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想80后老师辞职卖肉夹馍返乡去养鸡,这条路子好干么

&&& 她曾是一名大学生,毕业后考进某中学任教;因父亲病逝,她只好辞职回家照顾母亲;为了生存,她自主创业,办起了养鸡场。她就是仪陇县新政镇龙神垭村的黎芯雨。
2月11日,当记者见到黎芯雨时,她正和老公一起,在养殖场对各种设备进行消毒。
养殖场占地约14亩,主要放养土鸡。&我们准备从成都买进1万羽鸡苗,所以需要对鸡舍好好消毒。&黎芯雨说,土鸡生长期长,年前他们刚卖出5000只鸡,如今正在放养的土鸡还需要养一段时间才能销售。他们打算再进一批鸡苗,循环养殖,提高效率。
看到黎芯雨穿着工作服,拿着喷雾器忙碌的身影,记者很难想象5年前她拿着书本,站在讲台上的模样。
2007年,黎芯雨大学毕业后,就考入某中学当教师,过着平稳而安定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因父亲病逝,她不得不辞职回家照顾母亲,但辞掉工作后,母女俩的生活问题,成为摆在她面前的最大难题。经过几个月的思考,她决定办养殖场。
下定决心后,黎芯雨四处筹集资金,终于建起土鸡养殖场。可是,因为资金不足等问题,养殖场的各项设备都很简陋。养殖场经营1年左右后,黎芯雨渐渐有了养鸡的经验,当她得知发酵床生态养殖模式可以提高养殖效率时,便打算采用分区养殖模式和发酵床生态养殖模式,可是,摆在眼前的最大问题,还是资金不足。
就在黎芯雨一筹莫展之时,仪陇县妇联帮助她申贷了3万元妇女小额无息贷款。黎芯雨运用这笔资金,修建了她梦寐以求的发酵床,实现了绿色生态养殖。&用发酵床养鸡与敞放式养鸡相结合,既保护环境,又可变废为宝,保证鸡肉的口感和营养价值。&黎芯雨带记者参观了她的养殖场,她采用立体养殖和阶梯养殖方式,把场地进行分区,每个区域为不同品种和不同时段的鸡。白天,土鸡全部放养在外;夜间,鸡群全部回到圈舍。圈舍内的发酵床可以将鸡的粪便进行生物发酵,生产出虫子,这种虫子又可以作为鸡的饲料。同时,这一过程分解了粪便,使整个圈舍可以保持干净且无臭味。这种生态养殖模式不仅节约了饲料,也节省了70%的劳动力和水,提高了鸡肉品质,改善了鸡的外观,能显著增加经济效益。
&现在主要是养殖土鸡,新一年我打算尝试养殖野鸡。& 黎芯雨说,养殖场今年可出栏土鸡8万只,主要销往南充市内外多个地方的餐馆酒楼。回想起创业这5年来的艰难,黎芯雨说,虽然养鸡比当老师更脏更累更苦,但她感觉很快乐。
&&&&&&&&&&&&下一篇&:&80后返乡养鸡创业的励志故事
80后返乡养鸡创业的励志故事
  山坡环绕,绿树成片,沟渠镶嵌其间。丰盛、广袤的山林资源,让农业之乡的安徽安庆宿松县长铺镇桃源村,有着&世外桃源&般的美丽、寂静和淡泊,也让这里变成外出返乡创业青年的首选之地,享有&鸡王&之称的郭海松便是其中之一。
  2012年之前,土生土长在长铺镇桃源村的郭海松,像当地许多的80后青年一样,涌入到打工的洪流之中。在11年的打工生涯里,他做过油漆工、缝纫工,凭着吃苦耐劳、敢于挑战的精神,他很快为家庭摆脱了贫穷,并有了数万元的积蓄。
  2011年,他从网上看见一位外地农民,连续十年坚持在山林里散养蛋鸡,如今成了当地的致富能手。老家成片成片的松树林,最适合散养蛋鸡,况且从里面养出来的蛋鸡和产出的鸡蛋,成本低,滋味鲜,营养价值高。从小喜欢养殖的他,霎时萌发回乡农村创业故事的念头。
  2012年1月,怀揣创业梦想的他,决然放弃在外面的事业。同乡们得知他要回乡创业后,相同赞同将组里1700亩的松树山,无偿提供给他养殖蛋鸡。同年2月,带着同乡们的祝福和盼望,他在这片松树林里建起了简易的蛋鸡散养基地,并一次性采购了500只蛋鸡。
  了解养殖的人都晓得,防疫是养殖环节中的头号大事,需求倾注大量的精力,否则难以成功。小郭深知这一点,惟有初中文化的他,通过加强网上学习,很快掌握了养殖技术,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出治疗鸡肠道病、呼吸道疾病的最佳方法。
  由于有了技术的保险,他散养蛋鸡在当年就获取成功,并从第一年的500只,进展到第二年的1500只、第三年的4000只,到2015年已进展至10700只,产蛋数量达60万枚,年纯收入在20万以上。2015年,他成功给土鸡蛋申请了注册商标。
  小郭特别能吃苦,每年二月从外地购进刚出壳的鸡苗后,他都亲身在鸡棚里值守,调整温度,清理挤堆的鸡群,防止小鸡被冻伤和踩踏,这一干便是连续三个彻夜。
  给小鸡防疫更是马虎不得,在小鸡出壳两个月内,他每隔七天都要给小鸡轮番进行一次防疫,最多时,一天要给3000只小鸡注射疫苗。之后,再隔两个月给鸡轮番注射一次禽流感疫苗,直至鸡出栏。从2012年至今,在关键环节上,他都是自身亲身干。他说,亲身动手给鸡防疫,一是能够下降养殖成本,二是利于全面掌握鸡的健康状况,三是能够从中积累养殖经验。
  小郭给蛋鸡喂养的饲料,都是从当地村民家里采购的玉米、稻谷和米糠,无任何搅浑。由于他养殖的蛋鸡及鸡蛋品德好、滋味鲜美,网上订货、上门订货的客户应接不暇,产品每天都是供不应求。在网上订货上,他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将产品直销到上海、浙江、广州等八个省市。
  看见他回乡创业成功后,当地一些长期在外打拼的青年,也想回乡从事家禽养殖,但苦于不懂技术和找不到销路。他得知后,积极伸出援助之手。在他的协助下,5位回乡青年都成功成立了自身的蛋鸡散养基地。2014年12月,他联合5家基地成立了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前不久,他被县里授予&科技示范户&。
  吃水不忘挖井人,创业成功的他,不忘报答社会和关怀他的父老同乡,从2014年开始,他坚持给当地多个敬老院馈赠新鲜的土鸡蛋,仅在去年就馈赠土鸡蛋3000个。
  在同乡们眼里,郭海松便是一个&鸡王&,一年到头,他几乎天天跟鸡在一同;每天清晨,他都会扛着装满饲料的袋子,钻进茂密的松树林,一声叫喊还未落下,成群结队的蛋鸡就像众星捧月似的,从四方八方跑来,围住了他&&
  &明年将建立一个养殖规模可达5万只的基地,争取年产蛋量冲破300万枚&&& 谈及今后的进展,&鸡王&郭海松信心满怀。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精彩抢先看New
最热文章榜Hot&  隆回县荷香桥镇偏僻山村郭家冲村的一名小伙,2013年初返乡创业的他一口气养殖了8000多只山地鸡,小陈通过QQ微信等手段营销,让这些养在深山无人问津的乌骨鸡卖到了长沙、怀化等地,一年多就取得超过百万元的骄人业绩。
  3月25日一大早,陈善引像往常一样开始忙碌起来,给鸡苗喂食、加水、拍照、发朋友圈和微博,不一会,这些即生动又有趣的图片引来了不少网友的围观点赞。小陈告诉我们,就在3月23日上午,2014年喂养的最后一批山地鸡就是通过QQ平台卖到了怀化。小陈说,通过微信和QQ卖鸡源于养鸡第一年,当时,他喂养的第一批8000多只山鸡无人问津,这下可急坏了他。
  他看到朋友在微信上卖鞋子、衣服,就将山地鸡场的资料传到QQ微信上,不到两个月就有好转。第一批订单就订了5000多只。在2013年年底的时候,一个月8000多只鸡全都卖完了,这些都是通过网络销售。
  首次尝到了微信QQ营销甜头的陈善引从第二批山地鸡开始,他经常性在网络微信平台发布养鸡的信息和图片,和客户在微信里QQ里交流交易。通过朋友的帮助和行业推广,他的山地鸡场名字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传出去了。
  从2013年养鸡到现在,陈善引的总养数量是40000只,才一年半时间,网络销售3万多只。到现在没有多少存栏的鸡。销量最多的一天晚上发到5000多只,是长沙一个老板,开了一个大货车,也是通过QQ网络做到生意的。
  因为23日晚出栏800只成鸡,陈善引的妻子陈小花正在忙碌地为昨晚装鸡的鸡篮进行清洗和消毒。妻子陈小花是他的贤内助,也非常欣赏他的&微&能力。
  陈小花介绍:&销售就是我老公上微信,人家有需要就在微信上留言,看到了就会给人家回复。&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由于他的山地鸡在山上勤走、能飞、吃菜,肉感比较好,再加上微信和QQ推广,因此,吸引了怀化、长沙、邵阳及隆回等地的客户,这些山地鸡不再是养在深山无人识。
  隆回县石门乡茶园农庄老板肖至秀告诉记者:&那时刚刚开业,也不知道哪里的土鸡会好,通过微信摇一摇看到这个老板。后来就拿他的鸡回来试,客户感觉还可以,就一直这样合作下来了。旺季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要卖四五十只。&
  目前,陈善引的鸡场里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十只成鸡了。但他早就做了准备,17天前他已在自己的育苗场培育了3680只鸡苗。现在他准备进一步增加网络销售的内容,把自己养鸡的心得、经历和一些养鸡的知识充实到自己的微博和微信平台里。让大家知道他的生态养鸡。(据:邵阳热线网隆回热线)(本文来源:邵阳热线网隆回热线;)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最新图片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这条路上我们一起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