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数据是新时代的“煤炭价格历史数据”

浅谈历史数据的煤炭高等教育发展
  一、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的背景
  1. 煤炭行业人才现状
  通过对1990 年、2000 年、2010 年三个时间节点的煤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历史状况、煤炭行业从业者教育状况、煤炭行业从业人员规模等的对比研究,探讨煤炭行业人才状况。1990 年至2010 年,十年期跨度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增长率等情况比较(单位:万人)
  在1990 年到2000 年的第一个十年期里,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数量锐减137 万人(-33.7%),相对此历史时期整个采矿业从业人员数量减少六万余人(-0.8%)和全社会总就业人口大规模增长六千余万人(10%),特别是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由占采矿业从业人员总规模的三分之二(74.9%)下降至总量的一半(56.5%)。这种煤炭行业和矿产行业从业人员减少的状况也反映了该十年期煤炭行业和矿产行业的调整状态。2000 年至2010 年,煤炭采选业就业人员数量大幅增长90万人(22.2%),增长比率超过整个矿产行业(18.2%),此阶段全社会从业总人数增长相对于上一个十年期放缓,煤炭采选业从业人员数量保持在采矿业从业总人员数量的一半以上。
  1990 年煤炭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所占比例为1.73%, 2000 年的该项数据为3.9%,十年中变化不大,仅增长约2%,这主要受该时期行业调整的影响。2000 年至2010 年,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整体上升趋势明显,本专科学历从业人员所占比例迅速增长,这体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国策对煤炭行业的推动作用,同时第二个十年期煤炭行业发展迅速,新从业人员大量增加。二十年来,大学专科及以上人员由1990 年的94039 人(1.73%)增长到2010 年的接近50 万人(10.50%),在同期从业人员总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具有本专科学历的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增加了近40 万人。
  2. 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与现状
  煤炭高等教育是服务煤炭行业建设的教育范畴,为煤炭行业培养人才和研发技术。煤炭高等教育有丰厚的历史积累,随着煤炭行业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当代煤炭高等教育出现了新的特点,梳理和分析煤炭高等教育和煤炭行业的历史变化,为指导煤炭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参考。
  煤炭高等教育在我国已经有百年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9 年清政府时期的焦作路矿学堂。新中国煤炭高等教育则以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创建中国矿业学院为开端,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 年到1978 年是新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起步阶段,1978 年中国矿业学院复校到20 世纪90 年代末是煤炭高等教育发展调整的第二阶段,1998 年煤炭工业部撤销,部属煤炭高校改省属高校至今是第三个阶段。半个多世纪以来,煤炭高等教育积累了丰富教育资源,为煤炭行业贡献了大批人才和技术。到煤炭工业部撤销前,我国煤炭高等教育内涵主要包括原煤炭工业部属的15 所普通高校和32 所成人高校,1950年至2000 年的五十年来,我国煤炭高校为煤炭行业培养了35万余名高级人才,完成了2.7 万项煤炭行业科研项目。
  1998 年至今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与以往差异明显,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煤炭行业的新变化影响,煤炭高等教育出现了组织结构调整、招生就业困难和办学资源流失等情况。煤炭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矛盾,一方面,煤炭高等教育不再是所在高校的唯一特色和品牌,办学力量有所减弱,同时煤炭高等教育受行业影响较大,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新世纪煤炭行业实现升级换代,又需要煤炭高等教育加强办学力量,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1990 年-2010 年我国教育组织培养的普通高等学校地矿类学生数量、成人高等学校工科类学生数量总体情况。因统计资料所限,选取了普通高等学校地矿类学生数据和成人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相关数据,对评估煤炭主体专业学生状况起参考作用,普通高等学校办学的地矿类和工科类成人教育学生情况未进入统计。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地矿类学生数量统计,可以发现,2000 年前后普通高等学校地矿专业学生的各种指标都有明显下降,显示了行业调整对地矿类人才培养的影响。同时期成人高校工科类学生数量增长速度放缓,毕业生数呈负增长,亦表现了这种趋势。在第二个十年中,各项学生指标均增长迅速,这是受到行业反弹拉动,以及政府支持矿产行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政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影响。我国目前开设煤炭行业相关专业的高校(部分)及其原煤炭工业部属高校前身等情况1998 年以来各煤炭高校调整情况见表5。煤炭高等教育内涵显著变化,原煤炭工业部属煤炭高校发展为若干省属理工类综合型高校(中国矿业大学仍为部属高校),不再专门服务煤炭行业,而是设立了围绕煤炭行业的二级学院。3. 对当前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状况的分析联系具体历史情况,我国在第一个十年处于从计划经济的政府分配资源模式向市场经济的市场配置资源模式转型的阶段,在第二个十年处于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模式确立和深化的阶段,统计数据体现了煤炭行业和煤炭高等教育在这两个阶段的特点。1990 年至2000 年的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数据,反映了20 世纪90 年代煤炭行业在改革开放深入过程中的调整情况。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逐步确立,特别是煤炭工业部撤销后,原有的煤炭行业组织形式不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受小煤矿管理混乱和煤炭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我国煤炭行业大规模调整,煤炭高校受行业减员等影响,也出现了就业招生困难。煤炭行业不景气,煤炭高等教育停办的情况破坏了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的连续性。1998 年国务院机构调整和高等教育改革前,煤炭行业和煤炭高等教育均由中央政府煤炭工业部主管,煤炭行业和煤炭高等教育通过国家行政力量集中优质资源,规模大、实力强。调整后,原煤炭高校交各级地方政府主管,承担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此后,原煤炭行业学校多发展为综合类学校,各院校纷纷改名或合并形成新的理工类高校。为了生存和发展,新高校建设了大量与煤炭行业联系不大的学科、专业,煤炭成人高校虽大多保留了校名上的&煤炭&,但也同普通高校一样逐渐转移人才培养重心,此外还有部分高校已经完全脱离煤炭行业,这些因素客观上造成我国煤炭高等教育发展停顿、师资流失、煤炭行业人才培养青黄不接的局面,煤炭行业高学历人才一度严重短缺。根据统计,1999 年至2002 年中国矿业大学等9 所原煤炭工业部属高校毕业生总计37931 人,在煤炭行业就业的仅三千余人,其中地矿类专业毕业生1454 人,在煤炭行?48&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业就业的768 人,按当时的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数量,平均每个企业每年分不到1 人。
  2000 年至2010 年,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大幅增加,这反映了此阶段煤炭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较前一个阶段的明显改善。这有多种因素作用,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能源需求推升煤炭行业,另一方面,上一个十年期煤炭行业不景气和煤炭人才培养匮乏的状况也促使政府逐步出台一系列支持煤炭行业以及矿业整体发展的政策,如国务院2005 年专门针对煤炭行业出台的《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07 年出台的《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等,这些文件的实施也推动了煤炭行业复苏。在多种因素影响下,2000 年至2010 年的十年里,煤炭行业和整个矿产行业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
  在此时期,矿业教育也获得了一定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以摆脱1998 年政府投入减少后的困难局面。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部委2007 年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优先支持地质、矿业等重点公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对煤炭主体专业和学生的补贴和优惠从业政策逐渐增加。2000 年至2010 年普通高等教育地矿类学生数量和成人教育工科类学生数量增长迅速,促进了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学历水平的大幅提高,截至2010 年,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的煤炭行业从业人员达到近50 万人。但近年来围绕煤炭行业吸纳劳动力的若干研究表明,煤炭高等教育应届本科生、研究生在煤炭行业就业数量仍然较少,煤炭行业缺乏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高级研究人才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煤炭行业本身吸纳高学历研究型人才的能力和意愿有限,煤炭行业高级人才短缺问题仍然严重。在此阶段,煤炭成人教育对提高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优化煤炭行业人力资源结构发挥了相对显著作用。
  二、当代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根据对煤炭高等教育历史的研究,当代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根据煤炭行业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优化内外部环境,保持稳定发展态势等。
  1. 当代煤炭高等教育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等非市场因素支持
  促进煤炭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保持对行业和社会的外部性公益作用需要政府等非市场因素支持。煤炭高等教育既有教育组织属性,又与煤炭行业息息相关,煤炭行业的国家战略安全作用连带增强了煤炭高等教育的外部性。为保证煤炭行业起到支持国家建设作用,政府需要参与其管理并给予支持;由于煤炭行业工作条件艰苦,存在危险性,为促进煤炭行业吸引优质人才,政府也需要对煤炭高等教育给予一定支持。1998 年之前,煤炭相关专业学生一直享有国家财政扶持,1998 年后,煤炭专业政策支持减少。这种更接近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相比于其他专业,煤炭专业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招生数量锐减,各高校煤炭相关专业纷纷缩减规模或停办。煤炭相关专业多具有数十年办学历史,积累深厚、师资力量强、学生培养体系完备,是优质的&软实力&教育资源。这些具有历史积累的优势学科停招、停办后,其长期形成的师资、教学和科研积累难以恢复。但面对经济压力,高校只能把重心转向招生就业较好的专业,这种做法缓解了高校的经济困难,却也造成了高校的内涵流失和社会的智力损失。煤炭高等教育维持相对稳定的规模、专业学科结构,避免因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频繁地调整专业、师资,对巩固煤炭高等教育组织,保持其人才培养等的社会作用,促进其健康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从政府主导资源配置向市场配置资源转型的过程中,部分煤炭行业优质资源流向更有效益的市场空间,不可避免地造成煤炭行业和煤炭高等教育的调整。在这种转型时期,煤炭高等教育自身抵御市场负面影响的能力不足,需要政府等外界因素支持。
  2. 当代煤炭高等教育发展要制定符合煤炭行业特点的发展目标,形成煤炭行业与煤炭高等教育良性
  互动煤炭行业的未来决定着煤炭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新世纪以来煤炭行业经历了较大波动,对煤炭能源的前瞻性研究也提出,易开采的浅部煤炭资源衰竭后,新的储煤区开采难度较大等。虽然有这些不利因素,但毕竟我国能源需求巨大、煤炭储量巨大、煤炭行业规模巨大,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基础能源行业,自身仍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可以估计,煤炭行业在当前和将来一段历史时期内,虽然有行业波动和新能源不断出现影响,但仍将保持着我国能源行业中最大规模、最主要产能方式的基础性地位。煤炭行业的巨大规模,和其与社会经济所形成的相对稳定动态平衡,为煤炭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保障,也凸显了煤炭高等教育的重要作用。
  因此,煤炭高等教育发展有足够的理由关注长期目标。围绕煤炭行业实现十八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等长远目标的重点难点,明确发展方向,保持历史优势,形成稳定的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积累,提高煤炭高等教育抵御行业波动的能力,避免煤炭高等教育资源损失。同时,煤炭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结合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形成煤炭行业与煤炭高等教育彼此带动的发展局面。2000 年后,煤炭行业恢复带动煤炭高等教育也有一定发展,煤炭成人教育较好地发挥了煤炭行业优化人力资源的作用,但煤炭行业本身吸纳高学历研究型人才的能力和意愿有限,煤炭行业缺乏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特别是研究型人才的局面暂时不会有根本改观。煤炭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应注意围绕行业长远目标和当下需要,在切实满足煤炭行业当前需求的人才、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支持煤炭行业长期目标的能力。
  3. 当代煤炭高等教育发展要围绕各功能部分优势,加强校际、校企协作, 形成发展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
  优化煤炭高等教育,整合各高校、学院、专业的煤炭高等教育资源,减少资源冗余和浪费是煤炭高等教育发展的切实手段。由于我国煤炭行业吸纳高学历人才能力有限,煤炭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规模已近饱和,根据统计,成人教育促进煤炭行业吸纳劳动力和提高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的作用较为显著,能够起到与煤炭高等教育互补的作用。因此,应当促进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科学分工,形成高等教育着重于研发型人才培养和高精尖技术研究,成人教育进一步发挥促进煤炭行业就业和普遍提高从业人员学历、劳动技能优势作用的局面。
  目前,少数研究型高校集中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教学型高校资源少,高校间缺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机制。1998 年国务院机构设置调整和高等教育改革以前,煤炭工业部是煤炭高等教育整体优化的主要推动者,通过行政力量加强煤炭高等教育各单位资源共享的若干机制,推动煤炭高等教育整体协作优化。当前时期,受各高校主管部门不同等因素影响,煤炭高等教育整体优化的主体变为各煤炭高等教育单位的集合,以各高校互利性协作和延伸的校企合作等为主要方式。当前环境下煤炭高等教育整体优化,关键是通过各单位广泛合作,形成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各部分合理分工,从而创造条件使煤炭成人教育与煤炭高等教育等彼此协调,清晰定位,抓住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形势,支持煤炭行业人力资源和更新换代需求,推动煤炭行业现代化,为行业创造增长点,为自身创造发展空间。
下一篇:没有了
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民间美术属于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并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
一、引言 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
近年来,以二、三本院校为主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散文的定义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说,广义上讲,散文是一种与诗歌相对的文学体裁 ;从狭义上来说,是一种与诗歌、小说...
0 前言 对于 CI 设计,有些人还不熟悉,事实上CI对企业品牌的塑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CI作为企业形象战略,有其不可低估...
色彩在艺术家的手中,不仅是单纯的描绘与填充工具,而是表达艺术家内心世界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心理的表达描述着人们...
摘要 作为法国最具有争议的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无法归类是杜拉斯最为明亮的一个标签,这一标签闪现出了杜拉斯的边...
一、 少数民族宗教艺术的美学表现 (一) 少数民族宗教建筑的美学形式少数民族宗教建筑艺术的美学表现指宗教建筑的形体视...
在我国恢弘、悠久的民族文化中,民间美术以其多姿多彩、种类繁多而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中国民间美...
极简主义将传统艺术带进了死胡同,艺术家们开始探索艺术新的发展道路,干脆摈弃传统架上绘画的创作材料,直接以身边的...
美术专业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即为美术技能。而师范类的美术教育更要突出师范性,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能力。全方位兼容技...
师范类美术专业教学是一个独特而又新颖的专业教学。它不同于音乐、 舞蹈等专业教学;音乐和舞蹈的教学伴随着音乐的开始...煤炭大数据迎来发展新时代
  19日,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举办的2016夏季全国煤炭交易会现场,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共同研究制定的《推进煤炭​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发布,以全面推进大数据在煤炭行业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不断交汇融合,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为推动大数据的发展应用,国家制定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发布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对大数据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近几年,煤炭大数据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基础,行业发展优势明显,但也存在数据体系不完善、采集渠道不畅通、数据时效性不强等问题。”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解宏绪说,“为贯彻落实国家决策和部署,全面推进煤炭大数据的健康发展,该《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煤炭大数据发展目标,以及以全国煤炭交易数据平台为基础,力争在2020年建成全国煤炭数据平台,实现煤炭数据资源适度向全社会开放,为煤炭企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和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据介绍,该《指导意见》提出了五项重点任务,包括构建煤炭大数据开放、共享体系;构建煤炭大数据标准体系;加快煤炭企业数据平台建设;建立全国煤炭数据平台;推动煤炭大数据运用。
  当日,煤炭大数据平台V2.0也全新上线。该平台涵盖煤炭GIS、图解煤炭、煤炭物流、信用查询、预测预警、数据分析、能源经济七大功能模块,汇集、整理了超过10万个宏观、行业、价格的时间地域序列指标,超过8000万条数据,涵盖国内7000余个铁路、公路货运站点数据,60万艘国内近海及内河船舶数据,国内2000万家企业工商注册数据,形成了海量数据集合,打造了聚焦煤炭产业链的生产、贸易、物流、消费、信用和金融等各个环节的主题数据库。
  有业内人士在现场表示,煤炭作为国家的主体能源,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建设煤炭大数据平台,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汇集、整理和挖掘海量数据,对探索发展规律,及时、准确地分析预测产业走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发布《推进煤炭大数据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煤协会运行[2016]77号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统筹推进大数据在煤炭行业中的发展运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研究制定了《推进煤炭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现予发布。
  附件:《推进煤炭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中国煤炭运销协会
  附件:
  推进煤炭大数据发展的指导意见
  随着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不断交汇融合,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为推动大数据的发展应用,国家制定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发布了《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对大数据的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煤炭产业的健康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建设煤炭大数据平台,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汇集、整理和挖掘海量数据,对探索发展规律,及时、准确地分析预测产业走势,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煤炭大数据发展较快,具备了一定基础,行业发展优势明显,但也存在数据体系不完善、采集渠道不畅通、数据时效性不强等问题。为贯彻落实国家决策和部署,全面推进煤炭大数据的健康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统筹规划,创新发展,合作共赢,开放共享,全面推进大数据在煤炭行业中的运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创新发展。围绕政府、行业、企业需求,科学确立大数据研发方向、技术路线,充分利用各类数据平台,合理配置创新要素。
  统筹规划,系统设计。遵循大数据发展规律,突出行业特点,明确各个阶段的建设重点,以点带面,整合发展,注重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整体效益。
  互联互通,开放共享。构建数据资源共享机制,打破壁垒,消除孤岛。最大限度的挖掘数据潜在价值,实现数据资源的高效利用。
  完善体系,保障安全。坚持依法、全面、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强化数据隐私保护。
  (三)发展目标
  以全国煤炭交易数据平台为基础,力争2020年前建成全国煤炭大数据平台,实现煤炭数据资源适度向社会开放,为煤炭企业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和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煤炭大数据开放、共享体系。推动国家大数据战略在煤炭行业的全面实施,逐步拓展数据采集范围,实现煤炭生产、运输、销售、安全、资源等相关领域数据全覆盖,努力实现与相关市场主体的数据集成和共享。
  (二)构建煤炭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制定有关煤炭大数据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应用标准和管理标准等。加快建立煤炭企业信息采集、存储、公开、共享、使用、质量保障和安全管理的技术标准。
  (三)加快煤炭企业数据平台建设。支持煤炭企业加强数据资源管理,梳理各业务层面产生的数据资源,融合大量结构化、非结构化、历史的、实时的以及地理信息等各类数据,整合、优化企业现有技术组件,构建企业级大数据平台。
  (四)建立全国煤炭数据平台。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整合行业内各部门数据以及协会会员单位数据的基础上,通过产品展示,挖掘和吸引更多数据到数据平台,逐步建立覆盖全国的煤炭大数据平台。
  (五)推动煤炭大数据运用。推动煤炭大数据在宏观决策中的运用,为政府部门提供统计分析评估、预测预警和数据智能分析模型等全面准确的数据服务。推动煤炭大数据在企业战略规划、资源分配、生产布局、企业管理中的运用。降低运营成本和减少失误,提高运行效率。
  三、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协会会员单位和煤炭企业要高度重视大数据建设工作,积极推动企业数据与全国煤炭大数据平台的连接、共享。协会积极推动煤炭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工作。努力争取有关政府部门对煤炭大数据建设的指导和支持。
  (二)做好宣传引导。及时发布煤炭大数据建设的进展情况,每年召开一次行业大数据推介会,发布大数据发展报告,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引导煤炭企业加快推进煤炭大数据建设。
  (三)加强普及培训。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面向企业层面的大数据专题讲座和培训,将大数据知识作为煤炭企业领导干部新知识新技能培训重要内容,提升企业领导能力。
  (四)建设示范工程。协会积极跟踪煤炭大数据发展进程,选择部分企业在煤炭生产、流通、金融等领域开展煤炭大数据应用示范。将煤炭大数据工作列入行业协会评先树优活动统筹安排,组织煤炭大数据应用示范项目评选。
 大数据观察微信公众平台:shuju_net
最新大数据资讯,行业动态!
最新热点推荐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你当前的浏览器版本太低-云财经
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你当前使用的浏览器无法正常使用云财经的服务,请升级你的浏览器或者使用云财经的客户端产品.
你可以通过点击下面按钮下载安装客户端或者浏览器继续使用云财经的服务:您的当前位置:&>&&>&
贵州煤炭产业的未来什么样?
时间: 09:54:07&&来源:中国煤炭报&&
盛夏时节,贵州毕节黔西县官寨煤矿的井田上,“西南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群瓦斯治理与开发试验项目”正在施工。该项目由重庆能源贵州煤电公司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煤科院共同投资开发,也是重庆能源集团与华润集团投资千亿元在毕节地区打造的煤电化项目的前期工程。
& & 盛夏时节,贵州毕节黔西县官寨煤矿的井田上,&西南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群瓦斯治理与开发试验项目&正在施工。
  该项目由重庆能源贵州煤电公司与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煤科院共同投资开发,也是重庆能源集团与华润集团投资千亿元在毕节地区打造的煤电化项目的前期工程。
  这样的大型煤电化项目,正是贵州煤炭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缩影。
  未来的贵州煤炭产业将呈现什么特点?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这是《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发展战略关键词。
  用更直观的数字来阐释:&十二五&末,全省原煤产量达2.5亿吨,规模以上矿井产量占80%以上;力争建成1个年产5000万吨、2个年产3000万吨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一体化产业产值分别超过1000亿元,煤电化一体化产业产值超过1200亿元,煤炭就地转化率达80%以上。
  现实的情况是,贵州号称西南煤海,拥有煤炭资源储量528亿吨,全国第五,2013年煤炭产量1.9亿吨,全国第四。但瓦斯灾害严重,小矿多,安全事故频发。
  近年来,贵州省大力招商引资,规划煤炭一体化开发,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力推煤化工,布局煤层气。这一切,都是为了向未来的目标更近一步。
  大型一体化
  西部大开发给贵州的经济发展送去东风,也给外省煤炭企业带来机遇;除了盘江煤电、水城矿业、六枝工矿、林东矿业四大省属国有煤企,贵州的大型煤矿开采主体基本都是省外来客
  &目前钻井部分已经完成,8月底到9月初进行压裂施工,应该年底前点火。&8月5日,负责官寨井田煤层气地面抽采试验项目的工程师张东亮告诉记者,今年5月试验钻孔至今,项目进展顺利。
  &因为是省级合作项目,地方政府都很重视。&重庆能源贵州煤电公司办公室主任李洪直言,从拿资源到项目审批再到建设征地,毕节煤电化项目进展顺利,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
  日,重庆市政府与贵州省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同日,毕节地区行署与重庆能源集团签署煤电气基地合作协议。
  2012年7月,重庆能源集团与华润集团成立合资公司,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在毕节地区建立煤、电、化循环经济发展基地,规划建设年产2000万吨煤炭、10&660兆瓦火电机组以及现代煤化工产业项目,所发电量以&点对网&方式直送重庆市。
  在此背景下,该项目已不再是企业间的合作,而是上升到&结合毕节地区经济发展和重庆市能源保障需求,把贵州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促进渝黔两地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样的高度。
  &我们大力支持项目建设,也希望当地百姓能借项目建设脱贫致富。&在官寨煤矿位于五里乡的施工现场,黔西县政协主席、煤电化项目指挥部指挥长刘麦青对记者说。
  五里乡地处偏远,居住着布依、苗、彝、仡佬等少数民族,1996年11月才告别点煤油灯的历史,2004年才有了第一条3米宽左右的进村公路。
  五里乡所属的黔西县,煤炭资源远景储量70亿吨以上,1998年以前,全县煤矿数量近400个,多为独眼井,1999年全县产煤42万吨。近年来,黔西县引进了山东兖矿集团等大企业投资,实施煤电一体化战略。2013年,该县原煤产量达722万吨,发电量86亿千瓦时。目前,总投资50多亿元的黔希煤化工等项目已立项建设。
  西部大开发给贵州的经济发展送去东风,也给外省煤炭企业带来机遇。在重庆能源集团之前,已有来自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煤炭企业进驻贵州。
  早在2002年,山东兖矿集团就入黔开发,投资组建兖矿贵州能化公司。根据贵州的&大煤保大电&战略,兖矿贵州能化2003年成立了贵州第一家煤电联营股权多元化公司,目前已形成控股5个大型煤矿、参股3个大型电厂和2个大型煤矿的能源投资建设格局。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旗下的永贵能源公司成立于2004年,目前在毕节、安顺和黔西南地区拥有煤炭资源近70亿吨。重庆能源贵州煤电公司在毕节的8亿吨煤炭资源就是通过永贵能源公司转让而来的。
  省外煤炭企业来了,央企也来了。2012年11月,神华集团与贵州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规划在贵州投资500亿元以上,在黔西南州建设燃煤机组,与贵州省属企业合作推进煤炭资源深加工、页岩气勘探开发以及其他相关产业项目。
  如今,除了盘江煤电、水城矿业、六枝工矿、林东矿业四大省属国有煤企,贵州的大型煤矿开采主体基本都是省外来客。这从贵州省安监局公布的国有及国有控股重点煤矿企业名单便可见一斑(见表一)。
  &贵州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40%以上,主要分布在六盘水煤田、织纳煤田和黔西北三大区域。在各路企业抢滩资源的同时,贵州省对煤炭开发的格局做了明确划分(见表二)。
& & &明年再来,就可以带你到我们织金新矿区看看了。&在水城矿业集团采访时,该集团宣传部部长龙兴胜告诉记者,到&十二五&末,该集团还将有2个煤矿投产,到&十三五&末,该集团织金矿区将形成2370万吨年产能,全集团煤炭洗选加工能力将达到3830万吨。
  按照规划,到2020年,贵州全省原煤产量25733万吨,其中规模以上矿井产量23470万吨,占总产量的91.2%,原煤入选比率达到80%。
  煤化工&概念股&
  对于煤炭企业搞煤化工项目,水城矿业集团总经理倪德飞认为,从大方向看是对的,但管理和人才一定要跟上,还得选准时机,以防&印钞机变成烧钱机&
  &十二五&末,贵州全省原煤产量将达到多少?在2010年制定的《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答案是2.1亿吨。到了2012年发布的《贵州关于加快优势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的意见》,答案变成了2.5亿吨。
  产那么多煤,能用得了吗?
  《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预判,&十二五&期间,煤炭需求增幅回落是大势所趋,加上进口煤、疆煤外运等因素,广东、广西、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江西等贵州外调煤炭区域的需求也将受到影响。但《规划》同时指出,电煤仍是未来煤炭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新型煤化工发展是未来煤炭需求重要的增长点。
  《贵州关于加快优势资源一体化开发利用的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全省原煤产量达到2.5亿吨,其中省内发电用煤约1亿吨,一体化产业用煤(含热电联产机组)约9000万吨。
  根据贵州省发改委制定的煤化工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贵州省预计将建成的煤化工重点项目为14个,分布在毕清、六兴和黔北三大煤化工基地,总投资将达1230多亿元。
  近年来,贵州省不断招商引资,大力推动煤化工产业发展。
  2010年,中石化集团与贵州省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毕节建设煤化工一体化项目,计划总投资520亿元。
  2012年,贵州渝富能源开发公司与毕节市政府签署合作协议,规划建设煤间接液化制油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亿元,年产油品及相关化工产品600万吨,年转化煤炭4000万吨。今年3月,贵州省发改委专门举行煤制清洁燃料项目专项融资推介会,为该项目融资。
  现代大型煤化工一体化项目,投资巨大、技术要求高,通常都是煤炭、化工等领域的投资主体合作开发。中石化毕节煤化工一体化项目中的肥田煤矿,即由中石化与水城矿业集团合作开发。
  对于煤炭企业搞煤化工项目,水城矿业集团总经理倪德飞认为,从大方向看是对的,但管理和人才一定要跟上,还得选准时机,以防&印钞机变成烧钱机&。
  该集团2007年开建的老鹰山煤电化一体化项目,是贵州省煤炭行业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煤化工项目。按规划,到&十二五&末,该项目年产甲醇90万吨、聚丙烯36万吨、水泥480万吨,总投资90亿元。目前,项目已投入40多亿元,但效益并不算好。原因在于决定项目上马时,甲醇价格每吨高达3000多元,但后来煤与甲醇价格倒挂。如今煤价下跌,该项目又增加了盈利空间。
  事实上,作为贵州省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近年来贵州省煤化工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但从记者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贵州大多数现代煤化工项目仍在前期建设阶段,&煤田&变&油田&只能算是概念股。
  待解的&气&
  除了省内企业,中石化、中石油、中联煤层气公司,乃至美国远东能源公司都试图到贵州抢滩煤层气开发,但基本无功而返。这其中,有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技术问题,也有采矿权和探矿权管理混乱导致的商业化瓶颈
  &地面抽采主要还是为了在矿井采掘工程进入保护层之前,尽量减少、消除煤与瓦斯突出威胁。&在官寨井田施工现场,重庆能源贵州煤电公司地测副总工程师李权一对记者说。
  贵州煤炭瓦斯含量高,地质构造复杂。据贵州省安监局统计,贵州省现有突出矿井500多个、高瓦斯矿井400多个,占全国高瓦斯和突出矿井总量的30%以上,均居全国之首。
  官寨煤矿设计年产能240万吨,属典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含量一般在每吨10立方米至20立方米,预测全矿井煤层气资源量近158亿立方米。
  为此,重庆能源贵州煤电公司携手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煤科院,共同投资开发&西南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煤层群瓦斯治理与开发试验项目&,计划从单井试验开始,以垂直压裂井为基础,逐步开展定向斜井、水平井等不同井型的煤层气开发试验活动,探索复杂地质条件下近距离煤层群地面煤层气抽采技术,进而推进官寨井田乃至西南地区煤层气开发利用工作。
  张东亮说,项目目前进展比较顺利,但未来能否成功实现产业化,还很难说。因为贵州地质构造相对复杂,存在煤层层数多、煤层松软、储层渗透率低等不利因素,缺乏地面抽采成功的实例。
  据了解,贵州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可追溯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1972年,原水城矿务局老鹰山煤矿在全省率先进行瓦斯抽采。1991年,六枝工矿集团凉水井矿首开瓦斯发电先例,建设装机容量为2400千瓦的瓦斯发电站。
  &十五&时期,贵州煤矿瓦斯除发电外,还用于民用燃气。&十一五&期间,盘江煤电、水城矿业、六枝工矿三大省属煤炭企业共建成13座、总装机7.7万千瓦的瓦斯发电站。
  2013年,全省煤矿瓦斯抽采量已达18.26亿立方米,全省瓦斯发电装机25.57万千瓦,发电量7.29亿千瓦时。与此同时,全省煤矿瓦斯利用量为4.12亿立方米,利用率仅为22.54%。
  在西南地区首座瓦斯发电站&&大湾瓦斯发电站,当班发电工任登金告诉记者,发电站从2003年至今建了3期工程,共有21台500千瓦低浓度瓦斯发电机组,总装机规模1.05万千瓦。他的工资与所负责的瓦斯机组发电量挂钩,由于瓦斯抽采量不稳定,他每年收入仅3万元左右。
  除了省内企业,中石化、中石油、中联煤层气公司,乃至美国远东能源公司都试图到贵州抢滩煤层气开发,但基本无功而返。这其中,有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技术问题,也有采矿权和探矿权管理混乱导致的商业化瓶颈。
  最终,还是盘江煤电集团等本土力量,攻克了一系列难题,取得突破。2008年4月,盘江煤层气公司正式成立,目前已建成低浓度瓦斯发电站28座,总装机规模达10.41万千瓦,年发电量2亿千瓦时以上。从2010年起,该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1.2亿元,年盈利均在1000万元以上。
  该公司董事长杨世梁表示,目前公司的主营收入是煤矿瓦斯发电项目,但未来更看好低浓度瓦斯提纯制天然气和地面抽采煤层气,以及瓦斯发电装备制造业务。
  据悉,该公司已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把16%的低浓度瓦斯,经过提纯浓度达到95%以上制天然气。但由于煤矿生产不正常,气源平均只有设计总量的10%,设备运转不起来,至今项目还没有验收。
  目前,该公司正在松河进行煤层气地面抽采试验。未来,该公司计划通过低浓度瓦斯提纯和地面抽采煤层气,开展分布式能源项目。杨世梁说,现在瓦斯发电的平均利用率为35%左右,通过分布式能源项目,可以把甲烷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到75%以上。
  按照《贵州省煤炭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20年,贵州省将形成煤层气产业体系,全面实现商业化开发。煤层气年抽采量达到60亿立方米,其中地面抽采6亿立方米,井下抽采54亿立方米;利用率达到70%以上。建成瓦斯发电装机容量80.2万千瓦。煤层气居民用户达到72.7万户。
标签:贵州,煤炭产业
网友评论(共有
微信公众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煤炭大数据平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