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当前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打一生肖的原因有哪些从货币银行学角度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货币银行学题库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货币银行学题库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70|
上传日期: 02:38:5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8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货币银行学题库
官方公共微信(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14386',
container: s,
size: '234,60',
display: 'inlay-fix'
&&|&&3次下载&&|&&总62页&&|
您的计算机尚未安装Flash,点击安装&
阅读已结束,如需下载到电脑,请使用积分()
下载:30积分
5人评价68页
8人评价672页
2人评价266页
4人评价69页
1人评价577页
所需积分:(友情提示:大部分文档均可免费预览!下载之前请务必先预览阅读,以免误下载造成积分浪费!)
(多个标签用逗号分隔)
文不对题,内容与标题介绍不符
广告内容或内容过于简单
文档乱码或无法正常显示
若此文档涉嫌侵害了您的权利,请参照说明。
评价文档:
下载:30积分  经济的周期现象、经济导航人士的思维定式、经济发展模式等也都是影响贸易的因素,这样长期的顺差现象当然与顺差追求是分不开哟。
这就产生两个问题     1、如何稳定存款人(主要是国内富人和外资)的信心,让他们愿意存款。     2、央行如何支付巨额存款准备金与央行票据利息。      能否把"存款","存款准备","票据利息"作为自变量,顺差(应该是双顺差比较妥当吧?)作为应变量做个自回归模型?若存在协积,可继续用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与前一期(或者添加限制因子)或者当期的数量关系??(最好是月度或者季度数据,季节化调整)。    央行和外汇局的数据太零散,我懒的去整理。
      楼主能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或反驳一下吗?  
      
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还是不对路——恶贯满盈的8000亿出口退税        中国不光货币政策博大精深,税收政策也是博大精深的,例如今年预计高达8000亿的出口退税    年初,中国集中上调出口退税,以挽救出口,很多产品出口,几乎是零税率    已经有人算出今年的出口退税高达8000亿人民币,而其中一半会变相进入外国消费者的腰包!中国产品因此在国外卖得比中国便宜,实在“合情合理”。天量出口退税,实际上是一种“人民币隐形贬值”,增强了外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削弱了本国老百姓的购买力!而且也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今年1-6月,我国出口退税总额3513.93亿元,同比增长21.9%;出口总额达52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8%,以目前平均汇率6.83元/美元换算,合35632.11亿元;同期,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0%。    换句话说,天量补贴出口,出口额不但没有上升,而且大幅下降,没有补贴的内需,内需却大幅上升!什么该补贴,什么不该补贴,这么简单的帐算不清楚吗?出口已经完蛋了,别做梦了,出口不会有任何前途的!反之,内需前途光明,为什么不把8000亿用来降低本国的消费税!出口商品转内销,既保就业,又不会产生通胀,而且发展经济,何乐而不为??    一面说财政紧张,一方面强调促内需,一方面把8000亿元纳税人的钱送给外国人!如果要促内需,为什么不减我的税,却要把我缴纳的税送给外国人?凭什么?    再说8000亿退税之后,中国产生的贸易顺差,基本上会被中国央行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以达到贸易平衡,换句话说,中国补贴外国人购买中国的商品,然后把产生的收益又借给外国人,维持了美国的零利率。    结果made in china
在美国卖得比中国便宜,拥有大量资金的中国的利率却比债台高筑的美国高!当年的马关条约有现在这种效果吗?      文华尔多  
  作者:ClearBBQ 回复日期: 12:16:44 
    终极原因,人民币不可信赖    ——确实是这么回事。    
本文实际也暗示了解决这一局面的唯一方法:    
货币当局独立!!    
可以成立类似于美联储的半民间半官方的独立货币机构,剥离政府的印钞权。
  长见识了,请作者是谁呀,哪大学的
  作者:hrhyhb 回复日期: 12:32:07 
            楼主能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或反驳一下吗?                  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还是不对路——恶贯满盈的8000亿出口退税    ——我想本文已经给了解释了。    
8000亿的退税换几百亿美元的顺差,绝对不是为了某些网友所说的“就业”。因为这个数字,把那些出口企业工人养起来都没问题了。  
只能解释为对外汇的异乎寻常的渴求。
  竟然把央行作为追求“盈利”单位进行分析,我都懒得去掰扯你这无聊的文章了  -----------------------------------  作者:ClearBBQ 回复日期: 12:16:44        终极原因,人民币不可信赖        ——确实是这么回事。         本文实际也暗示了解决这一局面的唯一方法:         货币当局独立!!         可以成立类似于美联储的半民间半官方的独立货币机构,剥离政府的印钞权。  ===========================================================  
    誓死反击楼主这个垃圾枪手,畜生。        整体来说外贸行业都不会很乐观了。         整体来说外贸行业都不会很乐观了。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做的人就越来越多。        我不认可所谓的接单高手。外贸不是个高技术门槛的行业。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等等成本越来越高。产业朝低成本国家转移是趋势。        人民币以后还会继续升值的。这是大趋势。              说实话,前些年让外贸火暴,真是祸害世界,祸害中国自己。让一些农民老板和垃圾素质的外贸业务员发财,然后导致国内房价高涨、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环境污染。这是不正常的。  
    哥接触了2个行业,信息安全,期货。      认为:      在信息安全领域有创新的人才,期货能够赚大钱的人(几乎是千分之1)。这些人,是真的人才。      那些做外贸的垃圾素质人能够发财,导致输入性通货膨胀,真是中国的悲哀。      自从哥攻克了期货。      觉得探讨毕业于985,211之类的是多么的幼稚。      攻克期货,才知道什么是智商,什么是逻辑思维,天才需要的发散思维。          哥,有时候也“阴暗”。希望高科技升级堵住一般智商的人发财的路,进而去找腐败份子算帐,把矛盾对准到腐败份子头上,要求体制改革。      哥希望发生的事情正在发生。确实外贸现在很不好作了。      
     中国现在汇率问题上是既不要脸,又损人害己。      企图靠出口来稳定腐朽的体系。是不可行的。是必将失败的。    看哥的另外一篇帖子。    
    谈谈腐败份子和沿海低级产业的悲哀前途。        作者:666gege 提交日期: 12:00:00 访问:1426 回复:19
    ???    这是我在2008年中发表的文章。我修改修改,再次转发一下。希望能够启发高层。    ?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                    逐渐推进政治改革,启动内需。形成以内需为主推动力的体内经济循环发展模式。                    现行以出口为主的经济驱动模式必将扭转。贸易顺差过大,必然导致中国国内的严重通货膨胀。如果为了缩小顺差,而过于迅猛进口资源、能源、矿产品,必然导致此类价格的大幅度飙升。在国际炒家的策划下,资源价格大涨会导致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成为受害者。                    所谓米德冲突原理,各位可以搜索学习一下。                    中国未来将以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出口为主。以此换回资源、能源、矿产品等初级品,还有一些中国暂时没有能力制造的超高高科技产品。                    现在,成都、北京、上海、深圳、重庆、西安、南京、杭州……等城市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以成都为例,今年软件业产值将达到450亿,并且保持50%的速度增长。高科技部门出口增长迅猛,为了压缩通货膨胀,必然升值人民币,减少低端行业的出口。            也势必导致浙江、广东、福建的低级制造业倒闭或者向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势必导致更多的失业,这个失业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就像发达国家的失业率统计是很重要的,福利保障也做的好。政治也是民主的。否则失业群体就容易产生骚乱。失业群体经济条件不好,内心比较空虚,容易走极端。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情况下,很容易发生骚乱。这也是2008年发生了多起极端事件的根本原因所在。            中国想既高科技产业大量出口,又低端行业繁荣大量出口,这是不可能的。必然要导致严重通货膨胀。严重的通货膨胀实际也是中国之前多起群体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服务业再繁荣也不可能达到低级工厂的就业容纳能力。因此,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不可解决的矛盾,发达国家也是如此。我把它命为经济学的“本帅冲突”。            中国正在朝这条路上走,所谓经济决定政治。任何人要阻挡这个潮流都是愚蠢的,也是不可能的。                    我朋友的父亲是四川某州副州长,朋友她可以帮我忙。但是我不想加入公务员队伍。因为根据我的分析,公务员的好日子基本要到头了。发达国家基本是一流人才在做高科技行业创业。                    其实,这个产业升级的过程的好处是明显:    1,推进民主进程    2,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消耗    3,内陆的科技中心城市崛起,如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长沙等。沿海的低级工厂倒闭。缩小区域差距。    4,增强真正的综合国力    5,推进自主创新    等等。                  因此,中国如今实际走上了矛盾之路。汇率调整合理,低级工厂倒闭,矛头对准腐败份子。        如果不调整汇率,继续通货膨胀,继续高房价。矛头依然会对准腐败份子。    
  现在来看,高层继续做大低级产业,继续做大广州的专业外向出口为主的批发市场。        房价是不可能降低下来的。通货膨胀抬头。        因吃不起饭引发的极端事件还会继续增加。               作者:666gege 回复日期: 12:13:48 
        腐败分子,主流“经济学家”选择了继续保持低汇率,继续做大低级产业。        国内流动性过剩,必然再次严重通货膨胀,必然房价高涨。        虽然有足够多的税金奢侈享受,房产升值。但中国还没有财力来给底层好的福利。        因此,因为通货膨胀,吃不起饭,引发的群体事件会继续增加。      2009年上半年末,外汇储备资产较上年末增加了1856亿美元,达到21316亿美元。            当外汇初步超过30000亿美圆的时候,国内通货膨胀和房价将更加惊人。  
  哥说过:        2012年后中国将进入动荡期,引起动荡的将不是月收入5000的装修工人。        而是本只有民工智商的扩招后的每年毕业700万的大学生。  
  攻克期货,才知道什么是智商,什么是逻辑思维,天才需要的发散思维。  -------  大哥您好,我这两天一直苦恼于对于那些Re属于非均值回归,未来波动率如何在c99.9%水平下的刻画接近于实际值的问题,能指教指教否?GARCH别跟我提了。你既然是期货高手,一定知道这个很重要,直接影响你的头寸控制防止被暴或者强行平仓。
  作者:antimicro3 回复日期: 12:44:07 
    作者:hrhyhb 回复日期: 12:32:07                    楼主能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或反驳一下吗?                          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还是不对路——恶贯满盈的8000亿出口退税        ——我想本文已经给了解释了。         8000亿的退税换几百亿美元的顺差,绝对不是为了某些网友所说的“就业”。因为这个数字,把那些出口企业工人养起来都没问题了。     只能解释为对外汇的异乎寻常的渴求。    -------------------------------------------------------      那你觉得合理吗?我觉得不合理。真是内需导向的话应补帖的是国内消费者,他们的消费也能企业工人养起来      “再说8000亿退税之后,中国产生的贸易顺差,基本上会被中国央行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以达到贸易平衡,换句话说,中国补贴外国人购买中国的商品,然后把产生的收益又借给外国人,维持了美国的零利率。”  
  作者:666gege 回复日期: 12:53:34 
    哥说过:            2012年后中国将进入动荡期,引起动荡的将不是月收入5000的装修工人。            而是本只有民工智商的扩招后的每年毕业700万的大学生。      当说:不怕,自古书呆子早反,没有成功案例。
  666好像没搞清楚制造业和你说的高科技产业的产值以及出口值比例。1增长100%也就是2,10000增长1%就是100了。因为高科技行业发展迅速,所以就通货膨胀啦?
  白云,你是统计玩的不错,可是关系都没搞清楚就在那儿玩回归。学好经济再说吧。
  hrh,请先搞清楚出口退税的组成再说什么全民补贴外国投资者。所谓退税退税,那个退税本来就是预先缴的增值税。要是这块没消费掉,增值税那是不存在的事儿啊。
  摘录一篇文章的典型章节:    CHN(巨大顺差)V.S USA(巨大逆差)      1.促使当前中国贸易顺差迅猛增长的原因    一是经济全球化为这一结果提供了基本条件。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当今各国的经济比以往联系得更加紧密,商品和服务越来越更自由地在国与国之间流动,这必然为推动刚刚加入世贸体系的我国贸易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可能和条件。    二是我们的供给能力比较强。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增长,国内投资的较快增长,以及国际分工带来的外国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我国的生产能力已经是大大增强,而且形成了较强的产业链,更重要的是,形成这一生产能力的,正是国际上短缺的或者是不愿意经营的加工贸易,目前占我国出口比重已达60%,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三是国际市场对中国生产的商品需求比较大。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劳动密集型仍是我国目前生产的基本特征,而与我国贸易量最大的欧盟、美国、日本等都是以技术含量较高的经济结构为特征,与我国经济有着较强的互补性,同时这三个地区和国家经济总量占世界大约75%左右,自然决定了国际市场对我国生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也比较大。       
四是我国生产成本比较低,决定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国际组织数据测算,目前我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3%,亚洲四小龙的5%-6%,亚洲四小虎的50%左右。许多人认为这是我国产品包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我并不这样认为。我国外贸出口的多是两头在外的行业企业,生产销售在外,仅仅加工在中国,没有多少核心技术,跟外国公司谈判没有优势地位可言,加工费当然低的可以。   
五是近几年来世界经济增长比较快,由于经济增长比较快,相应来说盘子就比较大,本来贸易顺差可能没有这么多,但是由于世界经济总量很大,相应也放大了贸易顺差的量。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影响,未来中国保持贸易顺差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待续      
  露个脸,  鉴于如此严重的形式建议如下:  一、国务院整体外包  二、有条件的赶快移民  不对之处,请前辈见谅!
  作者:白云天际飞    恩,高层的猪和你想法一样。    但是,你想想,700万民工智商的大学生,他们本来是民工,混混。战斗力不可小视。    
  2.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      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国会贸易赤字调查委员会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一个关于贸易逆差成因的调查报告。在他们看来,其成因主要在于美国与其它国家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诸如:其他国家非关税壁垒;外国商品对美国的倾销;外国政府对本国公司的补贴;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生产条件以及美国本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消失等。不过,报告更多地是强调外部因素。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93)强调财政赤字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决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孪生赤字假说”:在巨额财政赤字背景下,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不会为财政赤字中小企业融资,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美元升值,从而产生了贸易逆差。      这一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很有说服力,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又与贸易赤字一样逐年扩大,2003财年达3750亿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亿美元,而2005年预计将达到5210亿美元的最高记录。但是,这难以完全解释美国巨额逆差,因为年财政赤字在大幅度扩大,但贸易赤字却在缩小;年财政赤字逐年缩小,1998年开始出现“扭亏为盈”,2000年更是出现2370亿美元的高额盈余,但贸易赤字却在逐年扩大。即便考虑“时滞”因素,亦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巨额逆差。      也有一些学者强调中国因素在美国当前巨额贸易逆差中的作用,但更多的学者从经济繁荣与旺盛的社会总需求来分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这一观点亦得到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肯定。      在宏观经济体系之中,一国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逆差,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顺差。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皆因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总需求过于旺盛。或者说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症结是总支出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当前,美国总消费约占GDP的82%,而总储蓄率又非常之低,经济系统中内生出强大的进口需求。从美国进口商品的类别来看,美国进口增长的也主要表现为消费品进口的快速增长。2002年消费品的进口比1994年增长了107.3%。从实证研究来看,美国学者斯特芬和克穆一通过对年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繁荣至少能解释32%的贸易逆差。      在我们看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旺盛的社会总需求,从而巨额贸易逆差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
  这典型章节完全忽视了汇率会随着竞争力提高上升的基本调解作用啊。
  典型的垃圾文
  我记得  郎咸平曾经说过  日本是如何被打压的  好象和现在的中国的处境差不多  也是那些欧洲国家强烈要求提高汇率  日本顺从了  日本的汇率上升了  然后被早已潜伏在日本的日奸  利用汇率差狂捞一笔  于是日本出现了失去的十年  联想现在  我国好象也被要求提高汇率  历史何其惊人相似  其实就算我国是第二大全球经济体  我们的幸福感有多少呢  
  秀才遇着冰
  财政赤字就是政府入不敷出了,这么简单,有什么好讨论的。贸易赤字就是花太多,要不是以前有家底儿,就负资产了。要不是中国肯廉价借给美国钱,美国想花钱也不能够啊。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那发多了也得贬值啊。
  看起来都挺聪明的,阶段论和国情论是个关键,其次,执政论,再次,民主论。
  学习中,
  郎咸平根本不懂宏观经济,别拿他的垃圾理论来说事儿。  日本就是当年欠债太多,然后政府顶下来了民间欠款。然后这么多年就一直由政府加税补窟窿挤兑民间消费。钱没还完呐,当然是持续衰退了。
  作者:benzhuzhu__ 回复日期: 13:02:37 
    白云,你是统计玩的不错,可是关系都没搞清楚就在那儿玩回归。学好经济再说吧。      他说主要原因是那两个,看是否存在互为引导关系,如果是,部分支持楼主观点;如果不是,至少楼主的提法存在漏洞;实症很重要(当然前提是数据的相对正确和样本量足够大)。    他提出问题,必须要有东西支持他的观点啊。比如有人提出球体体积=Pi*4/3*(R^3),至少要给出过程啊?
  长见识。
  哈哈,还是老蒋说的好,不过据说不可考证,“反腐败亡国,不反腐败亡党”,现有的体制架构下,微调根本不解决问题,实质上的转型,会触动太多的利益,好比孔家这样的。    ------这位的话有道理,很清醒。
  我到觉得700毕业大学生有潜力,如果找不到工作的话。  要相信现在的大学生都不是完全被洗脑的,都在上网接触各种信息,而且部分是上天涯的愤愤,生活所迫嘛,跳起来咬一口还是必须的。
  作者:hrhyhb 回复日期: 12:57:22 
    作者:antimicro3 回复日期: 12:44:07        作者:hrhyhb 回复日期: 12:32:07          楼主能对这篇文章进行解读或反驳一下吗?                 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还是不对路——恶贯满盈的8000亿出口退税            ——我想本文已经给了解释了。             8000亿的退税换几百亿美元的顺差,绝对不是为了某些网友所说的“就业”。因为这个数字,把那些出口企业工人养起来都没问题了。       只能解释为对外汇的异乎寻常的渴求。        -------------------------------------------------------        那你觉得合理吗?我觉得不合理。真是内需导向的话应补帖的是国内消费者,他们的消费也能企业工人养起来            “再说8000亿退税之后,中国产生的贸易顺差,基本上会被中国央行用来购买美国国债!以达到贸易平衡,换句话说,中国补贴外国人购买中国的商品,然后把产生的收益又借给外国人,维持了美国的零利率。”    ——当然不合理,但目前却是无解的。    
否则,一夜之间通胀400%,你能接受么?!    
按照央行的货币发行量,中国的年通胀率不可能低于20%。但朱镕基上台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的手段回收流动性,制造了十几年的低通胀甚至通缩。十几年累积的结果,一夜释放的话,起码400%的通胀率,足以造成破坏性的社会动荡。  
目前的问题是人民币相对于实物和劳动力,严重高估。而政府有赖于此来维持政府的高成本运行。
  作者:benzhuzhu__ 回复日期: 13:08:35 
    这典型章节完全忽视了汇率会随着竞争力提高上升的基本调解作用啊。          00000000000    兄台,那个理论我也拜读过;有没可能这样打个比方??就中国来说:    中国=全球  中国央行=美联储;  人民币=美元    1978年-2009年,中国自己纵向比较,竞争力总体是否上升的?如果是,国内,人民币与一揽子大宗商品比,比例变化方向如何?这个比例能否变相的等同于对大宗商品的“汇率”??  
  我朋友的父亲是四川某州副州长,朋友她可以帮我忙。但是我不想加入公务员队伍。因为根据我的分析,公务员的好日子基本要到头了。发达国家基本是一流人才在做高科技行业创业。            ==========政府在改革吗?听到什么了吗?是个屁吧。别想着多动听。  
我看阅兵的时候总觉得武器不是保卫人民的,对,是保卫国家的。  
还有你也用不着看不起扩招的大学生。
  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还不能完全体现市场供求关系,是受管制的。
  没有意义,人民币就是跟着美元的,虽然近年随着市场力量的推动有了些变化,但是还是非常受限于政治稳定需要的。
  呵呵,假定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国外一揽子货币未来保持在6.3附近震荡死活不肯升或者甚至贬值的话,除非实际汇率不变,否则,国内各种资产价格涨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有疯子赌博未来3年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国外一揽子货币未来保持稳定,以及实际汇率上升的话,能否可以说,在国内大可以去投机大宗商品以及各种资产??
            牛!          
  一个问题:    1.人民币对内升(贬)值速率?  2.人民币对外升(贬)值速率?  3.经常项目下变动速率?  3.资本项目下变动速率?    一国货币对内贬,对外升在某个时间跨度是否是国际社会常态?如果是,为什么;如果不是,又为什么会导致失衡?如何扭转?  
  我对短期人民币汇率不做评价。很多时候经济都是扭曲的,可能能扭曲很多年。这些导致经济扭曲的东西能否消失,都不是普通人可以决定的。日本如果只是考虑竞争力,日元之前不应该低成那个样子,但是就是因为套利,他就是保持那么低的利率那么多年。宏观经济中的短期也可能保持很长时间,而长期说上百年也不奇怪,所以很难讲。
  呵呵,楼主这篇文章应发在政治版,可惜全国都好像没这个版。    楼主的提出的问题我也曾考虑过,结论和楼主一样,即人民币本质上不是信用货币。对政府来说,外汇相当于硬通货,才是真金白银。    楼主提出的货币独立性,这不是个经济问题,而是个政治问题,所以可以说无解。
  说到底  就是因为内需不足    贫民和老百姓兜里没钱,国内物质资源无法在国内消化掉,继而靠出口解决问题,物质出口了,外汇进来了,贸易顺差了。  物质是全社会的物质,换来的外汇只被极少数人占有。    说的不好望拍砖
  经济上升期,很容易出现一国货币对内贬值,也就是通货膨胀的情况。,而至于对外升值,可以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比外国迅速,上升的更快。
  搜索了下,新华去年有篇文章:          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解析  日 09:10:52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      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和外部失衡所导致的一个阶段性表现。防止人民币对内贬值速度的加快,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加速。    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对内贬值     
自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屡创新高,升值幅度逐渐加快。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到今年的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经突破7.0的关口,再创汇改以来新高。     
在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同时,国内物价水平和资产价格也出现了一个较快的上升势头。2007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上涨4.8%,涨幅高出个百分点,也远超政府确定的全年3%的涨幅。进入2008年以来,受春节和雪灾等因素影响,物价水平上涨趋势被进一步强化,一月份CPI同比上涨7.1%,二月份则同比上涨8.7%,三月份上涨8.3%,一季度CPI上涨8%,上涨势头令人担忧。     
人民币汇率体现的是人民币的对外比价关系,而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和资产价格上涨则是体现了人民币对国内商品和服务以及金融资产的比价关系。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民币一方面对外升值,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不断增强;另一方面却在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日趋下降,出现了所谓的对内贬值呢?应该说,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并存是我国经济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并存的重要表现,这二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            
  影响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因素     
在理论上,影响汇率的因素可能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相对利率、总供给、总需求、国际收支、外汇储备、财政赤字、投机活动以及市场预期等等。就近段时期人民币对美元的加速升值来说,其主要原因包括国内经济快速增长与美国经济呈现衰退趋势的落差,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和巨额外汇储备,以及国内利率水平不断提高和加息预期的强化。     
经济增长是影响汇率变化的根本因素。自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的水平以上,但在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基本维持了一个固定的汇率,从而积攒了较大的升值压力。汇率一旦放开,人民币对外升值不可避免。2007年我国GDP达到24.95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1.9%,增幅高于年年均10.6%的水平。而反观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在进入2007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出现了较大的下滑。2007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仅增长0.6%,增幅远低于第三季度的4.9%,其他一系列经济数据包括就业、工厂订货、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指数等也显示美国经济正在进一步下滑。在这种背景下,人民币升值速度无疑会不断加快。     
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对汇率的影响。国际收支状况是决定汇率趋势的主导因素。一般情况下,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国际收支顺差则引起本币升值,外币贬值。我国自1994年以来,国际收支始终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人民币长期积攒的升值压力不容小觑。尽管顺差增速从2007年一季度开始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但全年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规模仍然达到2622亿美元,较2006年增加847亿美元。在贸易顺差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也在不断增长,到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达1.5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3.32%,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因为外汇占款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又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     
利率上升与预期强化对汇率的影响。按照一般的逻辑,利率下降,国内资本流出;利率上升,国外资本流入。这种由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动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一种主要方式,资本流动将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进入2007年以来,我国多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则连续下调基准利率,从而导致内外利差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趋势被进一步强化。此外,外汇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的判断、市场交易人员心理预期以及交易者自身对市场走势的预测都是影响汇率短期波动的重要因素。受国内较高物价水平的影响,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上调利率。在这种预期被不断证实的条件下,加上受资产价格上涨的吸引,国际游资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的速度和规模都进一步提高,促使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     
  致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根源     
就人民币对内贬值来说,目前国内物价水平上涨还主要是针对食品而言,这其中存在一个结构性的问题。比如在2007年消费价格上涨的4.8个百分点中,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4.0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的影响为0.6个百分点,其它商品与服务的影响为0.2个百分点。在今年二月份CPI高达8.7%的增幅上,拉动其上涨的主要动力仍然是食品价格,食品涨价对CPI增长的贡献达到80%以上。当然,除了结构性问题之外,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和资产价格上涨所造成的人民币对内贬值也有其客观必然性。这其中既有国际因素影响,又有国内经济不均衡的现实原因,如全球流动性过剩、部分农产品主产国减产、石油价格高涨、人民币升值、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等。     
首先,我国物价水平近段时期的上涨并不是个别的偶然现象,而是在各国均出现不同程度通货膨胀环境下的自然反应。2007年以来,国际原油、粮食、大豆、食用植物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度攀升,导致世界各国不同程度出现通货膨胀。2007年全年美国消费价格上涨4.1%,创下自1990年以来的最大涨幅。欧元区通胀率最近几个月接连攀升,今年一月份通货膨胀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由去年十二月份的3.1%进一步上升至3.2%,是1999年欧元启动以来的最高纪录。其他如俄罗斯、韩国、巴西等国家物价涨幅多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通货膨胀压力显著。在经济全球化和各国经济往来日益加强的背景下,通货膨胀在各国之间传播和转移是一种自然现象。     
其次,原油价格高涨容易引发输入型通货膨胀。近段时期以来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四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110美元关口。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仍决定维持目前的原油产量不变,市场普遍预计国际油价还将进一步上扬。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工业原料,原油价格波动不仅会影响下游所有产业的利润,同时还将带动各种产品价格的波动。原油价格的上涨必然引起与原油相关产品的价格上涨,导致国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直接给交通运输、冶金、渔业、轻工、石化、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程度不同的影响。这些产业因油价上升抬高的生产成本如果转嫁给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必然会提高物价水平,增加居民的消费支出。据测算,油价因素占我国国内整个物价指数(CPI)比重约在5%,如果成品油价格上调10%,将拉动物价上涨0.5个百分点。     
再次,通货膨胀作为一种货币现象,与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是国际收支失衡和外汇储备激增导致货币供应量增长被动加速。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不断增加,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人民银行被迫通过各种手段回收市场上过多的外汇,但这反过来又增加了货币供应量。二是人民币升值对通货膨胀的推动作用。金融理论一般认为本币升值可以降低本国通货膨胀率,但在实践中它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升值的预期以及预期的不断实现导致国际资本快速流入,货币供应量被动增长,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物价上涨。三是信贷膨胀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2007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8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2006年高出1.9个百分点,比2007年初增加了3.9万亿元。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扩张的信贷规模变成消费和投资需求,进而推动了价格水平上涨。     
  应对之策     
总而言之,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内部和外部失衡所导致的一个阶段性表现。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控制物价上涨速度,防止人民币对内贬值速度的加快,这也有助于抑制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加速。鉴于当前物价上涨的结构性原因,一方面要多渠道增加国内市场粮食、猪肉等食品的供应,增加财政对低收入群体和种粮、养猪农民的补贴。通过调整进出口政策,在保证国内正常需求的条件下,适当控制粮食出口总量、增加进口,扩大国内市场供给,提高国内粮食、猪肉等食品的自给率。另一方面要完善市场供需信息发布制度,稳定消费者的通货膨胀预期。建立重要商品供应和储备的预警系统,并将信息及时对外公开发布,消除消费者的恐慌情绪。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在稳定价格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控制贷款规模、丰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汇率等价格工具的协调配合实现对物价水平的有效控制。 (王朝阳/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何德旭/湖北经济学院)            以上是王朝阳,何德旭观点;    
  为什么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不说那么多经济术语,粗鄙的理解就是中国政府对外信用度增加,对内信用度降低——很微妙吧:)
  ——当然不合理,但目前却是无解的。         否则,一夜之间通胀400%,你能接受么?!         按照央行的货币发行量,中国的年通胀率不可能低于20%。但朱镕基上台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的手段回收流动性,制造了十几年的低通胀甚至通缩。十几年累积的结果,一夜释放的话,起码400%的通胀率,足以造成破坏性的社会动荡。          目前的问题是人民币相对于实物和劳动力,严重高估。而政府有赖于此来维持政府的高成本运行。  =============楼主这段话确实道出了中国的经济本质。无解。    另外,楼主,能不能推荐几本货币银行学比较好的入门书啊??我很感兴趣…………    另外,弱弱的问一下,你是不是“某马甲”啊?
  内需不足是个伪问题,或者说是个浮在表面的现象。“内需不足”本身是这种政治经济结构的选择。
  作者:PSA30 回复日期: 14:14:33 
    为什么对外升值对内贬值,不说那么多经济术语,粗鄙的理解就是中国政府对外信用度增加,对内信用度降低——很微妙吧:)  00      经你这么一说,我真担心哪天老外抛人民币,买美元啊,虽然我国美金不少,还是有点怕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不知道到时一个鸡蛋会不会翻几翻啊?
  作者:666gege 回复日期: 12:53:34        哥说过:  ======================================    此哥不寂寞  
  这篇文章的结尾说的什么控制,扩大,我一看就觉得是用计划的思路考虑问题。控制价格上涨,如何控制呢?就是国家出政策,给补贴吗?扩大生产,本来价格涨了,不用你招呼,大家也知道要多养点儿好挣钱啊。现在因为你补贴了,本来不敢的也开始养了,计划上的更是赶紧多养一些。结果也就很容易想象,本来是通货膨胀,这下就供大于求,通货紧缩了。于是大家再疯狂减产,迎接下一轮的通货膨胀。削峰填谷的计划,反而刺激出了更大幅度的波动。    根据我的理论,通货膨胀是很难控制的,也是正常的一种市场表现。货币发行量是会对通货膨胀率有影响的,但是即使发行量基本符合社会发展需要,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也是会周期性交替出现的。
  万一某天某人打个哈欠,一不小心资本项下帐户对外放开,这么庞大的外汇储备,那不玩完了?果真如此,上海房价格还真有翻倍可能哦。
  lz本末倒置。首先是就业的需要,使得出口刚性,全球资源(包括资本技术人力等)禀赋,使得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很大。然后人民币发行内生与顺差。货币供应本身不是完全独立的调整力量。纯货币学派的思路,在现实中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操作。看看金融危机就知道了。你以为世界是设计好了然后让你来独立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吗?在生产和消费都极端落后的情况下,货币学派只能回到金本位,也避免不了通货膨胀。用一种手段调节经济,而不顾及当下发展的主要矛盾,简直是懒汉哲学。
  此文写的不错 不过内外收支都平衡不可能
  M2/GDP,比例是否属于正常区间?
  胡说八道,中国哪有十几年的通缩。
  先回再看
  作者:白云天际飞 回复日期: 14:38:10 
    M2/GDP,比例是否属于正常区间?    ——中国的M2是不正常的,原因在于银行放贷受制于国家指令,其他融资渠道缺乏。  
因而货币的乘数效应偏低。    
考察货币发行量,当以央行资产负债表为主要依据。  
  看名义GDP和实际GDP之间的差距就可以部分反应货币发行是否过量。
  而这个差距其实就是通货膨胀率。
  懂了,总之一句话,“人民币贬值是必然的,升值只是暂时的虚幻的”
  作者:benzhuzhu__ 回复日期: 14:47:33 
    看名义GDP和实际GDP之间的差距就可以部分反应货币发行是否过量。       作者:benzhuzhu__ 回复日期: 14:48:25 
    而这个差距其实就是通货膨胀率。    ——这个差距是通货膨胀率不错,但不足以说明发行的过量程度。    
因为政府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暂时“回收过量的流动性”,降低货币流通速度,从而暂时遏制通货膨胀。
  真深奥啊。经济系统真可以和人的机体和运做相比较了。顺便说一下,人体是一个开放体系,能否用热力学中熵增加(或减少)的概念应用在经济学研究中。    比如:一个完全(或者几乎完全)封闭的国家,熵值不断增加(向无序发展),最后崩溃,然后被动开放??  
  发行货币也必须有竞争,越保值的货币越受到承认,使用的人越多。现在各国货币都是独家垄断的,当然是想怎么鱼肉百姓怎么鱼肉百姓。不过有些国家的民主监督好点,鱼肉的少点。
  天涯的各位高手跟西西河的陈经差距太大了!
  这个差距不完全是通货膨胀率,只是通货膨胀率的一部分,通货膨胀率的另一部分则是不可避免的正常周期性变化。
  我对熵这块理论了解的不多。
  记号 慢慢学习 对经济不懂
  电脑边刚好摆着无机和分析化学,里面有热力学定律中关于熵的描述,随便问问。
  我不是太懂金融,不过我有两点疑问:一、贸易顺差 跟我们的经济结构有关,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出口的,内需很少,国家政策不鼓励内需,很多地方政府的高成本的税收及其他管制成本,让商家提供内需,靠内需赚钱不太容易。这个刚开始顺差的时候估计政府还是很乐意的,只是政府也没想到,很多商家看到跟外国人打交道这么挣钱,结果把国内的矿产、资源、人力等都耗掉了,结果还是比卖给国内赚钱的,这种结果政府也没料到,非但没料到,政府自身也没能力去控制。政府还没认识到是自身的管制和垄断太过造成的,很多民营企业宁愿去外国赚钱也不去内地经商的原因;二、关于人民币该不该贬值我认为跟人民币发行过多关系不大,关键看本国的通胀水平跟经济承受能力相不相符。人民币该不该贬值还是升值应该跟两国之间的贸易直接相关吧。另外,人民币该升值还是该贬值,跟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前景直接相关。如果中国经济就此走下坡路,那么人民币在国际上就成了垃圾了。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人民币在香港自由兑换一来,貌似截止到9月份才兑出去了5000万元,简直就是毛毛雨啊。人民币不是很强势吗?为什么才兑换出去这么点呢,如果外国人多兑换点,我们也可以印钞票换他们的物品啊。呵呵,管制太过。政府的管制太过,如不放开管制,金融中心那是奢望。感觉,楼主的理论有点不对劲。
  我不是太懂金融,不过我有两点疑问:一、贸易顺差 跟我们的经济结构有关,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出口的,内需很少,国家政策不鼓励内需,很多地方政府的高成本的税收及其他管制成本,让商家提供内需,靠内需赚钱不太容易。这个刚开始顺差的时候估计政府还是很乐意的,只是政府也没想到,很多商家看到跟外国人打交道这么挣钱,结果把国内的矿产、资源、人力等都耗掉了,结果还是比卖给国内赚钱的,这种结果政府也没料到,非但没料到,政府自身也没能力去控制。政府还没认识到是自身的管制和垄断太过造成的,很多民营企业宁愿去外国赚钱也不去内地经商的原因;二、关于人民币该不该贬值我认为跟人民币发行过多关系不大,关键看本国的通胀水平跟经济承受能力相不相符。人民币该不该贬值还是升值应该跟两国之间的贸易直接相关吧。另外,人民币该升值还是该贬值,跟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前景直接相关。如果中国经济就此走下坡路,那么人民币在国际上就成了垃圾了。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人民币在香港自由兑换一来,貌似截止到9月份才兑出去了5000万元,简直就是毛毛雨啊。人民币不是很强势吗?为什么才兑换出去这么点呢,如果外国人多兑换点,我们也可以印钞票换他们的物品啊。呵呵,管制太过。政府的管制太过,如不放开管制,金融中心那是奢望。感觉,楼主的理论有点不对劲。
  我不是太懂金融,不过我有两点疑问:一、贸易顺差 跟我们的经济结构有关,我们的产品主要是出口的,内需很少,国家政策不鼓励内需,很多地方政府的高成本的税收及其他管制成本,让商家提供内需,靠内需赚钱不太容易。这个刚开始顺差的时候估计政府还是很乐意的,只是政府也没想到,很多商家看到跟外国人打交道这么挣钱,结果把国内的矿产、资源、人力等都耗掉了,结果还是比卖给国内赚钱的,这种结果政府也没料到,非但没料到,政府自身也没能力去控制。政府还没认识到是自身的管制和垄断太过造成的,很多民营企业宁愿去外国赚钱也不去内地经商的原因;二、关于人民币该不该贬值我认为跟人民币发行过多关系不大,关键看本国的通胀水平跟经济承受能力相不相符。人民币该不该贬值还是升值应该跟两国之间的贸易直接相关吧。另外,人民币该升值还是该贬值,跟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前景直接相关。如果中国经济就此走下坡路,那么人民币在国际上就成了垃圾了。三、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人民币在香港自由兑换一来,貌似截止到9月份才兑出去了5000万元,简直就是毛毛雨啊。人民币不是很强势吗?为什么才兑换出去这么点呢,如果外国人多兑换点,我们也可以印钞票换他们的物品啊。呵呵,管制太过。政府的管制太过,如不放开管制,金融中心那是奢望。感觉,楼主的理论有点不对劲。
  天涯版主,这个也叫头条啊
  领教各位的观点了。    楼主观点对不对现在看来是次要的,关键是各位板油的热烈讨论。
  发了一条,跳出来三条,天涯又发飚了!
  发了一条,跳出来三条,天涯又发飚了
  微观方面可能还有一点因数也要考虑进去(虽然可能占比较少):    我们浙江那边的企业特别民营企业,因为国内贸易中,信用问题,三角债或者坏帐问题比较多,有时候宁愿比国内低很多的价格出口出去,或许是无奈吧?至少我们那的人很多是这么想的。    还有,市场单一风险也比较大,铺垫好国外市场,国内市场不好的时候,立刻可以转向国外市场。    
  作者:白云天际飞 回复日期: 14:55:57 
    真深奥啊。经济系统真可以和人的机体和运做相比较了。顺便说一下,人体是一个开放体系,能否用热力学中熵增加(或减少)的概念应用在经济学研究中。        比如:一个完全(或者几乎完全)封闭的国家,熵值不断增加(向无序发展),最后崩溃,然后被动开放??  ==========================  我觉得熵和物质,能量这些超级抽象的哲学概念一样,当然可以用于一切事物,可它离现实遥远得就象太阳系和银河系一样,没什么实际意义.    一个人为什么要吃东西,熵理论解释:食物是负熵,人吃东西就是吃进了负熵,所以抵消了自身的熵增.我靠..这有什么意义?        
  这个我之前提到了,就是指国内的软环境。软环境差,效率低,内耗多。
  我用关键词&Entropy&
&Macroeconomic System&在google下搜索了下,还真搞交叉学科的,等会我搞篇上来大家看看
  留名 学习
  开着宝马偷红苕:    哈哈,比如朝鲜!看来要崩的可能性很大,如果不改革开放的话!
  再次学习
  拓宽个知识面,原作者文章对不对不知道,有没实用性我不知道啊!顺便替google做下广告:自从有了google,要什么有什么!
     中国为了获取顺差,不惜污染环境、消耗资源、压低人工、补贴出口,让一般人无法理解。     但实际上,这是有非常无奈的原因的。      -----------------------    这是国内发展越来越畸形的原因,因为那些企业没有技术,又舍不得花钱研发技术,所以老是买国外廉价的落后技术然后靠着很专制的背景剥削很无奈的群体肥硕起来他们的资本,然后在GDP上画上看起来很旺盛的一笔。
  请问,这是什么水平的人写出来的文章还有不少人叫好????  
首先,开篇就错。中国的政治不稳定,这世界上还有政治稳定的国家吗?这个理由实在是站不住脚!    
另外,我国的贸易顺差并不是我们刻意追求的结果,你怎么能把这个当做结果然后再去找原因呢?缘木求鱼能修成正果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以其强大的实力早就已经将世界经济版图瓜分完毕,中国要想崛起,必须走依靠出口这么一条路,新加坡,韩国,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崛起正是这么做的。所以用出口换资金,换技术是唯一的出路。那么这样做的必然后果当然是巨额的贸易顺差了。你怎么会从货币银行学,用资本追逐利润的理由来解释?居然还扯淡扯到央行头上了,你把我们国家的银行人格化了资本家的代名词。搞得它们天生就跟中国人民作对似的,好像它们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似的?请问,如果它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那就请问这些个银行是哪个牛B人开的?  
这么烂的文章怎么上的头条?简单的用货币银行学来解释中国崛起的奇迹,别忘了,我们是靠马克思主义发家的,你用老外的那一套能解释得通吗?西方经济学本身就是千疮百孔的东西,假设无数,没几样靠谱的,同学,学归学,别忘了联系实际,也别忘记了自己姓什么。
  熵与经济学方面联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down这篇word文档,共22页:    ---THE ENTROPY ESTIM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SECTORAL LINKAGES OF THE TURKISH
ECONOMY BASED ON THE LEONTIEF INPUT/OUPUT MODEL      
  什么东西都不要一概而论,这是一个很长远的问题,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问题。谁愿意这样做呢,我们大家只有一起努力才OK
  这么烂的文章怎么上的头条?简单的用货币银行学来解释中国崛起的奇迹,别忘了,我们是靠马克思主义发家的,你用老外的那一套能解释得通吗?西方经济学本身就是千疮百孔的东西,假设无数,没几样靠谱的,同学,学归学,别忘了联系实际,也别忘记了自己姓什么。        马克思是中国人?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养老金入不敷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