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奇趣百科军事密码码叫什么

当前位置:&&&
中国古代的间谍技术:最早的军事密码叫什么?
日 15:33&&&&作者:&&&&来源:中国历史&&&&
  “阴符”,可算是最早的军事密码。使用时双方各执一半,以验真假。阴符依长短不同,代表相应的情报。上面没有文字,即便敌人缴获,也无法破译。与阴符配合使用的还有“阴书”,就是将一份完整的情报,写成三片,分别送出,收到者在收到完整之后,拼接读出情报。在此基础上,古人后来又发明了代号、暗号、字验等间谍手段。该技术后世在道家发展蓬勃。
  道家《灵飞经》,阴符书
  其中的字验,已与现代密码原理十分接近,不同的是,它以汉字代替阿拉伯数字。据《武经总要·前集》记载,宋朝时官方便将常用的40个军事短语,分别用40个字来代替,然后编出一首40个字的诗,作为“密码本”。这个手段,后来多被江湖秘密社团沿承,直到今天。
  《武经总要前集》一页
【责任编辑:秀才】最早的军事密码来源于北宋时期
我的图书馆
最早的军事密码来源于北宋时期
& & & &作为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密码通讯最早的国家之一,由于早期的情报是使用书面公文的方式实施传递,一旦落入敌手,难免泄密,即使使用腊丸、虎符、口头传递等方式,如果信使被敌人俘获,经受不住严刑拷打而叛变,也是不安全的。因此,寻求一种只有极少数人明白,更安全的通讯方式,是家大力思考的重点。北宋《武经总要》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对了解中世纪中国战争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书作者曾公亮总结前人经验,研究出中国古代已知最早的军事情报通讯密码。
& & 北宋时期,我国出现了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军用通信密码表。它先收罗当时军中必用的40个短语,给它们分别编上相应的代码。例如:1.请刀;2.请箭……14.请添兵……18.请固守……
& & 曾公亮收集了军队中常用的40种战斗情况,编成40条短语,分别编码。这40条短语是:1请弓、2请箭、3请刀、4请甲、5请枪旗、6请锅幕、7请马、8 请衣赐、9请粮料、10请草料、11请车牛、12请船、13请攻城守具、14请添兵、15请移营、16请进军、17请退军、18请固守、19未见贼、20 见贼讫、21贼多、22贼少、23贼相敌、24贼添兵、25贼移营、26贼进兵、27贼退兵、28贼固守、29围得贼城、30解围城、31被贼围、32贼围解、33战不胜、34战大胜、35战大捷、36将士投降、37将士叛、38士卒病、39都将病、40战小胜。
& & 这套密码的使用方法是:将领带兵接受战斗命令出发前,军事指挥部门与其约定一首40字的五言律诗作为解码密钥,该诗文字不得重复,并发给一本有上述40个短语的密码本,诗中的每一字都对应一条短语,短语顺序在战前临时随机排列,该密码本只有通信双方极少数高级将领保管,在战斗中,前后方就按该密码本进行通讯。现举例如下:
& & 假设双方以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作为解码密钥。如果军队在战斗在粮食将尽,需要补充,前方将领就从密码本中查出“请粮料”的编码,假如是第九,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第九字是“五”。于是请粮将领就将“五”字写到一件普通公文书牒之中,并在字上加盖印章。指挥机关接到这件公文后,查出盖印章的“五”字,得知“五”字在临时约好的诗中列第九,再对照密码本上的顺序,就得知了前方的情报。
& & 大将率兵出征时,先领一个密码本,并和兵部事先约好,利用某首五言诗作为解码密钥。例如,约定下面这首诗作为解码之用:“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乌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战斗开始后,统兵将领请求固守阵地。他查出“请固守”是第十八号密语,而诗中的第十八个字是“花”字,于是马上编发一道嵌有“花”字的普通公文,在“花”字上加盖印章,表示此字是个关键。
& & 公文到达后,主帅马上就可以破译出来。他同意下属的请示,就重新写下这个字,把它夹在文章中,加盖印章发回.如不同意,就什么也不写,只盖上一个空印。这种保密方法,不仅敌人看不懂就连送信人与其他将领也不知道。
馆藏&26750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国最早军事理论名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