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核心是什么 为何成为中国政府执政理念念源泉

论《周易》哲学对现代企业运营的启示
论《周易》哲学对现代企业运营的启示
摘要:古老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周易》被称作中国文化的源泉,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其中很多人文精神和管理理念,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未雨绸缪&、&否极泰来&、&居安思危&等可以为当前市场经济下企业运营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周易》;乾;革;师;;未济
several enlightenment from The zhouyi philosophy to modern enterprise operation
Abstract: Chinese culture is very splendid, The zhouyi called the sourc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it contain abundant philosophical thoughts, the humanistic spirit and management concept, For example: struggle, noble virtues, honesty&These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market economic society .
Keywords:ZQGe;S BWeiji
&&& 《周易》是一部古老而灿烂的文化瑰宝,大致形成于3000多年前,对中国传统科学、农学、儒家、道家思想都有深刻的影响。孔子在《系辞上传》里讲述了研习《周易》的意义:&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者尚其占。&意思是《周易》的价值首先在于它文字简洁、语意深遂、词采华美,可以提高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周易》经文中详述了384个动变的辞,例如&生生不息&、&变动不居,唯变所适&、&者,言乎变者也&等,都是论述事物变化的普遍规律,国外有学者把《易经》称为&变化之书&(Book of Change),抓住了《易经》的核心&&易;而且,《易经》是&理&与&象&的统一体,且义理寓于象数之中,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本质规律寓于表面现象中,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需要认真观察事物的现象;最后,做事应未雨绸缪、预测未来,这就需要研究它的&占法&。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①]市场经济亦是如此。企业以获取利益为目的进行运营,大体分为四个环节:研发、生产、销售、售后。
1.研发:自强不息、改革创新
1.1自强不息
&&& 《周易&乾》:&元、亨、利、贞&,&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②],四德,象征事物发展具有生长、发育、成熟、收藏四个阶段(唐明邦《周易评注》)。《周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的运行是刚健有力的,有志向的人应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不仅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也是现代企业取得成功的法则。加入WTO以来,我国民族企业直接参与国际竞争,风云变幻的市场中,企业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才能视洪水猛兽为发展机遇。所以,企业若想&保和太和,乃利贞&(《周易&乾&》,意思是保持乾坤二元的交合,让事物对立统一和谐的发展)就必须&自强不息&。
1.2改革创新
&&& 在企业研发过程中,自强不息主要表现在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上:
&&& 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说:&易一名而三义,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③]&不易&,意思是事物运动是客观的,均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简易&意思是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被人认知和利用的;&不易&的意思是天、地、人三才无时无刻不再变化,宇宙万物在无限变化中生生不息。也就是说,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企业要顺应市场需求,也必须跟随市场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不断改革那些不适应市场发展要求的体制,随着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抢先占领市场。《周易》强调变化,这种改革和创新的理念非常适用于现代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 《周易&革》:&己日乃革之。&,意思是改革的时机到了。《周易&革&》:&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意思是:改革的当,悔恨就会消除,天地变革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改革的意义是很伟大的。《革》卦肯定了改革的意义的同时,强调了改革的三个原则:一是抓住机遇,当机立断,及时变革;二是&顺乎天&(《革&》),意思是现代企业体制改革,要遵守客观规律;第三,&应乎人&(《革&》),就是要顺应企业员工的民意,充分考虑员工的切身利益。
《周易&鼎》:&鼎颠趾,利出否&。意思是把鼎翻转使鼎足向上,有利于把废物倒出来。所以现代企业改革创新,只有大刀阔斧、打破陈规,才能实现改革创新。
《系词上》曰:&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观物取象&&观象制器&的方法被孔子总结为《易》的三项功能。&伏羲画八卦,文王&因而重之&作《易》就是创新,在此过程中人们不仅可以体会到象、意、理在《周易》中的巧妙联想与有机互动,还可以发现它对围绕创新要求而启发灵感和创意的能动影响。&[④]所以,《周易》非常重视创新的灵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技术创新尤其需要这种灵感的尽情发挥。
2.生产:厚德载物、诚实守信、师出以律、上下齐心
&& 企业生产,首先要保证产品质量。不为蝇头小利而偷工减料,以免影响企业信誉,得不偿失。诚信是企业的灵魂,尤其是在生产环节。如何诚实守信,按照用户要求保质保量保进度,是一个企业始终要考虑的问题。
2.1厚德载物、诚实守信
&&& 《周易&坤&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学习坤卦,当效法大地的广博、厚实、柔顺,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而以宽厚的品德和博大的胸襟去承载万物。企业若想做大做强,要有企业高尚的品质,有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才能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反之,一个好的品牌会因为偷工减料、欺骗消费者等原因毁于一夜之间。比如,三鹿奶粉在艰苦创业阶段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它失败的惨痛教训也从反面验证了&厚德载物&的重要性。
&&& 《周易&中孚&象》:&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仪狱缓死。&《中孚》卦描述的是风吹动泽水表面的情景。君子应用诚信来决断案件,为避免冤假错案,必须认真审核。《中孚》告诉我们,诚信能&豚鱼吉&,所以&利涉大川,利贞&,意思是,诚信连猪、鱼这样微不足道的动物都可以感动,有利于度过大江,拥有诚信品质的人或企业,可以获取同伴的信任,能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所以,信誉是市场的通行证,没有诚信的企业在今天的市场中步履维艰,华侨商人胡文虎,被称作&世界万金油大王&,他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是一生恪守&信用就是金钱&的祖训。
2.2师出以律、上下齐心
&&& 企业的决策者以&厚德载物&和&诚信守信&作为道德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更需要制定严明的纪律来贯彻和落实方针政策。《周易&师》:&师出以律,否藏凶&,意思是出师打仗要用严明的纪律来规范行为,否则会遭遇凶险。严明的规章制度必须牢记在每位员工的心里,才能起到规范和约束他们行为的作用。
有了严明的纪律,《师》的下一卦,即《比》卦又说:&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意思是,有诚信,用瓦罐装着美酒款待他们,即使有什么意外,也会吉祥。由此可见,企业管理者不能只是一个制定各种规章制度的机器,更要用仁慈之心去关心下属,亲近他们,想他们之所想,这样可以化解矛盾,即便企业处于危难的时候,上下齐心协力,也能共度难关。拥有60余万员工的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然而它接二连三的员工跳楼事件几乎成为魔咒,影响着企业的声誉,如果富士康集团的管理者&师出以律&的同时能做到&有孚比之&,便不会&藏凶&,即使&终来有它&,也会&吉&。
企业全体员工上下同心,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使客户贴心满意,令对手望而生畏。《比》卦后的《小蓄》卦说:&密云不雨&,意思是乌云密布,尚未达到下雨的程度。《蓄》卦由五个阳和一个阴构成,蓄有积蓄和停止的意思,小蓄的&小&有以柔克刚的意思,指在&有孚&,即互相信任的前提下,下层比较柔弱的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上层比较强大的力量。这一卦告诉我们企业发展要海纳百川、积少成多、循序渐进。上层领导人要多听取下层员工的心声和意见,英明决策者的很多建设性的经营策略的灵感往往是来自最基层一线员工。
&&& 《小蓄》之后,是《履》卦,讲商人要有如履薄冰危机感,因为市场竞争中历来是风险与机遇并存。《履》之后,企业将迎来《泰》,意思是到达了比较成功的阶段,但企业发展到《泰》的阶段更应讲究居安思危&&《周易》一卦接一卦,像一部长篇小说,一边揭示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一边教导人们处于事物发展各个阶段应该如何应对。
3.销售:包装、宣传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论《周易》哲学对现代企业运营的启示相关推荐▲▲怎样看待《周易》?【临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5,597贴子:
▲▲怎样看待《周易》?收藏
《周易》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著名的一部经典著作。被誉为"群经之首,帝王之术"。也是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光辉结晶和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真实写照。其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奥妙无穷,故而又有"大宗之法"之称。历朝历代,上至帝王将相治国安邦,匡扶社稷,下至平民百姓趋吉避凶,为人处世,应用者甚多,使之来于自然,发展于社会,服务于人类,是一座藏有万象天机的信息贮存库。任何人只要立志攀摘这颗科学之果的话,皆可上知天文,下论地理,中晓人事。
在人类社会进步与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这处处闪烁着高科技之光的星球上,《周易》依然在世界上享有"宇宙代数学"、"科学皇冠上的明珠"之美称。历史的巨轮早已载着这颗"皇冠上的明珠"驶入了二十一世纪的新时空里,"中国周易研究会"会长长孙红增先生又在集古人之大成的基础之上,敢于扬弃先人之立论,言先人之未言,尽诸书之未尽,大胆审视易文化之缺憾,填补易文化之空白。这不能不说是为《周易》注入了新鲜血液。进而使《周易》这门科学能够与时俱进。能够对日新月异的市场经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人文科学,自然与社会科学等各领域发挥超前预见、指导和操纵作用。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代人用《周易》来预测经济效益,前途事业,企业策划,捕捉机遇,因超前预见能把握时机而趋吉避祸,所以,"中国周易研究会"孙红增先生指出:"《周易》是生命的学问,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价值的源泉!"
酒店-携程酒店预订2折起~携程酒店,想订就订,预订电话:.酒店预订选「携程」有房保障,返现高达201元.
有的人。。。有的人。。。!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以《周易》为中心国学公益讲座在潍坊图书馆举办
13:26:15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本与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源泉,而《周易》为群经之首,吸收了诸家思想精髓。
 鲁网潍坊1月25日讯(记者 张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本与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源泉,而《》为群经之首,吸收了诸家思想精髓。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推动优秀文化发展,由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主办,潍坊图书馆承办,定于1月26日在潍坊市图书馆一楼国学大讲堂,举办&中华优秀文化漫谈&&以《》为中心&国学公益讲座。特邀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易学文化研究院院长张涛先生,以《周易》为中心、为媒介、为窗口,引导您认识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讲座时间:日(腊月十七)周二上午 9:00--11:30
  地点:潍坊市图书馆一楼国学大讲堂
  欢迎广大国学爱好者准时参加听讲!
相关热词搜索:
  1、本站登载文章,仅从学术角度印证易学之应用及起到传达信息之目的,丝毫没有任何意图与偏见,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阅读者有需了解更加详尽专业知识请与专业导师联系,以获得相应帮助;
  2、周易文化网所发布信息由原创信息和转载信息发布信息构成,凡注明信息来源为周易文化网的信息为本站原创信息,其版权为周易文化网所有;
  3、假若本网发表的此文章(及图片,音像制品,视频制品等)內容有涉及侵犯原作者的署名权并非出于本网故意及版权等问题,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会加以更正。联系信箱:admin(at)(at换成@)。
频道总排行
频道本月排行
欢迎广大易学爱好者与我们联系QQ:
投稿专用信箱:admin((at换成@)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余敦康:中国的智慧在《周易》
我的图书馆
余敦康:中国的智慧在《周易》
余敦康:中国的智慧在《周易》
& 在中国经济地位提高的今天,提高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地位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有识之士的追求。人们已渐渐意识到,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的营养。那么,中国的智慧在哪里?余敦康先生认为,中国的智慧在《周易》,《周易》的智慧则在和谐。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以贯之的理念,宋人张载指出的“仇必和而解”更是揭示了《周易》最为核心的价值。
&&& 余敦康先生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三智道商国学院特聘导师
&&& 很难再找出一本书像《周易》一样,拥有五千年的历史,很多西方汉学家都承认,《周易》是全世界历史最久远的一部书,在“岁数”上,《周易》是西方的《圣经》、印度的《奥义书》都难以比拟的。
&&& 易为群经之首
&&& 《汉书·艺文志》云:“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三圣指的是伏羲、文王、孔子。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孔子作易传。根据研究,伏羲的时代当为新石器时期。《周易》成书历经了上古、中古、下古2500多年的时间,由三位圣人共同完成。因此,《周易》早于五经就已出现,把中国文化融入了薄薄一本书中。
&&& 春秋战国时代,儒家、道家、墨家等各家学说兴盛,诸子百家争鸣,形成了一个思想文化繁荣的时代,而诸子百家思想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这就是《周易》。也就是说,中国的智慧在《周易》,这是有根据的。
&&& 那么,《周易》的智慧又在哪里呢?很多人把《周易》看成算卦的学问,认为《周易》无非就是算卦,算不上什么智慧。实际上,古时候人们对《周易》完全不是这么看。
&&& 《周易》是中国智慧的源头,自春秋战国至汉、唐、宋、明、清,《周易》一直都居于中国文化的主流地位。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自汉朝开始,“易为群经之首”,一直到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时仍是如此。《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头一部经就是《易经》。
&&& 为什么“易为群经之首”?因为《周易》一直被认为是智慧的源泉、思想的源头。从汉朝开始,所有知识分子都要读经书,《周易》更是必读。唐太宗时期编纂《五经正义》,第一部就是《周易正义》。清康熙在钦命李光地主编的《周易折中》中亲撰自己读《周易》的心得作为序言,自问读《周易》五十多年,深知为了治国平天下,长治久安,必须从《周易》找智慧的源泉。《周易折中》将《周易》各派的思想综合起来,成为一本易学全书,是清朝知识分子必读之书。
&&& 我的老师冯友兰先生晚年曾说:“我搞了一辈子中国哲学,但是对《周易》研究不够”,中国哲学离开《周易》是不完全的,因为中国古代哲学家都是从《周易》中找到思维模式、价值理念、哲学源头。冯先生虽然写了很多关于中国哲学的书,但对很少涉及《周易》感到遗憾。他的大弟子朱伯昆后来继承了他的遗志,历经数十年,与很多学生一起,写成了《易学哲学史》。&&&&&& “仇必和而解”是《周易》智慧的关键
&&& 中国哲学智慧,与西方比不太一样,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来自《周易》,后人则对《周易》内容进行了各个方面的发挥。我与朱伯昆共同创办了国际易学联合会。多年前,我曾经与他讨论“《周易》的智慧在哪里”?朱伯昆以故宫三大殿的名字相答。故宫里面最大的殿是太和殿,“太和”就是最伟大的和谐;中和殿之名就是讲究阴阳、刚柔的互补;保和殿的“保和”则是指保持中和。这就包含了《周易》的核心思想。清朝建制承自明代,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和谐二字的应用自古有之。
&&& 《周易》的释义词句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推天道以明人事,而保持和谐产生的功效则有“首出庶物”和“万国咸宁”。
&&&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七编中引用宋代张载《太和篇》的四句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四句话总结了一部《周易》的智慧。《周易》的核心思想是讲阴阳。阴阳相对,因此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总有与其相对的事物存在;既然相对,行为方式相反,应该互相尊重对方,但是难以做到;由于不尊重别人,不承认别人的合理存在,因此有斗争,甚至对抗。前三句话是世界的普遍现象,无论中外、古今,甚至将来,都不外如是。问题是,碰到这些矛盾、斗争、摩擦应该怎么办?中国的智慧就体现出与西方的不同来。
&&&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丛林法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虾子吃泥巴,谁厉害谁就能称王称霸。西方一般用这种方式处理问题,这就是霸权主义。早在20年前,冯先生曾经提出应该从斗争哲学转到和谐哲学来。他认为,“仇必和而解”是《周易》关键的关键,中国的智慧就在这里。儒家讲究“王道”,认为“霸道”只能造成口服心不服,最后必然出现无法解决的矛盾,儒家崇尚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换句话说,是“仇必和而解”,而不是“仇必仇到底”。
&&& 2004年,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二字第一次提出,马上成为各大主流媒体的关键词。同时,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中国的崛起不对世界构成威胁。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进一步提出“在国内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共建和谐世界”。我们看到了“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这个中国人早在《周易》就提出的理想。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是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
&&& 中国的智慧在《周易》,《周易》的智慧则在和谐。“仇必和而解”的思想也体现在改革开放30年的非凡成就之中。中国的发展形成了“中国模式”,为世界所瞩目。和谐,也符合中国泱泱大国的形象,用“仇必和而解”去解决国际关系中的问题。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必然有五千年的文化、智慧。大到国事、天下事,小到家事,都可以用“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四句话去验证和解决。
&&& 自清末开始,我们在寻求生存、发展中遇到了很多磕磕碰碰。百年来,我们向西方学习,并取得了成就。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转折点。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的程度,必然要求文化的进步和产生更大影响力。我们要与世界接轨,就需要有主体意识。我们学国学,为的也是这个目的。因为一百多年来,主体意识已经被我们丢了,这是很可悲的。
&&& 在《周易》中找到主体意识
&现在要找回我们的文化,为时不晚。我们的文化不能从西方去找,我们是炎黄子孙,有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有中华文化的根,这个根可以是伏羲、是文王。学国学就是要学习这些文化、智慧,不是要复古,而是要走向世界,要抬头挺胸,告诉别人“我是中国人”“代表着中国文化”“中国有五千年的文化和智慧,有中国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 只要我们把“仇必和而解”这句话学会,我们就能走遍世界。如果我们能够在全世界都交朋友,中国的智慧得到广泛传播,这才是真正的复兴,而并不是一定要穿唐装、古服、旗袍等等,即使穿着西装,只要“仇必和而解”,照样是有着中国的智慧。
&&& 我们自己学习的时候,不要把学习当作时髦,当作炫耀自己的资本,智慧才是最重要的。学习国学是为了未来,首先不是说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从小的来说,首先为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学会“仇必和而解”,至少,要把家庭做到家和万事兴,也要“仇必和而解”。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的开篇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我看来,用《周易》的智慧去解读,幸福的家庭只有一句话,就是“仇必和而解”,不幸的家庭则是“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句话无论在古今中外都有其不寻常的价值,值得推广到全世界。
&&& 现在西方人老是说中国不讲普世价值,认为中国没有自由、平等、人权这些普世价值,中国的普世价值就是和谐,和谐把这些普世价值都包括在内,甚至中国有的价值观念西方未必有。比如梁启超为清华大学写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生要有阴阳互补的中和精神。
&&& 21世纪的和谐观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继承了《周易》的思想,包含了六个方面的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互惠互助,充满活力,人与自然保持和谐。这里包括了西方的普世价值,也包括了西方所没有的价值,比如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这正是源自于《周易》的哲学思想。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周易》中的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也塑造了我们中国走向世界的形象。
&&& 普通人学《周易》不必像我们专业研究的人一样去写专门的研究文章,而是要融入生活中去,有了自己体会,把《周易》思想深入到各个方面,把各种类型矛盾处理好,达到和谐的境界。&
&&& 进入《周易》大门从认卦开始
&&& 《周易》的入门,首先是要认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些都是简单、基本的道理。太极指的是宇宙,太极生两仪,即阴与阳,这其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思想,“独阴不生,孤阳不长”,也就是“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存在分工与合作关系。
&&& 乾卦是阳卦,卦象是天,对应的是坤卦,卦象是地,两者相对,运行方式各自不同。比如天是“自强不息”,地是“厚德载物”,二者的关系是构成宇宙,分工合作,产生万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立统一。同样的,坎卦的卦象是水,离卦的卦象是火,看似水火不容,但二者结合起来,却共同构成现在的生活方式。这象征着世界相生相克、对立统一、互动互补、达到平衡,中国的最高思想太极就是阴阳互补,平衡相宜。
&&& 乾坤两卦的组合,乾下坤上与坤下乾上互相颠倒的关系,就蕴含了哲学道理。乾是天,坤是地,乾是阳,坤是阴,“天上地下”与“地上天下”哪个卦更好?一般人们会认为天在上地在下,但哲学概念上并非如此。天在上地在下为否卦,意指不通,不交往,天与地背道而驰,是非常危险、近于崩溃的状态,万物不生。所以在六十四卦中属凶卦。相反,天在下地在上为泰卦。又如坎卦与离卦的组合,坎上离下,为既济卦,反之则是未济,也就是没有成功。由此可见,《周易》讲究的是如何把阴阳组合,相互产生互补关系,不要产生不平衡、斗争的关系。《周易》通过卦象表现着深刻的道理,而其中的转化过程就考验人们的智慧了。
&&& “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山、火、水、泽、风等代表自然界的8种物质,从而象征这个世界。现在中国人老说“四大皆空”,“四大皆空”其实是来自印度。印度佛教认为“地水火风”四大都空了,就是世界不存在了。中国传统则说“八大”,“八大”中还有各种联系,组成了一个血缘大家族——“乾坤六子”。乾为父、坤为母,有三男三女。整个宇宙、世界就是“乾坤六子”。乾、坤分别为群阳、群阴之首,震、艮、坎为三子,离、兑、巽为三女。阴阳相交、平等、不断组合后仍然达到阴阳平衡的关系。所谓“阴阳合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恒”。
&&& 正如学下棋要认识和研究各种棋谱,有自己的战略思想一样,要读懂《周易》中的智慧,就要学习六十四卦,这是《周易》入门所必需的。
&&& 学《周易》推荐书籍
&&& “我力求改变过去奉行的学院派的研究方式,面向社会大众,对通行的经传合一的《周易》文本进行逐字逐句地训释,扫除文言与白话的语言障碍,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时空距离,凸显文本内在的哲理智慧,尽最大可能在通俗易懂方面下工夫。”余敦康先生在他的《周易现代解读》中,对每一卦的讲述都可以说是一篇独立而精妙的文章。这本著作,既可以整读,也可以抽出其中任意一篇来读,可以作哲学来读,也可以作散文来读,无论怎样都会让你觉得极为受益。
&&& 如果说余敦康先生的《周易现代解读》是对《周易》的剥茧抽丝,那么他的《易学今昔》则是在《周易》的古往今来,历史大观中纵横捭阖。这本书将《周易》从先秦,经汉代、魏晋、两宋说到今天;从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讲到现代管理的实际运用。可以说在《易学今昔》不再像历史上学者的注《易》解《易》,而是通过论政治得失与治民之道,通过谈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来说《易》解《易》。
馆藏&2574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特朗普的执政理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