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海湾战争纪录片 第一个攻击目标为什么是电信大楼

女子为筹集科研经费卖掉自家新房(图)
14:23 &&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认真工作通讯员 李杨/供图
  为了“画地图”,她曾把床榻当办公室,一个月没下床,还曾变卖了自家的房产来搞科研;甚至因为坚守岗位而错过了见父亲最后一面……
  2008年,她荣获第四届国家十大“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是全军首位获此殊荣的女科技工作者。2010年,她被评为“为新中国军事测绘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她叫马秋禾,是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超前
  发明摄影测量成图新技术
  时间回到20年前,日,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将巴格达电信大楼瞬间夷为平地,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美军的这第一个攻击目标就如此准确,“战场环境”如此单向透明,引发了广大中国军人的思考。
  “不少人觉得,这取决于武器装备的精良,马秋禾却有不同见解。”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遥感信息工程系政委闫海回忆说。
  马秋禾说,武器装备精良固然重要,但军事测绘的广泛应用,快速准确提供各种地理信息数据,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巴格达平静了,马秋禾的心情却无法平静。当时我军的基础测绘,基本是刀刻手描的原始生产模式,数字成图还是空白。
  这是一片未曾耕犁的土地。为了拿下这块阵地,她遍访了近千名测绘作业员。
  山脉、河流、道路、植被……一个个地图符号和图形要用计算机的语言描述出来,在当时的条件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秋禾带领课题组,在对调研成果进行分类、归纳、抽象和建模的基础上,系统构建摄影测量数字成图技术框架,硬是奇迹般实现了完全数字化的成图过程,生产效率成倍增长。
  1997年,这款被命名为“Mapping Star 1.0”的应用软件开始向全军推广,这一成果,标志着我军测图领域摄影测量模拟时代结束了,军事测绘走进摄影测量数字时代。
  她果断
  卖掉新房凑齐科研经费
  “没想到一个军队院校的普通教员,能完成如此重大的课题!”这是我国测绘界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对马秋禾的评价。
  让老专家感到振奋的,是2002年马秋禾经历了艰苦攻关而发明的“Mapping Star 2.0 数字测图系统”。
  这个全新系统,填补了利用摄影测量手段进行地理信息生产与更新一体化的空白,实现数字摄影测量、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制图和电子出版等领域关键技术的有机结合,“原来多个部门要做三四天的成图过程,可简化到计算机一键完成”。
  不为人知的是,在这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为了凑齐科研经费,马秋禾曾悄悄卖掉了家里的房子。当时虽经校、院领导多方努力,但科研经费仍有较大缺口,眼看项目面临搁浅危险,马秋禾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她与爱人商量,瞒着单位领导,偷偷卖掉了自家新房,凑足了科研急需的经费30万元。
  她遗憾
  坚守岗位
  没见上父亲最后一面
  2008年奥运会圆满结束时,马秋禾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振臂欢呼,同时,她所牵头研发的某奥运指挥控制信息系统,成功通过了奥运大考的检验。
  殊不知,对该系统的研发,一开始就面临诸多难题。
  2007年10月,马秋禾正奔忙于北京的大街小巷,进行项目调试。此时,她接到家里的电话,父亲已经到了肺癌晚期,要靠仪器才能维持呼吸。
  面对家里突如其来的灾难,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她,却无法从工作中抽开身。她一边组织技术人员抓紧调试,一边心急如焚不停给家里打电话。项目调试成功后,她赶回南京老家,父亲却永远地离开了。
  对于马秋禾来说,父亲是山,然而,这座山却在她忙于课题研发时倒下了。她甚至没能见上父亲最后一面,这成为马秋禾一生最大的遗憾。
  不过,付出总有回报。父亲去世后一个月,马秋禾牵头研发的系统,顺利通过了专家鉴定。
  大爱无边,使命如山。“她出门是一个科学家,在科研一线风风火火;回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她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妻子、女儿和母亲。”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副政委徐诚泰如此评价。(河南商报记者 张高峰 通讯员 李杨)
责编:姚治国
<span class="left ml10 fb f12_小时新闻排行
<span class="left ml10 fb f12_小时热图排行榜
 |  |  |  |  |  |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热线: E-mail:
客服热线:010--668-0040 传真:010-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
京公网安备中国抢占信息战理论研究制高点--中华网--中华军事
中国抢占信息战理论研究制高点
  新华网武汉1月17日电(人民日报记者苏银成 新华社记者白瑞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施永才)沈树章是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的教授。  他所研究的领域,是军事科学中最为犀利的一部分——信息战。  日,一枚将巴格达电信大楼夷为平地的激光制导炸弹,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第一个攻击目标为什么是电信大楼而不是伊军的重兵器集团?独特的战争开场,引发了关注这场战争的中国军人的思考。  “我们认为攻击目的在于打断伊军的通信系统,老沈却不同意。”学院一系副主任胡卫江回忆说。在连续十几天“着了魔”般的冥思苦想后,沈树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电信大楼不仅是通信平台,更是一个连接作战、火力、信息扩散与传播、心理控制与反控制的信息平台。”  观念的更替往往源自瞬间的灵感。沈树章隐约勾勒出了“信息作战”的雏形,并且立即意识到责任的重大。那时,与共和国同龄的沈树章只是一名普通教员。但他认为,信息战已经走来,作为军事教育工作者,只有抢占信息战理论研究的制高点,才能培养出能打赢未来战争的指挥员。  耕耘一片理论沃土,是人才培养的根基。  沈树章带领的课题组构建信息战理论的工作,从一起步就陷入了认识统一难、资料搜集难和人才寻求难的“三难”境地。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连“信息”的字眼都不多见,即使是在已经开始信息化建设实践的西方发达国家军队,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论探讨同样是一片空白。“这就好比在用蜡烛、煤油灯照明的时候,畅谈未来的电力时代。”胡卫江用一个比喻来形容课题的难度。  作为沈树章的老同事和课题组成员,胡卫江认为,超前思维,是沈树章的最大特点。  信息作战有没有前后方之分?有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有没有进攻和防御?……机械化战争与信息化战争,两种思维模式的交锋,在一次次激烈争论中磨砺着沈树章和同事们的头脑。数不清的不眠之夜,数不清的推倒重来。临时作为课题组驻地的市郊被装仓库里的嘈杂声,使住在附近的工人师傅很有意见:“睡觉老不关灯,多浪费电!”  1998年,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论述信息作战指挥控制理论和信息作战技术及其应用的学术成果——《信息作战指挥控制学》和《信息作战技术学》通过国家和军队鉴定;1999年,全军第一个信息作战系、第一个信息作战教研室在通信指挥学院成立;2002年,沈树章担纲的《信息作战学科专业创立与实践》课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将理论用于实战,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2002年3月的一天,某师信息作战对抗演习在西北演兵场展开。示假、扰骗、电子对抗、电子伪装……红蓝双方各出奇招的对抗堪称精彩,而这个师自主研制的信息作战指挥系统更是让前来观战的指挥员们赞叹不已。  带领官兵研制出这套系统的师长,正是通信指挥学院“全军师旅指挥员信息战理论集训班”的第一期学员。那时的沈树章刚辞去教务部副教务长的职务,重返讲台。尽管兼有指挥和技术双重学历背景的他被一致认为在仕途上“很有前途”。  大量的调研分析告诉沈树章,培养信息化人才,仅靠院校目前的培训模式远远不够,不仅周期长,而且短时间内很难在部队形成辅助效应。1999年,在沈树章的建议下,全军第一个师旅指挥员信息战理论集训班开课。6年来,集训班已培训了数百名优秀的师旅信息战指挥员。  鼓舞年轻一代,是人才培养的重点。  《信息作战学科专业创立与实践》课题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后,学院奖励课题组10万元奖金。沈树章与课题组的同志商量后,一致决定:“把这些奖金用于资助中青年教员搞科研。”  几年前,全军设立了优秀专业技术干部人才岗位津贴。名额有限,通信指挥学院就一个,沈树章当之无愧地被选为首届津贴获得者,可他却很不安。到了第二届,他坚决不参加遴选,但全院举行无记名投票,选上的还是他。“第三届终于让给一个年轻博士了。”他如释重负。  “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沈树章解释说,“我们应该让年轻人看到希望,鼓励他们多出成果,早日脱颖而出。”  “这就是沈教授的人格魅力,”沈树章的博士生刘勇说,“他的前瞻眼光,他的忠诚执著,他的谦虚淡泊,时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作为国家、军队两个重点建设学科的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沈树章先后指导培养了4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今天,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在军队教育训练和教学科研岗位上崭露头角、独当一面。
发表言论:
笔  名:
 相关报道
﹣﹣﹣﹣﹣﹣﹣﹣
中华网检索
站内搜索 全网搜索塞 班 岛 娱 乐 场 官 方 网 址:朴槿惠庭审时神情淡漠自称无业
日 11:44 来源:四川省地方税务局  
警方提醒患者为了自身的人身安全,应该选择正规的救护车。这些正规的救护车辆不但具备齐全的救护设施与急救人员,且价格均是明码标价,不存在任何坐地起价的行为,而黑救护车上并无正规医生,卫生条件也存在隐患,虽然价格上可能存在优惠,但容易产生诸多问题和纠纷。那市民如何辨别真假救护车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市民在有需求时应直接拨打120急救电话呼叫救护车,其它任何与120号码相似、网站广告上的电话或是旁人介绍的,均是虚假的急救电话,不拨打这些电话,黑救护车就很难有生意。同时,120急救中心的救护车辆是按公里数及急救项目,在患者到达医院后收费的,并开具明细发票。
在泉城广场站点,来自山东师范大学化学院的齐鲁志愿者王晓丽是第一次参加文明乘车活动。当她把一位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扶上公交车后,老人回过头来对她说,“为你们点赞!”“并不是说要创建文明城市了,今天有我们志愿者来,然后大家才这样。文明上车、排队让座、礼让应成为一个习惯,咱济南会更好,生活在其中的市民也会受益。”王晓丽感慨。参加文明乘车活动的济南公交一分公司三队负责人表示,在一些客流量大的站点,一方面会劝阻一些在公交车道行驶的出租车和大巴车,引导乘客在站点排队等车,扶老携幼。“另一方面我们会根据客流及时向调度室反映,合理安排车辆。”该负责人表示。
(原标题:当着全亚洲的面驳斥美国,这名中将啥来头?) 目前,以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何雷中将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正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饭店参加第16届亚洲安全会议。当美国老调重弹抛出所谓南海“航行自由”问题时,这名中将义正词严地驳斥称,南海航行自由从来都不存在问题,但航行自由不等于动用军事装备进行抵近侦察。法晚观海解局记者了解到,何雷中将14岁就参军,目前已从军47年。从班长、排长,再到军队指挥学专家,这名军事智囊早在上世纪的海湾战争期间就做出了印发全军学习的研究,提高了我军夜战能力。生于军人家庭,不到14岁参军公开简历显示,何雷毕业于国防大学首期师团职领导干部培训班、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等院校,荣立三等功7次,多项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全军科研成果奖和国家图书奖、军队图书奖等奖项,是《联合作战基础知识读本》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2009年,何雷在接受中国广播网采访时称,自己是军人的后代,父亲是一位老红军,母亲是解放战争后期参加革命的,所以他从小就在军营里长大,有幸不到14岁的时候就参军了,到了一个英雄的部队。何雷“我从连队的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这么一级一级成长起来。组织上对我一直倾注着培养之情,1982年就把我送到一所炮兵学院学习,学习两年,回来以后就到军里机关工作,在作训处工作大概有三年时间。后来到一个英雄团队带来团长,主持全团军事工作。这个团队是魏巍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团队。”何雷说道。在这个团当了一年代理团长后,第二年他就调到炮兵团当团长,这个团队当时是全军机械化、自行火炮炮兵团,火力非常猛、战斗力非常强。到1990年年底,何雷又有幸从作战部队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最高学术研究机构军事科学院,从事理论研究。“我觉得我有两个非常好的集体,第一个就是英雄的部队把我从一个战士培养到一个团长,第二个是军事科学院,学术的殿堂、寂静的战场。在这里我可以静下心来研究问题,为军委总部决策提供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些建议,还可以为部队作战和训练提供理论指导。”何雷说道。他对海湾战争的研究印发全军何雷说,作为现代化的军人,不仅要能够带兵、训练、打仗,更需要有先进的军事理论做指导。“因此我觉得很有必要到军事科学院再进行深造,专门研究这些理论,能够为部队治军、建军、打仗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所以这是促使我从一个团长到军事科学院当研究员最主要的原因”,何雷在采访中说道。据军报报道,1990年10月,何雷来到军科。日凌晨,一枚激光制导炸弹将巴格达电信大楼夷为平地,由此拉开了海湾战争的序幕。 第一个攻击目标为什么是电信大楼?美军为何选在深夜发起突袭?独特的战争开场,引发了众多中国军人的思考。 刚从某集团军炮兵团长岗位调入军事科学院的何雷,连续多天陷入深思。随即,一份洋洋洒洒数千字的研究报告一气呵成。(何雷中将去年参加香山论坛)这个研究报告报上去之后,引起军委总部首长的关注,也做了重要的批示,印发全军。从此之后,我军在那几年开展高技术条件下夜战训练,高技术条件下夜战能力有所提高。他还有机会到了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学习。这是俄罗斯最高的军事学府,所有将军都是出自于这个学校。军事学院教学非常严格,考试非常严格。“我们5人是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第11期中国留学生,对方组成由两个将军、一个上校组成的考试委员会对我们进行严格的考试。我们全部获得了优秀。当时考试委员会主任就说了,通过对你们平时学习的考察以及考试,还没有找到扣你们分的标准”,何雷表示,“我觉得干什么,既然要干就得干最出色”。他主持并编写了6部军事法规何雷常常这样说,身为军事理论工作者,没有号令千军的威严,却时刻感受着为一篇文章凝神思考、字斟句酌的充实,体味着为学术真理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快慰。据《解放军报》报道,从作战部队一团之长,到军事科研普通一兵,曾有着丰富作战部队任职经历的何雷始终怀着“形势喜人、形势逼人,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紧迫感,夙兴夜寐,刻苦钻研,被同事称作“拼命三郎”。担任研究室主任以来,何雷先后组织领导了《司令部条例》、《健全我军联合作战指挥体制问题研究》等军委、总部赋予的重大研究课题40余项,主持并参加编写了6部军事法规、27份研究报告、7部理论专著、4部研究生教程和2部百科全书分册。军事理论科研事业是一个寂静的“战场”,常人眼中极其单调、枯燥的科研工作,何雷却演绎出别样的精彩和充盈。“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何雷常说,“挑战自我无极限,作为一名军事理论研究者,就要耐得寂寞,执著攀登,这样的人生最幸福!”
(原标题:5家空壳公司3年骗取国家千万科技支持资金) 2007年,财政部、科技部出台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一新政策旨在引导创业投资机构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根据该政策,创业投资机构在投资后可以向引导基金申请风险补助,中小企业可以申请投资保障,对于符合条件的,引导基金将给予资助。然而,国家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大礼包”却被一些硕鼠觊觎。在湖南长沙,有4人成立了5家皮包公司,数年内疯狂骗取1300多万元国家科技专项资金。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独家获悉了这一历时4年的诈骗案内幕。名校生成诈骗关键人2010年,36岁的郑志祥在人生道路上选错了方向。这个从西北苦寒之地考入国内名校热能专业的高材生,初入社会时曾一路顺风顺水。从1998年起,在湖南广电改革的先行军、湖南经济电视台做了3年记者后,由于能力突出,郑志祥很快被多家上市公司负责人相中,先后担任多家上市公司宣传部门主管。2005年,郑志祥来到湖南金科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科公司”),出任投资部和行政部负责人。财政部、科技部出台前述《办法》后,金科公司2009年获得了创业投资机构资格。郑志祥在金科公司负责搜集整理相关科技企业的资料,并掌握了投资保障项目网上申报平台的密码。相关资料显示,郑志祥与长沙市知远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远公司”)总经理刘安逸熟识,两人随即合作开展申报投资保障项目咨询业务,为科技型企业申报投资保障项目提供咨询服务。万俊松和骆超随后加盟。4人在之后的数年中紧紧抱团,与湖南省科技部门个别工作人员相互勾结,设计了一条骗取国家科技专项资金的“密道”。按照国家规定,要申请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扶持,首先创业投资机构要向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助推其成长、做大。完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后,创业投资机构可以向引导基金申请风险补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也同时可以申请投资保障。郑志祥、刘安逸等人走的却是一条歪路虚设5家创业企业,伪造、编造虚假投资资料,以此骗取国家的科技引导资金。骗局层层升级长沙市人民检察院指控,从2010年开始,郑志祥、刘安逸、万俊松等人分工合作,采取成立空壳公司并虚构申报材料,以及利用不符合申报条件的公司伪造、编造申报材料,采取共同申报或者互相纠合申报的方式,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申报并骗取国家引导基金投资保障科技专项资金合计1322万元。2010年11月,郑志祥、万俊松联系代办公司,以5个在校大学生的名义注册成立了湖南澳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翔”)、湖南鸿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旗”)、长沙璞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璞慧”)、湖南绿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创”)、湖南骏凯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骏凯节能”)5家公司,4人以自己或者亲属的名义分别作为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上述公司,但均没有实际出资。5家公司的工商资料显示,澳翔、鸿旗成立于日,璞慧、骏凯节能成立于日,绿创成立于日。5家公司的法人分别是5名在校大学生,郑志祥、刘安逸、骆超、曹睿玲、周邵春分别是5家公司的股东。办案人员查看5家公司的账簿,财务凭证、纳税记录、会计凭证、银行流水等,发现这些公司成立以来,没有主营收入、纳税记录、正常的营业开支、研发力量、产品产业、科研支出,也没有从事实际生产或经营行为,甚至连人员工资和水电费用支出都没有,全部是为了审批骗取引导基金投资保障款而成立的空壳公司。2011年1月,4人隐瞒了澳翔、鸿旗、骏凯节能、绿创4家公司为空壳公司的事实,伪造了金科公司《投资意向书》,《无偿辅导承诺书》等必需材料,并编造了相关公司员工、科研人员、科技项目、财务数据等资料,以虚假材料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保障项目(投资前)专项资金。其中澳翔、鸿旗、骏凯节能公司合计获得2011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保障项目(投资前)专项资金290万元。依照国家规定,湖南省科技厅会对每一年度申报的投资保障项目进行验收,合格的可以再次申报投资保障(投资后)项目资金。为了防止事情败露,那290万元投资保障(投资前)资金被追回,同时为了能继续申报投资保障(投资后)项目资金,2012年,郑志祥等人办理了金科公司虚假投资到3家公司的增资事项、编写虚假材料、虚构伪造了《委托投资管理协议》和《增资协议书》等材料,使得3家公司顺利通过了湖南省科技厅的项目验收。大约在2012年6月,骆超从知远公司退股,从此未再参与投资保障资金的申请。但尝到甜头的其他3人并未收手。澳翔等3家公司投资保障项目通过验收后,2013年,郑志祥等人继续隐瞒了澳翔、鸿旗、骏凯节能、绿创等4家公司为空壳公司的事实,以同样手法伪造编造相关材料,申报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保障项目专项资金,其中澳翔、鸿旗、骏凯节能共获得(投资后)专项资金227万元,绿创获得201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保障项目(投资前)专项资金40万元,合计骗取267万元。2014年,郑志祥等人采取同样手法,以璞慧公司的名义申报,2014年11月,国家创新基金网站公示,璞慧公司获得2014年度投资保障(投资前)专项资金100万元。因该案案发,该资金尚未实际拨付。以上557万元投资保障资金到账后,郑志祥将其中457万元投到青苹果公司,剩余100万元混同刘安逸的知远公司的收入,由4人均分。欲壑难填钱来得如此容易,郑志祥等人决心将“业务”做大。2012年,成立于2008年的长沙港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更名为骏凯文化公司,其实际控制人是郑志祥及其妻子曹睿玲。2012年,郑志祥和刘安逸伪造了金科公司《投资意向书》、《无偿辅导承诺书》以及骏凯文化公司其他相关材料,以骏凯文化公司的名义申报了国家投资保障资金,获得国家投资保障(投资前)专项资金60万元。2013年,郑志祥、刘安逸虚构伪造了《委托投资管理协议》和《增资协议书》等材料,使得骏凯文化公司获得的投资保障(投资前)科技资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2014年,两人又虚构了金科公司委托郑志祥控制的长沙骏悦企业代金科公司投资到骏凯文化公司的事实,向国家申请投资保障(投资后)科技资金。日,国家创新基金网站公示骏凯文化公司获得2014年度投资保障(后)专项资金200万元。由于案发,该资金没有实际拨付。而另外一个参与者万俊松也没有闲着。2009年3月,万俊松以其前妻的名义成立了友爱公司,2010年3月,又以其母亲的名义成立新创公司。2010年,万俊松作为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通过郑志祥伪造金科公司对友爱公司、新创公司投资入股的事实,由刘安逸的知远公司编造申报材料,向科技部申报引导基金投资保障项目资金,两公司合计获得100万元投资保障科技资金。2011年,万俊松通过郑志祥、刘安逸编造伪造《委托投资管理协议》和《增资协议书》等材料,使得两个公司的投资保障(投资前)项目获得验收通过,并于2012年以相应手法再次伪造、编造相关申报材料,以友爱公司、新创公司的名义申请,并分别获得投资保障(投资后)专项资金100万元,合计200万元。2010年11月,万俊松又以父亲的名义成立了唯绿公司。2013年6月,万俊松伙同郑志祥、刘安逸等采取上述手段,以唯绿公司名义骗取2013年度投资保障(投资前)项目专项资金55万元。“内鬼”现形致东窗事发在3年多的时间里,郑志祥等4人频频骗取国家科技资金1300多万元,屡次过关背后离不开湖南省科技厅有关人员的支持。这些骗局的暴露,也是由“内鬼”被查开始。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独家获悉,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反渎局在调查长沙市高新区科技管理部门有关工作人员涉嫌渎职案过程中,发现了湖南省火炬创业中心兼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火炬中心”)副总工程师、项目监理部部长何爱东(正科级)的犯罪事实。湖南省科技厅官网显示,湖南省火炬创业中心成立于1991年,是湖南省科技厅直属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09年3月加挂了“湖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牌子,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该中心负责承担高新技术领域相关计划和项目的评审、考核及监理等服务工作,以及省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综合管理(即项目的申报、评审、监理、验收等工作)。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一位专家指出,2012年,郑志祥等人提交的投资引导资金投资保障项目只能用“糟糕”来形容,被评审的人准备不充足,没有准备汇报需要的PPT,汇报的人也讲不清楚,最后专家组认为汇报人没有将项目情况汇报清楚,没有让这些评审项目通过。心急如焚的郑志祥等人随即找到何爱东提出是否可以再组织一次专家评审,尽量让他们的项目通过验收。何将此向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主任聂某汇报,聂同意组织第二次验收,但要求由郑出所有费用,并要何爱东不要在厅里组织。第二天(日)9点,聂到茉莉花酒店和专家讲话请专家支持投资公司、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后离开。当天下午,何爱东向聂汇报,说郑某的3家企业在再次组织专家评审过程中顺利通过,并掏出一个信封说是郑某的感谢,里面装有5000元的现金。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指控,何爱东等人隐瞒了3家公司项目此前未获得评审通过的事实,其设法使上述3家空壳公司申报的投资保障项目通过验收的作法,直接导致国家资助资金数百万元被郑某等人骗取。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获悉,日,何爱东犯滥用职权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等,被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30万元。在调查何爱东的犯罪事实中,司法机关发现了郑志祥涉嫌成立空壳公司骗取国家科技扶持资金的线索。日,郑志祥交代了骗取国家资金290万元的犯罪事实。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检察院对郑志祥、曹睿玲涉嫌诈骗案立案调查。同日,侦查人员带着曹睿玲到金科公司进行搜查,发现刘安逸在该公司上班,便将其带走调查,刘交代了与郑志祥、万俊松、骆超合谋诈骗国家科技资金的事实。6月17日,岳麓区人民检察院对万俊松、骆超涉嫌诈骗案补充立案侦查,并于次日由公安机关对两人进行网上追逃。9月15日,万俊松投案自首。2016年11月,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郑志祥等4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伪造各类资料,单独或者共同骗取国家科技资金,其行为均以构成诈骗罪,且数额特别巨大。郑志祥诈骗金额1272万元,其中972万元属于犯罪既遂,300万元属于未遂。万俊松诈骗金额1012万元,其中912万元属于犯罪既遂,100万元属于未遂,刘安逸诈骗1322万元,1022万元属于犯罪既遂,300万元属于未遂;骆超诈骗金额657万元,其中557万元属于犯罪既遂,100万元属于未遂。法院一审判处郑志祥有期徒刑15年,处罚金100万元;判处万俊松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80万元;判处刘安逸有期徒刑8年,罚金50万元;判处骆超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并处罚金20万元。
【编辑:称春冬】
>相关新闻:
>国内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湾战争实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