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乡巴佬,有点钱但形容目光短浅浅,估计和他在农村工作有关,在一落后县城买了100多万商铺,居然不去大城

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我觉得也是
hangyyyy &7-05 08:28
•••••
那也是他自己的钱,为什么我感觉你在际?
蘇蘇小仙女&7-05 11:21
猜你感兴趣《股市众生相》
&《股市众生相》
----一个证券部经理的手记 & &
&作者: 有 洵 阿林:跳来跳去的人&&& 题记:股票不仅给人发财的机会,也是一些有心人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改变命运靠自己。&&& 我写的第一个人是很普通的人,普通得在大街上谁都可以忽略他。他有一副大众型的面孔,相貌上没有什么值得人们特别留意的特征,不会给人什么好感,但也决不会有什么恶感。我与他认识是在十年前一个很平常的夜晚。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宵夜出来,路过图书馆。他忽然从黑暗中闪出,拉住我,说:&先生,我有几张美国三十年代的债券,值十几万美金,不知道怎么去换&&。&他话音未落,我马上想到这是报上登载过的骗人伎俩:先引起你的贪念,然后是愿便宜卖给你,当然都是假的。我说:&你们呀!搞来搞去就是这一套,有什么意思呀!骗人也要搞高明一点的嘛。&他听了一怔,似乎也觉得十分无趣,便讪笑着回答:&是的哦,是没有什么意思啊!&随手把手上的&债券&揉成一团,朝沟里一扔,就消失在黑暗中,我一时也目瞪口呆。&&& 第二次碰见他是在一年之后我的办公室。我已经在证券部里上班了。他走进来,西装领带,夹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我马上认出了他,不等我开口,他已彬彬有礼地递上一张名片,上面写着:漆林,经济学硕士,&&证券画册编辑。他认真地盯着我片刻后,迟疑地说:&你好象挺面熟的,我们以前是不是打过交道呀?&&也可能吧。&我故意含糊其词。谁知他却借此滔滔不绝打开话题:证券发展离不开券商的努力,&&券商需要大力宣传,&&我们策划了一本证券商画册,装帧精美,有领导人题词,因篇幅有限,只收集40个券商,你因为是熟人,我专门留下篇幅给你们证券部,只需要4万元宣传费,就有许多优惠&&。原来是来拉广告的。对这些用公款包装个人的事,我一向没有什么兴趣,但我的太太也曾干过一阵经纪,常给我倾诉拉的苦衷。因而碰见此类人物,我都要客客气气接待一番,不立马将他们打发走。于是我故作感兴趣的接过资料,认真地看了一遍,提出几个不轻不重的问题,最后热情地交换名片,答应考虑后再进一步联系,临走之际他紧紧握着我的手,眼中充满着热切的期待。等他走后,我将留下的资料丢进抽屉,想想以后来了又要耽误我好多时间,吩咐门卫,以后他如果再来找我,就说我不在。&&& 我以为从此不会再碰见他,事实上,我的确已经将他忘记了。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每天太阳升起又落下,股市涨涨又跌跌,忙忙碌碌的事情这么多,谁会将这些过眼烟云的人物记住呢?这一天,我们公司组织了一个大型股评报告会,请了一批股评人士来作报告,要我带员工去参加。其中一个上台一说话,我就觉得特别熟悉,这莫不是那个漆林吗?但是看他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气定神闲的模样,又有些疑惑。我问旁边的人这是谁呀?&听说叫阿林,是最近刚冒头出名的一评专家&,同事回答说:&据说他预测非常准&。阿林、漆林是不是一个人?报告会后,照例饭店吃饭,我与阿林刚巧坐一席,席间我多次盯着他,以求引起他的注意,他都不动声色地把目光移开。散席之后,我终于逮住机会叫住他,说:&你的架子好大呀!见了熟人都不打招呼&。&哪里,哪里&阿林尴尬地回答。从此之后,我开始注意阿林的,看来他非常活跃,经常在电视台上露面,名气也越来越大,据说,请他做一次股评报告的出场费已达5位数。证券部的客户纷纷要求请阿林来作股评,我的助手不知听谁说我与阿林相熟,就要求我出面去邀请。于是我拿起电话找到他,把来意说明以后,又婉转提出能否将出场费降一降。只听电话里传来阿林那熟悉的声音,&好说,好说,我们还是老朋友嘛,本来讲一场不收钱也可以,但是行规不能破坏,那就打个八折吧!。&
骆叔:股道酬勤&&& 题记:我们不奢求长久的辉煌,不追求短暂的贪恋。在证券上留下汗水,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有意义的回忆,我们便觉得快乐和安心。食为有,忙为乐,勤为富,忍为力。我认识骆叔已经很久了。那年我初到,参加了一个民间的股市沙龙,骆叔就是其中一个活跃份子,似乎也是组织者之一。那时的股市沙龙,人员混杂,水平参差不齐,谈的内容也很广泛,除了股票,还谈炒邮票、炒戏票、炒球票、炒美国一平方米的土地证、炒惠州的房产等等,当然主要还是交流对股票走势的看法。不久,骆叔进了一家咨询公司,开始写股评文章。&&& 骆叔的文章写得通俗、平民化,很多股民都喜欢看,他擅长把生活中的语言用于股市之中,叫人倍觉亲切。比如股市的尾市效应,他形容为狗尾巴摇动狗身子。股市欲涨无力,他又说,这是主力无心恋战,散户节节抵抗。据说许多股市术语都是骆叔发明的。比如购买股票的人,世界各国都叫者,我们国家却叫股民,其含义又带有专职、炒卖之意,非常贴切。据考证最先启用这个称谓的就是骆叔。再比如套牢,形容买股票原指望赚钱,谁知一下子跌下来,抛也不是、再买也不是,只好眼巴巴地等着,复杂的心情、尴尬的情景,无可奈何的境地,只用二个字就涵括了。把这种情况叫蟹货,或者叫蟹民,虽然形象,但太粗俗。西方国家叫the trapped ones意思是被捕一族,都不及我们所称的&套牢&,既直观又形象,生动通俗含蓄,算得上是民族风格,中国特色。现在有些人将意思延伸开来,把结婚也叫套牢,打工也叫套牢,用途越来越广,看来新华字典也必须将这个词收进去了。类似的股市术语,骆叔首创的还不少,如抄底、斩仓等等。我曾对骆叔说:你也应该申请专刊才是。&&& 其实骆叔最辉煌的时期还是94年。那年,股市升到368点时,一天他发现总发表他文章的刊物突然把他的文章放到了第二篇,而第一篇文章的作者居然是刘叔,本来刘叔也是他沙龙时代的朋友,平时关系也不错。但竞然不通过商量,就压骆捧刘,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给个说法怎么能行?骆叔越想越气,但自己平民一个,不能把刊物封掉,把主编撤掉,还是拿起笔作刀枪,施展自己的如椽大笔。他刘叔不是说股市还要涨到600点吗?我偏要说跌。于是这一场笔墨官司打得昏天黑地,难解难分。稍微有点历史的股民恐怕对这次争辩仍记忆犹新,双方都搬弄了不少一知半解的西方股市理论,也发明了不少股市术语。最后争论未有结局,却一路跌下来,最后竟跌到94点。骆叔由此名声大振,一战成名,春风得意。可惜那时没有机构来评选股评先生,否则中国第一股评的桂冠非骆叔莫属。其实骆叔得意之余,心里也暗暗叫苦,他自己在260点时就已经急急杀进去,满仓至今,亏损大半。股市无底,果不其然,自己实在也未能预料得到。赢了名声,输了金钱,大概许多股评家都是这样的吧!
#p#副标题#e#&&&& 不久,骆叔自己成立了公司,开始卖咨询报告。凭着旧日创下的声名,加上那时股市咨讯又少得可怜,骆叔因势利导,推出每日传真报告,分析大势、推荐、研判、内容丰富,受到的热烈欢迎,高潮时,一份报告居然卖到5万元,骆叔着实赚了一笔。不久便置了新房,邀我去参观,复式,全新家俱,不愧是&成功人士,二次创业&。我问骆叔,你在股市一定发了不少财吧!骆叔说,我给你讲个故事。三十年代美国旧金山出现淘金热,大批人蜂拥去淘金。这时一个人发现淘金现场缺少干净的饮用水,于是毅然决然放弃淘金去卖水。几年过去了,大多数淘金者都是失望而归,只有他卖水却发了大财。其实我这几年卖报告的钱远远多于炒股赚的钱,也是赚的&卖水&的钱。&&& 斗转星移,股市仍在发展,骆叔很久都没有碰见了。这天收到一本书,书名叫中国股市,著者赫然是骆叔的大名。翻了翻内容发现有不少都是当年股市沙龙的回忆。有心读一读,一想,远得很,不必过急,一放就放过去了。&&& 股市生活总是这样忙忙碌碌。现在每天都有铺天盖地的咨讯和,有报纸、有杂志、有互联网、有各种各样的分析报告、有数不尽的点评,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比之旧日,真是不可同日而语。有时偶而会想起骆叔的文章,和那平民化的语言,就象想起小时候吃过的家乡小吃,总觉得特别值得回味。当然,若现在真正拿出来也是不合时宜的了。
彭姨:内心财富无价宝&&& 题记:一个人除了追求物质的财富,更要追求内心的财富。物质上的欲求,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而内心的充实与满足才最是平实而难得。所以股市之外还有其他,要&知足常乐&,唯有内心的自在和快乐,才是最大的财富。&&& 彭姨是我们营业部里最节省的客户,她一年四季永远是那几套衣服,真可谓是十几年不变。热天是一件短袖的暗花衬衫,从衣领的毛边可以看出有些年头了,脚下蹬双全都找不到第二双的塑料凉鞋。天凉了,穿一件内地式样的暗格春装,脚下却不伦不类套一双运动鞋。我常常开玩笑说:&彭姨,你走在街上,十个人中有九个会认为你是一个下岗工人,哪知道你是一个大款啦!&&我算什么大款。&彭姨白了我一眼。真的,彭姨是一个大款,而且是超级大款,她的资金量已达到8位数以上。她应该到大户室里去操作,但是她却总在散户厅里,望着一闪一闪的大屏幕,很辛苦。我不知道彭姨是什么时候发财的,在我来这个证券部之前,她就已是个大户了。她买股票,就是会捂,跌了也不抛,心态特别好。按说她做长线,不需要天天来,但她每天两次来报到,雷打不动,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彭姨是个老师,不坐班,有大把的时间,来了也不和人搭腔,静悄悄地呆在一边。有时和她女儿一起来,她女儿倒是性格开朗,爱嘻嘻哈哈和别人开玩笑聊天。&&& 彭姨发财的秘密是她女儿透露出来的。原来在96年股市火爆时,彭姨发现每天11点钟都有一个穿着入时的女士来证券部,不声不响就在外面散户大厅的自助电脑上下单买股票,买完后,这只股票马上就大涨起来。彭姨悟出了门道。于是天天就候在那里,俟她一买完,一看见成交回报随即就跟进,天天一个来回。那时也没有什么涨停板制,于是日日都有20-30%的进帐,有一次买了&东北电&,当天竟涨了一倍。几个月时间过去了,彭姨赚了个盆满钵满,那位&神秘女郎&也不来了。后来把她买的股票一分析,都是某著名券商做庄的股票,看来这里是他们的一个分庄,而彭姨不知不觉做了个老鼠仓。证券部的人知道此事后都很生气,纷纷骂彭姨不够朋友,有不告诉大家,彭姨听了也不作声。也有人替她辩解,如果告诉大家都跟着买,岂不是把庄吓跑了,想想也是,于是大家心里也就释然。&&& 不过,证券部的人普遍不喜欢彭姨,都说她孤寒、小气。彭姨的确小气,证券部中午免费给客户提供盒饭,彭姨总是要拿三盒,一盒自己吃,两盒拿回家给老公和女儿。她老公在很远的地方上班,要走半小时路回来吃这个盒饭,然后再走半小时路回去上班。有一次,证券部开客户座谈会,散会后,彭姨不等人走完,就从包包里拿出一个铝锅&&那种烟薰火燎的旧铝锅,把每张桌子上吃剩的瓜子、糖果等都扫到铝锅里。我们办公室主任很生气,对我说:&我们开会,她凭什么来捡便宜呀?&我说:&算了,算了,本来你们也不会要这些剩下的东西,顺便做个人情吧。&办公室主任嘟嘟嚷嚷地说:&话虽这么说,可她不能这么做嘛。&有一天,客户经理对我说,彭姨的老公病了,是癌症,住在广州医院里。我说,怪不得这几天没有看见彭姨,她是我们的老客户,应该去看望一下。第二天,我买了礼物驱车前往广州,到了彭姨老公的病房,看见彭姨老公一个人打着吊针,冷冷清清,问起彭姨,回答说上班去了。&多请几天假,年终奖就要扣掉了&,彭姨老公认真地说。我心里不由无名火高起:&扣就扣呗,总是病人要紧嘛。&&不要紧不要紧,这里条件还不错,有事我会叫护士。&彭姨老公一脸忠厚,我反而无话可言。不久听说彭姨老公去世了,彭姨又开始到证券部来。她特地到办公室找我表示感谢,我实在忍不住说:&彭姨呀,钱是赚不完的,你要注意身体呀!&彭姨说:&你不知道,我们过去在内地多穷呀,穷怕了,现在有点钱,好象是做梦一样。&我说:&彭姨,穷和富是相对的,一个富人虽有很多的钱,但他不满足,还想赚更多的钱,他就还是一个穷人;一个穷人虽没有什么钱,但他很满足,因为没有什么奢望,他其实是一个富人。&彭姨很用心地听着我的话。&&& 不久市里号召捐献寒衣支援贫困山区,证券部员工纷纷拿来家里的旧衣旧被,不少客户也闻讯响应,捐献的衣物堆了半个大堂。这天一辆天虹商场的送货停在证券部门口,司机找到我说:&你们买的50床棉被送来了。&我很奇怪:&我们没有买呀!&&怎么没有,你看这是送货单,说是买来捐献给山区的,上面写着购货人彭小英。&&彭小英,彭小英是谁呀!&我大声问,大家都面面相觑。还是财务部的会计反应得快,&彭小英不就是彭姨嘛!&
#p#副标题#e#&
蒋主席:细细注,大大声&&& 题记:最紧要是赚钱,其次是兴趣,其他原因更为次要。不过很多人都重视自己的面子,无论赚蚀,都喜欢炫耀、夸口,如同鸣的锣,响的钹,空有其声,没有内涵,这就是细细注,大大声。&&& 证券部里各色人等均有。机构们常把门关得紧紧的,进进出出都是步履匆匆,神色凝重,偶然把门打开,可见里面烟雾腾腾,资料、报纸铺天盖地,不知又在策划什么。而个人大户,则是大手进大笔出,或气定神闲,或气急败坏,或喋喋不休,或高深莫测。还有众多的小户、散户,他们小心翼翼地打听,窥测大户动向,辛辛苦苦研究公司资料,为上涨一分钱而欢天喜地,似乎有莫大的成就感。&&& 当然还有一些人&&每个证券部都好象少不了这种人,他们也不是大户,但有比大户更多的信息;他们既不是股评家,但比股评家还喜欢评论股市和传播股市的。他们的资金可能只算是小户,但远比大户有地位、有风度,或者得到更多的优惠。他们关系广、门路多。说起公司,他们认识很多的董秘,而且很多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说起庄家大户,他们也认识一些,不时参与他们的商谋筹划;说起证券部的老总,他们更认识一堆,经常与老总们吃吃喝喝,上歌舞厅、泡桑拿、打保龄球,每天晚上的节目都是排得满满的。这种人是多方面的代表:对于公司,他们是股民的代表,可以从他们那里听到反映,动向。对于庄家,他们是公司和券商的代表,因为他们有渠道有关系取得公司信息,争取券商的融资。至于对证券部老总来说,他们可以拉来庄家、介绍资金、联系大户&&这是老总们求之不得的事呀!而对于股民来说(他们本身就是股民),他们简直是信息的化身,传闻的总汇,于是那些婆婆妈妈、大嫂阿婶们尽管受尽他们的白眼,还是急切地望着他们,听着他们压低着的嗓音传送的庄家动向或者其他传闻。这些人叫什么呢?&混混&?&中介&?&股托&?&&很难用确切的字眼来定义他们,就用一个中性的字眼&&股市润滑剂。&&& 小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我们证券部炒股已经两年多了,他不是庄家、大户,也不是经理、老总,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绰号:蒋主席。千万不要以为这是一个贬义的称呼,其实这是对小蒋热心快肠、大众、周旋各方的褒奖。主席者、工会主席也,就是那种什么事都要管,但什么权都没有的工会主席,从这也可以看出,在,工会主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 不过小蒋还是一个不错的人,他很热心,甚至有些无私,他总是想帮助人,不管你需不需要,不管你欢不欢迎,不管你重不重视,他都把知道的每一点、传闻、动向告诉你,然后总要加上一句话:千万不要扩散,你自己买就行了。小蒋的有时候的确特别准,但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你常常无法把握,你刚刚听他建议买了一只股赚了点钱,接着第二只你加码买进,马上就亏得一塌糊涂。尽管如此,小蒋的建议仍然不断。小蒋在我们证券部也立过大功,那是有一次他发现一只股票连续一个多星期每天收市价的最后一个数字都是8,看来这只股票有庄,而且庄家很强,想收在什么价位就是什么价位。小蒋立即把自己的观察成果讲给大家分享,于是证券部不少人买进这只股票,后来这只股票果然拉升,大家都赚了一笔。&&& 这一天小蒋神神秘秘的要我把钱准备好,因为他马上要帮一个庄家去操盘。其实我不是唯一知道这信息的人,因为只隔一天证券部都传遍了小蒋的&艳遇&。与他相熟的纷纷找他吃饭,不相熟的也来打听。过几天,小蒋果然划来2000万资金。晚上小蒋打电话告诉我要做的股票,并且说会连拉5个涨停板。我打开电脑,看这只股票从底部已经涨了一倍多,但近几个月来一直在高位徘徊,蓄势待发。既然小蒋带来的是第一线的,追一把看来风险不大,5个涨停板不指望,有三个就不错了。我越想越兴奋,这时电话铃突然响了,拿起来是小蒋嘶哑的声音,看来也是够辛苦的了。原来他要求追加透支,我一听有些为难,公司规定,不能超过50%,他破例了,但是一想,以后还要靠他,咬咬牙同意了。股市上就是这样,竞争是这样激烈,对于证券部来说,谁有资金,谁就是上帝。第二天,这只股票果然高开,不一会儿就封在涨停板上,下午成交量放大,但依然封在涨停板上。收市后只见小蒋趾高气扬走来逛去,满证券部都响彻他的声音:大家尽管买,我最后来拉。又听见他拿着电话筒在介绍:&8个、8个涨停,绝无问题。&一天之间就多了3个涨停,我不禁有些好笑。第二天这只股票成交量继续大增,但涨势无力,收市只涨了3%。我问小蒋:&怎么回事呀?&小蒋回答:&没问题,获利盘太大,洗洗盘而已。&第三天这只股票收阴,第四天跌去5%,我一看不对路,马上把买的货抛掉,一算帐,还亏了手续费。从此这只股票就停在那里,不死不活,成交量萎缩,无声无息。小蒋也不见踪影,手机关机、call机不复。证券部里议论纷纷,有人骂他是一个大骗子,也有人说他受了别人的骗,庄家虽然要他操盘,实际他没有支配权,只是借他的手,明进暗出,大量抛货,利用他的嘴造势,哄别人接货。一个多月后,小蒋才到证券部,还是那张洋溢着笑容的脸,热情讨好的声音。据说他的股票也抛了,这次亏损累累,用他的话说是被PT了。&&& 蒋主席又换了一个证券部,听说他混得不错,资产又慢慢在增加&&
小朱:能得不能失&&& 题记:贪恋本是驱策人努力向上的动力,但若不好好控制,就不免成为夺命杀手。中国的传统提供的是鼓励人奋力向上的&求得&之路,其实人们的许多烦恼和痛苦都是因怕&失去&而引起的。股票上的&所得&,很多是水中月、镜中花、纸上富贵。比较和计较常使我们沉缅于&所失&而不能自拔,所以星月法师曾说: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可让我们细细体味。&&& 我的办公室正对着散户大厅,透过大大的玻璃窗,每天可以看到大厅里的人来人往,全神贯注于显示荧屏,或点头或叹息,或跺脚或狂喜。每有异动,人群就一阵躁动,犹如海啸掠过,纷纷奔向柜台和电脑下单,唯恐错过时机。股市中人的那种疯狂,我是领教过多次。一次是刘鸿儒三大救市政策出台第二天,早上开市,汹涌的人群不等铁门拉开就奋勇冲进来,铁门受不住巨大的推力而轰然倒下,人群就践踏着铁门蜂拥扑向柜台。这不是在买股票,简直就象抢救命的粮食。还有一次,排队的人挤来挤去把厚厚的落地玻璃窗挤垮,巨大的玻璃砸下来,不少人受伤,我不得不叫派出所的干警来维持秩序。我也听说过90年股市火爆时,证券部里一个排队位,转让价是100元,前五名是1000元。当时各存折因存准备金的人太多而断档,存款单几天就用完而来不及。
#p#副标题#e#&&&& 中国人对股市的热情,有人斥之为赌性太大(吴敬琏就说中国股市是个大赌场),有学者称之为饥渴症,我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疯狂。其实疯狂的背后就是风险,这一点连证券部的保安都逐渐明白。2000年春节后股市大涨,科技股大发神威,一些人纷纷追高价股,100多元的亿安科技也敢买,因为传说要涨到500元。川流的人群使证券部外收停车费的老头也发了一笔小财,因为人们存车都是掏5元或10元钱不要找零,没有时间等。证券部的保安都说,这情况肯定有问题,我们看多了&&。果然其后科技股大跌一年,许多人血本无归。有时,听保安的话甚至比许多股评家的话要强不知多少倍。&&& 小朱就是在一次股市高潮中来我证券部的,他是哪里人不知道,多少岁也不知道。中等个头,很虔诚的面孔,总是洋溢着卑微的谄笑。他的钱不多,本来只够在散户厅坐坐,但是他东说西说,也挤到大户室里,有专门的电脑供他下单。他做股票一开始就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敢追涨。有一阵每天一开市,发现快涨停的股票就马上追进去。这种方法有时也蛮奏效,几个大,如九江化纤、南玻、湖山、海虹都被他逮住过,虽然没有守住,也狠狠赚过几笔。他第二个特点,就是敢买垃圾股、问题股,凡是ST、PT的股票,他特别关注,越是有坏、越是出澄清的股票,他越感兴趣。许多人对他的作法都嗤之以鼻。可也奇怪,中国股市就是这个特点,好的股票不涨,差的股票反而活跃,他时常能赚到钱。小朱做股票的第三个特点是跑得快,股市上的术语称之为短线高手,看得准就赚一把,看错了立马斩仓走路。当他认定这只股票会涨,就会信心坚定,毫不犹豫,下单果断。但第二天若发现这只股票走势不对头,或表现迟钝,或成交淡静,或者就是感觉不痛快,便马上抛掉,换另一只。说实在的,我们券商很喜欢这种客户,他们钱不多,但操作频繁,天天都有来回,有时钱没有赚多少,手续费倒赔进不少,简直在为证券部白白打工。&&& 小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固执,但是当时我并未留意到。这一天,小朱找上我,要求高倍融资。那时对透支的管理监督远不如现在这样严格。但是他要求的是百分之二百的透支,我没有答应。说实话,倒不是我有多强的预见性,我只是隐隐约约感到不对头,一种本能的反应而已。&&& 他很固执,一直缠着我,说有一只股票的,非常准确,保证赚大钱,他要抓住这个机会。他一直呆在我办公室到下班,晚上又打电话到我家里。第二天我去总部开会,听说他找我一天。后来他转到另一个证券部,听说他融到一笔私人的钱,将他自己的钱作为抵押,捆在一起操作。很可惜,股市跌下来了,将他的股票套住了。后面的情况,我是听别人说的,他的钱全部输光了,包括从亲戚朋友那里一分一分凑拢来的本钱。他在没有朋友,一个人住在农民房里。这时我们才知道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心态不好,也就是情商太差。于是这一天事情终于发生了,他自杀了。事情的描述有许多版本,最普遍的版本是他用最后20元钱,买了一瓶啤酒和一包猪头肉,爬到大厦的楼上,慢慢地吮吸着啤酒,把一包猪头肉吃得干干净净,他面前呈现的是那繁华的夜景,脑子里闪过童年的梦想和刚进的憧憬,闪过过去股票战绩的辉煌和曾经拥有的财富。晚上2点,当华联大厦的大钟当当敲响,他如一道弧光落下,定格在空寂无人的马路上&&。我们是在第三天才得知这个,他身上没有任何证件,因而公安部门费了很大劲才查清他的住所和职业&&炒股票。证券部轰动起来,股市的风险、凶险和无情,大家一下子感觉到如此真切。这件事让证券部议论了许久,刚刚平息,又轰动起来,因为有一个女人抱着小孩来到证券部,原来是小朱的老婆,她是应公安部门要求来处理后事的。证券部的客户自动凑钱周济她。据说她满脸泪水,只有抱着的小孩,睁着大眼看着陌生的环境,无动于衷,手里拿着一个面包。&&&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日子一天天过去,股市一天天发展。证券部里人来人去,早已把小朱忘个干净。只是我常常会不自觉地问自己,如果当初答应他透支的要求,并因此而监督帮助他,是不是不致于发生以后的事呢?我很难回答。每天我打开电脑,屏幕上无数股票的价格在闪烁、在跳动。当然也有小朱曾经买过的那只,我不愿在这里说出这只股票的名称,因为这只股票的股价,现在是如此之特别,小朱在九泉之下肯定不能暝目的。
周壮:问世间情为何物&&& 题记:信仰可以改变命运,爱情可以改变命运,当然股票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只是当你在股市中驰骋、博杀、沉浮之时,不要忘记当初入市之初衷。&&& 周壮是公司周副总的老乡,当初是拿着周总的推荐信来找我见工的。我看他粗眉大眼,脸庞红黑,有点军人的气质,一问果然在部队里干过,刚好保安差人,问他愿不愿意,他一口就答应了。过几天,周总打电话来询问,听说安排他做了保安,很生气地说:&他不是有大专文凭吗?&我说,&哎呀!他没有说,我也不知道&&&。&算了吧。&喀嚓一声,电话就挂了。周副总是公司管理层中唯一的女性,身体高挑,年轻漂亮,很得人缘,我这个小经理可不敢得罪。于是立马将周壮调到部当客户经理。周壮也没有多言,走马上任。但因为之前已有的安排,于是证券部上上下下颇有非议。昨天还是保安,今天突然成了客户经理,于是一时成了怪物,背后难免有人指指点点。好在周壮也不在意,每天工作积极主动,抄抄写写,跑上跑下,份内份外的事抢着做,没有事时就躲在一旁看书。有一天晚上,我路过开水房,发现里面灯火通明,探头一看,原来是周壮赤膊在写什么东西,见我进来,嗫嚅着说:&这里安静,我写封信&&。&我不禁摇摇头,唉,这哪象个客户经理的样子。不久,报纸上见到周壮写的文章,见解虽一般,但分析大势、判断也象模象样。渐渐证券部的一些年纪大的客户也找周壮咨询和聊。他个子虽大,但说话细言细语,又特别耐心,不厌其烦地解释,一遍一遍重复也乐此不疲,大家的印象于是有些改观。转眼到了年末,营业部开联欢会,大家闹着表演节目,周壮大大方方站起来,唱一首《刘海砍樵》,边唱边舞,声情并茂,声正腔圆,颇有地方风味,大家一阵喝采,仿佛此时才正式容纳他。
#p#副标题#e#&&&& 不过周壮让证券部同仁刮目相看,还是在开年之后。我要求每个客户经理都要向客户推荐几只股票。周壮也写来了几个,我一看,这些股票代码后面都是8字,为0008深锦兴、0018深中冠、0028深益力、0048康达尔、0428华天&&。我很奇怪,问他,他说人不是迷信8吗?逢8的股票我看都会涨。这种奇谈怪论使我又气又好笑。可也奇怪,之后的中,周壮推荐的股票果然犹如出水的海鲜,个个又蹦又跳,尤其是0048更是生猛,当年涨了一倍多,我不得不感叹,看来股市评论真的不须深奥。&&& 这天公司突然来了一纸调令,调周壮到另一家证券部当副经理。一时间营业部里又议论纷纷,不过很快就风平浪静。在就是这样,大家拼命工作,拼命赚钱,不会有过多的时间去东问西说,你发财,我羡慕,但我不妒忌;你倒霉,我同情,但我不鄙视。大家目标鲜明,心无旁鹜,就是赚钱。可是,很奇怪周壮公开表示不准备去赴任。周总于是打电话给我,要我劝一劝。于是我约周壮一起谈一谈,周壮欣然同意。&&& 我们坐在名都的西餐厅,正是黄昏时分,隔着大大的落地玻璃窗,远处是一轮如血的夕阳,晚霞的余晖把餐厅照得金碧辉煌。周壮怔怔地望着这落日熔金的情景,缓缓地说:&你去过我的家乡吗?我们那儿虽然穷,但人杰地灵,风光旖旎,特别令人神往。&他让我先听一段他的故事。&&& &那是有一年的暑假,我们村里几个学生相邀去爬附近的一座山,同行的还有一个从城里来渡假的女孩。不知怎的,我和她落在最后面,我们一个劲地爬呀爬呀,等爬到山顶,只剩下我和她,我们气喘吁吁坐着休息,远处就是一轮通红通红缓缓下落的太阳,晚霞中,河流如带,村庄掩没在薄薄的雾霭之中,她随意地靠着我,我们都不愿讲一句话,耳边只是一阵阵风声和&&心跳声。我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时的情景。等我们回到村庄,已是深夜,整个村子都没有安息,我自然挨了一顿骂。她回城后,我们开始,一年后她考取了大学。我却落榜。再过一年,我考上部队的大专,在山沟里呆了三年,复员回到老家,忍受不了那沉闷的环境,于是到闯世界&&。几年来,我总是想着她,记着她,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初恋,实际上我们从没有说明过。&&你们以后还有联系吗?&我试探地问,周壮摇摇头,又点点头。我心中突然一动,似乎有些明白。我的脑子里浮现出周副总那美丽艳人的风貌,那妙语连珠、谈笑风生的风采,那入时的&&,而眼前周壮那憨厚的脸,倔强的嘴唇,黑黝黝的皮肤,我心中的一点点明白又开始茫然。&让我们唱支歌吧!&周壮走到卡拉OK机前,唱起一首流行的歌曲&&&萍聚&,大厅里顿时响起他那深情而沧桑的声音:&&& 不管以后将如何结束&&& 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 也不要言语的承诺&&& &&&&&& 我静静地听着,心中似乎明白许多。&&& 我到底没有完成周副总的任务,周壮也离开了证券部。听说帮一个人去管理资金&&炒股。从此之后我们很少见面,只是不断听到他的。先是发了,后来说是在做庄,他买了一辆奔驰600,和周副总的那辆一样。
 陈处长:平常一样窗前月&&& 题记:有时刻意做一件事很难做好,无心去做反而成功。佛教称之随缘。有些人雄心勃勃闯股市,总想立马赚个惊天动地李嘉诚,末了失败的可能性一定大,因为心态不好。抱着平常心顺势而为地对待股市,涨跌不惊,自在常乐,循序渐进,心静身安,相信股市内外都会有好的收获。&&& 陈处长可是一个老了。当年他从揭西山区调到时,还刚刚建市,机关设在一个旧祠堂里,没有宿舍,夫妻俩就借住在一个老乡家里。每天早上被轰鸣的打桩声吵醒,踩着自行车穿过泥泞工地去上班。后来,特区慢慢发展起来了,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有钱人也越来越多。那时,只要脑子灵活一点,就发达了。有的人去圈块地,弄个批文就卖几十万;有的人搞走私,最早的888计算器,就肥了不少人;有的人搞指标,计划内与计划外的差价,倒手就是几百万。可惜陈处长所在机关是个穷单位,无权无势,他本人又有山区人民的忠厚老实本份的优良传统,这几趟&好事&都没有赶上。好在特区房改搞得早,在园岭分了一套三房二厅,才算安顿下来。特区工资虽然高一点,但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一个儿子读高中,一个女儿上初中,老家还有三个老人需要供养,加上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总以为他在特区当了大官,发了大财,川流不息地总往他那里跑,家里仿佛成了接待站,客厅、饭厅也经常睡满了人。陈处长又是一个热心人,重亲情,来者不拒,这样每月又要破费不少。所以,陈处长来多年也没什么储蓄,房子没装修,还是几件老家运来的旧家俱,在机关算是经济不发达的&第三世界&。&&& 转眼到了88年,这天局里布置任务,动员干部买股票。市里9个信用社合并为发展,缺乏资本金,要发行股票筹集资金,但发行了几个月,还没筹齐。现在动员机关干部都去买,为市里分忧解难。于是任务层层压下来,陈处长所在处的指标是2000股,陈处长和另外一个李处长,两人回来传达,却招来一阵鼓噪:刚刚买了国库券,哪有钱买股票。股票是什么玩意,从来没听说过,以后又不还本&&。结果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愿认购,两个处长一筹莫展,只好各认购1000股,每股20元,共二万元。谁知第二天,李处长愁眉苦脸找上陈处长,原来昨天回家把认购股票一事向太太汇报,马上招来一顿痛骂,李处长还想解释一番:处长要带头&&,才开口又被嘲讽一番:什么捞什子处长,清汤寡水,你看&&&当了经理,坐的是奔驰;&&&当了老总,买的复式楼,只有你,现在的年头,还讲什么带头,反正,你有钱你买,我没钱。李处长家里的财权早已旁落,只好找陈处长商量。陈处长心肠软,马上说,你那一份我买下吧。于是回家与太太商量,好在太太贤惠,决定分头借钱,借来借去到临交款还差2000元,咬咬牙把刚刚买的进口冰箱转让出去,才算凑齐。
#p#副标题#e#&&&& 不久,上面发下股票,拿回家,想到一大堆白花花的银子换来的几张不黄不白的纸,心里怪不是滋味。还是太太想得开:权当我们晚来几年,这笔钱为特区做贡献吧。过了一年,发展分红,只分二角钱还要配股,许多人骂骂咧咧,把配股证都扔了。陈处长想想舍不得,又四处筹钱配股,李处长却暗暗庆幸自己决策果断。又过一年,发展分红为10送2,而且股票可以挂牌了。到了九○年,呼拉拉兴起了炒股风,特区证券园岭营业部前每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发展股票价格犹如雨后春笋节节上升,加上股票拆细,原价一元一股涨到20多元,又一路涨上来直到40多元。这样一来,买了发展股票的人可赚了。陈处长单位的人此时开始赞叹陈处长有眼光、有胆略,也有人说陈处长鼻隆额宽,有财运,门板都挡不住&&。陈处长听了自然高兴,嘴巴不说,脸上也施施然呈露踌躇满志的神色,只是见了李处长有点尴尬,且把得意之态收敛起来。&&& 谁知,股市火爆刚起,忽然吹来一阵冷风。有一个的驻深记者,不知是对股票不懂,还是革命警惕性太高,就股市热写了篇内参,送到,对股市圈圈点点大不以为然,还特别说到,在连机关干部都炒股成风,无心办公,人走楼空云云。这一下当然惹起上面注意,当即派调查组来深调研。上面有风,下面有浪。刚巧陈处长所在单位从内地调来一位新领导,姓纪,纪主任,据说资格很老,但官运一直不亨通,这次是让其退休之前,到特区沾沾财气。这个纪主任刚来伊始,总要动作一番,轻车熟路搬来内地一套,就是全局整风,人人检讨,个个过关。于是有人汇报了陈处长&炒股&发财史。纪主任一听不是滋味,老子革命几十年,迄今存款几千元,你倒好!一下子捞了几十万。这天在会上谈得兴起,不由提高了声音:有些同志炒股票,搞资本主义的东西,他难道忘记了入党时的誓言吗?&&&说者有心,听者明意。陈处长急惶惶回家与太太商量:这股票干脆卖了,把赚的钱去交党费。陈太太虽然是逆来顺受型的,但到底来特区几年,思想变化不少,说:怕什么呀!股票又不是我们一人买的,市里李灏书记也买了,一不是偷二不是抢,赚的钱光明正大。陈处长说:话虽有理,但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不听领导的话可没有好果子吃。俩口子商量来商量去。想想还是把股票抛掉安全。于是兵分两路,陈处长去上班,陈太去抛股。陈处长刚进机关门,迎面看见栏上贴着两张纸,一张红纸,是李处长荣升副局级调研员的任命;一张也是红纸,内容是欢迎陈处长到梅州挂职锻炼。陈处长一看,心中无名火高起:你们这样搞,老子股票就是不卖,一个电话通知太太停止出货,并把股票过户到太太名下,回家后收拾行李去了梅州。好在这场风波很快平息,中央调研组走了。陈处长的上司纪主任本雄雄勃勃地想在陈处长身上做做文章,谁知他整人的一套在行不通,遭到全局方方面面的无声反对,也只好悻悻作罢。过了年关,小平南巡的文章发表了,给证券定了性:可以试,大胆搞。股市犹如春风吹拂,又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火起来。&&& 转眼两年过去了,陈处长挂职回来。发展股票已涨到60多元。这天和老伴躺在被窝里,拿着计算器,算了一遍又一遍。当初买的原始股,加上这几年追加买的、配的、分的、送的、拆细的,一算下来,市值已达到300多万了。陈太感叹地说:真象做梦一样。不知怎的,算帐之后的陈处长对仕途之心竟慢慢淡散起来。又过了几年,搞机构改革,精简压缩机关人员,一些人闹死闹活,要加工资,要上级别,陈处长一声不吭就主动让贤。又过了一年,慨然退休,理由是革命几十年,趁身体好,还想干点自己想干的事。什么事?炒股。退休之后的陈处长对股票更加爱得真切,每天准时到证券部&上班&,回家又是画图又是查资料,晚上电话粥要煲半天,都是一些股友打来的,比机关上班还要忙,什么病痛都没有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心态又好,股票做得自然也好,证券部上上下下皆有口碑。转眼到了21世纪,这一年陈处长家里有几件大事值得一叙。一是送女儿到加拿大读书,陈处长夫妇拿出40万;二是房子装修,兼买家私电器,花了30多万;三是儿子结婚,陈处长给媳妇一个大红包,里面数目不详;四是在老家捐献一座希望小学,夫妇回乡一趟,县长、书记都出面宴请,很是风光。&&& 回到,接到一个电话,是原来的李处,后来的李局打来的。他也已经退休,说是想登门拜访。陈处长纳闷,自李处长高升之后,俩家来往甚少,不知何事来访,心里颇为猜疑。不一会李局长俩口子驾到,手中还拎一个果篮。寒喧之后一时无话,还是李太太能言善道:&老陈呀,你炒股致富,广有口碑,现在已是炒股专家,要带我们共同富裕呀!&陈处长听到她一口一声的炒股长炒股短,十分刺耳,但想到妇孺之言,也就淡然应之。谈到最后,才透出来意,原来是想拿点钱出来交给陈处长一起做做股票。&哟,这是我们的存折,这是纪主任的存折,他不好意思来,要我们代表,请你帮忙炒一炒&&&&&& 陈处长买股票的故事就讲到这里。许多人听说陈处长现在还有发展原始股,都说:发达了。陈处长也说:是呀,发达了。2月19日到了,这天陈处长一早就穿戴特别整齐出了门,他想在开市之前赶到红岭路口,那里有一幅巨大的邓小平画像,他要在小平同志逝世纪念日,给老人家献上一束花。
&吴部长:让我拥有一个梦想&&& 题记:年年岁岁,无非沉沉落落、是是非非,然而那初始的心,那颗能够感受阳光和自然的心,不能泯灭。在嘈嘈杂杂、忙忙碌碌的证券之中,问问自己,我们都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吗?我们拥有的,可能不会长久,我们向往的,却久久不会消逝。&&& 晚上,打开电视机,《经济半小时》中正播放一个矢志在办农场的人,荧屏中出现一个特写镜头,我不禁大叫:这不是吴部长吗!&&& 吴部长也是证券部的一个客户。他是一个大型企业集团的人事部长,年纪轻轻,风度翩翩,一表人才,聪明能干,很得领导的赏识,据说已被列入第三梯队的名单。吴部长工作很忙,所以很少到证券部来,大多是电话委托下单。本来象吴部长这种情况 ,应该是长线,看中一只股票,低位买进,然后捂住不放。可吴部长偏偏喜欢短线,因此,他每天都会打一个电话给我,问有什么,有什么好的推荐,向我咨询一些意见。有一阵,我的感觉特别好,选得比较准,吴部长的电话也来得特别频繁,而且一谈就很长时间,尽管电话中不时传来他办公室里其他电话的铃声,或者手机声,或者有人来请示工作的声音,他都听之任之,仍不紧不慢地与我交谈,有时实在迫不得已,就抱歉地说:你不要挂机,我讲几句再来。每次谈完,他总是加上一句:你帮我忙,我会感谢你的。我连忙说:没事没事,相互交流嘛。我不时收到吴部长的小礼物,如刮须刀、笔记本、桌上的小摆设、台历等。每逢年节,就有挂历、月饼、水果之类。后来,干脆用信封包一张购物卡送过来,可以在他企业集团下面办的商场购物。吴部长的股票做得怎样,我却不太清楚,不过总在增值吧!不然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积极性呢?
#p#副标题#e#&&&& 这天,吴部长打电话约我吃饭。我说:你是我的客户,应该我请你。他说:都是公家报销,无所谓啦,为朱老板的扩大内需做点贡献吧。他定的,也是他们集团下面办的,设施不错,富丽堂皇。我和他坐在一个大大的包房里,桌子大得有点不相宜。员进进出出,招待得特别殷勤。的经理特别进来两次,毕恭毕敬地嘘寒问暖,看得出对人事部长的尊重和巴结。吴部长很能喝酒,一瓶五粮液他喝了大半。我们俩边喝边谈,相当投机。酒过半席,吴部长睁着红红的眼睛突然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炒股吗?望着我诧异的眼光,他不等我回答,又说:你不要说赚钱这两个字,这谁都懂,还有其他的吗?我默然,我是一个证券部经理,每天面对各种各样的股民,他们来这里炒股除了赚钱之外,还有什么,我真的没有想过。这时吴部长拉开了话匣子。&&& 许多人炒股,固然是为了赚钱,但是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促使他们走进股票的还有别的原因。比如有的人学的是专业,或者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等等,他们的专业技能促使他投身于股市以施展自己的才能。有的人感叹于没有其他的渠道,他们有点钱,却很困惑,不是无钱的困惑,而是有钱的困惑,有钱怎么办,当然可以消费,如果一时不想消费怎么办?存,利率太低;买房子,资金需求量大;搞实业,无经验;做,怕受骗,所以鲁迅先生曾说:人生识字糊涂始。其实,人生有钱烦恼始。幸亏有了股票,给有钱人的钱有了增值的渠道,拿官方语言说,就是民间资金能间接。还有些人投身股市是为了快速赚钱,股票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赚到一个普通人一生都赚不到的财富,这就是一些企业家、小业主弃工炒股的原因,也是一些人在股市上滚打一番,就对任何赚钱都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的原因。还有些人心境平淡,认定股市是个相对公平的、简单的,不需要走后门,不需要请客送礼,不需要结党营私,不需要行贿受贿。在这里,尤其是二级,人人平等,你认为会涨,就买;你认为会跌,就抛,谁也不会因为自己是高官显贵、有权有势、公检司法,就可以低点买,高点抛。你赚了,是你的本事,你的智慧,你的运气,赚得高兴、安稳。你亏了,是你的失误,你的错觉,亏得干脆、服气;买卖之间,痛痛快快,淋漓尽致,不必苟且而营私。当然还有些人踏入股市是为了陶冶性情,交朋结友,消磨时光,欢度晚年,在赚亏之间体检人生的滋味&&所以每个人炒股赚钱的背后,都有他人生的哲理和追求。&&& &那么你呢?&我听得兴起,&你的背后是什么?&我追问。&&& &我投身股市,就是想挑战自我,战胜心魔&。吴部长依然侃侃而谈。&股票的确是个引人入胜的地方。风起云涌,变化莫测,考验人的智慧、经验、定力,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各种各样的魔障来制约自己,摧毁自己。在股市上,各种贪欲、恐惧、迟顿、疑惑、妒嫉、幻想、张惶都会一一表现出来,我们能不能战胜心魔,以达到一个完胜的境界呢?能不能从中悟出人生的意义在于过程之中的道理呢?你或许会认为我太痴,太书生气,太迂腐,但我就是这样认为,一个人能做一点自己想做的事,多么难。&&&& 吴部长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干,又继续说下去。&&& &我的人生历程,应该说十分顺利。从小家里经济条件甚好,钟鼓鼎食、肥马轻裘,不知甘苦,不愁衣食,父溺母爱,在学校也是一帆风顺,中学、大学都是学生干部,学业优良,表现出众,毕业后参加工作,颇得领导青睐,同仁拥戴、平步青云。后来结婚生子,夫唱妇随,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象我这样的状况,应该说是特别完美和令人羡慕,但是我却越来越觉得生活的乏味和单调。我的一生仿佛都是别人安排的,都是在为别人而生活,社会是这样,父母亲要求是这样,潮流是这样,我就必须这样去行动,去努力。于是在学校拼命读书,一定要门门优良。大学要读名校、名专业,工作进大公司,拿高薪,买好房,坐好车,这就是时代的潮流,社会的时尚。我们总是在别人的管理之下、要求之下生活工作,原来是父母的管教,后来是老师的管教,再后来是领导的支派和喝使,回到家还有妻子的要求,我做的一切都是我想做的吗?不是,我失去个性,失去自己的愿望,我有时觉得我只不过是个木偶,时时刻刻被人用线牵着,我仿佛在漫天雾障中踽踽而行,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感觉,这难道就是我的一生吗?我要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我曾经认认真真考虑过,我列出的50个我想做的事,50个心中的愿望和梦想。这些愿望有的很小很小,有的很大很大&&&&大到上月球?&我不失时机地追问一句。&不错,为什么不可以,这也是我的愿望之一,也许在我有生之年,我有机会上天一游,冲破地球的羁绊。&吴部长接着又说:&这些愿望可能都比较特别,都是平时不易达到的,或者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但是可以体现出人的本性和心灵的真切。比如我想拍写真集,把无拘无束的我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彻底地放松一次。再比如我想编本画册,全部是我和太太的生活,象大明星那样摆姿弄搔,是一本漂亮的、鲜艳的、精美的画册。我甚至想当一回局长,我看够了那些脑肥肠满、胸无点墨的官儿,或者谨小慎微,平平庸庸的官儿,或者那些装模作样,最象官儿的官儿,我如果当局长,一定是最廉洁的,最正直、公开、不徇私情的局长&&&&也一定是最不合时宜,最短命的。&我又笑着插上一句。&很有可能。现在你知道了我为什么买卖股票的原因了吧,我想实现我的愿望。我想干一件自己想做的事,我的目标是200万,有了这些钱,你知道吗!我想去办个农场,我要在去办农场,这是我心中一直蠢蠢欲动的愿望,我要在那穷山恶水之间,千山万水之中重新开始&&&&&& 吴部长的话使我震惊,使我感叹,也使我对他有了新的认识,那天晚上我们尽兴大醉而归。第二天,他照例打电话来询问,依然是不紧不慢的声音,不慌不忙的语调。我甚至怀疑:昨天那慷慨激昂讲50个愿望的是他吗?我是不是做了个梦?&&&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去美国考察几个月,回来后,听说吴部长已辞去公职,不知去向。所有的人对他的举动都很奇怪。我心里倒十分明白,看来他真的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了。以后好久时间,我都没有吴部长的讯息,我不知道他完成心愿的过程,中间肯定有许多斗争,许多磨难,许多艰辛,许多挫折,但我相信他不会后悔,因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这是他的梦想。今天,终于在电视中听到吴部长的讯息。他成功了,他终于实现了他的愿望,他做了自己想干的事情。于是我拿起茶杯,向远方默默地祝愿,祝愿他的成功,祝愿他的梦想,也祝愿我们所有的人能做点自己想做的事,能够拥有并最终实现一个自己的愿望和梦想。
#p#副标题#e#&
吴君: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年少时代,靠嘴嚼格言来点缀人生,一本日记簿上抄满名人名言,然而一遇情感变化,仍是把持不住。初入股市,看了许多的书、技巧的书,但一遇涨跌,仍忐忑不安,操作失常。所谓人生的道理,只有由亲身感悟得到,才能真正融入血肉,融入生命。而股市技巧,也必须在经过多次亏钱、挫折、懊悔后才会有真切的体验。所以说,只有经过熊市,才能成为一个成熟的者。&&& 吴君刚到时是孑然一身。手里拎一个小包,里面几件换洗衣服,仅有的300元钱,是塞在裤腰带里,因为听说特区很乱,骗子多。他是内地一个中学的老师,沉闷的环境,使他不安份的心蠢蠢欲动。这一次因为工资普调,他为一个同事打抱不平,和领导大吵了一顿,回到家又受到老婆的一些奚落,一气之下,就南下。起初借住在一个同学家里,白天到处找工作,晚上睡在客厅里,不几天就觉得滋味不对,于是搬到一个招待所,上下铺,每天10元,还管一顿早餐。原以为有大学文凭,找个工作不算难。可是这个地方就是怪,进机关要编制、进学校要指标,进企业要关系,高不成低不就,不几天就囊中羞涩。吴君未免有些着急,只好放下架子,什么事都干。说句寒碜的话,卖过报纸,扛过猪肉,当过小工,做过保安,好在老师有一副好身板,勉强应付了下来。最后总算在一个学校找到一份代课老师的工作才安顿下来。这一段经历和千千万万打工者的遭遇一样,无可圈可点、可叙可诉之处。吴君的转机出现在91年初,颇具戏剧性。&&& 吴君的一个大学同学在工作,这天随老板到出差,叫吴君来聚一聚,席间问起吴君是否认识人民证券处的人。原来,他们公司计划在发行股票,然后到来,苦于找不到门路与有关方面拉上关系。病急乱投医,问到了吴君。吴君想起自己教的学生中有的家长好象在工作,答应回去问一问,第二天一了解,真凑巧,刚好这个学生的父亲就是证券处的副处长。于是顺水人情要学生带信提出一起吃个饭。学生家长碍于老师的情面,当然答应。双方在大厦吃了一餐饭,老板特别高兴,想想在呆了十几天,找遍了关系,也没有音讯,如今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酒席上觥筹交错,双方言谈甚欢,吴君也不懂什么股票,反正他们说他们的,自己吃自己的,把鱼翅海鲜塞得个饱。吴君的同学突然把他叫出去说:我们老板很感谢你,这次我们公司发行股票,准备给你一万股原始股,按发行价一元一股,另外证券处两个处长各1万股,也请你帮忙转告一下。吴君听了,也没有多大感动和激动。那时候股票刚起,这原始股的好处没多少人明白。不过想想别人总是在照顾你、报答你,总是好事,不会是坏事,也就心领了。回家打电话告诉学生家长,也就是那个处长,偏偏两个处长都不肯要,劝说之下,其中一个说,那就给我亲戚吧,总算让吴君交了差。吴君又想想自己学校的校长对自己不错,于是转让5000股给校长,过了几天,就把钱收齐了寄去。刚好吴君的校长不几天带队去考察,回来后说起这个公司名声不佳,自己已加价1元把名下的5000股转让给朋友了,不到二星期时间就赚5000元,校长自觉十分落味,吴君听了也无话可说。过了不久,这企业的股票在上柜台,第一天就涨到6元,第二天11元,第三天到了18元。吴君的同学从打电话向吴君报喜。吴君急忙说赶快抛赶快抛,结果抛了个18.2元的高价,不几天9万多元钱从汇过来。吴君从未看见过这么多钱。这第一桶金来得真容易。不久证券所正式成立,柜台的股票都转到深交所,这只股票正式挂牌,更加大发神威,一路上涨,一直冲到38元,吴君又是拍桌子又是跺脚,只怨自己没有后眼睛,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吴君从此尝到甜头,开始搜集内部股,于是南、下、赴广州,买了一批内部股,不久里面的不少都纷纷,由于供求失衡,僧多粥少,上一只大涨一只,吴君的资产也象滚雪球般,到91年底,已有400多万。于是老师也不当了,专职炒股。手面越来越大,天天莺歌燕舞,日日鱼翅泡饭,早把远在家乡的老婆丢在脑后。那时中国证券初起,很乱,到处发股票,到处开柜台。吴君玩得兴起,放眼全国,又去搞了一堆、、湛江等地的内部股。谁知上面发现问题,一道命令下来,停止各地柜台,吴君手里一大堆内部股,来不及转手,都成了蟹货。刚好法人股又开了,股价甚低,吴君兴冲冲杀入,买了100多万,原指望也来个翻倍收入,谁知太小,一跌下来,无人接手,又套住了。吴君征战犹酣,又瞄准了。94年国债特别火爆,吴君是牛市思维,拼命做多,327品种一路上扬,每天都赚得不知数目。不曾想这天风云突变,沽盘大出,价格直下,证券部通知要赶快增加资金,否则爆仓。吴君全线压上,已无一个毛毫,只能仰天长叹,眼睁睁看着自己全军覆没。这天收市之后,打的回家,吴君已全身瘫软、心力交瘁,竟挪不动双脚下车。吴君从近千万资产,一下子成了身无分文之人,打击不可谓不大。好在证券部经理同情他,念他多年矢志炒股,对证券部贡献大,送他20万元(其实就是现在的手续费返回),礼送出门。&&& 吴君当时有两个选择:一是找一个国营公司打工,吃安稳饭。二是有一家私人公司请他去当老总。吴君想来想去,宁当鸡头不当牛尾,还是到这家公司走马上任。所谓老总实际上只管一个人:秘书;一件事:炒股。一开始吴君炒股炒得还不错,虽值熊市,由于波段抓得准,赚点小钱。不久吴君看见上苏州红小豆炒得火爆,又有点手痒。吴君与那帮炒手本已相熟,就悄悄将公款打去100万,想来一个短平快,赚到钱后迅速归还。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吴君的运气实在差,风向又转了,多转空,转眼就亏去70万。公司董事长发现后,大为震怒,说早有指令不能涉及,你擅自动用资金炒,一不请示二不汇报,是明显的贪污行为和挪用公款。一纸告上检查院,检查院立马立案,将吴君拘留审查。这一审就是半年,审来审去发现吴君虽然违反指令炒,但用的是公司的名,也没有赚到钱,更谈不上进自己荷包,因而构不成贪污罪,也不能算挪用公款,最多算一个工作失误,于是无罪释放。当然老总是当不成了,哪里来哪里去,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吴君又孑然一身,躺在床上发呆。这时一封信飘然而至,原来是法院的离婚判决书。吴君长叹一声,潸然泪下心里恨恨发誓,一定要重整旗鼓,混出个人样来。
#p#副标题#e#&&&& 话虽容易,做起来难,再去打工,曾经沧海难为水,不甘心。再当老总,谁又敢用他。还是哪里跌下,哪里爬起,回到证券部一点点做起吧!转眼到了96年,股市已熊三年,武捷思当了市副市长,主管,要振兴股市。吴君到底是老马识途,嗅出味道有变,对炒股要听党的话,深信不疑。于是摩拳擦掌积极入市。他挑来挑去看中了琼民源这只股,1.8元就买入,又找证券部透支100万加码买进。96年的股市热闹非凡,琼民源果然不负众望,大涨一年,翻了四倍。这时法人股又短暂活跃,吴君赶快抛出蟹货套现,一算帐,资产又达到400万。这次他聪明了,提出70万买了一套住宅;又用100万买了40亩荔枝园;给新婚的妻子100万,留下100余万继续炒股。&&& 这一天吴君开着新买的富康轿车载我去看他的荔枝园。我笑着对吴君说:&你把钱都拿去安家置业,又找我透支炒股票,你的算盘打得蛮精嘛。&吴君笑嘻嘻地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件东西是自己的,一是思想是自己的,二是身体是自己的,三是用出去的钱是自己的。&细细一体味,还真有点道理。
贺博士:再包装&&& 题记:股票以其博大、宽广的胸怀容纳每一个人。它不会计较你资金的多少,不会嫌弃你职位高低,不会在乎你年龄大小,一律给你以机会、运气和梦想,当然还有风险。人之所以收益有大小,发财有先后,风险有高低,很多在于心态和对的领悟程度。有一句话是每一个初入市者都要紧记的:寄最好的希望,作最坏的打算。&&& 贺博士当初站在我面前时,是一幅蓬头垢面潦倒的形象。他到找工作,住在一个小旅馆,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被小偷光顾,以致身无分文,情急之下,想到他导师有一个同学在证券部当经理(那就是我),于是寻寻觅觅,冒冒失失来到营业部。我不等他说完其悲惨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即刻掏出500元钱递给他。看到他显露出的沮丧、无奈和畏难的神情,我好言好语安慰他,并对他择业的方向,提了些建设性的意见。虽然他是个博士,我还是班门弄斧送他一首古诗: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果然,第二天他打电话来,有人&识君&了,他已在一个券商的研究部找到了工作。&&& 他再次来到我办公室是二、三年之后的96年。递给我的名片是&&包装公司总经理。原来早已不在券商处搞研究,下海经商了。我问他搞什么包装?他回答:&咸蛋&。我一时不明究里,看见我疑惑的神情,他哈哈大笑,于是简要介绍了他的经历和产品。&&& &&十几年的写写抄抄,使我对文字工作十分厌烦,有人总说我们份子是附在皮上的毛,我想难道真不能干成一点事情吗!于是我留意机会。我发现商店里很少有咸蛋卖,即使有,也质量低劣。我想到有千湖之省美称的自己家乡盛产鸭蛋,加工出来的咸蛋,里面有一层黄油,味道鲜美,广有盛名。于是我尝试从家乡运来一批竹篓装的咸蛋,然后在家里洗净,用塑料泡沫盒进行分装,六个一盒,外套薄膜,贴上商标:皇帝牌。又踩着自行车送向各个超市,先卖后结帐。那时超市刚刚兴起,人特别青睐超市这种形式,生意火爆,我每天清晨就一家一家去送货,送完再去上班。由于质量高,信誉好,包装简单而又鲜明,颇受大量打工者们欢迎,慢慢站稳脚跟,名气打响,打开,局面越来越大。随着这两年超市日渐兴起,我的买卖也越搞越大,品种也越来越多,从咸蛋发展到皮蛋、竹笋、腐竹、鲜枣&&。我于是干脆辞工,雇了一批工人,在八卦岭租了厂房,扩大生产,产品从家乡成捆、成篓、成筐运来,经过清洗、挑选、分装,成小盒、小包、小捆,贴上标签,最终形成皇帝牌系列土特产&&&&& &我这叫&再包装&&,贺博士说,&做生意,不要忌走别人走过的路,重重复复中创出新意,照样能成功。比如&万佳&先学&祥云&,卖国货精品,在友谊城一起竞争。后来学&百姓&搞超市,都是拾人牙慧,但在重复之中,加入自己的创造和内涵,如注意售后、加强宣传、选准地址,搞超市、升旗仪式等等,结果超过了前者,创出了自己的品牌。现在一提到超市就会想到&万佳&,哪里还知道&百姓&哇。所以,&再包装&是既走捷径,又再创造。我这咸蛋&再包装&理论就是这样&&&&&& &好了,好了,&我打断贺博士的话。&你的生意经可以打住了,你今天找我该不是纯粹吹嘘你的咸蛋史吧?&&当然不是,我准备打一千万过来,趁今年股市火爆,炒作一把,先向你咨询一下如何操作,能不能做个庄。&于是,我介绍了目前股市的特征。这是个乱跳,群雄并起,庄股横行的年代。如果你有相当的资金,再融一部分,大可做一只庄股。方法是从低位收集,透过洗盘,反复数次建立仓位,然后拉升,再通过公司题材的配合,或高送、或改方案、或增利润(那几年尚未有重组、科技、改名等新方法)等等稀释价格再高位出逃&&&&& 贺博士专心地听完我的话,摇摇头说:&这个办法太费力、太困难。难在两点:一是选股难,盘子要小,要好,公司要熟,题材要巧。二是收集难,不买到一定,不能赚钱,但一多买,盘面就异动,跟风人就多,价格飚升,成本抬高。&贺博士又继续说:&我注意观察,发现有些股评人士常利用其文章和影响力搞搞震。他们一般在星期三、四悄悄买进某只股票,故意做开盘价和收市价,把图形做好,星期五让外围客户和朋友进货拉出大阳线,形成突破趋势,再利用星期六和星期天的舆论轰炸,大肆宣传,造出气势,星期一这只股票必定因追涨人多,而高开高走,成交量大增,他们便从容出货。由于资金有限和手段的快捷,一般都不可能做长庄,常常是朝发夕收,一星期一只。他们的优点是股票选得准,题材、概念及时、明确,具有前瞻性和煽动性,并能短时间吸引巨大的跟风盘。我在想,我们是否可以利用其特点做文章?我在星期一的大成交量中轻易收集,然后在第二、三天的低位盘整中,继续吸货,这时短线获利盘已消化完毕,盘面会比较轻松,再迅速拉升,上会马上记起几天前的宣传:想象的题材和推测的内幕。抛掉的会因后悔而再买进,没有买的更会因唯恐错失良机而争相杀入,我想,这时候赚钱的时机就到了。&&我的这个方法从根本上讲,也是一种&再包装&&&&
#p#副标题#e#&&&& 贺博士果然有一套,他利用&再包装&这个办法在上屡屡得手,炒过的不可胜数,而且既不抛头露面、担惊受怕、损坏声誉,又稳操胜券、独出新招。想想他的方法,既新又旧,老套路中出新意,不愧是博士的脑袋。&&& 96年的火爆股市让贺博士赚得不清不白。97年后,他慢慢转向公司的重组和改造,贺博士越来越忙。我已经很难碰见他了。据说他联合几个人收购了一家公司的法人股,实际控制了大部分股权。从此这家公司的股票就活跃起来,每年都有不俗的表现,而且总是紧跟潮流变化招术:绩优股热时,它的特别好,大比例送派,慷慨万分;科技股热时,它及时科技项目,又改名&&科技;网络股热时,它又收购了网站;重组热时,它又是剥离又是改组,花样繁多,层出不穷。就这样年年有新意,尽管主营业务一般,但二级股价却翘得老高老高,恐怕这都得归功于贺博士的&再包装&吧!&&& 贺博士的发家史特别令我感叹和深思。他以一博士的身份,从最基本、最简单的起点干起,且不忌从商、趋利,长袖善舞,其胆识、其毅力、其精神,不由我不钦佩,然终成大事,也要归于他的学识和,不枉他博士之名号。至于他的现状,有人说他已移民加拿大,天天在打高尔夫;也有人说他又成立了一个国际包装公司,要包装企业到海外。&&& 星期天,我去超市采购一星期的,又看见货柜上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皇帝牌&咸蛋。我突然想起:贺博士还欠我500元钱呢!
李浪:横看成岭侧成峰&&& 题记:股市无常道,涨跌无常理。很难有一种必胜的分析方法和手段。人总有疏懒的时候,到自以为找到一种必胜方法时,一不留神,便会被吞没。&&& 李浪(自然这不是他本名),只是因为擅长用波浪理论来分析,甚至到了如痴如迷之地步,因而人称外号李波浪,简称李浪。李浪初到证券部,时值1994年。本是熟人推荐,说他学历不高,但悟性好,肯钻研,波浪理论娴熟,颇有见地,于是我给他见工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分析当前的。第二天他就交上来厚厚一叠纸,足足有20张,密密麻麻写满8000字。我看了几遍,才弄懂大半,里面全部是一些波浪理论的专用术语。我要他简略介绍一下观点。他说,如果视90年之前的&&尽管那时深交所没有成立,也没有指数可参考,但可以推测出它的点位是130点(综合指数)&&为第一浪,91年的45点为第二浪,92年的312点为第三浪,92年11月160点为第四浪,93年2月368点为第五浪,到现在(94年)下跌到的94点为一个大的循环浪,目前正在运行下跌三浪。当然也有第二种数浪方法,就是91年深交所指数出来后的最低位45点开始计算,现在是下跌二浪,也可能是第一浪的延伸,这就形成Ⅱ(b)-④,这b浪又可细分为①②③&&,这是沿不规则的态势运行。那么这第二浪、或者说第五浪&&。我听了半天,先还能明白意思,到后来只听见这浪那浪,脑子&浪&得象一堆浆糊,实在忍不住说,你能不能少讲点&浪&,只告诉我在今后一段时间是涨还是跌。他瞪着一双眼睛怔怔地望着我,脸上流露出奇怪、无奈、不屑的神情,似乎对我这个&波盲&有点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味道。&&& 李浪到底在证券部呆了下来,而且很快成了这方面的绝对权威,那些好学的客户、一知半解的客户纷纷找他请教、切磋,他的办公室里&浪打浪&的争论声不绝于耳,一张K线图上画得象小孩的尿布。要说的股民一直比较重视技术分析,的建工软件最先就是在登陆,最早的股评家也是从技术分析入手,到后来,不会讲点指标,不会数浪,不懂神奇数字,就不能算一个成熟的股民,更谈不上是股评家了。&&& 李浪对波浪理论研究确实精深,他居然能从大自然的山川之间看出波浪的型态。有一次公司组织去张家界。他站在黄狮寨&雾海金龟&上指指点点:从五指峰到琵琶溪是下跌一浪,再上&丛峦叠翠&是二浪,然后落入&砂刀沟&是三浪。从此转入上升之路,叠叠重重,不可细说,直至所有哺乳类动物均不可攀越的&黑枞垴&,应是五浪之高峰。李浪又一一把指数与之相印合,真是煞有其事。回到,在每日的分析报告中他断言,两星期后股市将有一次象样,可惜没有多少人信他。但竟阴差阳错,居然被他说中。不几天,刘鸿儒宣布三大救市措施,一下子热络起来,成交量大增,股价呼呼直往上窜。这时有一个数浪专家许忻光,也在几天前写的文章中说过要,这次有幸说中,立即大肆宣传,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处演讲,广收会员,赚了一大把中国股民的崇洋媚外钱。那些股民听了许忻光的课,发现都是一些ABC的东西,而且与中国股市完全不搭界,个个大呼上当受骗,这时有杂志介绍李浪的观点,大家发现李浪居然与许忻光英雄所见略同,于是李浪的名字也逐渐火热起来,一些杂志纷纷邀他写稿,更有杂志捧他为中国波浪理论第一人,李浪自己也觉得特别高大,言语之间颇有权威之意,对自己的数浪方式和结论更是坚定不移。&&& 转眼到了1996年,春节刚过,市证管办和所就频频召集券商和股评人士开会,内容全是振兴股市。我看势头不对,在证券部研判会上,主张积极入市,大举进货,大家纷纷赞同。只见李浪如老僧入定,不紧不慢,不慌不忙说:还要跌,我在两年前就说过这是三浪下跌,点位在68点,现在是97点,我仍然坚持这一观点。李浪又说:技术派是不理会政策因素的,他们认为一切动向都包含在走势之中,都可以用波浪来表现,信指标就要信到底,数浪就要数到底&&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什么时候,李浪好象成了权威,其他人反而不相信自己,犹如一个木匠造了一个菩萨,于是每天顶礼膜拜,摇卦抽签,要由菩萨来决定自己的行止。&&& 于是,我说股市无常理,不必强求一致,各人按自己的主张去操作吧。96年的股市不理会众人的犹疑,活活泼泼,潇洒向前走。以后事情的发展就不用多说了,这一年的指数创了新高,不是180点,不是200点,也不是360点,而是600点,李浪所说的68点恐怕在他有生之年都难以见到了。这一年,证券部的人大多赚了几倍,李浪只赚了百分之三十。
#p#副标题#e#&&&& 这一次的打击后,很久都没有听到李浪数浪了。这天来了一位世界级数浪大师柏彻特在中国的代理,他们的报告是针对全球性股市的。很有意思的是,这位高手根本不与你谈波浪理论。他说,真正的高手既不数波也不数浪,他们对研判是一种感觉。他又说,任何一种学说、方法,研究到极点,很难再用理论加以阐述清楚,这就是牛顿、爱因斯坦这些大师晚年都信奉宗教,从中寻找灵魂的安慰的原因。波浪理论的精髓在于对的感悟不是用数浪来解决,而是一种自发的本能的应对反映,这中间包含无数个浪型的映现,无须思考、计算而自然流露&&。这位高手的话让人似懂非懂,使我不禁想到金庸笔下的令狐冲,他的独孤九剑就是无招胜有招。李浪在一旁更是连连点头,似乎受到莫大启发。&&& 李浪的操作方法有了重大改变,尽管他的文章里还是在频频数浪,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偏重到重视市势的变化以及股的选择。他的收益亦因此有了较大的改变。不久李浪离开了证券部,谋求更大的发展。临走之际到我办公室告别。我说,你的波浪理论到了炉火纯青之地步,我不赞成一味依赖波浪理论和技术分析,但我们也不应该完全排斥这些方法,股市无常,学问无穷,不迷信、不轻信,但也要相信自己,相信一定的规律。希望你继续努力。李浪微微一笑,回答说:技术分析,波浪理论,敲门砖而已。
牛总:K线图上留庄痕&&& 题记:老子说: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投身股市,自然是为了赚钱,只要是合法合理合情的努力,都值得推崇和肯定,不必矫情。当有些人有意去躲避钱财时,说明他们心里还没有从钱财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当你完全不在乎钱财时,无论拥有或一无所有,又会怎样呢?不会怎样,你还是照样生活。&&& 曾有人道:世界上干什么事都要有股冲劲,破釜沉舟,勇往直前,但股票却不能猛冲猛闯,要谨慎小心。这句话一点都不错。十几年股市的风风雨雨,我看到一些人从几万炒到千万,从一介穷人炒到拥有别墅;也看到很多的人由富到贫,亏损累累,以至朋友翻脸,夫妻反目。所以说股票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地方,股票又是一个充满陷阱的地方,一定要小心呀!&&& 但也有人不是这样认为:既是投机总要冒险,君子求财先问灾,马无夜草不肥,不趁中国股票不成熟之际冲一冲,不趁这股市热络全国人民疯狂之际闯一闯,怎么能发大财。所以,垃圾股要买,问题股要炒,透支融资能搞尽量搞,杠杆原理,一朝得手,咸鱼翻身。这种思想,这种观念,这种做法,恐怕在当前上还占着主流。应该说,这种想法从某种角度看也不是没有道理,股票是风险,一点风险不冒,谈何。关键还是一个度的问题。好比说,老子讲要知足常乐,什么叫&足&,买了衣服再想买双鞋,算不算不足呢?有了一套房子,还想买车,算不算不足呢?读了硕士又去读博士,算不算不足呢?诸如此类。知足常乐无疑是真理,可怕的是以此作为一个借口,借以安慰自己的挫折、怠惰,或者掩盖自己的自满自得。这与知足常乐无关。老子告诫我们知足时,他的对象是贪婪,他是针对人的贪婪性而提出的。人们为了生存,不断与环境奋斗,不断向环境索取,需要的是奋斗精神,但这种奋斗和索取一旦超过人们实际需要,就是贪婪。我们投身于股市,当然是为了赚钱,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或者自己的愿望及梦想,于是去奋斗,去探求,尤其在市势明朗时就要狠、搏,或者说去冲去闯,这必然是需要和肯定的。一方面在股市上厮杀,一方面高谈仁义、悠闲、知足,恐怕不是矫情就是做作。所以,我对股市中那些积极的投入者,一次过搏到尽的勇敢者,失败了又一次次爬起来的坚定者,是非常钦佩的。有时他们或许没有成功,但他们是生活的强者,是股市的强者。&&& 我认识的老刘,就是一个在股市上从不服输,从不言败,永远乐观向上的人。他身材高大,一副壮汉形象,墩墩一站,象坐铁塔。他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干劲、冲劲,只是在股市上,这些却只能称为赌性。我认识老刘有好几年了,这几年里,无论股市如何风云变幻,涨跌盘整,牛暑熊冬,他永远是多头,永远是买进,永远是推高。他常说,我为牛市而生,为牛市而争,我为牛市鼓与呼。于是朋友们都戏称他为&牛总&。这个牛总每天早上风风火火到证券部,一进门就大声说买进买进,一见涨了就急着追高,见跌了又抢着抄底。他也并不是蛮干,也不是不讲策略,也不是不做波段。但是他骨子里就是一个牛市思维,就是一个不甘寂寞。钱少的时候,他找,钱多的时候,他想当庄家。证券部有他特别热闹,特别活络,许多人愿意跟他的盘,上他也有一定影响。&&& 应该说老刘在股市上征战无数,留下不少英名,许多股票他都炒过,也赚了不少的钱,但事情到最后总是有些缺憾,不能有完满的结局。犹如一个足球运动员后场截球,左盘右带,连过数人,眼看到了对方禁区,临门一脚,却不是冲天炮,就是擦柱而过,实在令人扼腕。&&& 94年8月,股市跌到综合指数100点以下,一片悲观,有人说还要跌到60点,有人说还要跌三个月,牛总想到悲观之时,就是希望所在之日,毅然决然召开抄底大会,召集各方诸侯,有券商代表、有股评人士、有闻讯而来的大户,大家&歃血为盟&,信誓旦旦,决定第二天大举抄底买&发展&,传开,轰动,第二天一开市,老刘首先高开0.5元,买3万股&发展&,一时跟盘如潮。不知是沉寂已久,浮盘已除,拉动甚轻,还是牛总名气大、牛劲足,就发动起来了。从98点一口气涨到177点,在此处盘桓数日后,又有新的主力杀入,一口气涨到223点,老刘抄底成功,满仓在手,天不负人,收益累累,一上200点就开始出货,数日之后货已殆尽,但股市虽上涨乏力,却不下跌。老刘心里不禁有些疑虑,但想想获利甚多,及时收手,放进荷包才是自己的钱,决心第二天就出门,不理股市。谁知有一家证券杂志社当晚举办股评聚餐会,邀请老刘参加,席间你一言我一语,唱多的特别多。本来这股评会上,一片唱好声,说明人人都已进货,只盼上涨赚钱,但新的资金从何而来?老刘偏偏没有想到这一点。回家不禁有点心神不定,一拍脑袋,哎呀,是不是还有三浪三,赶快翻书,书上载明:股市中上升三浪,常有延伸浪,俗称三浪三,这三浪三是最疯狂的,也是最大幅度的,又是最吸引人的,犹如高山之险峰,风光无限,风险无限。老刘掩卷沉思,不禁高声吟诵:笑傲股林仍从容,无限风光三浪中。我老刘怎么能错失这享受这无限风光的乐趣呢?既生刘,何惧熊,于是第二天退掉机票,又把抛掉的股票重新买回来,引来一片鼓噪,老刘持股信心愈坚。可惜不领情,只盘桓数日就逐级而下,老刘尽管拼命呐喊,但人难胜天,靠钱推,仅有愿望和嘴巴到底不行。不几日,老刘也只能怏怏偃旗息鼓,草草收兵。赚到手的钱又回去大半。
#p#副标题#e#&&&& 转眼到了96年,股市火爆,老刘认识了一个民营企业的老板,俩人洽谈甚欢,这老板身手不凡,在广州搞,别人建住宅楼,一栋二栋,他一搞就是一大片,别人搞花园新村,他搞广场、豪宅,广州的风水宝地白云山、二沙岛上都有他搞的物业。他与老刘一拍即合,性情相投,惺惺惜惺惺。于是拿出一大笔钱交给老刘,决心在股市上大干一场。不要看老刘牛气冲天,敢冲敢撞,但到关键时候也是张飞绣花&&粗中有细。他经过仔细摸底,选中了一支小盘三无概念股,先与公司联系,取得赞同和支持;又与媒体联系,广造声势;再找几个券商联络,争取他们买一些锁仓,互为倚角。然后慢慢进货,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声不响,每天拉起打下,图形做得十分漂亮、完美,经过两个多月的暗中操作,便以持股超过流通盘5%举牌收购,果然轰动,跟盘如云,加上大势活络,价格节节攀高。老刘一看时机已到,拟大力拉升加速上行,打电话给老板追加资金,不料这位民营企业家好大喜功,摊子铺得太大,一时周转不灵,将原准备给老刘的钱挪作他用,老刘大惊失色,一时惶惶失去主意,他知道此时失去资金支持,犹如釜底抽薪,价格一下跌,图形一变坏,抛盘就会蜂拥而出,而自己举牌的,按规定短期不能出货,如此这般,这场战役只能以失败告终。急归急,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一方面,一天十二道金牌催资金,另一方面,每天用有限资金买进抛出,维持盘面的活络、价格的稳定。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也有飞来的免费午餐,有一券商也看中这只股票,竟在高位接货,也举牌收购,一时这只股票重整旗鼓,大幅飙升,价格直上20多元。老刘转危为安,不禁扶额庆幸自己大难不死。这天晚上猛喝了一瓶五粮液,又到歌舞厅叫了几个小姐,又唱又跳玩了个通宵。回到家,倒头就睡,象个死猪,鼾声如雷。这一觉睡到第二天下午1点多才醒过来,翻身就打开股票机看,翻来翻去竟找不到这只股票的踪影。好生奇怪,打电话到证券部,一问才知道所鉴于近期股市火爆,一些股票有明显的异动行为,决定对几只突出的实行暂停,这里面就有老刘操作的这一只。老刘听后,冷汗一身,他什么风险都考虑到了,偏偏没有想到这政策的风险。&&& 几个月时间过去了,暂停的股票都复牌了。但老刘的户头却因有违规行为而被冻结,又过了几个月,公布了处罚决定,罚款几百万元,禁入两年。&&& &&在苍茫的暮色中,在一个高级住宅区,常常可以看见老刘的身影,牵着两支狼狗,在溜狗,龇牙咧咀的狗使路人避之不及,只有老刘潇潇洒洒、自由自在。千万不要以为老刘会从此金盆洗手,隐身江湖。这天,他又找到我说,我还有200多万元,我们是不是找一只股票做一做。我说,还是跟跟庄吧,牢靠一点。他说,一个人做股票,总有点自己的东西,将来说起来,这只股票K线图上这一段是我做的,也是一个纪念。我望望他不服输的神情,又是钦佩又是担忧,说,我送你四句诗吧:K线图上留庄痕,牛暑熊寒仍从容,天生一个牛市种,无限风光股林中。老刘一听高声说道:讲得好,我要请名家写成条幅,挂在我的书房里。
李生:十年陈股香&&& 题记:佛学说:人应该把自己化于无我之境,随时随地与所处的时、空溶为一体,这个整体性观念叫做&空&。做股票有时也应该&空&一点,手中有股,心中无股,涨跌不惊,时存&长&念,何许会做得更好一些。关于长线发财的人,报上登载了不少。有人买金陵,9年间从5万增值到220万,有人捂深科技,7年翻了30倍。国外也有这样的事例:美国波士顿的一个人,13年前买的1000股EMC,其股价上涨了80575%,当初只花了几千美元,如今市值已骤增到300多万美元。长线发财的人或许很多,但是,从我在证券部的情况看,概率其实是非常低。深沪1000多只股票,有几个是有长期价值的呢?如果买了郑州百文,如果买了PT水仙,这样的股票恐怕不少。倒是短线发财的人更多一些,只是报上没有登载而已,为什么?很简单,短线是投机,投机的人是不值得推崇的,是不合传统的道德规范的,是有损股市之稳定、影响社会之风尚的。其实在中国,长线有时风险会更大,不要以为一个企业发行股票,筹集到钱就可以高枕无忧。决策失误、体制不顺、关联、管理不善,常常使企业在有了更多的钱后,反而加速它的失误和破产,所以万科的老总曾说:钱多不是好事。深物业的董事长也曾说:深物业的经营困难和亏损就是从之日开始的,发行股票,害了物业。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之谈。&&& 其实,很难用一个标准来衡量长线和短线之优劣,每个人的性格不同,风格不同,所采取的方法也就各异。不要刻意去追求或者讨论长短的优劣,这样反而会乱了你的思考,搅混了你的理念。空谈误,实干增收益。你觉得好,觉得顺手,就多拿点时间,不顺心、不稳当就抛货出局。长线、短线投机、理性、风险投机、做中线、一年只做几次、适当拿长一点、一次博过尽、快进快出&&,股评家每天都在这样或那样影响着你,让你无所适从。下面就讲一讲李生十年陈股香的故事。&&& 李生来自内地一个科研机构,在那里他以灵活、善开拓、积极接受新事物新观念而小有点名气,89年他就有两万元存款,在单位也算一个佼佼者。90年3月调到,家属尚未来,单身汉一个,晚上无事到处闲逛,一下子被园岭前特区证券营业部的热闹场景所吸引,那时股票还是柜台,只有三个营业点,其中园岭这家最大,也最热闹,因为当时股价每天只许涨1%,僧多粥少,股价天天涨,因而有价无市,结果出现了黑市。黑市价当然比正常市价高,也有风险,因为过户手续繁琐,所以园岭营业部前马路旁经常站了一些人&&黄牛党,不是炒球票、戏票、外汇,而是炒股票。他们通常举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户口,本人股票。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只股票所有人的户口在,因此以后过户比较容易(因为过户要户口本),而且这是第一手的股票,没有经过辗转转手,将来过户直接找一个人就行,总言之,就是过户容易一些。李生脑袋瓜活络,当时和他一齐调到这个单位的人不少,一来都急吼吼赚钱,但大多是讲课呀,办班呀,有的利用自己的关系网征集一些信息,在报纸上登几条供求信息,谁需要就交10元钱。只有李生另辟蹊径,看准了股票这新生事物,决心去博一把。于是急忙要太太赶快汇钱来。这边李太太可犯嘀咕了,都说特区容易赚钱,现在钱没有看见汇回来,反而要把钱汇过去,十分可疑,该不是在那里找了个二奶吧!于是打电话追根问底,李生只好在电话里解释,从股票是什么、股票的性质、作用、意义&&,讲到股票的操作流程、方式&&,一本股票基础讲了大半,李太太还是没有听明白,好在最后还是宽宏大量汇来1万元钱。
#p#副标题#e#&&&& 李生于是在上转来转去,物色到一个卖主,是一个学校的女教师,姓刘,委托一个中间人出售。两人商谈几次,又一齐喝了两次早茶,最后以高出市价10元的价格成交,120股&发展&股票,每股价54.55元。于是几万元钱换来一张股票证和户口复印件。李生揣着这张股票凭证,虽然不能吃不能喝,但是看到价格天天涨,每天都有几百元的进帐,就象守着一台印钞机,那份兴奋的感觉实在无法细说。转眼到了11月20日,市政府看见股价涨个不停,又采取措施,将每天涨幅缩小到0.5%,于是抛盘大量出现,又维持到12月,发展股价见到80元,终于在一个星期一,发展工会将持有的股票悉数抛出,价格开始滑落,于是天天跌,日日落,只见抛,无人接,开始了长达十个半月的熊市。其间发生了发展个人股东闹事的事件,发展的股东大会在红叶剧场召开,有武警守门,如临大敌,防止闹事。股价更是每况愈下,到了91年9月股价已跌到13元,李生欲哭无泪,算算几万元如今只剩1千多元。这个筋斗栽大了。没有办法,也学别人一样去办班、讲课、兼职,搞点外快,早把股票过户的事丢到一边。&&& 以后的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股市不断发展壮大,起起落落,发展股价经历了低迷后,93年就冲高到60元,经过送配股,又跌到20多元,再上到40多元,95年跌至10元以下,96、97年君安证券大炒&发展&,带来全国人民炒&发展&,&发展&股价又到48元,最后又落下来。李生也从一个公务员成为一个职业股民,他征战多年,已拥有百万家财。只是当年买的120股发展股票因为无法过户如今仍未出手。原来当年的卖主刘老师是因为要出国,才出售股票。去了美国后一直在为取得绿卡而奋斗,不能归国,而过户需要户口本原件或本人到场,李生多方疏通仍无办法。一晃十年过去了,这期间经历了股票背书、有纸化、无纸化、股票托管等股票形式的变化,李生也参加了发展股每次的分红、派息和配股,就是只能看不能动。&&& 2000年到了,当年的卖主刘老师终于从美国归来,同行者还有其洋丈夫。这一次李生终于如愿以偿,将股票过户。经过计算,多年的送股和配股,原来的120股如今有4758股,按当天的市值已有7万余元,十年中涨了10倍多,也算不小的涨幅了,刘老师的那个洋丈夫看来也是一票行家,马上叽哩呱啦发表了一番感想:股票和投机如同爱情和激情一样虽然相似但却是两回事,困惑的青少年往往选择后者,而成熟的男人会选择前者,因为长线是金。李生则用炒家那种不以为然的口气说:&发展&股价十年之间曾有三次高点,三次低点,如果我在90年11月80元就抛出,91年9月13元多买进;再在93年4月61元抛出,96年1月6元左右买进,又在97年5月48元抛出,99年5月12元多再买进,我的赢利将是多少倍呢?恐怕是十倍的十倍了,短线才是金。&&& 不久前,我们证券部请李生来参加座谈。李生在会上侃侃而谈:作为一个成熟的者是不会放弃长线的,但是任何都要看在什么样的大势情况下,什么样的价位上。选择合适的市势和价位入货,这对长线和短线都是必要的。
&区伯:平常心是道&&& 题记:人们总是习惯将事物人为地复杂化。越简单的、显而易见的道理,越不相信,反而去追求、接受怪异、不合常理的说法。所以哲人说:越多越桎梏。股市中人也有不少热衷各种各样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或者去听五花八门、林林总总的,却舍弃基本的、平凡的股市基本规律。结果迷惑了自己的头脑,束缚了自己的思想。股市之道无他,平常而已。区伯是证券部的客户之一,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股民,股龄不算长,资金不算多。不知道他原来是干什么的,也没有必要知道他的历史和经历。他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炒作,没有什么出奇制胜的法宝,也没有振聋发聩的说教,更没有曲折动人柳暗花明的奇遇,简单地说,就是没有值得回味的故事。他不是庄家,不是机构,不是分庄、老鼠庄,也不是股评家,不是董秘的朋友,不是证管办官员的朋友,也就是说他不会有内幕、关联,这样的人证券部多得很,证券大把,所以说是平平常常的一个。但他却有一样不平常,那就是股票做得特别好,每年的收益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 区伯每天都到证券部来,不来干什么呢?他不喜欢搓麻将,不喜欢打升级,不养花弄草,不跑步打太极,这些本来都是区伯这种年纪的人每天的功课或者说生活内容。他每天都泡在证券部,就象眼下描述咖啡爱好者的那句名言:&如果我没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区伯呢?可以说是:&不是在证券部,就是在去证券部的路上&。有人对区伯说,不要经常跑股市,太贴近反而做不好股票。区伯也非常同意这个观点,但区伯还是去证券部,他太喜欢这里的环境、气氛;太喜欢这里的人和发生的事。他说,不在乎你身在什么地方,关键在于你的心情、情绪是不是被所左右,有的人因工作原因,并不经常去证券部,但整个心思却都离不开腰间的股票机,股票机犹如老虎机,每隔几分钟就要瞄上一眼,又有何用?只要坚持自己的理念,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就象佛学中说的:做世间事,无世间意。前面说过,区伯股票做得好,好在平常二字。平平常常的法:低吸高抛,平平常常的操盘理念:不追涨杀跌,平平常常的实战心态:涨跌不惊。&&& 每年年头和年尾,区伯就开始挑选股票。他知道,这时各个证券公司、公司的老总也布置任务要下面研究所、资产管理部做着同样的工作。他一般挑选盘子小的、前几年没有动的、价格相对在低位的。买了他就放着不动,春节之后,有的年份会早一点,就哗哗动起来了,他选的股票大多都会表现一番,他按兵不动,待涨了30%以上,或50%才开始出货。如果有时选的股票没有动,或者动作不够大,他就适当一下,根据热点做一把短线,快进快出。下半年他一般就不动了,原有的品种如果意犹未尽,就适当继续持有,新的品种则不再开新仓,他知道这时各机构、各公司、各证券部都明显赚了不少,全年任务大多已完成,那些、那些经理的积极性已没有了,也就淡静下来,区伯的积极性也没有了。
#p#副标题#e#&&&& 有人总结说,这是区伯节奏掌握得好,波段踩得准,张弛有道。区伯可没有想到自己的操作有这样高的理论性,他看到许多人做股票,急急的买,涨了一点就抛,钱不隔夜又急急买进另一只,若是跌下来套住了,就抱着不动,死守,待有一天总算涨起,保了本,赶快抛出,又去买其它,最终结果是牛市时能够赚点钱,股市熊一点马上就亏。区伯说,牛还有歇息的时候,人还要打个盹,买卖之间不妨休息一下,所以他总结炒股三步曲:买入、卖出、休息。&&& 区伯不信。为什么要去信那些传闻呢?传闻都是细细声在传播的,细细声代表了少数人知道,于是就跟风。区伯吃过的亏,那是一个旧日的朋友,告诉他的资讯,说有重组题材,而且是完全的资产置换,乌鸡变凤凰。区伯买了一些,结果输得一塌糊涂。原因不是本身,而是等待时间太长,等到好正式发表,已经受外围不利气氛影响,结果是不涨反跌。区伯认为关键要养成不听的习惯。不要依赖去决定股票买卖,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己的判断和分析。相反区伯喜欢听股评,尤其爱听一些有思想、有新意、有分析的股评,从中掌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目光短浅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