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防空导弹媒体太sb了说什么中国防空导弹导弹哪里都能打到美国反导系统根本就没有用,结果人家部署萨德过来,在萨德

当前位置: &
08:24:41 & &环球时报 &
中俄决不可轻视美日强化反导的野心日本防卫装备厅4日宣布,日美两国共同研制的新型标准-3海基反导系统成功实施了首次目标拦截试验。日方称该试验于日本时间4日当天在美国夏威夷海域举行,从美军宙斯盾舰上发射的“SM3 Block 2A”导弹命中了模拟为弹道弹道的目标。两国政府今后还将继续开展拦截试验。“SM3 Block 2A”据称是“SM3 Block 1A”的改良版,计划在今年完成研发,2021年前后实现部署。日方将朝鲜列为新型标准-3反导系统的针对目标,但是军事观察家们一直相信,标准-3海基反导系统是美国建立全球反导体系野心勃勃计划的一部分,与美国极力推动的萨德反导系统遥相呼应。标准-3系统的升级不能说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它建起来后,谁的导弹都能防。但鉴于美日同盟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中国身上,新型标准-3反导系统的现实防范目标肯定会把中国放到突出位置。一旦海基标准-3体系完成升级和部署,萨德也在东北亚完成布点,就将加剧对中国的军事威胁。标准-3算是美军目前成熟度最高的反导系统,据悉可以拦截中近程弹道导弹。目前美军还没有实际验证其能否拦截东风-21类中程弹道导弹。导弹系统目前在各核大国战略威慑能力中扮演着主力角色,而且各方的导弹技术差距不大,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导弹技术的前列。反导是核威慑竞赛的新战线,先进的反导技术和完善的反导体系可以制造对方导弹系统失效或部分失效的印象,增加己方的信心,产生一定的地缘政治效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
扫描到手机【侠客岛】萨德反导系统对中国威胁到底有多大
06:45:30来源:海外网
字号:大中小
摘要:为了阻止THAAD在韩国的部署,中国也应该向美国表明中国的关切,说明这一部署对中国安全的损害以及给朝鲜半岛的稳定和中美战略稳定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期最终达成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这个中国年,过得不安生。  一开年,朝鲜就放了几个大“炮仗”,不是为了庆贺新春,而是为了炫耀武力、维护权威,引来美韩等国的激烈反弹。除了推动联合国对朝鲜制裁外,美、韩、日等国也各自撇开中国、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制裁措施。近些天,美国和韩国开展了一系列海上军演,美国借机增加了在该地区的战机和核潜艇的部署。而就在昨天朝鲜召开的庆功宴上,金正恩得意地宣布,朝鲜还将发射更多的卫星。  真是不嫌事儿多,半岛危机至今没有平息的迹象。  而对于中国来说,面对的局势不光是一个不听话的朝鲜,还有“醉翁之意不在酒”浑水摸鱼的美韩等国。  为了报复中国对朝鲜所谓的“偏袒”,韩国正式宣布与美国重商萨德反导系统的落地问题。要知道,这套反导系统在日本已经计划两处落地,韩国之所以迟迟未能答应美国,源于不想得罪中国。但借助这次朝核危机,韩国政府和媒体指责中国对制裁朝鲜不够积极,甚至把朝鲜的胡作非为全都怪罪到中国的“纵容”,指责中国对朝政策全盘失败。美国便乘机和韩国政府再提萨德反导系统在韩国的落地,这一次,得到了韩国7成以上民众的支持。  第一套萨德反导系统在韩国的落地,似乎指日可待。  对于萨德反导系统,中国一向持反对态度。因为对于维护韩国国土安全,拦截朝鲜过来的导弹,美国在韩国部署“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低空末端反导系统),已经绰绰有余。而作为高空末端反导系统,“萨德”对朝鲜的导弹无非是杀鸡用牛刀,其X波段的雷达监测范围已经可以达数千米,从韩国首尔为圆心,画一个圆,可以涵括北朝鲜,更可以涵括中国的东北大部分地区,以及俄罗斯的远东部分地区。也就是说,中国在自己国土内的导弹发射,都可以被萨德系统监控到,从而丰富美国对中国导弹的监控数据。  所以,正像王毅外长所指责的美国“夹带私货”:以防范朝鲜的名义上马萨德反导系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这沛公是谁?自然是中俄。  因此,一旦萨德落户韩国,美国便在东北亚地区拥有了完整的导弹防御系统:“爱国者”为低层末端反导系统;“萨德”为高层末端反导系统;“宙斯盾”系统则为海基中段防御体系,再加上美国本土部署的中段防御系统,美国在该地区构建的两层多段弹道导弹防御体系便逐渐形成。如果在加上早先已经在日本部署的“宙斯盾”系统、“爱国者”反导系统等,美国就在东北亚地区克隆了东欧的反导系统,从此该地区的攻防战略平衡或将被彻底打破,而美日韩也将成为东北亚的小北约。  这对中国的安全环境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  如果后果真如此,那中国出于国家安全,很可能不得不对半岛局势作出更坏的判断以及更充分的军事准备,比如增加更多的战略导弹数量,加强突防能力,对萨德系统也应该列入到解放军的战略考量和战术范围,做好更充足的军备安排。这样下去,很可能引发东北亚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让半岛永无宁日。  半岛局势现在如一团乱麻,外部势力如果拽得越紧,越是死结。而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当事双方:朝鲜与韩国。  对于朝鲜来说,强硬不是长久之计,也不可持续。这个时候动静闹得大,很大程度是为了5月份召开的朝鲜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金正恩能顺利完成权威塑造而进行的造势,对于朝鲜来说,玩的就是一招险棋,美韩越是反应强烈,金正恩在国内的威信越高,地位约巩固。这时候算的是政治账,而不是经济账,你用经济的制裁手段,短时间内不能干扰他的政治目标。  而对于韩国来说,当前最需要冷静。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玩平衡,比单纯倒向美国要有利得多。况且,想通过美韩的联合制裁让朝鲜政权崩溃,从目前来说,还只是天方夜谭,半岛的统一也不是一两次危机就能解决的。目前最可做的,一是要坚持制裁,让朝鲜付出必要代价,二是不要让半岛局势继续恶化,把中国、俄罗斯拖入军备竞赛,三是静待5月朝鲜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等金正恩巩固了权威地位后,限于有限的国家经济实力,朝鲜的对外调门肯定会降低,那时应该是和谈的时机。  好了,文末附上腾讯“讲武堂”的一篇文章,详细分析了萨德反导系统,纯技术帖,读后会对美国在东北亚的“小心眼”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文/独孤九段)  【荐读】  萨德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会有哪些影响?  近段时间以来,有关美国可能在韩国部署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这一问题最早源于2013年韩美2+2会谈上韩国要求美国推迟移交美韩盟军战时指挥权,美国趁机要求韩国增强自身防务,并加入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之后,韩国国防部长在国会表示韩国将构建多层反导系统,暗示韩国将在现有的爱国者低空反导系统之外再购买一种高空反导系统,美国THAAD是最热门的候选方案。  今年5月27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军已经在韩国勘察可能的部署THAAD的地点。韩国政府否定该报道并重申韩国不加入美国全球反导系统的立场。但几个月以来美国政府和军方要人轮番上阵鼓吹THAAD系统对韩国防御的重要性,不断向韩国施压。美国的要价也悄悄地从要韩国购买THAAD变成了要韩国接受美国在驻韩美军基地部署THAAD。  目前有关THAAD的博弈仍在进行,最终结果尚不得而知。  在韩国部署THAAD这一事件应该放在美国推进亚太反导系统这一大背景下来观察。日美国国防部宣布要构建亚太反导系统,这一系统将基于两组三边联盟(美-日-澳、美-日-韩)来实现。8月,媒体报道美国将在日本南部和菲律宾各部署一部前沿部署X波段雷达(FBX-T)。日本的雷达部署地点最终确定为京都府经岬分屯基地,目前还没有要在菲律宾部署雷达的进一步消息。除此之外,美国还大力推进美-日-韩三边情报共享。由于国内的反对,韩国于2012年中止与日本签署正式的情报共享协定,转而以低调的方式来处理此事。  2014年奥巴马访韩期间发表的美韩共同声明暗示已经达成美-日-韩三边情报共享安排。美国的期望是韩国正式加入美国全球反导系统,韩国和美国(以及日本)的反导系统指挥控制一体化以及美日韩预警信息共享。  到目前为止,韩国的政策是韩国不加入美国反导系统,但同意实现韩国和美国反导系统的互操作,接受美日韩预警信息共享。  笔者曾当面询问美国国防部前官员韩国加入美国反导系统到底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回答是这样的话美国就可以在韩国部署先进雷达,这些雷达对韩国没什么用,但是对整个美国反导系统很有用,韩国出于对中国的顾虑而不愿意加入。言犹在耳,在韩国部署THAAD的消息已经传来。  THAAD部署韩国真正问题在于雷达  在韩国部署的THAAD系统的拦截弹对中国的影响不大。THAAD拦截弹是用于在末段高空拦截导弹的,拦截高度为40-150公里。在这一高度上,中国的战略导弹尚处于发动机工作的主动段,绝大多数中国的战略导弹都在韩国THAAD拦截弹的飞行包线之外。退一万步讲,即使中国潜射导弹从黄海或渤海发射,其弹道可能在韩国THAAD拦截弹覆盖范围之内,THAAD拦截弹也不能在主动段拦截导弹。所以,THAAD拦截弹本身对中国几乎没有影响。  问题的关键在于THAAD所采用的火控雷达TPY-2,这一雷达也可以单独部署,即前沿部署X波段雷达(FBX-T)。美军已经在日本北部的青森县部署了一部FBX-T雷达,即将在日本京都部署第二部。本文假定TPY-2雷达对弹道导弹弹头的探测距离为1200公里。根据笔者的计算,韩国TPY-2雷达可以看到黄海和渤海发射的中国潜射导弹,探测范围覆盖导弹的部分主动段以及弹头和诱饵的释放过程(约在主动段结束后几分钟)。另外,韩国TPY-2雷达也可在和平时期监测中国于渤海、黄海进行的潜射导弹试验(落点在中国西部),为导弹防御积累目标特征数据。如图所示。  我国经常在渤黄海进行潜射洲际导弹发射试验,对美军来说,韩国是最佳观测位置。  美国在韩部署X波段雷达目标是中国  导弹防御效能一直是导弹防御辩论的焦点之一,其核心是中段目标识别问题。为了提高突防概率,进攻导弹除真实弹头外,还会释放诱饵、箔条等突防辅助措施。由于弹道导弹中段是在大气层外飞行,较轻的气球诱饵和较重的弹头具有相同的飞行轨迹,从弹道轨迹上无法区分弹头和诱饵。此外,进攻方还可以采取各种技术手段使得诱饵具有和弹头类似的雷达和红外特征,加大中段目标识别的难度。  由于诱饵很轻、很便宜,可以大量装备,因此如果防御方无法区分弹头和诱饵,即使拦截弹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到达目标导弹弹道上合适的位置,打击到真弹头的概率也将会非常低。美国官方也承认中段目标识别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只要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效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拦截弹成功拦截中国报复性核弹头的概率就很低,中国就可以维持对美国的核威慑。  前沿部署的X波段雷达可以提高把真实弹头从诱饵中识别出来的能力。  如前所述,韩国的TPY-2雷达可以看到中国战略导弹的主动段和主动段结束后释放弹头和诱饵的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导弹释放较轻的诱饵时速度改变量很小,而释放较重的弹头将引起较大的速度改变。如果韩国雷达可以看到诱饵释放过程,那么美国反导系统就可以根据导弹速度改变而轻易地分辨出弹头和诱饵,彻底解决这一难题。  在和平时期,韩国TPY-2雷达可以用于观测中国战略导弹(特别是潜射导弹)的发射试验,积累弹头和诱饵的雷达特征数据,这有利于提高反导系统目标识别的能力。如果美国反导系统效能得到大幅提升,中国对美国的核威慑将被抵消。  THAAD部署韩国获益最大者是日本  首先,THAAD拦截弹的确可以为韩国提供额外的保护。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报告,4套THAAD系统加上7套PAC-3就可以提供对韩国全境的覆盖。但是由于受最低拦截高度所限,THAAD不能保护韩国北部地区,包括首尔。另外,标准3海基反导系统对韩国基本没用,只能保护韩国南部很小的区域。这是因为标准3是在高于100公里的大气层外拦截,朝鲜用来打击韩国的短程导弹的弹道最高点一般低于这一高度。  其次,THAAD的高性能X波段雷达对韩国而言也是没有必要的。如前所述,导弹防御系统中X波段雷达的主要功能是目标识别,这对于中段导弹防御系统而言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THAAD是在末段拦截,较轻的诱饵会在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自动被大气滤掉,因此压根不存在目标识别的问题。然而,这一对韩国没用的雷达势必引发中国的担忧,进而令韩国付出代价。  韩国部署THAAD之后获益最大的其实是日本。因为朝鲜还没有洲际导弹,不能打击美国本土。但是朝鲜现有的技术成熟的劳动导弹(射程1300公里)可以打击日本。与韩国不同,标准3反导系统在日本的反导架构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位于韩国的TPY-2雷达提供的早期高精度跟踪可以帮助日本的标准3提高目标识别的能力,对于日本导弹防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韩国部署THAAD要付出的代价首先是对中韩关系的破坏。朝鲜半岛的稳定是韩国的核心利益,而中国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近年来,由于朝鲜政策的反复无常以及中日关系的冷淡,中国的东北亚政策越来越重视韩国。习近平主席和朴槿惠总统实现互访之后,韩国已经成为事实上的中国东北亚外交的支点国家。韩国接受部署THAAD将破坏目前发展势头良好的中韩关系。  另外,韩国接受部署THAAD将使得韩国自动卷入中美冲突。一旦中美之间爆发战争,鉴于这一系统对整个东北亚区域的覆盖能力,自然地,韩国的THAAD系统将成为解放军首轮打击的重点目标。韩国将丧失外交灵活性直接卷入战争,哪怕韩国原本可能对引发冲突的事项毫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保持现状是对韩国最有利的选择。韩国将维持自身的低层反导系统,从美国获得朝鲜导弹发射的卫星预警信息并将韩国雷达获得的数据与美国和日本共享,维持韩国与美国反导系统的互操作性而拒绝一体化。这样,韩国可以同时维持与中国和美国的良好关系,这对朝鲜半岛的稳定至关重要。  目前韩国国内发出的信号比较混乱。看上去外交部门比较在意中国和俄罗斯的反应而出言谨慎。国防部和军方则要积极得多,不断放风宣扬THAAD对韩国的好处,以及韩国可以免费获得这一系统,韩国海军甚至还寻求购买标准3这一对韩国基本没用的系统。  然而,最终结果如何并不取决于韩国的选择,而是美国到底愿意花多大的代价来压韩国接受它并不情愿的结果。作为一个不对等同盟的盟主,美国的最佳选择自然是说服韩国接受THAAD部署。作为最后手段,美国也可以强行压韩国接受,韩国并没有多少可以回旋的余地。但是美国强行施压要付出的代价是损害同盟信任,因为韩国会认为美国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损害韩国利益。  为了阻止THAAD在韩国的部署,中国也应该向美国表明中国的关切,说明这一部署对中国安全的损害以及给朝鲜半岛的稳定和中美战略稳定性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期最终达成一个各方都可以接受的结果。  文/吴日强 作者为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访问学者(本文为“侠客岛”独家授权发表,如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海外网-侠客岛专栏”)“侠客岛”是以解析时局政局见长的微信公号。关于反腐及其它热点话题,侠客岛还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请关注。
责编:栾雨石中国导弹能否打到整个美国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22条回答)专家:美反导反到中国门口 搞核导弹迫不得已|X波段雷达|核导弹_凤凰军事
专家:美反导反到中国门口 搞核导弹迫不得已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有分析称,近来炒作DF-41导弹的西方媒体及沃泽尔们的真实意图是:激发美国对中国导弹力量的担忧,推动美国政府对反导系统的投资。罗援对《环球时报》说,美国已经把X波段雷达和反导系统部署到中国家门口,对中国肯定是现实的威胁。
中国必须确保战略威慑有效性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说,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中国领导人做出发展式导弹的战略决策,将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确立为东风系列,体现&东风压倒西风&之意。中国自行研制发展了东风系列战略导弹。中国从十多年前就开始论证和研制第三代导弹。东风第一代和第二代武器也有洲际导弹,但与前两代相比,第三代战略导弹反应时间更快,机动能力更强,信息化程度更高,命中精度更准。 实际上,加快研发新一代导弹已成为美俄等大国共同举动。俄罗斯正加紧研制陆基RS-24&亚尔斯&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和海基&布拉瓦&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独立报》7月29日援引俄前总参谋长巴卢耶夫斯基上将的话称,许多国家正在加紧研制新一代弹道导弹,美国在洲际弹道导弹第二、三阶段基础上研制了Minuteman-2导弹,美国在欧洲的反导防御系统的部署也进入实质性阶段,这些都表明美国违反&中导条约&。 近来,美国可能在韩国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议论甚嚣尘上。俄罗斯外交部日前发表声明,指责&美国的意图实质就是在地理上扩大其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俄罗斯《生意人报》援引学者的话称,&在韩国部署反导系统绝对不是针对朝鲜,而是针对中国和俄罗斯。对此,俄罗斯的反应将与对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的反应如出一辙。& 有分析称,近来炒作DF-41导弹的西方媒体及沃泽尔们的真实意图是:激发美国对中国导弹力量的担忧,推动美国政府对反导系统的投资。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曾称,&DF-41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安全威胁,美国的反导系统如不升级将会陷入留之无用弃之可惜的境地。&美国新闻网7月28日称,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日前被问一旦美国同中国开战,在中国的武器系统中,他最担心的是什么武器?格林纳特说,他最担心的是中国日益增多的巡航和弹道导弹武器库。 罗援对《环球时报》说,美国已经把X波段雷达和反导系统部署到中国家门口,对中国肯定是现实的威胁。有盾就要磨剑,否则就是自废武功。这是一般主权国家都必须要有的国防上的本能反应。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则,本身也加大了核反击的难度,因为这在免受别国第一次打击损害后,还要进行有效反击。因此可以说,中国提升自己的核导弹实力是迫不得已的。 罗援说,军事威胁和军事威慑是两个概念,我们不搞军事威胁,但我们必须确保要具备军事威慑的能力。(纪双城 李珍 陶短房 郭芳 田聿 候涛 陈一 柳直)
[责任编辑:吴雨洪]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播放数:880242
播放数:153378
播放数:461564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深度:中国搞一试验用东风弹道导弹做靶子 结果很成功|反导系统|东风导弹|东风19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深度:中国搞一试验用东风弹道导弹做靶子 结果很成功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日,西北某地突现一道奇异天象,伴随着一声低鸣声,可惜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不久之后,人们才知道:中国首次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当时为了取得最佳试验效果,中国特意采用现役东风导弹弹道充当了靶子,试验结果也相当令人满意,导弹被成功拦截,变成了一堆金属碎屑坠入大气层。而且这次中方率先在新闻中公布的实验情况,此消息一出让诸多网友都拍手称快,因为这一实验当时只有美俄成功进行过,中国现在成为了第三个国家,这个成绩相当不易。
  美国非常重视反导技术,先后发展了多种型号,除了人们常说的萨德系统之外,还开发了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也称GMD,以对抗最大射程超过10000公里、最大速度达到24倍音速的洲际导弹,已开始初步部署,号称:世界上反导作战能力最强的系统。
  中国也在发展反导系统,从技术角度说,自研的“红旗”9系统与进口的S-300PMU2导弹系统都具备对1000公里射程弹道导弹的拦截能力,新近进口S-400系统具备拦截约3500公里射程的中程弹道导弹能力,接近于美制萨德系统的水平。
  中国同样在发展中段反导技术,只不过没有公开相关信息,但是近年确实已多次进行陆基中段反导拦截试验,而且保持了极高的成功率。日的试验,只是外界所知道的,中国第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其后的日、日,日各进行了一次类似的试验,这是可以确定的,未确认的也有。
  有关反导系统的话题被中国军迷所关注,可惜许多人把反导系统过于神化,好象只要某个地方部置了反导系统,那么好象大门被封上了一样,实则犯了几个常识性的错误,即对反导系统的性能不了解,又对弹道导弹的特性不了解。
  弹道导弹的飞行大体分三段:上升段,即发射之后,垂直上升,进入大气层以外,中段即在大气层之外,飞到目标区域,最后末段,导弹弹头进入大气层,也叫再入大气层,对目标加以毁灭。
  目前在上升段实施拦截被认为是最佳拦截时机,却根本无法实现;中段拦截则为目前最受重视,却不成熟,主要是它的飞行高度太高了。真正可行的只有末段拦截,且不能保证成功率,目前已知反导系统基本上都是这个类型,比如:名气不小的萨德系统,它只能拦截中近程导弹,如果换成远程导弹,或者路近的弹道导弹,那么它根本无法拦截。
  中国历次试验中使用的中段反导拦截弹为红旗-19导弹,这并非中国军方编号,而是美方给予的暂定编号,即发现的第19种中国导弹之意,从美方观测到试验数据看,它的拦截高度超过200公里,这一高度可能是有意调低的,主要是为了避免产生过多的太空碎片。美方推定,红旗-19的至少已具备拦截射程3500公里左右的中程导弹能力,注意这是2010年时的评估结果。这与2008年时,美国进行的中段反导试验水平至少相当。
  从目前的资料分析,“红旗”19是一种高空区域反导导弹,很可能是二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具有更快的速度、更大的射高和更远的射程。一旦成熟后,即可与红旗9、S-300、S-400等构成我国陆基反导体系。考虑到,首次中段反导试验最晚成功于2010年,那么中国红旗19系统应已完成研发,可以进入初步部置阶段,可惜至今没公开其照片等资料,也不见有关反导系统部置的消息。
  没有部置显然与技术不成熟有关,目前中段反导技术处于初始阶段,问题自然不少。其实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方面的考虑,部置反导系统的花费太巨。以美国萨德系统为例,它价格极为昂贵,一枚动能杀伤弹的价格髙达900万美元以上,更不要中段反导系统,连美军也难以承受,那么中国更需要考虑其后果,中国必须避免被拖入军备竞赛,那是没有胜利的比赛。(作者署名:麦田军事观察)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洲际导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