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之后学校会重新帮封档案吗把档案分到自己手里,该怎么办啊?????

65033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没有蛀牙)
第三方登录:要用的时候总是找不到,大学毕业后档案都到哪去了?
知乎用户,嘛钱不钱的乐呵乐呵得了
厄 终于能碰见一个我可以强答的问题了。 作为一名省级人才工作人员,这样的问题本应当是我喜闻乐见的,总算能为人民群众答疑解惑做些贡献了。但是这样的问题我又真的不想回答,因为这种万恶的、冗杂繁复的、百无一用的落后制度还在制约着个人的流动与升迁的事宜我就忍不住的想吐槽骂街!
看过无数的同志因为档案问题焦头烂额,东奔西走,还办不成。各种所谓的规定朝令夕改,今朝政策推翻前朝,继而要求当事人从新办理的事情满目皆是。呸啊!
本着简单原则,我不会用长篇大论来扯东西,只捡干货给各位(好吧,下边的内容已经有点啰嗦了,其实我还能继续展开讲解关于档案和社保的关系,职称评定啥的劳什子玩意,不过还是算了,只讨论档案)。鄙人虽在人才机构工作,但本行是劳务派遣业务的开发与服务,档案问题也是后服的一部分,只是非主要内容,疏漏之处请见谅。待我从头侃来。一,何谓档案档案,顾名思义,应当是记载我们人生经历的一份完整的历史记录。通常我们都会以为,它记载着我们上学以后的所有经历。(我想有种说辞大家应当都有听说过,在上学时每当我们身边的人或者是我们自己在违反一些或许会对某些特定人群产生不良影响的规定时,就会听到教导处的老师说给你记过处分,这个处分会记载在档案里到时候你想上好学校人家都不要你。)其实呢,档案并非是跟随我们一生的唯一的一份记载材料。它分很多个不同的阶段,在此我仅就我们所涉及到的最主要的来谈。二,档案的内容通常我们现在以及题主所说的档案,指的是人事档案。其他的一律不包括在内。所谓人事档案就是你参加工作之后体现你工作履历的历史记录。而人事档案从个人身份上分为干部档案和工人档案。
干部档案(赤果果的计划体制产物名称):所谓干部,并非指你是国家干部。所有统招的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毕业以后,在档案记载上都被认定为干部。因此干部档案也即是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的档案。
工人档案:所有没有经过大学阶段学习的人员,只进行到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人员。都被认定为工人。工人是没有直接的档案的,必须是工作之后通过用工单位来办理招工手续进行建档,这样建立的档案就是工人档案。
以上简单介绍了干部档案和工人档案的区别。估计大部分人看了的话还会不甚了解。下面就根据各类人群来分类介绍,基本不会超出这几个范围,可对号入座
大专以上学历统招毕业生:该部分人群,从学校毕业之后,档案就已经建立了,这时候的档案叫做学生档案。学生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籍登记表,成绩单,及相关的学习经历(各校有所分别)。如果是党员的话,关于党员部分的各项记载内容也都在这份档案里。毕业之前学校都会要求每位同学签就业协议,就业协议通常是跟你即将工作的单位签订,如果没有单位的话部分学校也会统一委托人才市场签订,如果即没有单位学校也没有统一委托的话,就相当于没有签订就业协议。根据协议签订的不同,各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为每一位毕业生发放一份一式两联的派遣证,档案会根据派遣证上的地点派往不同的地方。之后档案从学校出来派往各个地方之后,存档机构会根据你落档时间登记为参加工作时间,从参见工作时间之后一年内,档案是不能流动的,这个时候的档案依然是学生档案。一年期满,相关机构或单位会为你做一份转正定级表,你的身份就转化为了正式的干部身份。此后,根据存档机构的不同(分为省级和市级),每年或隔年(省级与市级不同,均根据上级文件来定)各机构会根据国家文件为各位的干部档案进行调资(听听这名字,调资,顾名思义调整工资,就是当年计划经济时期工资发放的标准依据。)调资有一项相关的表格,叫做调资表,上面记载着如果你作为计划经济产物下的人工应该得到的工资额度,档案现在工资都与此无关,仅仅是作为记载而已。如果你需要调动档案到其他机构的话,存档机构或单位会为你出具一份调转手续,分为工资介绍信和行政关系介绍信。介绍信的抬头是针对你要调往的新单位开具的。至此,档案的基本内容介绍完毕,包括基本学籍档案,派遣证,转正定级表,历年调资表,和调动手续。这是一份完整的人事档案所必须的,其中由以派遣证最为重要,如果它丢失的话,即便有毕业证和档案也没法落档的。其他的各项内容也均可以往档案中加载,比如在公司的奖惩经历,个人考取的各类证书资质,个人评定的各级职称等,这些会影响你档案工资的调整。通常事业单位和公务员会根据档案来定待遇,部分国企和央企也会。其他的各类公司机构基本不参考。
中专 学历统招毕业生 :中专毕业生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予以承认发放派遣证的学校(通常很少)一种是国家不发放派遣证的学校(此类很多)。发放派遣证的学校基本与上述大专以上学历统招生一致,也被认定为干部身份,内容各方面大体也是一致的。只是会比本科生研究生等调资时待遇低一档。职称评定准入门槛更高。而不发放派遣证的学校则与以下的人员相同。
高中及以下学历,以及成教,函授,电大等学历人员:该部分人员,都没有正式的人事档案和学生档案,都必须进行招工建档。通过你参加工作后的任何一家公司或单位,在劳动局进行备案,通过他们建立工人档案。工人档案无需一年以后的转正定级,办理招工的日期既是参加工作时间。每一年也会根据不同政策由存档机构及单位出具调资表,调动的话也会出具调动手续。基本与干部档案保持一致了。再次特别说明下成教函授电大等自主取得学历的人员。他们可以通过一种叫做国家录用干部手续,将自己考取的学历进行录用手续办理,建立一份干部档案。建立这份干部档案以后会与上述干部档案内容相同。
三,档案的流向这里的档案流向特指所有给予发放派遣证统招毕业生而言。民办院校,成教函授,自考电大均不在此列。首先要明确一下派遣证是个嘛玩意。派遣证又叫报到证,它的本意是你持这份东西去往工作单位的凭据(long long ago,我们的社会仍处于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阶段,那么为你分配的工作是依靠啥来划分呢,就是这份东西,你拿着它就可以去分配的地点工作)。而其实它早就丧失了这层意义,仅作用于是你的档案可以存放在首个工作单位的依据,不过,是唯一依据。它是怎么来的呢,是各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为人社厅)以及各省级教育厅为各个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发放的凭据。通常是根据你所签订就业协议的单位来出具的。所有师范类院校的报到证(派遣证)由教育厅发放,所有非师范类院校的报到证由人社厅发放。报到证通常分为中专报到证(上绿下白),大专及本科报到证(上蓝下白),研究生报道证(上粉下白)规定白联报到证必须放在档案里,有颜色那一联可以放也可以自己保存以下的图片例子是网上找的,教育类院校的本科报到证,是派往人才市场的。(说明:网上找来的图片,水印广告请自行忽视)真心没想这么啰嗦来着,一不小心扯多了,那就继续扯吧。通常报到证发放后分为三种情况:已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学校或个人找机构托管与托管机构签订的,未签订就业协议的
已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的 :报到证的抬头就会打印为你所签订协议的单位名称,毕业之后你的档案会由学校邮寄或者你个人自行携带给用人单位。需要注意一点的是,并非所有的单位都有存档权,大部分单位都没有,你的单位需要找一家拥有存档权的机构来进行档案托管,这样的档案才能像我上面所说的,完善档案里的内容。否则你的档案在公司放多久,再转出还是原样,接收地也不会接收。所以存档时请问清的那位有否存档权。基本上国企央企都有,私企外企9成没有。 如果一年期没到,你想要去往新单位工作,或者转换存档地的,则需要原接受单位开具离职证明。再那离职证明和原始签订的就业协议,去跟新单位签订,并做改派手续。这样就可以将档案直接放到新单位。但参工时间就推迟为了改派时间。
学校或个人找机构托管与托管机构签订的:报到证的抬头自然就是签订协议的托管机构了,通常为各省市县区级人才市场,毕业后档案通过学校以邮寄方式发往人才市场。这时候不管你是否参见了工作,你的档案都会从参见工作时间计算工龄,规范手续。各级人才市场还是可以信任的。
未签订就业协议的 :这一类的最复杂。凡事没有签订就业协议的,报到证的抬头都会是你的生源地,即派回原籍。接受地都是你原籍的人社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但是抬头是如此,报到证也打过了。档案却不一定都会派回。通常毕业生自毕业之日起,都会有两年的自主择业期(尼玛嘞,啥两年,嘛时候不是自主择业的)这期间,部分学校是不管给你邮寄档案的,档案通常会在学校存放(上述什么转正定级,调资表等统统不会有,因为你还是学生档案)满两年之后,学校会将你的档案寄回你的生源地人社局,档案也会有学校压根不再管,就一直束之高阁。楼主所说的情况,我分析就是此类。你应该先询问学校,看他们将你的档案发往了哪儿了,然后根据学校发往地,再去找。逐级的循线索找下去。通常都会在你户籍地的人社局。至于找到后怎么办理什么的,那是另一个更加繁复的话题了。要注意的是,转到各地人社局的话,你的档案依然是不会有任何变化的,人社局是不会为你添加任何手续的。你放多少年都一样。也无法调动。请务必再得知自己档案派往人社局后前去办理手续,将档案转往各级人才机构存档。另外,在规定的两年择业期内,你可以任意选择人才机构存档或者有公司入职的话转到公司存档,手续吗,需要你的原始就业协议从新签订即可,签订后可以自己或者由人才机构去当地人社部门改派报到证,就是在报到证上右下部分空白位置加一行备注,写着派往xxxxxx,这样就可以换地存放了。同样的参工时间会推迟为改派报到证的时间。
关于&未签订就业协议的&类别的一些补充说明:楼下一位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指出各地派回原籍的机构并不一致。的确如此,这里也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院校派往地的区别,简单讲就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打回原籍会派往各级教育局,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打回原籍会派往各级人社局。虽然具体派往的部门不一定就是直接的局级机构,或许是更详细的行政服务中心,就业生工作处室等,但依然还是师范类回教育口,非师范类回人事口。四,档案的作用这项内容俺就不再冗述了,简单根据需要来分情况介绍吧。除了我介绍的几项,别的情况需要档案的欢迎补充。
入职国家机关:这里指的是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不在此列。档案是你定岗升职以及工资定级的依据。
各级职称评定:通常根据专业不同,评定不同的专业职称,一般分为,初级、中级、副高和高级职称。职称的评定必须要求档案。一般单位不要求职称的,但通常技术类的工作就会很重视。比如设计院,建筑公司等。
落户需要:部分城市要迁入户口,必须考公务员当然要档案了。要档案在当地指定机构存放方可。
公务员?考公务员档案要审查档案了
部分国企央企或股份公司:他们怕你有啥不良记录,呵呵,其实,有又如何呢?
退休!这一项最为万恶,但幸好这万恶的一项并非所有地区都要求。那就是,必须有档案,职工才能办理退休!保险交了吗?交了。交够年限了吗?够了。到退休年龄了吗?到了。要办退休吗?是的。拿档案来!好在好在这项规定已经越来越淡化,绝大多数地区退休都不需要审档了。少数审档人员是因为涉及到90年代早期参加工作或更早参加工作的人员有视同缴纳保险的工龄记载。一般毕业生已经不涉及了
再吐槽一下这个档案制度。没有任何一项政策来约束任何一个部门来为所有毕业生普及这些。基本我见过的人统统都一头雾水,在办理时栽无数的跟头,撞无数次墙。很难吗?学校为学生讲解下万恶的档案制度以及档案的用途很难吗?而且各地的存档机构都有各地的规定,差异性很大,常有这边正常的档案到了外地就不能接收!难道统一政策很难吗?  大学生毕业后怎么处理自己的档案问题——看看就知道了  一毕业就以为可以轻轻松松了,谁知道找工作的时候还会遇到这么多问题。昨天去应聘时人家问我要档案,什么档案啊,学校没给我啊,我晕了。结果当然是败阵回来了,回来搜索一下才知道原来毕业生还有这么多事情要做,真是麻烦!   转来下文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充充电——   1、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到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道证后,才得以实现。   2、毕业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   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了,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人事档案。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其实,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档案,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的。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到证人事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道日期计)、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由此可见,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   3、哪些机构能保管人事档案?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如省人才等人才交流机构。  4、哪些毕业生的档案适合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不想回本地而想将户口落在学校所在地的毕业生,准备考研的毕业生,还无法确定能否在现单位长期干下去的毕业生,以上这些毕业生还可选择将自己的档案人事关系在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5、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的事项。   签协议前,应对企业全面了解,包括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等,同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愿望进行综合考虑,待明确后再签就业协议。考虑周全为上策(按规定改派是有时间限制的),同时这里也提醒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除单位给你上保险外,其它情况,如不能将户口迁到本市,单纯的档案调动对你无任何意义。你可将人事档案落在某人才交流机构,然后去上述城市工作,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损失。   6、毕业生委托人才交流机构人事代理后都享有哪些服务?   (一)负责人事档案关系接受、调出相关手续;(二)办理毕业生的转正定级(三)档案工资的晋级(四)职称晋升申报(五)办理落户手续;(六)出具省份证明、落户证明、购房工龄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出国政审等;(七)代收代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代办医疗保险手续等。   一、关于毕业生就业程序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程序   a、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发给各学院,由各学院将材料发给毕业生,毕业生每人一份。   b、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阅读《毕业生就业指导报》及相关书刊。   c、毕业生自我推荐、面试(根据需求信息向有意向的单位寄送个人推荐材料或直接参加校园招聘会和各地举办的供需见面会、网上招聘会)。   d、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院各留一份。   e、五月底开始进入毕业鉴定及派遣阶段。   ①各院系组织毕业生座谈、毕业纪念活动、毕业教育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安排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   ②各院系到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领取《档案袋》、《档案转寄通知单》和《毕业生登记表》。   ③毕业生做毕业鉴定。   ④各院上报就业建议方案   ⑤按人事厅的日程安排,学生处到人事厅办理毕业生报到证。   f、6月中下旬毕业生参加学校毕业典礼,到各学院领取《报到证》。   2、定向生如何就业   定向生原则上不予推荐。若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推荐的,应持有本人的改派申请(详细阐明改派原因),原定向单位(地区)出具的同意调整改派的公函,研究生还须经校招生办公室签署意见,并按原国家计委、教育部的有关政策,向培养学校缴纳相应培养费后,方能办理有关手续。   二、关于《就业协议书》的问题   1、为什么每位毕业生只能有一份《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学校证明毕业生具有就业资格、也是用人单位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毕业生审批手续的凭证。为维护就业市场的严肃性,避免一个毕业生同时被两个用人单位审批录用,造成用人单位进人指标浪费,同时也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和今后毕业生的就业,每位毕业生只能有一份《就业协议书》原件。   2、如何办理《就业协议书》解约手续   由教育部学生司印制、学校发放的《就业协议书》每位毕业生只有一套(一式三份、编号固定)。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接收单位,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应认真履行协议。倘若毕业生单方面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如要违约,需办理如下解约手续:   a、到原签协议单位办理书面同意的解约函(盖单位公章)   b、向本学院提出书面申请(阐明解约理由),并附上单位解约函、原《就业协议书》负责毕业生就业的副书记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后交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   c、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有关规定审批发换新的《就业协议书》   d、毕业生领取新协议后到本学院备案   3、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如何补办?   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系(所)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签署意见,补办。 补发的《就业协议书》上注明“根据本人声明,该生原件已遗失,此份为遗失补办件”,以示有别于正式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如谎报遗失《就业协议书》,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校规校纪处分。   三、关于就业审批的问题   1、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时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时需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部分地区还需报当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批,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毕业生可请接收单位到当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确认是否需要审批。   2、学校编制就业方案的依据(《报到证》直接开到接收单位的依据)   学校用以编制就业方案(开《报到证》)主要以《就业协议书》和用人单位就业主管部门的意见为准。就业的毕业生应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需加盖上级主管部门的公章(有用人自主权的单位不需加盖)。   四、关于报到证的问题   1、毕业生报到证有何作用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刷,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等。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2、开具报到证的时间   毕业生一般在6月中下旬,确切时间以省厅通知为准。   3、何时发放报到证   报到证开回后,由各学院统一到学生处领取,在毕业生办理完离校手续后,发给毕业生。   4、毕业生何时报到   报到证上的报到时间一般是从开报到证之日起顺沿一个月,但各用人单位一般会有自己的要求,因此毕业生应事先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   5、报到证不慎丢失, 如何补办?   报到证遗失补办程序如下:   1、毕业生提出书面申请,所在系(所)主管就业的老师签字并加盖公章。   2、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出具证明。   3、毕业生到当地日报上登报声明毕业生持学校证明、登报声明和毕业证书原件到省厅流动调配处办理补办手续。   五、关于档案、户口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后档案、户口如何转移   毕业生的档案由学校按其就业的单位,发送到毕业生工作单位所归属的档案管理部门。 毕业生的户口由学校派出所按报到证上标明的就业单位迁移。   2、落户口、转档案以什么为依据   就业报到证、升学的录取通知书是毕业生档案转出的凭证。报到单位开到哪里,户口、档案就转到哪里。   3、单位没收到档案时该如何查询   单位没收到档案,请毕业生向各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查询。   4、毕业生生源地有变动,应办理哪些手续   毕业生生源地变动,应出示父母亲单位的调动证明和亲属关系证明(加盖公章),及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户籍证明。经学院审核后交学生工作处备案。   六、可能出现的问题   1、毕业生报到时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怎么办?   国家规定:“经过协商落实和国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批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必须认真执行,未经高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复议并报地方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不得随意改派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接收和退回毕业生”。   当遇到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时,毕业生应主动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不要与对方争吵,更不要贸然返校,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分清责任,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若属因学校工作失误造成计划不落实,误派毕业生的,应由学校负责提出调整意见报批。由于用人单位发生重大变化(如撤并、破产、倒闭等)无接收能力的,应及时与学校协商,合理调整。若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难以达到的又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过高要求,则不能作为退人理由。属于毕业生本人身体有病而提出退回的,若是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传染病史,精神病史,用人单位不知道,待毕业生报到时才被发现的,应允许提出退回;若是报到后才患病的,应按在职人员病假的有关规定处理。   2.未在学校备案的协议,可否要求换发?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在制定毕业生建议就业方案时,要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一道,维护《全国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 毕业生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双方就已构成契约关系(不论是否在学校备案),毕业生如因故要终止与原签约单位的协议,必须办理违约手续。   3.签了协议后,又被录取为研究生、考取公务员或自费出国留学,怎么办?   只要毕业生提供如下材料,学校不作违约处理:   (1)原签约单位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书面证明;   (2)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或公务员录取通知书,或国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   (3)本人申请报告,并附上学院意见。   毕业生将以上材料送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经审核同意后即可。   4.申请出国(出境)的学生户口和档案办理?   毕业生要求办理出国(出境)不参加就业的,学生联系本地人才市场或者其它地方落实接收户口、档案,签订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保卫部办理户口转出手续,到学院办理档案转寄手续。户口、档案的转入手续由学生自己负责。   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需要原签约单位出具书面同意公函后才能办理。已经开具报到证的,还要交回报到证。   5.学校依据就业协议已开具报到证,但学生又不去单位报到,有什么后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毕业生,由学校报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交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将其户口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1)自领取报到证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   (2)报到落户后,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接收单位,经教育拒不改正的;   (3)不顾国家需要,强调个人无理要求,扰乱毕业生就业秩序的;   (4)无理要求用人单位将其退回学校的;   (5)其它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七、人事代理的好处:   1、 与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人事委托代理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中有很多工作由代理方承担了下来,借此契机,委托代理的毕业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2、 人事代理是一种法律行为。对被代理对象来讲,个人选择了代理项目,就意味着与代理机构建立了具有法律保证的权益;   3、 人事代理制有助于形成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用人机制;   4、 人事代理把原来的“单位人才所有”变成了“社会人才所有”,使人事管理工作向社会化方向大大迈进,同时更有利于人才个体的自主发展。它代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管理制度的一个发展方向。   八、毕业生就业人事代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1、以保存人事档案关系为主的人事代理,包括档案管理、婚育管理、出具人事证明等;   2、以社会保险为主的代理,主要包括为单位和个人代办养老、失业、医疗、住房公积金等保险;   3、为毕业生办理党员转正、职称评定等手续;   4、办理出国手续;   5、毕业生可以随时流动,省内改变单位,出省就业办理调动手续。  广东省人才服务局联系式方式:  联系人:雷小姐 联系电话:020-  QQ:  邮箱: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就业协议是不是和以后的档案雕牌有关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校会重新帮封档案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