一刻”,然后走火入魔试图翻本,以至惨败而终。
“仓位太重,属于过度交易的范畴,这是爆仓的主要原因,用大比例的杠杆重仓下手,抗风险能力自然也很差。其心理的魔障就是急功近利和一夜暴富的思想作怪,而避免的方法就是轻仓小量,细水长流。”上述业内人士分析称。
经过一番痛定思痛之后,姜先生最终还是没有再敢踏入“炒汇之门”,不过,在工作闲暇之余,他仍对杠杆交易保持兴趣,偶尔会投入部分资金参与贵金属期货,以小赚积大盈,只是再也不敢使用动辄200倍、400倍的交易杠杆。
在姜先生看来,高杠杆交易的投资者就像“肩上压着重担的行人”,路上稍有障碍就足以令其摔倒。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持仓已经超出他的承受能力,而拒绝亏损、不懂止损却是导致其交易心态不好的直接原因。
相比在其他投资市场上的止损,在外汇、期货等高杠杆交易上的止损更显得犹如重要。一旦在外汇交易中做错方向,必须当机立断,关键时刻还要有壮士断腕勇气,因为保足本金,才有日后翻本的本金。
■“投资败局”警示录之五
一位贵金属盛筵埋单者自白&&&
“局中人”最易迷失大趋势
主角:贾先生
经验谈:任何事物在经历一番爆炒后,都将进入回归价值的慢慢跌途中。如何避免成为盛筵狂欢后的埋单者?投资人必须要看大趋势,如果长期趋势向下,切忌去接“下跌的刀子”,也不要幻想在跌势中抢反弹。不过,深处市场之中的“局中人”,常常为短期因素所障目,从而迷失于大趋势的重山之中。
一位贵金属盛筵埋单者的自白
当银行理财经理指着电脑里缓升的走势曲线,并预言白银有望成为继黄金之后的又一个爆炒品种时,曾在股市中被一众股评人伤害至深的贾先生并不为所动,但他却心中默记下了这一此前从未了解的投资品种——纸白银。
这一发生在2010年9月的对话场景,事后每次提及,贾先生言语中都会流露出对那位理财经理的佩服之情——纸白银价格从当年9月的4.5元附近一路疯涨,到2011年4月已涨至10元上方,并成为2010年以来涨幅最大黑马品种。
不过,面对一路涨势汹汹的纸白银,对投资心有余悸、且不喜欢追涨的贾先生却迟迟没有入场。直到2011年“五一”当纸白银经历一番暴跌至7.5附近时,他才开始进场抄底。
“相比黄金每克300多元的价格,白银每克不足十元的价格显然并不高,况且欧美各国仍在延续货币宽松政策……”在错过十年黄金牛市的后,贾先生为自己找到了在白银强势回调之际大胆做多的理由。
2011年七八月间,是贾先生投资纸白银最快乐的一段时光。白天他看到遭遇欧债危机的股市跌跌不休,晚上下班他则坐在电脑前,看着超跌反弹的纸白银价格连续反弹,他庆幸自己从股市转战纸白银市场的正确决策。
不同于A股每天4小时及“T+1”的交易规则,纸白银几乎全天候交易,而MACD、KDJ等股市上常用的技术指标也大有用武之地,于是,在纸白银最活跃的晚上10点至凌晨2点时段,贾先生常常做些盘中交易,赚得不亦乐乎。
在短暂的夏季蜜月之后,当年9月一根暴跌27.4%大阴线吞噬了贾先生所有的利润和部分本金,当2011年底,纸白银价格已从当年最高每克10.44元跌至5.32元,区间最大跌幅接近“腰斩”。
“同期黄金的价格也在下跌,但跌幅却远远小于白银,为什么价格本来就不高的白银仍遭遇如此惨烈下跌?”由于实在无法忍受本金亏损折磨,贾先生不得不在2012年初反弹中割肉离场,空留下熬夜鏖战一年仍亏损30%的投资败局。
今天看来,无论是黄金也好,白银也好,过去十年的贵金属盛筵无疑已经落幕,而敢于在高位接盘的投资人,无疑成为这场投资盛筵狂欢最终的埋单者。
“局中人”最易迷失大趋势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人成语诗词中的寓意,亦适用于投资市场中的“局中人”——他们常常为短期的因素所牵引,从而更易迷失于大趋势的重山之中。
对于近期贵金属价格的暴跌,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解释称,判断资产价格的走势要遵循“小因果要服从大趋势”的原则。尽管美国都QE4了,故今年应该买黄金,但这是“小因果”,而从年K线上看调整才是“大趋势”。
回想近两年经过爆炒的品种,棉花、豆粕等曾经显赫一时的品种,哪一个不是在投资狂欢盛筵后留下一地鸡毛?任何事物在经历一番爆炒后,都终将进入回归价值的慢慢跌途中,而在下跌途中抢反弹,无疑也是火中取栗。
经过空仓近一年后,不甘心投资失败的贾先生决定再博一次。今年4月,当纸白银跌至每克5.3元的前期“双底支撑位”时,他迅速加足仓位。不过,在经历短暂反弹后,纸白银价格破位下跌,至上周末已经跌至4.2元下方。
幸运的是,这一次贾先生并没有死扛到底,而是在跌破5元止损价后果断离场,尽管再次以亏损而告终,但他却避免了此后一番血雨腥风的杀跌。
对于清明节以来的金银价暴跌,贾先生称之为“下跌的刀子”——在下跌趋势中,不要试图幻想抢反弹,因为趋势向下,亏的概率要远远大于赢的概率,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他不敢轻易去尝试“小概率”的赌局。
实际上,在投资过程中,影响投资人的信号源很多,但市场中人却对利好消息过分解读,却易于忽视与之对立的利空消息。因此,对市场保持适当的距离,屏蔽无关大势的“小因果”,“大趋势”也就更容易掌握。然而,对于长期浸淫于市场中的“局中人”,能不畏浮云遮望眼,参透市场运行的大趋势却又谈何容易?
■“投资败局”警示录之六
“笃信”渠道信用付出代价&&
投资人亲历“买者自负”惊险一课
主角:银行“飞单”受害群体
财龄:2年以上
经验谈:本不该笃信,更不该盲从,与其稀里糊涂地坐“过山车”,不如自己动动脑筋做些研究,即便亏钱也知道错在哪里。
投资理财的陷阱无处不在,相比来自股市、楼市、汇市等主动性市场的个案投资败局,接下来登场的将是一组群体投资败局:他们或是笃信渠道信用而参与某一理财品种的集体受害者,他们或是生于社会底层却幻想一夜暴富的“彩民”。
从某种意义上讲,尽管此类群体性悲剧色彩早在产品设计之初即已注定,但其投资人却有一个相对共同的特点——从对发行渠道的“笃信”,到一哄而上的“盲从”,及至最终付出的沉重代价,亦具有投资败局警示的标本与普适意义。
因轻信“银行信誉”而失足
在经历近一个月苦苦煎熬后,数十位参与“中鼎入伙计划”的投资人终于等来了某银行的赔偿协议。根据协议,他们将获得除利息外的全额本金赔偿。尽管他们最终也不清楚赔偿金由谁垫付,但能收回本金,却是他们此时最无力的胜利。
“我原本要买该行一款预期收益率5.8%的理财产品,单子都填好了,但后来却被告知贵宾理财室有款12%收益率的产品销售,100%无风险。”上海一位投资者回忆称,当他看到很多人也都签了协议,他也听从了银行理财经理的建议。
后来的事实证明,陷入理财陷阱的并不止他一个人。2011年年底,这家银行与数十位投资者签订“中鼎入伙计划”协议,管理人为通商国银资产管理公司,但资金实际使用方——河南商人魏辰阳,却早在产品发行前资金链即已断裂。
“如果当时知道是这样,别说收益是12%,就是120%,我们也万万不会签约的!”回想当时的签约场景,有丰富投资经验的投资人老李称,此前他经常在碰到各种高收益理财产品,但他都没有参与,而这次却因轻信“银行信誉”而失足。
一款原本被银行拒之门外、财务上瑕疵百出的“次贷”项目,缘何绕过银行风控的重重审查,最终摆上了银行贵宾理财室?业内人士透露,包装这些项目的投资公司,正是利用了银行管理漏洞与投资人对银行信誉的笃信。
一方面,迫于沉重考核压力与扭曲激励机制,银行基层理财经理更倾向于代销来自返点甚高的“飞单”,而非销售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另一方面,缺乏风险辨识能力、而又笃信银行信誉的投资人倾向于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买者自负”惊险一课
在过去多年里,股票、基金、期货等高波动投资品种,曾让不少投资人伤害至深,而相比之下,尽管银行理财产品、信托等固收类产品的收益并不高,但发行机构“隐性担保”和甚少违约的事实,让他们毫不忌惮“买者自负”的理念。
所谓“买者自负”,即投资者必须对所进行的投资负责,无论盈利或亏损均由投资者本人自行承担。当然,作为投资行为的管理方金融机构而言,也必须履行“卖者有责”的责任。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时至如今,“买者自负”这一理念已在股市等权益类领域深入人心,但却在银行理财等固收类领域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是因为银行信誉的隐性担保和投资人视其为“最终风险兜底”的根深蒂固观念。
此前曾炒过股票,买过基金,甚至参与过民间借贷的老李,在购买“中鼎入伙计划”前,曾有过十分惨痛的投资教训,多次投资失利后,他决心选择银行理财产品——这一让以银行隐性信用担保、此前绝无违约的理财工具。
在老李看来,银行发行和代销的理财产品从未有过违约案例,即便出现亏损,如果规模不大,银行也出于声誉而自行垫付,这几乎已成行业潜规则。抱着如此的侥幸心理,老李和数十位投资人险些掉进了这一血本无归的陷阱。
毋庸置疑,金融机构“刚性兑付”潜规则终将会被“买者自负”的法则所打破,这也是符合现代法治精神。而此番“中鼎事件”,无疑也让厌恶风险,却一直笃信银行信用的投资人亲历了“买者自负”的惊险一课。
“本不该笃信,更不该盲从,与其稀里糊涂地坐过山车,不如自己动动脑筋做些研究,即便亏钱也知道错在哪里。”在听闻银行代销产品出事后,一位此前曾轻信银行理财经理至今仍深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