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为什么反对净空法师苦恼无量无边

【净空法师开示系列】为什么苦恼无量无边【人人网 - 分享】
【净空法师开示系列】为什么苦恼无量无边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喜欢
分享这个视频的人也爱看
你happy就ok
芬芬来啦~
今夜画了美美的妆
哼哼哈哈??
热门视频推荐
热门日志推荐
同类视频推荐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通灵佛教网&||||||
--(382)[] newsbody
净空法师:苦恼、造业、三途、恶报都是从迷来的
佛讲的话破迷开悟,只要你悟了,你就无比的快乐,你要不悟的话,你是无量无边的苦恼。你要懂,苦恼、造业、三途、恶报都是从迷来&的,你不了解事实真相,了解事实真相你多快乐,你的问题全解决了。现在有事情吗?没事!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有很多人替我悲&哀,说我这么大的年岁,旁边一个照顾的人都没有。我自己悲不悲哀?不悲哀。为什么在这样的年龄,一个照顾的人都没有?上天给我好&的身体,我自己会照顾自己。需要人照顾,说明什么?我身体已经衰了,不行了。到我身体真衰了,不能照顾自己了,我相信佛菩萨会派&人来照顾我。什么都能做!我前面有榜样,李炳南老居士我跟他十年,我跟他的时候他七十岁,我离开他的时候他八十岁;他到九十五岁&没人照顾,我今年才八十五,还有十年。九十五岁那年,有两个同学,姐弟二人发心照顾老师,老师同意了。九十五岁才有两个年轻人照&顾他,九十七岁往生的。身体健康何必要人照顾?每天干的事是佛干的事,干佛所干的事那多快乐!这叫学佛。文摘恭录—淨土大经解演义(第三O九集) 档名:02-039-0309净空法师:素食养生 - 佛弟子文库┊┊┊┊┊┊┊┊┊┊┊┊┊┊┊┊┊┊┊┊┊┊┊┊┊┊┊┊
净空法师:素食养生我初学佛的时候,六个月后我就吃长素了。我吃长素不是人家劝我因果报应,我是明白这个道理,我觉得佛家讲的饮食是最完美的,又何况素食对于培养清净心、平等心有很大的帮助,身心清净,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心理。现代的医学也懂得,心理卫生重过生理卫生,心理要健全,这个身体不会坏。我们看到经上讲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是金刚不坏身,&清虚之身,无极之体&,佛在经上讲,寿命无量,从哪里来的?清净心来的。所以诸位心地清净,就不会生病;心地慈悲,任何毒都化解了。慈悲是最好的解毒剂,不需要用解毒的药物,慈悲心把任何的巨毒都化解了。只要做到清净慈悲,你的身体自然就健康长寿。我们身体健康长寿,父母看到喜欢,如果天天看到你生病,父母很难过。要善体父母之心,才懂得怎样去尽孝。所以素食好处太多了。
素食里面也有一些刺激东西,对于生理产生不好的影响,就是常听到的&五辛&,葱、蒜、韭菜、荞头、洋葱。五辛,辛是蔬菜,不是肉类。我们也称为&五荤菜&,荤也是草字头,是蔬菜一类。这五种,《楞严经》上讲得很清楚,生吃刺激肝火容易发脾气,熟吃产生 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都是带给你烦恼,所以不吃它,原因在此地。佛是很讲理的人,这些东西为什么说不能吃?佛把这个道理说出来,对我们初学的凡夫,我们没有定力,还是避免为好。到你真正有定力、有功夫,没有障碍,《华严经》上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还要晓得,佛的戒律条条都有开缘,不是死板板的。开缘,是你做佐料用,配菜做为香料用,分量少,你吃不会起作用。譬如吃大蒜,像山东人大蒜瓣像花生米一粒一粒吃,吃那么一大碗,那个起作用。那种吃法恐怕我们都没办法,我们受不了,太辣了。我们吃个一片、两片,已经很难下咽。一定要懂得,吃要达到那个分量才起作用。所以在家居士如果没有用这些佐料配菜,家人会觉得&这个素菜没有味道,还是吃肉好&,我们为了避免他吃肉,用了这些东西做佐料,没有妨碍。寺院里面就不太好意思了,寺院如果用这个做佐料,居士们来了,嫌疑&这个出家人吃五荤菜&,而他们并不了解这个情形,所以为了避免嫌疑,最好不要用。
譬如五戒(根本大戒)里面有酒,酒不是性罪,是遮罪,是怕你喝醉了之后,破别的戒。酒本身哪有过失?如果你喝酒不喝醉,那有什么过失?但是为什么佛制订这么严格?怕你控制不了你自己,一杯又想一杯,不想醉自然就喝醉了,就出毛病。所以戒律才这么严,是因为你不能控制自己。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条条戒律都有开缘。所以佛是很讲理的人,佛教给我们合情合理合法,样样都是帮助我们身心健康,要懂得佛的意思。  下篇: 上篇: 欢迎转载 QQ:  查看: 1049|回复: 3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19 小时威望1421 点注册时间积分6986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698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14 积分
本帖最后由 青莲荷花藕 于
17:30 编辑
喜欢戏论的人。戏论的范围包括很广,通常我们一般讲开玩笑,是属於戏论。而实在讲,这里面除了开玩笑之外,还有许多都是属於戏论,只要与经典所讲的正意相违背的,这些言论都可以含摄在戏论之中。像现在许多唱歌,流行歌曲里面的歌词,戏剧、电影里面的台词,你仔细去听听,都是戏论、绮语。所以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我们要细心去体会。第一桩过失,『於现在生多诸苦恼』,现在生是现世。增加苦恼,为什么会增加苦恼?谚语里头常说「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往往在戏论当中跟人结下些冤仇,自己都不晓得,招惹别人的怀恨、报复,惹很多的麻烦。出家菩萨不应该做这个事情,古德教人「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这个有道理,不必要说的话尽量少说,多念佛决定有好处。念佛,心定在佛号上。尤其是修净土宗的,你为什么不求功夫成片?为什么不求一心不乱?你讲这些话,这些毫无意义的话,妨害你功夫成片,一定的道理,多诸苦恼。
 & &【二者增长瞋恚退失忍辱。】
& &『忍辱』在此地是耐心,废话多的人、戏论多的人增长瞋恚,刚才讲了容易与人结怨。谈话当中,彼此话不投机,就恼怒起来,这个我们常常看到的,真是从小小的几句话不投机起,就闹成很不愉快,可见得言语之道是大学问。瞋恚心动了,你的忍辱功夫当然就没有了。六波罗蜜里面,忍辱是对治瞋恚的,布施对治悭贪,持戒对治恶业,忍辱对治瞋恚,瞋恚心生起来,忍辱波罗蜜就没有了,耐心就没有了。
 【三者为诸怨对之所恼害。】
& && &『怨』是冤家,『对』是敌对,你的冤家对头有机会找你麻烦。就在你言语里面挑剔你的毛病,找你的把柄,而你说的时候没有留意,没有小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他就来找麻烦。像这些事情,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看到,常常遇到。读古书,读历史,历史上,言语不慎招来灾祸的太多了,小的,身败名裂,大的,国破家亡。孔老夫子教学,言语列在第二,有他的道理。孔门四科,第一个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语,再来是政事、文学,他把言语看得这么重,你看佛在经上说的这一段,我们想想夫子教人不无道理。
【四者魔及魔民皆生欢喜。】
  魔在哪里?到处都是。魔就是折磨,我们心生烦恼,烦恼是魔。《八大人觉经》我想大家都念过,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四种魔,魔无量无边,归纳为四种。你要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你才认识魔,你认识魔,魔就不能害你。最怕的是你不认识魔,魔就来找麻烦,你就要受魔之害,要认清楚。佛告诉我们,第一个五阴是魔,五阴是我们的身体,本身这个东西就是个魔障。色受想行识,色是色身。我听说我们同学这两天又有人被蚊子咬,送到医院去了,你们招到魔障,色身招魔了。受想行识是心,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是魔,不是好东西。所以佛教我们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要把它舍掉,为什么?魔!远离魔障。你还要不要舍?这五阴是魔。
  又说烦恼是魔。烦恼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皆是魔障,你要认识它。为什么佛叫你断烦恼,你还特别喜欢烦恼?今天有信徒来,供养你一个大红包,十万块新币,你欢喜得不得了,你著魔了!十万块拿到,贪心起来,魔障就现前,你要认识他,你要把他看破。我能不能接受?会引起我贪瞋痴,会引起我妄想分别执著,我不受,你就聪明了。什么时候可以受?受而无受,无受而受,行!你智慧开了。慧行菩萨可以受,为什么?对他丝毫没有影响,也就是说真的做到外不著相,内不动心。可以拿这个钱财做利益众生的事业,他不会去享受,不会想买一点好吃的,不会想买一件好衣服穿,不可能。
  在中国近代,你们大家都晓得,印光大师、虚云老和尚,这两位大德受国内、国外人的尊敬供养,供养钱财太多了,也没有听说两位老法师吃个小伙,没有听说。也没有听说两位老法师做一件新袍子来穿穿,没有听说过。你看看虚云老和尚的照片,我看了他三十几张照片,每一张照片穿的衣服都是补好多补丁,这是我们的好榜样。钱财可以接受,自己绝不用,对自己来讲,不增长贪瞋痴,自己心还是清净的,做利益众生的事情。印光大师所有一切供养,他老人家印经布施,跟全世界的众生广结法缘,我们应当要学,我就是学他老人家。他老人家是我们的祖师,我的佛法是得自李炳南老居士,李老居士就是印祖的学生,所以我是继承印祖这个道统。他老人家怎么做,我们学著做、跟著做,印经布施。现代科技发达,除了印经之外,我们可以做录影带、可以做磁带、可以做光碟,现在更进步的是国际网路,电脑。我们把佛法传播到全世界,送到每个人的家庭,这是诸佛、祖师的愿望。我们何必去享受,何必去造业?那就错了,大错特错。
 出家人这个衣服没有什么新款式,一件衣服爱惜一点可以穿个十年、二十年,我们就远离魔障。生活愈简单愈健康,所以大家在饮食上不要挑剔,愈是简单的生活,就是最健康的。你不信,不信我这个人就可以做证。我二十六岁学佛,学佛不到半年我就吃长素,我的饮食非常简单,而且非常少,我吃得很少,吃得很简单,我不吃零食。我看你们都比我吃得多,晚上还要吃消夜,还好多东西,我的生活简单。简单,分量很少,就是最健康、最长寿。你们都生病,我不生病,我今年七十岁,没有生过病。你要问为什么?简单,生活愈简单愈好,心要清净,我跟你们讲得很多,所有一切疾病根源都是妄想。经上讲的,贪瞋痴叫三毒,你里头有三毒,你怎么会不生病?外面有五欲六尘,内外交感,哪有不生病的道理?里头没有三毒,外头五欲六尘不沾染,你怎么会生病,没有理由生病。所以,你要懂得怎样保护身体的健康,简单的饮食,少量的饮食,心里头不生烦恼,不起杂念,念念弘扬佛法,念念利益众生。学菩萨要像菩萨,我们学了有用,不是没有用,学了真快乐,真自在。所以魔要认识他,这四种魔,这两种最重要。
死魔,那是人不能避免的,后面天魔,天魔你要懂得,天魔是什么?就是我们今天社会,五花八门种种诱惑,那就是天魔。你们到市场去溜一圈,看这个也动心,那个也好看,那就是天魔在招手。你心一动念,就落到魔掌上去,就被他掌握。你每天辛辛苦苦的去赚钱,赚的钱全被他骗去了,你这个生活是为谁活的?都为那些魔活的。特别是女孩子,喜欢漂亮,你看成衣匠天天设新款样。新的东西展现出来,去年那个落伍了,去年那个还很好,落伍了,穿到外面不好意思,一定要去买新的样子,你赚的钱又被他骗去。有人说,旧的穿出去不好看,笑死人了!我常常讲,笑死是他死,你不死,你怕他干什么!他死我不死!
  魔要认识清楚,『魔及魔民』太厉害了。魔不是青面獠牙,不是很吓唬人的,魔很好看,看到叫你生贪瞋痴,那就是魔。如果你看到生清净心,那是佛菩萨,你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心很清净,那是佛菩萨。如果看到的起贪瞋痴,生妄想,那就是魔境界。你喜欢诤论、喜欢戏论,魔很喜欢,为什么?你脱离不了魔掌,道理在此地,要搞清楚。
  【五者未生善根皆悉不生。】
  这句话严重,你的善根断了。善根是什么?无贪、无瞋、无痴。我常常教真正发心修行的同学,如果你的功夫定力不够,你要想成就,要想得清净心,你必须在生活里面,不要看电视、不要听人唱歌、不要看报纸、不要看杂志,你的心就清净。心清净了,人家问什么?没事,今天世界天下没事,天下太平。我天下太平,你的天下不太平,你多事,我无事,就这么修的。你来问我,我都知道,你不问我,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就对了。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家里电视机丢掉,不能要,那是什么东西?那就是魔,魔在你家里头。他折磨你的身心,叫你一天到晚不得安身,佛号也念不好,怎么可以要!善根就是无贪、无瞋、无痴,叫三善根,你未生的善根就生不起来。
 【六者已生善根能令退失。】
  你已经有的无贪、无瞋、无痴的善根很微薄,喜欢戏论,你这一点善根保不住,很容易退掉;换句话说,善根没有了,你当然做善、行善就困难;换句话说,起心动念怎能不作恶?
  【七者增诸斗诤怨竞之心。】
  增是增长。『诸斗诤』是一切的斗争,这是泛指,没有指哪一桩。总而言之,这个过失很多。『怨竞』,竞是竞争,怨里面有怨仇、也有误会,误会也包括在「怨」这个字里面。竞是竞争,现在这个社会非常麻烦,我们学佛的人清楚,明白,竞争不是好事情,人人都在竞争,社会怎么能得到安宁?诸佛菩萨、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教导大众,都教给我们无争,人家争,我们不争。诸位要晓得,你只要有竞争之心,你这一生永远生活在苦痛之中,竞争没有止境的;换句话说,你的妄想分别执著永远不会断,你的生活多苦。你今天竞争,你的地位得到了,你的财富得到了,得到怎么样?苦啊!那不是乐。所以现代人,我们看到许多富贵人家,富而不乐,他过得很苦,为什么很苦?一天到晚那个心在竞争,日子过得好可怜,我们在旁边看到,看得很清楚。我们为什么快乐?我不竞争,我不争,知足常乐。社会上大家都知足,就天下太平,社会就安定,安定自然就繁荣。所以繁荣不是靠竞争的,没有这个道理,竞争得到的繁荣,后遗症很多,弊病很多,会带来社会的动乱。你仔细想想,还是古圣先贤、佛菩萨讲的有道理。很可惜,佛法缺少人宣传,我们今天学了佛法,有责任、有使命把佛陀的教诲发扬光大。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本身做到不与人争,我们不但不争,我们要让,人家要竞争,我们要退让。
  唐朝庞居士表演那招,好啊!有味道。庞蕴居士他开悟了,他真正觉悟了。他家里面很富有,悟了之后把他家里的金银财宝统统装在一条船上,船放到大江当中,砸一个洞,沉到底下去,什么都不要。人家问他,看到这个事情就问他,你这么多钱财,怎么不要了?他说我不要了。人家说,你不要,拿来做好事不好吗?他就是为了留一句话,「好事不如无事」,人人都无事,天下就太平,社会就安定。好人太多麻烦大了,为什么?好人要做好事,这个要做这个好事,那个要做那个好事,就冲突打架了,好事不如无事,都是这个经上讲的道理。所以这个经上一再讲,好经营这些事务,过失无量无边。好事不如无事,无事里面有真智慧,他心清净。所以说从我们本身做起,我们不与人争,学佛的人最起码的要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你才心安理得。
 心安,理,就是佛所证的理,你也得到了。为什么今天我们读佛经,看不到佛经里的意思?佛所说的道理,我们怎么想也想不通,怎么研究也研究不出来,有障碍。什么障碍?业障,业障就是你的心不清净,你的心不安。心怎样才能安?平就安。你看我们中国的字,平安,怎么样到平?公平。你的心大公无私,你才能得平,平了之后才安,安了以后你才能得,得就是你悟出佛经所讲的道理,你就明白了。这是真实的受用,这是真正的乐趣,世间人没有法子想像这里头的乐。古人讲读书乐,读佛书是更乐,没有比这个快乐的,就是因为它里头能达到心安理得。理得,智慧就开了,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你就彻底明了,就是《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你得到了。所以,竞争的念头要不得,世间人不管怎么样提倡,我们要晓得它不是真的。再看底下:
  【八者造作地狱恶趣之业。】
  『地狱恶趣之业』是什么?瞋恚、嫉妒,这是地狱第一个因素,瞋恚,里面当然含著有悭贪跟愚痴;换句话说,贪瞋痴是地狱恶业的种子、业因。你造作这个业因,哪有不受果报的道理?这是来生得的不如意,造作这个恶业。
 【九者当得丑陋不善之果。】
  这是讲现前的果报。
  【十者舌不柔软言词謇涩。】
  『謇涩』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口吃,口吃有没有人懂得?我们大陆从前人讲口吃,就是言语困难,说话结结巴巴,讲不清楚。这个果报从哪里来的?戏论是因,得这样的果报。
 【十一者所受教法不能忆持。】
  『不能忆持』叫健忘,你所学的这些经教,常常忘失,记不起来。
  【十二者与未闻经闻之不悟。】
  你初学一部经,你不容易了解经的意思。不像根利的人,根利的人从来没有听过这个经,一听意思就明了,一听就觉悟。
  【十三者诸善知识皆悉舍离。】
『善知识』是如教修行之人,是真正肯修行的人。看到你不肯修行、懈怠、懒散、成天的戏论过失,人家对你当然是敬而远之,不敢跟你接近,这一定道理的。所以善知识对你都是敬而远之。
 【十四者诸恶知识速当值遇。】
  物以类聚,喜欢戏论的,喜欢搞贪瞋痴的,喜欢造罪业的,这些朋友很快就来了,跟你一块造业。恶知识你很快就遇到。
  【十五者修行於道难得出离。】
  『道』是统指大小乘一切佛法,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你不能成就,成就的标准是了生死出三界。无论修学哪个法门,你要想出三界不容易;换句话说,修得再好,还是搞六道轮回,你才晓得戏论过失的严重。
  【十六者不悦意语数数常闻。】
  你不喜欢听到的话,听到就生烦恼的话,这些话常常听到,也常在你的耳边,这是现前的果报。因为你喜欢讲这些戏论,戏论也不是真正修行人喜欢听的,你说的话人家不喜欢听,所以你也常常听到你自己不喜欢的这些言论。这果报太快了,现前的果报。
  【十七者在在所生多诸疑惑。】
  常生疑惑,常生忧虑,你的心神不安。
  【十八者常生难处不闻正法。】
  『难』是遭难,佛经上所讲的三途八难,此地这个「难」就是讲的三途八难,果报常常在三途八难当中。这个「难」特别是指没有机会闻到佛法,这里头也有一条说的世智辩聪,世智辩聪,纵然接触佛法他很难接受,都是属於此地所说的。
  【十九者修行白法多有障碍。】
  『白法』是善法,古印度将善恶常常讲做黑白,我们中国人习惯称善恶,印度人称为黑白。白就是善,你修学一切善法常有障碍。
  【二十者於所受用多诸怨嫉。】
  这就是你平常生活的享受,你的受用,纵然是你自己修福感得好的果报,可是别人还是会嫉妒你,还是会埋怨你,遭这些无妄之灾。你要问他的原因,原因都在戏论的过失。当然这个里头的业因非常复杂,但是戏论是缘,你纵然有因,要没有缘,不会有这些果报现前。经上所讲的这些过失,这个里头有因有缘,我们必须把因缘看得清楚、明白,要知道避免。 文摘恭录—发起菩蕯殊胜志乐经(第十三集)1996/10  新加坡居士林 档名:15-12
总评分:&经验 + 5&
一切人、事和万物全都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心里头只有一个阿弥陀佛,其它的都放下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695 小时威望6846 点注册时间积分8618帖子精华0日志
中级会员, 积分 86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2 积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960 小时威望10193 点注册时间积分13903帖子精华0日志
高级会员, 积分 139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6097 积分
最后登录在线时间6131 小时威望47316 点注册时间积分60899帖子精华0日志
原创大师勋章
Medal No.4
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备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湖里区金湖一里6号409室 邮编:361010 联系人:陈晓毅
电话:(值班时间:9:00-17:30) QQ群:8899063 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诋毁净空法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