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蒋介石和汪精卫战败,汪精卫会不会反

汪精卫为何拒绝与蒋介石一起反共“清党”?
本文摘自《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苏杭,苏若群,姜羿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8
   就在蒋介石一伙紧急部署反共&清党&行动时,4月1日,汪精卫从国外回到上海。在码头迎接他的,是武汉方面派来代表的宋子文。
   自从上年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汪精卫被迫出国后,期间蒋介石虽然有请汪回国的电报,但汪精卫知道并非出于其本心。此次回国,他虽然先到上海,但由于不愿与蒋介石纠缠,并不想在此多停留。
   蒋介石得知汪精卫回国,便打算拉汪一同反共&清党&。然而他又顾及面子,觉得不好直接去找汪精卫。这时,为蒋介石反共到处奔走的吴稚晖,便主动承担起了在蒋、汪之间牵线搭桥的任务。
   在汪精卫到上海的当天,吴稚晖就去找汪精卫晤谈,以探汪的口风。吴稚晖将蒋介石等上海一班人的意思讲了出来,希望汪精卫答应与他们一起干。
   汪精卫听后,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共产党素来不轻变更所定政策,共产党实以本党为利用品。本人亦不赞同共产党人的阶级革命及劳农专政。且据本人观察:国民党与共产党亦不易继续相安;但本人希望暂能合作,自己愿负调和之责。&
   吴稚晖急忙说:&你初自外国回来,尚不知目前共产党种种情形。现在武汉方面要罢免蒋介石总司令的职务了。&
   汪精卫听此言,当即说:&如果真是如此,我愿与大家共同反对。&
   吴稚晖见汪精卫这样说,立即感到有了希望,遂将对汪精卫的称呼改为了&先生&,说:&我也甚愿先生能负调和之责,但须有切实办法才行。我有三件事求先生:第一,倘若武汉方面竟免蒋总司令职,望先生能实践所言。第二,先生能否负责阻止上海暴动?第三,倘双方不能维持时,请先生中立。无论我方失败与胜利,以后大事请先生主持。&其意很明确,就是拉汪精卫下水。
   吴稚晖经过试探,感到汪精卫有与蒋介石合作的可能。蒋介石在听了吴稚晖的汇报后,才决定亲自出马与汪精卫见面。
   4月3日,蒋介石于发电给国民革命军各军将领李济深、杨树庄、何应钦、程潜、白崇禧、唐生智等,表示衷心拥护汪精卫执政。
   当天,蒋介石与汪精卫这两个一年没见的政治对手,坐在了一起。在座的还有吴稚晖、蔡元培、李宗仁等。当汪精卫听蒋介石等人要反共&清党&后,便说:
   &介石,如果这一回东南与武汉开战,如果你失败了,我们国民党就要从此消灭,共产党必就此起来。如果你得胜了,武汉被东南打倒的时候,国民党军就要恢复到民国十三年以前的状况,要是恢复到这种状况的时候,无论右派的军队、左派的党员,一定不会同你蒋介石合作,你蒋介石在党里的生命,怕要从此消灭。&
   蒋介石表现出一副舍身救党的样子,说:&现在不是这个问题,现在是国民党生存的问题。如果国民党可以生存的时候,那么无论什么责任,我都可以担负起来,决不能自己不负责任,从中取巧,来做一个好人。现在我们只有不管成败利钝,同共产党分离,就是将来国民党失败了,我个人可以负这个责任的,说国民党之消灭完全是我蒋介石一个人搅出来的也可以。如果共产党被我们国民党消灭了,那只要他是纯粹国民党员,能为本党奋斗争气,无论什么人,我都可以同他合作。他是左派也好,右派也好,都可以不管,总要把共产党消灭了再讲。&
责编:王敏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蒋介石如何应对汪精卫背叛党国出逃事件?(4)
蒋模糊地猜测到汪此行的含义,日记说:“闻汪先生潜飞到滇,殊所不料!当此国难空前未有之危局,藉口不愿与共党合作一语,拂袖私行,置党国于不顾,岂是吾革命党员之行动乎?痛苦之至。惟吾犹望其能自觉回头耳!”22日,蒋介石得到龙云的电报,这才比较具体地了解到汪此行的目的,日记云:“不料其糊涂卑劣至此,诚无可救药矣。”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内部,汪精卫资格老,地位高,关系多,其出走是具有严重意义的大事。
  3月15日:&注意:对汪阴谋之对策。&  3月18日:&汪通敌卖国之谋益急,而其行益显,奈何!&终于,在越军统人员于3月19日凌晨接到戴笠的&行动&命令。21日夜,军统人员越墙进入汪在河内的住所,开枪射击,但是阴差阳错,误杀了汪的助手曾仲鸣。3月22日,误刺曾氏的第二天,蒋介石日记云:&汪未刺中,不幸中之幸也。&  曾仲鸣之死使汪精卫更加仇恨蒋介石和国民政府。3月27日,汪精卫写成《举一个例》,除哀悼曾仲鸣之死外,其主要目的在于公布国防最高会议第五十四次常务委员会会议记录。该次会议由汪精卫担任主席。据该记录,日,国防最高会议在汉口中央银行开会,由外交部次长徐谟报告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的调停情况,其中谈到12月2日下午,徐谟与蒋介石、顾祝同、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会商日方所提和平条件。白称:只是如此条件,那么为何打仗?徐永昌表示:只是如此条件,可以答应。顾祝同也表示,可以答应。蒋称:如此尚不算亡国条件。嗣后,蒋介石会见陶德曼,表示相信德国及感谢德国好意,可以将各项条件作为谈判之基础及范围。汪精卫企图以此说明,主和并非自己一个人,是&最高机关,经过讨论而共同决定的主张&。他质问说:何以别人可以&主和&,而他汪精卫不行?  针对汪精卫的《举一个例》,蒋介石于4月6日,草拟《驳汪言要点》。11日继续写作修改。日记云:&上午,手拟驳斥汪文,修改稚老最后一段。&他自述&甚觉痛快,因之心神兴奋,几不成寐&。据此可知,当日发表的吴稚晖的《对汪精卫〈举一个例〉的进一解》实为吴、蒋二人的共同作品。  《进一解》一文指斥汪精卫&泄露职务地位上所管的秘密文件,已经够犯罪;又把公家文件,随意添改伪造。&但文章写得过于冗长、晦涩,并不见精彩。蒋介石认为该文&必生效力,而对敌方与汪逆及国内未知抗战利害之封建者发生影响为更大,其效已显见矣。&《上星期反省录》,《蒋介石日记》(手稿本),日。蒋介石的这一估计,显然过头。4月17日,蒋介石接见中外记者,再次揭露近卫&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实质,宣称&在这种情形之下,绝对无和平的余地,绝对不是什么巧佞虚伪的投降理论所能动摇我们全国的决心于万一&。《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第1390页。这里所指斥的&巧佞虚伪的投降理论&就是汪精卫的言论。  刺汪不中,军统人员策划再次行动。不过,都没有得到下手机会。蒋介石开始考虑用其他办法对付汪精卫。其4月14日日记预定办法:一、对汪加以刑事处分;二、向法国政府交涉,使汪精卫回国,或不允其离河内。15日,蒋介石邀约叶楚伧、王世杰、陈布雷、张治中等讨论汪案。4月25日,汪在日本特务的严密保护下,由河内到海防,秘密乘船前往上海。显然,重庆国民政府与法国的引渡交涉没有成功。  【五】争取龙云站到抗战一边来  龙云系云南地方实力派,一贯以保持其地位和实力作为其决策的主要出发点。1938年4月,龙云与四川地方实力派刘文辉等致函已经投靠日本的伪北平临时政府委员长王克敏,声称将联络四川、云南、西康、贵州四省,组成反蒋联盟,发起&和平运动&。汪精卫要投靠日本,也企图联络龙云与实力派军人薛岳、张发奎等,割据西南,与蒋对抗。1938年底,汪精卫发表《艳电》,全国纷纷声讨,但龙云却保持沉默。1939年1月上旬,汪派内弟陈昌祖到云南与龙云晤面,出境时被军统人员截住,在陈的皮匣中查获龙云致汪函,函中龙称汪为&钧座&,称蒋为&重庆方面&。其中有&现日方虽内阁改组而政策不变,我方似存幻想,毫无其他办法。不久大战重开,静观如何应付。此刻钧座暂守缄默,甚为得宜,至于钧座所主张各节,将来必有实现之一日&等语。《杂录》,《蒋介石日记》(手稿本)。蒋自记其时间为&廿八年1月23日夕&。因此,蒋对龙的态度始终不放心。1月19日日记云:&滇龙对汪态度不明,此事关系重大,成败存亡,全系于云南唯一之后方,不可不察也。&20日日记云:&敌与汪勾结已深,而滇省是否受其影响,汪之背景何在,皆不得不研究也。&26日,蒋决定派白崇禧赴滇,防龙叛变,同时对龙进行安抚。蒋白之间常有电报往来。2月20日,蒋介石日记云:&志舟(龙云的字。笔者注)不安之心理,如何安之?&  日,军统行刺汪精卫未成,龙云派警务处长李鸿谟去河内慰问。3月30日,汪精卫托李带亲笔手书致龙云,动员龙对《艳电》表态,同时要求龙允许自己回昆明活动。函称:今已三月有余矣,未知先生布置如何?弟非有奢望,但能得先生毅然表示同意于《艳电》主张,弟当即来昆明,声明以在野资格,贡其所见,以供政府及国人之参考。先生对弟,只须以军警之力,保护生命之安全及不干涉言论行动之自由,如此已足。俟将来大局有所变化,再作第二步之进展计划。如此则可以安云南,安西南大局,安中华民国。弟之希望,实系于此。随函并附港报所登《举一个例》。此函表明,汪精卫仍想依靠龙云,以云南为基地,控制西南,对抗重庆国民政府。在信中他力图说明自己&回到内地&的好处:&则声势迥然不同。各方趋附有其目标,国际视听亦有所集。日本对弟,往来折冲,亦比较容易有效。&函末并称:&日本以一再迁延,已有迫不及待之势。&《河内血案》,第239-240页。由此可见,日本方面对汪已有不满,以及汪急于有所表现的心理。  此函为军统人员侦悉,拍成照片,上报蒋介石。蒋先后派李根源、唐生智赴滇防堵。4月22日,唐与龙云谈话,说明汪为人善辩多变,生性凉薄,对人毫无诚意,以及抗战期间,忠奸不两立等种种道理。24日再谈,唐提出三项办法:一、邀汪来滇(不作任何活动);二、在云南发表汪函,申言忠奸不两立;三、正式呈请中央发表汪函。龙云同意发表谈话,拥护领袖抗战到底,指斥和议,惟领袖之命是听,但不愿提及汪函。4月27日,蒋介石复电唐生智,声明尊重龙云意见,由彼考量决定,但蒋建议由龙云复汪一函,表示不以汪函所言为然,同时对汪加以正言劝诫。蒋并代龙云起草了复书。5月2日,龙云在蒋稿基础上,改成一稿,批评汪要自己&背离党国,破坏统一,毁灭全民牺牲之代价,(违)反举国共定之国策&。函告严词指责汪精卫:&此何等事,不仅断送我国家民族之前途,且使我无数将士与民众陷于万劫不复地步。此岂和平救国之本,直是自取灭亡,以挽救敌寇之命运耳!&这样,龙云就拒绝了汪精卫的诱惑,坚决站到了抗战一边。函末,龙云劝汪&立下英断,绝对与敌人断绝往来,命驾远游,暂资休憩,斩除一切葛藤,免为敌人播弄。&  云南是西南大省,抗战的重要根据地。假如龙云跟着汪精卫走,对重庆国民政府将构成巨大威胁,中国的抗战形势必然更加艰危。龙云的转变使动荡的局面趋于稳固,对保证抗战胜利有重要作用。至此,追随汪精卫叛逃的只有陈公博、周佛海等一小撮人,不仅龙云,汪精卫寄以希望的薛岳、张发奎等将领,谁都没有跟着他走。民族大义毕竟是一道区别人鬼的重要分水岭,在它面前,任何人都必须慎于举步。
(责任编辑:张淑燕)
【】齐白石画虾图要若干代价,照只计算。一次有人请他多画一只虾,这只虾便走了样,毫无生气。那人有点奇怪,齐白石说是只死虾子
【】杨尚昆儿子杨绍明少时学习成绩很好,被邻居公认为神童,是中南海里的孩子王。毛泽东也很喜欢他,
千面雍正从《宫》、《步步惊心》到《后宫甄执罚创笕鹊募覆抗抛熬缋铮&四爷&雍正都穿梭其间,整天忙着跟一众嫔妃和太监们斗智斗勇,似乎皇帝的工作就是处理家务事&&这实在是个误会:四爷确实很忙,但他不是情圣,而是个工作狂。雍正四十五岁登基,在位十三年,据说他在当皇帝的大多数年头里,平均每天睡不到四个小时,每年只在自己生日休息一天。皇帝做得如此辛苦,很难想象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应付后宫佳丽
热点文章排行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恩恩怨怨_百度百科
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恩恩怨怨
《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恩恩怨怨》是200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殿兴。
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恩恩怨怨内容简介
《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恩恩怨怨》讲述了:长期以来,蒋汪一直是中国政坛的强硬敌手。虽然蒋介石和汪精卫都自诩为孙中山先生的忠实信徒,然而,在他们身上,看到的只是围绕权利而进行的你死我活的拼死争斗。更有甚者,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汪精卫竟为一己私利,认敌作父,卖国求荣。汪精卫逃至河内后,公开发表响应近卫声明的“艳电”,公然叛国投敌,成为令人切齿的汉奸卖国贼。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思想的蒋介石不仅不可能与汪同流合污,而且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将汪精卫置于死地,让他永无东山再起之日……
蒋介石与汪精卫的恩恩怨怨目录
第一章 封建家庭的叛逆者
一、“瑞元无赖”
二、留学日本
三、投身革命
四、汪精卫悲苦的童年
五、民主斗士
第二章 革命低潮时期
一、兼顾军事与商业投机
二、革命阵营中的意志消沉者
第三章 孙中山的信徒
一、国共合作的积极推动者
二、孙中山的代言人
三、国民党的新领袖
四、三大政策的执行者
五、“左派”蒋介石
第四章 党权s军权的较量
一、短暂的“蜜月”
二、蒋汪失和
三、首度交恶
四、并非一介武夫
五、抗蒋与迎汪
六、宁汉对立与合流
第五章 抗争s镇压
一、成立“改组派”——政治倒蒋
二、策动地方实力派——武力倒蒋
三、又一个中央——北平“扩大会议”
四、宁粤对立——广州“非常会议”
第六章 蒋汪再度联手
一、一唱一和
二、“坚辞”与“诚挽”闹剧
三、“博浪行动”
第七章 分道扬镳
一、法定的“副总裁”
二、两种不同的心态
三、汪日勾结
四、脱离抗战阵营
五、蒋介石的应对
六、河内刺汪悬案
第八章 实力决定命运
一、蒋介石难脱干系
二、军权高于党权
三、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
主要参考文献当前位置: &
当事人:蒋介石拿潘汉年与汪精卫会面攻击中共(1)
13:34:25 & &
1939年,鲍文越(保定军校二期步科生,辽宁省凤城县人,满族)因忌恨蒋介石无端扣押张学良(张、鲍两家有姻亲关系)而以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次长及军委会办公厅中将副主任身份投靠汪伪,旋即受到汪伪重用,被汪委为伪陆军部长。后汪又让他千方百计搜罗汉奸部队,以作为投靠汪伪的政治资本。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当前位置: &
蒋介石如何应对汪精卫背叛党国出逃事件?(3)
&&&&同日,日本首相近卫发表第三次对华声明,&阐明同新生的中国调整关系的总方针&,要求&日、满、华三国应以建设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同实现相互善邻友好、共同防共和经济合作&。这就是所谓&近卫三原则&。在声明中,近卫要求中国承认&满洲国&,允许日军在华北及内蒙驻兵,给予日本臣民&特别开发上之便利&。24日,蒋介石决定驳斥近卫声明。同日下午,蒋介石回到重庆,约集党政首长会谈。这一天,蒋介石在对汪精卫的态度上陷入矛盾。一方面,他仍有&挽救&汪的&政治生命&的想法,日记云:&知汪确有整个背叛党国奸谋,乃决心发表宣言,使其卖国奸计不售,亦所以挽救其政治生命。&&彼虽有意害余,而余应以善意救彼,对于此种愚诈之徒,亦只有可怜与可痛而已。&但他一想起汪与自己过去的不良关系,又觉得不应援手,日记云:&余向来以至诚待之,礼遇之如总理,而彼乃不识大体,不顾国家至此。若复与之合作,使之自拔,岂不愚拙之至乎!&25日,蒋介石谒见国府主席林森,报告汪精卫通敌一事。
&&&&26日,蒋介石发表驳斥日本首相近卫的长篇声明,认为近卫所谓&东亚新秩序&和&日满支&协同关系,&就是将中国全部领土变成日本所有的大租界&,&这样一来,中国若不是变为他的奴属国也就降为保护国,而且实际上就是合并于日本&。他批判近卫的所谓&经济合作&,就是&要操纵我中国关税金融,垄断我全国生产和贸易,独擅东亚的霸权&;所谓&共同防共&就是以此为名义&首先控制我国的军事,进而控制我国政治文化以至于外交&。蒋称:综观近卫声明,&日本真正之所欲,乃在整个吞并我国家,与根本消灭我民族&。他号召中国人民&认定目标,立定决心,愈艰苦,愈坚强,愈持久,愈奋勇,全国一心,继续努力&。《傀儡组织》(三),第38-41页。蒋介石一向很欣赏自己的文笔,这次也不例外。29日,他重读此稿,&甚觉自快&,认为&足使敌知所警戒,变换威胁或计诱之妄念&。《蒋介石日记》(手稿本),日。
&&&&汪精卫的表现和蒋介石迥然不同。他赞成并拥护近卫声明。28日,他从河内致函蒋介石,认为日方的三项声明,&实不能谓无觉悟&,要求蒋把握&不可再失之机&,以之作为&和平谈判之基础而努力折冲&。29日,发表致国民党中央党部诸同志公开信,主张对近卫所提善邻友好、共同防共、经济提携三点,&应在原则上予以赞同,并应本此原则,以商订各种具体方案&。此函通称《艳电》。《艳电》的发表,立即在国民党中央和各地爱国将领、官吏之间激起了愤怒的声讨波澜。
&&&&【三】从劝汪赴欧到开除汪的党籍
&&&&最初,蒋介石确曾企图挽救汪精卫,至少,要尽量减少汪叛逃的影响。12月25日,蒋介石致电龙云,要龙对汪离开昆明前所述&与日方有约&等语保密,&勿为他人道&。《事略稿本》,日。蒋之所以如此,目的在于为汪精卫留出余地。26日,他在发表声明严辞驳斥近卫的同时,还在为汪精卫打掩护,声称汪之赴河内,只是为了转地疗养。与此同时,蒋介石在思考,是否应该派人去河内劝说汪精卫。《蒋介石日记》(手稿本),日。能否&以至诚感动之&。《蒋介石日记》(手稿本),日。
&&&&第二天,蒋介石召见汪精卫在重庆的朋友彭浩然,嘱其转电汪精卫,驻港不如赴欧。这一天,蒋介石自感心跳加急,精神极为不佳,但仍勉强办公。同日,他再次致电龙云称:近卫声明,&全为对汪之讨价,彼竟不察,而自上其当。幸此时尚未失足,尚可为之挽救也。&《总统蒋公大事长编初稿》,第279页。又致电香港《大公报》的主笔张季鸾,要求该报在批评汪精卫时,不要把话说绝:&务当为之宽留旋转余地&,&并本于爱人以德之义,从舆论上造成空气,防止其万一失足之憾。&蒋特别关照,&不可出以攻击语调。此中机微,兄所明悉。&《事略稿本》,日。28日,他接受王世杰建议,通过王致电驻英大使郭泰祺及驻美大使胡适,请二人劝汪:1勿公开主和;2勿与中央断绝关系;3勿住港,但不妨赴欧。
&&&&汪精卫的《艳电》于12月31日发表于香港《南华日报》,南洋华侨代表陈嘉庚当日即致电蒋介石,指斥汪精卫&公然赞同日寇亡国条件&,要求蒋公布其罪状,通缉归案,以正国法而定人心。旅美华侨于同一日通电支持,要求&凡主和者请一律以汉奸论罪&。蒋介石也激愤地在日记中指斥汪精卫,&通敌卖国之罪已暴露殆尽,此贼不可救药矣,多行不义必自毙也&。汪出逃之初,他担心连锁反应;现在,则觉得是好事。日记云:&此后政府内部纯一,精神团结,倭敌对我内部分裂与其利诱屈服之企图,根本消除,吾知倭寇不久必将对我屈服矣。&《蒋介石日记》(手稿本),日。
&&&&1939年元旦,蒋介石在遥祭中山陵之后,召开谈话会,讨论汪精卫的《艳电》。下午,召开国民党临时中常会暨驻重庆中央委员会议,决定开除汪精卫党籍,解除其一切职务。会上,曾有人主张明令通缉,因蒋介石反对而罢。汪精卫被开除,蒋介石当日日记云:&实足为党国之大庆也。&不过,他还没有确定对汪的处置办法。1月3日,他在日记&注意&栏中写道:&汪以后之行动与处置。&这就说明,他还在思考中。
&&&&【四】刺汪未中,汪精卫发表《举一个例》
&&&&汪精卫被国民党中央开除党籍后,很沮丧,陈璧君等则很愤怒。日,刚刚发表对华第三次声明的近卫文麿于1月4日辞职,平沼骐一郎继任首相,另组新阁。一时间,汪精卫与日方断了联系,计划到欧洲或其他国家旅行。7日,龙云致电蒋介石,报告从陈璧君之弟陈昌祖处所得汪精卫消息,建议由蒋派汪的亲信一二人到河内,以私人名义劝汪回国,或在重庆,或在国内任何地方居住,避免与日本勾结。龙云认为这样做,可以使汪免于铤而走险,&对外则团结之裂痕不现,对汪则以后无从活动,日人亦无从挑拨&《傀儡组织》(三),第50页。。蒋介石得到龙云此电后,误认汪企图&转弯&,1月8日日记云:&汪见无路可走,又想转弯,卑劣已极,宜乎其生无立足之地也。&同日,蒋介石致电龙云,表示&对汪事,此时只可冷静处之,置之不问为宜&。他坚决否定让汪回到国内的意见,认为日方将借此造谣,国内外也会发生怀疑与惶惑。电称:&如为彼计,此时当以赴欧为上策,否则皆于公私有损。&《傀儡组织》(三),第54页。11日,蒋介石致电宋子文,派郑彦棻到越南劝汪。1月20日,又计划派叶楚伧或陈立夫到越南。1月30日,蒋最后决定派原改组派成员、汪的老部下谷正鼎赴越,同时送去护照和旅费50万元,劝汪去法国等地疗养。谷转达蒋的意见称:&不要去上海、南京另搞组织,免得为敌人所利用,造成严重后果。&罗君强:《伪廷幽影录》,第17页。
&&&&在派人劝汪赴欧&疗养&的同时,蒋介石也在做从肉体上消灭汪精卫的准备。1月17日,汪的亲信、《南华日报》社长林柏生在香港被刺。1月26日,蒋介石日记云:&派员赴越。&31日日记云:&港越人员之行动注意。&这里的&员&,应是军统人员;&行动&,应指暗杀计划。此后,蒋介石日记中,连续出现下列记载:2月18日:&汪伪真无赖无耻,吾未见卑劣狡诈之如此也。&
精彩高清图推荐:
更多 的相关消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蒋介石汪精卫谁权利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