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反垄断的经济学基础础 好过么

TOP热门关键词
专题页面精选
封面内容简介目录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 第1章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市场机制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4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5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6章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理论 第7章 一般均衡 ...
第一篇 微观经济学
 第1章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2章 市场机制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4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第5章 市场结构理论
 第6章 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理论
 第7章 一般均衡与效率
 第8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第二篇 宏观经济学
 第9章 国民收入核算原理与结构
 第10章 IS
「就学高端版」APP:随身顾问,立即就学!
期刊投稿----核心期刊编辑帮您了解投稿、审稿规则,提高投稿命中率!
考研咨询----国内经管名校研究生,为您解答疑惑、分享经验!
高考择校----高校老师为您介绍学校、专业情况,助您成功选择理想大学!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经济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摘要_书评_试读】- 蔚蓝网
共有图书3012375种
您的浏览历史
顾客评分:
已有0人评论
字数:390000&&&&&
页数:261&&&&&
开本:16开&&&&&
包装:平装
本教材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微观经济学部分和宏观经济学部分。微观部分包括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结构与厂商均衡,生产要素价格分配,市场失灵及矫正;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本书注重基本理论的介绍,注重案例分析,通俗易懂,易学易教。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经济学的含义3 第二节 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与经济体制4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8 第四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3 思考与练习16 第二章 需求、供给的基本原理18 第一节 需求及其基本理论20 第二节 供给及其基本理论28 第三节 供求均衡分析及其应用34 第四节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41 思考与练习49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52 第一节 效用概论54 第二节 基数效用理论与边际效用分析56 第三节 序数效用理论与无差异曲线分析法64 思考与练习73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76 第一节 厂商与生产78 第二节 生产理论81 第三节 成本理论93 第四节 收益与利润101 思考与练习104 第五章 市场类型与厂商均衡106 第一节 市场类型108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与厂商均衡110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与厂商均衡116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与厂商均衡120 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与厂商均衡123 思考与练习128 第六章 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理论131 第一节 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与供给132 第二节 劳动市场与工资135 第三节 资本市场与利息138 第四节 土地市场与地租142 第五节 企业家才能与利润145 第六节 收入分配政策146 思考与练习151 第七章 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153 第一节 外部性155 第二节 公共物品162 思考与练习166 第八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169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主要指标170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方法175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179 思考与练习182 第九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85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186 第二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92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194 第四节 乘数理论197 思考与练习199 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202 第一节 失业理论203 第二节 通货膨胀理论208 第三节 菲利普斯曲线218 思考与练习220 第十一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223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224 第二节 经济周期理论229 思考与练习235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政策237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概述238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241 第三节 宏观货币政策246 思考与练习255 主要参考文献257
摘要与插图
经济学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经济规律进行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谈判、营销、管理乃至人际交往、职场竞争等,实际上都是一种经济活动,都包含了经济学规律。美国大部分大学各专业要求学生必修两门课———经济学和心理学,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除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学会理财的技能和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经济学基础》是我们针对高职高专学生而编写的专业基础教材。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招生人数由2000年的180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69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更是“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录取分数逐年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上课的注意力等各方面与以前学生均有较大的变化。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各高职高专院校根据学生现有的入学水平和培养目标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对许多课程内容和学时安排都做了相应的调整。然而,目前,能够体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现有高职高专学生基本素质水平和培养方案的《经济学基础》教材并不多见。为此,根据近年来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所出现的新变化,遵照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精神,结合高职高专学生人才培养目标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组织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编写了本教材。与国内现有高职高专同类教材相比,本教材具有如下特点: (1)内容新颖,结构合理。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力求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必需、够用为度;突出实践、能力为本”的原则,对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以及重要理论的基本应用、政策措施等做了全面阐述。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根据高职学生的具体特点,按照学生识记知识的特点和规律,融“教、学、做”为一体,运用大量的课堂阅读材料,将经济学基本理论与现实经济生活紧密结合,帮助学生深刻思考、认识现实经济社会现象中蕴藏的经济规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3)突出教学重点,体现高职高专特色。在保持经济学基本原理完整、全面的基础上,剔除了IS-LM模型、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等深奥、抽象内容。同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济学基本的内容体系,立足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努力使编写内容既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又符合“教师好用、学生易懂”的现实要求。 (4)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为方便学生学习,在每章都配有案例分析、知识引导,在每章后面都配有综合练习题,并提供参考答案。
0人参与评分
很好(5星,4星):
一般(3星,2星):
不推荐(1星):&&&
写购物评价,赢购物积分,可换购物券!好书不要私藏哦,分享给别人吧!
温馨提示:由于每位咨询者提问时间及蔚蓝网促销等不同原因,以下回复仅对提问者3天内有效,其他网友仅供参考!
1件商品成功放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件商品,商品金额合计¥97.10
购物车中已有该商品
非常报歉,本商品没有库存暂时无法购买,如果您仍需要该图书
请输入邮箱做缺货登记,到货后我们会给您发邮件通知。
非常抱歉,您购买的数量超过库存,当前最多可买303件,请您修改。2016高考志愿填报:好就业的经济学专业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报阶段,所选择的专业的就业前景也成了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热点,中国教育在线整理了系列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选择分析资料,更多请点击:
&热门职业介绍:
  经济学专业是历年热门理科专业之一,那么经济学专业有哪些专业好就业呢?
  贸易经济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商业(包括粮食、供销)、外贸系统、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大型工贸公司(企业)、涉外企业、合资企业等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经济活动分析、理论政策研究等工作,也可以从事有关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贸易经济专业课程
  主要课程
  经济数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物流学、国际金融实务、国际贸易实务、购销实务、管理学、国民经济管理、市场调查、市场营销策划、现代商场策划、证券与期货、公共关系、商务谈判、消费心理、西方商业、电子商务、经济法、《合同法》、WTO、商贸英语等。
  贸易经济专业概况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才兼备、高素质复合型的能在工商贸企业从事贸易、营销与管理等实际业务工作和商贸部门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 京ICP备号 |
CERNET Corporatio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反垄断的经济学基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