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c题二孩政策数学模型型来制定销售政策

数学模型视角下的纳税临界值分析_中华会计网校
数学模型视角下的纳税临界值分析
作者:赵宏祥  上传时间: 13:45
  摘要:由于税法中规定了时间、金额区间、比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应纳税额,在相互联系的数据之间存在一个有解点,在这一点时应纳税额相等,当高于或低于这一点时会产生纳税差异,这一点我们一般称之为纳税临界值,即纳税分水岭,也就是说符合纳税条件Ⅰ下的纳税金额与符合纳税条件Ⅱ下的纳税金额相等时的有解点,基于这考量,我们可以用数学的理念,建立一个以纳税金额相等为条件的数学方程,进而求出收入、比例等纳税临界值,由于纳税临界值前后会产生不同的税金流出,这就为企业或个人在符合税法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地安排纳税问题提供了可能,实现降低纳税成本。纳税临界值分析是将影响纳税金额大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以数量化的纳税模型与图形来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预测、决策和规划纳税信息提供必要的一种技术方法。   关键词:数学模型 纳税临界值 分析   一、土地增值税纳税临界值分析   我国对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四级超率累进税率见下表:   表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10条的规定:计算土地增值税税额,可按增值额乘以适用的税率减去扣除项目金额乘以速算扣除系数的简便方法计算,具体公式如下:  (一)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   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30%   (二)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   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5%   (三)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   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15%   (四)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   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35%   公式中的5%,15%,35%为速算扣除系数。   令X=应入,Y=扣除项目,X-Y=增值额,Z=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税额,则依税法规定有:  其中,当某一层级的定义域取等号,则属于该层级向下一层次过渡的临界值(节点),可得到该层级征收的最大税率,即:   将《土地增值税四级超率累进税率表》中相邻的两个级数按土地增值税计算公式建立数学方程式,可以得出扣除项目占应税收入百分比的临界值。   纳税临界值计算表   表2     图1   二、业务招待费纳税临界值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假设企业年度销售(营业)收入为X,年度发生的业务招待费为Y,则年度允许所得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Y&60%,且&X&5&。只有在Y&60%=X&5&的情况下,即Y=X&8.3&,业务招待费在销售(营业)收入的临界值为8.3&。   因为8.3&是业务招待费基于销售收入的最大扣除率,当Y/X&8.3&时,税法的规定发生实质性改变,即不允许税前抵扣,税法对8.3&前后的规定在性质上是截然不同的(允许税前按比例扣除&不允许税前扣除),是量的积累跃过节点之后,达到质的飞跃。   1、只有在Y&60%=X&5&的情况下,即Y=X&8.3&时(业务招待费在销售(营业)收入8.3&的临界值),企业才能充分利用好&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的销售(营业)收入的5&&的政策;   2、当企业的实际业务招待费大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时,超过60%的部分需要全部计税处理,超过部分每支付100元,就会导致25元税金流出,也等于吃了100元要掏125元的腰包。   3、当企业的实际业务招待费小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时,60%的限额可以充分利用,只需要就40%部分计税处理,等于吃100元掏110元的腰包。   实例:我们假定企业销售(营业)收入X=10000万元,则允许税前扣除的业务招待费最高不超过万元,纳税临界值全年业务招待费Y=50万元/60% =10000万元&8.3&=83万元。   如果企业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100万元,大于纳税临界值83万元,即大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则业务招待费的60%为60万元,另一方面销售(营业)收入的5&只有50万元,则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标准为50万元,按照两方面限制孰低的原则进行比较,取其低值直接纳税调整,共调整增加应纳税所得额100-50=50万元,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50&25%=12.50万元,即实际发生100万元的业务招待费则要付出100+12.50=112.50万元的代价。   如果企业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40万元,小于纳税临界值 83万元,即小于销售(营业)收入的8.3&,且小于销售(营业)收入的5&。则业务招待费的60%为24万元,另一方面销售(营业)收入的5&为50万元,则税前可以扣除的业务招待费为24万元,纳税调整增加=40-24=16万元。只需要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16&25%=4万元,即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40万元则要付出40+4=44万元的代价   三、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纳税临界值分析   税法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扣除2000元(日前每月为16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根据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每月应纳税收入-2000)&税率-速算扣除数。我们可以利用工资、薪金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简便的计算应纳税额。   工资、薪金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表3   假设每月应纳税收入为X,以应纳税额相等为条件,将《工资、薪金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中相邻的两个级数按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建立数学方程式,可以得出每月应纳税收入的临界值。   纳税临界值计算表   表4   图3   通过对临界值趋势图的分析,可以看出,纳税临界值趋势线由开始的平缓,变得越来越陡,但变动的幅度稳定地维持在20000元。   通过对纳税临界值计算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应纳税收入超过纳税临界值后,超过部分适用下一级次的较高税率,应纳税增加额=超过部分应纳税收入&下一级税率。也间接地证明: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按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税额。   四、混合销售与兼营纳税临界值分析   混合销售是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兼营行为是指纳税人既经营货物销售,又提供营业税应税劳务。   《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以下简称非应税劳务),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增值税;其它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缴纳增值税。非应税劳务,是指属于应缴营业税的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业、娱乐业、服务业税目征收范围的劳务。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包括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在内。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为主是指纳税人的货物及应税劳务年销售额与非应税劳务年营业额的合计数中,货物及应税劳务年销售额超过50%,非应税劳务年营业额在50%以下。 纳税人兼营非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和非应税项目的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机关核定其销售额。   对于混合销售与兼营行为,如果企业在符合税法的前提下,可以对自己的纳税行为有所支配的话,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纳税临界值的分析,给企业提供一个数量标准,来判断到底缴纳哪一种税对企业有利。   假设企业的销售额为不含税收入,进项税和销项税的增值税税率相同。增值率=(销售额-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销售额&增值税税率&(1-增值率)=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增值率   营业税纳税人:应纳营业税额=销售额&营业税税率   二者相等时可以得到纳税临界值增值率:增值率=营业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可以根据现行增值税率与营业税率的不同组合,计算出纳税临界值增值率。   混合销售与兼营纳税临界值   表5   图4   增值率大于纳税临界值增值率时,缴纳增值税税额大于缴纳营业税税额,缴纳营业税就可以节税;反之,则缴纳增值税可以节税。   实例:假设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营业税税率为5%,则纳税临界值增值率为29.41%。不含税销售额分别为1000万元和1200万元,购进项目不含税额为800万元。   当不含税销售额为1000万元时:增值率=()&%,增值率小于纳税临界值增值率29.41%,缴纳增值税可以节税。营业税额=万元,增值税额=0&17%=34万元   当不含税销售额为1200万元时:增值率=()&%,增值率大于纳税临界值增值率29.41%,缴纳营业税可以节税。营业税额=万元,增值税额=0&17%=68万元。   总之,税法中的税收临界值还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详细阐述。只要我们用数学方法结合税法规定的条件,就可以以此类推,求出我们需要的临界值,实现我们的税收利益,用简单操作获取显著效益。   参考文献:   [1] 教程/张中秀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中国协会编,税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
1、您的稿件须是财经类的、健康向上的财会论文或探讨类文章。
2、您可以在网上直接投稿或选择附件上传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方式投稿。
3、我们会定期将原创文章刊登在《会计文苑》栏目,优秀文章推荐发表在《财会学习》并给作者邮寄当期样刊。
4、在本栏目发表原创文章5篇以上,且至少一篇被《财会学习》选用的,我们会为作者建立专栏。
5、发稿时请务必留下您的真实姓名、QQ、联系地址或联系方法,以便我们能及时与您联系。
6、如果是还未公开发表的稿件,您还要另投他处不希望在网上公开请点击“暂不公开”或在文中注明。
7、文章均需经过我们的审核,通过审核的文章将会刊登在相应栏目中,未通过审核的文章有可能是决定采纳发表,发表的文章我们会电话通知。
8、一般情况下,稿件审核将在收到作者投稿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如您未接到发表电话且未审核,您可另投他处,所收稿件恕不退回。
9、本栏目是广大网友展示优秀作品的平台,作者在此发表作品视为作者同意不必支付稿酬。
10、投稿网友文责自负,本站将不对您所投稿件承担任何法律上和道义上的责任!
11、咨询电话:1 张编辑登录网易通行证
使用网易通行证(含网易邮箱)帐号登录
提交您的投诉或建议
视频画面花屏
视/音频不同步
播放不流畅
分享给朋友:
扫描分享给微信好友和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给微信好友和朋友圈
通过代码可以让这个视频在其它地方上播放!
复制FLASH代码
复制HTML代码
复制页面地址
使用公开课APP下载视频
扫描二维码 手机继续看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还可分享给您的好友。
没有公开课客户端?
登录后才能查看我的笔记
暂时没有笔记!
确定删除笔记?
即将播放下一集,请您保存当前的笔记哦!
对字幕纠错要登录哦!
内容不能少于3个字
什么是数学模型?什么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如何?通过本讲的学习,我们将建立起数学建模的一般概念,了解建立数学模型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在该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数学建模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数学模型的影子,本讲介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几个数学建模案例:人行走时步长多大最省力,雨中行走如何使淋雨量最小,有奖销售时的抽奖策略等。
机制设计(Mechanism design)理论、社会选择(Social choice)理论和博弈论(Game theory)是现代社会科学家们研究“民主问题”的标准工具。本讲简单介绍社会选择理论中的群体决策模型,重点是选举数学模型——阿罗不可能定理,其中的公理化建模方法具有典型意义。
[第4课]策略思考的数学模型——博弈模型
本讲介绍博弈模型,包括博弈论中最基本的一些概念,以及非合作博弈中的纳什平衡和帕雷托最优概念,同时,介绍博弈论中的几个著名案例:囚徒困境,智猪博弈,脏脸之谜等。
本讲介绍军事问题数学建模的一个经典案例—— 兰彻斯特作战模型,重点是学习如何通过适当的简化,将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用简洁的数学模型来表达。
体育科学的研究中,也有大量的数学建模问题,例如:棒球的最佳击球点问题,滑板滑雪赛道的设计,越野自行车比赛车轮的选择,NBA赛程的科学性评价,划艇比赛中运动员的体力分配,体操团体赛出场队员的最佳组合等等,本讲重点介绍一个案例:越野长跑团体赛的排名规则,通过对排名规则的公平性的不同度量,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边际效用”是经济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本讲通过实物交换模型、最佳消费选择模型、报童售报问题等建模案例,了解边际效用概念在生活、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计算机仿真——利用计算机模拟现实情况或系统的演变过程,发现新的知识或规律的一种方法。本讲简单介绍计算机仿真的几种基本方法,以及在数学建模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讲介绍两个数学建模案例。锁具装箱与销售方案优化设计案例, 通过对该问题的创新解法的思路分析可以发现,从实际出发,对问题实际意义的深入探究,往往是发掘创新点的源泉。气象观测站调整案例,为我们在建模时如何更合理地解读并利用统计指标信息,提供了一个范例。
学校: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讲师:吴孟达
授课语言:中文
类型:数学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国内
课程简介: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数学建模的身影,通过本课程中吴孟达教授的讲授,我们可以更真切、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建模的无处不在,感受到数学建模联系理论与实际的桥梁作用。《数学建模——从自然走向理性之路》课程共9讲,主要采取“案例教学”方法,围绕数学建模的若干经典案例进行教学,通过一个个具体建模案例的介绍,使人们体会与理解运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尤其是贯穿于建模过程中的“定量化思考”的理性思维品质的熏陶与感悟。本课程内容设置合理,课件制作精美,授课语言准确、精炼。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客户端上传用户:otgmttaafg资料价格:5财富值&&『』文档下载 :『』&&『』所属分类:机构: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JJ3002)分类号:F224,F274文献出处:关 键 词 :&&&&权力声明:若本站收录的文献无意侵犯了您的著作版权,请点击。摘要:通过建立和分析基于古诺博弈策略的报童问题的数学模型,寻求两个销售商有重叠销售区域时的竞争价格策略优化方法。模型的主要特点是基于蜂窝理论刻画每个销售商的营销区域呈正六边形,分析了相邻销售商有重叠销售区域时,如何确定最优竞争价格策略,保证其利润最大;其次,该模型把需求量看成价格的函数,将消费者与销售商的距离看成是影响实际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纳入到消费者密度函数。Abstract: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of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the Cournot Nash equilibrium strategy of the newsboy problem for two vendors have overlapping regional sales price competition strategy optimization metho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model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ell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each seller of regional marketing hexagonally. Analysis of the adjacent vendors have overlapping regional sales, how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rice competition strategy and ensure the maximization of profit. Secondly, the model of the function demand as prices, consumers and sellers distance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impact of the actual consumer behavior into the density function of the consumer.正文快照:1引言报童模型自从1956首次被提出,一直成为学术界的关注焦点,近60年的时间里,产生了许多可观的研究成果[1].经典报童问题即单周期库存问题,研究的是面对随机需求量,销售商应该订购多少产品以获得最大的利润,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模型参数及决策变量的扩展.Hua等(2012)[2]将分享到:相关文献|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产品销售中数学建模方法的应用探讨
下载积分:5000
内容提示:产品销售中数学建模方法的应用探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5|
上传日期: 21:49:1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5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产品销售中数学建模方法的应用探讨
官方公共微信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openresty/1.9.7.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车辆销售政策制定范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