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美国巡洋舰中国和美国的装备如何?

二战时美国为什么帮中国?
我的图书馆
二战时美国为什么帮中国?
【yuanshuai的回答(395票)】:
此题回答献给Kenneth Pyle教授,和上一题给我支持的所有朋友。楼上所有答案部分观点我是支持的,但是我希望我可以是结合历史知识和理性的态度回答这个问题。一个历史和政治问题最为忌讳的就是:simple judegment。声明:我仅仅提供所有观点,但是怎么样的评论还得取决于读者自己的理解。所有重点人物事件我用英文直接表示比较节约时间并且欢迎大家google英文文献。
我个人总体观点:一个霸权国家的促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个理想主义国家的世界民主梦,这个国家是中国最好的敌人,最坏的朋友。
所有知呼朋友很容易把美国和中国二战利益关系开始的时间节点选为1938年,这不能说不对,但是可以明确的表示:这样不结合历史的分析角度会造成大量的误解,然后大家谈论的东西左右不离那几个关键词,有如看CCTV的纪录片一样。在正式开始前我明确表示:我只是大量列出历史证据,且是有具可查的历史,并且给我自己的分析,但是具体的答案还得靠各位自己去理解。
首先在这个问题开始前,我们要明白中日美的Triangle system关系网,在这个三角形的关系网里面,三角形有时候是等边,有时候又是等腰,有时候又是30度的直角,取决于这3国之间任意2者亲密程度。谈到二战时候前,让我们先回到1854年的日本,美国准将perry 用大炮对准了日本江户港,4艘战舰逼迫不可一世的德川将军和西方进行贸易,称为black ship事件。于是明治天皇在萨摩和长州两个藩支持下开始倒幕运动。这方面历史我就不需要多多描述。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内阁和军方是对美国怀有复杂的感情,一种羡慕,忌妒,恨的情怀。日本人的发奋图强和对中国的狼子野心也是越来越明显,直到击败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后,日本人第一次自卑的心情得到出其不意的释放,就像一个从小别人瞧不起的学霸考了全校第一时候那种不可一世。他们现在要的是什么?建立大日本 帝国!
同时候的中国呢?满清那点凌辱历史不提也罢。时间节点回到1904年,俄罗斯日本在中国的东北开战,这场战争是中国屈辱史的最好写照,同年日本歼灭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就是Heihachirō 东乡平八郎,这是近代历史上黄种人第一次打败白人,日本在东北亚全面的霸权地位得到确立。我希望有兴趣朋友可以重点关注下这场战争,因为这和太平洋战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这里我说一下,我的老师推荐让我们对比1904对战俄罗斯和1941对战美国这两场经典海战,非常的类似又非常的不一样,有机会我会在太平洋战争类似问题中详细解答。在1904年之后,世界第一次大战就开始了,大家会问这时候美国去哪里了?这时候的美国实行的Isolationism不介入欧洲事务,但是日本在一战里面好好的浑水摸鱼了一把,青岛胶东都是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日本浑水摸鱼就拿了过来。这时候美国总统Wilson站出来邀约世界各国重新建立世界秩序,也就是著名的Washington naval treaty。这个年代的Japan,US都是raising power就是传说中的麻烦制造者(现在中国很光荣的扮演这个角色啦),但是这两个国家国家传统是完全不一样的,wilson是一个想把美国 所谓 普世价值普及给全世界的理想主义者,明治天皇下的日本还在努力建造一个传统的帝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没建立过帝国的国家总想试一试)。日本和美国的和平条款注定只能是一个20年的休战条约。wilson还建立了国联并且强烈要求日本撤兵中国(读到这里,说真的,我个人的确有那么一点感动),但是国联并没有足够的团结能力保证日本能撤兵,当然那些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怎么能支持美国呢?日本撤兵后,那下一个不就是自己了吗?当然美国英国和日本签署了战舰吨位比例5:5: 3,这也表明日本正式迈入世界一流军事国家。
这是1922年,随后的10年里面是改变世界的10年。
在这10年里,中国军阀混战,国无国样,民无人权,当时的中国就像一个5000年帝国最后的濒死挣扎一样。这时候的日本,是继续发展军事事业,大量军官留学美国德国,当然日本陆军军官学校也在培养大量的战犯做努力。美国呢,经济萧条,罗斯福上任,继续远离这些麻烦事务。
日本这时候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石源莞尔 kanji 大家有兴趣可以了解下他。他的最终战理论和满洲国理论,带给日本人最美好的噩梦开端。1931他的关东军赌博一样的占领满洲里,让日本军部势力大增,在日本国内为所欲为。但是一个好的理论被正确理解就会带来好的结果,如果被蠢货使用就会带来灭国后果,没错我说的蠢货说的就是Tojo,东条英机。一个带给别人痛苦的伪君子,一个没有承担的懦夫。
后来历史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来说一下最终战理论。日本人认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后,黄种人一起努力对抗白人,就像iwo jima硫黄岛日军将军Kuribayashi(不带有任何个人情感的说,他是一个汉子) 在美国留学时候说过:i think America is the last country Japan should fight。日本这个国家是一个不服输(贬义)的国家,他会记下所有屈辱(black ship)去等待时机报复。然后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进攻东南亚,美国此时在干吗?难道真像其余答案所说的援助中国吗?我来告诉你,美国是当时日本石油,橡胶工业最大的合作伙伴,当时年美国和日本举行数次会谈,谈的是什么?美国建议保留满洲国,日军撤回到满洲,日本和美国建立同盟。因为美国不想在太平洋上出现一个拥有海陆空霸权国家和自己对抗。日本拒绝了,先是突袭北indochina并且继续侵占当时南indochina,也就是现在包括缅甸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laos。美国面对这种情况是不能容忍的,所以在1940年宣布冻结日本资产和终止石油贸易。日本人这时候,整个国家已经疯了,他们全面投入的最终战这个理论里面。军部邀请三本五十六策划太平洋海战,目的是逼迫美国和日本谈判争取更多侵华时间和美国妥协,只是想和1904年一样打一场是一场 局部战争,日本不想进行 全面战争。而且三本将军表示:日美开战,日本必输。但是帝国的士兵是不惧怕任何失败的。
同年,日本和苏联在4月13日签订和平协议。同样,日本派Nomura和美国谈判来表示日本和美国是和平友好的。直到Pearl harbor 突袭美国,美国才恍然大悟。但是美国也不是说没有准备,美国的反应让日本日本直接掉入深渊,宣布进行unconditional surrender的全面战争。这是一场国力对抗的战争,美国宣战后日本其实就已经挂掉了。这里我重点补充下:大家此时关注下,全面战争和部分战争区别。日本国内此时对华友好和反对进行全面对华战争的军人和官员,死的死,下野的下野。日本在蠢货tojo带领下又策划和美国的袭击,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决定打全面战争,两场全面战争的开始日本此时离灭国很近了。
那么为什么美国要 帮助 中国?
答案非常简单: 用Pyle教授的话说就是,美国此时需要在亚洲找一个能够宣战的盟友。苏联和日本有友好协定,美国只能和蒋介石政府的中国共同宣战。这不是帮助的问题,在这个问题里面没有任何感性存在,只有利益。
重点关注:1904 日本俄罗斯交战 1941 珍珠港 和 日本军部越权
所以我在文章开头我说过:一个霸权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当然他所谓普世价值在我看来,比起那些欧洲帝国主义国家对于赢弱的中国欺压,日本对中国的霸占还是要好太多。至少,每次世界会议美国都会为中国站起来说那么一下话。美国当时对于中国的帮助也就是对于盟友帮助一样简单,不要想太多。就像班上一个女神借你一支笔不代表她爱上你,但是可以代表她绝对不讨厌你。
个人私货总结:国家关系问题一定不要带入个人感性进去,更不要意淫别人 对自己有好感。 自己的实力摆在那,别人都会帮。你要知道,美国是不同情弱者的,我相信在美国的朋友明白这一点。日本,更不会同情弱者。中国人同情弱者(不是贬义),但是面对别人挥舞的拳头,什么以德抱怨还不如给他痛击来的愉快。
在这里我表示我是一个站在客观角度描写一个问题,任何类似霸权美国,大日本帝国,满洲国都是依据当时历史记录写的,不代表我有任何政治意图。里面存在一些翻译错误,但是主要回答全部依据本人自己英文paper和其余文献所来,在回答前简要和Pyle等教授探讨过自己观点是否正确,以确保知呼朋友阅读答案时候能够获得比较准确客观的答案。因为部分答案可能引起在中国的朋友不愉快,希望你们能提出意见,我会尽量修改但不损害真实性。
感谢大家时间,这大半个月都没机会答题了,希望有问题可以 我在业余会尽我力量来答题的。感谢大家 姿磁!
【talich的回答(345票)】:
因为民心所向。
1938 年的民调,85% 的美国民众支持中国抗战。
二战前夜,美国国内对欧洲战场是持矛盾态度的。虽然有相当多的人支持英法,但支持德国的也不少。美国中西部的德国移民相当多,国内反犹势力也很强大(罗斯福救助两万犹太儿童难民的计划就死活没通过)。天主教会坚决反对涉入欧洲事务,在西班牙内战时更是直接支持佛朗哥-德国联盟。大公司和欧洲的瓜葛太深,像 GE 在 1934 年就被德国政府下属的公司买下了,当然不支持干涉。结果美国在 35-39 年通过一连串的《中立法案》,力图不介入欧洲战场。
只有在亚洲战场,罗斯福获得了国内近乎一致的支持。一方面美国的外交政策,从 20 世纪初,就认为中国应该是太平洋地区最重要的盟国。像胡佛这样的总统,曾在中国工作,会说不错的中文。
另一方面,美国的媒体在此时对中国也相当友好。比如美国当时销量最大的杂志,《时代周刊》和《生活》的老板 Henry Luce,就生于中国。Luce 是坚决反日,支持美中联盟的人。据估计,《生活》杂志一期能有上千万销售,数千万人阅读。像在中国长大,以中国为背景写作的赛珍珠,也是在此时走红(31 年 Good Earth 畅销书,32 年普利策,38 年诺贝尔文学奖)。而美国人就喜欢看弱者抗击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好莱坞就知道这个)。
这一切,都让亚洲战场比欧洲战场更容易赢得人心。
结果,《中立法案》说,美国不得向交战方卖武器,罗斯福就敢宣布中国和日本不在交战中,并以此向中国提供援助。同时,知道必然会参战,罗斯福也利用国内的支持,借机默默的开始的武装军备的过程。(为了不让民众反感,主要选择了开动资源投入巨大,但征兵人数极少的海军。)。美国也因为民众的支持,可以通过一系列压迫性的行动,逼迫日本首先动武,从而达到参战的目的。
最终,让美国人毫无保留的参战的,正是珍珠港事件。这时美国正式援华,名正言顺。
(《排华法案》也在 1943 年被撤消。但这不等于美国放弃了排华,支持中国,不等于支持中国人移民。《排华法案》虽然撒消,每年的配额,只有可忴的 105 人。真正放开,要等到 1965 年的新移民法。)
从一定程度上说,让美国最终放弃了它坚持了两百年的孤立主义,成为世界警察的触发点,正是中国人的抗日战争。
这里只说开战前了,不说二战期间。
【冷哲的回答(188票)】:
主要是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美国社会当时对中国有很大的好感。当年的美国社会比现在要更理想主义一些。那时候也有美国例外主义,也认为美国的制度和文化是最好的,希望能向外扩展。他们把中国看作为一个可以帮扶、拯救的对象。在美国社会中有着对中国的美妙想象。
当然,离得太近,想象还是抵不过现实,美国当年大规模排华也是现实。所以基本上是一个“远距离喜爱”的微妙状态。要美国人为中国人打生打死,这个实在是不现实。
真正让美国援华的还是现实利益因素。
亚洲当时是没有霸主的土地,各个国家利益均沾。英、美、法、荷在亚洲都有殖民地。中国也是作为一个庞大市场由各个发达国家共同分享的。
日本的入侵,导致了这些国家的损失。
要知道,美国是这样一个国家:
因为几个农业公司的土地损失,美国可以封锁古巴几十年,支持武装颠覆,尝试刺杀其领导人几十次。
因为想建一条运河而当地国家不同意,美国可以想方设法分裂哥伦比亚,然后获取运河修筑的权利。
所以,美国可以为商业利益走多远,是可以看到的。
美国在日本侵占东北、甚至全面侵华之后仍然不停地向日本出售其急需的各种战备物资。所以那些号称美国是对中国最好的国家的人,恐怕不能回避这一现实吧?正是日本全面侵华取得实质性进展之后,而且侵入法属印度支那之后,美国才认真起来,开始禁运,并要求日本退出法属印度支那。其一是减少对美国在亚洲市场的损害,其二是避免亚洲出现一个霸主,改变利益均沾的现实。
正是由于日本在全面入侵中国过程中资源耗尽,才不得不开始打东南亚的主意。无论是现实利益,还是军部疯狂的思潮,都使得日本不可能因为美国的威胁而放弃进攻东南亚。如果说中国仅仅是美国的市场,那么东南亚几乎相当于美国的本土。一旦进攻东南亚,必然与欧美彻底撕破脸。
所以日本才要突袭珍珠港,先下手为强。
突袭珍珠港之后,美日进入全面战争状态。这时候美国当然要大力支持与日本交战的中国。
实际上,如果核武器没有及时研制出来,美国是计划在中国全面反攻然后以中国为基地,向日本展开登陆作战。因此,援助中国,对于战争的胜利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
【朱雀heart的回答(118票)】:
我看的资料是到1940年美国民众只有8%支持战争,如图
【 英国人】拍摄的
【二次大战全彩实录 World War II in Colour (2009)】
【美国二战宣传海报:“价值和子弹一样重要” 】
宣传方面的确起了很大作用
她在美国和日本妥协方案呼之欲出,至今他跟宋子文、顾维钧以及美国媒体大亨卢斯,卢斯就是时代周刊创刊者,巧妙的激发英国首相丘吉尔决心跟中国一起向美国施压,终于直接避免了中国遭殃,也间接引发了日本突击珍珠港向美国参战,在二次大战的慢慢长夜里,宋美龄像雨中的一朵百合花
————————————香港作家董桥《永远的宋三小姐》
【二战美国宣传画中的日本形象】
试想一想,如果人民日报刊登朝鲜集中营的照片,中国的民意有如何
【二战美国宣传画中的中国军民!】
【宣传语】
中国在帮我们,救援中国!
中国第一个在反抗日本,快援助中国!
中国是我们和日本战斗的第一个盟友,象我们150年前争取民主一样支持中国吧!快给他援助
【动员美国人抗战的宣传海报】
ps来张漂亮美女照
这是一张世界著名的二战照片,这是一张创下采用量之最的战地照片,由柯林伊斯威特执导的电影《来自硫磺岛的信》也用此照作了海报。获得了当年美国最高的新闻摄影奖项——普利策新闻摄影奖,由于这张照片真实反映了二战期间美国军人浴血奋战的英雄形象,美国联邦政府不仅在战时将它作为献给阵亡将士的礼物,而且在战后还根据照片制作了一座雕像,安放在华盛顿阿灵顿国家公墓,任后人凭吊。2月19日登陆战役打响这一天,3万名海军陆战队员在付出伤亡2400多人的代价后,虽然踏上了硫磺岛的海岸,但随后遭遇的自杀式殊死抵抗却使美军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牺牲一个人的代价。激烈而残酷的战斗在这个小岛上持续进行了一个多月。直到3月26日,美军才宣布占领了该岛。这幅照片是登陆战打响后的第5天即2月23日拍摄的。
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后,为了争取外国援助与国际舆论的同情,国民党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国际宣传处、国民外交协会、世界反侵略同盟中国分会、中国国联同志会等战时对外宣传组织纷纷建立。其中官方的国际宣传处是战时中国专门的对外宣传机构,也是国民党政府对外宣传政策的重要执行机构,八年抗战期间做了大量的对外宣传工作,为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同情中国,支援中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广泛建立国际宣传据点
2、聘请外籍人员参与对外宣传
3、编制发行外文刊物
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国际宣传处先后出版各种揭露日本暴行,宣传中国抗战及重要人物谈话的外文刊物290多期,向国外发送宣传照片11000多张。
------------------《-重庆抗战丛书编纂委员会.抗战时期重庆的新闻界》.重庆:重庆出版社,1995
4、联络邀请外国记者和重要报人来华采访访问
国际宣传处也曾致力于邀请外国重要报人访华,借助其进行对外宣传。先后邀请到访的有“斯克里普斯——霍华德报系”(Scripps-Howard Chain of Papers)的总经理罗易?霍华德(Roy Howard),北美报纸联盟(North American Newspaper Alliance)主持人甘尼森(Baya Arch Gunnison),美国报业巨子亨利?鲁斯(Henry Luce)等。霍华德返美后所发表的远东印象记十余篇,盛称中国抗战精神,并主张美国应取坚强态度。甘尼森返美后发表文章,刊载于美国四十七家报纸,并在旧金山华人区公开演讲。
【鲁斯拥有《生活》《幸福》《时代》】三大杂志,在美国影响力极大,因此争取到鲁斯访华是国际宣传上的一大胜利。鲁斯回国后,在1941年的《幸福》杂志九月号上开辟了中国专栏《中国——我们的盟友》,计一百页,发表了五篇长文,五十幅照片,呼吁美国支援中国抗战。[7]这些来访报人的宣传活动对促进美国人民了解中国抗战,加大美国援华力度意义重大。
抗日战争初期,美国社会还深受“孤立主义”思潮的影响,卢斯却对中国报以同情,他向中国前线派遣了十多名战地记者,率先在《时代》上大量报道中国抗战。不过,这些报道都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目的性——在大量报道、抨击日军暴行的同时,他还竭力树立蒋介石中国战时领袖的形象,以此获取美国公众的同情和政府的援助。为此,蒋介石、宋美龄接二连三成为《时代》封面人物,两人甚至在1938年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中的“风云夫妻”。国民党将领陈诚也登上过杂志封面。
《时代》对中国大批量、轰炸式的报道,也确实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多美国人通过《时代》了解到了抗战的中国,在舆论的压力下,美国政府和民间对中国的援助也迅速增加。
————————————————————————维基百科-亨利·鲁斯
附注————-亨利·鲁斯创办了《》(1923 年)、《》(1930年)与《生活》三大杂志(1936年),被称为“时代之父”。 英国首相邱吉尔曾经说,卢斯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7个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也被称为“卢斯的十年”。1897年亨利·卢斯的父母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父亲是,后来先后出任与的副校长;母亲伊丽莎白,亨利·鲁斯出生于中国山东省,是四个孩子中的老大。他曾就读于和的寄宿学校。10岁时,他被送往在山东省海滨城市设立的寄宿学校
曾邀请其担任大使,被其拒绝,在与朋友谈话中说:“我志愿当民主在中国恢复后的驻华大使”。当共产主义取得中国后,他拒绝承认其政权的合法性。鲁斯晚年时曾与时年29岁的感慨:“我是在一个叫做的小城长大的,现在那地方已被共产党接管,我殷切地希望能在某一天回到那个地方,看着它再次成为自由之乡。”
日军在南京大屠杀的恶行震惊世界,国际宣传处立刻请当时在南京的英国《曼彻斯特导报》记者田伯烈和一名美国教授撰写宣传刊物《外人目睹之日军暴行》和《南京战祸写真》两书,后被翻译成中文、日文、丹麦文等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出版发行24万册,风行一时,传播甚广。国际宣传处还邀请经历过日军毒气战的美国新闻记者杰克贝尔登(Jack Belden)在新闻发布会上谈目睹日军施放毒气伤害中国军民的情形。这些外国人以客观中立的面目出现,其所谈所写更易于被人接受。这种中国人自己不出面,而以津贴等方式聘请“了解我抗战真相与政策的国际友人做我们的代言人”[2]的曲线宣传手法,是国际宣传处在战时最常用的技巧之一,成效颇为显著。
《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由英国《曼彻斯特导报》驻华记者田伯烈所著, 全书约11万字。 1938年7月,由汉口国民出版社出版,出版书籍选读
日本人在美国军方的宣传手册之中,被描述成什么呢?被描述成
【脚趾开裂的类人猿】,应该被血腥屠杀,他们咎由自取”。美国人在登陆日本的时候,本来觉得永远要冷漠对待这些坏蛋。但是发现跪在地上蹲进来的穿和服的日本女侍应生,那么的彬彬有礼、那么的斯文、那么的可爱、那么的温顺听话,又送花给你。另外日本小孩都跟在你的吉普车后面,跟你要糖果,然后跟你逗着玩儿,也不怕你,于是他们又被软化了。----------------------------------------------《美国的艺妓盟友》
【潘佳禾的回答(9票)】:
1.敌人的敌人可以成为盟友
2.国民党是当时的执政党,亲美
3.遏制苏联,谋求在亚洲的发展
以上原因基本都带政治色彩。
题主不修改那么问题就太大了,不知题主是否在网上搜索过类似的问题,感觉如果搜过了,那么这个问题基本没有必要,或者缺少合适的关键词。
【知乎用户的回答(47票)】:
坚决反对票数最多的观点。美国二战中帮助中国主要的原因只可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以及为了不让中国蛋糕被日本独吞。
东三省没有美国的利益,所以在九一八事件中美国完全是观望态度。
事实上美国向日本出口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占美日贸易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只有在太平洋战争之后,美国才有实质性的援助中国。
“从一定程度上说,让美国最终放弃了它坚持了两百年的孤立主义,成为世界警察的触发点,正是中国人的抗日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没有参战吗?
总有人为伪善的美国辩护,还有很多人不分辨的点赞,不知道为什么我很是担心。
~~~~~~~~~~~~~~~~~~~~~~~~~~~~~~~~~~~~~~~~~~~~~~~~~~~~~~~
对于评论里的观点不值一驳:我感谢每个帮助过我们的善良淳朴的美国人民,我甚至感谢每个帮助过我们的善良淳朴的日本人民。 但是如果因为我要感谢每个帮助过我们的日本人民,我还要一并谢谢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我就是本末倒置了。如果美国人真的真的同情中国,为什么雅尔塔协定把外蒙划给苏联。
我真是彻头彻尾的利益论者。对于蒋公的人格我是十分佩服的,但是对于这个怂恿美国向大陆扔原子弹的蒋夫人只能呵呵了:当她失去了在中国的利益之后,竟然想过用原子弹来对付她的大陆同胞。。
【知乎用户的回答(12票)】:
我来唱个反调。
美帝讲究分而治之,希望不要形成一个能和美帝抗衡的国家和组织。比如当今,苏联被老美搞垮了,苏联的一个个加盟共和国里面形体较大的都在老美的用心下分割成了一个个亲美的小朋友;在天朝这,美帝一直支持**独立,也是为了将天朝的体量打小,希望不会威胁美国的霸权。
二战的时候,美帝发现日本野心不小,一旦吞并中国,将在东亚形成一个可以与它抗衡的超级大国,苏联已经很让他头疼了,再多一个那不就更难过了?
美国不是一个慈善家,做得一切都是为了自身的利益
【刘洋的回答(3票)】:
为了美国的利益。但是也绝不能因为这样,就说美国帮中国就是伪善的。苏联帮中国难道就是真善?
【知乎用户的回答(3票)】:
对于利益论这样无法证伪的东西没什么好说的。
————————————
我赞成高票回答。
其次,利益论者的可怕实例:
没事召开座谈会纪念一下飞虎队什么的。举行个纪念仪式什么的。
然后飞虎队公墓就各种
墓碑拿去修水库。多么高大上的实用主义。
利益论者的行为和实际永远都是利益。
无论如何,当然,飞虎队也是因为在华有利益才不远万里来到这里战斗。
我说哎呦喂,无论因为什么,人家特么为了我们而战斗,骨头都埋在这了,你们就不能修修坟么?臭不要脸呀,恬不知耻呀!
所以说,不同世界观的群体无法讨论问题,因为世界是不同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除非这滴水是因利益而来。擦!
说来说去无非就是想证明你们当初帮我,是因为帮我对你们有利,所以你们这群小人,我是不会感谢你们的!
【知乎用户的回答(1票)】:
答:维护不同阶段米国的国家利益的动态安全;制衡日本、苏联在华利益的扩张,防止失去中国及危及自身利益。
【彭一平的回答(1票)】:
如果没有中国军民牵制住大批日本有生力量,你能想象日本如何扩张它在亚太地区的力量嘛?菲律宾将在什么时候落入日本人之手?珍珠港事件又该是那一天爆发?美国军事准备是否得当?
美国援助当时的中国,我并不排除美国民间的善良,但此等国家大事,并不只是单纯一个民主就可以解释一切。
【李俊鹏的回答(1票)】:
首先那不是帮中国,第一是国际形势所迫;第二是鉴于跟国民党的合作关系!
【杨嵩的回答(1票)】:
20世纪初期美国国力开始迅猛上升,开始打算进军世界舞台。
但是世界大多数地方都被欧洲列强瓜分了。
老大很寂寞,没有小弟的老大怎么能叫老大呢。
这个时候好在还有个中国在这半死不活的撑着,于是2个国家有点心心相惜,情不自禁的感觉。
准小弟后来有难了,老大帮你出出头,还怕以后小弟不死心塌地的跟你?
可惜后来中国这个小弟跟了苏联,由朦胧的爱转恨的感觉大家可以体会吧。
这个在美国也是个挺有名的话题,叫 why we lost China?
【寝若薨豚的回答(3票)】:
说什么美国帮中国是出物资让中国消耗日本,让中国替美国打代理人战争的那些人。
等于自己在街上被人追着砍,快死了,有人出来见义勇为救了他。他还能说“还不是为了自己,不过是怕砍死我之后再去砍他,我都快被砍死了才救,明显是想让我当炮灰消耗杀手嘛。。。。”
真是应了那句“可杀不可救”,活该倒在路上没人扶。
多说两句,对于在自己危难之际,拉了你一把的国家不说感激,还满嘴“利益使然、不是慈善家”,某D的宣传果然牛X,前几天还是盟友,旗子一换马上“打倒美帝国主义”。
这还没完,从PM2.5到南海,从转基因谷物到大飞机,神马事情发展了都是某D英明,出了问题都是“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从中作梗,不然早就Balabala~~~”
这不,房价的黑锅从房地产商直接又扔给美帝了。
以前说美帝滥发货币掠夺世界(尤其是天朝啊)财富,现在削减印钞还是掠夺财富,新闻真是应景。
【小劳的回答(0票)】:
美国作为一个远离欧亚大陆的国度,一直所进行的都是衡平外交——无论在亚洲还是欧洲都不能允许任何一国称霸独大,否则将对其造成危威胁。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美国也十分清楚日本的狼子野心。不难想象,中国一旦灭亡,日本将获取中国巨大的资源,驱使数百万的中国人当炮灰,从而席卷美国和英国在亚洲的众多殖民地,例如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甚至翻越喜马拉雅山吞并印度,最终与纳粹德国会师,到时候恐怕美国有太平洋和大西洋相隔,也难免遭到入侵的命运。
在宋美龄以及众多美国华侨的努力下,美国民众也看到中国国民被日本军阀蹂躏的惨况,民间均对中国人抱有同情。但美国人一直有孤立主义的倾向,不愿意参与远离自己国土的战争,因此政府除了默许志愿者(例如飞虎队创始人陈纳德将军)参与中国抗日战争之外,就是对日本进行经济封锁和物资禁运,试图迫使日本停止战争。
显然日本打了那么多年,不甘就此放弃。不过,日本的橡胶和石油基本都是从东南亚的英美殖民地进口的,但其与中国交战多年,仍然无法使中国屈服,遭到禁运后,石油储备不足两个月存量,再打下去将失去机械化武器的优势,加上人口不如中国多,持久下去将有可能战败,故此在孤注一择的情况下选择对英美宣战,试图一举通过偷袭消灭美国海军主力(英国海军主力被纳粹德国牵制在欧洲),然后迅速夺取英美在欧洲的殖民地资源。于是,就发生了后来的珍珠港事件,美国亦顺理成章地参战,成为中国的同盟国。
【隽愉的回答(0票)】: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馆藏&6268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期间美国航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