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未来能超越招商银行 民生路吗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当前位置:
民生银行背后哪些大腕在暗战
民生银行背后哪些大腕在暗战
商界导读:这是一场一个月内,二级市场上逾170亿元资金的博弈游戏。
这是一场一个月内,二级市场上逾170亿元资金的博弈游戏。
最终安邦保险劲揽17.16%民生银行股份,成为民生银行优势明显的第一大股东。“安邦系”身后, “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等资本巨鳄,所持股份大多未超过5%。
作为中国最大民企、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民生银行素以股权分散,股东背景深邃,董事势力犬牙交错而闻名。此番第一大股东易主,藏龙卧虎又向来波谲云诡的民生银行董事会,必将掀起新一轮资本博弈的暴风骤雨。
轮番登场的,无不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真正的“大玩主”。
圈里圈外,两派三系
追根溯源,民生银行实源于泰山会与工商联两派势力。
1993年,有感民企贷款之难,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在泰山会首次座谈上提议成立一家主要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银行。随后一番牵线搭桥,德高望重的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主导了民生银行筹建工作。在筹备委员会中,工商联成员占4股,泰山会成员占8股。
筹建之路多坎坷。此后3年,泰山会成员史玉柱深陷巨人大厦危机而退出。工商联在政府支持下则日趋强势,经叔平不但占据民生银行董事长之位,更要求工商联自身支配30%表决权。忌惮于此,泰山会最终只余2家参股:卢志强与杭州通普电器公司。
由此工商联企业成员竞相涌入。当时尚未进入泰山会的冯仑,凭借万通大厦卖楼款凑够股本;濒临人生转角的牟其中,欲以一块无中生有的满洲里地皮入股,但因无人肯信入股失败;还有刚成为政协委员、荣膺四川首富的刘永好……他们中的幸运儿构成1996年民生银行初创59家股东的主干。
在那个“民有、国营、党管”的初创年代,工商联是民生银行董事会中一个特殊的存在——没有出资却享有30%最大话语权,远超第一大股东广州益通集团公司持股的比例6.54%。当时,刘永好仅列第13大股东,但因其“本分”而被工商联、统战部推举为民生银行副董事长。这虽然遭致不少非议,但在经叔平力保下各股东只能默认这个圈子特有的规则
1999年,民生银行筹备上市,零股本的工商联将丧失表决权。如何延续影响力成为经叔平当务之急,他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扶持“代理人”。
当时正值亚洲金融危机末期,民生银行借由清理不良资产,通过法院强制拍卖股东股权进而回收股东贷款。颇为蹊跷的是,本不是股东的东方集团张宏伟屡屡抢占先机,成为股份接盘者,一举持股9.42%,成为第二大股东。
在圈里,张宏伟素以低调著称,公开露面寥寥,但他与经老熟络却是人所共知。正是经老力推,张才被推举为工商联副主席、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在那场讳莫如深的股权兼并战中,经老的另一左膀右臂刘永好成为“明面上”的最大赢家。借由协议受让,刘永好精准地将股本扩大至9.9997%,与当时董事会规定的10%持股限制仅差之毫厘,成为第一大股东。加上刘氏家族其他持股,“希望系”持股逾17%。
谁料到卢志强来了一招暗度陈仓。泛海集团虽然只抢到4000万股,与东方集团并列第二大股东,但却至少有1.1亿股被转到中色建设、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两家与“泛海系”行为一致方名下,总共持股一度超过20%,俨然成为真正的话事人。
不过,当时卢志强业已位列工商联常委。在经老斡旋下,横卧于民生银行董事会中的“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三大系基本能够顾全大局。
闪转腾挪,股东暗战
泰山会与工商联的博弈,三大系之间的争夺,表面上是股权的此消彼长,实则却暗含两层战略意义。短期来看,民生银行就是一只肥硕的“现金奶牛”;长期而言,民生银行实质上就是一个攫取中国金融资源、产业资源的井口。
这其中最成功的金融“玩家”当属卢志强。客观来讲,如非是他,民生银行如今只能被称为是一间银行,而非“民生系”。
2002年3月,证券业向民企放开,地处郑州的黄河证券趁势启动增资扩股。位列民生银行股东之列的卢志强与中国船东互保协会携手,分别出资2.4亿元、1.2亿元成为黄河证券第一、第五大股东。正是由于这层关系,几个月后黄河证券被刻意更名为民生证券,并从郑州搬迁至北京,与民生银行成了邻居。
据说这里还另有隐情。据传“泛海系”曾要求黄河证券保证让银行贷给“泛海系”旗下光彩事业集团2.4亿元等额贷款。也就是说,卢志强以2.4亿元贷款的利息就换来民生证劵第一大股东的位置。
凭借高超手段,卢志强后来接连染指民生保险经纪(2002)、民生信托(2003)、民生典当(2003)、民生期货(2008)、民生财富投资(2014)……其手法可概括为:携手盟友协同作战,参股金融企业,获取一张张宝贵的金融牌照,并力求对金融企业绝对控制;之后通过股权质押、关联贷款获取数倍融资;等到股份解禁后再高位套现,反哺旗下地产、能源等业务。
而要维持如此庞大的“民生系”,卢志强一直不吝于从民生银行攫取现金,如质押股份融资,也包括获得颇受争议的关联贷款。当然,民生银行股东尽是中国最具实力与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单纯就从业务角度来说,不把钱贷给他们又该贷给谁呢?
但总有人不肯“湿脚”。刘永好素以“本分”著称,“希望系”也甚少卷入关联贷款。正因为如此,刘永好总是倾向于清理关联贷款。
一场暗战一触即发。
日,民生银行举行董事换届选举,能够弹压各方诸侯的经老因病缺席。
谁能想到,在众目睽睽之下,第一大股东刘永好竟然会在董事选举中直接落选,卢志强则高票当选,更顶替刘永好副董事长的位置。据说,刘永好非常气愤,要求重新投票,但无人理睬,只得忿然离场。
——“湿脚”的联合起来把“老实人”踢出局了?就在那次董事换届不久,民生银行便被曝光关联贷款高达42亿元,刚刚谋得大位的“泛海系”独占其中近80%,占民生银行净资本的19.57%——远超银监会规定的10%红线。此后民生银行开始漫长的关联贷款清退工作,卢志强操作渐转低调。
之后次贷危机爆发,卢志强接连抛售民生银行股份套现,以稳健著称的刘永好却借助民生银行定向增发增持大量股份,力量一升一降。2009年3月,刘永好重返民生银行董事会,再度成为副董事长。
卢志强在民生系稍微遇挫后,改而发力投资实业,反而抄底成功。比如借助泰山会“长老”柳传志重返联想集团的契机,从中科院手中拿下29%联想控股股份;2011年以后,“泛海系”又搭上柳传志的好友、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拿下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等诸多“巨无霸”项目。通过这种PE式投资,卢志强悄然间构筑了庞大的实业帝国。
日,万达集团港交所上市。敲钟后,王健林在致辞中特别感谢了两个人,一个是前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另一个就是万达股东卢志强。
产业纵横,诸侯众筹
董事会里有一群“难搞”的董事,民生银行的水自然深不可测。早年,民生银行更有“民不聊生银行”的绰号,暗示其内部分歧众多,不一而足。
能够摆平诸位的,可能只有经叔平在世时钦定的接班人董文标。几个绝妙的设计便能显示出董文标的睿智。比如,他在民生银行内部创新了议事机制,将董事会会议分为决策性会议与非决策性会议。这样,董事们的争议就能被最大限度地限制在非决策性会议中。如果实在是争吵不休,董文标便会利用股权分散性质,发挥强势董事长的作用。
不过,“利字当头”或许才是摆平股东的最大利器。2013年8月,在外界惊诧中,刘永好、张宏伟、卢志强三个“各怀心事”的民生银行董事长竟然携起手来成立民生电商。这只是一家截至目前依然“雷声大、雨点小”的公司,可背后却垫着民生银行奉上的20.1亿元授信。
不管怎么说,董文标还是把蕴藏在民生银行中的产业资源搞“活”了。凭借其独创的“一圈一链”模式,民生银行构筑了建立在同类型商户或小企业集中的商圈上的产业链小微金融。比如在泉州,民生银行已经介入到石材供应企业与终端客户的交易撮合,通过开具商业汇票、提供交易对手信用记录等方式助推石材企业扩大业务。董文标甚至曾经亲自出马,撮合万达王健林与某石材客户签署供货合同。
——民生银行客户群俨然就是董文标的“朋友圈”。
看到“朋友圈”价值的人包括史玉柱。他惊呼这是“银行2.0”的到来,通过排他性协议民生银行甚至可以垄断一个个产业、商圈……从2011年3月起,史玉柱大举增持民生银行股份,进而成为第四大股东。
2012年9月,瑞信、摩根士丹利等竞相做空内地银行股,民生银行股价一路狂泻。但史玉柱竟然全然不顾依旧闷头扫货,而且边买边在微博上炫耀,更扬言“三年内不减持”。
一句“三年内不减持”的微博,被疯狂转发。虽然在律师建议下史玉柱删除了这条微博,但其影响力依然盖过诸多投行唱空势头,民生银行等银行股价格扭头便涨,到2013年初已给史玉柱带来60多亿元浮盈!
一时间,股市上竟流行起跟着史玉柱买银行股的浪头。然而史玉柱却说,他只跟着董文标混:“老板,你什么时候退休,能否提前告诉我,我要提前减持股票。”
2013年5月,董文标萌生一个新的“玩法”,他试图集结100家大型民企,众筹100~500亿元,通过资本运作整合钢铁、光伏、船舶等产能过剩产业。而这家新公司,被冠之“中国民生投资者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名,属于“民生系”的又一大力作。
这让许多人看不懂,“过剩论”已然甚嚣尘上,还能够抄底成功?但据说董文标早已摸清产业真实状况。以钢铁行业为例,民生银行冶金金融事业部预计中国钢铁消费峰值将达到9.5亿吨/年,尚有4~5亿吨产能空间,想象空间巨大。
2014年8月,董文标结束民生银行任期,转而成为新成立中民投董事长。巨人集团、泛海建设、亿达控股、苏宁电器、红豆股份、宗申集团、科创控股、东岳集团等大型实业集团竞相入股——董文标号召力可见一斑。何况中民投甫一成立,其股东广州本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便质押其价值3亿元、占比0.6%的股份,从民生银行香港分行换取到9.3亿元的贷款。
但是,董文标只带大股东及其朋友们“玩耍”,民生银行的小股东们难免心里不是滋味。
安邦入主,银保联合
事实上,董文标的最终目标,可能是率中民投控股民生银行,构建一个“金融+产业”的庞大帝国。
这一美好愿望却将遇到一个强劲对手。自2013年11月“神秘人”吴小晖担任安邦保险董事长兼总经理后,安邦强势出击招商银行、金地集团、金融街等A股,所持市值超过1000亿元。在谋求招行董事席位未果后,安邦转而强攻民生银行,一举拿到超过17%股份;日,安邦提名姚大峰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
让人颇感意外的是,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进击,众股东却竞相欢迎安邦入主,刘永好更减持套现20亿元——并非“抵抗”而更像“迎合”。
事实上,安邦在某种程度上“接济”了民生银行。自董文标出走、中民投筹建以来,民生银行引以为豪的小微业务便深陷管理危机,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信贷员虚构“假商圈”的骗贷行为。同时,宏观经济下滑使得中小企业蒙受重压,直接连累了民生银行部分部门的不良贷款率。一切迹象表明,民生银行遇到了增长瓶颈。然而,安邦入主后,通过银保互联,安邦可以快速依靠银保渠道销售部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获得保费;反过来,巨量的保险资金也将为民生银行负债端提供充足的弹药,缓解存款获取压力。
早在2011年,安邦便通过控股成都农商行,拿到银行牌照;2014年收购世纪证券,拿到券商牌照;又有消息称,安邦正欲收购天津信托,拿到信托牌照——显而易见,民生银行将成为“安邦系”全金融牌照体系下的重要一角。
对这套全新的“玩法”,史玉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安邦控股民生,我觉得挺好。有大股东照料,民生未来说不定更有戏。安邦吴小晖好赖也是我同班同学,如果将来把民生股票搞跌了,我去踢他PP。”
须知,史玉柱2011年以来增持民生银行股份的浮盈还没兑现呢!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罗美
商界招商网:优质创业项目甄选、推荐平台。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商界网”或者“sj998_”,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获得招商加盟项目数据。
分享文章:
投资额:1~~5万
投资额:1~~5万请使用支持脚本的浏览器!
该日志尚未公开,你暂时不能查看。博主可在此
不如去逛逛吧。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民生银行接连上涨&市值首次超越招行--财经--人民网
民生银行接连上涨&市值首次超越招行
&&&&来源:&&&&
&&&&&&字号
  昨日,上涨1.56%,市值达3321亿元。下跌1.17%,市值为3106亿元,这一收盘结果使得民生在市值上首次超越招行。去年12月份以来,民生银行在两个月中上涨了83%,招行只上涨了45.4%。
  从净利润规模看,招商银行很可能仍然是除五大行外的净利润规模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12年前三季度利润中,招行仍然以347.9亿元领先股份制商业银行,但市场显然更看重增长的潜力。从前三季度净利润增幅看,招行为22.55%,民生则是34.71%。从目前已经发布2012年业绩预测看,民生银行预计全年净利润375.55亿元,增长34.51%。(601166,股吧)预计增长36.08%,均是除五大行外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涨幅较大的个股之一。
  史玉柱民生获利约55亿元
  民生银行股价大涨,史玉柱无疑是最大赢家。如今,史玉柱共持有民生银行A股8.096亿股,港股3.495亿股。按照4日民生银行股值A股11.53元、H股12.08港元计算,当前史玉柱所持民生银行A股市值约为93.35亿元,H股市值约为42.22亿港元,共计约合127.29亿元。也就是说,2011年至今,史玉柱持有的民生银行市值翻番,他由此获得约55亿元的利润。
(责任编辑:吕骞、杨波)
热点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为什么谈及银行股必说民生银行,它跟招商银行这些非四大行,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石投金融
下载客户端
三步轻松贷款,贷款利率低
为什么谈及银行股必说民生银行,它跟招商银行这些非四大行,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匿名用户 |
浏览次数:316
常见类似问题
回答共有12条
稍微科普一下: 银行是以货币为商品的特殊企业,中国由于历史原因,银行可以分类: 5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 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 12家股份制银行+1: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渤… 显示全部 稍微科普一下:银行是以货币为商品的特殊企业,中国由于历史原因,银行可以分类:5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1: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恒丰银行,中国邮政储蓄。110家地方城市银行:上海银行等。所以从概念上,区别于地方性银行,同时又非国有银行,自然会被特别提起。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背景需要提一下。中国的外资与资本都是无法自由进出的。外资必须有国内的合作伙伴,哪怕是四大在不同地区都是有不同的合作伙伴。而在银行,专门有一个名称,叫做“代理行”。例如,花旗就是中行在美国的代理行,反之亦然。以上的科普里面有些会逐渐改变:深发展会被平安收购,成为第一家以保险公司直接控股的银行;外资银行禁令逐渐废除,花旗银行就是第一家。而国有银行明显无法与他们竞争……利息不合理、管理跟不上。例如招商银行,已经与英国的银行体系相同: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月交10块钱,全年没有任何费用;根据储蓄等级不同,推出不同的月利率银行产品;信用卡级别区分完全量化……等等。有留学经验的学生都知道,这和英国的大多数银行几乎是一样的!继续补充:@少少流指正:国家批准有13家股份制银行。知友一再指出说国开行已经改成了商行。由于这种特殊的背景,改了只会成为第六家国有银行。@周卷施 :“在银监会的监管规则里面,邮储银行还是单独一类,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特指那12家。”——已经改成了“+1”,谢谢!@萧东楼 :“…民生银行是收费项目最少的(什么短信费,电话银行月费,账户保管费,网银盾费统统没有,大约比其他银行少一半收费项目)。对于小微金融,董文标设计的一个产业链上下通吃的一链,一圈模式在各个区域设置便民店,等模式考虑的比别的银行高级的多…我觉得民生在理念上超越其他银行一大截”@风行健 :“邮政储蓄银行在维基就不列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单列为邮政储蓄类。”最后回答阁下的问题:民生银行,与招商银行这些非四大行有什么区别?民生银行的故事当年很惊险,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家民办商业银行。从泰山会开始,到全国工商联,再到柳传志,再到史玉柱……真的是一波三折,故事跌宕起伏!先前泰山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柳传志、卢志强、史玉柱都是会员,绝对低调~绝对民间。后来以泛海集团作为龙头,郑跃文牵头,经过了朱镕基(央行行长)的特别批示,最终由全国工商联与泰山会分别作为主要股东,才成立民生银行!往后还有政治与历史原因、对资本敏感等等,民生银行经历了非常多的行长,柳传志也曾几何时与民生擦肩而过~~这里就不展开了。现在的股东主要是: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张宏伟的东方集团,卢志强的泛海集团,王玉贵的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中国人寿保险和史玉柱等。请注意,上文说深发展也提到了保险公司。民生是第一家保险公司直接注资的银行,而深发展则是第一家完全被保险公司收购的银行——这是中国银行的一大特点;另外,你再去看招商银行的股东,有三大海运集团,而民生银行的大股东里面也包括了王玉贵!外加伊始的卢志强与张宏伟,民生银行的股东组成部分几乎占据了中国民办银行的所有要素!堪称典型中的典型……为了不偏题,主要还是说雨其余非四大行的区别。请留意每一家银行的伊始都与某一个事件是之间相关的,招商银行是深圳蛇口特区;浦发银行是上海浦东发展;深发展银行也是深圳特区更是第一家IPO;中信更别提了,荣毅仁的境内资产……唯独民生!作为第一家民资银行,他背后没有什么特殊的政策性支持与事件,基本上就是“应运而生”的第一家中国民资商业银行。补充:对不起,前段日子一直很忙,没时间更新。今天一口气再多说一些:1,所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就是Joint Equity Commercial Bank。根据Equity的评估标准,分为“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邮政储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一共四大类。2,在Equity的拥有权里面,财政部、中央汇金总公司直接控股并且作为“第一控股”的商业银行,就是国有银行。08年国开行进行股改,按照国有会计评估标准,国开行有望成为第六家国有商业银行。3,全国性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共12家,邮政储蓄改革之后是13家。辟谣一下~貌似有人开始人身攻击了……百度里面的deanoney就是我撒!咋“百度档”都来了……好邪恶……好劣根……知乎是个很好的问答平台,相互分享各自拥有的知识,多好啊!这篇答案里的所有知识都是Money and banking里面的一节课撒~~并且我发现当初我的老师错了!记得很清楚他说的是12家股份制银行o(╯□╰)oP.S. @陈宏@陈宏 CRBC 的从业人员说道外资其实是有信用卡业务的,但是我从业经验又是一直认定外资银行在内陆是没有信用卡业务的。求诸神解答!最近花旗收购了广发股份才成为了第一家可以发行信用卡的外资银行。
回答于日 00:00
最近做了一个民生银行的研究。 股权分散,民营众多→关联交易众多→风险较大 股权分散,民营众多→业务发展激进→盈利迅猛 1.关联交易是指它给股东发放大量贷款,或以股东为担保为其他企业贷款,这也是许多民营企业入股民生的一个原因。关联交易每年3000亿… 显示全部 最近做了一个民生银行的研究。股权分散,民营众多→关联交易众多→风险较大股权分散,民营众多→业务发展激进→盈利迅猛1.关联交易是指它给股东发放大量贷款,或以股东为担保为其他企业贷款,这也是许多民营企业入股民生的一个原因。关联交易每年3000亿以上。2.业务激进,最为代表的是商贷通小微业务,可以几个小商户互相担保,风险还是有的。民生拨备覆盖率300%左右,属中等水平。小微业务每年也是3000亿以上贷款,盈利占民生25%左右。盈利好是他备受关注的原因吧。
回答于日 00:00
在国内银行里,民生银行的路子算是走的很特别。 首先,民生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民营性质的银行。 其次,民生有一个很特别的董事长董文标。1996年出任刚成立的民生银行的副行长,他对这个银行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巨大。 主要说三个他做的事情吧。 第一个是… 显示全部 在国内银行里,民生银行的路子算是走的很特别。首先,民生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民营性质的银行。其次,民生有一个很特别的董事长董文标。1996年出任刚成立的民生银行的副行长,他对这个银行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巨大。主要说三个他做的事情吧。第一个是2007年的事业部改革。在国外其实有很多银行的例子已经证明事业部制是一种有效控制风险的管理体制。它其实是一种对既有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想做的银行很多,但真正落地下来需要很大的勇气。民生做下来了,把地产 交通 能源等等几块的业务都收拢起来做,还不能说完全成熟,但是成效不错。而且现在已经开始酝酿2.0版。第二个是2009年的小微金融战略。民营性质的银行打出的支持小微企业的口号,相信每一个小微的力量,听起来就很澎湃有没有。事实上这个战略也确实成功了,民生也的确靠这个战略分到了不小的市场蛋糕。现在很多银行也都看到了这块市场,拿出了很多同质的贷款出来,民生的优势已经被缩小,不过不可否认民生是先行者,而且也一样在酝酿2.0版了。第三个是今年民生最花大力气在做的小区金融。在很多城市应该都能看到,几十个民生银行的金融便民店好像一夜之间冒出来一样的在小区里面建起来了。虽然很多大爷大妈应该都不知道民生银行是什么,跟国有大行比网点数量少也确实一直是民生的一大硬伤。建支行慢又贵,咱建便民店还不行吗?????按民生银行的话,这是把民生服务送到社会最基层最活跃的细胞里头去。成果如何?还不知道。we will see最后,为什么民生银行能这样做?个人觉得这和董事长的战略目光个人魅力和员工尤其是中高层对董文标的崇拜信任有关系。他的号召力和勇气让现在的民生银行形成了一种寡头政治模式。我也曾经悄悄地想过:如果有一天董爷爷退休了民生银行可咋整啊O__O"…
回答于日 00:00
为了避免说文不对题,先回答问题,再纠正排名第一的答案的科普。 目前民生银行和招商、浦发、兴业、中信算同档次级别的银行(前面的工农中建交五家很难追上,后面的光大平安还有差距),可为什么民生银行股票受到更多的市场关注? 一、分散的股权结构。 民… 显示全部 为了避免说文不对题,先回答问题,再纠正排名第一的答案的科普。目前民生银行和招商、浦发、兴业、中信算同档次级别的银行(前面的工农中建交五家很难追上,后面的光大平安还有差距),可为什么民生银行股票受到更多的市场关注?一、分散的股权结构。民生银行的发起人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以致现在形成了较为分散的股权分布,这分散的股权分布是很能吸引投资者的!以下数据来自这五家2012年报: 民生银行:总股份28,365,585,227股,股东总数691,909户,没有一家股东超过5%股权的,最大的是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的4.7%,算上其关联人也就6.67%,总资产32120亿招商银行:总股份21,576,608,885股,股东总数533,864户,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18.63%,总资产34082亿浦发银行:总股份18,653,471,415股,股东总数411,643户,上海国资委下属的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24.319%,总资产31457亿兴业银行:总股份10,786,411,134股,股东总数201,217户,福建省财政厅持有21.03%,总资产32510亿中信银行:总股份46,787,327,034股,股东总数386,930户,中信集团合计持有61.85%,总资产29599亿从中可以看出,这几家资产规模较为接近,但民生银行的股东总数最多,股权最为分散,想象空间最大,之前就传出人寿集团想要通过收购股份来控股民生的传闻。二、媒体宣传能力。民生银行在新闻推广上是比较好的,就是说能给投资人讲一个好故事。另外股东中刘永好、史玉柱等人本身就很有话题,自然吸引股民的眼球。我个人认为董文标先生是最有媒体缘的董事长(请查看五家银行董事长的百度新闻量)。其他几家的股东以大型国企或政府背景为主,相对低调。三、市场定位和财务状况。民生银行的中小企业和贸易物流定位是蛮讨巧的,但这五家银行定位各有千秋,都具特色。有人提到盈利能力,民生其实不是很占优势,资产水平也只是中等。因此,我不认为这些能为民生加多少分。数据同样来自这五家的2012年报(这几个指标我比较看重,拨备率我从来不看): 民生银行:净利润376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38%,成本收入比34.01%,不良贷款率0.76%,核心资本充足率8.13%。招商银行:净利润453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78%,成本收入比36.98%,不良贷款率0.61%,核心资本充足率8.49%。浦发银行:净利润342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95%,成本收入比28.71%,不良贷款率0.58%,核心资本充足率8.97%。兴业银行:净利润347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65%,成本收入比26.73%,不良贷款率0.43%,核心资本充足率9.29%。中信银行:净利润310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0%,成本收入比31.51%,不良贷款率0.74%,核心资本充足率9.89%。以下是对另一个答案科普的纠偏,越改越错,越抄百度越离谱,真是槽点满满:一、国有银行除了工农中建交这五家,国开也已经从政策性银行转为国有商业银行了,虽然习惯上还是没把国开算进去,现在官方的说法是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二、股份制十二家,深发展被平安收购都过去两年了,去年就已经完成所有的换牌手续了,邮储不算股份制,一般都单列出来,此外股份里要多加一个恒丰,总数12家是对的。三、地方城市银行或是地方性银行说法都不正规,应该说城市商业银行,简称城商行。城商行的数量永远没人数对过,我提供一个靠谱的吧,去年年底一共144家,今年厦门国际银行名字不变,性质从外资改城商,现已完成翻牌工作,目前145家。如有需要,我可以提供名单。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是特指的,即使现在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也是股份有限公司,但股份制商业银行依然特指那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区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类的都是不正规的说法,这种专业词汇请严格参考监管部门的口径。为了表示我不是百度党,请大家把课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翻到第十部分 附录,第125页和第136页五、招商银行跟英国银行一样?表示我只听说招商银行是和美国富国银行采取了相似的零售银行策略,从未听说过跟英国银行有啥关系,如有,请指正。另外,我翻了招商银行 --资费标准,也没有找到“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月交10块钱,全年没有任何费用”,请教10块钱算什么费用?
回答于日 00:00
如有错误和疏露,欢迎打脸和补充。 慢慢码字 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民生银行的历史说起了。 90年代的时候,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在泰山会提出成立一家民营银行。那个时候要成立一家民营银行,自然可以想到会有多艰难。最终历经坎坷,并且有了工商联主席经叔平… 显示全部 如有错误和疏露,欢迎打脸和补充。 慢慢码字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民生银行的历史说起了。 90年代的时候,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在泰山会提出成立一家民营银行。那个时候要成立一家民营银行,自然可以想到会有多艰难。最终历经坎坷,并且有了工商联主席经叔平的帮助下,终于拉开了民生的序幕。 成立之初,大家希望不是由一家独大控制,并且成立是为了中小民营企业服务,所以起名民生,并且设定了个人持股不得超过百分之10. 没过多久,泰山会成员史玉柱自我膨胀过度,因所修的巨人大厦夭折而被迫退出。而工商联确在有了政府的帮助下,不断壮大。经叔平任职民生银行董事长,更提出工商联拥有至少3成的主动表决权。 于是,理所当然的工商联大量成员进入民生银行。后来的很多名人,都在此时借机在民生有了立足之地,比如刘永好。 因为工商联没有出啥钱确有着至少3成的主动表决权,所以工商联和经叔平力排众议,安排了股东排名十多位的刘永好成为了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99年,民生银行准备上市,零股本的工商联会因此丧失表决权。于是,就有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股权博弈。 民生银行以清理不良资产为由,促使法院强制拍卖股东股权进而回收股东贷款。而从来不是股东的东方集团张宏伟确获股9个点左右,成为了第二大股东。 张宏伟与经叔平交情甚好众所周知。也正是因此,经叔平借机促使张宏伟成为工商联副主席和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借由此,刘永好将股份扩大成百分之9.99,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并且整个“希望系”控股达到了百分之17左右。 博弈自然不会这么简单,卢志强的泛海集团虽然只与东方集团并列第二大股东,但却确有非常大量的股份被“泛海系”名下的企业所拿到,总共持股超过百分之20了,仍然占有着优势。 但是当时的卢志强又成了工商联常委,这种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妙。于是“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就犹如三国鼎立,互相制约,互相平衡。 但是,"三角形"具有不稳定性。很快这个平衡就打破了。 06年的时候,民生银行董事换届选举,德高望重的经叔平因病缺席。 结果第一大股东落选,卢志平当选,替代刘永好为副董事长。不过,又没过多久,卢志平大量套现民生银行股份获利,而刘永好确大量增持,很快刘永好又重任副董事长。 不过,卢志强反而在实业中捷报连连,无关紧要,暂且不表。 董文标,这个由经叔平指定的董事长接班人,他让心怀鬼胎的三系联合起来成立民生电商,虽然是个泡沫。但他成功做活了民生银行的整个业务链。只是具体是个什么鬼,我记不住了。 史玉柱此时开始大量增持民生银行股份,没过多久,内地银行股被大量做空,民生银行股份狂跌不止,史玉柱反而买的更开心了,毕竟有钱。 我不揣摩深谙人性的史玉柱在微博上所发的“三年内不减持”是不是刻意为止,但是其效应让民生银行股份狂涨,没多久,史玉柱从中获利丰厚。 自此,史玉柱终于从一个企业家变身为一个成功的资本运作家。 很多人以为,三大系争夺民生银行股份是为了未来套现获利,没错,民生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业绩有目共睹,其未来自然不可限量。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民生银行所独有的金融意义,资本意义。 随便举点已经用成功了的例子,02年的时候,券商向民企开放,黄河证券开始增资扩股。卢志强开始牵线“泛海系”成为黄河证券的大股东。没过多久,黄河证券改叫民生证券。后来又有了民生保险经纪,民生典当,、民生信托等等。 其背后的意义也不用我多说了,并且,因为民生银行的股东大多为中国实力最大的一些企业的参与者,民生银行的大量贷款都面向了他们,其价值不言而喻。 理清了这些,再来说安邦,很多媒体都曾爆料,安邦集团管理层是前中国领导人的后代组成,包括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外孙女婿吴小晖、开国元帅陈毅之子陈小鲁、前总理朱镕基之子朱云来等等。 安邦入驻民生明面上确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刘永好更是大量减持股份,最终安邦保险拿到了百分之17左右的股份,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确仅仅在百分之5左右。并且安邦派遣姚大峰进入民生董事会。 目前看来有两种解释,众所周知董文标离开后,民生银行业绩出现了很多问题,安邦的入驻,能盘活民生的业务。 但是这说不通,前面已经说到了,民生银行的股份有多么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民生背后的大股东都非等闲之辈,在董文标之时,他们就有着因为利益而共同联手的先例,这次确集体放弃了争斗多年的股份,即使民生未来如何,他们的战略收益都大打折扣。 安邦入驻不久,当了民生银行行长不足半年的毛晓峰便被中纪委带走了,接着,民生银行多位高管落马。 结合前面安邦的背景看,或许大概就是如此。 不多说了。不过,长远看,民生未来的价值会变得不可限量,所以不需要战略意义,只想通过套现获利的史玉柱才会在微博力捧安邦的入驻。
回答于日 00:00
稍微科普一下:银行是以货币为商品的特殊企业,中国由于历史原因,银行可以分类:5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1: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 显示全部 稍微科普一下:银行是以货币为商品的特殊企业,中国由于历史原因,银行可以分类:5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1:中信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发展银行,浙商银行,光大银行,广发银行,恒丰银行,中国邮政储蓄。110家地方城市银行:上海银行等。所以从概念上,区别于地方性银行,同时又非国有银行,自然会被特别提起。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背景需要提一下。中国的外资与资本都是无法自由进出的。外资必须有国内的合作伙伴,哪怕是四大在不同地区都是有不同的合作伙伴。而在银行,专门有一个名称,叫做“代理行”。例如,花旗就是中行在美国的代理行,反之亦然。以上的科普里面有些会逐渐改变:深发展会被平安收购,成为第一家以保险公司直接控股的银行;外资银行禁令逐渐废除,花旗银行就是第一家。而国有银行明显无法与他们竞争……利息不合理、管理跟不上。例如招商银行,已经与英国的银行体系相同: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月交10块钱,全年没有任何费用;根据储蓄等级不同,推出不同的月利率银行产品;信用卡级别区分完全量化……等等。有留学经验的学生都知道,这和英国的大多数银行几乎是一样的!继续补充:@少少流指正:国家批准有13家股份制银行。知友一再指出说国开行已经改成了商行。由于这种特殊的背景,改了只会成为第六家国有银行。@周卷施 :“在银监会的监管规则里面,邮储银行还是单独一类,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特指那12家。”——已经改成了“+1”,谢谢!@萧东楼 :“…民生银行是收费项目最少的(什么短信费,电话银行月费,账户保管费,网银盾费统统没有,大约比其他银行少一半收费项目)。对于小微金融,董文标设计的一个产业链上下通吃的一链,一圈模式在各个区域设置便民店,等模式考虑的比别的银行高级的多…我觉得民生在理念上超越其他银行一大截”@风行健 :“邮政储蓄银行在维基就不列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单列为邮政储蓄类。”最后回答阁下的问题:民生银行,与招商银行这些非四大行有什么区别?民生银行的故事当年很惊险,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家民办商业银行。从泰山会开始,到全国工商联,再到柳传志,再到史玉柱……真的是一波三折,故事跌宕起伏!先前泰山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柳传志、卢志强、史玉柱都是会员,绝对低调~绝对民间。后来以泛海集团作为龙头,郑跃文牵头,经过了朱镕基(央行行长)的特别批示,最终由全国工商联与泰山会分别作为主要股东,才成立民生银行!往后还有政治与历史原因、对资本敏感等等,民生银行经历了非常多的行长,柳传志也曾几何时与民生擦肩而过~~这里就不展开了。现在的股东主要是: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张宏伟的东方集团,卢志强的泛海集团,王玉贵的中国船东互保协会,中国人寿保险和史玉柱等。请注意,上文说深发展也提到了保险公司。民生是第一家保险公司直接注资的银行,而深发展则是第一家完全被保险公司收购的银行——这是中国银行的一大特点;另外,你再去看招商银行的股东,有三大海运集团,而民生银行的大股东里面也包括了王玉贵!外加伊始的卢志强与张宏伟,民生银行的股东组成部分几乎占据了中国民办银行的所有要素!堪称典型中的典型……为了不偏题,主要还是说雨其余非四大行的区别。请留意每一家银行的伊始都与某一个事件是之间相关的,招商银行是深圳蛇口特区;浦发银行是上海浦东发展;深发展银行也是深圳特区更是第一家IPO;中信更别提了,荣毅仁的境内资产……唯独民生!作为第一家民资银行,他背后没有什么特殊的政策性支持与事件,基本上就是“应运而生”的第一家中国民资商业银行。补充:对不起,前段日子一直很忙,没时间更新。今天一口气再多说一些:1,所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就是Joint Equity Commercial Bank。根据Equity的评估标准,分为“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12家+邮政储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一共四大类。2,在Equity的拥有权里面,财政部、中央汇金总公司直接控股并且作为“第一控股”的商业银行,就是国有银行。08年国开行进行股改,按照国有会计评估标准,国开行有望成为第六家国有商业银行。3,全国性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共12家,邮政储蓄改革之后是13家。辟谣一下~貌似有人开始人身攻击了……百度里面的deanoney就是我撒!咋“百度档”都来了……好邪恶……好劣根……知乎是个很好的问答平台,相互分享各自拥有的知识,多好啊!这篇答案里的所有知识都是Money and banking里面的一节课撒~~并且我发现当初我的老师错了!记得很清楚他说的是12家股份制银行o(╯□╰)oP.S. @陈宏@陈宏 CRBC 的从业人员说道外资其实是有信用卡业务的,但是我从业经验又是一直认定外资银行在内陆是没有信用卡业务的。求诸神解答!最近花旗收购了广发股份才成为了第一家可以发行信用卡的外资银行。
回答于日 00:00
为了避免说文不对题,先回答问题,再纠正排名第一的答案的科普。目前民生银行和招商、浦发、兴业、中信算同档次级别的银行(前面的工农中建交五家很难追上,后面的光大平安还有差距),可为什么民生银行股票受到更多的市场关注?一、分散的股权结构。民生银… 显示全部 为了避免说文不对题,先回答问题,再纠正排名第一的答案的科普。目前民生银行和招商、浦发、兴业、中信算同档次级别的银行(前面的工农中建交五家很难追上,后面的光大平安还有差距),可为什么民生银行股票受到更多的市场关注?一、分散的股权结构。民生银行的发起人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以致现在形成了较为分散的股权分布,这分散的股权分布是很能吸引投资者的!以下数据来自这五家2012年报: 民生银行:总股份28,365,585,227股,股东总数691,909户,没有一家股东超过5%股权的,最大的是新希望投资有限公司的4.7%,算上其关联人也就6.67%,总资产32120亿招商银行:总股份21,576,608,885股,股东总数533,864户,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18.63%,总资产34082亿浦发银行:总股份18,653,471,415股,股东总数411,643户,上海国资委下属的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24.319%,总资产31457亿兴业银行:总股份10,786,411,134股,股东总数201,217户,福建省财政厅持有21.03%,总资产32510亿中信银行:总股份46,787,327,034股,股东总数386,930户,中信集团合计持有61.85%,总资产29599亿从中可以看出,这几家资产规模较为接近,但民生银行的股东总数最多,股权最为分散,想象空间最大,之前就传出人寿集团想要通过收购股份来控股民生的传闻。二、媒体宣传能力。民生银行在新闻推广上是比较好的,就是说能给投资人讲一个好故事。另外股东中刘永好、史玉柱等人本身就很有话题,自然吸引股民的眼球。我个人认为董文标先生是最有媒体缘的董事长(请查看五家银行董事长的百度新闻量)。其他几家的股东以大型国企或政府背景为主,相对低调。三、市场定位和财务状况。民生银行的中小企业和贸易物流定位是蛮讨巧的,但这五家银行定位各有千秋,都具特色。有人提到盈利能力,民生其实不是很占优势,资产水平也只是中等。因此,我不认为这些能为民生加多少分。数据同样来自这五家的2012年报(这几个指标我比较看重,拨备率我从来不看): 民生银行:净利润376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38%,成本收入比34.01%,不良贷款率0.76%,核心资本充足率8.13%。招商银行:净利润453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4.78%,成本收入比36.98%,不良贷款率0.61%,核心资本充足率8.49%。浦发银行:净利润342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95%,成本收入比28.71%,不良贷款率0.58%,核心资本充足率8.97%。兴业银行:净利润347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6.65%,成本收入比26.73%,不良贷款率0.43%,核心资本充足率9.29%。中信银行:净利润310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6.70%,成本收入比31.51%,不良贷款率0.74%,核心资本充足率9.89%。以下是对另一个答案科普的纠偏,越改越错,越抄百度越离谱,真是槽点满满:一、国有银行除了工农中建交这五家,国开也已经从政策性银行转为国有商业银行了,虽然习惯上还是没把国开算进去,现在官方的说法是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二、股份制十二家,深发展被平安收购都过去两年了,去年就已经完成所有的换牌手续了,邮储不算股份制,一般都单列出来,此外股份里要多加一个恒丰,总数12家是对的。三、地方城市银行或是地方性银行说法都不正规,应该说城市商业银行,简称城商行。城商行的数量永远没人数对过,我提供一个靠谱的吧,去年年底一共144家,今年厦门国际银行名字不变,性质从外资改城商,现已完成翻牌工作,目前145家。如有需要,我可以提供名单。四、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是特指的,即使现在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也是股份有限公司,但股份制商业银行依然特指那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区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类的都是不正规的说法,这种专业词汇请严格参考监管部门的口径。为了表示我不是百度党,请大家把课本(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报)翻到第十部分 附录,第125页和第136页五、招商银行跟英国银行一样?表示我只听说招商银行是和美国富国银行采取了相似的零售银行策略,从未听说过跟英国银行有啥关系,如有,请指正。另外,我翻了招商银行 --资费标准,也没有找到“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月交10块钱,全年没有任何费用”,请教10块钱算什么费用?
回答于日 00:00
在股票市场上,现在流行价值投资。在这一点上,民生银行其实和招商银行是相似的。他们是国内银行业中服务最优和经营最灵活的银行,普通投资者很容易切身体会到他们的价值,从而进行投资。只是招商银行目前规模已经较大,遭遇一系列问题,所以民生银行显得更… 显示全部 在股票市场上,现在流行价值投资。在这一点上,民生银行其实和招商银行是相似的。他们是国内银行业中服务最优和经营最灵活的银行,普通投资者很容易切身体会到他们的价值,从而进行投资。只是招商银行目前规模已经较大,遭遇一系列问题,所以民生银行显得更加突出一些。
回答于日 00:00
最近做了一个民生银行的研究。股权分散,民营众多→关联交易众多→风险较大股权分散,民营众多→业务发展激进→盈利迅猛1.关联交易是指它给股东发放大量贷款,或以股东为担保为其他企业贷款,这也是许多民营企业入股民生的一个原因。关联交易每年3000亿以上… 显示全部 最近做了一个民生银行的研究。股权分散,民营众多→关联交易众多→风险较大股权分散,民营众多→业务发展激进→盈利迅猛1.关联交易是指它给股东发放大量贷款,或以股东为担保为其他企业贷款,这也是许多民营企业入股民生的一个原因。关联交易每年3000亿以上。2.业务激进,最为代表的是商贷通小微业务,可以几个小商户互相担保,风险还是有的。民生拨备覆盖率300%左右,属中等水平。小微业务每年也是3000亿以上贷款,盈利占民生25%左右。盈利好是他备受关注的原因吧。
回答于日 00:00
名字好听。【认真脸 显示全部 名字好听。【认真脸
回答于日 00:00
如有错误和疏露,欢迎打脸和补充。 慢慢码字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民生银行的历史说起了。 90年代的时候,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在泰山会提出成立一家民营银行。那个时候要成立一家民营银行,自然可以想到会有多艰难。最终历经坎坷,并且有了工商联主席经叔平的… 显示全部 如有错误和疏露,欢迎打脸和补充。 慢慢码字这个问题,首先要从民生银行的历史说起了。 90年代的时候,泛海集团董事长卢志强在泰山会提出成立一家民营银行。那个时候要成立一家民营银行,自然可以想到会有多艰难。最终历经坎坷,并且有了工商联主席经叔平的帮助下,终于拉开了民生的序幕。 成立之初,大家希望不是由一家独大控制,并且成立是为了中小民营企业服务,所以起名民生,并且设定了个人持股不得超过百分之10. 没过多久,泰山会成员史玉柱自我膨胀过度,因所修的巨人大厦夭折而被迫退出。而工商联确在有了政府的帮助下,不断壮大。经叔平任职民生银行董事长,更提出工商联拥有至少3成的主动表决权。 于是,理所当然的工商联大量成员进入民生银行。后来的很多名人,都在此时借机在民生有了立足之地,比如刘永好。 因为工商联没有出啥钱确有着至少3成的主动表决权,所以工商联和经叔平力排众议,安排了股东排名十多位的刘永好成为了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99年,民生银行准备上市,零股本的工商联会因此丧失表决权。于是,就有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股权博弈。 民生银行以清理不良资产为由,促使法院强制拍卖股东股权进而回收股东贷款。而从来不是股东的东方集团张宏伟确获股9个点左右,成为了第二大股东。 张宏伟与经叔平交情甚好众所周知。也正是因此,经叔平借机促使张宏伟成为工商联副主席和民生银行副董事长。 借由此,刘永好将股份扩大成百分之9.99,成为了第一大股东,并且整个“希望系”控股达到了百分之17左右。 博弈自然不会这么简单,卢志强的泛海集团虽然只与东方集团并列第二大股东,但却确有非常大量的股份被“泛海系”名下的企业所拿到,总共持股超过百分之20了,仍然占有着优势。 但是当时的卢志强又成了工商联常委,这种关系就变得非常微妙。于是“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就犹如三国鼎立,互相制约,互相平衡。 但是,"三角形"具有不稳定性。很快这个平衡就打破了。 06年的时候,民生银行董事换届选举,德高望重的经叔平因病缺席。 结果第一大股东落选,卢志平当选,替代刘永好为副董事长。不过,又没过多久,卢志平大量套现民生银行股份获利,而刘永好确大量增持,很快刘永好又重任副董事长。 不过,卢志强反而在实业中捷报连连,无关紧要,暂且不表。 董文标,这个由经叔平指定的董事长接班人,他让心怀鬼胎的三系联合起来成立民生电商,虽然是个泡沫。但他成功做活了民生银行的整个业务链。只是具体是个什么鬼,我记不住了。 史玉柱此时开始大量增持民生银行股份,没过多久,内地银行股被大量做空,民生银行股份狂跌不止,史玉柱反而买的更开心了,毕竟有钱。 我不揣摩深谙人性的史玉柱在微博上所发的“三年内不减持”是不是刻意为止,但是其效应让民生银行股份狂涨,没多久,史玉柱从中获利丰厚。 自此,史玉柱终于从一个企业家变身为一个成功的资本运作家。 很多人以为,三大系争夺民生银行股份是为了未来套现获利,没错,民生银行作为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业绩有目共睹,其未来自然不可限量。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民生银行所独有的金融意义,资本意义。 随便举点已经用成功了的例子,02年的时候,券商向民企开放,黄河证券开始增资扩股。卢志强开始牵线“泛海系”成为黄河证券的大股东。没过多久,黄河证券改叫民生证券。后来又有了民生保险经纪,民生典当,、民生信托等等。 其背后的意义也不用我多说了,并且,因为民生银行的股东大多为中国实力最大的一些企业的参与者,民生银行的大量贷款都面向了他们,其价值不言而喻。 理清了这些,再来说安邦,很多媒体都曾爆料,安邦集团管理层是前中国领导人的后代组成,包括已故领导人邓小平的外孙女婿吴小晖、开国元帅陈毅之子陈小鲁、前总理朱镕基之子朱云来等等。 安邦入驻民生明面上确没有遇到什么抵抗,刘永好更是大量减持股份,最终安邦保险拿到了百分之17左右的股份,成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希望系”、“泛海系”、“东方系”确仅仅在百分之5左右。并且安邦派遣姚大峰进入民生董事会。 目前看来有两种解释,众所周知董文标离开后,民生银行业绩出现了很多问题,安邦的入驻,能盘活民生的业务。 但是这说不通,前面已经说到了,民生银行的股份有多么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民生背后的大股东都非等闲之辈,在董文标之时,他们就有着因为利益而共同联手的先例,这次确集体放弃了争斗多年的股份,即使民生未来如何,他们的战略收益都大打折扣。 安邦入驻不久,当了民生银行行长不足半年的毛晓峰便被中纪委带走了,接着,民生银行多位高管落马。 结合前面安邦的背景看,或许大概就是如此。 不多说了。不过,长远看,民生未来的价值会变得不可限量,所以不需要战略意义,只想通过套现获利的史玉柱才会在微博力捧安邦的入驻。
回答于日 00:00
在国内银行里,民生银行的路子算是走的很特别。首先,民生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民营性质的银行。其次,民生有一个很特别的董事长董文标。1996年出任刚成立的民生银行的副行长,他对这个银行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巨大。主要说三个他做的事情吧。第一个是2007… 显示全部 在国内银行里,民生银行的路子算是走的很特别。首先,民生是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民营性质的银行。其次,民生有一个很特别的董事长董文标。1996年出任刚成立的民生银行的副行长,他对这个银行的影响可以说非常巨大。主要说三个他做的事情吧。第一个是2007年的事业部改革。在国外其实有很多银行的例子已经证明事业部制是一种有效控制风险的管理体制。它其实是一种对既有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想做的银行很多,但真正落地下来需要很大的勇气。民生做下来了,把地产 交通 能源等等几块的业务都收拢起来做,还不能说完全成熟,但是成效不错。而且现在已经开始酝酿2.0版。第二个是2009年的小微金融战略。民营性质的银行打出的支持小微企业的口号,相信每一个小微的力量,听起来就很澎湃有没有。事实上这个战略也确实成功了,民生也的确靠这个战略分到了不小的市场蛋糕。现在很多银行也都看到了这块市场,拿出了很多同质的贷款出来,民生的优势已经被缩小,不过不可否认民生是先行者,而且也一样在酝酿2.0版了。第三个是今年民生最花大力气在做的小区金融。在很多城市应该都能看到,几十个民生银行的金融便民店好像一夜之间冒出来一样的在小区里面建起来了。虽然很多大爷大妈应该都不知道民生银行是什么,跟国有大行比网点数量少也确实一直是民生的一大硬伤。建支行慢又贵,咱建便民店还不行吗?????按民生银行的话,这是把民生服务送到社会最基层最活跃的细胞里头去。成果如何?还不知道。we will see最后,为什么民生银行能这样做?个人觉得这和董事长的战略目光个人魅力和员工尤其是中高层对董文标的崇拜信任有关系。他的号召力和勇气让现在的民生银行形成了一种寡头政治模式。我也曾经悄悄地想过:如果有一天董爷爷退休了民生银行可咋整啊O__O"…
回答于日 00:00
对以上回答还不满意?您可以想我们的的专家咨询您的问题
*此回答内容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供用户参考及研究用途,不构成任何投资理财建议
贷款相关计算器
大家都在问
热门银行贷款利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商银行 民生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