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墨子进击号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导读: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中所积累的各项管理经验,110.国学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理论体系,243.《墨子》的十大主张中只有上篇的是哪个?(C)A.兼爱B.非攻C.非乐D.尚贤244.“士”在春秋尤其是什么之后不再是一个阶层,而变成了一个广义的称呼?(A)A.《葵丘之盟》B.商鞅变法C.纵横离说D.儒家仁政245.用来证明现实世界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的问题非常准确的逻辑方式是什么?(B)A.因明学B.形式
243.《墨子》的十大主张中只有上篇的是哪个?( C )
244.“士”在春秋尤其是什么之后不再是一个阶层,而变成了一个广义的称呼?( A )
A.《葵丘之盟》
B.商鞅变法
C.纵横离说
D.儒家仁政
245.用来证明现实世界科学性和非科学性的问题非常准确的逻辑方式是什么?( B )
B.形式逻辑
C.墨变逻辑
246.墨家的思想中与“天志”对应的是什么?( D )
247.中国在60、70年代改造农村实行的政策是什么?( B )
A.文化大革命
B.知青下乡
D.学习马列主义
248.《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D )
249.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C
250.荀子的学生李斯最后成了哪一学派的学者?( D )
251.商鞅给秦孝公讲了三种治国方式,最后秦孝公选择了哪个?( B )
D.帝王并用
252.“礼”的治理过程中谁是起到主导作用的?( C )
253.秦国灭亡除了它的严酷刑法之外,最主要的是谁反对秦国?( C )
C.东方贵族
254.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个国家?( D )
255.李悝的《法经》包含了几方面的基本内容?( D )
256.决定并影响中国地质建构的基础性的学术是什么?( A )
A.法家学说
B.儒家学说
C.道家学说
D.墨家学说
257.商鞅变法主要的策略是什么?( C )
A.立法,职分,定一
B.职分,定一,守法
C.正名,职分,定一
D.正名,执法,守法
258.秦朝的苛法其实是说的什么?( C )
A.刑法严峻
B.刑法不公
C.刑法细密
D.刑法无道
259.法律中“势”的问题是由谁提出的?( B )
260.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 A )
261.中国第一部成文法是什么?( A )
A.《法经》
B.《说难》
C.《孤愤》
D.《过秦论》
二.判断题
1.经济系数越大,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安定。( × )
2.仁政其实是和后来的德政,王道是一样的思想。( √ )
3.曹胜高老师任亚洲文明研究院教授。(√ )
4.俗话说半本《论语》治天下,讲的就是论语的教化作用。(√)
5.“仁”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体现出来的。(√ )
6.周朝是中华文明第一个文明总结时代。(√ )
7.周朝的文献典籍在鲁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
8.孔子主张先让国家富强,再让百姓富裕。( × )
9.道家的道是站在人的角度来看人的,儒家的道是站在天地的角度来看人的。(×)
10.“道”作为社会评价标准是孔子所提出的。(√
11.一个国家里最高明的人和最低能的人是很容易改变的,不变的是中间人。(× )
12.在《论语》中,小人这个词出现过90多次。(×)
13.《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
14.现代中国社会中丧礼是可以不办的,但是婚礼一定要办,否则会遭到社会舆论指责。(×)
15.《春秋》所记载的时间是按照“年,时,月,日”的顺序记载的。(√ )
16.祭礼的第二个来源是人们对先祖的缅怀。(√ )
17.礼和法的区别是礼是一种社会规则,是约定俗成的东西。(√)
18.史官在古代是专门记录史实的官,不包括其他内容。( × )
19.“吾见百家春秋”这句话说明“春秋”在当时是史书的统称。( √ )
20.赵武灵王改制胡服骑射是符合礼的,是因为它符合礼的精神,可以调整。( √ )
21.老子曾担任史官,是收藏史。(√
22在周朝的时候巫官和卜官的地位上升明显。( × )
23.《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政书。(√
24.在官场上发展的好的人都各有各的不同,发展不好的人都是相似的。( × )
25.人生其实是一直得到的一个过程,因此人生应该用加法来生活。( × )
26.《诗经》的产生要早于《周易》。( × )
27.研究汉朝的礼治的学术意义和价值比研究唐宋时期的小很多。(× )
28.《尚书》中的“尚”我们一般理解为“上古之书”。(√ )
29.礼的作用是将人与人区别开,而乐的作用则是让人合起来。(√ )
30.朱元璋在起义军中的实力并不是最强的但是他采用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最后建立了明朝。(√
31.我们在生活中,在官场中最害怕的是看不清人。(√)
32.今文经与古文经仅是在汉字上有差异。(× )
33.社会只要有健全的法律就不会发生动荡,礼只是一个辅助而已。( × )
34.我们古代最好的东西是拿来献给君王的。(×)
35.今文经的特点是能够把一本经书变得非常鲜活。(√ )
36.经过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经书与原本的本意可能已经不一样了。(√)
37.礼的第二个来源是来自对人神等各种关系的调整。(√ )
38.“治国”在儒家文化里是指中国。(× )
39.“诗言志”中的志,代表人们普遍的价值取向。(√ )
40.没有曲调但是有节奏的歌,更倾向于谣。(√)
41.《周易》与《诗经》都不是一个时代能够造就的。(√)
42.周诗只包括大雅、小雅。(×)
43.“周乐”指的是“周王室之乐”。( √)
44.《商颂》是商朝王室所管的,并不是周朝所管的。(×)
45.我们在进行干部的民主测评时候更多时候考察的是能力方面。(×)
46.齐桓公由于没有听从管仲的意见最后被易牙和竖刁害死,下场极其悲惨。(√)
47.《孔子诗论》是孔子讨论《诗经》的一些篇目。(√)
48.歌本与诗本在古代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用来记录歌词的。(×)
49.我们在做人生决策的时候要考虑多个因素,因为人是最大的动量。(√)
50.儒家的经典经常被称为“孔孟之道”。(√)
51.《中庸》是最晚列入儒家经典中的。(×)
52.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有两点不同,其中之一是成功人善于改变自己。(√)
53.公孙丑是孟子的得意门生之一。(√)
54.“商颂”经过校订后为十三篇。(√)
55.四书的确立在五经之前。(×)
56.作为一地区的领导,他的孝就是让这个地区的百姓政通人和。(√)
57.季札观乐记录的是鲁国人为其演奏周王室的乐曲。(√)
58.孟子将孔子理论中的本源解释清楚了。(√)
59.早期的经书是围绕孔子的五经建构起来的。(√)
60.“赋”法所担任的功能有:1、概括功能,2、描写自然的生和色,3、叙述功能。(√)
61.“五十而知天命”是孔子所说。(√)
62.“天命之谓性”是儒家思想的观点。(√)
63.孔子的言论中透露出的是对历史和人性的洞察,而孟子则是滔滔辩论,一种舍我其谁的干预精神。(√)
64.墨家学说是反对天,反对命的。(×)
65.孟子在游说各国国君的时候都会遭到很差的待遇,各国国君对他的学说都不屑一顾。(×)
66.孟子一生游说过十几位王。(×)
67.“定而后能静”中的“静”指的是安心下来去做事。(√)
68.孟子所谓的性善论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而言的。(×)
69.人是分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
70. 复礼是指要恢复礼的精神和礼的制度,守礼是指要重新建立规矩和制度。(√)
71.在伏羲画八卦之前,人类已经对自然现象进行了总结。(√)
72.“逍遥游”是庄子所提出的观点,主张精神的自由。(√)
73.从老子讲道,孔子讲仁,孟子讲义,到韩非子讲法,其实是体现了人类道德是在滑坡。(√)
74.看到的《春秋》是一部完整的史书,没有任何亡佚。(×)
75.《孔门易》是儒家学者对《周易》的阐述。(√)
76.《易传》与《孔门易》之间没有关系,是两种不同的解释方式。(×)
77.《周易》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被誉为六经之首。(√)
78.周易中的“周”仅指的是周朝。(×)
79.“率性之谓道”中的“率”我们一般理解为遵循。(√)
80.易学界普遍认为,《归藏易》、《连山易》、《周易》分别形成于夏商周三个朝代。(×)
81.儒家和道家讲的“道”其实是一样的都是天地大道。(×)
82.将《春秋》的体例阐释的最清楚的是《左传》。(×)
83.“阴阳”之说是周易的产物。(√)
84.《左传》是对《春秋》的具体记载,他们的记载的历史时期是相同的。(×)
85. 孔子及诸子所提出的各种学说并非是他们个人成就,而是他们对中华历史经验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的总结归纳。(√)
86.“别异”指的是区分等级、区分秩序的。(√)
87.“乐”在古代是有级别的。(√)
88.孙子,韩非子等都和孔子一样,将知识尽可能多的传给人们,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才会百家争鸣。(×)
89.《大学》在四书中相当于是个序言。(√)
90.《大学》在中国古代所教的内容是知识性的,与礼仪无关。(×)
91.《大学》的开篇纲领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92.被社会所公认的“孝顺”中的“顺”就是顺从的意思。(×)
93.《文心雕龙》在篇章上也受到《周易》的影响。(√)
94.今文经的优点是能够引申诗经最大程度的为我们社会所用,缺点是不知变通。(×)
95.在中国古代,日月代表着阴阳。(√)
96.今文经和古文经不仅仅在文字上不同,在研究思路也不同。(√)
97.孔子的学说不但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够改变一个国家, 民族的精神追求和社会向往。(×)
98.“做”带有表演的成分,“作”则是代表而来一种规范,样板。(√)
99.《新君主论》讲的是如何当好一个君主。(×)
100.作为管理者知识是必备的能力,但修养同样重要。(√)
101.“平章百姓”中的“百姓”就是指人民大众。(×)
102.《尚书》和《国语》相比在记录的内容方面更正式、更重要。(√)
103.曹胜高教授建议我们读《尚书》的时候应该先读《古文经》,因为这个是最接近《尚书》时代的文本。(×)
104.“境界”指的是人能够看多远,眼界的高低。(√)
105.古文经和今文经虽然是属于两个系统,但是彼此没有冲突,可以互补。(×) 106.用人之长是用人策略,用人之短属于利用。(×)
107.从理论上来讲,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中所积累的各项管理经验。(√)
108.人类早期的时候音乐,舞蹈,歌唱是三位一体的,是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基本形态。(√) 109.抱怨其实是心态不成熟的表现。(√)
110.国学是一种中华民族的理论体系。(√)
111.当所有人都说一个人好的时候,这个人就是我们所说的君子。(×)
112.法家学说认为用人之短是控制人的一种方式。(√)
113.法家主张化性说,而儒家主张因性说。(×)
114.《二泉映月》是由盲人阿炳演奏出来的,但是乐谱并不是他整理的。(√)
115.诗本和歌本里都可以有重复的句子,是为保持韵律。(×)
116.根据现在对《诗经》的了解和阅读,献诗的种类总共有列士等4种。(×)
117.“明诚”讲的是教的过程,“诚明”讲的是修养的过程。(√)
118.《周易》是六经之首,在儒家经典排在第一位。(√)
119.《周易》中的“天”和“地”其实就是指自然界的天地。(×)
120.根据《周易》概括我们读《周易》的时候要先从《易经》读起,然后再读《易传》。(×) 121.《周易》的占卜体系中同样一个卦对待不同的人来解释是不一样的。(√)
122.子学代表的都是一类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不代表个人的理解和认识。(×) 123.老子的《道德经》其实是先秦典籍里,前代史官流传下来的至理名言。(√) 124.金木水火土之中土是代表礼的。(×)
包含总结汇报、考试资料、办公文档、人文社科、教学教材、经管营销、党团工作、工作范文、IT计算机以及尔雅通识国学智慧作业和考试答案等内容。本文共5页
相关内容搜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尔雅通识课课后作业答案_(国学智慧)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尔雅通识课课后作业答案_(国学智慧)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3《大学》放在四书的第一篇主要是因为《大学》准确;A、意义B、内容C、宗旨D、目的;4大艺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并不包含人的修养;5小艺指的是大家所熟悉的六书;《大学》的核心内容;1“英雄相惜”是讲()的人相惜?正确答案:A;A、贤良B、智慧C、英勇D、谋略;2“新民”的意思?正确答案:A;A、改变自己B、亲民C、学习D、实践;3儒家所说的“君子”指的是能够担
3《大学》放在四书的第一篇主要是因为《大学》准确概括了儒家的()。正确答案: C
A、意义B、内容C、宗旨D、目的
4大艺讲的是内圣外王之道,并不包含人的修养。()正确答案:×
5小艺指的是大家所熟悉的六书。()正确答案:√
《大学》的核心内容
1“英雄相惜”是讲()的人相惜?正确答案:A
A、 贤良B、智慧C、英勇D、谋略
2“新民”的意思?正确答案: A
A、改变自己B、亲民C、学习D、实践
3儒家所说的“君子”指的是能够担当()的大任。正确答案: C
A、治国B、平天下C、治国利民D、道德示范
4“定而后能静”的“静”指的是安心做事。()正确答案:√
5“知止而后有定”的“止”就是止于至善。()正确答案:√
《大学》的核心思想
1一个人要想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需要八个发展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正确答案:x
4正心是讨论中国人性的一个本源。()正确答案:√
5格物指的是明理。()正确答案:√
《大学》的具体要求
1《中庸》里边讲五达道的意思是怎么去调节人际关系。正确答案: √
2“正心”指的是每个人要正确地面对自己的()正确答案: D
A、心志B、心C、心智D、心性
3“治国”就是管理一个(),把他治理好。正确答案: D
A、四海B、大家族C、国家D、小诸侯
4儒家强调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两个方向是指?正确答案: A
A、物我关系和人际关系B、态度积极C、心平气和D、乐观豁达
5《大学》里讲端正是方向,忠正是原则。()正确答案:√
领导力的内在要求
1《新君主论》讲的主要是?正确答案: A
A、世界上各国政要的危机公关B、怎么当君主C、怎么统治国家D、怎么当领导人
2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来讲更重要的要具备几方面的素养?正确答案: C
3不属于领导干部要具备的素养的是()。正确答案: A
A、奢侈B、知识C、能力D、修养
4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是谁讲的?正确答案: B
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
5国学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所积累的有关政治 经济 文化,行之有效的管理经验。正确答案: √ 识人之术与自我提升
1“气度”是()的问题。正确答案: D
A、高度B、广度C、宽度D、管理
2法家的“因性说”的“因”是()的意思。正确答案: B
A、因为B、顺着C、遵循D、按照
3中国文化中的两个用人策略:一是用人之长;二是用人()。正确答案: C
A、之能B、之技C、之短D、之功
4儒家学说的“化性说”的意思是指法律约束。正确答案:×
5格局决定思路。()正确答案:√
儒学与领导力
1《孝经》把人分成五等人,第一等最高的是天子?正确答案:√
2孔子讲“仁”,孟子讲“义”,荀子讲()。正确答案: D
A、法B、术C、势D、礼
3“疏通知远”指的是通透而()。正确答案: C
A、广博B、想得远C、周全D、看得远
4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有:仁、义、礼、法。()正确答案:√
5儒家学说是一个守天下的学说。()正确答案:√
儒学的具体要求
1“无为”就是要放权,“无不为”就是要抓住()。正确答案: C
A、重点B、关键C、要害D、方向
2恭俭庄敬这四个字是对一个人的基本的一个素养。正确答案:√
3“广博易良”的“易良”的意思是()。正确答案: B
A、能够进行改良B、能够把道理讲清楚C、能够从复杂中把握简易D、通俗易懂
4“敬”一方面是敬人,一方面是敬事。()正确答案:√
5道家学说讲人往低处走。()正确答案:√
道家、佛学与领导力
1“涵容”就是要()别人。正确答案: A
A、包容B、宽容C、尊敬D、恭敬
2“谦退是保身之法”是哪个学派的思路?正确答案: C
A、儒家B、法家C、道家D、佛家
3道教有五门学问:山、卜、()、相、医。正确答案: D
A、炼丹B、修炼C、调养D、命
4中国的管理之法是法家学说和儒家学说的结合。()正确答案:√
5道学讲寡色欲以养肾气。()正确答案:√
法家、兵家与领导力
1法家的“势”指的是()。正确答案: D
A、权势B、合情理C、顺势D、权威
2《孙子兵法》兵家对将领的基本要求是:仁、智、信、()、严。正确答案: D
A、义B、礼C、德D、勇
4不属于法家的治国策略的是()。正确答案: C
A、司法于官B、明法于国C、司法于民D、任法于贤
5法家的用人术:实能、专任、易制()正确答案:√
1《礼》在中国文化中起的是()的作用。正确答案: C
A、法律B、道德C、宪章D、规矩
2《礼》是综合()而形成的。正确答案: D
A、人伦关系B、物质分配C、等级秩序D、天道人情
3《礼》在唐代之前指的是()。正确答案: A
A、《仪礼》B、《礼记》C、《礼仪》D、《周礼》
4《礼》是在唐之后称为《礼记》的。()正确答案:√
5《仪礼》、《周礼》和《礼仪》合称三礼。()正确答案:√
1《礼》是对先祖的()。正确答案: A
A、怀念B、思念C、尊重D、尊崇
2君子的最主要特征?正确答案: C
A、礼让B、谦让C、修身养性D、谦卑
3《礼》起源于()。正确答案: D
A、生活B、社会C、家族D、禁乱
4礼与法不同之处在于礼是一种社会规则,是约定俗成的。()正确答案:√
5《礼》有成为社会规范并维持社会秩序的教化功能。()正确答案:√
1《仪礼》的功能和《周礼》的特点?正确答案: A
A、“礼”的一个概念B、礼的做法C、礼的形成D、礼的发展
2“礼别异”、“乐合同”强调的是一个现实的()功能,政治化概念。正确答案: C
A、文化B、社会C、政治D、经济
3在早期的时候关于“礼乐关系”的表述上是几种?正确答案: B
4“礼别异”不是指人与人能够产生一定的距离感。()正确答案:×
5礼、乐在社会关系中分别代表社会中建立人际关系的两种方式。()正确答案:√
1早期官员的管制也是()的一种秩序。正确答案: D
A、礼乐B、仪礼C、礼度D、礼
2《周礼》这本书有前代周朝的影子。正确答案:√
3三省六部制是跟哪本书借鉴的?正确答案: C
A、《大学》B、《中庸》C、《周礼》D、《论语》
5礼是从动机上进行约束。()正确答案:√
老子学说的特点
1“德莫若让”指的是()。正确答案: C
A、人要有道德B、要懂得谦让C、谦让是最好的德行D、谦让就是有道德
2中国文化几千年来起主导作用的学说是什么?正确答案: A
A、经学B、子学C、佛学D、心理学
3诸子之说形成一方面来源王官之学的下行,另一个方面是什么?正确答案: C
A、政府的政策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C、读书的普及D、礼制的发展
4“动莫若敬”的“动”指的是()。正确答案: D
A、心动B、行动C、口动D、一举一动
5九流十家出自班固《汉书〃艺文志》。()正确答案:√
“道”的内涵
1“得意忘言”是彼此心里知道,不用计较于()了。正确答案: C
A、对错B、是非C、语言D、行为
2《国语》、《左传》中引用的史官的话不是史官脱口而出的,而是什么?正确答案: C
A、《诗经》里的话B、国家的政策C、是代代相传总结出来名言D、是自己学识的升华
5《老子》这本书是尹喜请老子在函谷关写就的。()正确答案:√
“道”与“德”
1老子所说的“德”是指()正确答案: C
A、品德B、德行C、规定性的特质D、德性
2德经相对于道经来说更多地体现在什么方面?正确答案: A
A、不同属性B、不同礼C、不同哲学D、不同政治
3“道法自然”的“自然”指的是()。正确答案: D
A、自然界B、生物界C、世界D、自然而然的状态
5道家与道教的不同之处在于道家尊重自然,不去改变自然界。()正确答案:√
退守是大智慧
2退守并不是一味地退让,而是一种()。正确答案: C
A、手段B、目的C、策略D、战术
3老子所说的慈,指的是天地有仁心,对老百姓有恩惠,而老百姓体会不到。()正确答案:√ 4“无为而无不为”指的是好像什么事都不做,但却把什么事都做了。()正确答案:√
5退守大智慧不能让人心情逍遥,心性快乐。()正确答案:×
从老子到庄子
1《庄子》不是在说理,而是用大量的物象、形象、故事、()等作为说理的凭据。正确答案: A
A、神话B、寓言C、比拟D、排比
2庄子把人分为神人、智人和()。正确答案: C
A、圣人B、贤人C、真人D、小人
3《庄子》学说里认为,天性和人性是()的。正确答案: D
A、分离B、相似C、相合D、冲突
4“游于逍遥”就是庄子提倡的一种很自然的思想。()正确答案:√
5《庄子》这本书主要是围绕“道法自然”来展开的。()正确答案:√
《庄子》的内涵
1“心斋”讲的是()。正确答案: D
A、内心的虚空B、心性无烦忧C、没有想法D、回到你的本性
2庄子讲的“坐忘”就是忘掉理、法,忘掉外在的约束,忘掉社会中的自己,回到你的()。正确答案:
A、精神B、心灵C、本性D、本真
3“同于大通”的“通”就是对这个社会彻底地明白了。()正确答案:√
4经学关注的是人的群体,而子学关注的是个体。正确答案:√
5“心斋”不是心性逍遥的前提。正确答案:×
《庄子》的心性逍遥
1庄子认为治理天下,首先要()天下,然后才能治。正确答案: C
A、了解B、安抚C、顺应D、恩惠
2齐物论的理论推导是()。正确答案: D
A、道法自然B、人法地C、万物有灵D、道生万物
3庄子说的“顺应天下”一方面是指顺应民心,另一方面是指顺应()。正确答案: B
A、天道B、传统C、王道D、自然
4顺物自然是说人完全按照外在的特点来生存,而不去强求。()正确答案:√
5万物有灵说认为世上的万物都是像人一样,有他的灵气存在,有他的神灵存在。()正确答案:√ 法家主张与儒家的争辩
1接受并追随墨家思想的人主要是哪些人?正确答案: A
A、侠客和工匠B、侠客和庶人C、工匠和商人D、商人和侠客
2庄子对墨子的评价是()。正确答案: D
A、善守御B、为节用C、节律苦行D、好学而博
3墨家思想有:尚贤、非命、()、尚同等。正确答案: C
A、坐忘B、心斋C、明鬼D、仁义
4墨家的思想在社会稳定的时候能极大的发展,在社会松散的时候很难继续发展。正确答案:× 5墨子的主张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正确答案:√
墨子与《墨子》
1《墨子》各篇分为()三篇,内容大同小异。正确答案: C
A、上下B、前后C、上中下D、内外
2“亲士”就是亲近能够成就()的人。正确答案: B
A、功名B、事业C、大事D、伟业
3墨家“大同社会”的思想被哪个学派吸收了?正确答案: A
A、儒家B、法家C、道家D、纵横家
4“尚同”指的并不是上下同心同德。()正确答案:×
5墨家的“大同”被儒家吸收了。()正确答案:√
《墨子》的内容
1《墨子》认为一个国家为什么会灭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正确答案: D
2“义政”讲天下食者众,而耕者寡,今天下莫为()。正确答案: C C
A、富B、平C、义D、信
3儒墨学说起点(),都是想让国家变得更好,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正确答案: A
A、相同B、相似C、相合D、相异
4《墨子〃法仪》篇主要讲的是法天之说。()正确答案:√
5墨子对人们的分工是:能谈辨者谈辨,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正确答案:√
《墨子》的思想
1做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正确答案: C
A、法商B、儒商C、佛商D、道商
2“天志”、“明鬼”理念的作用是对帝王、达官贵人的()。正确答案: D
A、约束B、制约C、命定论D、监督权
3墨家的思想中与“天志”对应的是什么?正确答案: D
A、兼爱B、非攻C、非乐D、明鬼
4节葬是并不是不能用生者的钱来厚葬死者。()正确答案:×
5墨家是不相信命的,而儒家相信。()正确答案:√
法家治道之思
1“礼制“就是把天下系于一个人身上,“法制”是把天下系于一套制度。正确答案:2礼是用于维持()内部秩序。正确答案: C
A、国家B、天下C、王室D、国民
3不属于商鞅治国的三套理念的是()。正确答案: D
A、帝道B、王道C、霸道D、人道
4“帝道治国”是以仁政为主,刑政为辅。()正确答案:√
5兵刑合一是实行霸道的第一步。()正确答案:√
法家法制之思
2中国最早的县叫做什么?正确答案: A
A、甘谷县B、蓝田县C、嘉裕县D、雁门县
3春秋战国时期最后通过变法取得成功的是哪一个国家?正确答案: D
A、卫国B、齐国C、晋国D、秦国
4法制就是“以法来治理国”。()正确答案:√
5法家的法制是由国君和贵族制定制度大家来遵守。()正确答案:√.
法家法制之道
1《法经》的内容不包括()。正确答案: A
A、《宪法》B、《捕法》C、《杂法》D、《盗法》
2商鞅变法内容分为:正名、职分和()。正确答案: A
A、定一B、统一C、归一D、同一
4商鞅变法重视的是商业。()正确答案:×
5正名就是把国家官员循名责实。()正确答案:√
《韩非子》的精神内核
1不属于韩非的变法主张的是()。正确答案: D
A、弃古法新B、重变革而反法古C、舍道德而论行赏D、论行赏而舍道德
2商鞅在立法时提出的原则是什么?正确答案: A
A、弃古法新B、师法自然C、道法天成D、法正
3法律假定人性是善的。()正确答案:×
4商鞅在建立法规时提出“弃古法新”。()正确答案:√
5韩非认为“申子未尽于术;商鞅未尽于法”。()正确答案:√ √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尔雅超星慕课国学智慧答案23等内容。 
 超星国学智慧答案2015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1 《春秋》是根据()...() 我的答案:√ 1 一个人要想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需要八个发展的步骤...  尔雅国学智慧 2016 最新答案全集 1.《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鲁国 2....超星尔雅《国学智慧》期... 38页 免费
尔雅通识课课后作业答案... 10页 ...  2016 最新尔雅《国学智慧》各章答案和期末答案 2016...超星尔雅《国学智慧》期... 38页 免费
南开15春...2016超星尔雅慕课国学智... 暂无评价 39页 免费 ©...  2016 超星尔雅慕课国学智慧课后及期末答案 国学智慧 同学请注意,所有超星慕课考试题最后都是从以前做的课后练习中抽出来的,所 以就不要再找什么期末考试题了。最...  2016超星尔雅《国学智慧》各章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2016超星尔雅《国学智慧》各章答案 2016 超星尔雅《国学智慧》各章答案《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  国学智慧尔雅满分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国学智慧尔雅满分答案 ...国学智慧超星尔雅满分答... 15页 1下载券
2016尔雅国学智慧考试答... 44页...  尔雅国学智慧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春秋》是根据()历史改编的。...超星尔雅《国学智慧》期... 38页 免费
2016年超星尔雅国学智慧... 73页 2...  2016超星国学智慧(答案)_教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1 《春秋》是根据()历史...() 我的答案:√ 1 一个人要想成长成一个温文尔雅的君子需要八个发展的步骤...  尔雅通识课课后作业答案_(国学智慧)_其它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论语》与君子修为(三)作业 选择题 1、 对于人类来讲,合乎正道实际上是合乎了什么?人类发展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墨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