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孩儿菩萨弟子知错此行,受益匪浅,首先我没有守住对佛菩萨教诲的初心,我的

净空法师:一切法不能求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的真诚心不够,真诚心要是到家了,感应现前,佛菩萨会知道 - 净空法师的日志,人人网,净空法师的公共主页
我们学佛,从《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十善业道经》、《净宗同学修行守则》学起。
共5471篇&&
净空法师:一切法不能求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我们的真诚心不够,真诚心要是到家了,感应现前,佛菩萨会知道
恭录自《二零一二净土大经科注》第87集&&&   &&&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你没有放下,你没有看破,你还在原地踏步,没有提升自己,放下就提升了
&&& 见爱是烦恼,这是佛门的术语。「我见、邪见」就是五种见惑,佛教弟子,入门首需要把这五见断掉。这五种见断了,证须陀洹果,小乘,在大乘,是华严圆教初信位菩萨。等,等其他的四种,我见、邪见、见取、戒取跟边见,这五种。「一切迷理之惑」,理是事实真相,理是法性,这个东西是迷理的烦恼、习气,迷惑,这叫见。「贪欲、瞋恚等」,这就是五种思惑,贪瞋痴慢疑,这个「等」就是等下头有痴、有傲慢、有怀疑,这些都叫做爱。可见得中国古代的教学,一个字里头包含很多意思。爱是思惑,不爱也是思惑,为什么?你动了情,你动了念头,这就错了。诸佛如来、法身大士他们应化在世间,跟世间人和光同尘,生活在一起,没有两样。不一样的在哪里?就是我们有爱见,他们没有。他怎么没有?他跟我们生活在一起,他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佛、这就是法身大士。他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菩萨,比佛低一等。比他更低的是阿罗汉,阿罗汉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阿罗汉,没执著。也就是这个地方讲的见思全断了,内里面没有贪瞋痴慢疑,外面没有身见、没有边见,见取、戒取、邪见都没有,这是阿罗汉。你要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你就懂得修行修什么,怎么修法。
&&&  不是经要多念、要多听、要多去研究,那全是手段,手段太多了,不仅是这个,八万四千法门全是手段。哪一个手段适合我们用,我们用起来很有效,你就用这个做手段,准能成就。修什么?六根在六尘境界修不执著,头一个修这个。那个起心动念太难了,我说我不起心不动念,还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这个事情,只有法身菩萨才做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才能做到,十法界里头做不到,声闻、缘觉、菩萨、佛都做不到。十法界里面的佛,经上给我们讲四种成佛,我们前面学过了,「信满成佛」,十信满了成佛,十法界的佛。他的功夫怎么样?他的功夫也只是不执著、不分别,还是有起心动念;换句话说,还是用八识五十一心所以为是自己的心。知道身不是我,起心动念的那个是我,就是他有我见,身见放下了,我见没放下。《金刚经》前半部是放下身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后半部是放下我见,「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后半部是法身菩萨,前半部是小乘罗汉,这是功夫,这真正传法。
&&  我在早年,章嘉大师教我,看破、放下,那就是传法。看破是什么?了解事实真相,看破;放下就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他传给我了,实际上我在那个时候也没有看破、也没放下,但是这个概念有了,这个概念就是一生修行的指导原则。我们自己没有能力看破,读经,看佛菩萨怎么看破的,我们藉著佛菩萨的教诲来帮助我们看破。可是真正看破,那是章嘉大师的标准,就是你放下,你真看破了;你没有放下,你没有看破,你还在原地踏步,没有提升自己;放下就提升了。所以,底下这一步不放下,就不能升一等,像爬楼梯一样,放下下面一层,我就登到上面一层,不断的看破,不断的放下。
&&  这要用佛学名词来讲,就是止观。贤首国师在《妄尽还源观》里面告诉我们修行的,五止六观,给我们讲五种放下的方法,六种看破的方法,那是《华严经》修行的方法。可是修行要有德行,以德为基础,德就是前头讲的四德。四德前面的三条,从一体,自性清净圆明体,从一体起二用。二用,第一个宇宙出现了,第二个我出现了,我是正报,宇宙是依报。这个依报、正报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是哲学的问题、是科学的问题,哲学跟科学最尖端的问题、最终极的问题,科学、哲学到今天都没有答案。佛有答案,宇宙万物、生命、我从哪里来的?从一体。这个一体是哲学上讲的本体,大乘佛法称它为自性、称它为法性,性就是体的意思。这是真正的自己,这个不是生灭法,不生不灭,这是究竟位。学佛,佛教的教学终极的目标,就是帮助我们回归自性,那叫圆满成佛。自性能生万法,换句话说,自性里头一样都不缺。
&&&  所以佛法的修学,宗旨就在明心见性,无论哪个宗哪个派,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目标在哪里?在明心见性。我们净土宗不说明心见性,说求生净土,生净土干什么?明心见性。我们的明心见性在极乐世界,不在此地。为什么?此地,我们的业障习气很重,明不了心,见不了性,就是烦恼习气放不下。净宗是带业往生,烦恼只要控制住、伏住,带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自然就没有了。这个法子妙极了!这是阿弥陀佛无比的恩德,他加持给我们,我们要不靠他,靠自己修行,无量劫都未必有成就。你知道这个人对我的恩德多大!知恩才晓得报恩,怎么报法?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报恩,在极乐世界圆满成佛,是究竟报恩,这一点,修学大乘、修学净宗不能不知道。
&&&&  这个地方见爱这两个字的定义,此地说得很好,一切迷理的惑,迷惑,就叫做见。贪欲、瞋恚等一切迷事之惑,统统叫做爱;迷在事上的,七情五欲都叫爱,用这个字做代表。迷在理上的,事实真相不了解,这叫见。「见者一切之见惑,爱者一切之修惑」,又叫思惑。「迷事之惑中,以爱著为苦之本,故标爱而该余也」。七情五欲里头,用爱做代表。七情,中国人常说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后头这个欲就是五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这些都是事,这是首先教我们放下的。
&&& 原理原则是一个,决定是破情执、破傲慢、破怀疑,这三样东西把我们所有的性德都毁掉了,这三样东西断掉了,性德就现前
  嘉祥《法华经疏》第二卷:「经论之中多说,慧门鉴空,智门照有」。鉴跟照是一个意思,慧是鉴空的,就是知道空,智是知道有。换句话说,空是性,有是相,明了相的、现象的,这是智;知道当相即空,了不可得,这是慧。所以阿罗汉有慧,阿罗汉知道万法皆空,他什么都不执著了,他自度,不能化他。菩萨比阿罗汉高,菩萨知道万法皆空,但是他也知道万有,有是什么?有是假有,不是真有。他有智,能处理这些假有之事,教化众生。众生不是人人都看破的,迷的太多了,对於这个假相放不下。放不下,菩萨要给他秩序化,让他们生活离苦得乐,这是智。告诉他们,人要修德,要断恶向善、要积功累德,这样能够帮助你的生活更幸福、更美满。教人,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你一定要遵守,决定不违背,你一生幸福、平安、快乐,你真得到;你要是违背,你就有苦有难。佛法教人也不例外,你看佛的普世教育,教一般人的,教十善,教孝、教敬、教十善业道。净业三福第一福里头「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这两个是根,世出世间一切善法都要从这儿扎根。一定要晓得,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表面上做个样子,实际上心里不是真心情愿,这样的人都不会有成就。可以下个断语,他决定不能成就,为什么?像树木它没根,它决定不能长成。
&&  古人说的,孝是根,敬是本。《礼记》打开,第一章「曲礼」,第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一部《礼记》摆在第一句话,毋不敬。毋不敬,是佛家的意思一切恭敬。不敬就是傲慢,就是自以为是,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这是错的。如来证得究竟果位,对一切众生谦虚,为什么?毋不敬是性德,他自性里头流露出来。为什么要敬?一切法不离自性,自性是一切法的理体,他相不好,他性是好的,相有好丑,性没有好丑。佛从自性上看一切众生,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是佛就从恭敬当中见到了。但是佛说得很清楚,凡夫,六道众生,烦恼习气太重了,傲慢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自己要承认自己傲慢,承认你才会改;不承认,不知不觉,傲慢在起作用,破坏我们所有的功德。
  读书人都知道,孔子说的,这个人「如有周公之才之美」,周公是古时候的大圣人,三千二百年前,周朝,孔子心目当中最佩服的一个人,孔子就是学周公。孔子说,这个人的才华像周公一样,但是他有两个毛病:一个骄,一个吝啬,「使骄且吝」,夫子说「其余则不足观矣」,你就不必看了,全是假的,他不是真的;换句话说,他决定不能成就,这个成就是成圣成贤,不是其他的。也就是说,他不是圣人、他不是贤人,表演得再好,假的。在佛法里面讲,成佛、成菩萨、成阿罗汉都做不到;换句话说,他的佛学得再好、戒律持得再好,苦行令人敬佩,依旧是凡夫。
&&  贪、瞋、痴叫三毒烦恼,这个东西构成末那识。末那是什么?末那是我见、我爱、我慢、我痴,叫四大烦恼常相随,这四大烦恼就是末那识,末那识就是这四大烦恼。转末那成平等性智,这一转过来,四智菩提里头平等性智就现前,转第六意识(第六分别)为妙观察智。转识成智从哪里转起?从六、七。六、七哪个先?第七先,第六是后,次序不要搞颠倒了。我脱衣服,先脱外头这件,再脱里头那件;搞错了,我先脱里头的,后脱外头的,你怎么个脱法?搞错了,顺序颠倒了。转识成智一定从第七识下手,第七识就是断见思烦恼,第七识就没有了。
&&&  贪瞋痴,贪瞋痴的心是什么?中心,从中心点下手那就更快,中心点破掉了,全部就解散了。贪的中心点是情执,最难破;瞋的中心点就是慢,就是傲慢;痴的中心点是怀疑,不能小看。情执、傲慢、怀疑是三毒的核心,你从这里下手,贪瞋痴就没有了。破三毒怎么个破法?这佛教给我们的,佛不教,我们怎么会知道!佛是过来人。佛佛道同,佛佛的方法、手段也是相同,同一个原则、同一个道理,方法不必相同,方法无量无边。但是原理原则是一个,决定是破情执、破傲慢、破怀疑。这三样东西把我们所有的性德都毁掉了,这三样东西断掉了,性德就现前。
&&&&&&&&& &&
&&&&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全归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是「洗濯垢污,显明清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若融通禅门」,禅宗的话,「则洗濯垢污,即迥脱根尘」,宗门的话。迥是远远的,脱是摆脱它,根是六根,尘是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内外都不执著,内外都不分别,内外都不起心不动念,叫迥脱根尘。「显明清白是灵光独耀」,清白是体、是相,灵光独耀是起用。这就是什么?寂光遍照,照而常寂,寂而常照,这灵光独耀,这是明心见性的境界。要会归在净宗,则是都摄六根,「都摄六根是洗濯垢污」,我们把六根收起来。都摄六根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我们的眼放在色上、耳放在声上、鼻放在香上、舌放在味上,把它收回来,叫都摄六根。心就定了,不要往外头境界上跑,心要收回来,都摄六根是洗濯垢污。「净念相继、自得心开,是显明清白」,这是净宗。所以我们把心收起来,不分别、不执著,收心了。不是叫你眼不见、耳不听,不是的,见色闻声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最高的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佛境界;不分别不执著,菩萨境界,看得清楚、听得明白,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
  我们现在从分别、执著上下手,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不执著、不分别,用这个功夫。怎么用法?把起心动念全都放在佛号上。见色,不论是好看不好看,全是阿弥陀佛;听声,也不知道是好听不好听,统统是阿弥陀佛。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全归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是「洗濯垢污,显明清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念佛,没有不成功的。你要真会,哪里都是道场,不必去拣择什么清净地方,不用,全是清净地方,没有一处不清净。你真的不接受外面干扰了,心清净了,环境就清净,身心清净,没有一样不清净。待人接物,一片慈悲,没有一个妄念,没有妄语、没有妄心。「盖一声佛号一声心,念佛即是始觉合本也」,句句都是始觉合本觉。本是本来是佛,是心是佛,念佛是始觉,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他怎么会不成佛?这把念佛法门讲到究竟处了。&&
阅读(2929)|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文殊菩萨在什么经典里出现过?有什么关于文殊菩萨的故事呢? - 知乎37被浏览6273分享邀请回答11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www3.fosss.org/DZZJian/Search.asp?ModuleName=Article&Field=Title&Keyword=%CE%C4%CA%E2&ClassID=0&page=1略举一二: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2卷)〖梁 曼陀罗仙译〗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 (1卷)〖梁 僧伽娑罗译〗 文殊师利发愿经 (1卷)〖东晋 佛陀跋陀罗译〗 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2卷)〖西晋 竺法护译〗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佛刹功德庄严经 (3卷)〖唐 不空译〗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2卷)〖唐 菩提流志译〗佛说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 (1卷)〖后汉 安世高译〗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 (1卷)〖后汉 支娄迦谶译〗佛说文殊悔过经 (1卷)〖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 (1卷)〖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文殊师利现宝藏经 (2卷)〖西晋 竺法护译〗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 (1卷)〖西晋 聂道真译〗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1卷)〖姚秦 鸠摩罗什译〗文殊师利问经 (2卷)〖梁 僧伽婆罗译〗文殊问经字母品第十四 (1卷)〖唐 不空译〗佛说文殊师利巡行经 (1卷)〖元魏 菩提流支译〗佛说文殊师利行经 (1卷)〖隋 豆那掘多译〗 佛说大乘善见变化文殊师利问法经 (1卷)〖宋 天息灾译〗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经 (3卷)〖西晋 竺法护译〗 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法 (1卷)〖唐 不空译〗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 (1卷)〖唐 不空译〗金刚顶经瑜伽文殊师利菩萨供养仪轨 (1卷)〖唐 不空译〗千钵文殊一百八名赞 (1卷)〖〗文殊菩萨献佛陀罗尼名乌苏吒 (1卷)〖失译〗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 (1卷)〖〗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经 (1卷)〖唐 宝思惟译〗 一髻文殊师利童子陀罗尼念诵仪轨 (1卷)〖唐 金刚福寿译〗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1卷)〖唐 菩提流志译〗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 (1卷)〖唐 菩提流志译〗文殊所说最胜名义经 (2卷)〖宋 金总持等译〗 佛说文殊菩萨最胜真实名义经 (1卷)〖元 沙啰巴译〗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20卷)〖宋 天息灾译〗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 (1卷)〖唐 不空译〗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 (1卷)〖宋 法天译〗 圣者文殊师利发菩提心愿文 (1卷)〖元 智慧译〗文殊师利耶曼德迦咒法 (1卷)〖〗文殊师利菩萨根本大教王经金翅鸟王品 (1卷)〖唐 不空译〗 文殊师利菩萨及诸仙所说吉凶时日善恶宿曜经 (2卷)〖唐 不空译〗文殊师利菩萨问菩提经论 (2卷)〖元魏 菩提流支译〗文殊指南图赞 (1卷)〖宋 惟白述〗 文殊师利菩萨无相十礼 (1卷)〖〗15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查看: 422|回复: 9
大虚法师:佛子对传统文化应具备的正知知见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佛友,享用更多功能,实修路上我们携手并进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佛弟子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时候基本知见要清晰!
摘自《奥义》 无行沙门 大虚敬述
儒圣和道圣
下面,「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无漏大阿罗汉。」当年一直跟着佛陀出家修行,然后也随着来到了祇园精舍的大比丘僧总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位,他们就是所谓的“常随众”了——生生世世,恒常追随佛陀的脚步去自利利他、去自觉觉他的修行者,都可以叫做佛的“常随众”。那么,我们是不是“常随众”呢?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这一千多位出家人,这么多人,他们个个都是已经获得了无漏解脱的大阿罗汉、大圣人,个个都是值得我们三界所有人天礼赞和供养的大福田——他们是真正的福田,不是深圳的这个“福田”。
像这些出世间的圣人,这些已经超越三界生死、超越一切烦恼束缚的出世间圣人,他们和一般世间推崇的圣人是不同的,相差不可以道里计。像孔子和老子,一个是儒圣,一个是道圣,他们是我们中国古代公认的大圣人,但是在显现上,如果拿我们的标准来衡量的话,他们很明显并没有达到阿罗汉或者缘觉的境界,更不要说什么法身大士、地上菩萨了。我们看他们写的东西,大概就能知道他们的智慧和见地是属于哪个层面的,像孔子应该不出欲界,老子应该不出色无色界。
他们两位都是有着很高修养和内证功夫的世间圣贤,值得我们礼敬,但是在因缘法的显现里,却并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表明,他们已经具足了相当于阿罗汉的断证功德,更没有像诸大菩萨那样,我执和法执都已经破除了,还有菩萨都有的慈悲心和菩提大愿,三解脱门的奥义,万法缘起性空、无我无生的中道智慧,以及六度万行等等,这些内容我们在《道德经》和《论语》里暂时都还看不出来。更不要说,拿他们和无上正等正觉的如来相比,那就更没有什么可比性了。
所以严格来讲,孔子和老子的学说还只是一般世间圣贤的学说,境界也还只是一般圣贤的境界,属于很高明的一种外道法,我们可以称之为善法。虽然是善法,远超凡俗,但毕竟仍然是外道,不破我执,就难断。它们的理论和修法,在某些地方和有一些相通,但更多的则是相异,这点大家要了解。
像有些大德说,孔子和老子都是菩萨化现的,这个相信应该只是一种方便说。其实从究竟的角度来讲,天下众生芸芸,所谓“黄花翠竹般若意,青山绿水古佛心”,又有哪个不是菩萨化现的?但是在事相上,在我们佛教里,阿罗汉和菩萨——这两个概念都是有着很明确的定义和标准的,要完全符合的才能称之为阿罗汉或菩萨,不是谁随便就能叫的。像我们很多的人,平常见面,都爱互相尊称对方为“菩萨”,这个其实只是一种客气或提醒,如果我们没有自知之明,还真的就把自己当成是菩萨,那“菩萨”这个词就变成戏论了!
如果是真的菩萨或阿罗汉,那就一定会对生命和时空的真相、对六道轮回的真相了如指掌,同时也一定会了解心性和物质的真谛,因为了解,所以也一定说得出来,就算没有佛说的那么圆满,但也远远会比一般凡夫和外道要说得清楚,这是肯定的!所以老子和孔子到底是不是菩萨化现的?他们到底有没有达到菩萨的程度、高度?这个我们要持谨慎和保留的态度。
据记载,明朝的憨山大师曾经对老子有过一个判释,他说老子大概有那么两种可能性:如果老子最后能把无常和无我的义理体悟得很透彻的话,那么他应该判到辟支佛,也就是缘觉、独觉的层次,还不算究竟;如果《道德经》真是老子写的,而且是老子最后留下的内容,那么他只能被判到外道里面。老子说“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个正好是识阴里面的东西,说明他还没有破识阴。那么老子在《道德经》之后有没有再留下东西?这个到现在都还没有确切的资料和证据,也不知道他最后修到哪个层次了?而且《道德经》究竟是不是老子写的?这也是个问题,所以憨山大师说有两种可能性。
憨山大师可是有明一代最顶尖的几个大师之一,学修圆融,通达无碍,他是公认的彻悟的大宗师、大,丝毫不比唐宋的那些祖师差!我们现代某些知名的“上人”、“和尚”,在修持和见地上,相比于憨山大师,那差得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所以那些人说孔子和老子是菩萨的化现,对这种话,我觉得还是憨山大师的评判比较稳妥、比较可靠些,不知道你们以为如何?元芳,你觉得怎样?
破见和谤法
作为已经宣誓皈命三宝的佛弟子,尤其是已经出家的佛弟子,你们千万不要因为现代某某名人的方便说或者胡说,就以为老子和孔子既然都是佛菩萨化现的,那么他们的学说我们也应该要大力弘扬,要大力推荐啰——听清楚,这样做的人其实是在不务正业!这种逻辑思维是有问题的,不是正思维。你们是佛弟子,是出家人,佛陀宣说的三藏十二部你都还没有好好研究、好好发扬,你却有时间去弘扬其它的,这个不是颠倒是什么?这个是典型的不务正业!
甚至,如果有出家人说,学习儒道是接引学佛的方便——嗯,作为方便可以,但是你不能越过底线,你不能说,儒道是学佛的基础,佛弟子必须要先学好儒道,或者必须要先学好《弟子规》才能学佛;乃至说什么《弟子规》是佛法的根本戒,不学《弟子规》就不能等等,那更是臭不可闻的屁话!这种说法就已经不是什么方便了,这是在谤佛谤法、误导众生!这是很明显的似是而非的谬见,甚至是彻头彻尾的邪见,一种很不清晰的颠倒见!什么时候我们学佛必须要先学儒道了?而且戒律是只有佛陀才能制定的,菩萨和阿罗汉都不行,请问《弟子规》是佛作的吗?连这个基本原则都不晓得就敢胡说八道的人,还真是无知者无畏啊!这是一种外行人或者半桶水的想当然,自以为圆融通达,却不晓得违背了佛陀的根本教言,知见已经偏了,这就叫做“离经一字,允为魔说”,又叫做不通教理,“开口便乱道”。
注意,现在我们不是在说儒道不好、不可以学、不可以去了解,而是在说学佛就是学佛,最好纯粹点,佛法不是大杂烩,佛法是永恒的、最完满的真理。佛法的核心是“了生死,出三界”,它是最究竟、最彻底的不共妙法,它和世间善法,和那些外道善法有着本质的、根本性的区别。对那些世间善法和外道善法,我们尊重归尊重,理解归理解,但是绝对不能乱,不能掺杂进佛法里,一旦乱了就会出事,就会出问题,最后我们佛教的教义就会被改变,变得面目全非,变成相似佛法,那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在造孽了!
希望大家的基础知见要清晰,再重申一遍,弘扬传统文化本来是好事,以传统文化作为方便来接引学佛也是好事,但是我们要有一个原则和底线,那就是:绝对不能以破坏佛法的正见为代价!绝对不能说佛法的基础和根本戒就是《弟子规》,更不能说必须要学《弟子规》才能往生,这样说就是在破见,就是在谤法了,那会误导一大批盲目愚痴的初学者,实在是非常糊涂透顶的邪见!这样去宣传的人不但破坏了佛法,实际上连传统文化本身他也破坏了。就像如果有人说,学儒和学道的基础就是学基督,或者你要修仙,就必须要先学《弟子规》,这样外行的话,那儒家和道家也是不可能接受、承认的,这是很明显的扯谈。释道儒这三者之间,虽然在人天善法、在修福修定的层面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但是你往里深究的话就会发现,它们更多的是相异,在根本的“性空无我”的知见上它们相差太远了。这一点做的人在的时候必须要说清楚,否则就会误导众生,戕人慧命,甚至从长远来看还会造成破灭佛法的恶果,那就很可怕了,比杀人放火还可怕,所以要一千一万个慎重。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身为出家佛子,当我们在帮助这个世界重建世道人心,重塑伦理道德的时候,对那些不相信佛法的人我们首先要以因果正理和十善业道来接引,实在是没有缘分、不愿意学佛的人,你才可以观察其因缘根器,介绍他们去学一些他们能接受的传统文化和外道善法,比如说《弟子规》和《感应篇》之类的,但是要切记:这是不得已的方便!而且在说法的时候一定要把道理讲透彻,不能有误导和漏洞。但是在接引那些对佛法感兴趣,属于初学初信者——在接引这些人的时候,身为出家法师,你就不能随便劝人家去学什么儒家和道家了。我们必须要尽量严谨地按照佛陀制定的佛法架构来给众生说法,不能胡乱发挥,更不能妄自夹杂,不然佛法的传承就不能称之为“清净传承”了。
因为在戒律里,像这个什么能学,什么不能学,其实是有很严格规定的,佛陀当年早就有过叮嘱,所以像我们这些比较专业的法师一听就知道,什么是胡扯,什么是狡诈地乱讲,但是很多业余的初学者就未必能分辨了。比如佛陀在《优婆塞戒经》里就曾经说过:“受三皈已(我们受了三皈依以后),造作痴业(由于不了解而又去造作了一些愚痴的罪业),受外道法、自在天语(比如去学习和接受了某些外道的法门、不究竟的法门,我们居然还广为赞叹和宣传它们),以是因缘,失于三皈(因为这样糊涂、没有正见的缘故,所以我们自己的三皈依戒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被自己给破坏掉了)。”
佛陀又讲:“若人信其能救一切怖畏,礼拜外道(如果有三宝弟子,去相信那些外道和他们供奉的神灵,能够救度他的一切苦难,消除他的一切恐惧,从而去礼敬和叩拜的话),是人则失三皈依法(那么这个人自然而然就会失去他三皈依的戒法,不再是佛弟子了)。”——为什么?因为他不依佛慧,开始“妄用其心”,不信佛智,开始相信外道,甚至开始“心外求法”,这就和佛说的解脱正道背道而驰了!其实,佛陀这样严格的规定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在爱护那些还没有建立正信和正见的初学者,怕他们一时糊涂,一不小心走偏走错,误了法身慧命,乃至断了菩提种子那就麻大烦了。注意,我这里说的是针对初学者,尤其是针对那些还没有正知正见的初学者,至于真正的菩萨和自认为是菩萨再来的,你们不在此例。
所以我们既然是学佛,那么理所当然的,就应该从佛说的三皈五戒和十善业道入手,从四圣谛、三法印和四念处入手,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基础,而不是从什么《论语》、《老子》,从什么《感应篇》和《弟子规》入手,那不是佛弟子该操心弘扬的东西。佛弟子要承担的是如来家业,而不是什么儒家或道家的家业,别搞错了。像这样儒道佛不分,像这样似是而非地教导大家去说、去做的人,说得严重点,他们其实是在有意无意地灭法!他们是在误导众生,混乱佛法!听清楚了吗?这个因果是非常可怕的,敢这样去干的人,那纯粹就是“厕所里点灯——找死”啊!
这其实是很微妙、很难分辨的一种魔,也是最可恶的,杀人不用刀!所以这方面的知见希望大家一定要清晰,心里要搞明白,千万不要被人一忽悠,就把单纯的佛法给搞混杂了。末法时代,我们佛教本来就已经被曲解、被扭曲得很厉害了,现在再来这样夹杂、胡搅一下,那真的就是雪上加霜,伤口上撒盐,实在是伤不起啊!所以大家最好要有一个冷静而慎密的头脑,不要学佛学了半天,三皈依和四圣谛都还搞不清楚,《三字经》和《弟子规》你倒是背得滚瓜烂熟的,那也太搞笑了。请问,你是在学佛吗?我看你是在盲修瞎练,浪费时间!呵呵,话不多说,自己想清楚取舍。
次第和根本
嗯,看来有必要再讲清楚一些。某些道理,如果你们自己不能正确地“依佛依法”去正思维,那师父没有办法,我只好反反复复、啰啰嗦嗦地唠叨一遍又一遍。像有的居士曾经提问,他说我是佛弟子,那是否意味着我皈依以后,那些世间法的书籍(包括善法和恶法),我们就一概不能看、不能学、不能读了呢?有的居士甚至还说,如果佛法是这样的狭隘,这样的分别,那我何必学佛?我干脆就不学佛了!唉,类似这样的思维,已经不是“头脑简单”所能形容的了,这是一种“邪思维”!典型的邪思邪见!不能“依佛依法”去慎思明辨,不能深入经藏去扎实闻思的人,那自然就会得到一些荒谬的、滑稽的、错误的结论。面对这些人,我经常会觉得自己很崩溃……实在是“无语问苍天”,搞不掂他们。
其实做为佛弟子,尤其是受过大乘佛法熏陶的佛弟子,那基本上是什么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看的。你们还记得四弘誓愿里的那句“法门无量誓愿学”吗?发了菩提心的修行者,为利益众生,可以广学一切法,一切善法恶法你都可以去了解,但是这里面要有一个次第和原则,那就是:初学者必须要先具备闻思的基础,必须要先学习佛法的根本,树立正信和正见,这个时候的初学者不应该也不适合去翻阅其它,原因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了;那么,当初学者具足正信和正见之后,他自然就会明白佛陀的苦心,他这时再去接触那些什么世间法、外道法,他就不会被迷惑、被误导了;这时的修行者,他再怎么看怎么学,都会以佛法为指归、为依止,毫不动摇,他会以正见的眼光来分辨和看待那些外道法,善用但不被惑乱——这就是我们要强调和坚持的大原则!这也是一个比较稳妥的修学次第。
很显然,菩萨广学一切法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善巧地摄受、接引众生,同归性海,同得解脱,所以对那些还是凡夫,还不是菩萨的初学者来说,我们最好还是要先把佛法给学好了,然后再去讨论、研究其它,这个次第不能乱,原则不能错,一乱一错就会出问题,就容易出问题。
像现在有些居士,甚至是出家人,他们对外宣说“学佛必须要先学会做人,要先学仁义礼智信”,所以他们劝人学《弟子规》,学习一些相似儒家或道家的东西,好像这才是修行的基础,而佛法则是高高在上的,一般人不能学——这种话咋一听好像很有道理,对吧?但其实这是最为严重的本末颠倒,是大邪见!这句话应该要反过来讲才对:必须要先学佛才能把人做好!必须要先学佛才能做好人!要想做好人,要想把人做好,就必须要先学佛,否则你学其它的任何学问都可能有偏差,都不能得究竟,不能算圆满!我们应该要这样去讲,这才是百分百的正见!为什么?
因为佛陀早已彻证实相,他所讲的法,每一字每一句,都是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验,不是空谈,他自己做不到、不明白的事情,那是绝对不会说出来的;佛陀不但在出世间的解脱之法上是至高至善的,他老人家在那些世间法的修持上也是最透彻、最完满的!他讲述的因果、轮回、十善业道等等法理,都是基于对万法“缘起性空”这个真相的洞察,所以是正理,不是歪理,既非凡夫的糊涂迷信,也不是外道的邪见误导。因此在这个正理指导下的修行,不管是修福还是修慧,那才是最最正确的,最有可能达到世出世间法的极致,得到没有任何缺漏的果报。
而且,佛陀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的引导,他绝对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众生,他鼓励每一个人都去仔细思维他的教法,允许质疑,倡导实证,强调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很显然,佛陀才是最具有说服力和公信力的好老师,佛法才是最根本、最平实、最适合普及大众的真实智慧,这才是我们做人和修行都要优先首选的基础,而非其它。
假如我们要搞教育的话,我们应该首先选择的是佛经,应该先推广这个。比如我们可以摘录一些佛说的《十善业道经》和《吉祥经》里的内容,淡化其宗教色彩,然后教给大众,教给孩子们,告诉他们因果缘起的正理,帮助他们树立正信和正见——这个事情不管从短期的,还是从长远的效果来看,那都是对老百姓、对社会人心非常有大用和大益的。那么,类似的、比较基础的、比较好的普及读物,在我们佛法里还有很多,我们佛弟子与其去推广《弟子规》,去推广这个在某些观念上存在严重误导的东西,那还真的不如去好好推广一下佛法呢,好好地给大众、给小朋友们传授一下基本的因果的道理,缘起的法则,这个才是正事!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善巧地把《弟子规》和传统文化里的一些符合佛法正见的东西结合起来,传授给下一代,这个才是百年大计,这才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做法。
了解吗?师父这样讲,你们能听得清楚吗?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啰嗦了很久,到这里就算是说透了,以后我们不会再多说。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今既皈依佛法,不可又做以前之外道工夫。凡属外道,均守秘密,妄说彼等得六祖之真传,彼传道之师,乃某佛某祖师降生。此种大妄语罪,其报甚惨。一气不来,当直堕阿鼻地狱。以其坏乱佛法,疑误众生故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340页·复常逢春居士书八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我一切同等普敬,故太虚法师这些说辞对我无用!
恩,汝是高人,万法皆法
末学愚痴,愿听大虚师训~~&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我一切同等普敬,故太虚法师这些说辞对我无用!
恩,汝是高人,万法皆法
末学愚痴,愿听大虚师训~~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依法不依人!
该依哪个法?道长可从实道来~~&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法师说的很透彻,很圆满~~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无尘道长 发表于
依法不依人!
该依哪个法?道长可从实道来~~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南无阿弥陀佛!
点击头像看学佛情况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阿弥陀佛
Powered by Discuz! X3.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尊 弟子 菩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