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上饶黑社会 勒军驻国军是第几军

alemão
búlgaro
chinês
dinamarquês
finlandês
francês
holandês
húngaro
indonésio
inglês
islandês
japonês
letão
língua árabe
norueguês
polonês
português
sérvio
tailandês
vietnamês
alemão
búlgaro
chinês
dinamarquês
finlandês
francês
holandês
húngaro
indonésio
inglês
islandês
japonês
letão
língua árabe
norueguês
polonês
português
sérvio
tailandês
vietnamês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是主力之一,嫡系部队。曾参加、、、、、、、、,获誉“钢七军”。最终于月间,于广西地区,在、43军的围攻下全部被消灭。
其前身为、领导的广西定桂讨贼联军。自1923年11月至1925年4月,定桂讨贼联军以六千之众先后将、、等旧桂系军阀六万军队消灭。自1925年2月至7月,以不足两万人击溃7万人,统一广西。1925年10月初至12月7日,全军入粤,协助广州国民政府,将、、、等3万余叛军消灭。
1926年3月,受广州国民政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李宗仁任军长,黃紹竑任党代表,任参谋长,全军4万余人。共产党员一度出任第7军政治部主任。
1926年5月初,国民革命军第7军第7旅(旅长钟祖培)北上湖南,支援受到北洋军阀攻击的湖南军阀,由此打响北伐第一枪。
6月5日,广州国民政府正式宣言出师北伐。李宗仁率第7军12个团的兵力组成北伐部队,计2万余人。因白崇禧升任北伐军代参谋总长,故另委为第七军参谋长。改任黄日葵为第7军广西留守部队政治部主任,委任为第7军北伐部队政治部主任。广西留守部队计8个团,由黃紹竑指挥。
1926年5月初至9月初,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与第四军、第八军作为北伐军主力,经过衡阳、、、、诸战役后,消灭了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20万主力,围困武昌。
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命令第七军进军江西,对新直系军阀作战。历经箬溪、德安、王家铺、九仙岭四场血战,击破军阀孙传芳的10余万主力部队,为国民政府控制江西奠定了基础。
江西之连场血战,第七军阵亡团长3名:吕演新、陆受祺、吴铁英,下级军官伤亡三分之一,士兵两万人伤亡四千余人。
箬溪之役全歼孙传芳三大主力中的第四师2万人,谢鸿勋重伤身亡。
德安之役击溃包括孙传芳三大主力之首的卢香亭第二师在内共3万余人。
王家铺之役击溃敌第五方面军部3万余人。
九仙岭之役击溃、、等部3万人,俘虏敌旅长2人:杨赓和、崔景贵。
江西之战后,国民革命军第七军获得蒋中正之通电嘉勉,被国民政府及民间称为“钢军”。
1927年2月,第七军转战安徽,3月初攻克,中旬进占芜湖。敌安徽省长陈调元率所部2万余人投诚。
1927年4月,爆发四一二事件。第七军奉命在南京以西采石矶将企图暴动之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缴械,第六军军长,党代表(即林伯渠)潜逃武汉。第七军随后在第一军第2师(师长)中逮捕共产党员,并监视第一军第1师、第21师,使得蒋中正顺利撤销、之师长职务。
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渡江,进攻孙传芳和直鲁系军阀,李宗仁任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总指挥。5月11日,第七军占领巢县,13日于柘皋大破。15日晚,直鲁军宿将率精锐4万余人并1千余名白俄骑兵在合肥梁园与第七军展开决战,北军大败,马济战死。20日,第七军攻克,22日,占领重镇,6月2日,克复徐州。第七军第一师师长夏威因战功接任第七军军长。
6月23日,第七军进攻山东,25日占领峄县,27日,在临城全歼直鲁军精锐师。
7月初,武汉派唐生智、两部20余万大军东征南京,欲打倒蒋中正。李宗仁遂率第七军自山东前线兼程南下,驻防芜湖、安庆一线。
第七军撤离后,直系孙传芳,直鲁系许琨、徐源泉等组成联军向徐州反扑,因蒋中正指挥错误,北伐军大败,徐州失守。北洋军趁势追击,北伐军全线溃败,8月5日,蒋中正率败军退回江南,江北除个别据点,皆被孙传芳军占领。
李宗仁得悉友军徐州惨败后,遂放弃安庆,第七军全军向芜湖、南京收缩,汉方唐生智军遂进占安庆,集结东下。同时,李宗仁得悉驻南京下关的第27军军长王普与孙传芳勾结,意图叛变后,遂令第七军第2师李朝芳部将27军全军缴械。
日,蒋中正下野。其后,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二师、第三师分别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九军、第十三军,原二师师长胡宗铎任十九军军长,第十三军军长则由白崇禧自兼。第七军广西留守部队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军,黄绍竑亲任军长。
8月24日,孙传芳动员11个整建制师又六个混成旅的部队,倾巢南犯,自南京、、三处渡江,部队渡江后,船只悉数开往北岸,以示破釜沉舟,有进无退之决心。
8月25日至9月1日,第七军、第十九军与第一军通力合作,经一周血战,将南渡10万之敌全歼,孙传芳仅以身免,此后淡出中国政坛。而国民革命军伤亡亦达八千余人,系中国近代内战史罕有之剧战。此战后,夏威因此役战功晋升上将。系北伐战争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役,此战决定了国民政府之生死存亡。
1927年9月初,在南昌暴动失利的中共军队在、、、、、、、、的领导下向广东撤退。国民政府立即命黄绍竑率第十五军入赣、粤两省剿共,连战皆胜。9月底,第十五军在广东潮汕地区击破共军主力,10月初共军瓦解,残部约800人由朱德、陈毅带领窜往湖南,余者四散潜逃。
1927年9月,汪兆铭指使唐生智第四集团军7个军又10个暂编师东下,企图推翻南京国民政府。10月19日,国民政府发布“西征讨唐令”,西征军由8个军组成,李宗仁任西征军总指挥,爆发。10月25日,第七、十九军克复安庆,全歼高桂滋19军。11月初,第七、十九军攻入湖北,在蕲春、兰溪与敌何键35军、刘兴36军激战,唐军卒被击破,向武汉溃退。11月11日,唐生智通电下野,流亡日本。11月15日,第七军进驻武昌,十九军进驻汉口。唐军尚有7个军又7个独立师退往湖南,李宗仁派参谋长张华辅入湘洽商,希望唐军投诚。
同时,李宗仁将留驻武汉三镇之唐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军,由原第十九军第一师师长任军长,此项人事任命成为日后新桂系大失败的重要原因。胡宗铎、陶钧两人均为湖北人,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分任19、18两军军长后,清一色使用鄂籍保定官校背景之干部,在新桂系中形成鄂系军事团体。
日,张发奎在汪兆铭指示下在广州发动政变,企图刺杀黄绍竑,黄侥幸逃脱。12月,北伐中战功显赫之铁四军与钢七军一脉相承的第十五军展开血战,勇将战死,重伤,余部无力再战,由薛岳、、率领逃往江西,第四军元气大伤,张发奎、下野流亡海外。战后,第十五军第二师师长黄旭初升任代军长,并新编王应榆独立师长期驻防粤北,直至蒋桂战争结束。
唐生智、张發奎两部是汪精卫派系最重要的武力支柱。新桂系在军事上消灭唐、张两部后,遂发动强大政治攻势,要求凡是在“四一二清党”期间,反对南京国民政府,态度同情共产党的国民党党员皆须要检讨自咎,并不得担任党内领导职务,矛头直指汪精卫。李宗仁在党务大会上直称汪精卫卖党卖国,是党贼国贼;白崇禧更是宣称要逮捕处决汪精卫。汪兆铭一系终被新桂系打倒,于12月15日总辞职,汪本人流亡赴法。
新桂系不到半年时间,便将、、、、及等各路力量一一逐出中国政治中心,问鼎。新桂系主导国民政府期间,在军事上以自身系统为重心,并联合、;在政治上,所做第一件事是平反,恢复其党籍及党内领导地位。新桂系在军事、政治两方面布署较为看重,然忽略了政工、财政金融两项,未将、兄弟,、等人予以更换,使得中央党部、中央银行、财政部等要害部门仍控制在蒋中正手中,成为蒋日后复出的重要基础。
1928年1月初,国民政府与驻湘第四集团军之谈判全面破裂。1月15日,国民政府下令讨伐。1月17日,第七、十九军在白崇禧指挥下进占通城,21日,攻占平江,27日,经激战后克复长沙,随后,攻占宝庆、衡阳。唐军余部请和,接受改编。
1928年7月,北伐战争胜利结束,国民政府立即着手裁减整编军队。1928年10月,第七军按照南京国民政府指定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五师,隶属第四集团军,夏威任师长,辖四旅:第4旅旅长,第5旅旅长,第6旅旅长,第7旅旅长。
日,因唐生智降將何健向夏威、胡宗鐸謊稱驻湖南之第18师师长绕过集团军总司令部,秘密从蒋中正处得到大批军械,、叶琪遂率第15、52师,在未徵得李宗仁指示的情況下,向第18师及谭道源第50师发起进攻,2月21日,第15师攻占长沙,将第18师缴械,鲁涤平逃往南京向中央政府鳴冤,谭道源师则被叶琪师赶往湘西。此事件史称湘变、湘案。
李明瑞之表兄原任(即)南宁分校校长,因左倾亲共,四.一二清党时潜逃香港;其弟原在第七军任团长,其兄逃港后,他亦从南京逃往香港,1927年10月正式加入中共。1928年底,俞氏兄弟伙同中共中央代表、中共广西省委书记等游说李明瑞,望其叛变南京国民政府;因竞争第18军军长一职不敌陶钧,李明瑞本亦感到不满,在中共煽动下,李遂同意合作,并安插中共党员梁君始等在其军中任职。“湘案”爆发后,蒋中正派联系俞作柏,贿赂俞60万银元,授上将军阶,并许以广西省主席官衔,望其去武汉离间分化新桂系将领,俞遂将计就计,同意与蒋合作;同时蒋中正派利用和杨腾辉系故交的关系,与杨联系,游说杨叛桂投蒋,而俞作柏、李明瑞亦同时与杨腾辉联络共同谋叛,但并未告知杨腾辉最终目的是要联合共产党,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日,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免去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本兼各职,武力讨伐新桂系。3月29日,蒋中正在九江亲任总指挥,指挥、、、、、各部展开进攻。
夏威因患严重喉疾,遂委托李明瑞代理总指挥。4月2日,李明瑞、杨腾辉通电拥护南京国民政府,率领其本部军队,及第15师第5、6旅各1团倒戈叛变。4月3日,西北军阀部10万人由河南攻入湖北,赣军由江西攻入湖北。夏威仓惶率残部逃离武汉,退往鄂西,后因与、就应敌策略分歧较大,遂丧失抵抗信心,于4月21日通电下野,避居香港;其第15师余部一部份由李明瑞收编,一部份由张发奎、薛岳收编。
日,蒋中正任命李明瑞为第15师师长,杨腾辉为第57师师长。5月,因李宗仁、黄绍竑、白崇禧率领第15军6个师在广西继续抵抗,蒋遂命李、杨率军回桂,、率粤军,何键率湘军全力配合。6月2日,李、杨率军由广东攻入广西,半个月后攻抵南宁,李、黄、白见情势已无可挽回,遂通电下野流亡香港、法属安南(今越南),将余部约三个师交由吕焕炎统领,嘱其向俞作柏、李明瑞投诚,后被国民政府编为新16师,任师长,另编蒙志独立旅。
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后,随即引入、、等共产党人进行活动,宣传革命;解散国民党各级党部;并将关押在监狱中共产党员全部释放;在广西各地组织农民武装自卫军;任命张云逸为警备司令。
日,俞、李二人在南宁发表宣言,公开反蒋。南京国民政府立即将俞、李二人免职,任命吕焕炎为广西省主席,第15师44旅旅长黄权为第15师师长,10月7日,命粤军陈济棠部三个师入桂平叛。
此时,黄绍竑、白崇禧潜返广西表示李宗仁即将回桂,且既往不咎。消息传播开后,第57师师长杨腾辉,第15师的两名旅长周祖晃、黄权表示欢迎李宗仁回桂主持军政。10月14日,俞作柏见大势已去,遂潜逃香港;李明瑞则率领忠于他的南宁警备队1千余人与邓小平、陈豪人、张云逸、等人退往百色和龙州,不久举行了暴动,中共党史称和,建立了左右江根据地和与。
此时,吕焕炎尚留恋广西省主席的职位,不肯表态是否效忠于李宗仁,然其部旅长、均表示不愿与李宗仁再度为敌,吕也觉自己声望难以号令广西;而此时自华北、华中逃返广西的桂军官兵越来越多,到处奔走联络,形成“李宗仁返桂”的大风潮,黄绍竑、白崇禧几已半公开活动,吕焕炎遂发表通电欢迎李宗仁回桂主持大局。
1929年11月中,李宗仁由越南海防出发抵达南宁,时参加“湖北讨桂之役”的、与联络共同反蒋,遂决定组成桂张联军,首先攻粤以解后顾之忧。李宗仁委任为第七军军长,辖3师: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另以黄绍竑为第15军军长,吕焕炎为副军长。
11月26日,联军分路东下,“第二次蒋桂战争”爆发。12月10日,张发奎部进抵广州西郊花县,广州市区已闻炮声;因张发奎、薛岳决心要以自己力量击败、(张部在北伐战争时称“前线第四军”,陈部称“后方第四军”),而拒绝第七、第十五军助战,最终大败,所部伤亡过半;14日,张部撤退,桂军随后撤退;粤军蔡廷锴部跟踪追击,进占桂东重镇梧州。
此时,蒋中正命中央军、、等部由粤北向桂林进攻。
12月下旬,第十五军蒙志师的团长梁瀚嵩向李宗仁密报,驻军玉林的吕焕炎勾结黄权、蒙志两师长意图叛变投蒋,李宗仁随即在平乐将黄、蒙两师长拘押,以副师长接任。命黄绍竑、张发奎渡江进击吕焕炎,吕部大半不战而降,12月底吕焕炎只身逃往广州。
1930年1月,李宗仁命白崇禧率第七军及第15军梁瀚嵩师在桂林迎击朱绍良中央军,命黄绍竑第15军、张发奎第四军在桂东迎战陈济棠粤军。白崇禧命杨腾辉第七军在漓江西岸设伏,令梁瀚嵩师过江佯攻诈败,谭道源、毛炳文中计,倾巢追击,结果遇伏大败,白崇禧率部追击,在马岭、栗木、龙窝、八步四战四胜,2月10日,朱绍良中央军全部撤出广西。但2月16日,桂东的黄、张联军却在北流战役中被蒋光鼐、蔡廷锴、余汉谋、香翰屏四师击溃,伤亡惨重。至此,第二次蒋桂战争双方一胜一负,形成对峙局面。
3月,李宗仁命第15军梁朝矶师进剿中共左江根据地,18日,梁师克复龙州;月底,在凭祥、靖西、宁明击破红八军主力,红八军军长俞作豫、政治部主任何世昌率残部数百人进入十万大山,红八军番号则被中共中央取消。
1930年5月,第七军北上参加,李宗仁对此次北伐信心十足,专门委托香港印钞厂印制大批中国国民银行钞票,准备占领武汉后公开发行。
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初期大捷,自桂林北上后势如破竹,6月初即攻占长沙、岳阳,迫近武汉。但殿后的黄绍竑态度犹疑,造成第十五军行动迟缓,在被粤军截断。此时白崇禧提议不顾一切,北上直取;薛岳提议东下进攻;黄绍竑连电要求迅速回援,此时李宗仁作出了也许是其一生中在军事上唯一的错误决策--回攻衡阳。6月18日,开始了艰苦的衡阳攻坚战,至月底尚不能克城。7月1日,陈铭枢率、两师援军到达,蒋光鼐部遂出城与桂张联军决战,血战三昼夜,桂张联军伤亡惨重。第七军第八师师长梁重熙阵亡,军长杨腾辉重伤,张发奎部师长阵亡。此时,逃往湖北的中央军、、等部,逃往湘西的部,逃往江西的部从四面八方扑向桂张联军,为免全军覆没,李宗仁下令分路突围。
撤回广西后的7月13日,白崇禧、张发奎、薛岳要求严惩黄绍竑,为战死在北伐征途的数万将士讨还公道;黄故作疯癫,痛哭流涕,触发李宗仁想起的七步诗“相煎何太急”,感念携手打天下的旧情而黄绍竑使逃脱死难。
、、三大派别在中都被蒋介石击败。蒋介石自此战后,彻底削弱了国民党内部其他军事派别,获得了国民政府之中央名义,其嫡系部队又被称为。
第三次蒋桂战争的失败并未动摇新桂系在广西的统治。但是,二号人物黄绍竑是年底脱离了新桂系,在作出不出卖团体利益的承诺后,投向蒋介石,新桂系“李黄白”三人体系瓦解。此后黄绍竑一直是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拥护者,但出乎黄的意料,直到1949年新桂系仍是中国政坛的主要力量。
在新桂系部队北上失利的同时,卢汉率领3师滇军趁虚入桂,于7月中包围南宁。1930年9月,桂军发动反攻,10月10日解南宁之围,战至11月初,卢汉部溃不成军,残部逃回云南。为表彰第15军师以2000多人坚守南宁孤城3个月,弹尽粮绝仍死守待援的勇气,李宗仁宣布每年10月10日为“旌忠节”以为纪念。
为使团体内部不再出现黄绍竑、俞作柏、李明瑞、吕焕炎这样叛变投敌的事例,李宗仁于日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会,以严密组织,其中最要害的部门是“组织训练委员会”,实际为特务情报机构,由王公度任主任。黄绍竑离开广西后不久,王公度查悉第七军军长杨腾辉与黄绍竑、广东陈铭枢有联系,为防意外,李宗仁遂于1930年12月解除其军职,改任杨为省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由副军长接任第七军军长。
将滇军驱逐出省后,新桂系立即开始全力剿共。1930年10月在邕宁俘获红八军军长俞作豫,政委,随即押往南宁处决。11月,新桂系进剿中共右江根据地,将红七军击败,红七军主要领导:李明瑞任总指挥,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政委,政治部主任陈豪人。次年1月,李、邓鉴于在广西无法立足,遂决定韦拔群率红21师留下打游击,主力则离开广西,转往江西中央苏区。1931年10月,中共展开肃反运动,李明瑞因不愿指称李宗仁为反动派、帝国主义走狗,而遭中共构陷被杀害于江西于都。
1931年9月发生,蒋中正因东北三省沦陷,难辞其咎,遂于12月15日通电辞职下野。张发奎、薛岳则率本部军队离开广西,北上接受南京国民政府领导。
1932年1月,上海发生淞沪,国民党内各派系因而谋求妥协、一致团结抗日。4月,南京国民政府委任李宗仁为广西绥靖主任,白崇禧任副主任,为广西省政府主席,是为“后李白黄”体制。到1949年底,黄旭初实际主政广西19年,最卓越之成就是开办,并在广西实现了“高小全民义务教育”。
自1932年至1936年,新桂系经营广西,完善制度,消除了广西境内的匪患,新桂系一改数千年来中国官府对于盗匪“剿抚并重”的政策,只剿不抚。制度使广西治安大幅好转,亦能最大幅度的征集后备兵员支持军队作战。
新桂系的治理使得广西从边远落后省份逐渐近代化,其主要政策有“三自”和“三寓”政策,时称“东方”,亦获誉模范省。使广西的、、、、、、、、等各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截止抗战爆发,新开公路24000多公里,成人受教育人数由不到3万人增至近100万人。
新桂系积极剿灭广西境内以共产党为首的左派政治势力和少数民族,在中,捕杀大批瑶族民众;同时对左右江地区支持中共的壮族和苗族民众进行了残酷的扫荡。日,第七军在东兰西山全歼中共红二十一师,其师长被击毙。
新桂系在剿共作战中,既不允许中共红军入境,亦不允许蒋介石的中央军入境。1934年中,廖磊第7军、夏威第15军重创红三军团红5师(原红7军);全歼红军少共国际师;重创红五军团,其中红34师被全歼;几全歼红八军团(仅、个别人得以脱逃)。湘江战役期间,第7军副军长覃连芳发现中央军一部有入桂迹象,遂对其突袭缴械,在得到蒋介石不进入广西的承诺后,才将这批人枪交还。
1936年6月,新桂系联合粤系陈济棠,发动了。因部下余汉谋等被蒋介石收买倒戈,陈济棠因而对前途失望而出走香港。后蒋介石调动部队欲进攻广西,新桂系则动员20万兵力准备应战。同时,蔡廷锴将其十九路军闽变失败的余部送入广西,由、率领,后李宗仁将其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八军(原第十五军)176师,区任师长。后爆发,19路军所有干部被新桂系清洗出四十八军。
后在全国人民强烈呼吁停止内斗,以及各方政治势力的斡旋下,9月中旬,新桂系与蒋介石达成协议:1、新桂系拥戴蒋中正为全国领袖;2、在全面抗战开始之时,新桂系在国民政府领导下出兵抗日;3、蒋介石允诺不动摇新桂系在广西之统治地位。两广事变终得以和平解决。9月16日,蒋中正召白崇禧赴广州会晤,然白担心遭暗算,不愿去穗,17日,李宗仁飞穗谒蒋,蒋、李二人七年多的恩怨终于有了一个了结,而白崇禧因此事对李抱愧终生。
不过,两广事变的和平解决却间接导致了3个月后的发生。因西北张、杨两军的实力,与新桂系军队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在蒋介石看来,李宗仁、白崇禧尚谋求和平,不敢与中央轻启纠纷,何况张、杨。这使得蒋介石在明知张、杨与中共有勾连的情况下,仍敢轻身犯险。
1936年4月,李宗仁发表了《我的主张-焦土抗战》一文,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四个方面阐述中日全面战争一旦爆发,最后的胜利者必是中国,号召全国军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化全国为焦土,用大刀阔斧来答复侵略者。该文章在全国各大报纸一再转载,对于提高国民民族意识,鼓舞战斗精神,驳斥“三日亡国论”、“不战论”,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新桂系在广西创设了10间兵工厂;进口德国步枪6万支;成立广西航空军事学校,并附大型飞机配件厂,到抗战爆发前有各式英日战机60架[1]。抗战期间,广西空军将士全部殉国。
1937年,七.七爆发。7月17日,蒋中正在庐山发表《国民政府自卫宣言》,8月2日,蒋中正任命白崇禧为军委会参谋次长,次日,白崇禧飞往南京;8月28日,国民政府任命李宗仁为司令长官,新桂系部队立即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上将)、第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上将)北上抗战,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夏威上将)则留驻广西。因廖磊升任集團軍總司令,故由接任第七軍軍長。
是次广西征兵10万人,报名人数逾百万,需要抽签决定。10月10日10时10分,李宗仁在完成抗日动员誓师工作后,飞往南京参加抗战。
1937年10月,蒋中正命廖磊全军赶赴上海参加。此役,第21集团军因首次与现代化日军进行立体作战,损失严重,其主力部队第7、第48军少将以上高级将领、、等三人阵亡、另重伤两人,基层官兵伤亡过半。在战败撤退时,廖磊主动提出为友军朱绍良部断后。11月12日,第21集团军退出上海,第48军(军长韦云淞中将)撤至常熟,第7军(军长周祖晃中将)则在吴兴、长兴阻击日军,26日,因长江江阴要塞失守,日军蜂拥登陆,第21集团军乃奉命退往浙西。
日,李宗仁到达南京正式就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负责苏、皖、鲁三省,军令部第一厅厅长任五战区参谋长。在离开广西之前,李宗仁下令将等6人逮捕处决,原由是“左倾亲共,降日卖国”,其职务由、继任。
11月12日,李宗仁离开南京赴徐州部署战事,离京之前,李宗仁晤蒋,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希望蒋不要越级指挥五战区部队,蒋此后整个抗战期间,信守承诺,未越级直接指挥李宗仁的下属部队。
在五战区战场上,新桂系第31军(军长刘士毅)1937年底-次年2月参加了,月参加台儿庄会战的外围作战,第七、第四十八军则在合肥、滁县阻滞南京方面日军第13师团北上增援,3月,一度克复江浦,震动南京;1938年1月,国民政府任命白崇禧为参谋次长兼军训部部长。
在中,李宗仁对中央军、桂系嫡系、各省军系一视同仁。曾成功化解了与之间的宿怨,为中国抗战史留下千古佳话;收留并慰勉了无人要的川军第22集团军。李宗仁并亲临前线督战指挥,对台儿庄会战国民革命军的胜利有直接贡献。台儿庄会战重创了日军精锐第10师团、第5师团,日军伤亡近2万人,遭遇侵华以来首次重大挫折。
日军在台儿庄会战受挫后,为打通津浦线,歼灭中国第五战区的野战军,遂由的华北方面军,的华中方面军共集中13个师团,近40万兵力,南北对进分六路向徐州作大包围;而蒋中正希望在徐州地区与日军作大决战,以扩大胜利战果。
1938年4月中,五战区部队已增至60余万人,而李宗仁发现每一路日军均配备大量部队、重炮部队,并有空军数百架之敌情后,遂连电最高统帅部,要求避免与敌作大规模阵地消耗战,而主动放弃徐州,作有计划的大撤退,以保住国军元气。5月初,蒋中正批示核准李宗仁的意见。
徐州大突围中,李宗仁成功指挥60多万大军有条不紊安然突围,日军竟然未能察觉国军战略意图,国军未出现、撤退时的混乱景象。5月19日,日军进入徐州后,已是一座空城。此次会战,第48军周元旅坚决执行李宗仁命令,坚守,掩护大军撤退,直至全旅全部殉国;同时,因要地宿县失守,而年初以失守山东被执行军法,故为明正军纪,将第7军军长周祖晃撤职查办,第7军171师师长杨俊昌判入狱10年(抗战胜利后方获释),由第21集团军参谋长张淦接任第7军军长。
日军攻占徐州后,遂集结13个师团,500架战机,120艘军舰,从长江南北两线进攻武汉。中国方面集结了约100万兵力,以李宗仁为江北防区司令官,辖53个师;为江南防区司令官,辖65个师。原驻守广西的第八十四军(军长覃连芳)亦于1938年6月北上参加武汉会战,隶属李品仙第11集团军。因第31军军长刘士毅调任军事委员会军训部次长,由48军军长韦云淞转任第31军军长,48军副军长张义纯升任军长。
会战初期,因李宗仁早年枪伤复发,赴武汉手术治疗,故由白崇禧代为指挥。6月17日,日军稻叶四郎第六师团进攻皖西潜山,江北战事正式打响。韦云淞率第31军逐次顽强抵抗,令日军直至8月2日方得以占领黄梅,进入湖北境内。8月4日,第7、48、84军与日军第六师团展开(黄梅广济),8月26日,李品仙指挥第31军克复太湖、潜山,切断第六师团退路,日军据险死守,并施放大量,新桂系第11、21两集团军虽顽强进攻,但牺牲惨重;30日,稻叶师团得到派出3200余生力军补充后,遂发起反攻,白崇禧在预备队用尽后,被迫于9月6日下令撤退。
9月中旬,李宗仁病愈归任,继续指挥战斗。期间,最惨烈的是。10月21日,广州失守,10月24日,蒋中正下令武汉会战参战各军撤退,弃守武汉。因部撤退过速,导致覃连芳第84军在应山、平静关被日军包围,突围时遭受重创。李宗仁立即致电军委会,要求严办胡宗南,但无结果。战后,第31军因牺牲过大,由韦云淞率领幸存军官回广西编练新军,少数士兵编入第48军。
日,蒋中正任命白崇禧以参谋次长兼任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主任 ,负责第三、四、七、九战区的作战,蒋中正几乎将半个中国交在白崇禧手上。
武汉会战以后,廖磊21集团军留驻敌后大别山区作战,牵制日军西进,但出乎国民政府意料,廖磊部在敌后建立了固若金汤的根据地。李品仙第11集团军则与第五战区其他部队一起跟随李宗仁转往鄂西豫南。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支队7团团长、政委率全团2000余名官兵投奔廖磊,这样成建制的叛共投国,在共产党军队历史上极其罕见。
1939年10月,廖磊病逝,由李品仙接任安徽省主席及21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上任后采取“四面出击,扩大控制区域”的战略。在此后的抗战期间,第21集团军频繁出击,截断长江日军水陆运输线,向西遮断平汉线,向东遮断津浦线,第7军甚至东进至苏皖交界处,恢复了和县、天长等十余县的政权,始终保持对南京、武汉、合肥、蚌埠各地日军的威胁,基本控制了安徽省的局面;八年抗战期间,重庆国民政府在安徽省能够有效行使治权的县市有40多个。
自1940年4月开始直至抗战结束,第21集团军与新四军陈毅、张云逸、、等部几乎每个月都有武装冲突,亦积极配合发动。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次:1941年1月-5月,与张云逸、、李先念部的战争,共军损失约7000人;月,莫树杰第84军与李先念第5师的战争,共军损失约4000人。
1939年4月,日军第11军司令官为解除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对平汉线交通的频繁袭扰,及对武汉的威胁,集结了4个陆军师团、2个骑兵旅团10余万兵力,向鄂西随县、枣阳地区进攻,企图歼灭5战区主力部队李品仙第11集团军。李宗仁率领所部约20万人,采取“诱敌深入,背后包抄”的战法,自4月30日至5月13日,第11集团军在随县至襄花公路正面顽强狙击,5月14日,、两集团军在敌后两翼出现,激战至18日,五战区部队克复新野、唐河,19日,冈村宁次下令总退却,中国军队趁势追击,一举克复枣阳,月底包围随县,因缺乏攻城重武器方罢。此次会战日军第十一军阵亡13000多人,未及带走的战友尸体达5000余具,在日军战史上甚为罕见,而其战果是夺取了随县;中国军队虽亦阵亡近2万人,但比较之前历次会战,中日军人伤亡比例一般为5:1,甚至更高之数据,此战双方伤亡比例已很接近。
1939年,汪兆铭叛变投日后,未能拉拢到任何实力派人士降日,令日本备感失望。而在抗战爆发前,桂系是中国最大的反蒋势力,故日方转而努力与李宗仁、白崇禧联络,表示日本仅以打倒蒋介石政权为目的,并非想吞并中国,希望李、白成立地方政府,与日本共同反蒋。1939年9月,李宗仁正式答复日本:合作谈判之可能,必须以日本军队全部撤出中国之土地为前提。得到此答复后,日本遂决定进攻桂系之大本营--广西,同时切断中国与法属安南的国际交通线。同月,李宗仁在与、分别晤谈期间,曾准确预测“法国之不足恃,英法联军必败”,此番言论让亲西方人士大为不快;而其“英法一旦失败,则立成废纸,必然东进,此时自以为得计,实大祸不远矣”的言论则让亲共左派人士深感不满。
日,日本第21军司令官率领其部4万余人,在广西钦州湾登陆。当时广西全境国军仅有夏威第16集团军,辖两军:第31军驻守桂北、桂东,第46军驻守桂中、桂南。11月24日,日军攻占省会南宁,12月4日,进占昆仑关。蒋中正当即调集14个师入桂增援,统一由白崇禧指挥,以监军。12月18日,20万国军分三路在数百里长的战线上开始大反攻,其中以昆仑关为主战场,12月30日,国军克复昆仑关,反攻南宁。1940年1月初,日本派第22军增援,日军总兵力增至近10万人;1月28日,日军开始全面进攻,2月3日,日军夺回昆仑关。随后,因第18师团调回广东,日军收缩阵线,2月14日,国军夺回昆仑关。此后双方形成对峙。
此次会战,国军虽在中击毙日军旅团长,但会战最终结果是日军占领了重镇南宁,而国军伤亡惨重。2月25日,蒋中正在柳州宣布取消桂林行营,白崇禧和陈诚由一级上将被降为二级上将,第四战区司令官张发奎记大过一次,叶肇、徐庭瑶、蔡廷锴三个集团军番号取消;只有第46军军长何宣等3人受到嘉奖。
李宗仁在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期间,注重训练军官,整饬军纪。成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八分校,以培养、训练下级军官;开设第五战区干部训练班,学员全部是营级以上军官;要求所部官兵“宁肯吃树皮,决不可扰民”;并成功警诫张自忠全军禁烟禁赌。1939年10月底,因第11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调任第21集团军总司令,经审慎考虑后,李宗仁决定委任军训部次长黄琪翔为第11集团军总司令。该集团军主力的第84军军长覃连芳因与李品仙不和而遭解职,由副军长莫树杰中将接任。
1940年4月,因年初第五战区部队在冬季攻势作战中对日军第11军造成重大杀伤,第11军司令官园部和一郎遂集结了7个师团12万兵力,分三路对枣阳作向心攻击,战役第一阶段仍以包围歼灭中国第11集团军为战略目标,第二阶段以攻占宜昌为战略目的。枣宜会战中,李宗仁痛失两员爱将:5月9日,第84军173师师长钟毅中将及全师大半官兵,为完成战区战略目标在唐河苍台殉国;5月16日,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在汉水东岸南瓜店牺牲。但此次会战日军山胁正隆第三师团亦受重创。
6月1日,日军转攻宜昌,军事委员会急调陈诚率驰援,12日,日军攻陷宜昌。中国军队多次反攻未果,此后形成对峙。此战的结果是第五战区通往重庆的长江水路被阻断,物资给养输送只有翻越巴东之崇山峻岭,中国之抗战进入最危险的阶段。战后不久,第十一集团军在第五战区撤销,第84军则东进大别山,隶属李品仙第21集团军。
枣宜会战后,日军认为已使第五战区第11、33两集团军丧失战斗力,但在1940年9月,第五、六两战区仍对宜昌进行了大反攻。园部和一郎遂又于11月中旬调集3个师团,对随枣地区展开进攻,12月初日军伤亡数千人后退出战斗。
1941年1月中旬,园部和一郎抽调了8个师团的兵力,分六路再度向第五战区展开进攻,企图毕其功于一役,歼灭第五战区的有生力量。李宗仁率领、、三个集团军以“捉迷藏”战术,对日军进行包围与反包围战斗。2月初,李宗仁见日军已显疲态,遂令李品仙第21集团军全力西进,攻敌后背,第21集团军攻克正阳、泌阳,逼近驻马店后,已切断日军弹药补给通道。园部和一郎遂下令总退却,李宗仁立即命令正面三个集团军趁势追击,2月11日,会战结束,日军伤亡近万人。
日,第48军李本一138师高炮连在大别山田家滩击落日机一架,机上日本第11军司令官中将(后追晋陆军大将)、藤原武大佐等9人毙命,冢田攻大将是中国军队在八年抗战中击毙的军阶最高的日军军官。
1944年的桂柳会战中,夏威第十六集团军在、与日军爆发激战。桂林防守战中,第31军、46军各一部共3万人在民团协助下,与日军精锐横山勇第11军10万之众进行了惨烈战斗,桂林七星岩之800多守军在日军使用毒气的情况下,仍击毙三倍日军,最后全员殉国。桂林城破后,几乎全城被毁。桂林防守司令部中将参谋长、第31军参谋长、第170师副师长胡原基阵亡,第131师少将师长自杀殉职。因第31军已完成全美械装备,且美军另外提供了大批重武器,及空中支援,故战前白崇禧曾对来访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表示国军足以坚守桂林3个月;而至11月11日桂林城陷落,国军守了13天。白崇禧、张发奎决定将未战死在桂林的城防司令官上将、第31军中将军长、第46军中将军长撤职查办,第31军及所属各师番号取消,仅保留第131师的番号,以纪念忠勇殉国的师长阚维雍。事实上,桂柳会战失败的首要负责人应是白崇禧。
1944年底,李宗仁调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汉中行营主任,负责指挥第一、第五、第十等三个战区。由于汤恩伯在中表现不佳被解职,国民政府任命李品仙为第十战区司令长官,成为李宗仁之外唯一任战区司令长官的新桂系将领,被中共赶出苏北的部,被中共赶出鲁南的部,及汤恩伯留在河南的部队全部编入第十战区;同時第七軍軍長張淦升任第21集團軍總司令,由接任第七軍軍長。夏威是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
八年抗战,广西共征调兵员100万人,按人口比例居中国各省第一位,按总数则仅次于四川,居中国第二位。
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李宗仁立即与蒋中正就沦陷区接收问题产生重大分歧。李宗仁方案:后浪推前浪。以华中李品仙集团在徐州集中,由津浦线北上直趋东北;其第十战区由江南第三战区顾祝同部接防,湖南薛岳第九战区接防第三战区,两广张发奎第四战区接防九战区,印缅远征军接防华南与台湾,视北方战局演变再作调配。其要旨:“要和中共进行抢占东北的赛跑,切断中共企图通过东北获得苏联援助的通道。”,然蒋中正恰恰选择了由印缅远征军接受东北,原因为何至今尚无史料说明。李宗仁对此评价道:“自缅甸深山丛林间辗转北上五千里,数十万大军尚仆仆在途,东北恐已尽归中共所有”。
对于蒋中正命令日军集中前往大城市受降,李宗仁认为这很幼稚,李一再警告统帅部,必须令日军在原驻地受降,尤其是所有县城、铁路公路交通沿线据点,均不得弃守,必须在原地等待国军前来接防。然蒋中正认为若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日军集中缴械,将有损国家威信。而自日军集中受降以后,中国之、自此交通断绝,直到国民政府失去大陆政权也未能恢复。
8月14日,蒋中正发出邀请来渝和谈的电报,这彻底激怒了李宗仁,认为蒋中正之独裁已令人发指,如此事关国家命运的问题竟不与党内同志商讨,就贸然与中共和谈,简直视党内其他同志如无物。对于共产党问题,李宗仁表现出与1927年四一二清党时一样决绝的立场,李宗仁认为“国共两党水火不容,系殊死相搏的斗争,无任何和平可能,蒋先生恐将落入共党彀中”。期间,在华中的李品仙部队即与共产党李先念部发生大规模激烈战斗。
9月,蒋中正任命出任东北行营主任,这同样遭致李宗仁的不满,李宗仁认为熊式辉品性尚正派、善良爱民,然性格懦弱,唯命是从;而在东北与“凶蛮善变、欺善怕恶”之苏俄帝国主义者打交道,要做到不失国家尊严,争取国家之主权,其人选应“英明果敢、有担当、勇于负责”。
双十协定签署以后,国民政府开始整编裁军,计划将国军由400万裁减到200万,由陈诚具体负责。李宗仁、白崇禧对此反应激烈,李、白曾质问陈诚:“是否嫌共产党势力太小,所以要将国军编遣到共军那里去,为匪壮势?”在东北,白崇禧见国军兵力单薄仅20余万人,要守备100万平方公里国土,300多座县市,平均每7个村庄才配备1名士兵警戒。因此白崇禧主张将原伪50万人改编为地方保安部队,使得20余万正规军可成为机动野战军;而在后,陈诚将已编入政府军的“满伪军”全部裁遣,其中绝大多数后皆投奔中共,令林彪得以死灰复燃,声势更壮。
1945年8月底,李宗仁被任命为国民政府主席北平行辕主任,名义上统帅冀、鲁、察、绥、热、平、津、青五省三市,但李宗仁对于蒋中正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已深感前途莫测。在此期间,李宗仁韬光养晦,结交、、、等文化名流,亦与、等美国军政要员颇多往还。
日,国民政府恢复了白崇禧陆军一级上将军阶;日,出任陆军总司令;同年5月15日,被任命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国防部部长。1946年4月至5月,白崇禧指挥东北国军赢得大捷,中共林彪所部几乎全军覆没。然白崇禧追过松花江全歼共军的意见,因种种原因被蒋中正否决。
双十协定签署以后,桂系按照国民政府要求,进行军队整编,撤消了第84军。1946年4月,内战加剧,李品仙受任安徽省主席兼徐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夏威受任第八绥靖区司令官,以第七军(军长钟纪)为主力连续发动泗县战役、两淮战役,击溃数倍于己的共军,致使毛泽东决定将华东野战军实际指挥权由陈毅转交,以挽回颓势。在泗县战役中,南、北城门皆为共军所破,然在此后惨烈的巷战、白刃战中,两路共军又皆被第七军逐出城垣,造成此后泗县战役国军方面的全胜之局;两淮战役中,第七军与整编74师精诚合作,打出了国军罕见的默契配合、守望相助的经典战例,既连中央军系统内部之间亦屈指可数。
抗战胜利后,蒋中正、白崇禧任命为桂系主力第46军军长,然而韩的真实身份是共谍,1947年2月的中,在韩的指挥下,第46军全军损失。
1947年4月,由第7军、第48军(军长张光玮)组成张淦兵团转战山东战场,5月10日,第7军向沂水发起猛攻,在蒙阴坦埠之中共粟裕决心调动华野六个纵队优势兵力,与沂水守军里应外合围歼第7军。然5月11日晚,粟裕连续收到沂水竟已被第7军攻陷,守军全部被歼,且第48军“失踪”去向不明的情报。国军第一兵團司令官湯恩伯探知坦埠为共军华野司令部所在地,且华野主力向沂水方向运动,坦埠空虚之情形后,遂命張靈甫之整編74師為前鋒向坦埠展开急攻。粟裕判断此时继续围攻第7军过于冒险,最终决定调整部署围歼整编74师。中共华野于5月13日至16日发动,令整编74师自师长以下3萬余人牺牲。有资料表明,桂系重要人物军令部第一厅中将厅长是共谍,国军重点进攻山东计划,整74師襲擊坦埠行動,其后的徐蚌会战计划,刘都通报了中共。
孟良崮戰役後,第七軍軍長鐘紀因增援整編74師不力,被撤銷軍長職,由李本一接任第七軍軍長。
1947年7月,共军第二野战军发起千里跃进大别山战略进攻,国民政府于1947年10月任命白崇禧为国防部九江指挥所主任,白崇禧立即将山东战场的张淦第三兵团(辖第7军(军长李本一)、第48军)调至华中,并重建第46军(军长谭何易),并与第56军(军长马拔萃)一起组建为徐启明第十兵团。由于共军避开战力较强的中央军和桂系部队,不停的打击战力较弱的粤军,滇军,使得国军对大别山地区的进攻陷入胶着。但白崇禧的坚壁清野、堡垒战术,亦使部处境艰难,被迫于次年1月撤离大别山地区,向北与陈粟三野靠拢。
1947年夏,东北国军逐渐处于被动防御态势,蒋中正决心撤销熊式辉东北行辕主任职务,希望李宗仁兼掌东北,整理局面。
李宗仁在抗战出任五战区司令长官时曾对蒋要求“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时,李提出了更直接的要求,即“生杀予夺”;并拟订了其《东北华北剿匪方略》:东北国军佯装向北满做大举进攻,实际除一部留守锦州外,其余20余万精锐悉数撤回关内,另调张淦兵团(辖第7、第46、第48军)北上据守山海关,作为总督战队。随后以东北、华北国军合力围剿中共华北、、、等部,同时令白崇禧率部北上在黄河南岸构筑工事,以为策应;肃清华北共军后,全军即回师东北,在关外与林彪主力决战。此方案与李宗仁早期统一广西之役中,放弃广西大部分地区,先北上消灭,旋即南下与滇军决战之策略如出一辙。反之,若不幸在摧毁华北共军主力之前,锦州、山海关防线先被林彪击破,则华北国军绝不恋战,断然放弃平津在内的所有城市,全部撤至黄河以南,以一部据险死守,主力会同华东、华中国军对中共、、、、、等部进行双方国运、党运的大决战;若能取胜,则以黄河与中共为界,整顿军政,观察国际形势变迁,待机北上规复。
然蒋中正认为,当时东北国共双方尚还势均力敌,共军优势并不明显,“贸然”弃守东北,对于国家形象、国际声望负面影响过巨(当时联合国正在选定五大常任理事国),且“生杀予夺”的大权对蒋的统治地位亦有威胁,因而否定了李宗仁的方案。在此情形下,李宗仁三度拒绝指挥东北战事。
1947年11月,蒋中正决定于次年3月召开行宪,并选举、副总统。对此,白崇禧表示了激烈的批评,认为此时推行政治信仰自由、言论自由,无疑为中共混淆视听、诋毁政府、煽动叛乱创造了巨大空间,白要求实行《特别时期戒严法》,只有在消灭共产党势力后才能推行民主政治。对于来自美国的压力,白崇禧讽刺“那是美国没有毛泽东,没有只听命于毛泽东个人的三百万反政府武装;如果有,你看美国佬还会讲民主,讲自由?”而蒋中正对此反驳“共产党说我们是独裁政权,我们回击共产党最有力的武器就是尽快制订民主宪法,施行民主政治”。
李宗仁雖然面對蒋中正的强大压力,仍坚持参选中华民国副总统。经四轮激烈角逐后,于日,以1438票:1295票击败蒋中正所支持的孙科,当选副总统。1948年春的中华民国副总统选举,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第一次宪政选举;然而它却使蒋、桂间自抗战以来维持了11年的合作彻底崩裂,双方都以敌人来看待对方。竞选胜利当日,李宗仁夫妇效仿美国竞选惯例,分别拜访蒋宋夫妇与孙科,蒋尚能保持风度,则托词未见李宗仁。
在国大之前,国军在内战战场上尚稍占上风,首届国大闭幕之后,东北之国军已被共军分割于若干据点,长春、沈阳对外陆路交通完全断绝。
日,蒋中正任命何应钦为国防部长,白崇禧被蒋调任华中总司令官。白不肯就职,后在蒋同意华中剿总不受国防部长、参谋总长节制,直接对总统负责的条件后,方于6月16日赴武汉就职。
李宗仁强烈反对蒋总统设立这一机构,认为黄河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应有华东剿总统一指挥;若硬要一分为二,也应有白崇禧出任华东剿总。李在与亲信将领闲谈时,曾说“徐州是南京的北大门,理应派一只虎去,至少也要派一条狗,结果却派了一头猪”,此言在国共双方军中流传颇广。
在爆发一周前,白崇禧拒绝了统一指挥华东、华中两剿总所有部队的任命。战役期间,蒋中正要求白崇禧派张淦、黄维、三个兵团北上增援,白只派黄维、胡琏一个兵团北上,结果全兵团12万人在中损失,被俘,只身逃出重围。一说白崇禧并未派黄维兵团北上,系黄维为表示对蒋总统的效忠态度,对白崇禧的命令置之不理而强行率部北上。
1948年底,黄维12兵团覆没,集团在豫东被共军包围,华北集团被共军分割包围于平、津,西北、山西皆面临困境,江南汤恩伯集团新兵居多,国民政府最具战斗力的部队便是白崇禧华中剿总。
12月25日,白崇禧发出亥敬电之和平呼吁,暗示蒋中正可考虑下野;同日,中共发表了43名“战犯”名单。
日,蒋中正发布元旦文告暗示可考虑引退,由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白崇禧立即致电李宗仁:“蒋中正必须出国,否则德公不可接棒!”,李、蒋双方一度僵持。
1月5日,美军驻华最高军事代表巴大维将军告知李宗仁,蒋中正准备放弃大陆专意经营台湾;1月8日,蒋中正因担心白崇禧投共,派赴武汉试探,表示确准备引退;1月10日,杜聿明集团覆没;1月14日,毛泽东发表了条件极其苛刻的《和平八项条件》;1月17日,共军占领天津;同日蒋中正委托、阎锡山、、吴忠信转告李宗仁“保证5年内不干预政治”。
1月19日,共军100余万人进抵长江北岸。李宗仁最终态度软化,于1月21日接任以中华民国代总统的身份与共产党进行和谈。同日,李宗仁得悉已决定降共;22日,李宗仁派刘士毅上将飞赴北平,与傅作义协商将不愿降共的少校以上军官及其家眷并科教文化界人士全部放归南京;23日,刘、傅达成协议,中校以上军官全部放归,每人可携带家属1名,少将以上可携带家属2名,文化界人士自由离开;当日下午,傅作义告示全体国军军官;自当晚起至1月30日,空军每日出动20余架次往返南京、北平之间,将数千名各界人士运离北平;31日,解放军进驻北平。
李宗仁深知要取得期望中的和平,必须以实力为基础。然而在江防计划上李、蒋之间依然南辕北辙,李宗仁计划以南京为重心,向上下游展开;蒋介石的安排则以上海为防御重心。国防部长、参谋总长这一次站在了李宗仁这一边,但何、顾二人并不直接掌握军队,而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则对蒋唯命是从。
2月4日,行政院长孙科擅自将行政院迁至广州,李宗仁力压,最终孙科被迫于3月9日辞职,12日由何应钦接任行政院长,然何应钦在李代总统、“平民”蒋介石之间无法自处,为求“明哲保身”计终于辞职,后由接任。
因蒋介石擅自命令、、等将中央银行所有黄金、白银、美钞外汇偷运台湾,使得李宗仁政权虽取得南京、上海工商业界的支持,但试图稳定货币之努力仍告失败;李虽多次飞台,令台湾省主席陈诚将国库金银运回大陆,终无果。而美国政府坚持要在台湾的金融资产运回大陆后,才可提供先前承诺的经济援助。
2月底,白崇禧、张治中先后代表李宗仁对蒋表示,李、蒋二人只能有一人留在国内,否则政府的混乱局面难以改观,蒋中正则表示“绝不受人逼迫,宁愿一死,亦决不出国!”。
日,李宗仁派张治中、黄绍竑等六人谈判团赴北平,与共产党谈判。中共对李宗仁、白崇禧施展收买拉拢之手法:许以李宗仁未来中央政府副主席头衔,桂系军队可保留30万人且3年内不改编,广西省2年内不实施土改;对于白崇禧如果愿意任职地方,可担任中南军区司令员,如果想任职中央,则保证其地位不低于林彪。条件是李宗仁必须取消南京国民政府,未来中央政府必须在北平,共军一定要渡江,但可在2年内不进入桂系军队驻扎的2-3个省;首批43名战犯中的某些人一定要逮捕。
4月12日,李宗仁写亲笔信委托居正、阎锡山赴溪口见蒋,表示蒋若不出国,自己只有辞职,蒋要求李宗仁亲自来杭州会晤。
4月13日,李宗仁召见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希望美国提供10亿美元贷款或者派小量海空军进入长江摆摆样子以表明立场,这两条华盛顿总要答应其中一条,否则国民政府一旦失败,共产党势力必将席卷亚洲,那时美国即使花费一百倍的金钱,牺牲数十万美国青年的性命,恐也难以阻遏”;同时李宗仁命驻美大使将此意见转达给美国国务院,然顾维钧按蒋中正的意旨行事,不予转达;李宗仁遂委托甘介侯博士、胡适博士以中华民国总统特使身份直接拜会总统。在杜氏最终拒绝援华后,李宗仁讽刺“杜鲁门一伙只不过是一群胆小如鼠,鼠目寸光的政客。”
4月15日,中共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李宗仁必须在4月20日作出答复。最终李宗仁拒绝投降,4月21日凌晨,共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上午8点,李宗仁飞离南京,午后到达桂林,当日晚,南京沦陷。
李宗仁到达桂林后,立即召开了决定桂系生死存亡的桂林会议,新桂系各界首脑人物全部参加,只有白崇禧因要布署华中防御,迟了几日。在白崇禧到达之前,几乎所有文官均倾向与中共罢兵求和,而武将大都表示“要以、为楷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而李宗仁此时决心已定,他要在广西自行重组国民政府,与蒋中正系统彻底决裂。李宗仁的计划:以桂、粤、鄂、湘、川、滇、黔、甘、青、宁这十省组成完全接受自己领导的新政府,而自己无法控制的台、浙、闽、赣四省由蒋系自己去操弄。在李宗仁看来抗日战争时,国民政府所能控制的省份也就这么多,武器火力远不如日军也抵抗了八年,李宗仁相信只要这十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一定能和共产党周旋到底。李宗仁甚至决心“如果这些省份残留的蒋系将领仍只效忠于蒋先生个人,则即逮捕正法”。然而,实现这个计划的基础,便是白崇禧手上的七个兵团,五十万大军。
4月29日,白崇禧飞离武汉,前往桂林,飞机临近桂林时,突降暴雨,飞机无法降落,白只得改飞广州,当晚,蒋中正在黄埔军校旧址晤白,从北伐时伯乐相千里马,破格提拔白担任北伐军参谋总长,使白有机会扬名天下,到抗战时一度将半个中国的军队交给白,再到抗战胜利后,任命白为首任国防部长,二十多年来如何精诚合作,共同打倒北洋军阀,驱逐日本侵略者。令白非常感动,最后,蒋表示:年初之所以引退,只是为李宗仁和谈成功不得不为,现在李宗仁未能实现和平,自己只有再出来主持大局,希望白崇禧回桂林后,说服李宗仁主动将总统职位交还,仍然担任副总统,若能如此,未来可委任白崇禧为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如此蒋白可再度精诚合作,打倒共产党。4月30日、5月1日,蒋、白频频会晤,白崇禧最终表示愿意与蒋合作。
5月2日,天气晴朗,蒋中正派居正、阎锡山、三人与白崇禧一同飞往桂林。雄心勃勃的李宗仁当晚与白会谈后大失所望,而白亦觉尴尬,次日便离桂飞回武汉。
5月3日-4日,李宗仁与居正等经过整日会谈后达成《李代总统同居、阎、李三委员谈话记录》,主旨为1、军事、人事、财政、行政均需明确由李宗仁全权负责;2、蒋中正出国;3、上述两条蒋若不答应,则李宗仁辞职。当日下午,阎锡山飞往上海见蒋,蒋阅后表示:不可能出国,但可以只在台湾,不来大陆;至于第一条他无权回答,需要国民党中常会来决定。5月5日,阎锡山飞往广州,5月6日,国民党召开临时中常会,通过了第一条,5月7日,国民党推举阎锡山、、三人一同赴桂促驾。8日上午,李宗仁怀着复杂的心情飞往广州。
日,桂系骨干安徽省主席兼保安司令在浙西开化被共军刘伯承部俘虏。5月9日,白崇禧电令12兵团由上饶开赴南昌,据险防守;令闽南第21兵团西进赣南大庾岭坚守;结果胡琏按照蒋中正之意,率部撤往粤东潮汕地区,亦拒不从命。刘伯承二野遂会同林彪四野分三路向武汉合围。
5月14日,第11兵团司令官向白崇禧报告,河南省主席兼第19兵团司令官准备向中共投诚,15日,白崇禧令第七军袭击19兵团司令部抓捕张轸,张得悉脱逃在128军军部宣布投降中共,该兵团127军军长赵子立不愿降共,当夜中共四野渡过长江,17日,白崇禧率国军各部向湖南撤退,武汉沦陷。
5月20日,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何应钦命令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率部由宜昌向湘西常德撤退,配合白崇禧构筑湘北防线,宋希濂则按照蒋中正的命令向鄂西恩施撤退,并自此脱离华中剿总序列。21日,何应钦向李宗仁提出辞职,22日,李宗仁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表达“将戡乱到底,任何敢言和平妥协者,皆为国家叛徒”。5月27日,共军占领上海。同日,李宗仁接受何应钦内阁辞职。 6月2日,阎锡山接任行政院长。
6月16日,阎锡山要求李宗仁在“邀请蒋中正由台来穗主持大局”的电报上签字,李宗仁签字。7月14日,蒋中正抵穗,7月20日,蒋中正成立国民党中央非常委员会,蒋为主席,李为副主席,为国民党最高决策机构。次日,李宗仁的常年心腹总统府秘书长,以心力交瘁辞职赴港。
7月21日,白崇禧得到局长报告,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主席、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准备在长沙谋叛,当晚白崇禧前往长沙,指示长沙警备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抓捕程、唐,但白崇禧发现陈明仁有异,25日,在确信陈明仁与程、唐已沆瀣一气,且自身在长沙有性命之忧后,白崇禧黯然飞离长沙。
7月29日,李宗仁飞往台北谒蒋,提出:1、任命白崇禧为国防部长;2、将舟山汤恩伯兵团、潮汕胡琏兵团、海南岛刘安琪兵团调往湖南、江西,以确保中南防线。蒋中正均予拒绝。
日,、程潜、唐生智在长沙正式宣布降共。当晚第1兵团第14军军长率全军南下投奔白崇禧,次日,陈明仁的老部下第71军军长率全军通电效忠于国民政府,6日,第100军军长率该军大部离开长沙投奔白崇禧。至此,陈明仁兵团已只剩其司令部警卫团及100军一部。白崇禧随即委任黄杰为第1兵团司令官。
8月10日,在李宗仁与阎锡山皆不知情下,汤恩伯携蒋中正手令将福州绥靖公署主任兼福建省主席撤职,自行担任福建省主席。消息传来,广州国民政府哗然,陆军总司令、广东省主席薛岳、海南行政长官、内政部长向李宗仁提议待蒋中正再次来广州时,将其拘捕,张发奎尤其激烈,表示愿意自己率队去逮捕蒋,所有后果由张承担。但会议期间,白崇禧一直默然,未有表态。
8月中旬,因陈明仁部原先已编入四野战略的近10万大军已不复存在,且成为敌人,导致林彪企图在长沙地区歼灭白崇禧集团的计划失败,林彪命第四野战军展开追击,林部勇将之49军尤其大胆急进,8月15日-17日,在湘南青树坪遭到张淦第3兵团的围攻,损失严重。国军方面称此役歼灭共军约2万人,而共军方面公布有伤亡3千多人,另有13000余人因暑疫病倒. 9月9日,毛泽东在致林彪、邓子恢的回电中称白崇禧是“中国境内第一个狡猾阴险的军阀”。
青树坪一役后,白崇禧犯下其军事生涯最大之错误,白氏既未听取张淦的建议:会同第1兵团、第10兵团、第11兵团、第17兵团,向长沙趁胜大反攻(其中张、徐、鲁三个兵团为桂系嫡系),一决生死;也未听取夏威之意见:趁共军亟需休整,无暇南下,将30余万正规军全部撤入广西大本营,再发动100万民团武装,固险据守。白崇禧选择了将主力留在湘南,观察局势。
9月22日,中共、、部野战军并的等近30万大军,翻越粤北山脉,进攻广东。蒋中正遂赴广州布置国府播迁重庆事宜,李宗仁看到广东失守碍难挽回,痛心至极,决定约蒋会晤,第一句便是“今天我是以的地位对你谈话”,李宗仁随后从1926年两人相识至今的恩怨,对蒋的种种不满一一历数,在李宗仁整个谈话期间,蒋只说了一句“德邻弟,撤换朱绍良一事,是我的错误,请你原谅”。这次谈话以后,两人就此告别,也成为李、蒋二人一生中最后一次见面。
10月1日,中共在北平建国。2日,林彪抓住战机发动了,以13个师17万人的兵力将桂系精锐第7军171、172师及军部直属部队,第48军138师、176师包围,激战至11日,仅第7军军长李本一率172师1个团,及138师师长英彦率该师大部逃出。这四个师是三大战役后国军最后的精华,尤其是第七军两个师的不复存在严重打击了西北、西南、华南各地国军的士气。(注:第7军224师、第48军军长张文鸿及175师未参加此战)
10月2日,叶剑英部自东、北两路向广东发起总攻。李宗仁令胡琏第12兵团坚守粤东,刘安琪第21兵团由海南岛北上广州,协助保卫广州,然蒋介石命令胡琏开往金门,命令刘安琪原地待命。10月13日,李宗仁由广州飞往重庆,次日,共军进驻广州。
李宗仁到达重庆后,、、人士竭尽所能宣传造势,逼迫李宗仁主动辞职,让位于蒋介石。11月1日,在台北表示其父不久将赴重庆领导工作。11月3日,李宗仁为避蒋离开重庆赴,在昆明期间,却发现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兼省主席已阴谋投共。
11月11日,李宗仁飞往桂林晤白崇禧及桂系主要领袖。白崇禧提出两种方案,甲案:桂、琼、黔、滇四省自成体系,与蒋公开决裂;乙案:李宗仁辞职,主动拥戴蒋介石复职总统。李宗仁表示宁死也不选择乙案,然此前李宗仁已觉滇省卢汉不稳,遂于16日飞往琼岛,陈济棠、向李表示对守住海南岛无任何信心,李宗仁明白甲案之前途亦是极其渺茫。然白崇禧的腹案中有乙案之存在,对李打击甚大。
11月19日,对时局彻底失望的李宗仁令阎锡山代为处理行政,令、刘士毅代为处理总统府公务。20日,李宗仁由南宁飞往香港;同日,白崇禧飞渝晤蒋,告知其李宗仁已赴香港,蒋闻讯大惊;28日,国民党中常会决议:要求李宗仁返回重庆,主持中枢。李宗仁则回电“本人是国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国家法定总统,国民党中常会无权干涉”,12月5日,李宗仁携家眷包机前往美国。
衡宝战役后,白崇禧指挥各部20余万人退入广西,立即以民团总队补充第7军、第48军之兵员。
11月初,、向白提出全军撤往越南,法国军队若有阻拦,即以武力解决;蒋中正则希望白崇禧退往云贵,与、等构筑大西南防线;雷州半岛、海南岛守将、、等则建议白崇禧撤往海南岛。白崇禧在这三个方案间犹豫不决。
则在以四野为主力,并联合二野、三野共计70余万兵力,自北、东、西三面对广西形成合围后,于11月15日发起。最终白崇禧决定主动向东线二野陈赓兵团进攻,打通前往雷州半岛转往海南岛的通道。以张淦第3兵团(辖7、48军、126军)、鲁道源第11兵团(辖58、125军)为攻击主力,黄杰第1兵团(辖第14、71、97军)负责阻击自贵州南下的共军,刘嘉树第17兵团(辖第100、103军)负责阻击自湖南南下的共军,徐启明第10兵团(辖46、56军)向钦州龙门港攻击前进,并掩护张兵团南翼。
11月18日,张淦、鲁道源两兵团在粤桂边境的必经通道云开大山宝圩、合江地区,对第四兵团展开了殊死的进攻,然陈赓部之抵抗亦极其顽强,11月25日,四野第15兵团赶至增援,东线共军兵力已增至20余万人,亦率所部2万余人对共军后背展开逆袭,企望打开会师之通道。血战至27日下午,张淦向白崇禧报告,所部牺牲过大,已不可能击溃当面之敌;此时黄杰、刘嘉树两兵团防线崩溃,桂林、梧州、柳州等地均告失守,绝望之际,徐启明兵团攻占钦州龙门港。白崇禧立即向蒋中正请求海军赴援,蒋中正随即派遣全部舰艇前往,林彪部四野各军则以每天100的行军速度向钦州挺进。
11月28日,白崇禧命令张、鲁两兵团迅速脱离战场向徐启明兵团靠拢。然不幸,由于第七军与鲁道源兵团被陈赓第四兵团死死粘住,未能顺利脱离前线,张淦遂命令第48、126两军及第3兵团直属部队于博白、陆川地区暂停,等待第七军。30日,鲁道源兵团大部牺牲,第七军则到达,31日夜,四野43军跟踪追击至博白,兵团则以每天150之疯狂速度完成合围,激战至12月6日,最终张、鲁两兵团只有极少数人突出与徐启明兵团会合;号称桂军之花、钢七军的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于是役后全军覆没,片甲无存。
此前,徐启明鉴于第10兵团已有被合围于钦州的危险,已于12月3日命令只留少数部队留守钦州,兵团主力西进力图与黄杰、刘嘉树两兵团一起,奋力向越南前进;7日,钦州守军全军覆没。最终第10兵团主力覆没于钦州至南宁的公路上,刘嘉树第17兵团覆没于中越边境的、。12月11日至14日,共军先后占领、等边境要镇。只有兵团的第14军、第97军在撤入越南时,建制尚还完整,其他最终逃入越南的桂系将领有:第10兵团正、副司令官、,第11兵团司令官,46军军长,56军军长,126军军长,连同所部共约3万人。白崇禧自12月2日起,率领陆续到达钦州湾海面的海军舰只数十艘苦苦等待,最终无一兵一卒登船。
第七軍最後一任軍長李本一中將於日,在强烈要求下,经毛泽东同意,在合肥被中共公审处决。领导李济深、黄绍竑等曾极力挽救。
撤往越南的部队中有两万多人在爆发后的1952年转运台湾,这些部队渐被播迁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直接控制,不再是新桂系的部队。
陆军一级上将:、、
陆军二级上将:、、、、、、、、
其他将领:、、、、、、、、、、、、、、、、、、、、、、、、、、、、、、、、、、、
中国飞机寻根:抗战前广西空军所使用的各式飞机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1988年2月第1版,《李宗仁回忆录》。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
刘志超等著,1998年3月第1版,《民国军阀史》。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
西南军阀史研究会编,1982年8月第1版,《西南军阀史研究丛刊》,第一辑。四川人民出版社。
西南军阀史研究会编,1983年6月第1版,《西南军阀史研究丛刊》,第二辑。贵州人民出版社。
荣维木著,2008年3月第1版,《李宗仁大传》。北京:团结出版社。
魏碧海著,2002年第2版,《第四野战军征战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国防大学战史室,1990年2月第1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战史》,第二卷: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出版社。
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1996年10月第1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
莫济杰,陈福霖[美]著,1991年8月第1版,《新桂系史》,第一卷。广西人民出版社。
Conteùdo de sensagent
defini??osinónimosantónimosenciclop&dia
&&&Publicidade &#x25
5348 visitantes em linha
calculado em 0,156s
Copyright © 2013 sensagent : Enciclopédia em linha, dicionário de defini??es e mais. Todos os direitos reservados.
&&&Publicidade &#x25
Cookies help us deliver our services. By using our services, you agree to our use of cookie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色列国防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