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恐怖实验军事实力有多恐怖

曾经的苏联有多强大?恐怖政治会自掘坟墓(组图)
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之一,苏联的实力不容小觑,但是历史的脚步从不停息,曾经的辉煌已是一片荒芜,现在只能从锈蚀的钢铁和空旷的破旧建筑中去寻觅苏联往日的黄金时代了。
以铁拳统治实施财产剥夺、逮捕、审判、古拉格的奴役和屠杀,斯大林使得恐惧成为所有苏联人的普遍情绪:普通民众可能因为一句话或意见微不足道的小事遭到逮捕,官员或公务员可能因为政治上的翻云覆雨,一夜之间从作威作福者变成阶下囚;最高统治者害怕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失势而性命难保。而斯大林无时无刻不在恐惧被觊觎者夺取权力,因此对可能的政治对手和威胁者毫不留情地打击。
我们大飞机刚下线,他已经扔了一大堆
直升飞机整排地扔
体育馆也不要了
水军基地,扔!
坦克火车一起扔
这,这,这难道是防空导弹?
核基地成了鬼城
导弹发射架也生锈了
整个军事基地一起不要了
大会议厅说扔就扔
剧院?荒弃!
开会的总部灰有三层高
核潜艇里的导弹也不要了
五星级的会议室也不要了
核弹存储库,扔!
潜艇当鱼缸
猜得出来这是什么吗?
没错,这是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车间,咱也不要了。
核心提示:尽管布尔什维克极权统治制造的恐惧,在一段时间让苏联人臣服。但是,当苏联走向崩溃时,绝大多数苏联人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苏联解体前夕
作者:凤凰网主笔
张弘,原题:恐怖政治,让苏共自掘坟墓
苏联的极权统治,其严酷性在世界统治史上都很罕见。无论是人身控制还是舆论钳制,苏联政府所实施的控制措施都无比严密。尽管苏联人一度臣服于这种恐怖政治,但是,他们最终用自己的选择,表达了对这个极权制度的深恶痛绝。
在《古拉格:一部历史》的尾声部分,作者安妮·阿普尔鲍姆写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1998年初秋,她乘船横渡白海,从阿尔汉格尔斯克城前往索洛维茨基群岛。当俄罗斯乘客门知道她正在撰写关于古拉格的著作时,他们变得不高兴了,一位男士说,“你们外国人为什么只队我国历史上的丑恶感兴趣?”他的妻子则关注现实问题,认为“古拉格已经不重要了”。后来在俄罗斯旅行,“那不关你的事”和“那不重要”是人们的普遍反应,沉默--或不发表意见,以耸耸肩来表示可能是最常见的反应。阿普尔鲍姆认为,这种集体沉默有几个原因--大多数俄罗斯人的确把他们的所有时间全都用来应对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许多俄罗斯人还以为他们已经对过去进行了讨论,尽管几乎没有进行;苏联解体对俄罗斯人的自尊心是沉重打击,谈论强大的旧制度不好,这让人感到太痛苦;还有人担心,如果穷追不舍,会发现自己的祖父这代人做出过不名誉的事情。而俄罗斯平反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则说,社会并不关心过去的罪行,因为那么多人参与其中。
对于沉痛的历史记忆,《古拉格群岛》的作者索尔仁尼琴有一句名言:“忘往事者失双目!”那么,俄罗斯人为什么对过去保持集体沉默?这种心态,又是如何形成的?奥兰多·费吉思的《耳语者:斯大林时代苏联的私人生活》(以下简称《耳语者》),可以提供一种深刻的理解。
恐怖政治与经济掠夺
在德国心理学家汉斯-约阿希姆·马茨的《情感堵塞》一书中,作者将民主德国的压制性体制分解为国家压制、党的领导地位、国家安全局的权力、司法压制、国家教育的压制、家庭压制、医学界的压制、分娩过程中的权威压制和教会压制。相对而言,苏联的压制性体制不禁更加严酷,视人命为草芥,而且多出了几种更为严厉的压制:经济压制,任意剥夺民众财产;人身压制,任意逮捕和流放苏联民众到古拉格,让其在忍饥挨饿的专题台下从事非人的体力劳动;舆论压制,任何有损于统治者利益和名声的报道从来不会出现于公共舆论,公民私下里稍有怨言或出言不慎,也很可能引来牢狱之灾。
《耳语者》所关注的,是斯大林时代(年)个人和家庭生活。作为一部口述历史著作,作者尤其注意斯大林主义如何渗透普通人的思想和情感,如何影响其价值观和人际关系,并解释警察国家如何在苏维埃扎根,让数百万普通百姓卷入恐怖制度,或沉默旁观,或积极合作。除了查阅大量的档案,奥兰多·费吉思访问了众多家庭,征集家庭回忆录、书信、日记等资料。他聘请了圣彼得堡、莫斯科和彼尔姆的纪念学会去采访斯大林时代的幸存者,誊写和扫描其家庭档案。研究小组电话采访了1000多人。
正如作者所言,“斯大林统治的持续恶果之一,就是造就一个沉默而顺从的民族。”俄罗斯语言中有两个词代表“耳语者”-第一是指怕人偷听而窃窃低语的人(shepchushchii),第二是指暗地里向当局汇报的举报人(sheptun)。个中的区别起源于斯大林年代,其时,整个苏维埃社会全由耳语者们组成,或是第一种,或是第二种。
以铁拳统治实施财产剥夺、逮捕、审判、古拉格的奴役和屠杀,斯大林使得恐惧成为所有苏联人的普遍情绪:普通民众可能因为一句话或意见微不足道的小事遭到逮捕,官员或公务员可能因为政治上的翻云覆雨,一夜之间从作威作福者变成阶下囚;最高统治者害怕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失势而性命难保。而斯大林无时无刻不在恐惧被觊觎者夺取权力,因此对可能的政治对手和威胁者毫不留情地打击。与哈维尔在《给胡萨克总统的一封公开信》中的描述相比,最早实施红色恐怖统治的苏联杀气更重、压迫更甚,恐惧的雾霾有着更高的指数。《耳语者》的写作以接近于编年史的方式,以普通人口述史的亲身经历展示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和形成。因此,国家机器的发动,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碾压有着一道清晰的履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论实力德国根本不是苏联对手,这些足以说明苏联有多可怕
发表时间: 11:18:44 文章来源:
《论实力德国根本不是苏联对手,这些足以说明苏联有多可怕》是有芒果教育网()为你整理收集:
如今,很多人已经把1941年的寒冬当成了苏军赢下莫斯科保卫战的最重要因素,然而不得不再说一句,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我们不得不叹服当时德军极高的作战素质,即便在冬季物资匮乏、冷到坦克发动机都冻住的情况下,依旧可以重创苏军。实际上,那个冬天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寒冬,而物资充足的苏军在那个冬天的损失,几乎比德军多了一倍。冬天过后,德军通过战略调整,再一次在一段时间内重新夺得战略优势。不过,此时希特勒和他的参谋们仍然犯着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低估苏联。其实,德军的战略意图非常合理,用希特勒在自传《我的奋斗》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德国人民必须要追求“生存空间”。对德国来说,土地和资源都非常重要。从入侵波兰开始,德国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巨大胜利,当德军将英国逼入绝境时,欧洲最大的战争机器苏联不可避免地成为德军下一个目标。当希特勒于日收到德军最高统帅部制定的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时,特地要求德军要“快速攻下苏联”。此时,德军最高统帅部判断苏联庞大的工业基础,有约3/4分布在乌拉尔山以西地区。如果能够攻占,那么苏联工业体系就会崩溃,便无力支撑接下来的战争。实际上,在希特勒有想法要进攻苏联前,斯大林早就想到进攻德国了。早在一战结束时,列宁就曾试图借助欧洲战后的混乱和势力真空,通过入侵德国将无产阶级革命输出到欧洲。在苏联人眼里,德国是欧洲的地缘中心,战略意义重大。而斯大林更是批准了入侵德国的“大雷雨”行动,行动日期恰好比德国入侵苏联早10天。不过因为政治因素波及军队,这一计划最终没能如期实现。即便如此,苏联还是做了一定的战争准备的,即将大量工业东迁。这就保障了一旦西部陷入战火,苏军仍能支撑战争。另外,斯大林在战争爆发时还发明了一种被称为“看不见的师”的军队制度,即一个师从营级以上军官都配备两名副官。一旦需要新建一个编制的师,就从这两名副官中调走一个,只需要征召新兵就可以快速组建一个整编师。这种干部储备制度也保证了苏军源源不断的兵源,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伤亡和被俘多达400余万,然而通过这一制度,苏军在短时间内就将军队重新扩编到400个师,共计超过900万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即苏联的军工生产能力,是德国无论如何都无法企及的。1940年,苏军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坦克年产量约2000辆,飞机5000架。全军拥有坦克2.28万辆,飞机1.4万架。即便在工业体系遭到巨大打击的1942年,苏联仍能保证年产坦克1200辆、飞机1800架。德国在占领法国后国力达到二战巅峰,其占领区工业生产力总和,仍赶不上苏联。“巴巴罗萨”计划的制定充满理想化,且其几个重要战略预期基本上都没实现。当然不能说德国入侵苏联是战略失误,但在没有做好万全准备的情况下惹恼了这个可怕的战争机器,这才是最大的错误。
以上关于论实力德国根本不是苏联对手,这些足以说明苏联有多可怕的相关信息是芒果教育网收集并且整理,仅为查考。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日发表作者吉密欧撰写的题为《美国应承认南中国海现实》的文章称,美国必须承认中国在南海航道占有军事优势的事实,并制定一项将本地区所有利益相关方纳入在内的应对之策,避免因意外而滑向战争。文章称,当去年7月日菲主导的所谓“仲裁庭”对中国在南海的大范围领土主张作出否定裁决时,华盛顿..…
学习军事理论常识是继咱们军事训练今后的第二次国防教学.在咱们进行军事训练今后,让咱们十分好的了解我国的国防,军事思维。国际军事,军事高科技,高技术战役,核武器,步卒分队技术和我国公民解放军一起条令等等,以便咱们把握根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到达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
说起军事评论家,很多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局座张召忠,尹卓等老将军,但是说起女军事评论家,那大家绝对第一印象就是李莉,这位女军事评论家可谓是我国军事教育的中流砥柱啊。…
本报讯 通讯员张煜坤 郝永辉 近年来,为了强化政治干部上一线、打头阵的责任担当,武警河南总队安阳支队深入开展政治干部“学军事、练指挥、强技能”活动,实现政治工作与军事指挥无缝对接。该支队特别针对政治干部军事战术素养弱化、个人岗位履职能力欠缺的实际,开展政治干部学军事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以及如何发挥..…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3月2日发表兰德公司高级防务分析师德里克?格罗斯曼的文章《中国眼下容忍越南在南中国海的所作所为》称,北京选择“容忍”越南最近在南海的活动,这或是因为中国对自己在整个地区的军事态势越来越自信。不过,如果越南试图获得美国等第三方的支持来解决双边争端的话,中国或许会改变其考量,中方..…
随着俄罗斯在中东反恐作战深入,整个区域格局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英媒在特朗普就职之前数月就指出,中东的战略主导权平衡已经向俄罗斯倾斜。并将其看作是俄罗斯实力回归的重要标志。该地区的美国准盟友现在都希望与俄罗斯在区域战略上保持有效沟通,而美国的影响力正在被边缘化。为了扭转这一态势,美国及其强力盟友英..…
美国的霸权行径,美国的利己主义和优先主义,不会带来世界的臣服,而只能是世界的反抗――而在这种博弈之中,尤以中俄两国的抱团取暖最给力,也最让美国忌惮。最近这几天,中俄先后联手干了三件大事,步调空前、思路一致,无疑给了美国人一记狠狠的耳光。也提醒美国,如果继续奉行霸权主义思维而不知悔改,美国恐将为之..…
东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上安全形势最严峻的地区之一,朝韩剑拔弩张、日本蠢蠢欲动,而美国则在幕后推动、多点爆发、整体联动。当然,这场博弈的重点自然是在中美之间。而中国必然是最后赢家。第一军情军事评论员:虚谷特朗普上台两个月,对中国的战略试探基本告一段落。可以看到,从南海东海到朝鲜半岛,从“卡尔•文..…
英媒称,就像两组不断加速的列车,互不相让――中国外长王毅是这样形容朝美间紧张关系的。这两组列车的司机分别是金正恩和特朗普的事实,将不会让那些神经质的人们安心。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3月20日报道,上周末,美国列车的汽笛响了一下:国务卿蒂勒森宣布美国对朝鲜的“战略忍耐”已经结束。他强调美国正在考虑所有..…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一年的工作已经结束。一年来在连队党支部和班排的正确领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回想这一年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在工作中能够奋发进取,为连队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全年工作进行总结。  一、政治思想:积极参..…
在阳光下,伴随着汽车的音乐,车子驶进了笼罩着神秘棉纱的“黄埔军校”,没有经历过军人生活的我心中有些郁悒,又有些欢喜。但不知道&灾难&不知不觉一步一步靠近我。一开始训练不算苦,还没有一定的警惕性。下午,真正艰苦的训练才来了,先是军姿站立20分钟,不允许动一下,只要你动一下,你就“完蛋”了,有..…
当太阳还在沉睡的时候,我们已经整理好我们的行囊,踏上了去户外拓展的道路,全体队员凭借坚强的意志与努力使得军训拓展训练取得圆满成功虽,然活动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们相信只要经历这种磨练,才能全面提高全体队员的意志力与凝聚力。我们正在这条道路上努力着。拓展训练中,军姿的练习及各个活动的进行,体现了全..…
这周通过参加明阳天下拓展训练公司组织的军事拓展,让我明白了军事拓展和普通拓展的区别!特色一:学员是主角,这一点应当说是与通常的培训比较大的不同,培训的整个过程中,学员一直是活动的重心,学员通过自己身体力行的活动来感受,并从中悟出道理。培训师的讲解都是基于所有学员回顾的基础上展开的,而不是单向的阐述..…
短的9天军训生活,增强了我们的组织纪律观念,让我们真正的放下了任性和自私,学会了谦让和宽容,最主要的是让我们明白了团结合作的力量是多么的强大。站军姿、稍息、立正、向左转、向右、齐步、正步……平日看来最简单的动作竟然都有了那么多的规则。漫长的军姿、踢不完的正步、挨不完的训斥……使我们慢慢变的坚强起来..…
5月15日,我们清能酒店管理公司组织我们武汉、宜昌、隔河岩三家酒店的部分员工到我们隔河岩度假村进行了拓展训练,第一天晚上9:00钟左右我们度假村的胡总和参加这次训练的同事、教练一起迎接了宜昌和武汉的同事们,因为晚上同事们到的比较晚所以晚上教练只让我们集合领了训练服和房间就休息了。第二天早上7:00集合,7..…
军训的感受像个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都有。然而军训对我们这些娇生惯养的小孩也是有好处的。有人说:“为什么要军训?军训有什么好处呢?”军训能使我们养成不畏困难的精神;使我们身体素质等方面都得到发展,并有时间培养一技之长,创造新的财富,只有这样,我们将来才能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接..…
事情每天都有发生,有些事就像那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有的却犹如热铁烙肤,难以忘却。入了八月的广州,燥热的天气并没有给人渐入凉爽的感觉,除了这天气深深地给记忆划上了一笔外,四号在黄埔军校的军事拓展训练也早早地注定了要在大家的心上再留下一道痕迹,正如高中、大学时军训的画面,会永远挥之不去。迎着久违的清爽..…
2016年军事课教学展示近日在江苏警官学院开幕。此次军事课教学展示由江苏省教育厅承办,江苏警官学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防教育研究分会协办,将有来自全国14个省份15所高校的120余名大学生参加。&&&&本次以识图用图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课教学展示活动,紧密围绕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以“..…
2016第三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7月30日开始在上海进行为期7天的集训。来自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40余名大中学生,组成30支队伍参与其中。…
“两会”是对自1978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  找准集中发力的点…
十三、将全军和武警院…
  &&将二军大等医科院…
[04-22] [04-22] [04-22] [04-22] [04-22] [04-22] [04-22] [04-22] [04-22] [04-22] [04-22] [04-22]原来这才是真相:失去了中国的俄罗斯下场很可怕
发布时间: 16:01:48&&来源: 环球视线 &&编辑:&&
现在的俄罗斯,越来越与世界强国的称呼是渐行渐远,由于美欧的连续制裁,根据目前的数据,仅因为制裁直接经济损失就在400亿美元以上。而石油价格的下降导致俄罗斯经济损失达到1000亿美元,特别是货币卢布的汇率能够用崩溃来形象,与美元和欧元的汇率下降了40-60%。
虽然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在目前来说还算一个世界强国,但没有经济做支撑的俄罗斯,军事强国还能够支撑多久,恐怕这是不需要考虑的问题。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处境艰难,因为乌克兰问题而站在西方世界对立面。
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延续下去,俄罗斯发生内乱的可能性会日益加剧,到时,俄罗斯再度出现前苏联瓦解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如果真按照这种方式下去,世界将有可能没有了俄罗斯。现在唯一能救俄罗斯的大国也就只剩下中国了。
习近平与普京
有人说,美俄争斗,中国得利,从目前来看,中国似乎确实也得了不少利益,如石油价格的下降,中国GDP至少有0.5%的增长,而且中国因此获得了俄罗斯的石油大订单,并且获得了俄罗斯的军事技术。
所以,俄罗斯的衰落对中国是有好处的,甚至有人会因此奢想未来能够收回俄罗斯曾经侵占的领土,达到真正的统一。
(关注中国,聆听世界的声音&&&欢迎访问:)
环球72小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和前苏联实力对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