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佛教是不是迷信搞成迷信

净土法门:一位居士学佛学成神经了,为什么现代的佛教成了迷信?--学佛网
&净土法门:一位居士学佛学成神经了,为什么现代的佛教成了迷信?
发布:清净乃空&[ &]&& 日期: 12:02:00&&
问:下面他又问,近日遇到一位精神有问题的居士,学佛学成神经了。为什么现代的佛教成了迷信?即使在学习您的教诲的道场,我也看到很多迷信的信众。这些事例让我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答:你提出这个问题来,我希望你先看看我有一本小册子叫「认识佛教」,你把这个小册子多看几遍,也许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现在不但是佛教,很多宗教都不例外,我们在讲席里面常常提到的,重形式而不重实质,这是问题发生真正的原因。你要断疑生信,你不要看形式上的佛教,看形式上的佛教一定会退心,你看经典。学佛的人有没有依照经典的话去做,这才是核心问题,哪一个人依教奉行,那个人就成就了。学佛不能把经典落实在生活当中,那不是真修行。真修行一定把经典的理论、经典里面讲的方法、处事待人的规矩,应该怎样做一个人,这属於戒律。
所以,学佛从哪里学起?从戒律学起。古时候比我们现在好,古时候无论在家、出家,学佛一定是五年学戒。所以,我们现在提倡扎根的教育,至少要用一、两年的时间,别的都不要学,只学《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沙弥律仪》,这个叫基础。像盖房子一样,先打地基,没有地基,盖的那些楼阁都靠不住的,早晚会倒下来。所以,一定要知道从哪里做起。
问:下面他问,看到这些事例让我觉得,一个人的分辨能力是前生累积的。如果没有多生多世的累积,即使是老法师,也不能有今生这么好的机缘和成就。这样的推断是否又和「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理论矛盾?
答:不矛盾,一切都在遇缘不同。你真正遇到好老师,真正遇到个明白人,你就不会走冤枉路。没有这个缘分,那走冤枉路走得很辛苦,甚至走一辈子,都没有真正把正法找到。这种情形不仅现在有,古时候也有,所以缘比什么都重要。现在的缘实在说比古时候更多,古时候没有资讯、没有交通,所以就非常困难,受很大的限制。现在资讯发达,交通便捷,我不认识善知识,但是我在网路、在卫星上可以听到。邪正没办法辨别,古人有句话说得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多听、多看、多比较你心里就明白了。然后你就找这个善知识,你亲近他,你可以依靠他,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自己就有悟处,明白的都能够做到,你就能证果。证是什么?在日常生活当中证实你所信的、你所解的,证明一点没错误,这叫证,你真的得受用。学佛、学圣贤,改变命运的例子太多了!
问:后面还有个小题,如果我没有智慧,怎能明了因果的道理并改过迁善?如果这些智慧是前生累积的,那么能以佛法得到解脱,依然是命中注定的吗?
答:我们在讲席里面,这么多年来不断的在宣扬,佛说的,智慧、德行、才艺、相好都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你提出这些问题,我能够知道你听经听很少,我们常常讲,你都没有听到,如果你要是常常听,不可能有这个问题。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你能够放下对世出世法的执著,你就证阿罗汉,你就超越六道了;你能放下对世出世间法的分别,你就是菩萨;你再能放下妄想,就是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你本来成佛,现在还是佛。佛在大乘教里讲得太清楚、太明白了。我们想想我们的杂念还有这么多,疑问还有这么多,这叫什么?这叫业障,还是放不下,放不下继续搞轮回。哪一天放下,哪一天你就觉悟了,觉悟是一切确实是自己本有的,不是从外面求得的;外面求得是虚妄的,自己本性里头具足的才是真实的。
摘自& 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八十八)  (共一集)  
老法师主讲&  讲于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普为父母师长、历劫冤亲及一切有缘众生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南怀瑾:莫名其妙说人迷信 这种行为才叫迷信|般若讲堂|南怀瑾_凤凰佛教
南怀瑾:莫名其妙说人迷信 这种行为才叫迷信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尤其现代知识分子,一看学佛打坐信宗教的就断言为迷信。你才迷信,因为迷者不懂也,莫名其妙就说别人迷信,你本身就迷信。
佛法叫我们求正信,不是迷信。(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任何一个宗教,都是要人们信,信就进去了!甚至旁门左道的,也要你信才进得去。其他宗教也一样,信则得救,不信不得救。我说我不信。为什么?因为太不慈悲、不博爱;真仁爱、真慈悲,信者得救,不信者更要救。 那么,这种信普通叫迷信,尤其现代知识分子,一看学佛打坐信宗教的就断言为迷信。这个话不是现在才讲,几十年来我都如此告诉人家,我问他懂不懂?不懂怎么知道人家不对?你才迷信,因为迷者不懂也,莫名其妙就说别人迷信,你本身就迷信。譬如现在是科学时代,有许多人动不动就说你这个不科学。你要先问他学哪一种科学?没有学过。那你懂什么科学?这种人叫人不要迷信,就等于街上有一家原子理发店,他叫你千万别进去,当心头爆炸!他懂不懂原子?原子是个什么东西?这是跟着科学迷信的人。当然也有迷信宗教的,开个菩提店卖波罗蜜,什么叫菩提?波罗蜜是凤梨吗? 所以,宗教叫人信,本身可能是迷信;但是要人不迷信的,他自己也不见得不迷信。这都不是佛法的信,佛法叫我们求正信。 什么是正信?很难讲。譬如这里有杯茶,我喝了一口,告诉各位很烫,你们信了就是迷信,因为你们没喝过呀!没喝过怎么被我骗呢!这个就不是正信。 什么是正信?我说过这杯茶很烫,必须要你亲自拿到手喝了说烫,这个时候才叫正信。所以真正的信要证得、求证到,在没有证到以前,皆非正信。 还有,信是信这个理,真理所在。譬如拿佛法来讲,&心即是佛&,翻开大乘小乘经典都有这个道理、这句话。 大部分学佛的人,能不能信得过自己这个心呢?例如讲中国文学时提到过,唐朝一位名诗僧贯休和尚有两句诗:&禅客相逢唯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 表面上一看是开悟的诗,结果他去看一位当时开悟的大善知识。悟了道的人得了解脱,文字自然很清楚。大善知识说,你诗作得很好,我问你,你说:&此心能有几人知?&怎么样是此心?此心即是佛,怎么样是你的心?贯休答不出来了!光玩文字,没有真正开悟,没有真正证道,答不出来就是障碍!那位禅师说,你照原话问我。贯休说:&请问大师如何是此心?&禅师答:&能有几人知啊!&将就他的话打他一耳光,都是你说的嘛!自己做的诗,碰到大禅师、开悟的人就这么教育你,这个就是&开权显实&的权,佛法教育,信手拈来都对。 信要正信,真正正信进去。《华严经》佛有一句话,&信为道源功德母&,信心最重要。等于做一个人或做一番事业,对自己、对事业没有信心就垮了!如果一个人活着对自己没有信心,立刻可以死,现代心理学许多事实可以证明。所以探视一个有病的朋友,尤其危急的病,要增强他的信心。像我有许多例子,我说你一定会好的、活下去,大概他对我有点迷信,听我讲话更有作用,我说我早看到你活得很长,你寿命起码还有二十年,有信心,活下去,结果真的好起来。如果看到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怎么得这个病&&那你不是咒他早死吗?这就把他信心击垮了!生命的力量依傍信心非常大,千万注意!普通人要信心,学佛的更要信心。学佛乃至念佛也好、修禅也好,为什么大家用功不上路?老实讲,没有信心,一边阿弥陀佛,一边心里嘀咕修不修得好?许多人来跟我讲:&老师啊!你教是教,我恐怕不行哦!&我火大了!你既然不行何必来找我嘛!那不是花我时间、开我玩笑吗!找我一定行,为什么人对自己那么没信心,一边念佛一边疑惑不晓得有没有西方极乐世界?临死时不知道会不会往生?阿弥陀佛有没有把入境证开给他?没有把握! 学佛第一要信心,信心非常重要,信心成为正信,没有不成的。信的相对一面即是疑,佛法讲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人是最多心的,怀疑这样、怀疑那样,人的疑害了自己一生,学问不成功、道德不成功、做事不成功、学佛不成功,大都因为自己对自己缺乏信心。尤其一般做功夫的人,道理懂了,到了境上,哟!这个不晓得是不是?说空,有时想想觉得空很好;有时想了发抖,这个空恐怕不是空吧!很多人跑来问我,我说你这个不是空,是什么东西?空当然有大小,大空是空,小空也是空,对空还要起怀疑!你说这样笨到什么程度?这个理论都不懂,你说我空得太小。那你放大一点就是了,很简单嘛!佛法是非常简单的,之所以求证不到,就是缺乏&信&,理论上搞不清。疑的害处很大。 所以学佛要从&信&着手,用怀疑心念佛能够一心不乱吗?说一心不乱已经一心不乱了!若说有时候还有妄想,妄想没有关系,慢慢练习惯了就化得了!不要怀疑,一路下去很容易的,要有信心。我就是怕一般年轻同学,越是佛学学得好,信心越丧失,东一下、西一下,都是自己在捣乱,这个疑会害了自己。 再来,就法来讲。一般人有个最大的毛病&&好奇,总认为找个老师传一点秘诀,偷偷在耳朵边上讲一声,然后明天就成功了!人类生来就有这么一个劣根性,对自己没有信心。所以古代禅宗祖师有一些教育方法很不同,像宋朝的慈明禅师,了不起,悟了道的,就有这种教育方法。慈明禅师连佛、祖师都骂,骂到晚年嘴巴歪了!徒弟说:&师父啊丢脸啊!&慈明问:&什么事?&弟子说:&你一辈子呵佛骂祖,现在果报来了,大家都在笑你。&禅师一摸嘴:&正起来!&嘴就正了,他就有这样大的本事。我们现在中风一定吓死了,又是打针又是吃药的。有个徒弟跟着慈明禅师几十年未开悟,有一次向他辞行告假,禅师问为什么?徒弟答说跟着师父出家学佛要悟道,可是出家这么多年,师父教我做这样做那样,也没有传个法,所以没有开悟。慈明说:&你要开悟啊!来来,我告诉你。&徒弟聚精会神把耳朵凑过去,&啪&一耳光,这一耳光真把徒弟打得开悟了!你想他那个信心多具足!全副力量都在等师父秘密传法,多诚心啊!当他的诚心达到极致时,&啪&一耳光,什么念头都打光了!他就等这一下,这是禅宗的教育法,研究禅宗这些教育方法很妙的!而那徒弟以为他师父要传他密法的信心,是迷还是正呢?大家分辨看看!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陈天玄]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佛教官方微信
48小时点击排行弘一法师:致认为佛教是迷信的人
欲挽救今日之世道人心,人人皆知推崇佛法,但对于佛法而起之疑问,亦复不少。故学习佛法者,必先解释此种种疑问,然后乃能着手学习。
佛法非迷信
近来,知识分子多批评佛法谓之迷信。我辈详观各地寺庙,确有特别之习惯及通俗之仪式,又将神仙鬼怪等混入佛法之内,谓是佛法正宗。既有如此奇异之现象,也难怪他人谓佛法是迷信。但佛法本来面目则不如此,决无崇拜神仙鬼怪等事;其仪式庄严,规矩整齐,实超出他种宗教之上。又佛法能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予以正信,岂有佛法即是迷信之理?!故知他人谓佛法为迷信者,实由误会;倘能详察,自不至有此批评。
佛法非宗教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宗教。此说不然。
佛法与宗教不同,近人著作中常言之,兹不详述。应知佛法实不在宗教范围之内也。
佛法非哲学
或有人疑佛法为一种哲学。此说不然。
哲学之要求在求真理,以其理智所推测而得之某种条件,即谓为真理。其结果有一元、二元、唯心、唯物种种之说。甲以为理在此,乙以为理在彼,纷纭扰攘,相非相谤。但彼等无论如何尽力推测,总不出于错觉一途。譬如盲人摸象,其生平未曾见象之形状,因其所摸得象之一部分,即谓是为象之全体,故或摸其尾──便谓象如绳;或摸其背──便谓象如床;或摸其胸──便谓象如墙。虽因所摸处不同而感觉互异,总而言之,皆是迷惑颠倒之见而已。
若佛法则不然。譬如明眼人能亲见全象,十分清楚,与前所谓盲人摸象者迥然不同。因佛法须亲证“真如”,了无所疑,决不同哲学家之虚妄测度也。何谓“真如”之意义?真真实实,平等一如,无妄情,无偏执,离于意想分别──即是哲学家所欲探知之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义也。夫哲学家欲发明宇宙万有之真相及本体,其志诚为可嘉;但苦无方法,致罔废心力,而终不能达到耳。
佛法非违背于科学
常人以为佛法重玄想,科学重实验,遂谓佛法违背于科学。此说不然。
近代科学家持实验主义者,有两种意义:一是根据眼前之经验,彼如何,即还彼如何──毫不加以玄想。二是防经验不足恃,即用人力改进,以补通常经验之不足。
佛家之态度亦尔。彼之“戒”、“定”、“慧”三无漏学,皆是改进通常之经验。但科学之改进经验重在客观之物件,佛法之改进经验重在主观之心识。如人患目病,不良于视,科学只知多方移置其物,以求一辨;佛法则努力医治其眼,以求复明。两者虽同为实验,但在治标治本上有不同耳。
关于佛法与科学之比较,若欲详知者,乞阅上海开明书店代售之《佛法与科学之比较研究》。著者王小徐,曾留学英国,在理工专科上迭有发见,为世界学者所推重,近以其研究理工之方法,创立新理论,解释佛学,因著此书也。
佛法非厌世
常人见学佛法者多居住山林之中,与世人罕有往来,遂疑佛法为消极的、厌世的。此说不然。
学佛法者,固不应迷恋尘世,以贪求荣华富贵,但亦决非是冷淡之厌世者。因学佛法之人,皆须发“大菩提心”,以一般人之苦乐为苦乐,抱热心救世之弘愿。不唯非消极,乃是积极中之积极者。虽居住山林中,亦非贪享山林之清福,乃是修“戒”、“定”、“慧”三学,以预备将来出山救世之资具耳,与世俗青年学子在学校读书,为将来任事之准备者甚相似。
佛法非不宜于国家之兴盛
近来,爱国之青年信仰佛法者少,彼等谓:佛法传自印度,而印度因此衰亡,遂疑佛法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此说不然。
佛法实能辅助国家,令其兴盛,未尝与爱国之行动相妨碍。印度古代有最信仰佛法之国王,如阿育王、戒日王等,以信佛故,而统一、兴盛其国家。其后婆罗门等旧教复兴,佛法渐无势力,而印度国家乃随之衰亡──其明证也。
佛法非能灭种
常人见僧尼不婚不嫁,遂疑人人皆信佛法,必致灭种。此说不然。
信佛法而出家者,乃为僧尼,此实极少之数。此外大多数之在家信佛法者,仍可婚嫁如常。佛法中之僧尼与他教之牧师等相似,非是信徒皆应为牧师也。
佛法非废弃慈善事业
常人见僧尼唯知弘扬佛法,而于建立大规模之学校、医院、善堂等利益社会之事未能努力,遂疑学佛法者废弃慈善事业,此说不然。
依佛经所载,布施有二种:一曰财施,二曰法施。出家之佛徒以法施为主,故应多致力于弘扬佛法,而以余力提倡他种慈善事业。若在家之佛徒,则财施与法施并重,故在家居士多努力做种种慈善事业。近年以来,各地所发起建立之佛教学校、慈儿院、医院、善堂、修桥、造凉亭,乃至施米、施衣、施钱、施棺等事,皆时有所闻,但不如他教仗外国慈善家之财力,所经营者规模阔大耳。
佛法非是分利
近今经济学者,谓“从能生利,则人类生活发达,乃可共享幸福”。因专注重于生利,遂疑信仰佛法者,唯是分利而不生利,殊有害于人类。此说亦不免误会。
若在家人信仰佛法者,不碍于职业,士、农、工、商皆可为之。此理易明,可毋庸疑。若出家之僧尼,常人观之,似为极端分利而不生利之寄生虫,但僧尼亦何尝无事业?!僧尼之事业,即是弘法利生。倘能教化世人,增上道德,其间接、直接有真实大利益于人群者正无量矣!
佛法非说空以灭人世
常人因佛经中说“五蕴皆空”、“无常苦空”等,因疑佛法只一味说空,若信佛法者多,将来人世必因之而消灭。此说不然。
大乘佛法皆说“空”及“不空”两方面,虽有专说“空”时,其实亦含有“不空”之义。故须兼说“空”与“不空”两方面,其义乃为完足。
何谓“空”及“不空”?“空”者是无我;“不空”者是救世之事业。虽知无我,而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故“空”而“不空”;虽努力做救世之事业,而决不执著有我,故“不空”而“空”。如是真实了解,乃能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事业无有障碍也。又若能解此义,即知常人执著我相而做种种救世事业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间促,不彻底;若欲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彻底者,必须于佛法之空义十分了解。如是所做救世事业乃能圆满成就也。
故知所谓“空”者,即是异于常人所执著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做种种之事业。亦犹世间法行事,先将不良之习惯等一一推翻,然后良好之建设乃得实现。信能如此,若云牺牲,必定真能牺牲;若云救世,必定真能救世。由是坚坚实实、勇猛精进而做去,乃可谓伟大,乃可谓彻底。
所以真正之佛法,先须向“空”上立脚,而再向“不空”上做去,岂是一味说“空”而消灭人世耶?!
以上所说之十疑及释义,多是采取近人之说,而叙述其大意。诸君闻此,应可消除种种之误会。若佛法中之真义,至为繁广,今未能详说。惟冀诸君,从此以后,发心研究佛法,请购佛书,随时阅览,久之自可洞明其义。是为余所厚望焉!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员不准搞封建迷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