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中国化的历程,有没有短一点的.考中国近代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我的图书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教学目的:通过第一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重大理论成果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
重点难点:
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实质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一)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历史是一段千辛万苦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历史。这段历史是可歌可泣的,因为正是这些斗争和反抗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使其企图灭亡中国的野心不可能得逞。从而捍卫了民族尊严和国家领土的主权。这些斗争开始动摇封建统治的根基,为工人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道路。但是,这些斗争和反抗并没有完成既定的历史任务,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没有一个得到解决,中国依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中国革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体现在中国近代史提供的极其深刻的经验和教训上。
第二,中国革命必须由先进的阶级来领导。在中国近代史的政治舞台上,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改良派、资产阶级的革命派都曾先后登上前台,演绎一段他们从西方学来的理论,但最终都归于了失败。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所有的这些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到胜利。以上所述阶级中,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因而不可能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资产阶级是一个新兴阶级,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一直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这是因为中国的资产阶级由官僚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所组成,其中,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不仅不是革命的力量,而且是革命的对象。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官僚资本与买办资本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其生存的空间狭小,然而它代表了民族的新型经济,因而具有反叛性、革命性。但是民族资本从来就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地位,从诞生以来就同官僚资本买办资本和外国资本有着依赖性的一面,而且自身的力量比较弱小,作为剥削阶级它又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扩大革命力量,因而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妥协性、动摇性决定了它不可能领导革命至胜利。辛亥革命不敢反对帝国主义,也未能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从而葬送革命成果的事实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完成中国革命的任务必须由代表新兴生产力并能将革命进行到底的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
第三,中国革命必须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来了各种观念和理论,农民阶级从西方学来了拜上帝教,资产阶级的改良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从西方学来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这些阶级在它们所学得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变革中国社会的浪潮,对中国社会的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是这些理论武器的运用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毛泽东总结近代文化革命的历史时指出:“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在帝国主义时代,已经腐化,已经无力了,它的失败是必然的。”中国的社会变革必须由一个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中国广大人民利益的理论武器作指导,这个理论武器就是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过程
中国人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不屈不饶的斗争历程,同样,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的具体实际,也经历了一个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马克思主义的运用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经由一番由抽象到具体的变化,使之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成为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又完全是中国的,并且是具有时代特征的。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然而以之作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本身是一个历史过程,一个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个由少数人认识到形成全党共识的发展过程。
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曾经提出过把马列主义应用到中国实践当中去的思想,但在党的幼年时期,对这个问题还没有形成深刻的、完整的、统一的认识,党中央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延安整风以后。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所以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错误和挫折教育了党。
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国情的特殊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需要实现其中国化。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不仅因为它是科学,对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事业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且更主要的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它同中国人民的实践发生了联系,实现了在中国的具体化,从而被中国人民所掌握。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本来提供的就不是可以到处套用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所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在各个国家要想发挥其指导作用,必须结合着各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实际,将其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按照这个道理,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其指导作用,就必须实现其中国化。
3、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确立了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后,开始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教训,为中国革命提供完整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看任何事情都要联系当时的历史条件,从历史中学习理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由毛泽东在1938年才提出,但是这并不是说,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是突然冒出来的。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钊等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工作中,就已经提出过要研究怎样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去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预期目标
毛泽东曾在《论新阶段》、《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系统地展开。在《论新阶段》中,毛泽东主要强调的是“根据中国的特点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或者叫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这就是毛泽东在报告中讲的,要使马克思主义“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他着重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必须“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或者叫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
毛泽东1942年3月30日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讲到:“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08页)在这里,一是要“解决中国问题”,二是要“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相互关联的目标。
同时,我们又注意到毛泽东1941年9月10日在《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讲话中还有一个似乎是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成对的命题,叫作“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74页)他说:“我们反对主观主义,是为着提高理论,不是降低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74页)(在这次讲话中,毛泽东同时还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法。见《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74页)一般理论与具体实际之间是一种双向的运动。将一般理论结合具体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并创造些新东西;又将丰富的实际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以形成理论。从广义上说,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的工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马克思主义从大方面来说,它是一种文化,这种最先是用西方文字表达出来文化对于中国来讲,它需要有一个传播、结合和融合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为马克思主义毕竟是一种外来文化,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所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同本土文化相结合。而中国的本土文化中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这里讲的是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的外来文化同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相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从预期目标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即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研究和回答中国的具体实际问题,用“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的具体行动。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它把产生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运用于社会主义建设时代,使之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它把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加以马克思主义的改造,形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并用中国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阐明中国革命建设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例如毛泽东用“实事求是”来概括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用“知”和“行”的关系来阐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邓小平用“温饱”、“小康”、“富裕”来表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各阶段给人民带来的实惠,用“一国两制”来概括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等。
概括的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以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一)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重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领导全国各校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邓小平理论: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的发展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1、时代背景: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019141917
3、实践基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4、毛泽东思想的继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
(一)主要内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二)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就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同时指出,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考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为我们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
(一)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第三节 邓小理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任何伟大理论的创立都不是偶然的,都有着理论的和历史的渊源、时代的需要和深刻的实践基础。
(一)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1.时代背景
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在发生巨大变化,人类文明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要求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新的大发展。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住时代的发展,并以世界的眼光,来观察和思考中国问题。
2.理论基础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3.历史经验
我国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恩格斯指出:“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4.现实依据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如联产承包、乡镇企业、经济特区等。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拨乱反正,改革起步,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1982年在党的12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1987年党的13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初具轮廓。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1992年党的14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形成理论体系,标志这一理论走向成熟。1997年党的15大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式命名为邓小平立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定为党在一切工作中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第二年载人宪法。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一个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进一步发展的科学体系。
(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全局的四大基本理论主要有:
1、社会主义本质论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3、改革开放理论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理论是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坚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体现在4个新上:第一,新境界: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第二,
新水平: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第三,新判断: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做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新体系: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揭示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规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三)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基本路线、基本方针,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制导意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运和前途,不能有任何的动摇。
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后,尽管我们所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自身状况,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将治党治国治军新的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 时代背景
当代世界的新变化:
(1)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2)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3)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
(4)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2、历史经验
总结我们党成立以来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 “三个代表”。
3、现实依据
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体现在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上。
国情: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广泛而深刻。
党情: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历了一个酝酿、形成到逐步深化的发展过程:
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1年7月,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2002年1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基本方面,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具体方面,更为鲜明、更为集中地揭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的本质要求,从而形成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解决新的时代课题的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它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同时又是一个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三个代表”是指,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三个代表”之间的关系
(1)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2)先进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灵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凝聚力,是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发展、实现自身本质力量的重要手段。
(3)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4)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密切相联、辩证统一,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和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者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改革、对外开放等问题上,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爱国统一战线、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核心、执政党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
(一)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前进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决定的,同时是由先进文化引导的,由人民群众推动的等基本原理,进一步揭示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如何科学判断和把握国际形势、基本国情和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历史使命等重大课题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从深层次上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建设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途径。
(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自我完善与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理科学地揭示了执政党建设的规律,形成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我们的立党之本,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揭示了我们的执政之基,进一步回答了党应该怎样执政的问题;揭示了我们的力量之源,进一步回答了党怎样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问题。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着的实践,新的实践又需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不仅提出了客观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新发展的现实的可能。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在这些成果中,科学发展观是最重要的成果,是我们党和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在全党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科学发展观还在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发展。
1、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当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回答了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  我们讲继承的关系,在科学发展方面,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它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过程、生产发展过程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要逐步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极大提高,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列宁提出,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新的、高的、多的劳动生产率。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加强文化建设等等。毛主席初步探索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要着眼于最大限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等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  小平同志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他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提出改革开放分三步走,全面实现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讲质量、讲效益等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原则,实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江泽民同志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当中的问题,发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发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关系,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  我们讲发展的关系,体现在科学发展观上,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回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2、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各国发展实践的推进,人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启示。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是我们对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有艰辛的探索,有各种风险的应对;有成功的欢乐,也有曲折的教训。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特别是抗击非典的实践,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党在总结了过去各种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3、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深刻的解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内在联系,深刻的解释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关系,深刻的解释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对于怎样发展作出了科学回答,提出了认识发展、谋划发展、促进发展的一系列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这样就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加快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正确的方法路径。比如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把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1、以人为本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简言之就是注重发展的科学性。什么是发展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我理解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首先强调发展的全面性
全面性不是片面性,不是单一性,也不是唯一性。全面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在优化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为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也就是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克服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社会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这是全面性。  (二)强调发展的协调性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简单说就是“五个统筹”:
1、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2、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3、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大力推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健康、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把加快经济发展与促进社会进步结合起来。
4、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5、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处理好国内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关系,既利用好外部的有利条件,又发挥好我们的自身优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扩大内需、扩大外需,利用内资与利用外资充分结合起来。  (三)科学发展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努力实现从单纯追求发展数量和当代人的利益的传统发展模式,到注重发展质量和后代人幸福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在短期内还不可能解决,可持续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对这一点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  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既是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三点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缺一不可的,共同构成发展的科学轨道,坚持全面发展必然要求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坚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  总之,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怎样发展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途径的认识。这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如何正确认识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2、怎样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和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李征南)
TA的最新馆藏[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克思主义诞生历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