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新疆军区司令员员曾思玉在金刚台修建的军事工程

页面已拦截
无锡网警提示您:
该网址被大量用户举报,可能含有恶意信息。  2010年农历二月初二,曾思玉(中间佩勋章者)百岁寿辰与子孙拍的全家福。 他是当世仅存的5位开国中将之一。另四位分别是:100岁的方强海军中将(现居北京)、97岁的张震中将(现居北京)、97岁的范朝利中将(现居济南)、97岁的黄志勇中将(现居北京)。
  他是当世仅存的5位开国中将之一。
  1955年,曾思玉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当世仅存的5位开国中将之一。另四位分别是:100岁的方强海军中将(现居北京)、97岁的张震中将(现居北京)、97岁的范朝利中将(现居济南)、97岁的黄志勇中将(现居北京)。
  他是一位传奇英雄,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数十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他还是&小人物&时,就为确定红军长征的胜利方向作出过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大军区正职级别上的他又做出了令很多人瞠目的选择:带头告别领导干部&终身制&,主动要求&裸退&,把岗位让给年轻人。
  他今年101岁。耄耋之年他战胜了癌症,百岁之际他又一次与死神抗争,得以百岁重生。他即将出版的自传名为《我的前一百年》。
  他就是原武汉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原司令员、湖北省委原第一书记曾思玉。
  建党90周年前夕,老将军在沈阳军区病床上,将他的人生智慧口述给未来时代的年轻读者:如何让生命跨越百年,如何让生命价值永恒。
  年轻的朋友们:
  我无法具体想象你们未来的生活,在我生活的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远远超出了我年轻时的想象。我相信,你们的生活一定会更先进,更优越,更丰富多彩。我不会说网络语言,但是我们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管人类历史怎样演进,总有些基本的东西是不变的、共通的。
  和你们一样,我也曾经年轻,却比你们有更多迷茫和困惑。那时,穷人的子弟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我出生在中国的黑暗年代,父亲早逝,母亲独自拉扯几个子女艰难度日。
  13岁,我被送去杂货店当学徒,一次不小心打碎了茶杯,老板抄起鸡毛掸子劈头盖脸就打我,打得我满头是血。过年时,地主婆来家里逼债,母亲还不起债躲了出去,地主婆就把水缸里的一条鲤鱼抢走了。那条鱼是全家唯一的年货,我们兄妹几个哭成一团。14岁,我跟着母亲去挑盐贩卖,几十斤的担子,两天要走上百里路。后来,土豪恶霸放火烧毁了我家的房子,母亲带着我们逃到山上,无家可归&&
  今天,你们可以自由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和事业,而那时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苟延残喘地活着,要么起来反抗。我选择了后者。16岁时我参加革命,还谈不上什么共产主义信仰,只是看到共产党的队伍打土豪、把地主家的稻谷分给乡亲们。&吃饱饭,不受气&,带着这么简单的愿望,我就跟着他们走了。
  随着革命的深入,我的认识升华了。漫长的征途、血与火的砺炼,使我心里萌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希望:原来世界上还能有这样一种光明的生活,还有这样一种无数人为之奋斗的理想,消灭剥削和压迫,造福天下人。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我有了明确的理想和信念,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
  年轻的朋友,我想告诉你们,永远不要怀疑理想和信念的力量。我的理想是共产主义,革命斗争几十年,不管遭遇怎样的艰难困苦,这个信仰从没动摇过,是理想信念给了我勇气和力量。谁都会遭遇脆弱、困惑、挫折和失败,理想常常在现实中碰壁,我也不例外。我曾有过战斗失利的痛苦,曾有过死亡线上的挣扎,在周遭扭曲而阴沉的氛围中,我也曾愤懑、怀疑甚至绝望,但最终,对光明未来的向往与执着总能让我在困难面前一次次地挺起胸膛。
上一篇:下一篇:
·&&&·&&&·&&&·&&&·&&&·&&&·&&&·&&&·&&&·&&&
三军网是中国最权威的中国军事网站,每日为大家提供了中国军事新闻,国际军事新闻还有网友对中国军事的最新爆料。中国战略网致力于全球政治、经济、军事研究,以增强公众对国际局势的了解。本站信息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站长&& Email:&&该页面已删除!铁血聚合阅读 &
曾思玉介绍
关于 曾思玉 的介绍,暂时空缺。
曾思玉新闻
曾思玉将军
开国将军轶事| 作者:吴东峰|
曾思玉将军,小名曾世裕,江西信丰游州堡(同益乡)人。将军身材矮小壮实,晚年略胖,然不减机灵之质,刚毅之气。
曾思玉将军自谓“福将”,身经数百战,历险五十余次,均大难不死。将军晚年与余言此,朗声大笑曰:“我的命大福大造化大,敌人的...
开国中将曾思玉魂归故里
青山无语,桃水悲吟。3月31日下午,开国中将,济南军区原司令员曾思玉同志骨灰安葬仪式在嘉定镇游洲村曾思玉将军墓园举行。曾思玉将军的子女及亲属代表,沈阳军区政治部干部部处长孙成海、沈阳军区管理局老干办主任崔爱民、沈阳军区大连服务首...
核心提示:2012年建军节,曾老的状况不比从前。马萍对老将军说:“首长,今天是建军节了。总有人来抢咱们的南海岛屿,如果来征求您的意见,您会不会斩钉截铁地说一句:打!”老将军没有再睁开眼睛,马萍注意到,心电监护仪上,老人的心率明显加快。那条骤然起伏的曲线,好半天才平静下去...
[新闻背景]日,开国中将曾思玉因病在大连逝世,享年102岁。老将军虽然远去,但属于他的一段段不朽传奇却历久弥新,留给后人无限追忆。
“白衣天使温暖人间”。在解放军210医院干部一病房6楼的走廊上,苍劲有力的八个大字墨香犹在,这是开国中将曾思玉200...
开国中将,济南军区原司令员曾思玉同志于日上午9:20在大连逝世,享年103岁。
曾思玉,汉族,原名曾世裕,1911年2月生,江西信丰人。1927年2月参加革命,1930年8月参加红军。
1928年参加本县农民起义。1930年加入江西信丰游击队,任...
武汉军区司令员、济南军区原司令员、湖北省委原第一书记曾思玉
1955年,曾思玉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他是当世仅存的5位开国中将之一。另四位分别是:100岁的方强海军中将(现居北京)、97岁的张震中将(现居北京)、...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李柯勇、李舒、张汨汨):他是当世仅存的5位开国中将之一。
他是一位传奇英雄,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数十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当他还是“小人物”时,就为确定红军长征的胜利方向作出过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今年3月17日是开国中将曾思玉老人的百岁寿诞
曾思玉老将军
曾思玉老将军16岁参加革命,一生戎马倥偬,在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从普通一兵成长为开国将军。如今,虽然百岁高龄,但老将军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不抽烟,不喝酒,
1960年10月,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在北京中南海采访毛主席时问道:“您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毛主席回答:“那是在1935年的长征途中,在草地与张国焘之间的斗争。”“当时党内面临着分裂,甚至有可能发生前途未卜的内战。”
而制止了这场党内内战的关键性人物就...
在濮阳市清丰县单拐村,诞生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门大炮——“盖亮号步兵炮”,它是仿制日军九二步兵炮的结果。仿制之前,关于九二步兵炮如何落入八路军之手?八路军如何进行炮弹试制,进而演变为自己的杀手锏?
  这实际上是“盖亮号步兵炮”的诞生背景,也就是它的“前传”。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应属1973年中国最受海内外瞩目之政治事件。其始末,据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披露,系由毛泽东提议并一手促成。12月12日,毛泽东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
“我主张找各大军区的人,找司令员来,议什么事?要议军。我提议,议一个军事问题,全国各个大军区...
济南军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管山东、河南两省军事事务的大军区,也是所有七大军区的战略总预备队。 主要作战使命为为北京军区提供战略掩护,并作为全军预备队使用。
历任司令员
  杨得志   王新亭(代司令员)   曾思玉   饶守坤   李九龙   张万年...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共和国即将迎来60华诞。我突然想起,开国将领中还有多少人在世,我查阅
了一些资料,与广大军迷们分享!
〈了望〉新闻周刊获悉,截至2009年一月,开国将领中健在者有231位,其中,上将1人,他们是
吕正操,中将11人,他们是方强,孔庆德,杜...
1940年整个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相持阶段。在华北平原日寇和伪军无时不在梦想把我军的活动范围压缩到最小,使我军无法立足。敌人想到了狠毒的办法;铁壁铜围!240多个炮楼,十里一碉五里一堡,形成一个连锁防御体系。
  这些据点如同一颗颗钉子钉入根据地,它们之间相互呼应彼此援...
今天从CCTV 新闻联播中得知开国中将曾思玉逝世,享年102岁之后。我就查了下维基。才知道现在开国中将只剩下最后一位了。那就是国家军委副主席张震。
现在贴下张震生平和照片
张震(—),原名张见生,别名张祖寿,又名张中天。湖南省平江县人。中...
开国上将(1人)
吕正操(1905)辽宁海城人
开国中将(15人)
1、 方 强(1911)湖南平江人
2、 孔庆德(1911)山东曲阜人
3、 刘志坚(1912)湖南平江人
4、 杜义德(19...
开国上将(1人)
吕正操(1905)辽宁海城人
开国中将(15人)
1、 方 强(1911)湖南平江人
2、 孔庆德(1911)山东曲阜人
3、 刘志坚(1912)湖南平江人
4、 杜义德(1912)湖北黄陂人
5、 李作鹏(1914)江西吉安...
中、美双方军队的统帅:
  中方:彭德怀(——)
  邓华(代。——)
  邓华(——)
  杨得志(——)
  杨勇(1955。7...
178名开国中将
热点图文信息您现在的位置是: &
百岁将军曾思玉和他的巾帼女杰夫人
摘 要:曾思玉是深得毛泽东信任的一员爱将,延安时期曾任过中央警卫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先后在3个大军区担任要职,其中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和济南军区司令员各长达7年。曾夫人洪林是一个曾受毛泽东称道的巾帼女杰,他们夫妇的生活故事既传奇动人,又耐人寻味……
  曾思玉是深得毛泽东信任的一员爱将,延安时期曾任过中央警卫团政委,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他先后在3个大军区担任要职,其中任武汉军区司令员和济南军区司令员各长达7年。曾夫人洪林是一个曾受毛泽东称道的巾帼女杰,他们夫妇的生活故事既传奇动人,又耐人寻味……
  在开国将领中,曾思玉堪称是最长寿的中将之一。日,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曾老在大连黑石礁红星村家中简朴地度过了100岁生日。站在妻子洪林的遗像前,老人用颤抖的双手向已故的爱妻敬上一杯情意浓浓的茅台酒。如烟往事伴着棉棉醇香,飘浮在老将军的眼前……
  肖华做媒“派克”结缘
  1940年的一天,鲁西军区政委肖华一脸神密地问军区政治部主任曾思玉:“老曾,你都30岁了还没有目标吗?”他见曾思玉一头雾水,便进一步挑明道:“身边不就有合适的吗,你对鲁西‘一枝花’印象如何?”
  肖华说的“一枝花”,指的是中共鲁西区委妇女委员会副书记兼鲁西妇救会副会长洪林。她年方十九,识文断字,风华正茂,成为许多人瞩目的目标,可洪林却正颜厉色地向追求者们公开宣布:“谁也甭想打我的歪主意,本人是独身主义者!”曾思玉听说肖华要给他介绍洪林,连连摆手道:“不成,不成,她是一枝好看不好摘的带刺玫瑰,搞不成连同志关系都不好处了。”肖华见曾思玉如此紧张,不禁朗声大笑起来:“老曾啊,你瞧我的,这事准给你办成!”
  秋天,杨勇司令员和肖华政委赴山东分局汇报工作,与出席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的100多名鲁西地方干部同路。他们都骑着战马,肖华与洪林并骑而行。一路上,肖华多次谈起曾思玉,开始还转弯抹角,后来,干脆直接问洪林对老曾的印象如何?
  洪林越听越不对劲,终于明白了,肖政委在保媒呢!她冷下脸来:“肖政委,您知道我是不嫁人的,不要再和我说这种事!”肖华打了一阵哈哈,话题又回到曾思玉身上:“这个同志是长征干部,有文化,会做政治工作,性格纯朴敦厚……”
  洪林和曾思玉有过接触,“他好象是江西人,口音怪怪的,说话我听不懂。”洪林搜索各种推辞的理由,“肖政委,你总不能让我和一个语言不通的人生活在一起吧!”“语言不通是因为接触少嘛。“肖华说,“江西人和山东人谁没有口音呢?接触常了,就听习惯了嘛!”肖华和洪林一路同行了半个多月,洪林架不住肖华反复做工作,心终于活了,她答应“可以考虑考虑。”“好,我等着你的回音。”肖华兴高采烈地走了,回去就向曾思玉报喜。
  可是,等了两个多月,没见洪林回音。
  一天,鲁西军区和鲁西区委召开军地干部联席会议,肖华有意安排曾思玉挨着洪林坐。洪林使用的是一支自制的简易钢笔,写着写着就没水了。肖华给曾思玉丢个眼色,曾思玉恰到好处地从上衣兜里掏出一支派克钢笔,递给洪林,“这是我打仗缴获的,你拿着用吧!”洪林不好不接,可接下后,心里又有些后悔。
  曾思玉满心欢喜,散会了,他正想和洪林再说几句热乎话,不料,洪林把笔还到他手上,不亢不卑地说了声“谢谢”,转身走了。曾思玉怔在那里,肖华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道:“老曾,不要灰心啊。”他灵机一动,“哎,你不是会刻字吗?何不把她的名字刻在笔上,看她要不要!”“赠洪林同志”五个宋体字,被曾思玉工工整整地刻在派克笔上。可是,笔怎么个送法,又成了难题,万一人家不肯收下,岂不难堪?还是肖华有办法:“请段君毅同志代转。”段君毅是鲁西区委副书记兼行署主任,是洪林的老领导,洪林像尊重父亲一样地尊重他。段君毅出面做工作,洪林只好把笔收下了,但对曾思玉这个人,洪林说:“还得考虑考虑。”
  又过了两个多月,段君毅催了:“洪林啊,你和曾思玉同志的事,我看考虑得可以了吧!”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洪林对曾思玉已经产生了许多好感,这一回,她比较顺从,脸上露出羞涩的笑容,喃喃地说:“老领导,我听你的。”“好啊,”段君毅高兴得一拍大腿,”我看事不宜迟,喜事儿今晚就办!”这一天是日。晚上,在鲁西南行署救亡室里,由证婚人段君毅掏钱,买了两斤花生米,为曾思玉和洪林举行了一个非常简朴的婚礼。遗憾的是,大媒人肖华因为正在南边作战,没能出席这个他一直盼望的婚礼。
  翌日,1941年元旦。天刚放亮,曾思玉就告别新娘,率部南下作战去了。当晚,鲁西行署举行元旦会餐,段君毅才当众宣布,洪林已与曾思玉结婚!他提议:“大家以水代酒,为新娘新郎新婚贺喜,干杯!”
  战火中的分娩
  曾思玉夫妇共有7个子女,其中4个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大女儿是在反“扫荡”的转移途中出生的。那是1942年春天,日军向鲁西地区进行疯狂的大“扫荡”。一天中午,大约一千多鬼子,两千多伪军突然扑向八路军343旅所在地陈庄,敌人来势汹汹,企图一举全歼八路军主力。曾思玉带领一个团在村头阻击敌人,掩护机关和后勤人员转移。此时,洪林即将临产,已住进卫生所。护士焦急地去找卫生科长:“洪林不能走,如转移她随时有可能死在路上!”科长一听火了:“走可能死,不走更得死,如果你不愿意叫她当俘虏,就赶快随部队转移!”
  情况万分紧急,找不到一副担架,护士梁九振只好搀着洪林跟着部队走。部队是急行军,一口气走了40多里,傍晚时分才脱离了险境。此时,洪林已是大汗淋淋,气喘咻咻,血水顺着裤管流下来,一进村子,就昏死过去,不多时,一个小生命呱呱坠地……
  洪林的第三个孩子,出生于解放战争初期。1946年11月,国民党傅作义部攻打张家口,洪林随一纵家属队南撤。出发前的两个小时,她的三女儿降生了。杨得志司令员和苏振华政委特派了一辆骡车,拉上她们母女二人,并派警卫员小黄护送。
  转移的第二天,遇上一股土匪武装,家属队被打散了。洪林和小黄,冒着刺骨的寒风,涉过大沙河,钻进山沟里躲藏。由于寒冷和劳累,小黄患了重感冒,无药医治而死亡。洪林万分悲痛,她找到一个村子,卖掉了骡车,换了一口棺材。在天寒地冻的野外,她背着刚落生的孩子,一个人挖坑刨土,把小黄安葬了,还在他的坟前立了一块碑。战争环境,磨练了洪林不怕任何困难,百折不挠的刚强性格。
  曾思玉在前方指挥作战,妻子洪林在撤退途中丢失,急坏了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他派人四处寻找,终于在岳阳一带,找到了颠沛流离的母女二人,把她们接到军区住地浮萍县。
  19年后,曾思玉的三女儿到北京见到了聂伯伯,聂帅笑呵呵地说:“丫头,咱们曾经见过面呐!”
  “见过面,什么时候?”她怎么也想不起来。
  聂帅哈哈大笑,“在你还没满月的时候啊!”
  她把团政委关了禁闭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一天晚上,曾思玉问妻子:“和美国人这一仗你去不去打?”洪林干脆地回答:“我是军人,当然要去,不去就是怕死鬼!”洪林4岁父亲去世,从小和母亲相依为命,逐渐养成了刚毅顽强的性格。同曾思玉结婚后,一直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曾思玉既喜欢又敬佩洪林这种性格,可是他还是劝告说:“咱俩去一个就行了,你是4个孩子的妈妈了,还是留下照顾孩子吧,再说,家属队的工作也离不开你啊。”
  洪林斩钉截铁地说:“孩子小的交给姥姥带,大的送学校和幼儿园!”当时,洪林任19兵团家属队政委,她不愿管家属队那些婆婆妈妈的事,还想像从前那样去领兵打仗。
  1951年1月,时任军长的曾思玉携洪林,夫妻双双入朝作战。曾思玉参加了第五次战役,洪林则在军部留守处担任政委。3月,洪林组织一个担架团随部队出发,一千多名担架队员都是民工,只有团长、政委是军人。他们一进入新义州封锁区,就遭到100多架敌机的狂轰滥炸。担架团被打散了,政委只身一人逃了回来。洪林火了,下令把他关禁闭。
......(暂无全文信息,请到维普官网检索)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军分区司令员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