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10大食品谣言谣言中招了吗 最后一条害了不少人

您好,分享的企鹅
4月十大谣言在此 最后一条害了不少人
湖南交通频道张炎炎
大家都在看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wycecili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5月26日上午,南山区文明创建联席会在区委大楼召开,南山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城管局、区妇联等单位以及招商、粤海等8个街道有关负责人分别汇报了文明创建工作落实情况。南山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廖子彬出席了会议。5月25日,南山区首届学生技能大赛—艺术技能舞蹈现场决赛在华侨城中学深圳湾部演艺中心举行。比赛现场,来自南山各中小学校的参赛选手用民族舞、爵士舞、街舞等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为观众奉上一场精彩的艺术盛宴。6月2日,国际象棋中国棋后与棋王在南山海上世界进行巅峰智慧对决。“深新传媒杯”2017深圳国际象棋超级混双巅峰对抗赛暨首届深圳(南山)智力文化活动周将于端午节后正式开锣,市民可以近距离观摩棋王与棋后对弈的风采。绿色环保的模块化装备式钢结构建筑、充满时代气息的现代化钢结构桥梁……国内首个钢结构博物馆坐落在南山后海。
5月十大谣言你中招了吗?最后一条已害了不少人! 07:25 来源:新华网&&&&&&&&4月十大谣言你中招了吗?最后一条已害了不少人!
10:47:01 来源:新华网
五一小长假就要到啦,小编在放假前为你奉上4月谣言TOP10,让我们把这些害人的谎话留在过去,清清爽爽过假期!
TOP10 66%癌症发生是因为运气不好
这则谣言以前就曾引起网络热议,本月又悄然出现在许多人的朋友圈里。
它来自于一篇文章,文中称:外国科学家发现,66%的癌症发生是因为“运气不好”。↓↓
图片来源:截图自朋友圈
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在果壳网撰文指出:
这篇网络文章混淆了“基因突变” 和“癌症发生”这两个概念。
论文原文是说“66%的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而非“66%的癌症是随机发生的”,这两者有本质区别。
而基因突变只是癌症发生的条件之一。其他因素如免疫系统失灵,也必不可少。
此外,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强的时候,随机发生的或者说因所谓运气不好产生的突变细胞,很容易被清除。
而环境、生活方式等“非随机因素”和免疫系统关系非常密切,影响很大,不可忽略。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被谣言误导,认为反正癌症发生是运气问题,就不注意生活方式了。
平时切记按时作息、戒烟酒、多吃不同水果谷物、适当运动。身体不适及时询问医生。
TOP9 7月1日起驾考新增科目五
近日,一则有关“机动车驾驶证培训与考试”的“通知”在朋友圈疯转,声称驾考自7月1日起增加科目五考试,即模拟高速行驶、隧道行驶、停车取卡、窄路掉头等,落款为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
山东高速交警总队、山西交管局等均辟谣称,目前,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以日起实施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俗称“公安部令第139号”)为准,而此规定中,并无“模拟高速路”等考核要求。
此外,交管部门也没有接到类似“日起驾考新增科目五”的通知。
TOP8 不少人造假鸡蛋流入市场
前些天,一个号称是“人造假鸡蛋”制作过程的小视频在微信群中被热传。
视频显示,有两个人不断从盆中捞出白色胶状物质,塞入准备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已经放置了不少制作完毕的“假鸡蛋”。
有人说是这是在制作假鸡蛋准备流入市场,还有人说已经有学校发现了这类假鸡蛋……
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称,该视频是一种玩具鸡蛋的制作过程。大家不必担心。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发现,在网上的确可以搜出这种玩具鸡蛋。上面的黄色标签和视频里的一模一样↓↓
TOP7 五台山一女尼结婚
前阵子,一段视频在网上引起热议,只见多个光头男女穿着礼服在酒店内拍照。据传是“五台山一女尼结婚,众师姐妹来参加婚礼”。
视频发出的第二天,五台山佛教协会就出来辟谣:该视频是“五行币”非法传销机构在某洲际酒店搞的传销派对视频。
视频截图及五台山佛教协会声明
“五行币”其实是中国著名的典型传销之一,通过复杂的推荐、对碰、注册奖金制度,诱骗更多人购买五行币,发展更多新人掏钱进入。
TOP6 黄瓜笔直说明被喷了药
“笔直的黄瓜都喷了药!弯黄瓜才是天然的!”这则谣言在4月初席卷了不少人的朋友圈。
据新华网、北京晚报等媒体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栽培与生理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于贤昌表示,直黄瓜、弯黄瓜都可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形成。
生长条件及品种决定了黄瓜的弯直——温度、光照、肥料等条件比较好时,植株生长健壮,直黄瓜出现的比例多。
TOP5 某医院13人感染猪病毒死亡
近期,河北、江苏等地出现某医院十三人感染猪病毒死亡的信息。
图片来源:@石家庄网警巡查执法
石家庄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表示,警方请相关卫生部门核查该信息真伪后,证实该信息不实。目前已有两名保定网友因疑似散布类似谣言被查。
TOP4 有皮皮虾被黑心商人注胶
本月,网上一条“注胶虾”视频被热传。
视频中,一名女子一边从每只皮皮虾背部拆出一条比较硬的、红棕色的东西,一边控诉给虾“注胶”的“黑心商人”:“早晚把中国人吃死,太伤天害理了,能不吃就尽量别吃了”,“这个大的(皮皮虾)里面,多长一条(胶),都没有肉,这是要把人吃死吗?”
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微博迅速辟谣:视频中的“注胶”其实就是皮皮虾身体内并未成熟的虾黄,而不是胶。真正有籽的皮皮虾,才是品质最好的,价格也相对贵些。
皮皮虾一旦注胶就会死亡,而死虾在市场上很便宜,所以没有商人会干这种傻事……
TOP3 手机号卖出1.2亿
近日,一篇题为《,这个号码卖出一亿两千万》的文章让各大新闻网站和微博大V们纷纷转发,文中称“归属于北京移动的手机号以一亿两千万的价格拍卖”。
据人民网报道,中国移动回应称:号码目前尚未投放使用,也从未进行过任何拍卖。
图片来源:@北京移动10086热线微博
TOP2 油放入冰箱可检验地沟油
这其实是老谣言了:请把你家的油放入冰箱两小时,如果出现白色泡沫,那就是地沟油!
湖北武汉食品化妆品研究所有关专家,以及丁香医生的阮光锋均表示,这种检测方法不靠谱。
植物油在存放温度较低时,其所含的甘三酯会产生晶体,使油从液态变成固态,俗称“结冻”。而当温度回升或加热后,油又会变回液态。
这种现象是正常的物理形状变化,油是液态还是固态,并不能反映油的品质。油的凝固点高低是油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TOP1 去“鸟巢大会”的每人可领5万元
近日,有传言称“慈善富民大会”将在鸟巢召开,只要交纳10元就能参与“解冻民族资产”项目,并领取5万元慈善金。
不少中老年人对此深信不疑,他们对外宣称到京旅游,甚至与子女反目成仇……
这一事件最近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不少警方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公安部治打四黑除四害等表示:编造“慈善富民总部”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已被警方打掉,凡以“解冻民族资产”为诱饵在网上宣称大额返还资金的信息,均为诈骗信息!
责任编辑:张向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十大谣言你中招了吗?最后一条已害了不少人!
不知不觉间,6月已经到来!
在这个已经过去的5月,谣言并不消停,又制造了些“假警报”祸害朋友圈。
小编特为你奉上5月十大谣言,让我们把这些害人的谎话留在过去,清清爽爽开启崭新一月!
TOP10:用微信发两类图片会被窃取资料
有消息称,人们常在微信上互发的早晚安、节庆类图片、视频暗藏了黑客设计的钓鱼程序,转发会窃取个人资料,大家一定要把此类图案、视频全部删掉。
宜昌、酒泉等多地网警已对此辟过谣。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也曾发文指出:在图片和视频里嵌入钓鱼程序,在技术上并不容易实现。大家不必担忧。
河池网警则提醒:真正的钓鱼链接需要伪装,用户收到后点击链接才能下载观看。
TOP9:6月起12306限本人购票
最近,网上流传一则通知,称12306将从今年6月起要求注册用户使用本人银行卡进行支付,并解读为届时用户只能为自己购买车票,子女将不能替父母买票。
北京晨报记者从12306全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了解到,中心未接到类似通知,一个注册账户仍然可以一次同时为常用联系人中的5人购票。
网站注册用户要与银行账户同名,并不影响大家用自己的账户为常用联系人购票。
TOP8:抓交通违章神器海燕系统全国启动
有消息称,“海燕车辆二次分析系统”已在全国启动,高科技抓拍交通违章,平均每天可处理超过100万张图片。
朋友圈截图
@江苏网警微博提醒:“海燕系统”确实存在,但目前仅在个别省市应用,公开报道中只有江苏苏州于4月17日启用。全国启动的说法属无稽之谈。
所以,大家不用“恐慌”……不过,开车的朋友,无论何种情况,都请务必遵守交通规则!
TOP7:延迟退休方案已正式出台
近日,一篇名为《延迟退休终于定了!XX(地名)70、80、90后都摊上了!!》的文章在朋友圈中流传。
文章标题被冠以连云港、常州、平湖、海宁等不同的地名,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
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热线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记者,虽然所谓的“延迟退休方案”近日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但目前热线并没有接到相关政策通知。
TOP6:有人借共享单车传播艾滋病
近日,杭州、长沙、合肥等多地出现传言称:最近许多座椅上有细小的针,很有可能是有艾滋病人血液的针,大家骑的时候千万要注意!↓↓
截图自微博
浙江省网信办、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已发布声明进行辟谣。目前,有2名造谣者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合肥警方行政拘留。
实际上,一根针不可能传播艾滋病,因为针头表面的病原体在空气中很快就会灭活(死亡),失去传染性。
TOP5:肉松饼是棉花做的
近日,一段声称“肉松饼里装的是棉花”的视频在朋友圈中热传。
只见一男子将某品牌肉松饼拿水浸泡,之后不停用手揉搓,形成了一团白色絮状物。
他称这种絮状物是“棉花”,并试图用打火机点燃“棉花”。
网传视频动图
事实上,在某著名视频网站上,类似视频有多个版本。
这些视频中的所谓“检测方法”也都是将肉松泡水后形成白色絮状物,然后用撕扯或试图点燃来证明这是“棉花”,进而声称:这么多年,人们吃的都是“棉花肉松饼”。
图片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机关刊《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社微信公号“C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刊文称:
肉松的本质是肌肉纤维,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放入嘴里一咬就会融化,口感松软。
而棉花的本质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虽然看上去也很松软,但嚼不烂。
也就是说:真用棉花冒充肉松,一吃就会识破!
此外,视频中使用的“火烧”鉴别法也不靠谱。
肉松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可燃物,所以被点燃是正常的,还会有一种焦糊味。
棉花也可以点燃,但不会有焦糊味。
TOP4:这是一张恐怖的全家福
前些天,一张全家福在微博上热传,配文称:
江苏如东县一个遵守一胎政策的家庭,一家八口只有一位年轻人,真是一张恐怖的全家福。
照片中的年轻人@哎呀有微博了反驳称:家中还有其他人,自己有兄弟姐妹、叔叔阿姨。这张照片是几年前为了宣传孝顺老人而配合拍摄的,没让其他年轻家人出镜。
小编表示,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确是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但若为了吸引眼球,以此为噱头编造谣言、制造恐慌,就是错误之举了!
TOP3:有商家用甲醛泡香蕉
朋友圈中有人传播消息称,有商家用不明乳白色液体浸泡香蕉,疑似为甲醛。
朋友圈截图
新华网中国食品辟谣联盟为此专访了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研究员王明月。
王明月表示,乳白色液体是保鲜剂,消费者不用担心。
因为香蕉采摘后呼吸旺盛易腐烂,割蕉后,产地周边鲜销的就直接入库贮存了,需要长距离运输的则马上就要做保鲜处理。
TOP2:上海68名男女死于CTC5病毒
不知你最近是否也见过这则消息:
“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昨天凌晨二点二十分,68名男女生感染CTC5病毒死亡,最大的68岁,最小的5岁,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中央1台电视新闻已播岀,暂时别吃鱼类,酸菜,特别是草鱼,酸菜鱼,水煮鱼,目前湖南有8127个鱼塘已感染……”
图片来源:西藏网警
小编曾给大家辟过关于“SK5”、“SB5”病毒的谣。这个所谓的CTC5,其实只是那则谣言的变种,妥妥的是谣言。
此外,上海的确曾经有第三人民医院,但它在2014年就已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北院)。
TOP1:XXX,你的高考准考证丢了
几乎每年的高考前夕,朋友圈都会热传这样一类消息:某某某的高考准考证丢了,拾到者打这个电话139******,或者有人捡到高考准考证,有认识的朋友,赶快联系159******
@如皋市公安局微博提醒,如今此类消息中的电话号码,有吸费电话。有人故意散布此类消息,以谋取利益。
如果大家真的捡到准考证,最好的办法就是报警,就近送往派出所。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莞优惠通招人啦!
招中堂、长安、虎门、厚街、大朗、大岭山、企石等7个镇街微信公众号编辑,待遇从优。有意者发简历到邮箱:
推广|合作|建议|爆料
联系电话:(微信同号)
赞助商合作区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起底10大食品谣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