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由心生啊,去看看现在官员的相貌,有几个清朗的意思

相由心生——如何为自己三十岁以后的容貌负责
我的图书馆
相由心生——如何为自己三十岁以后的容貌负责
相由心生——如何为自己三十岁以后的容貌负责?
内蒙小尾羊,好好吃!
高朋满座,沾了洋味!
人的生活中每天离不开镜子,尤其是女性!不知您发现没有,其实当你在照镜子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些刻意,不觉地会按照自己当时的意愿呈现表情。而有时你无意中抬起头看到镜中的自己当时的表情,或者看到别人为你抓拍的照片时自然流露的状态,你的心会为之一动,难道这才是日常生活中的自己?我们到底能看到多少自己真实的状态和容貌?你可以看到别人的一举手一投足,而你又如何跳出五行中,观察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恰当得体?古语说“相由心生”,国外有林肯的名言“一个人要为自己四十岁以后的容貌负责”,都与此有关,但是如何为自己的容貌负责呢?
偶尔翻起以前的旧照片和信息时代之后的数码照,我更喜欢看的是被瞬间捕捉的神情而不是为秀而秀的照片。少了矫饰与包装的举止往往能映照出当时的内心状态,翻检出当时的喜怒哀乐。有一天在打乒乓球的时候,看到有人在把自己打球时的状态录下来,就是为了回放时能从中发现破绽,从而有的放矢地完善自身。在很多办公室的各个楼层都会设立一面镜子,在电梯里的镜面前,在街边的玻璃橱窗里,人们会不自觉地稍事整理自己的仪容,比如我若干次地发现自己略有些驼,所以有时会去有意识地挺直自己的背,步行太急会提醒自己放慢一点。但大多数的时候,人们在奔忙的生活中会忘记提醒自己应该处于什么状态,尤其在放松自己的时候,容貌乃至周身散发的气质以及言谈举止能够让人轻易地分辨美丑善恶。
佛学所谓的“相由心生”。大概说的是,所有世间幻变皆因内心意念而起,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面相。而所谓面相,并非只指容颜是否漂亮,人的容貌除了五官之外,气质和神韵才是一个人真正的精神内在的表现。除了先天因素,皮囊极美或极丑的情况之外,绝大部分人的容貌除了受遗传的影响,在青春岁月的美丑程度不会有大的差异。孩提时代没有不可爱的,少年时代“十八岁无丑女”,青年时代帅哥靓妹多的是。但再有美貌的人,如果神情委琐,即使天生丽质、在旁人的眼中还是一个“丑”字,而长相差强人意,而个性可爱、开朗活泼,则会让人越看越美!并且越老越美!一个本性悲观的人,神情总是倦怠,一副对凡间种种都无所谓,爱怎么着就怎么着的样子,心底已经蒙尘。一个生性乐观的人,总是积极向上,好象世间处处是欢乐,自然是活得更为滋润!
个人认为,女性三十岁以后,男性四十岁以后的容貌都应由自己负责(说明一下,并非重男轻女,的确是自然规律、生理因素使然),世故与经历一定会在人的面孔上留下痕迹。心机太重之人的相貌绝无可亲,拥有赤子之心的人容貌清朗。另外就是“心灵之窗”——眼睛,眼神游移不定,说明内心不安定;眼神清朗明澈,则拥有善美之心!经常性的表情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容颜,所以养颜必先养心,养心必先养眼,也必然“养眼”!
如何对自己的容貌负责,如何让由心而生的相貌悦己悦人呢?为了让原本就“天生丽质”的我在三十岁以后更加人见人爱,俺有以下几个招数:
1、活到老学到老,以单纯的心境和孩童之好奇心,过好每一天,比如说俺每天争取吃一道没吃过的菜肴,好奇地品尝各类美食,直至没牙。(副作用是变水桶身材)
2、气人不气己,在办公桌上放一面镜子,放在最容易看见自己美貌的地方,一旦要发怒时一定能看到狰狞面目,吓到自己及时打住!(副作用是让自己更自恋)
3、自恋不自欺,将每天早晨两分钟花在镜子面前的时间,人为延长至二十分钟,其中微笑表情持续十五分钟,才发现自己的微笑太美绝不是自欺!(副作用是笑纹愈加深刻、提前起床少眠变熊猫眼)
4、读书破万卷,由于纸质图书价格过高,争取编制出一个撕书游戏软件,模拟撕“破”一万本书,为提高自身文学素养,至少记住其中百分之一被撕书的书名!(副作用是书的内容一点都不记得)
5、打死不整容,为打击人造美女以及过高的整容费用,免费把自己当“整容”反面典型,以气质取胜,推出口号“整不出来的美丽!”(副作用是象超女一样红)
6、笑死人不偿命,广泛收集各类笑话,应用于现实生活,以笑会友、以笑识友、以笑交友、以笑知友。(副作用是嘴咧得收不回,真需要去整容了!)
调侃话说完说几句认真话:俺只是凡人,种种不好看的表情都在我脸上出现过并且还可能继续出现,比如说怒火、猜忌、嫉妒、挖苦、埋怨、悲伤等不良的情绪都不同程度地扭曲过我的青春脸孔。仗着遗传基因好以前没当回事,今天忽然想到,亡羊补牢,未为不晚吧,至少可以争取做个天真的快乐没牙老太太吧!
摘一段话:“拥有童稚之心,说起来很简单,实行起来却是不容易,就好像世界上的道理一样,听起十分简单,做起来却十分的困难。但是,凡事存乎一心,若能从心开始,复杂就趋向简单,简单就趋向清澈。从世故到天真和从天真到世故,其实是一体两面,就好像黑夜和白天,只有放下世故复杂面貌,才能回归天真的本质。”
PS:今天收拾屋子了,大伙都很勤劳,窗明几净多美好!下午到闺蜜新房一游,还有一间客房等着俺们装呢!晚上四大美女聚会(附家属两大一小男子三名),好久没聚了哦,扫荡内蒙小尾羊,好好吃哦!属于还可以去的地方。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浏览:1093次
评论:0条 &时间:相由心生:人的相貌和福报是怎么来的?
我在20几岁的时候,不知道“相由心生”的含义,只认为容貌的漂亮是人生的最大幸运!但很快,随着生活圈子的不断扩大,经历的人和事渐渐增多,尤其是学习了佛法,这种想法便不再存在。那些政要、富商和光鲜亮丽的大明星,他们的困扰和烦恼比我们普通人多得多,富贵的生活并没有使他们的身体状况比我们好多少,反而还经常不如我们。可唯有那些善良的人,有品德的人,起心动念以别人的利益为第一的人,他们的容貌又好看、又耐看!
&世间的“漂亮”和佛说的“圆满”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追求的“骨感美”包括削尖的下巴、瘦长的脸盘、尖翘的的鼻子、深陷的眼窝等等,但这一切相,恰恰又是“相学”中“无福薄命相”。
《说文解字》中讲:美者,善也。&青春易逝,一切皮肉的漂亮都是暂时的,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可是“善与美”则不同,相由心生——心造善念或恶念,即便不付诸于行动,也会带来善果和恶果,以此善、恶因果的力量,左右我们相貌的变化。
经常听说,什么什么人坏得、奸得、吝啬得都“挂相”了——心理活动和行为怎么会“挂相”呢?下面,请对照下面的介绍,来看看我们自己挂什么相,美不美,为什么?
&&&&&&&&&&&&&&&
&&&&&&&&&&&&&&&&&&人的相貌是怎么来的?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这是为什么?人的相貌是人的善恶业的综合表现。
某人经常爱贪小便宜,每动一次此念,就收缩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小气相。
某人经常爱小拿小摸,每动一次此念,就贼目鼠眼一次,长此以往,就出鬼祟相。
某人经常爱贪大便宜,每动一次此念,就心黑一次,长此以往,就出黑大亨恶相。
某人经常爱铺张浪费,每动一次此念,就松懈趔歪一次,长此以往,就出趔歪相。
某人经常爱骗人钱财,每动一次此念,就薄一次,长此以往,就出薄皮相。
某人经常爱赌,每动一次此念,就失理智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意志薄弱相。
某人经常爱嘎,每动一次此念,就紧巴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吝啬相。
某人经常爱混,每动一次此念,就松懈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懈怠相。
某人经常爱玩乐,每动一次此念,就漂浮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漂浮相。
某人经常爱贪吃,每动一次此念,就嘴大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大嘴相。
某人经常爱贪酒,每动一次此念,就产生毒瘾一次,长此以往,就出酒鬼相。
某人经常爱发脾气,每动一次此念,就立眉瞪眼一次,长此以往,就出丑陋相。
某人经常爱说废话,每动一次此念,嘴就松弛一次,长此以往,就出趔嘴相。
某人经常爱说歪理,每动一次此念,嘴就歪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歪嘴相。
某人经常爱说是非话,每动一次此念,舌就爱烂一次,长此以往,就出烂舌相。
某人经常爱说脏话,每动一次此念,嘴就爱喷唾液,嘴唇丑陋一次,长此以往,就出丑唇相。
某人经常爱生气,每动一次此念,嘴就向前噘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噘嘴相。
某人经常爱发狠,每动一次此念,嘴唇就向上包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地包天唇相。
某人经常爱笑话人,每动一次此念,嘴唇就向外翻一次,长此以往,就出翻唇相。
某人经常爱骂人,每动一次此念,嘴角就爱坏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嘴角生疮相。
某人经常爱邪淫,每动一次此念,肾与膀胱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肾面灰、耳障相。
某人经常爱吓唬人,每动一次此念,胆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胆面褐相。
某人经常爱算计人,每动一次此念,肝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肝面黄、眼障相。
某人经常爱坏人,每动一次此念,心与小肠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心面黑紫、印堂发暗相。
某人经常爱取人不义财,每动一次此念,肺与大肠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肺面盛赤、鼻陋相。
某人经常爱恶语伤人,每动一次此念,脾与胃就受损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劣脾面苍白、口丑相。
某人经常爱尊重人,每动一次此念,就庄严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庄严相。
某人经常爱精进,每动一次此念,就向上一次,长此以往,就出端庄相。
某人经常爱节俭,每动一次此念,就谨慎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朴素相。
某人经常爱布施,每动一次此念,就宽厚大方一次,长此以往,就出宽厚相。
某人经常爱以慈悲心助人,每动一次此念,就积善一次,长此以往,就出慈悲善良相。
有十种的恶业,使人相貌丑陋:
  (一)好动忿怒。欢喜生一种忿心,就是二十种烦恼中的「忿」。怒,发脾气,多数的女人容易发脾气,虽然也有不发脾气的,不过多数容易发脾气,或因为一根针,发了脾气;或因为一条线,也发了一顿脾气,她对于发脾气特别爱好。
  (二)欢喜存着一种嫌疑和妒恨。疑,什么事情都怀疑、多疑,又有忿恨心,恨人,总是觉得任何人都对不起自己。
  (三)欢喜打妄语,欢喜迷惑人,令人颠颠倒倒不知如何是好。
  (四)欢喜恼乱众生,女人对于这个是很欢喜的。
  (五)对于父母没有真正的爱敬心;有的人也会有,但是多数没有。
  (六)于圣贤善神的地方,不生恭敬。例如修学佛法而证果的阿罗汉,这都叫圣贤。甚至在佛的面前,或是在庙上,都不生恭敬,没有真正的恭敬心。
  (七)侵夺圣贤所需要的田业财产。侵夺就是抢去,或者霸占去。
  (八)在佛塔或在佛庙里头,把佛前的灯给熄灭了,不让它继续点着;这是得丑陋果报的一种行为。
  (九)见着丑陋的人,就生一种毁谤、轻贱的心。说:「嘿!那个人长得真丑,太不好看。」就这么看不起人。正因为看人家丑陋,轻慢人家,结果自己也就丑陋了。因为在我们自己的性里边也有面照相镜子,所以你看见人丑陋,生一种轻慢,那么这个相就会照到自己的镜子里边去;等到来生,就比这个人还丑陋。
  (十)欢喜学习一切恶行,不正当的行为。
  以上十种恶业,就是受丑陋果报的原因。
  摘自:《如来赞叹品第六》
  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三藩市佛教讲堂
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消除障碍违缘,可忆起前世,可往生成佛。
一、观音心咒
唵(ong)嘛(ma)呢(ni)叭(ba)弥(mi)吽(hong)
功德略说:
1.仅诵一遍即获无量功德
2.诸佛菩萨云聚、天龙夜叉等守护
3.获得辩才、智慧、慈悲、圆满六度
4.令众生见闻接触皆得不思议利益
5.成就三摩地
6.往生净土
7.清净业障、消除违缘
8.消除疾病
二、绿度母心咒
嗡(ong) 达(da)咧(lie) 都(du)达(da)咧(lie) 都(du)咧(lie) 莎(suo)哈(ha)
功德略说:
观世音菩萨帮助众生离苦,现出绿度母形象,常念绿度母心咒,能断轮回病苦之根源,免除一切魔障,也能够去除瘟疫种种病苦,消除世间一切灾难,增长寿命、福慧,凡有所求无不如愿灵应如响。
三、作明佛母咒
咕(gu)噜(lu) 咕(gu)列(lie) 啥(lin) 梭(suo)哈(ha)
功德略说:
对现代人来说有下列情況,不论男女都可选择受持咕嚕咕咧佛母密法
1.本身犯邪桃花者
2.要脱离男女感情恶缘、或改善男女相沖相克之命者
3.想化解外遇、婚外情者
4.子女叛逆不听话、或父母与子女命中相克者
5.人缘很差、惹人怨者
6.想求善姻缘、或想闪过恶姻缘者
7.想增加公司业务与人沟通能力、並增加属下对您的向心力(即增加好人缘)
8.想令上司对您有好感吗?(即化解你与上司之相克)
9.想增加领导统御之能力者
10.全家来受此法;必全家和乐平安
有一仁波切曾这样说过:「在西藏咕嚕咕咧佛母法之广大灵感,就如同汉地修准提佛母法一样的广大灵感……」
四、准提咒
南(nan)无(mo)飒(sa)多(duo)喃(nan)三(san)藐(miao)三(san)菩(pu)驮(tuo)
俱(ju)胝(zhi)喃(nan)怛(da)姪(zhi)他(tuo)唵(ong)
折(zhe)戾(li)主(zhu)戾(li)准(zhun)提(ti)娑(suo)婆(po)诃(he)
功德略说:
佛在祗园会上,因哀怜众生,易堕三途而说,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福寿无量,令现世得无量福,凡所求,无不称遂,如如意珠一切随心,功效很大。
五、尊胜佛母心咒
唵(ong) 普(pu)隆(long) 娑(suo)哈(ha)
唵(ong) 阿(a)弥(mi)达(da) 阿(a)优(you) 达(da)底(di)
娑(suo)哈(ha)
功德略说: 
1.此尊胜佛母是主长寿及净障的女本尊。
2.听闻此咒之有情,永不堕恶趣。天神亦不堕畜生道。
3.洗身、穿净衣、受八戒,并持此咒一千遍。即使应命尽,亦能延长寿命,净除无明障,消除疾病。
4.在动物耳边持咒,令闻者,最后一生为畜生。
5.重病临终前,闻此咒,消病障,不堕恶趣,往生净土,不再胎生。
6.持咒二十一遍,吹气于芥菜子上,洒于重大恶业有情皮肤或骨头上,有情立即脱离恶趣,转生善道。
7.将咒放于塔内,屋内,屋顶幡旗,或身上,触影及风吹,皆除恶趣业。
& 附:佛陀对女子面容的开示
胜曼夫人是舍卫国伯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胜曼夫人地位尊贵,但面貌却长得不太好看,她心里常常因此生起疑惑。
有一次,当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园精舍的时候,她来到佛前顶礼佛陀之后,很恭敬地向佛陀提出几个问题:“世尊!
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穷苦卑贱?
为什么有些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是大富大贵?
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出众,却很贫苦,出身卑贱?
为什么有些女人长的美丽端庄,清秀可敬,有财有福,身世高贵?”
佛陀开示说:“胜曼!女人面容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而且贫苦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容易发怒,有人稍微说她不是,就心怀怨恨,气愤憎恶;同时她也不以吃的、用的、以及各种财物,或是香花之类布施沙门、婆罗门(灵修人士);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物、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就生妒忌,因忌生怒。
胜曼!女人面貌丑陋,体态粗劣,望之可怖,但却大富大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暴躁,有人说她不是,她就生气、怨恨、愤怒、憎恶,可是她却常以吃的、喝、用的,及一切财物、建地或房舍,以及香花水果等布施供养沙门、婆罗门;且又没有妒忌之心,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能随喜赞叹。
胜曼!女人面目姣好,美丽动人,但很贫苦,身世卑贱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有人讲她坏话,也不生气,又能忍让,可是他对沙门及婆罗门却不肯作任何供养布施,又生性善妒,看见别人得到财富、荣誉、尊重、敬仰、礼遇、崇拜,她就生妒忌,常自傲慢。
胜曼!女人长的端庄美丽、清秀,品行高洁,多财富且福德高贵,是由于过去世性情温柔,又能忍让,人说她非,毫不计较,亦不生气,她又能以一切财物建地舍宅香花水果饮食医药,恭敬供养布施沙门及婆罗门,并广行善事,对别人不生嫉妒之心,言行谦逊有礼,而且对他人之好,时常随喜赞叹。
胜曼啊!这就是妇女们贫富贵贱和美丑的缘故了。”
胜曼夫人听了世尊的开示,很惭愧而又欢喜的说道!“世尊!我听了你的开示,完全明白自己长得丑陋而身世尊贵的原因,好比从黑暗中得到光明,从荒野中发现了康衢大道,这道理实在太奇妙了。
我从今天起,对别人更不生妒嫉之心,常随喜赞叹他人之善,并要以一切财物、饮食、医药、建地屋宇、香花供养沙门及婆罗门。
归我统制的妇女很多,我也要教她们如是学,如是行。请世尊收我为弟子吧!
能感得美丽相貌的各种法门大汇集
&&&&&(述而不作,引经文为据)
能求得美丽相貌的法门:
“又法。若欲现身色力美感见者欢喜者。当施饿鬼满足百日。必得如意。”
——《佛说施饿鬼甘露味大陀罗尼经》大德跋驮木阿译出&&
“布施无量饿鬼及余鬼神(一切时者但有净食未曾受用留取布施)便能具足无量福德。则同供养百千俱胝如来功德等无差别。寿命延长增益色力善根具足。一切非人夜叉罗刹。诸恶鬼神不敢侵害。又能成就无量威德。”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一卷(第980部)
注意:关于施食,佛陀还说过这样的话——
“若欲受持施食之法。须依瑜伽甚深三昧阿阇梨法。若乐修行者。应从瑜伽阿阇梨学。发无上大菩提心受三昧戒。入大曼拏啰得灌顶者。然许受之。受大毗卢遮那如来五智灌顶。绍阿阇梨位方可传教也。若不尔者递不相许。设尔修行自招殃咎。成盗法罪终无功效。”
——大正藏 No. 1319
《瑜伽集要焰口施食起教阿难陀缘由》唐不空译
(末学也曾施食一段时间,刚刚才注意到这段话,惶恐中……)
二,忍辱,戒嗔
“忍恶行者。所生常安。众祸消灭。愿辄如志。颜貌炜晔。身强少病。财荣尊贵。皆由忍辱慈惠济众之所致也”。
——大正藏 No. 0500 《罗云忍辱经》 西晋 法炬译
“复次净意。世间一类男子女人不起忿恨嗔恚之心。不生过失。由此因缘。身坏命终。得生善趣。受天人身。天中报尽。来生人间。在在所生。相貌端正。净意当知。由不忿恚因。感端正果。”
——《佛说净意优婆塞所问经》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三,持诵以下如来名号(排名不分先后)
1,集音如来
“复次舍利弗。南方去此金珠光明世界。度万六千佛刹。有世界名曰众色像逆镜。其国有佛。号曰集音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众生生彼佛刹。甫当生者。现已生者。此等正士过逾一切人天像貌。众相严容端正姝妙光明巍巍。非天世人所受之体。其有得闻集音如来名号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后生之处常得端政颜容妙好。心常欢喜信乐诸佛。”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译
2,宝莲华步如来
“复次迦叶.北方去此八千佛刹.有世界名曰现入.其国有佛.号宝莲华步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佑度人无量.若族姓子族姓女.其有得闻宝莲花步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後生之处颜貌端正殊妙无比众共敬爱.自识宿命无数劫中事.皆悉了知生所从来所作善恶.悉皆识知其所生处.所说言教一切信奉.莫不承用.”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
&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译
3,妙色身如来
“诸佛子等。若闻妙色身如来名号。能令汝等不受丑陋。诸根具足相好圆满殊胜端严。天上人间最为第一。”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一卷(第980部)
4,世间广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
“诸佛子等。若闻世间广大威德自在光明如来名号。能令汝等获得五种功德。一者于诸世间最为第一。二者得菩萨目端严殊胜。三者威德广大超过一切外道天魔。如日照世。显于大海。功德巍巍。四者得大自在所向如意。似鸟飞空而无阻碍。五者得大坚固智慧光明。身心明彻如琉璃珠。”
——《瑜伽集要救阿难陀罗尼焰口轨仪经》,一卷(第980部)
5,药师琉璃光如来
“第六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其身下劣诸根不具。丑陋顽愚盲聋喑哑挛躄背偻白癞癫狂种种病苦。闻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四,在佛前献花
“复次舍利弗。南方去此莲花世界。度万佛刹。有世界名曰明星。其国有佛。号师子音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师子音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斯其人等后生之处。得无量音。及得如来净光之音。所以者何。若散花香于虚空中。称南无佛得福无量。况睹灵庙如来形像。至心礼敬散花香者。斯等在世犹若好花。莫不鲜泽。”
——《佛说称扬诸佛功德经》元魏天竺三藏吉迦夜译
五,为佛造像
“弥勒。若有人以众杂彩而为缋饰。或复镕铸金银铜铁铅锡等物。或有雕刻栴檀香等。或复杂以真珠螺具绵绣织成。丹土白灰若泥若木如是等物。随其力分而作佛像。乃至极小如一指大。能令见者知是尊容。其人福报我今当说……所受之身无诸丑恶。目不盲眇。耳不聋聩。鼻不曲戾。口不喎斜。唇不下垂。亦不皱涩。齿不疏缺。不黑不黄。舌不短急。项无瘤瘿。形不伛偻。色不斑驳。臂不短促。足不癵跛。不甚瘦。不甚肥。亦不太长。亦不太短。如是一切不可喜相悉皆无有。其身端正面貌圆满。发绀青色软泽光净。唇如丹果。目若青莲。舌相广长。齿白齐密。发言巧妙能令闻者无不喜悦。臂肘佣长。掌平坦厚腰髀充实胸臆广大。手足柔软如兜罗绵。诸相具足无所缺减。如那罗延天有大筋力。”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奉制译
六,持诸陀罗尼
1,文殊菩萨八字真言(嗡阿V拉吽卡佳囉)
“尔时佛告金刚菩萨言:善男子,此文殊师利童子八字大威德力陀罗尼。若有国王王子妃后公主。及诸宰辅并凡庶类等。能书写此咒安于宅中。其家即得大富贵,饶财常富。儿女聪明,利智辩才。巧计相貌,端严具好。人所爱乐。所出言音。众人所奉施行无违。象马畜类悉盛成群。奴婢宝货受用无尽。宅中灾祸自然消灭。善神护宅人福强盛鬼神无娆。设有鬼神皆是有福之鬼,皆护其人不求人短。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
2,准提陀罗尼,不空宝珠供云咒,开咽喉真言,甘露水真言……等等不可思议的陀罗尼
(恕末学疏懒,这一部分未及整理经文出处)
七,受持八关斋戒
这个法门的经文出处末学一时想不起来了,欢迎各位师兄补充。
记得内容是说,有个天女,容貌殊妙无双,为天人中的第一,有人问她作何因而感得如此相貌,她说,是因为过去世曾受过一天的八关斋戒,故感得色身殊妙无双。
&&&女人神韵之美由心而发,人人可得,人人可以修成。
一、没有嫉妒心的女子,神态会恬静,脸如秋月般静美;
二、没有嗔恨心的女子,常有柔顺似水的品行,眼神会非常清纯而水灵;
三、常能轻言细语,不说粗话。且能常随喜赞叹别人的女子,可以吐气如兰,成就甜蜜动听之音声;
四、不邪淫之女子,可得高贵圣洁之相,气质优雅,楚楚动人;
五、不骄慢之女子,可成就朴实清纯之相,有山泉涓涓流淌之美感;
六、对万事万物心存爱心,常行布施的女子,因平等之爱心,而生出母爱般的光辉,成就神彩照人的慈和之美;
七、不贪婪、不抱怨之女子,因神气清净内敛,可得丰满圆润之体韵,并有柔弱无骨之美感;
八、做事专注、用心纯正,有具有以上诸德之女子,气注神凝,长久肌肤纯净如凝脂,神态恬美大方,静如皎月,动如波光熠动流淌,自然成就淑女诸种美德,形神魅力无可抵挡。
林青霞(中)2008年和圣严法师(右)、蔡依林
&&&&&&&&&&&&&&&&&&&&&&&&&&&&
让女人气质改变,态度优美,一切如意的方法
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少女名叫宝女,特到佛陀之处,请问如何修养品格及说话时的态度,怎样才能使言辞清净。佛告宝女,有以下所列诸法,可以使少女言辞清净,气质改变,态度优美一切如意,常生快乐:
&&&&&&&&&&&&&&&&&
&如何观察自身所拥有的福慧修行要福慧双修
第一、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一切物质、人手,都凑不起来,总是少这个,缺那个的,那表示我们的福不足,那就要修福。
第二、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一切物质,人手,都具足了,再接著做下去后,才发觉这个事先没注意,那个事先没考虑,所以事办不成,或不圆满,那都表示我们的慧不足,所以需要修慧。
第三、如果有人在做事时,没有想清楚,但是做了后运气很好,成功了,那是福具足所造成的结果,不是慧所造成的,所以如果这时不懂得继续修福修慧,则总有一天福不足时,失败就会来了。
第四、如果有人在做事时,有想清楚,搜集了很多人的建议,也学了该学的知识及技能,人也找齐了,也事先准备好了,可是事到临头时,这个人说没办法帮,那个人说东西无法给,这也是属于福不足所造成的。
第五、 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人事物具足时,做了也有问题;想到自认为的好方法时,人事物总是凑不起来,则表示这个人的福慧都不足。
第六、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人事物不足时,总会想出方法来解决;人事物具足时,总有方法可以让事情办得更好,则表示这个人福慧具足,那么,这个人更要懂得继续修未来福,及修更深的智慧。
第七、 福慧是修来的,不是天生的。有福,不懂得继续修的人,福是用得光的。
第八、 有慧,而不懂得继续修的人,原来会的,后来却忘记了!
&&&&&&&&&&&&&&
&快速增加命中没有的福报
&&&&&&&&&&&&&&&&&
归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杀,他的慈悲恐怕要打上折扣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与一切众生和平相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儿时的我由于无知造尽杀业,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毛骨悚然。正因如此,疾病和痛苦便是我成长过程中形影不离的伴侣,而且命中注定今生与长寿无缘。当我了解到杀生的事实真相时,我是真的怕了!再也不敢有伤害任何众生的念头了。平日里念佛的功德自己不敢承受分毫全归他们,只为求得他们的点滴谅解。夏天被蚊虫吸食的时候,我是一动不动恭恭敬敬地供养,生怕惊扰了他们。奇妙的是,这些年来他们似乎不再惦记我,即使偶尔光顾,也没有给我带来过不适的感觉。看来佛所言不虚:一切众生都有灵性。
我们求福,自然要做一些善事累积功德,增长自身福慧。世间善法,总是需要时节因缘成熟方可完成。唯有放生,时时处处,不论钱多钱少,不管一人多人,只要拥有一颗爱物之心,就能完成救度千万生命之不可思议功德。这些年来,放生治愈绝症改造命运的事例不胜枚举。放生三施具全: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放生一举尽得。戒杀放生的利益非是语言能够表达清楚的,相信亲身实践过的同修都确信无疑!
我放生的缘起难以启齿,当时我的情况非常糟糕,用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来形容丝毫也不夸张。我没有选择自杀是因为不敢,我害怕承受佛在经上所说的自杀的果报。我记得网上有同修说过:活着比死更可怕。我相信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在生活甚至生命陷入绝境的状况下我开始尝试放生,当时的心情是:反正都是死!
我日中一食,每天节约出三元钱恭敬地放进自制的钱箱里。我记得每次放生回来后我都会生病,我知道这是消我的业障。我从不吃药,有几次难以忍受的时候,我还是把准备买药的钱投进钱箱。放生到一个半月的时候,本来不可挽救的家庭关系出现了转机。我的放生款增加到每天四元,很快我的经济出现了危机,有几次我饿得头晕眼花但我都强忍着。放生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我觉得头脑非常地清晰,考虑问题也变得全面周到了。我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且开始改变自己的习气,净化自己的心灵。放生到第六个月的时候,我的现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段时期我解决的问题和得到的财富不便详细说明,我可以非常愉快地告诉诸位:我重生了!
二、诵经念佛
诵经念佛贵在至诚,一心不乱,不能一味地为完成任务而追求数量。每个人从事的工作不同,家庭情况也不相同。我们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内容的定课,以保证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我们诵经念佛的时候也可以心无牵挂。或许我们平日里不觉得,可一念起佛来便妄想纷飞,甚至障碍重重。我刚开始念佛的时候,工夫很不得力,不念还好,一念就犯困,心浮气躁。偶尔还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使我无法精进。起初我都强迫自己继续念下去,可是我的执著在魔障面前根本力不从心。在经历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我终于学得聪明了。每次修学路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暂时停下来去看看风景,或去放生,或去助印一些经书,总能收到不可思议的效果。当思绪飞走的时候,将他拉回便是,感到障碍的时候,可以变通一下。何必为此而丧失信念?
二、 戒除邪淫
邪淫的危害和果报触目惊心。“万恶淫为首”,古圣先贤的教诲绝非危言耸听。邪淫的苦报如影随形地跟在我们身边,不少同修也深刻地领教过它的恐怖。邪淫障碍我们的道业、消耗我们的福禄、摧残我们的身心、破坏我们的家庭,何苦为满足一时的冲动而以一生的幸福为代价,更何况那亿劫轮回无有出期的地狱苦报。持戒、诵经、念佛、放生,是我经过时间总结出的戒除邪淫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为了现在生还有未来世,拔除邪淫的根本,已经刻不容缓!千万不要等到果报现前的时候再去流泪,无数惨痛的教训无数的人现身说法,难道还不足以唤醒我们的觉悟吗!
四、长远精进
或许我们都有同样的心情和经历,我们在学佛发愿创造命运的初始,都能以满腔的热情去实践,可是时间一久或者遇到恶缘便会生起懈怠而退却信心。归根结底,就是缺乏长远心和精进心。福慧要靠一点一滴地积累,改变命运的道路或许是艰辛的,但是不改恐怕会更加辛苦。何况永远了脱生死离苦得乐的漫漫菩提之路,又岂是一朝一夕能够成就的道理?我们今生有幸得人身、闻佛法,念念修行,如果为了眼前一点微不足道的利益和困难就放弃佛法永恒的受用,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虚度吗!遇顺境而不贪,遇逆境而不嗔。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哪里还有多余的可以等待,不要以为一定有明天,现在就要开始!
五、惜福惜缘
前年,有一次我和师父一起吃饭,一不留神,掉了几粒米,我习惯性地顺手一抹,米粒落在了地上。吃完饭后,师父二话不说,弯腰把地上的米粒拣起来吃了。那次以后,无论在什么地方吃饭,我再也不敢有丝毫的浪费。纵然因为不慎放得发霉的食物,我都很恭敬地撒到河里供养鱼虾。能走路的时候,我绝不坐车,我珍惜自己点点滴滴的福报过最简单的生活而再也不在意别人藐视的目光。师父对我说过:一个家庭里,若有三个人吃饭时总是剩下,这家人肯定不富裕。这句话蕴涵的实质,直到我读了《地藏菩萨本愿经》中的《地神护法品》才算彻底明了。
“佛告坚牢地神:汝大神力,诸神少及。何以故?阎浮土地,悉蒙汝护,乃至草木沙石,稻麻竹苇,谷米宝贝,从地而有,皆因汝力。”
我们生活中享受的一切物质和资源都是坚牢地神以无限的慈悲之心变现出来的,是地神的恩赐,任何的虚耗与浪费都是对地神的亵渎和不敬,上天因此扣掉你的福禄也是理所当然。
万物因缘而生因缘而灭,我们做任何事都须因缘和合才能成功。我们在修行路上处处遇到障碍,追溯缘由,恐怕就是过去世结下的逆缘。我们好不容易明白了这个道理,与人相处再也不能迷惑颠倒了。为一切众生带来欢喜心,便是跟一切众生广结善缘。言谈谨慎,莫论人非;心存正见,行为端正;珍惜光阴,勇猛精进;珍惜福报,远离五欲。内心清净无染,自性中本来具有的智慧福报自然会现前。
六、救人急难
人在急难之中,最渴求安慰和帮助。古语有云“救急不救贫”。穷苦的人,给予他物质上的照顾,有时反而适得其反,养成他懒惰贪婪的习气。不如将佛法介绍给他,使他自求多福气。我曾经被路边的乞丐欺骗过,我记得那是一个穿着学生制服的小姑娘跪在寒风中请求大家供养她一点学费,现在我还隐约记得那张脸孔是多么清纯。我不敢想象,当时负债累累的我一点微不足道的供养会为她带来什么?在我亲眼证实自己被欺骗的瞬间,我才意识到菩萨用这种方式告诉了我人为什么会贫穷。但是穷苦的人肯定是需要帮助的,看我们如何动用智慧。
七、劝人向善&
现今社会物欲横流,人人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佛怜悯地称我们的世界为“五浊恶世”。有段时间我认为佛的说法过分了点,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人们每日的造作不必多言,就是大家茶余饭后在一起谈论最多最有趣味的大都是些杀盗淫妄的话题,说起断恶修善,恐怕很少有人愿意听,更不用说出离世间的佛法了。不过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醒悟到冥冥之中的因果。劝人向善,才是令一个人真正得救的唯一途径。我们自称为佛的弟子,应当不遗余力地用尽善巧方便去做这项事业。让闻到善法的人都能不被迷惑的世界颠倒,走向正确的人生。他人的嘲笑随他去吧,看看自己的内心,是否清净污染,如法修行。时间久了,我们一定能够得到理解。
八、护持正法&
续佛慧命令正法久住世间是每一个佛子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常听到有同修说:等我有了多少多少钱,我要拿出多少多少来印经造像。时光一天一天流逝,他仍在痴痴等待自己想要的财富。现代社会科技发达,为想要行善修福而又暂时拿不出钱的人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只要你真心肯去实践,就能做到。用MP3存入自己认为庄严的佛像,拿到照像馆里洗出一张书本大小的佛像,冷裱一下非常精美,成本五元钱。只要心存恭敬,注意生活之中的点点滴滴,我相信每个人都能节省出制造一张佛像的费用。何必要给自己找借口。行善正当时,命运不等人!
九、谦虚仁爱
中国五千年文明,谦虚是一种美德,人们也留下了许多关于谦虚的格言启迪后人。善书《了凡四训》,也极力阐述谦德受福的道理。地藏菩萨是无量无边诸佛菩萨的老师,或许论起资历,比释迦牟尼佛还要早。可是他在每说一句话乃至每做一件事时,首先想到佛的教诲。我们读读地藏经,看看地藏菩萨说哪句话时不带上“承佛威神”。他将自身拥有的神通、智慧、辩才全部归于佛的加持,丝毫不敢认为是自己的能力所能做到的。相比之下,我们这些烦恼习气深重的六道凡夫,又有什么骄傲的资本!
末学不才,有幸混在佛子中间,每日夜深人静的时候,想起一天的造作,想起一旦境遇现前便将佛的教诲抛到脑后,总是惭愧万分!我们看世间的人迷惑颠倒,他们看我们同样也是不可理喻,难以相处。我们为了佛法的问题争执,为了不同的观点不肯谦让,实际上我们已经违背了佛陀的教诲。佛弟子应当谦虚仁爱!
十、为人助念
试问世间有什么功德比送人成佛更为殊胜?我们若遇到这样的机缘,一定不要错过!尽心尽力、无怨无悔地去做。因果不空,送别人成佛就是度自己成佛。
&&&&&&&&&&&&&&
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为他人持诵,久之亦可消除他人之罪孽,使他人获福。经咒之力,可以化解一切横祸凶灾,亦能消除疾厄痛苦,更能转化坎坷之滞运,成为坦顺之途。
各种经咒,多数都有佛菩萨的誓愿,持诵的人只要虔诚专心,久而久之,自能感应,佛菩萨自会依照他自己所立的誓愿,来成就持诵人之所求。
这里介绍几种既省钱而又简单易做的方法:
A、第一个方法:忏悔恶业、持诵经咒
这是不花分文的最佳法门,无论贫福均能为之。但非有「信心」和「恒心」不可!
忏悔恶业、持诵经咒,要有诚心,亦要有信心,更要持之以恒,积月累年,不可中途而废。这样才有效果,持诵越久,效果越大。
经咒,是佛菩萨渡世之法船,持诵经咒即是上法船,可由此岸达彼岸。
忏悔恶业、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为他人持诵,久之亦可消除他人之罪孽,使他人获福。经咒之力,可以化解一切横祸凶灾,亦能消除疾厄痛苦,更能转化坎坷之滞运,成为坦顺之途。
各种经咒,多数都有佛菩萨的誓愿,持诵的人只要虔诚专心,久而久之,自能感应,佛菩萨自会依照他自己所立的誓愿,来成就持诵人之所求。
例如「大悲咒」,观世音菩萨曾经在释迦牟尼佛祖座前立誓,说:「若诸众生,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
诵持大悲神咒,若不生诸佛国者,我誓不成正觉。
诵持大悲神咒,若不得无量三昧辩才者,我誓不成正觉。
诵持大悲神咒,於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
可见,观音菩萨对大悲咒之誓愿不轻。  
又例如「准提佛母神咒」,是释迦牟尼佛祖在只园会上,哀怜末世众生,恶业重、福德薄,容易堕落到恶道轮回之中,故说出此咒给众生诵持。
持此咒者,只要每日诚心持念一百遍以上,久之就能消去一切灾难病苦,能增加福寿,每日持斋诵念百遍,念满四十九日,菩萨就派两位神来常常跟随持咒者,暗中护佑,一切灾难不能侵害。若念满九十万遍,可消除一切五逆十恶等重罪。 
又例如「七佛灭罪真言」,是佛祖为众生消除前世今世之四重五逆重罪而设,使诵持者消除本身罪孽,化解一切恶因恶果。
经咒之法力是不可思议的,世人的运途种种阻滞,究其根源是造下了「恶因」之后的报应。而经咒之无穷法力则能够化解种种「恶因」的循环,因而自自然然就能将恶运转化为顺运。这是彻底根治的法门之一。
持诵经咒的方法,最好是每日清晨漱洗后,焚香虔诚诵念。(在未有进食之前晕腥五浊之气未染,较为清净)。
若家中有供奉神佛者,可在神位前焚香跪念,亦可选择一清净之地焚香跪念,但最好到附近佛堂去念。
持诵之人暂勿吃牛肉狗肉(食牛犬肉,血口诵经,罪孽深重)。
最宜....每月十日持斋(每月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月小改加二十七)。
持诵之人,可自己选择一二种经咒,作为长久奉持,不要贪多种。
念时心静气和,双手合掌,垂目专心不要贪快,可小声念,亦可默念,自己一面静念,一面要静听,将自己所念一句一句听回心中,做到「出口、入耳、印心」。
如此久之,咒力印心,速获感应。念完之后精神爽利,心中充满祥和之气,情绪特别开朗愉快。
注意念时要尽量排除杂念,初持诵之人,定力不足,杂念纷纷。要逐步训练自己,日久自能达到「心咒合一」。如果是「有口无心」或「口是心非」的念诵,喊破喉咙也不会得到丝毫效果的。
经咒有《金刚经》、《阿弥陀经》、《心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地藏菩萨本愿经》、《太上感应篇》、《关帝觉世经》及《文昌帝君阴骘文》、《七佛灭罪真言》、《准提佛母神咒》、《往生咒》、《六字大明咒》等等,皆可选诵。
B、第二个方法:放生。
除了持诵经咒之外,放生亦是积德造福的好方法。 
世人为求享受口腹美味,极尽杀烹之能事。仅香港一地,每天在屠房及厨房内杀害的六畜牛、猪、羊、鸡、鸭、鹅和海鲜、鱼、虾、蟹、蚬、蚝、螺、蚌,及至乳鸽、鹌鹑、蛇、鱼等等,其数以亿计。
使整个香港充满杀机和戾气,这无数的受害生灵怨气,日积月累,无形中会给人类带来祸害。愿云禅师戒杀诗中有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由此可知世人每日都在制造罪孽。现代的医学家已经证实到,多吃肉类会给人带来种种疾病,多吃海鲜的人很容易染上各种奇异难治的怪疾。
这些事实是从有形有物的科学研究中得出来的,而存在於无形中的种种果报因素,尚未得到科学证实的仍占绝大多数,在偏重物质享受的现代社会,人们对此早已麻木不仁,这是人类可悲可悯的一面。
但如果有人能注意到人类在这方面的罪戾,你就会渐渐有所觉悟和反省:六畜动物亦是有灵性有灵魂的生命,人类为什麼要「弱肉强食」呢?难道它们真的生来就应该给人烹宰的吗?它们就没有属於自己的自然生活规律吗?
人类不吃它们的血肉就不能生存吗?人类是以这种残忍血腥的行为来成为「万物之灵」的吗?
从六畜动物在被宰杀时的种种痛苦挣扎惨状中,已足以证实它们的灵魂对人类的怨恨,亦足以证实人类的残忍。相反来说,假若有人能使它们死里逃生,给予它们一条自然生活的生路,它们的内心将会充满感谢,而亦足以显示出人的仁慈美德!
因此,注重积德种福的人就在这方面下功夫——放生! 
放生不仅是给动物死里逃生机会,在冥冥中也为自己本身安排了一条「绝处逢生」之路。在消罪解孽和积善种福方面来说,其无形的功果更是不可估量的,尤其对於患有顽病怪疾,或求寿求子求健康之人士来说,「放生」更为重要。  
放生应注意的事项,如属於咸水的海鲜鱼类,则应该放回海中。如属於淡水的鱼类则应放到水塘中。鸟雀应到山林中去放。以使它们回到适应生活的大自然中去。
要常放,最好长期放,或许愿每月若干。又或许愿放生若干为一愿,不限时间,越早完成越好,完成一愿后再又继续。像袁了凡许若干善愿以求某事达成一样。
放生并不须要花很多的钱,如果经济不富有的话,可用「积沙成塔」之方法,每日积蓄三元或五元,则每月亦可积到九十元至百五十元放生款,但要专款专用,要有恒心和信心。
C、第三个方法:发愿吃素。&  
这又是一个不用花钱的好方法,但港地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视各人的职业和处境而异,亦视各人的意志及克服力之强弱而定。
发愿吃素不一定是要终生吃素,可根据自己本身的处境来决定吃素的时间长短,有的百日,有的半年,或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不等。又要视本身所许之愿力大小,所求成就之事情大小而定。譬如,在姻缘方面挫折太多的人,辗转阻滞,一直得不到成就。可根据自己的处境发愿吃素二年或三年,以此功德成就美满良缘。  
又如在事业方面一直受到挫折的人,可发愿吃素三年或五年,以此功德求事业稳定平顺。发愿吃素者最好亲自到佛堂或寺庵之地,事前沐浴斋戒,诚心而隆重其事,跪在菩萨或佛祖像前誓愿,以求成就某事。不一定要呈疏文,但以一心之诚,自可感应到诸佛菩萨。
发愿者要说到做到,切忌破戒,否则罪恶更深。 
发愿者亦切忌杀生,发愿求事切忌求邪事。
如求姻缘切忌求邪缘,求事业者切忌求发大财,更切忌求股票炒金及赌博等不劳而获之财利。
D、第四个方法:直接施济孤贫
这个方法虽然须付出财物,但不一定就要很多,可量力而为,种无量之福。
我们时常可在报纸上看到报社呼吁市民义解善囊的新闻:或某某地某某人因意外死亡而造成全家老幼顿失生计之悲惨;又或某某人年老伤残无依而致乞卧街头,受饥寒风雨之苦;又或某某人长年卧病不起,六亲无靠,两餐不继,贫病交迫,苦不堪言。
诸如此类之凄惨悲剧常常会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群里上演,稍有同情心的人看到或听到这些悲剧时都会由内心感到悲哀和怜悯。因此,不少慈善人士义解善囊,汇款由报社转交到孤贫者的手中,这些慈善人士正在广种福田!为自己之将来种下无量无边之福!
前章已经说过,种「福德」之大小并非视「善款」之多寡来衡量的,而是视「出心」之深浅来衡量的,因此,善款之付出,可量力而为。只要种福者时时培养这种慈悲心,不放过每一个行善的机会,善款之多寡不拘,量力为之,则福德之功不可量矣。
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是亲自将善款交到孤贫者手中,可按照报纸上所载之地址前往探访。经过亲自目睹他人之凄惨境况,更能培养自己的慈悲心,这慈悲心肠便是菩萨心肠!捐善款时不要留下自己的姓名,施恩不图报,免得受惠者耿耿於怀,这是「无相布施」,功德更大。
E、第五个方法:探访老人院。
这个方法最好是由数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人善款不拘多寡,量力自便,将善款全部买食品,如水果、饼乾、奶粉、日用品等,然后送到老人院,分给老人。
老人院(或安老院、护理院)里的老人,多数是六亲无靠,孤独无依,更不少是身患疾病的,内心的寂寞和悲哀是可想而知的。她(他)们需要亲情、温暖和照顾。
由於人体筋骨气血的衰老退化,她(他)们手脚不灵活,行动、穿衣、饮食等种种不便。尤其是「护理院」里的老人,大多数是病人,穿衣参差不齐或倒翻,须人帮忙,饮水喝汤流出嘴角,流湿衫襟,须人照顾,尤其是心灵上的寂寞和悲哀,更加需要得到温暖的慰问。因此,探访慰问老人是无量的善德,可种无量之福田。
如果你有探访老人的经历,在分送礼品食物之时,见到她(他)们蹒跚前来,用颤抖的双手接过食品,两眼噙著感动的泪花,面露笑容,有的迫不及待用颤抖的手剥开果皮,将果肉放进脱落牙齿的嘴峇里。目睹这些喜悦的镜头,在分享老人的欢乐之余,你将体会到自己的善举有多伟大。
F、第六个方法:探访孤儿院。
独自一人或数人同行皆可。携带物品范围较广,食品、玩具、衣物、益智儿童读物等等,在探访时间内前往,分给孤儿。 
孤儿们失去了父母的扶养,得不到普通儿童所拥有的母爱和家庭温暖,生下来就饱尝孤苦伶仃的辛酸,在童稚的心灵上受到了永难平复的创伤,他们的境遇是人生一大不幸。他们需要母爱般的怀抱,心灵上的安慰和良好的教育。
我们用一些物质上的施舍,加上一颗「爱心」,使孤儿们得到心灵上所需要的温暖,在无形中已经种下了福因。
感受著孤儿们的欢笑和自己心灵上的快乐,不是种福的最好引证吗? 
G、第七个方法:捐印经书善书。
经书善书是诸佛菩萨济世渡人、救苦消灾的苦海慈航。推动经书善书的传播流行,是宣扬诸佛菩萨的慈悲心肠,其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因此,捐印经书善书是广种福田的最佳方法之一。
经书善书宣扬因果报应,能抑制人类的作恶心理和行动,能使恶人循规蹈矩,使社会减少罪恶。又能鼓励人们增加友善的信念,互相让步和忍耐,增进社会祥和的气氛。
所以,有心行善积德之士,是不会轻易疏忽这个最佳机会的。  
捐印的数量又要视各人的经济环境,但是,一切善行的深浅绝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以「出心」的深浅作为准绳。「出心」即是「发心」,发什麼心?慈悲心,菩萨心是也。
&《心相篇》
&&&&&&&&&&&&&&&&&&&&&&&&&&&
&——陈抟老祖
&&&&&&&&&&&&&&&&&&&&&&&&&&&
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世间吉凶祸福,在常人看来是扑朔迷离,而真正有传统文化修养的大德们,却深谙其中道理,懂得其中规律。“心相篇”是唐末至宋初的相学大师陈希夷的作品,告诉我们,人的面貌有善有恶,相貌的根本在于心,命运的善恶从我们现前的心念就可以知道,而行为是心念的一种反应,所以通过行为来看一个人的祸福。
出纳不公平,难得儿孙长育;语言多反复,应知心腹无依。
说话不公道,或者在钱财上不公平,占人便宜,这样的人将来会生败家子,甚至断子绝孙。说话不算数,没有诚信的人,当然没有知心朋友可做依靠,晚景凄凉。
消沮闭藏,必是好贪之辈;披肝露胆,决为英杰之人。
对于别人的财物不知爱惜,肆意损耗,而对自己的财物隐蔽得很好,这种人贪心重,会损人利己。大公无私,仗义疏财之士,将来能成为英雄豪杰。
&心和气平,可卜孙荣兼子贵;才偏性执,不遭大祸必奇穷。
心气平和、仁厚、有耐心,言语轻柔,这种人将来必然会子孙荣贵。有些偏才怪才,而且性情偏执狂妄,不听劝告,做什么事情即使错的也一意孤行,这种人难免会遭大祸,即使幸免于祸,也是一生奇穷。
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薄情薄义,转眼不认人的人,翻脸如同翻书一样的快,想说一个人什么也不顾忌,口无遮拦,任自己说的痛快,这样人肯定贫穷短寿。而常常怀旧念恩的人,必然长寿多福。
重富欺贫,焉可托妻寄子?敬老慈幼,必然裕后光前。
嫌贫爱富的人,心地刻薄,怎么能够在外出时把家中妻儿托付给他?能够敬老爱幼,关怀弱者,这样的人将来必定会立身扬名,光耀祖宗,福荫子孙。
轻口出违言,寿元短折;忘恩思小怨,科第难成。
&&&&说话随便,伤人感情,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特别伤人,口无遮拦,即使自己的配偶也是一样,不懂得恭敬他们人,或者口是心非,甚或强词夺理,这样的人短命,子孙也可能短命,断子绝孙。别人再多的恩德都不感念,稍有一点过错就老记着不忘,这种人不会有功名富贵。
小富小贵易盈,刑灾准有;大富大贵不动,厚福无疆。
刚刚得到一点财富、地位或名声,就自以为了不起,这种人会遭到官刑,甚至引来杀身之祸。富贵降临而能够不动心的人,才会厚福无穷。
欺蔽阴私,纵有荣华儿不享;公平正直,虽无子息死为神。
暗中造一些坏事、丑事,即使他有荣华富贵,也到不了儿孙那一代。光明正大的人,即使没有子孙,他死了也会永远为世人所怀念、祭祀,周总理就是。
开口说轻生,临大节决然规避;逢人称知己,即深交究竟平常。
&&&&开口就来豪言壮语的人,靠不住!真正靠得住的人,往往少言寡语,忠厚老成,急则可相依。刚认识没多久,就跟人称兄道弟,这种人其实太轻佻,不值得深交。
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梁栋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
&能够不辞劳苦、不避讥嫌的人,可以担当大任,作国之栋梁。不愿意承担一点责任,把面子放在第一位,这样的人就很难把他做为知己、委以大任。
与物难堪,不测亡身还害子;待人有地,无端得福更延年。
&&&&常常跟一切人事物过不去,怨天尤人,这种人会遭横祸而死,而且贻害子孙。处事待人接物都留有余地,懂得包容忍让,这种人往往会福从天降,延年益寿。
迷花恋酒,阃中妻妾参商;利己损人,膝下儿孙悖逆。
生活放荡,寻花问柳,这种人肯定家庭不和睦,妻女也会遭到外人侵犯。损人利己的人,必生败家子。
贱买田园,决生败子;尊崇师傅,定产贤郎。
急于贱卖田园家产,往往都是遇到急难,这时候买主还要趁人之危,把价钱压得更低,这种人肯定会生败家子。能够尊师重道的人,必能养育孝子贤孙。
愚鲁人,说话尖酸刻薄,既贫穷,必损寿元;聪明子,语言木讷优容,享安康,且膺封诰。
又愚昧又鲁莽,而且说话尖酸刻薄的人,肯定贫穷短命。天资聪慧,少言寡语,神态悠然、和谐大方,这种人必然一生富贵安康。
患难中能守者,若读书,可作朝廷柱石之臣;安乐中若忘者,纵低才,岂非金榜青云之客。
艰苦患难的时候还能够坚持道德操守,这种人如果读书,将来可以做朝廷重臣,定国安邦。身在富贵,而不沉溺于安乐,这种人纵然才学比较低,也一定金榜题名、平步青云、成为国之良才。
鄙吝勤劳,亦有大富小康之别,宜观其量;奢侈靡丽,宁无奇人浪子之分,必视其才。
&一辈子勤劳节俭的人,能得个小康,会不会得大富,那就要看他是否心胸宽阔、广施恩德。生活奢侈浪费的人,有些是浪荡子弟;但是也有奇才之人,一旦有机会接受正法的薰习,也会大有成就,像弘一法师。
弗以见小为守成,惹祸破家难免;莫认惜福为悭吝,轻财仗义尽多。
有的人因为见识浅薄,只顾眼前利益,不肯布施,甚至损人利己,表面上是忠于家道,但是最后难免破家、惹祸。有些人自己生活很节俭,但是遇到别人有需要的时候却能够轻财仗义,甚至为朋友倾家荡产都在所不惜,这才是福德之人。
处事迟而不急,大器晚成;见机决而能藏,高才早发。
&&&&遇到问题能够从容镇静、不急不躁,这种人往往大器晚成。临事能够当机立断,但不急于显露,伺机慢慢的施展计划,这样的人往往很快就能够走上大任。
有能吝教,己无成子亦无成;见过隐规,身可托家亦可托。
&&&&有能力而不肯教人,这样的人将来没有成就,子孙也不会有成就。见到别人的过失,暗中规劝,给人留面子,这种人厚道,可以身家相托。
知足与自满不同,一则矜而受灾,一则谦而获福;大才与庸才自别,一则诞而多败,一则实而有成。
知足的人,安分守己、谦虚卑下,终能获福。自满的人,自命清高、骄傲自是,会有灾祸。庸才喜欢夸夸其谈,没有实际能力,只会败事,像战国时的赵括,谈论军事滔滔不绝,后来统兵,全军覆没。大才之人不讲空话,重视实行,会有成就。
忮求念胜,图名利,到底逊人;恻隐心多,遇艰难,中途获救。
争强好胜,而又刚愎自用的人,到最后肯定是败局,项羽就是。心怀慈悲仁爱,热心助人,这样的人遇到艰难也会获救。
不分德怨,料难至乎遐年;较量锱铢,岂足期乎大受?
对于恩和怨都分不清楚,甚至于只记怨、不记恩,这种人必定会夭折。斤斤计较的人,怎么可能得到大的富贵?
过刚者图谋易就,灾伤岂保全无?太柔者作事难成,平福亦能安受。
处事太过刚强的人,偶尔也会取得成功,可是怎么能够保证没有灾祸?太软弱的人办事很难成功,不过也能一生平安。所以要学会中道,刚柔相济,外圆内方。
乐处生悲,一生辛苦;怒时反笑,至老奸邪。
遇到乐事偏偏生起悲恼,这种人会一生辛苦。遇到令人气愤的事竟然笑起来,这种人城府很深,还有的是老奸巨猾。
好矜己善,弗再望乎功名;乐摘人非,最足伤乎性命。
&&&喜欢自我吹嘘的人,就不要再指望有所成就了。喜欢揭人短处的人,性命难保。
责人重而责己轻,弗与同谋共事;功归人而过归己,尽堪救患扶灾。
遇到问题就把责任推给别人,而不自我批评,这种人不可共事。遇到问题会自责,绝不批评别人,这种人能当大任,救助百姓众生。
处家孝弟无亏,簪缨奕世;与世吉凶同患,血食千年。
&&&&父慈子孝,家庭和睦,有这样的家风,必会世代显贵。关心人民的疾苦,跟大众患难与共的人,会永远受到世人的爱戴、敬仰。
曲意周全知有后,任情激搏必凶亡。
为了顾全大局,能够委曲自己,这种人必有后福,有好儿孙。任性好斗、冥顽不化的人,必会早亡。
易变脸,薄福之人奚较;耐久朋,能容之士可宗。
&对富贵的人阿谀逢迎,对贫贱的人傲慢轻贱,这种人福薄,何必跟他计较?讲求道义、恩情耐久,这种人才靠得住。
好与人争,滋培浅而前程有限;必求自反,蓄积厚而事业能伸。
争功抢利的人,眼光短浅,前程终究有限。遇到问题能自我检讨,这种人会有很大的成就。
少年飞扬浮动,颜子之限难过;壮岁冒昧昏迷,不惑之期怎免?
年轻人稍有才华就好出风头,受到表扬就飘飘然,恐怕三十岁也难过了,所谓才子、红颜多薄命。到壮年了,考虑问题还不周全,做事鲁莽,这种人也过不了四十岁的寿限。
喜怒不择轻重,一事无成;笑骂不审是非,知交断绝。
喜怒无常、感情用事,不分场合、随便讲话,这种人即使智商很高、能力很强,也将一事无成。喜欢拿人开玩笑,随意批评毁骂,这种人不会有知心朋友。
济急拯危,亦有时乎贫乏,福自天来;解纷排难,恐亦涉乎囹圄,名扬海内。
&&&&遇人有难,尽心尽力的救助,这样的人即使现在困苦,将来肯定福报无穷。能够为人分忧解难,申张冤屈,这种人虽然有时候也有牢狱之灾,但是最后终能盛名远播,后福无穷。
饿死岂在纹描,抛衣撒饭;瘟亡不由运数,骂地咒天。
&&&&饿死的人,并非命中注定,真正原因在于浪费衣食、暴殄天物。得瘟疫而死的人,也不是命该如此,而是因为常常怨天尤人,指天地骂鬼神,骂父母、骂祖宗、骂领导。
甘受人欺,有子忽然大发;常思退步,一身终得安闲。
甘心受欺、逆来顺受的人,将来必有大福。常常退让、与人无争、知足常乐的人,必然一生过得安乐自在。
举止不失其常,非贵亦须大富,寿可知矣;喜怒不形于色,成名还立大功,奸亦有之。
&&&&存心行事能够遵循道德伦常,面对得失能够拿得起放得下,这种人肯定会富贵长寿。城府很深,不轻易表现喜怒情绪,这种人往往能够成大名、立大功,但要当心其中也有奸雄。
无事失措仓皇,光如闪电;有难怡然不动,安若泰山。
没有定力,没事都会慌张,这样的人即使偶然有一点好的表现,也会稍纵即逝,没有大成就。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人,则可以扭转不好的局势,得到很大的福报。
积功累仁,百年必报;大出小入,数世其昌。
努力修善积德,虽然眼前不一定享受到福报,但是他的子孙后代福报无穷。与宜多,取宜少,甘愿自己吃亏的人,必然家道数世昌隆。
人事可凭,天道不爽。
&&&&世间人或许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打拼事业,但是能不能成功,还要看有没有这个福报。福报在哪里?就在自己心念、言行,是否合符道德。
如何飧刀饮剑?君子刚愎自用,小人行险侥幸。如何投河自缢?男人才短蹈危,女子气盛见逼。
为什么一个人最后会自刎、寻短见?如果是君子、正直无私的人,则是刚愎自用、不听劝谏,终至不可收拾;如果是小人,就是损人利己、铤而走险,结果败事,像前些年美国安然集团倒闭之后的这些高管们。为什么一个人最后会投河、上吊而死?男人则是因为才能不够,不堪大任,却死要面子,不肯回头,终陷绝境;女子呢,本应柔和,可是她心高气盛,又遇到外境逼迫所致。
如何短折亡身?出薄言,做薄事,存薄心,种种皆薄;如何凶灾恶死?多阴毒,积阴私,有阴行,事事皆阴。
为什么有的人会夭折早逝?原因是他讲刻薄的话、做刻薄的事、存刻薄的心,种种都是刻薄。为什么有的人会惨遭横祸而死?因为他暗地里存恶心、行恶事,人虽不知,老天自来收拾。
如何暴疾而殁?色欲空虚。如何毒疮而终?肥甘凝腻。
为什么有的人会突然得暴病而死?大都是因为纵欲过度,所以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特别要谨慎!为什么有的人会长毒疮、癌症而死?因为肉食太多、饮食太贪所致。特别是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的提高了,而癌症也愈来愈常见了,我们对此不能不引起警惕!美国的研究者肯伯教授认为,素食者的身体状况比肉食者要健康得多。
如何老后无嗣?性情孤洁。如何盛年丧子?心地欺瞒。
为什么到老了还没有后代?大多因为性情孤傲,跟人合不来,不能容纳一点看不顺眼的东西。为什么到中年了偏偏会有丧子之痛?因为在背地里干了伤天害理的亏心事。
如何多遭火盗?刻剥民财。如何时犯官府?调停失当。
为什么会常常遇到火灾、盗贼?因为刻剥民财,当官的搜刮民脂民膏,做生意的损人利己。为什么会遇到牢狱之灾?有的人是在帮人调解的时候,失去公道;有的人是为人粗暴凶狠,都没有好下场。
何知端揆首辅?常怀济物之心。何知拜将封侯?独挟盖世之气。
能够做到首相、总理这一类的高官,是因为他存心仁厚慈悲,常常救济众生。能够做到元帅、大将这一类的武官,是因为他有盖世的气概、广大的胸襟。
何知玉堂金马?动容清丽。何知建牙拥节?气概凌霄。
能够成为很有名望的官员,是因为他的气质高雅清秀。能够做到镇守一方的将领,是因为他有浩然正气。
何知丞簿下吏?量平胆薄。何知明经教职?志近行拘。
一生只能做个下层官吏、小公务员的,是因为他器量不大、胆气很薄。虽有学问,但是终其一生只能做个普通的教员,这样的人是因为志向浅近、行为拘谨。
何知苗而不秀?非惟愚蠢更荒唐。何知秀而不实?盖谓自贤兼短行。
&本来是个好苗子,可是为什么不能成才?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学习传统文化,不懂得做人处事,所以很难成才。虽然得到任用,可是为什么终究没有成就?因为他总是自以为了不起,而且缺德。
若论妇人,先须静默;从来淑女,不贵才能。
下面是专讲女子的。妇女的德行,首要的是能够安静沉稳、少言寡语。真正有教养的女子,并不在于她有多高的才能,更不会自我炫耀。
有威严,当膺一品之封;少修饰,准掌万金之重。
有妇德,还带几分威严,这样的女子将来必定家族显贵。生活节俭,不重视打扮,这种女子往往会成为大家族的主妇。
多言好胜,纵然有嗣必伤身;尽孝兼慈,不特助夫还旺子。
喜欢讲话,刚强好胜,这样的女子,即使有儿女,也不会过得顺心,身体还不好。能够孝顺长辈、慈爱晚辈,这样的女子便能够相助夫君事业有成,教导儿女成材,子孙兴旺。
&&&&&&&&&&&&&&&&&&&&&&&&&&&
贫苦中毫无怨詈,两国褒封;&&&&&&&&&&&&&&&&&&&&&&&&&富贵时常惜衣粮,满堂荣庆。
生活贫苦而毫无怨言,安分守己,这样的女人,婆家、娘家、大家都会对她赞叹恭敬。身居富贵还能够珍惜衣食,不奢侈浪费,这样的女人会给全家带来幸福美满。
奴婢成群,定是宽宏待下;资财盈箧,决然勤俭持家。
一个女主人会拥有许多乐意为她服务的属下,必定是因为她待人温和厚道、不苛刻不挑剔、有亲和力。一个女人持家,能够让家里财用丰厚,是因为她勤劳节俭。
悍妇多因性妒,老后无归;奚婆定是情乖,少年浪走。
女人凶悍,是因为嫉妒心太重的缘故,但她老了必然没有后代,流离失所。一个妇人到了老年还要做人家的佣人,大都是年轻的时候太任性、放荡、甚至私奔,不体谅父母。
为甚欺夫?显然淫行。缘何无子?暗里伤人。
一个女子为什么竟然敢欺负丈夫?肯定是有外遇,另有所依。
合观前论,历试无差;勉教后来,犹期善变。
总之,从上面种种的相来看心,从心显示的行为来预卜人的祸福,从来没有过一点差错。因此勉励后来的人们,要通断恶修善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信乎骨格步位,相辅而行;允矣血气精神,由之而显。
从一个人的骨骼的步位、五官、肢体等等,能够看出这个人是富贵相还是贫贱相。血气和精神也属于相,都是反应我们的德行、气质、学识和内心。所以真正要改转命运,还是心地上入手,这才是根本之道。
知其善而守之,锦上添花;
知其恶而弗为,祸转为福!
&&&&我们对照“心相篇”来看看,自己是厚福之相,还是薄福之相?如果我们有一些厚福的相,那就好好的保持,让福报更大更长。如果我们有一些薄福之相,那就要赶快改正,后不再造,这样,即使是有灾祸的命运,都能够转变成福报。正是所谓相由心生,命从心转,福自我求。
&&&&&&&&&&&&&&&&&&&陈抟(tu&n)(872年—989年)
&&&&五代宋初著名学者。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出自道德经),常被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汉族,宋朝初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人(资阳市安岳、一带,一说潼南县),隐于武当山九室岩,移华山云台观,多著述。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