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的实修方法:法门无量誓愿学到什么时候

净土法门:广学多闻到最后一事无成--学佛网
&净土法门:广学多闻到最后一事无成
发布:心源&[ &]&& 日期: 18:59:00&&
第四个是「精进」。进是进步,天天要求进步。进步要精进,精就是专一,一门深入叫精进。学多了、学杂了,纵然进步,不叫精进。不精进,就叫乱进,叫杂进,还掺杂乱七八糟的,那个效果就谈不上了。精进才能得定。念佛精进,他才能得一心不乱。你这个法门学多了的时候,决定有妨碍。  「法门无量誓愿学」这句话没错,可是在前面还有两句。前面有「烦恼无尽誓愿断」,你要先断烦恼;烦恼没有断,不能学法门。为什么?烦恼不断,所学的法门都是邪知邪见;掺杂烦恼在里头,都是邪知邪见。……我常常劝同修们,先修一门,我们这一生就专学一门,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广学多闻,到那里是无量寿,不在乎了;到那个地方再「法门无量誓愿学」,留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干,在这个地方没有往生之前,决定不干。为什么?怕障碍往生。  在这个世界一定要专念阿弥陀佛,这个经教不懂,不碍事;懂得多了的时候,麻烦多。为什么?你真透彻了,没有问题;不透彻,佛在这里讲有,在那里讲空,到底是空、是有?你经愈读得多,问题就愈多,到最后一事无成,不如不学。如果别人来劝你,你就恭惟他几句,「我的根性不如你,我的程度不如你,我只能念阿弥陀佛,你比我高得太多了,你那个法门可以成就,我决定不能成就,我还是老实念我的阿弥陀佛,能往生就算很幸运了,我也不妨碍你,你也不要麻烦我」,这样很好,问题就解决。他听了也高兴,你捧他,你高,我不如你;我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搞六道轮回。无量寿经  (第二十七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02-012-0027&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学佛网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传统文化)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四弘誓愿讲记 法门无量誓愿学
日期: 22:09:25 本网 编辑部 报导讲记 法门无量誓愿学信佛亦称学佛,学佛必须以「信」为基础,之后要学习信仰的物件,这物件便是僧三宝,而信仰的目的则是要。凡是神教,仅止于信,信之外没有修学及修行的要求。如果仅信佛而不学佛,便和一般神教无异。学佛修行要有门可入,也应从门而入。从进门开始到的方法,即是法门。法门有的是一条路进入后,一层次深入一层次,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也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即无量法门,这无量无数门径,门门都是通往涅槃城;而在这任何一法门中,还有层次深入的不同阶段。一、尽未来际皆勤学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不是同时用很多法门,乃是因不同的烦恼,用不同的方法对治,即「烦恼无尽誓愿断」;也是因不同根器的众生,用不同的方法教导,即「众生无边誓愿度」。有人会问:「在我们一生中,怎么可能断尽烦恼、度尽众生呢?」我对这类问题的回答是:一生之中度不尽众生,一生之中也断不尽烦恼,也不可能在一生之中学完所有的法门,而是要经过无量劫,一生又一生,尽未来际到成佛为止,继续不断的学。所以,很多学佛的人,与人鱼雁往返的书信中,会自称「学人」,意即尚在学习的阶段。在小乘佛教中,初果、二果、三果都称学人,是「有学地」;到阿罗汉,所作已办,生死已了,不受后有,从此出三界,称为「无学」。大乘佛教的无学,则要到八地以上,称为「无功用人」;到十地的成佛之际,才称为真实无学无断的无上完人。佛在入涅槃之前曾说自己已说之法,如指甲内的灰尘那么少,尚未说的法,如大地上所有的土那么多。即使另外还有如阿难、舍利弗、目犍连等大阿罗汉有大神通、大智慧者,说法无量无数,尚说不尽;因此,是广大无边的。可用语言、文字解说,教导人如何修行,是进入佛门的方便法。方便法可说,但不是真实法,只是假藉语言、文字,解释和引导学佛者到达成佛的目的地。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之前曾表示:说法四十九年,未说一法。这裏所说的「一法」,是指根本佛法,因为根本佛法,是无法可说的;但如能依照佛陀教示的方便法修行,即可体验那不可言说的根本佛法。例如不知「月亮」为何物的人,我们用手指天上的月,对方即可顺着手指,看到月亮,手指便是方便法。二、辨别与邪法法有和邪法,如何辨别正、邪呢?两者间其实是有很明显的区别,凡是以利诱、威胁、恐吓和个人崇拜等控制的手段,促使人信奉者,便是邪法。譬如某神,号称具有神秘的法力,很灵验,可以帮人解决难题,帮人达到希望的目的,信奉他,固然一时间化解了眼前的困难,但是从此以后,也失去自己,虽受他保护,也等于被他控制;或要你起誓,如不按其训示行事,便会採取一些报复手段,使人不堪其扰,这些都是邪法。再者,凡是违背因果、不明因缘,一定不是正法。有的宗教说只要信,就能得到什么,其实凭空想得到利益,是和因果相违背的。当然也有可能信了某神之后,藉神的力量,在其羽翼下,暂时受保护,但也不可能永远庇护,因为包庇是违背因果的。在佛教也有许愿,但愿心或愿力是指向未来,过去的果报、业力,还是要承受。发善心或善愿,能减轻或改善目前的果报,但是不能完全抵销过去的业。许多大修行者,如密勒日巴尊者、虚云老和尚等,在修行期间仍然承受很大的苦果报。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最后一生,仍有腹痛、背痛、头疼及被提婆达多伤足的果报,佛陀在世时的几位大阿罗汉,如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仍有被鹿杖外道击毙的果报,佛陀时代的大修行者尚且如此,则我们祈求不受果报,怎么可能呢?三、正法是目标正法又分有漏法和法。有漏法是世间善法,持五戒十善,求人天福报。世间善法的标準,第一要有信仰,第二要有责任感,第三要努力。我们每个人都兼具数种身分,既是父母也是儿女,既是丈夫(妻子)也是父(母),既是学生也是老师,面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身分和立场,也有不同的责任,要尽责也要努力精进,当学则须学,学以致用,这也是「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是有漏法是世间法,修人天善法得人天果报,果报享尽,善因便消失。譬如装满水的水缸有了破洞,大洞大漏,小洞小漏,水终将流失。无漏,是种福不求福,行善不求报,布施出去的任何财物、智慧、体力,不但不求还报,即使连布施的念头也要没有,此即无相布施。世尊说法,无一法可说,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可度,真正的佛法是无相,无相即是无漏的正法。佛教的修行是以有漏的正法为基础,以无漏的正法为目标,用禅的方法达到目标。正确的禅法是无漏正法,是根本法,唯有开悟的人才能体验到无漏正法。对于未开悟的人,禅宗祖师教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把烦恼放下,守住正念,吃饭时,心在吃饭;挑水时,心在挑水;睡觉时,不胡思乱想,心也在睡觉;如此常将身心守护住。然后教以参禅的方法,渐渐产生疑团,吃饭不知吃饭,睡觉不知睡觉,再进一步,破了疑团,则达见性的境界,便是无漏正法的实现、体验。从修持有漏正法到体验无漏正法时,虽然见相无相,仍要精进,否则是断见顽空的外道。很多人认为既然体验到无相,视一切皆空,何必再从事任何工作呢?这样的观念是很偏颇且危险的;也有人未证得无相法,只是自私、懒惰,不肯工作,这样的行为有如住在黑山鬼窟中,不能见自己本性。所谓无相,是心中仍有我、人、事、物,但是心不执着。《心经》云:「无智亦无得」,不认为自己是有大智慧、大福德、大能力的人,仍然努力不懈度众生而心不牵挂,顺应众生的因缘,做一切自己应做的事。庄子云:「生也有涯,学也无涯。」即使是世间的学问,在有生之年尚无法学尽,何况佛法呢?佛道无上誓愿成从凡夫到成佛的过程,在时间上,是逐渐的、长远的,福德智慧也是渐渐高深伟大,直到佛的究竟圆满。未成佛之前是行菩萨道,成佛之后,更是全面性的、彻底的行菩萨道。所以说,观世音菩萨是古佛再来,文殊菩萨是三世诸佛之母。可见成佛之后,自然广度众生。一、正道是不违背因果道有正邪之别。很多人都想修道,认为只要有修就好,并不清楚修的是什么道。如果不是修正道,即使眼前情况很好,终究因为所行之道不正而万劫不复。但是正与不正应如何区分呢?在中国大陆曾经有以黄鼠狼或狐狸精为神祇来膜拜的宗教信仰,在台湾也有类似的鬼神教,这种信仰的神祇,有可能寿命很长也修得神通,可以随意变化,拜他、求他、给予丰富的供品,果真可得到好处;但是,冒犯他,便遭祸殃。这种民间信仰缺乏正确的因果观念,没有是非善恶之分;而且不是以自己的力量修行,不是用合理的能力解决困难,凭空求他帮忙,求利益、求感应,也许刚开始真的有求必应,得到不少好处,到最后必定得不偿失。这就好象肚子饿,求他赐食物,结果他在你的腿上取块肉来喂你,得的是自己,失的也是自己,这是邪道。正道,是不违背因果,如人泛舟海中,舀左边的海水到右边,再舀右边的海水到左边,海水既不多也不少,却因此练就了强壮的臂力。有位居士说,他的太太学佛之后,经常护持三宝,经常慈善布施,虽然捐出了钱,但是在事业上都会再赚回来。既取之于社会,也布施于社会,既利益他人,自己也做了功德。由于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利益,才是正道。二、正道有内外层次正道也有很多层次,佛教将佛法分很多等级。中国天台宗有藏、通、别、圆四教;华严宗有小、始、终、顿、圆五教;唯识宗的三时教、三*轮;西藏黄教宗喀巴大师分为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近代太虚大师分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和大乘不共法三层次。四教、五教是圣教,圣人之前的凡夫要修持人天法,人天法中有外道,有内道&&即佛法。佛法教人修持人天善法,是持五戒十善和布施,不造三恶道因。外道如果也修善、做功德,也是人天正道;但是一些外道修持的思想、行为,是荒诞怪异的,例如相信吃草、吃粪可升天,相信杀人可升天,信某神可升天,信某一部外道经典可升天,相信将童男炼成丹、熬成膏吃了,可升天等,无奇不有。又例如人人希望长寿,于是民间常有吃脑补脑、吃肝补肝的观念,认为可以滋补身体,殊不知,这样反而造了杀业,不是正道。要求长寿,佛法教人需要多布施,多结众生缘、救济贫穷,先帮助他人长寿,有了这份善心功德,自己才有可能长寿。另外,打坐、念佛、拜佛,心中少点烦恼,也会长寿。太虚大师的五乘共法是人天善法,再上面的层次是三乘共法;三乘共法中有离烦恼的小乘,有在人间度众生的大乘。小乘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修得阿罗汉果,就不再到人间来;从大乘的立场来看小乘的解脱,有如喝醉酒,陶醉在三昧酒中,是在灭受想定中,没有身、心,不受任何干扰,但仍不究竟。菩萨一方面像阿罗汉,能不受贪瞋癡困扰,但另一方面却深入三界的众生群中,以佛法度脱众生,在诸苦之中不受苦。菩萨有二乘解脱的功德及度众生的功德,也就是福慧双修,悲智双运,这是三乘共法的菩萨成佛的条件。从初地到七地菩萨,仍要修习三乘共法,八地以上即是大乘不共法。不共者,既非凡夫境界,也不是小乘境界。所以说「佛道无上」,其他的人天道、小乘道、菩萨道,都是有限、有上。但是,在凡夫地的修行中,分辨何为成佛的正道,才是最重要的课题。(一九八五年三月二十四日至四月十四日讲于农禅寺)附录众生无边誓愿度
查看: 384|
佛缘网站的运行需要大量的资金及人力,以下法宝流通的收益将用于佛缘网站的建设。感恩您的支持!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法门无量誓愿学-----依止善知识的重要&&海云继梦
&这里我可以给你,而且是免费的。你只要带着疑情,把他教你去做的踏踏实实地完成,不要预设立场,你只要一直反问自己,“我这样做了对吗?”那么发生什么状况你再回去找他时,他就会告诉你遇到那个状况的要领,那就是你的要领。因为有些要领是别人用的,有些要领是你要用的,你用的要领只有你才知道,所以你一定要带着疑情,老老实实的去实践,用大脑没有用。
大脑是既定的逻辑推理跟既定的意识形态,我告诉各位,普贤讲堂的同修们最大的灾难就是会用大脑去找答案。
你这种状况就好像吃橘子,你一直在啃橘子皮却没有吃到橘子。橘子的方方面面你都碰到了,你都啃下去了,但是你没有吃到橘子,你只吃到橘子皮,所以你会很痛苦,然后你会自我安慰说,我吃的是陈皮,我才不吃橘子皮,陈皮是这样吃的吗?但是你也高兴啊,因为自我安慰了。死鸭子硬嘴巴的死爱面子,死不认错,即使错了,橘子皮也变陈皮了,这没办法。
但是,你即使都不懂得佛法在讲什么,好好去修,虽然有所偏,那就好像吃到橘子而不知道那个叫橘子,可是你总吃到橘子了,只是你不知道你吃的是橘子而已。
现在这些白人,他最大的特色就是他自己在修禅而不知道那是佛法,有很多人学密也不知道那是佛法,所以他根本就不不知道学佛要干什么,修禅要干什么,勉强弄一个开悟,然后他也会跟你说,我们禅修也要开悟,什么叫开悟呢?因为他接不起来。禅修到底跟经典有什么关系?你也接不上来。
所以某法师讲的很好听,只有单提六字洪名甚至于四字洪名就好,千经万论可以不论,三藏十二部由他去悟,八万细行饶他去行,为什么?他跟教理接不起来,你看他讲了老半天,他教相跟教理接不起来。
你能接的起来吗?你要找个师父,就是要让他教你这些。你问师父“你讲的经是哪一部?我依哪一部经?你讲的法是怎么行?禅净律密不要紧,我就学那部经,修那个行法。”当你行法去实践的时候,经典会给你做勘定。
任何一部经,用禅净律密的方法都可以修,只是因为经文太小你就不会修了,因为他的教理铺设不够完整。尤其很多经典在翻译的过程当中,译经家把他省略掉了,当你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你就摸不出来。这个时候,你就要问你依止的那个师父,让他跟你解释了。
这个时候你有问题去请他解释,他一定跟你讲。他不会说只有你一个,这个投资太不划算,你找五十个来我再讲,绝对不会。师父只要有一个当机众,就满天神佛,满天的佛菩萨,满天的天龙八部。
真修行人他不会嫌你一个人怎么样。可是你要真修行。不要一直看着我,你要修啊,看我没用啊,看我不会开悟啊。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土法门怎么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