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度次大陆伊斯兰教入侵印度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和东部

克什米尔百科名片 克什米尔地图克什米尔(克什米尔语:???????,?????,英语:Kashmir),又称喀什米尔,是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的一个地区,曾为英属印度的一个邦。现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控制。 中文名称:克什米尔外文名称:Kashmir所属地区:巴基斯坦与印度政府驻地:斯利那加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面积:19万平方公里人口:598万(1981年)气候条件:高山气候著名景点:乔戈里峰海,喜马拉雅山脉.卢姆河,帕尔巴特峰,查谟丘陵,目录[隐藏]简介 概况 现代历史 分治 克什米尔问题 人口 文化 经济[编辑本段]简介  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77%居民信仰伊斯兰教,20%信仰印度教,还有少数锡克教与佛教徒。7世纪时东半部开始属于吐蕃(今天中国西藏)版图,1242年吐蕃全境并入中国元朝(蒙古大汗国)版图,元朝在此驻军,为宣政院辖地,从此到中国清朝的1850年代都是中国的领土。1830年代英国殖民者从印度侵入,克什米尔王公向清朝驻西藏大臣求援,由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忙于鸦片战争,不想救援,英国殖民者趁机占领,但清朝中央政府、清朝驻西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都不承认,而且以后历届中国中央政府都不承认。  占有现在克什米尔一半土地的拉达克地区,文化主要受中国西藏影响,自13世纪起,曾分别为中国、英国、印度控制。现在拉达克在克什米尔占东边大部分,居民几乎全为藏族。西方拍摄反映西藏的电影亦多到拉达克取外景。  侵入全境多山,大部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北有喀喇昆仑山脉,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有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7500米以上的8座,中国和克什米尔之间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中部属喜马拉雅山脉西段,13个山峰超出6000米,帕尔巴特峰海拔8126米。南为查谟丘陵,高度一般在1200米上下、印度河上游及其支流杰卢姆河流贯境内。境内山高水深,现已有公路和铁路与外界联系。南北气候差异很大,降水量自西南向东北递减:查谟达1150毫米,东北部最少仅50-80毫米;气温自南而北递降,查谟1月平均为14℃,列城在0℃以下。矿藏有煤;多矿泉与温泉。森林占总面积八分之一。克什米尔河谷地与查谟地区是重要农业地区,产稻米、玉米、小麦和油菜籽、苹果。畜牧业以养羊和牛为主,所产羊毛世界闻名,牦牛是山区重要交通工具。有毛织、丝织、地毯、坎肩和木雕等工业和手工业。还发展了旅游业。1947年前为英属印度的土邦。印巴分治以及分别独立时,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未获解决。1947年10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武装冲突。1949年划定停火线。巴基斯坦控制区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人口约四分之一,其余为印度控制区。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的两次印巴战争,停火线以西的一些地方为印度占领。  克什米尔问题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是查谟-克什米尔的简称,包括克什米尔谷和查谟平地。这本来是两个独立的邦国。查谟居民主要信奉印度教,克什米尔居民却基本上信奉伊斯兰教。1846年查谟首领从英国人手中买下了被占领的克什米尔。而克什米尔人口数倍于查谟。这就种下了后来争端的根源。  克什米尔争端是指印度和巴基斯坦对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主权纷争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1830年代英国殖民者从印度侵入,克什米尔后将其划为土邦。克什米尔争端是英殖民主义在1947年撤出印度时留下的。独立前的印度,行政上由两大部分组成:英属印度和土邦。英属印度包括11个省,而在这些省中间,夹杂着大约550个的土邦。克什米尔就是最大的土邦之一。根据1947年6月公布的“蒙巴顿方案 ”,土邦地区归属则由当地的王公来决定,但是土邦必须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因素。  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之后,印巴之间爆发了三次战争。1948年到1949年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的结果是,印度控制了克什米尔地区大约3/5的土地与3/4的人口。巴基斯坦控制了另外2/5的土地与1/4人口。这次停火奠定了后来双方对克什米尔控制的范围。另外,按照联合国的决议,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最终必须由公民投票来决定。但是,双方后来在是否举行、如何举行公民投票的问题上始终无法取得统一意见。通过一步步的行动,印度到六十年代初期已经完全接管了克什米尔。  1966年1月,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双方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声称双方将恢复两国间的正常关系,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但是在关键的克什米尔问题上,《宣言》仅仅表明双方都陈述了各自的立场。至于公民投票、军事人员的活动范围等关键问题均未提及。  1971-1972年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后签署了《西姆拉协议》,要求双方举行双边会晤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编辑本段]概况  克什米尔,又称喀什米尔,是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的一个地区,曾为英属印度的一个邦。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  历史上,“克什米尔”这个词原指喜马拉雅山脉最西端的一处峡谷。而现在,“克什米尔”以被用来泛指包括克什米尔谷地、查谟、蓬奇、吉尔吉特、俾路支斯坦和拉达克的广大地区。其中最主要的克什米尔谷地,海拔较低,土壤肥沃,群山环抱,河流纵横,风景如画,民风奇特 克什米尔,是该地区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大多数为穆斯林。而查谟的居民多为印度教徒,拉达克的居民从文化习俗上来看则与西藏较为相近。  占有现在克什米尔一半土地的拉达克地区,文化主要受中国西藏影响,自十三世纪起,曾分别被曾分别为中国的西藏政权和英国、印度控制。至今主权仍倍受争议。现在拉达克在克什米尔占东边大部分,居民几乎全为藏族。西方拍摄反映西藏的电影亦多到拉达克取外景。  斯利那加是克什米尔在英属印度时期的土邦首府,海拔1600米,坐落于该地区最大的芜拉湖畔,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也是现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首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从英国独立,原英属印度内部的克什米尔土邦的当地王公已经决定加入印度,而当地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希望加入巴基斯坦 ,因此归属 印控克什米尔的仙境难定。印度和巴基斯坦为此爆发了几次战争。现在大部领土由印度控制,少部分由巴基斯坦控制。印度控制区称为查谟-克什米尔(即查谟-克什米尔邦)。巴基斯坦控制部分称为“北部地区”,中巴之间的喀喇昆仑公路南北方向穿过,首府为“吉尔吉特”。  本来作为英国殖民扩张与侵略的受害者,中国一直试图在克什米尔争端中保持中立和局外人的角色,极力希望通过和平谈判,与印巴双方确立克什米尔部分与中国的边界。印度依然采用前英国殖民主义立场,无理要求并派军队进占中国领土,毫不理会当时中国政府的谈判呼吁,终于导致1962年边界战争。而1963年中国与巴基斯坦谈判确立了相关边界临时协议,双方都在领土问题上作了让步。这样就出现了印度声称的所谓的“中控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地区由两个国家分治:巴基斯坦控制了西北部地区(自由克什米尔和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印度控制了中部和南部地区(查谟-克什米尔邦)。印度方面则声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控制了部分东北部地区(阿克赛钦和喀喇昆仑走廊)。锡亚琴冰川同时被印度和巴基斯坦所控制,印度控制了其中大部分地区,而巴基斯坦则控制了其中较低的山峰。巴基斯坦声称对除中控克什米尔以外的地区都是巴基斯坦领土,而印度一直没有正式承认中国和巴基斯坦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声称包括中巴于1963年签署的边界所划归中国的喀喇昆仑走廊地区等都属于印度领土。巴基斯坦将整个克什米尔地区视为有争议的领土,而印度则援引其宪法证明克什米尔地区为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克什米尔地区也有一部分人倾向于独立建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受到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共同反对。由于印巴两国都拥有核武器,克什米尔向来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领土争端之一。印巴两国为了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曾经爆发了三场战争:1947年第一次印巴战争、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和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还有最近一次1999年在印控克什米尔的卡吉尔地区爆发的卡吉尔边境冲突(某些人称为第四次克什米尔战争)。  下文中为避免歧义,将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所管理的克什米尔地区分别称为“中控克什米尔”、“巴控克什米尔”和“印控克什米尔”。 [编辑本段]现代历史  在十九世纪初期,克什米尔的控制从阿富汗的杜兰尼帝国和穆斯林的莫卧儿帝国、波斯人和阿富汗人手中转到锡克王朝。及后锡克王朝被英国打败,大部份地区受英国控制。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克什米尔为英属“印度帝国”的一个土邦。  1947年,印、巴分治时,其归属未明确规定,成为印、巴两国长期的争端。1947年10月印、巴双方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1948年1月联合国安理会设立了印、巴问题委员会,并建议停火,然后举行公民投票。1949年1月1日起停火开始生效。同年7月,两国代表在卡拉奇达成协议,确定了停火线,由联合国驻印、巴军事观察小组监督停火,但公民投票未能进行。根据停火线,印度占3/5土地和3/4人口,巴基斯坦占其余部分。印度在其控制区内成立了邦政府,巴基斯坦在其控制区内成立了自由克什米尔政府。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又两次发生敌对行动。印度占领了停火线以西的一些地方。 [编辑本段]分治  印控克什米尔  印度控制了大约 45.5%的地区(101387平方公里),在控制地区成立了查谟-克什米尔邦,该邦主要包括四部分:  克什米尔谷地  查谟  拉达克  锡亚琴冰川  巴控克什米尔  巴基斯坦控制部分可以分为两个区域: 一为自由克什米尔(Azad Kashmir),大约13350平方公里,二为克什米尔北部地区,大约72496平方公里,共约85846平方公里,名义上是巴基斯坦的一个自治区,有自行选举的总统、总理、立法及司法机关。  中国控制部分(印度声称)  喀喇昆仑走廊部分,位于克什米尔北部的小片地区。1963年,巴基斯坦与中国签订双边临时协议确定该地区为中国领土。当然中国也放弃部分领土要求。如果该地区地位将来被重新谈判,中国将保留对相关的已经出让的领土的权利,这显然又是印度不愿意看到的。  阿克赛钦:大约37555平方公里。位于新疆与西藏间的原无人高原。按中国与克什米尔已确定的边界点喀拉昆仑山口和班公错连线,本来就在中国境内。而且新疆和田县早就对其中的大部分地区进行着非正式管理。该地区以前从没有正式划界。前英印政府曾提出许多版本的边界方案,但都没有被清政府接受,更不谈有任何协议了。印度靠前英印政府人员的提议和计划来要求阿克赛钦的主权,本身就是荒谬和无知的。 [编辑本段]克什米尔问题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 18世纪中叶,印度次大陆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二战结束后,印度次大陆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独立。1947年6月,英国最后一任驻印度总督蒙巴顿提出了把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的“蒙巴顿方案”。 根据“蒙巴顿方案”的规定,印度教徒居多数的地区划归印度,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属巴基斯坦。但对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却规定由各王公土邦自己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保持独立。当时,克什米尔地区77%的人口为穆斯林,他们倾向加入巴基斯坦; 克什米尔土邦王是印度教徒,他先是既不想加入印度,也不愿加入巴基斯坦,但最后又倾向加入印度。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印、巴分治后不久,双方为争夺克什米尔主权于1947年10月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即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年12月,印度将克什米尔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1948年8月和1949年1月,联合国印巴委员会先后通过关于克什米尔停火和公民投票的决议,印巴均表示接受。1949年1月双方正式停火,7月划定了停火线。克什米尔分为印控区和巴控区,印巴分别在各自控制区内建立了地方政府。 [编辑本段]人口  克什米尔是一个多种宗教信仰聚集地,并拥有众多穆斯林、印度教教徒以及佛教教徒。其中数佛教在拉达克地区最为盛行。  在巴基斯坦控制的喀什米尔包含北部地区和阿萨德克什米尔99%的居民是穆斯林。巴基斯坦政府鼓励人民移居包括在此境内的阿富汗人和旁遮普人聚落。  印度控制的查谟克什米尔(包括查谟,克什米尔山谷和拉达克)占70%的是穆斯林(根据印度2001年的数据)。人口的其他部分是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其他宗教徒。拉达克居民是 印藏种, 而查谟的南部却居住了许多部落,这些部落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邻近的印度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德里市。  在1941年时,印度人占了总人口的15%。但在1990年,居住在克什米尔山谷的印度居民被强制驱逐(根据某些调查亦可以认为是“自愿离开”)。当年的十六万人中,现今只有一万五千还居住于此地   主权宣称地区人口穆斯林%印度教%佛教%其他宗教%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北部地区~3百万人99% –––巴基斯坦Azad克什米尔–99% –––印度查谟~7百万人30%66%–4%中华人民共和国拉达克–46%–50%3%印度克什米尔盆地 –95%4%––[编辑本段]文化  克什米尔人的生活型态是纯朴的,对于宗教信仰的差异是宽容的,以及比之外界更为缓慢地进步的步调。居民大多喜好和平,多样化的文化足够反映宗教的多样,当部落欢庆节日时才可以使他们远离平淡的生活。 克什米尔人以喜好各种不同的音乐而闻名,男性和女性着装颜色都非常鲜艳。克什米尔华特尔地区的男性多能表演著名的当地舞蹈“独哈”。当地女性则表演另一种民俗舞蹈“鹿弗”。克什米尔早已因精湛的美术而闻名数世纪,这其中包括诗歌和手工艺品。  克什米尔的伊斯兰教义受到苏菲派影响较深,这使得这里的伊斯兰教与其他南亚地区的正统逊尼和什叶派很不同。在历史上,克什米尔由于对文化的包容而闻名,这体现在“克什米尔主义”中,1969年的北约核武器裁减和平条约正是这一主义的体现。 [编辑本段]经济  克什米尔的经济基本以农业为核心。在历史上,克什米尔曾以世界著名的开什米羊毛成为经济带动点而出口到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克什米尔人都是编织和制造围巾、丝地毯、垫子、kurta以及陶器的能手。克什米尔是世界上最好的藏红花——克什米尔/印度藏红花的产地。自然生长的水果和蔬菜作为有机食物主要被出口到中东。肥沃的克什米尔谷地是印控克什米尔经济支柱。该地区以养蚕业及其他农产品如苹果、梨及许多温带水果如坚果闻名。自20世纪初克什米尔与朝圣一道成为受欢迎的旅游地点,直到90年代关系越来越紧张为止。  旅游业也是克什米尔绝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经济资源和收入之一。然而,自从1989年克什米尔暴动事件之后,克什米尔的旅游业遭受沉重的打击。  2005年10月17日克什米尔大地震后经济状况急转直下,导致巴控喀什米尔方至少七万巴基斯坦人死亡以及印控克什米尔大约一千五百人的死亡。
可能您会感兴趣
那里是克什米尔地区,印巴两国的争议地区。中国在两国之间保持中立,认为该地区的主全未定,所以画为白色,表示不偏向任何一方。7500米以上的8座,中国和克什米尔之间的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是世界第二高峰。中部...
克什米尔问题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现在的克什米尔地区是查谟-克什米尔的简称,包...克什米尔(克什米尔语:???????,... 的一个地区,曾为英属印度的一个邦。现为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控制。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西北部,东与印度接壤,东北与中国为邻,西北同阿富汗交界,西... 和《东方报》等。主要通讯社有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国有)、 巴基斯坦国际通讯社(私营...克什米尔(克什米尔语:〉,ㄆ,英语:Kashmir),又称喀什米尔,是南亚次大陆西北部(青藏高原西部和南亚北部的交界处)的一个地区,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四国之间,曾为...科学家揭示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大陆间生物交流规律_词汇网
科学家揭示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大陆间生物交流规律
责任编辑:词汇网 发表时间: 22:08:46
经过多年研究,中国科学家近日发现了印度次大陆和亚洲大陆碰撞后,生物类群在两个板块之间扩散的过程与规律:两板块间物种的交流从始新世(约距今5300万年至距今3650万年)开始,在距今1500万年物种交流频次达到峰值,自距今1400万年后物种交流开始减弱。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李家堂课题组撰写的论文《印度次大陆与亚洲大陆间随时间的生物交流变化》,近日发表在自然出版集团子刊《自然通讯》上。该论文分析了35次印度次大陆向亚洲大陆,以及92次亚洲大陆向印度次大陆的扩散事件,揭示了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自约5000万年碰撞以来的生物类群的交流过程与规律。生物交流是现有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形成途径之一,生物物种的扩散交流多发生在板块间具有适宜气候和温度的陆桥处。东南亚地区的大部分物种都是由冈瓦纳大陆经过印度次大陆扩散而来,使之成为现今世界上物种最丰富的地理区系之一。2013年,李家堂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文章,通过树蛙类物种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发现渐新世时期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存在着快速的物种交流的现象。之后,该课题组联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无脊椎动物学家塞安塞巴斯蒂安?克劳斯等,通过META整合数据分析方法对两栖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无脊椎动物、硬骨鱼类、植物等大量生物类群的扩散历史和规律进行探索。研究表明,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物种交流开始出现。自距今4400万年后,东南亚大陆与印度次大陆之间的生物类群交流频次开始加强。在经过一段调整后,从距今3900万年到距今1100万年期间物种交流继续加快,并在距今1500万年物种交流频次达到峰值。与中新世中期在喜马拉雅山隆起的过程中,从缅甸到不丹的低喜马拉雅山麓雨林带区域的形成时间一致。自距今1400万年后,在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物种交流开始减弱,这与印度北部和西北部的季风气候的转变及气候的干旱影响相关。论文通讯本作品为“词汇网-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该文章来自中国科学协会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的观点或立场,如有异议请来信告知)
2009年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安徽省安庆》 人教版的准确、好、地区对的.多加100分给你!OK!准确、好、地区对的.多加100分给你!OK!准确、好、地区对的.多加100分给你!OK!你们不要乱找啊!WL蔚蓝 - 魔法师 四级 太乱了一楼更乱 - 初学弟子 一级 简直是刷瓶灌水!
亚 洲第一节 概述复习考试内容亚洲的位置和范围.世界第一大洲.东部的岛弧.南部的三大半岛.以山地和高原为主的地形.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的名称和分布.主要的河流、湖泊.复杂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知识要点世界第一大洲 亚洲在东半球的东北部,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西与欧洲陆地接壤.亚洲南部有三大半岛: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东部有一系列岛屿组成的岛弧,即千岛群岛、日本群岛、台湾岛、菲律宾群岛等;东南和南部海面还有许多群岛和岛屿,如马来群岛.亚洲面积约有4,400万平凡千米,几乎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3,是世界第一大洲.亚洲有48个国家和地区.按地理方位,通常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等几部分.高原、山地为主的地形 亚洲的地形起伏很大,高原和山地面积很广,约占全洲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约1000米.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和山地主要集中在中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巍峨突出,雄踞中部,向西有伊朗高原、向南有德干高原,向北有蒙古高原.这些高原的平均海拔都比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低得多.亚洲著名的大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和兴都库什山脉等,它们分布在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的外围.亚洲的许多大河都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各河的中下游大多是平原.其中向北流入北冰洋的大河主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它们的中下游地区有西西伯利亚平原.向东流入太平洋的大河主要有黄河、长江,它们的中下游地区有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向南流入印度洋的大河主要有恒河、印度河,它们的中下游地区有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大河,水利资源都很丰富,又有灌溉和通航的便利,经济意义很大.亚洲西部的里海,位于亚欧两洲交界处,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气候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范围广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又名各地地形和距海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一)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中南半岛、印度半岛主要属热带季风气候.那里终年高温,夏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稀少.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我国东部、朝鲜和日本,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二)亚洲的中部和西部,地处内陆,受海洋的影响小,属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三)亚洲北部,冬季漫长,气温很低;夏季短促,但较温和.那里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有世界最大的针叶林带.只有西伯利亚北部沿海和北冰洋中的岛屿,终年严寒,属极地气候.(四)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南部的印度河平原一代,终年炎热,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沿岸地区,冬季受西风带的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成为冬雨夏干的地中海气候.(五)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和一些高山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终年气温很低,多雪峰冰川,属于高山气候.复习题选择(下面各题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A.复杂多样,西部海洋性气候显著; B.广阔的大陆导致了单一分布的大陆性气候;C.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D.复杂多样,西北部极地气候分布.2、亚洲最南部的大高原是:A.青藏高原; B.帕米尔高原; C.伊朗高原; D.德干高原.3、位于南海和猛加拉湾之间的大半岛是:A.阿拉伯半岛; B.中南半岛; C.小亚细亚岛; D.印度半岛.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是:A.贝加尔湖; B.青海湖; C.苏必利尔湖; D.里海.简答1、亚洲大河的流向与地形有什么关系?2、为什么亚洲为世界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答案:选择题:1、C 2、D 3、B 4、D简答题:1、由于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亚洲河流一般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辐射.2、亚洲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差异大,因此主 要受海陆之间热力差异影响的季风气候也就最显著1、世界上黄种人主要分布在 、黑人主要分布在 、 和美国境内.2、亚洲和非洲分界线是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 .3、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 .4、地球自转和公转规律绕什么转 转的方向 周期 产生现象自转公转5、我国领土大部分在 ,小部分在 ,没有 .6、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经过我国 、 、 、 四省区.7、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我国每年净增人口数仍很大,主要原因是 .8、 是我 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所以它是我国第 大河,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之一.9、导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有明显差异的自然因素是 条件.10、在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直占有主要地位的是 .我国农业各部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11、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 .12、连线沪宁杭地区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地区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3、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是 .我国商业中心大多分布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和交通发达的 地区.在农村比较普遍的商业活动形式是 .14、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旅游胜地是 .15、填表铁路枢纽 北京 郑州 徐州 株洲交会铁路线16、填表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主要水果 主要能源 人民主食 传统交通工具 传统民居 擅长运动北方南方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主要农产品果树矿产资源和能源17、我国主要国际航空港是 、 、 .18、现在我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 .19、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江南地区成为“鱼米之乡”主要受惠20、我国东部地区是典型的 性气候.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 特点.21、我国自然资源的国情特点是 .我国的地理国情是领土广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是个发展中国家.以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1%的人口.22、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 .发展经济的“先行官”是 .23、我国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是 省.24、我国牧区〈草地〉主要分2布在 、 地区和 地区.耕地〈种植业〉主要 和 的平原地区.25、西北地区地表植被自西向东〈或新疆到内蒙古〉看到的依次是 -- -- .26、我国北方沿海航运中心是 ,南方沿海航运中心是 .27、台湾的经济是“ ”型经济.居民大多是从 、 两省迁移去的.通用 话和 话.28、五十吨钢材从阜阳运往广州最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29、阜阳的纬度在 -- 之间,属于 气候,地形以 为主.30、写出相关的地理事物:北大仓: 天府之国:塞外江南: 聚宝盆:东方甜岛: 世界屋脊:东方明珠: 日光城:鱼米之乡: 黑土地:31、青藏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是 .西北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是 .32 、右图是一幅 地形图,表示 .更高的山峰是 ,C表示 ,D表示 , E表示 .从 坡爬到甲山顶更容易.33、课本第四册P4图5.4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其划分的依据是 、 、 ,一月气温都小于0℃的是 地区; 地区一月气温大于0℃, 地区七月气温最低.34、根据地名写出矿藏开滦: 大同: 大庆: 鞍山:铜陵: 白云鄂博: 、 江西大余:云南个旧:35、填图一、 走向山脉 :1、 2、 3、 4、 5、二、 -- 走向山脉:6、 7、 8、 9、 10、 11、12、三、13、 山脉是 形山脉.14、四、地形区:A: B: C: D:E: F: G: H:I: J:36、记住省会城市.37、记住七大洲、四大洋地图.38、填图:一、 城市:A: B:C: D:二、 海1、 海峡 2、 洋3、 海 4、 海三、 省、岛屿E: 省F: 岛、或 省G: 岛H: 岛回答者:幽海精灵 - 魔法学徒 一级 6-8 20:18初中地理知识复习提纲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纬线圈的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都 指示东西方向.赤道是最长和纬线,长约4万千米.它与两极之间的距离相等,把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是地球仪上的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习惯上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 地球仪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0,以东的1800属于东经,习惯上用“E”为代号,以西的1800属于西经,习惯上用“W”为代号.国际上习惯用200W和160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着66.50的夹角.由于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6、五带的划分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之中有阳光直射现象,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气候终年炎热.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气候上的四季变化比较明显.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在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越小,要表示的内容越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应越大;反之选用的比例尺越小.在地图上,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8、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北美洲.大部分人们习习惯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洲和亚洲大陆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作为分界线.北美洲和南美洲在西半球,全称为美洲.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南极洲主要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11、陆地地形 人们把地形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山地 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峦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条带状分布.其中最突出的是两条由若干条高大山脉组合而成的巨大山系:一条是横穿亚欧大陆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另一条是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安第斯山等山脉组成.平原 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较小,常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平原的坦荡.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欧洲和非洲的地形比较简单,分别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亚洲的地形则比较复杂,地势中部高,四周低,高原、山地面积广,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大多分布在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沿岸的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带.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叫做该地的气温年较差.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山地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17、降水的季节变化 全年多雨区:在赤道附近地带各月降水都很多,如新加坡;全年少雨区:在内陆地区、两极地区各月降水都很少,如埃及开罗;夏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东岸,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如中国北京;冬季多雨区:在南北纬300~~400附近的大陆西岸,冬季多雨,夏季少雨,如意大利罗马;常年湿润区:在南、北纬400~~600的大陆西岸,全年受从海洋上吹来的西风影响的地区,各月湿润,雨量适中,如英国伦敦.18、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一、热带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2、热带草原气候 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3、热带季风气候 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4、热带沙漠气候 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二、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4、温带海洋性气候 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气候温暖,适宜发展农业,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陆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种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总量很多,但是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资源中,冰川中储存的水量最多,现在人们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护水资源,主要途径有:节约和合理用水,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扩大淡水来源.23、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森林有调节大气成分、净化空气、含蓄水源、增加空气湿度、防风护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主要在以针叶林和阔叶林为主.全球森林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24、铁、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铁、煤、石油的分布情况如下:1、世界上的铁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这七个国家的铁的储量约占世界的90%.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国中,煤储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国、美国、俄罗斯等国.3、世界上石油资源的分布很集中,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主要输往日本、欧洲和北美洲等地.25、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增长速度在世界特别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欧洲为2%;亚洲为15%;北美洲为10%;南美洲为17%;大洋洲为14%;非洲为27%.26、世界人口的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规模变小,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第一种是科技移民,即大批的高素质人才由发展中国家移向发达国家.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外籍劳工流动的基本方向是由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由贫穷国家流向富裕的在石油输出国,由人口稠密的同家流向人口稀疏的国家.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在严寒的苔原带、冰原带,广大的严寒带针叶林带,末开发的热带雨林带,干旱的沙漠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人口稀少.28、人口向城市迁移及产生的问题 一个国家的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9、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的肤色、眼色、发色一般较浅,头发呈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他们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黄种人的皮肤呈淡黄色或棕黑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他们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较少,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和美国境内.30、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名国的面积大小不一,面积最大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31、国界和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以安第斯山为界;美国和加拿大东部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有一段以纬线为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32、世界地埋区域的划分 共分为13个地区.图见书本第一册P83.33、东亚概述 图见P85.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风由寒冷的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向太平洋,风力强劲,受其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风从太平洋、印度洋带来丰沛的降水,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气候炎热.在东亚的季风气候区内,根据气温和降水的不同,又分为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前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雨季较短;后者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雨季较长.34、东亚的人口和经济 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东亚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35、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日本境内多山,国土的四分之三以上是山地和丘陵,邻近东京湾的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神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的海港.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著名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最高的山.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地方相比,冬季较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全国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山间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贫乏.图见第一册P90.36、日本的经济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神户和横滨的日本两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日本同中国的贸易有很大发展.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材、电子产品和其他工业产品.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首都东京在关东平原的南部,东京湾的西北岸. 日本北海道附近海域是世界上著名的渔场.日本的捕鱼量常占世界第一位.现在稻米的产量已能自给.但蔬菜、水果仍需要进口.37、东南亚 图见第一册P94.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南部狭长,一直延伸到赤道附近,叫做马来半岛.东南亚的国家,除了老挝是内陆国外,其他都是临海国或岛国.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印度尼西亚.领土由13000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因此有“火山国”之称.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位于赤道附近,属于热带雨林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38、居民与经济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人口一半以上分布在爪哇岛.东南亚是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最大产地,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在食物.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39、南亚 图见第一册P108.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南亚北部有绵延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这一部分叫做“南亚次大陆”.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南亚的降水受季风的影响,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西北季风,为旱季.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黄麻等.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是印度的纺织工业中心和重要海港.是印度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41、中亚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深居亚洲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中亚境内的河流多为内流河.西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内流湖--里海.中亚中部和南部牧场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同时采矿、冶金、军事工业相当发达.42、西亚与北非 西亚和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带,地理位置很重要.死海湖面海拔高度为-400米,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世界上最高的气温记录出现在北非利比亚的阿齐济耶(57.8℃).一般降水稀少.只有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43、撒哈拉沙漠 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西起大西洋岸边,东到红海海滨,北起地中海岸,南抵苏丹热带草原,约占非洲面积的1/4.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丰富的石油.44、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 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主要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这些国家被叫做“阿拉伯国家”.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城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圣城.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45、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库 西亚和北非是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西亚以波斯湾为中心,形成了一条巨大的石油带,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是西亚主要的产油国家.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2,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4.所产的石油,主要输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摩洛哥一国的磷酸盐储量占世界的3/4.46、畜牧业与农业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47、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48、埃及 位于非洲东北部,亚洲境内的西奈半岛,也是埃及的领土.全境90%以上是沙漠,耕地、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狭长的尼罗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处的河口三角洲地区.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生物、地理会考复习提纲
人教版初中生物、地理会考复习提纲、复习练习题
谁有宣城地区的卷子!快
还有3天有要会考 请给我一份重点集中的提纲!别把整本书都弄下来啊!重点
上一集:没有了 下一集:
相关文章:&&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附近好友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