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诠法师 在家菩萨戒是哪一界的/界诠法师 在家菩萨戒是哪一界的

查看: 1712|回复: 32
请教一下,极乐世界属于哪一界
在线时间630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网上有说极乐世界是色界,色界属于天界吧,天界属于六道吗?
有点糊涂,请教师兄,谢谢!
在线时间343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天界是在六道之内。但极乐世界是色界的说法,是从哪里来的呢?
阿弥陀佛!
在线时间630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十界分别是指:地狱法界、饿鬼法界、畜生法界、阿修罗法界、人法界、天法界、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
以下是复制百度知道:
西方极乐属于十法界,属于三界内的色界。这一点可以看以下两段佛经和论,“经”在描述西方极乐,“论”在指导怎么分辩三界。
《佛说阿弥陀经》写道: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极乐国土,七重栏循,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
名为极乐。』『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
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按《俱舍论世间品》
凡夫生死往来之世界分为三:一、欲界,有淫欲与食欲二欲之有情住所也。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二、色界,色为质
碍之义,有形之物质也。此界在欲界之上,离淫食二欲之有情住所也。谓为身体,谓为宫殿,物质的物,总殊妙精好。故名色界。此色界由禅定之浅深粗妙分四级,
称为四禅天,新曰静虑。此中或立十六天,或立十七天,或立十八天(见四禅天条)。三、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无身体,亦无宫殿国土,唯以心识
住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
在线时间35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华严经中阐明十种因缘形成世界。
在线时间630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华严经中阐明十种因缘形成世界。
我不明白,如果极乐世界属于色界,色界又属于天界,那不还在六道中轮回吗?
在线时间630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是不是天界中有些天,不轮回呢?
在线时间1240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净土中若说有“轮回”乃是菩萨度众生之方便大愿而已。
净土中菩萨已无生死执念,
所以于净土中菩萨是没有生死的。
但因四无量心,
所以假借轮回方便法去度众生。
在线时间31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梵名Sukha^vati^ 之意译。音译作苏诃缚帝、须摩提、须阿提。即指阿弥陀佛之净土。又称极乐净土、极乐国土、西方净土、西方、安养净土、安养世界、安乐国。自此世间向西而去,经过十万亿佛土之彼方即为极乐净土。关于该净土之情况,在阿弥陀经中有详细之解说,而阿弥陀佛今仍在彼处说法。据无量寿经等所载,往生于该佛土者身受诸种快乐,例如,身上有如佛之三十二相,且具五眼六神通,五官之对境非常微妙,心中舒畅清凉,在心中闻法,供养佛菩萨,即得开悟。然在该净土中,有所谓边地、疑城、胎宫等处,乃为怀疑阿弥陀佛之救度者之往生地。
在线时间31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西方极乐世界又称为“西方安乐世界”,或安乐国土,安乐刹,安乐处等。
在不同的佛经或不同的段落有时有不同的称谓,但都是同一义。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寿命品》:“如此婆娑世界释迦牟尼佛刹,与安乐世界阿昵陀佛刹为一日一夜”。《普贤行愿品》中又有称“安乐刹”,或者“无量光佛刹”,如:“愿我离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妙法莲华经中也有称为安乐世界等,如《药王菩萨本事品第二十三》中有:“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等等。古代很多佛教论著多也常以安乐世界称,如著名的道绰大师的《安乐集》等。
在线时间630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以下是一位叫 智平sn 师兄博客所写:
--------------
关于西方极乐世界是否出三界的问题。
& && &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实属无上妙法,法门本无高低之分,只在于是否适合众生根器。时值末法,众生根器低劣,娑婆众生耳根聪慧,从音声入手的持名念佛法门,正是对机众生之根器,再加之佛力加持,阿弥陀佛之无上愿力与众生之真信切愿念佛求生,佛力加自力,定将于此生成功往生极乐世界,从此不再退转于生生世世的轮回苦海之中。
& & 关于西方极乐世界是否出三界的问题,一直困扰我多时,请教了不少的善知识,有专修净土的,有禅净双修的,也有专修法相唯识宗的。
& & 我的心路历程也是曲折婉转,先是认为极乐世界横超三界,的确是已经出了三界了,后来又认为没有出三界,理由是极乐世界为阿弥陀佛发愿建立的报土,往生去的众生还有色身,里面还有随时讲法的幻化的各种动物,有国土、宫殿等等。按照唯识宗的理论,应该未出三界,而是属于三界中的色界天。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未悟凡夫是带业往生去那里的,怎么可能出三界呢?出三界就是入涅槃了(阿罗汉、辟支佛)或者是菩萨,佛的境界。常乐我净。
& & 出三界之一真法界,意味着实证真如自性,不是因缘所生法,而是无为之法。而极乐世界由阿弥陀佛发愿建立为因缘所生法,就必然有成、住、坏、空。
& & 昨日在学习陈兵教授所著的《佛法正道论 太虚大师的净土思想》时也看到了太虚大师关于这个说法的见解,太虚大师虽被作为主要弘扬法相唯识学、提倡人间佛教的新派代表,非净土宗大德,但对净土法门提倡颇力,与净宗祖师印光大师为知交。看来太虚大师也是认为'横超&之提法不妥当。他认为“非往生即已成佛,任需历位修习增进,以求圆满断智功德,方成佛果。”还说“平常所谓'横超、竖超&,其义并不准确,凡夫虽可以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因带有漏业故,不能算出三界。”
& & 现在,我来作个自我认识的小结:
& && &西方净土之殊胜,主要在于“往生即出轮回,得不退转。”发菩提心的修行者,虽可决定成佛,但若依通常法门,要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时间,历55位或45位之阶梯,行种种难行之事,在历次轮回修习中,还容易退转。故,阿弥陀佛才发大愿建立此殊胜之净土,让修行者一生成办,往生后永不坠轮回,即使带业凡夫烦恼深重,一时没有花开见佛,也算是“候补”,既然已经永不退转了,永远不轮回了。这样的情况,与出三界又有多大分别呢,而且,极乐世界是那样的清净美好,处处都在讲经说法,真是一个修行的好地方呀。这个问题我想我就到此为止了。当然,我是未悟凡夫,所感所悟不一定就是真理,望善知识指点。
在线时间315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百度知道里搜极乐世界也没有楼主师兄复制的那段啊!而是
极乐世界是什么?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极乐世界与六道轮回是相互联系的,还曾问过“极乐世界属于六道中哪一道”这样愚蠢的问题。后来才弄明白,这是两个概念,就比如我们生活的地球,属于婆娑世界中的一小部分,却同时存在的六道众生,甚至是六道之外的菩萨等等,只不过是苦大与乐,永远轮回,修行者甚少罢了!那么请问,极乐世界是不是只存在三善道或者六道之外的众生,只不过更有利于修行成佛的另一个世界啊?并请开示六道轮回与极乐世界的关系?
在线时间630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百度知道里搜极乐世界也没有楼主师兄复制的那段啊!而是
极乐世界是什么?
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极乐世界与 ...
在线时间34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如果说,极乐世界属于哪一界,那么是由心中的执著造成的,用你的妄心去思索类比极乐与什么类同。
如果说,极乐世界不属于哪一界,也是由心中的执著造成的,因为你总是非此既彼。
要么放下心中的成见,参研经典。要么老老实实,好奇心会害死人的,用思想得到的都是邪见。
放下这一切,认为自己是最无知的,如此极乐才会离自己越近。
在线时间630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如果说,极乐世界属于哪一界,那么是由心中的执著造成的,用你的妄心去思索类比极乐与什么类同。
如果说, ...
有道理,不过我学的佛教基础里面就六道、十法界、四圣谛 八正道等等概念,突然想起某个事情不在这里面,就有点糊涂
完全不思考也不行
在线时间630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比如学lama教、法轮功的人,要不思考,那就发现不了问题,那后果。。。。
在线时间34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有道理,不过我学的佛教基础里面就六道、十法界、四圣谛 八正道等等概念,突然想起某个事情不在这里面, ...
佛说的是正思唯,也叫入禅。读经读典会入定,于定中慢慢悟入,这种智慧是可靠的,其余都不可靠。
在线时间348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有道理,不过我学的佛教基础里面就六道、十法界、四圣谛 八正道等等概念,突然想起某个事情不在这里面, ...
既然要明是否属于六道,或者十法界,那么先要明白六道、十法界是怎么来的
如果明白一心之中本无法界,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则就明白极乐是怎样一个世界了
在线时间1319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横出三界“一说,已经很形象的说明了极乐世界的位置,实际上可以解答你的问题。此三界,为一个无始轮回的类封闭”时空“,不修佛法,则只能在这个封闭”时空“中打转,凭业力牵引而不能自主,而且三界的各界之间有隔绝,只有满足了条件的众生才能转入另一界。极乐的所谓”横出“,就是在在三界的旁边,有一个对应的”时空“。此”时空“包括了欲界上半部较好的形态及色界及无色界,极乐众生的出生品位由修行等级来决定。不同于此三界的是,极乐世界的众生即使出生在最底层,也能够在佛菩萨的帮助下,必定上升到最高层。到了地上菩萨的程度,实际上就能分证法身,体证到三界一心,真空妙有。所以说,以欲界凡夫的意识概念来说极乐世界是那一界,本身就不成立。
这是我的理解,具体你如果有兴趣看看藕溢大师的弥陀要解,我记得有说明的。
在线时间6301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太虚大师也是认为'横超&之提法不妥当。他认为“非往生即已成佛,任需历位修习增进,以求圆满断智功德,方成佛果。”还说“平常所谓'横超、竖超&,其义并不准确,凡夫虽可以带业往生极乐世界,因带有漏业故,不能算出三界。”
在线时间42 小时
帖子积分精华
属阿弥陀佛极乐净土,一真法界
Powered by《普贤行愿品》浅释(5):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温州金山寺-微转化
关注金山寺动态,弘扬佛法,共趣菩提.
??洞房夜脱去裤子,妻子当场吓晕.....
[广告]●●●●●●●●●●●
热门公众号Accounts
精彩内容热门推荐
关注我,每晚给你发劲爆精彩小视频
燕郊人的网上家园.
致力于打造?宁乡?本土方言娱乐节目
?每天?搜寻各个角落的热门,情感.健康.家庭.两性的话题,多一点惊喜与感动!
baoxiaoduanpian100
热门爆笑视频,爽嗨小电影,宅男腐女必备神器!开心爽透每一天!
传递有价值的信息!
搜锣最新时事动态
sydiyiming
做人就要做?第一名?,加入沭阳?第一名?,做各行各业的第一,用冠军的心态,走人生的道路!看第一的风采,做最棒的自己!
&京鹰旅游&是为中国及海外各国旅游服务战线上的导游、出境领队及所有旅游相关服务人员提供的公共交流平台,以方便大家在此进行公益信息交流咨询服务.24H客服:/70
关注?福建?,关注?福建?大小事!
?大?西域带你从另一个视角看新疆;最新前沿文章、身边事、稀奇事、关心事、求助曝光便民一站搞定.
《普贤行愿品》浅释(5):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
阅读&71923&发表& 06:47:41
于一尘中尘数佛,各处菩萨众会中,无尽法界尘亦然,深信诸佛皆充满。一个微尘中有一切佛刹微尘数的佛,每一位佛都安住在菩萨众会中 ,无尽法界中的每个微尘都是如此,我深信每个微尘中都充满一切佛刹微尘数的佛。对佛的意顶礼有三种:一、听别人说佛很好后,没有理由地产生信心,这属于下等意顶礼;二、通过了知佛的功德,生起不退转的信心,这属于中等意顶礼;三、通过修持佛法,安住于佛的境界中,这属于上等意顶礼。此处的“于一尘中尘数佛”,具足较高境界的人才能领会,一般人根本理解不了,听到这种说法,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在一个小小的微尘中有好多佛挤在一起,这不可能吧?佛法的高深境界和凡夫的认识相距甚远。《华严经》云:“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而凡夫人却认为:阿弥陀佛远在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也已经圆寂了,所以现在没有佛。只有当我们领会了普贤菩萨思想时,才能做到此处所说的意顶礼。虽然现在很多人达不到这种境界,但只要经常以恭敬心和信心念诵《普贤行愿品》并且随文观想,到一定时候,自己的凡夫心就会与诸佛菩萨的智慧融为一体,就会对大乘的了义观点有深刻体会。在此基础上继续修行,当自己证得一地菩萨果位时,就会真实现前这些境界。
微信公众号更多频道内容在这里查看
爱奇艺用户将能永久保存播放记录
过滤短视频
暂无长视频(电视剧、纪录片、动漫、综艺、电影)播放记录,
使用您的微博帐号登录,即刻尊享微博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QQ帐号登录,即刻尊享QQ用户专属服务。
使用您的人人帐号登录,即刻尊享人人用户专属服务。
按住视频可进行拖动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当前浏览器仅支持手动复制代码
视频地址:
flash地址:
html代码:
通用代码:
通用代码可同时支持电脑和移动设备的分享播放
收藏成功,可进入查看所有收藏列表
方式1:用手机看
用爱奇艺APP或微信扫一扫,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47.修三十二相业(一) 菩萨正行一
方式2:一键下载至手机
限爱奇艺安卓6.0以上版本
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设备搜寻中...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连接失败!
请确保您要连接的设备(仅限安卓)登录了同一爱奇艺账号 且安装并开启不低于V6.0以上版本的爱奇艺客户端
部安卓(Android)设备,请点击进行选择
请您在手机端下载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其他安装方式:手机浏览器输入短链接http://71.am/udn
下载安装包到本机:&&
爱奇艺云推送
请您在手机端登录爱奇艺移动APP(仅支持安卓客户端)
使用微信扫一扫,下载爱奇艺移动APP
180秒后更新
打开爱奇艺移动APP,点击“我的-扫一扫”,扫描左侧二维码进行登录
没有安装爱奇艺视频最新客户端?
爸爸去哪儿2游戏 立即参与
47.修三十二相业(一) 菩萨正行一
播放量数据:
你可能还想订阅他们:
{{#needAdBadge}} 广告{{/needAdBadge}}
&正在加载...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
安装爱奇艺视频客户端,
马上开始为您下载本片
5秒后自动消失
&li data-elem="tabtitle" data-seq="{{seq}}"& &a href="javascript:void(0);"& &span>{{start}}-{{end}}&/span& &/a& &/li&
&li data-downloadSelect-elem="item" data-downloadSelect-selected="false" data-downloadSelect-tvid="{{tvid}}"& &a href="javascript:void(0);"&{{pd}}&/a&
选择您要下载的《
色情低俗内容
血腥暴力内容
广告或欺诈内容
侵犯了我的权力
还可以输入
您使用浏览器不支持直接复制的功能,建议您使用Ctrl+C或右键全选进行地址复制所以说观音菩萨再来的,哪一个阶层的观音菩萨?(净空法师讲述)
我的图书馆
所以说观音菩萨再来的,哪一个阶层的观音菩萨?(净空法师讲述)
所以说观音菩萨再来的,哪一个阶层的观音菩萨?
净空法师讲述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同名佛的名号无量无边,同名菩萨的名号也是无量无边。观音菩萨不是一个人,你要说一个人就错了。像在学校念书,教授一样,观音菩萨好比是语文教授,那我要问你,这世界上教语文的教授有多少?你就明白了。我们凡夫执著,说观音菩萨以为就是一个人,这就错了,太多了,无量无边,修这个法门的都叫观音菩萨;修般若法门的,那都是文殊菩萨;修十大愿王的,那都是普贤菩萨;修孝亲尊师的都叫地藏菩萨,这是学佛同学不能不知道的。
  这么多菩萨当中,他境界同不同?不同,你看《华严经》上,从初信位到等觉位一共五十一个阶级,他是哪一个阶级的观音菩萨?我们在三部经上看到的观音菩萨,就不是一个位次。《华严经》里的观音菩萨是第七回向菩萨,三贤里面第七回向;《楞严经》上的观音菩萨是初住菩萨,刚刚证得圆通;《法华经》上的观音菩萨是等觉菩萨,不一样。
  所以说观音菩萨再来的,哪一个阶层的观音菩萨?如果他是十信位里面的初信位观音菩萨,是的,他是观音菩萨,他还没出六道轮回,他断证的功夫只等於须陀洹,但是他是修观音法门,这个一定要知道。这是问五十一个位次他在哪个位次,差别很大!初住以上,那是分证位的菩萨,法身大士,真的法身大士。如果他是十信位里头从初信到十信,他没有出十法界,他修这个法门,不能说他不是菩萨。
  我们今天发心依《无量寿经》、依净土(现在是五经)五经一论来修行,那你是什么人?给诸位说,就是阿弥陀佛。这经上讲得很清楚,不是一般人讲的,祖师大德说的。你依照这个法门,所以净宗是以果为因,这很特别,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以果为因的,只有这个法门以果为因,果是什么?果是阿弥陀佛。「概要」里头,后面黄老居士引用许多经论来说明这桩事情,所以对於经教通达的人,他清楚,他不会执著,他了解事实真相。真正的成就,一定是别教初地、圆教初住,才算是真正成就;没有到这个,是相似即佛;再低一层的,还达不到相似,那我们就得加功用行。从理上讲是名字即佛,那人人平等,有名无实,为什么?你自性是佛,所以佛在经上讲「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开始学佛了,很认真的学佛,但是功夫不得力,这个时候叫名字即佛,你有名无实,名字即佛。功夫得力,观行即佛。观行位就不错了,到观行位在我们净土法门里面就是讲的功夫成片,观行是功夫成片,决定生凡圣同居土。相似呢?相似就不是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那是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生实报庄严土,那就是此地讲的位次,别教地上、圆教十住法身菩萨。一层一层的都得搞得清清楚楚,我们一级一级往上去、往上提升,这是对的。提升,提升得放下,一定要依照这个顺序,要先放下执著。你说我先放下起心动念,不可能,起心动念你一放下那就是妙觉位,那不是分证,那是圆满证得,那个做不到。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现在有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还没有能够搞清楚,众生有感,佛来应,是哪一个阶层佛来应?现在我们知道,实报土,就是从圆教初住就有这个能力,应以佛身得度者,他就能现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身来应。佛家讲「本迹因缘」,他的本是圆教初住菩萨,他现的迹那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相。如果来应的是等觉菩萨,观世音、大势至等觉菩萨,也是应以佛身得度,他也现佛身。这一尊佛是等觉,那一尊佛是初住菩萨,还有究竟圆满,究竟圆满是常寂光土里头自性现的,西方极乐世界那一尊阿弥陀佛,那是妙觉位,那不是等觉,那是究竟圆满佛。释迦牟尼佛到我们这个世界来示现的,给诸位说他是圆满位,他不是等觉菩萨,为什么?《梵网经》上他说得很好,佛没有妄语,句句实话,他到这个世界来,以佛身示现在人间,这一次是第八千次;不是一次、二次,八千次。他什么时候来?众生有感,他就来了;众生没有感,他不会应,感应道交。他自己绝对不会有意思,众生很苦,我要去帮助他,这不是佛,为什么?他起心动念。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有分别执著的习气,十信位的菩萨,没有分别执著,有分别执著的习气。初住以上,分别执著没有了、起心动念也没有了,有起心动念的习气。这四十一个阶级是习气厚薄的差别,我们要搞清楚。不能说一尊菩萨,这都是等觉,不是的,五十一个阶级。说一尊佛,那都是妙觉,不见得,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有能力现佛身。你想哪一尊佛,他就现哪一尊佛;哪一尊佛跟你有缘,他就现那尊佛,「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个道理不能不懂。虽现身他肯定没有妄想分别执著。这里头特别注意妄想,就是起心动念,这是什么?法身菩萨,圆教初住就不起心不动念。
  所以我们在这个世间,自己要常常想想,我们还是会起心动念,还有分别、还有执著,这是不是隔阴之迷?隔阴之迷讲得通。为什么?隔阴之迷是所有一切众生没有一个没有的。佛菩萨要应化到这个世间来,还有没有隔阴之迷?我们能够想像得到,十法界里,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可能有隔阴之迷,为什么?他没见性。没见性,这些修行人他们的智慧、德能、神通,那都比我们大多了,我们跟他不能比。他们会不会到六道来度众生?有,六道里有有缘的人,有缘的人念他,他也有感,他会来应。但是他应身到这世间来,小圣,不是大圣,是菩萨不是摩诃萨。诸位要知道,十法界以外的,就是实报庄严土,那叫摩诃萨;十法界之内的四圣我们称菩萨,所以菩萨摩诃萨。《金刚经》上讲的,佛嘱咐这些大菩萨要常常护念小菩萨,小菩萨有隔阴之迷,他也有慈悲心,应化到这个世间有时候他也迷惑了。但是他很聪明,这些大菩萨在旁边照顾他,什么时候缘成熟了,一点他,他就省悟过来。这一省悟,这就觉,一觉之后,真的至少分别他就放下了。境界,虽然是普通常识,不能不知道。不知道,有时候我们也被迷在里头,那就变成障碍,自己想往上提升就难了,甚至将来往生都造成障碍。这是讲到此地,不能不多说几句。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十六集) 档名:02-039-001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界诠法师 在家菩萨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