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广东自贸区成立两周年两周年数据总结?求~

福建自贸区建设两周年金融论坛在榕举办
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满两周年。两年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福建自贸试验区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其中,金融改革作为自贸区创新的一大重点,更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这样的背景下,由福建省金融工作办公室、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联合主办的“自贸无限共创未来”——福建自贸区建设两周年金融论坛近日在福州举办。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为更好地总结自贸区改革成果,交流金融产品创新经验,助推福建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与经济发展,4月19日上午,由福建省金融工作办公室、...&
杨展鹏: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行长
廖俊杰:中国银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分行行长
林绍宁: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分行副行长
制作:地方新闻中心
近日,福建自贸区建设迎来2周年,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扎实推进各项试验任务,推出了一批独具特色的改革试点,具有福建特色、对台先行的创新体系已基本...
近两年来,福建自贸区的建设离不开金融行业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创新金融制度,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其中,中国银行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分行以“担当社会责任,做最好的银行”为宗...
4月14日,据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管委会介绍,自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正式挂牌成立,平潭综合试验区便步入“双区时代”,既成为优惠政策的洼地,又成为体制机制创新高...
4月7日上午,福州海关、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联合举办同业联合担保推介会,海淘乐等三家首批担保试点企业向福州海关递交了金额150万元的中国银行海关税款保函,标志着同业联合担保正...
4月6日下午,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战略业务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榕举行,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杨展鹏行长、林传伟副行长、王晓副行长、黄慧艳资深客户经理,...
4月18日,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举行系列成果发布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会上发布了新推出的两部自贸区研究成果,包括《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蓝皮书、《...
  【同期】一直以来,福建自贸区被定位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示范区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贸区启航后,金融业如何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经过两年时间的探索实践,福建金融业奋楫向前,在这片1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同期】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依托产品和渠道优势,不断推陈出新,致力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自贸区实体经济,积极对接自贸区投资贸易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第一时间推出配套金融服务,支持自贸区新型业态发展壮大,让企业真正享受到自贸区政策红利,为自贸区建设贡献自身的金融力量,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杨展鹏:
  “自贸区实际上就是一个鼓励创新的平台,我觉得在创新里面,金融创新应该是一个核心的东西,这几年我们在金融创新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一,我们要承接一些,比如说海关这些机构,他们的创新,金融创新需要对接,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确保了一些政府的运作,包括管理机构的运作能够顺畅进行,通过金融这个平台。第二就是,现在的金融创新,其实是要帮助企业解决一些问题,在这一块,我们也是走在前面的。特别是我们支持一些到海外并购的,这个我们都有具体的案例,中行在里面占的份额、占的数量都是非常大的。”
  【同期】近年来,中行福建省分行定期为自贸区企业开展外汇走势分析和资金产品讲解,通过打通境内外业务联动渠道,商业银行与多元化平台协同渠道,线上线下服务渠道,进一步巩固中国银行的市场地位,满足企业全球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杨展鹏:
  “中行一直是国际市场份额结算的一个最大银行,而且在近三年,我们每一年的国际市场份额还在提升。又比如讲,我们的跨境人民币结算,14年我们就突破了千亿大关,我们是连续三年突破千亿大关,也是金融机构里面唯一的。这些具体的数据侧面旁证了我们企业的业务量的扩大和增长。”
  【同期】针对福建自贸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战略定位及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国银行在福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项目上尽心尽责,牵线搭桥,先后与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等海外机构合作,开展经贸投资推介会,撮合境内外客户之间的合作。
  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杨展鹏:
  “其实自贸区的政策,我觉得在全国,在自贸区之外都可以大量的运用,我们通过柜台的延伸,通过服务的延伸,在自贸区外让这些企业能够得到利益。中行其实独到的优势还是他的多元化、国际化、专业化的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各种多样性的服务,满足企业的需求。”
  【同期】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发挥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主力军作用,助推福建自贸区建设成为对台贸易示范区、‘海丝’建设核心先行区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高地。全面助力福建经贸的建设和发展。|||||||||||||||||
福建自贸区两年新增台企1411家
  本报福州4月21日电 记者王莹 今年4月21日是福建自贸区挂牌成立两周年的日子。记者从福建省自贸办获悉,福建自贸区自日挂牌以来,福州、厦门、平潭三个片区新增台资企业共1411家,占全省新增台企的九成。
  4月18日,福建师范大学福建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在福州发布《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蓝皮书(简称“蓝皮书”)。蓝皮书显示,福建自贸试验区自挂牌成立至去年年底,共新增企业48550户,增长3.15倍;注册资本9447.72亿元,增长4.25倍,增速高于广东、天津自贸试验区。
  蓝皮书提出,在未来发展中,福建自贸试验区需与“海丝”核心区融合协同发展,实现与“海丝”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这就需要凸显对台特色,注重体现对台特色,完善台胞权益保障机制。
  据悉,福建自贸区自挂牌以来实施了一批对台交流合作的创新举措,让闽台之间货物、服务、资金、人员流动更加便利。福建自贸区率先对台开放了金融、增值电信、医疗、旅游、人力资源、电子商务等50多个领域;3家闽台合资旅行社获批试点经营赴台游,目前已组团600多个,约两万人赴台旅游;新设立的3家台资人力资源机构,培训发证、推荐就业2000多人。
  挂牌两年以来,福建自贸区还创新两岸通关合作机制,着力打造更便捷的对台贸易口岸。自贸区开展申报信息互换,设立全国唯一的两岸检验检疫数据交换中心,实现与台湾“关贸网”的双向数据互通和实时传输,商品从出货到上架缩短了7个工作日。同时,自贸区还简化ECFA、CEPA货物进口原产地证书提交需求,解决了“货到证未到”的问题。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聚焦自贸区两周年:政府还要革自己的命_经济观察_人民论坛网
聚焦自贸区两周年:政府还要革自己的命
原标题:自贸区的期待:仍需探索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如何处理
站在两周年的门槛看上海自贸区乃至全国自贸区的未来,仍然绕不开这些关键词:改革,开放,创新,以开放倒逼改革
&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
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自贸区,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棋局来说,颇有支点的意味。
自贸区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抓手,自贸区是&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抓手,下一轮中国经济的全面发展、崛起的引擎&&诸多重任摆在自贸区面前,都要自贸区先行先试。毫无疑问,中央对自贸区的目标和要求在提高。
在这些高目标、高要求下,已经试验两年的自贸区接下来如何&开天辟地&?专家官员又有什么样的期许?
站在两周年的门槛看上海自贸区乃至全国自贸区的未来,仍然绕不开这些关键词:改革,开放,创新,以开放倒逼改革。
政府还要革自己的命
日,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第二年的上海地方两会上,上海市委书记韩正指出,&自贸区是什么样的改革呢?说到底是对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这种改革是什么呢?是革政府的命。什么叫革政府的命?是对提高政府的效率,包括对政府过多地干预微观经济&&不是市场起决定配置资源作用的这些环节&&进行改革。&
两年过去,上海自贸区的这场&政府自我革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如探索了负面清单制度和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制定发布三张&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的&负面清单&、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权力清单&、法有规定必须为的&责任清单&。
截至目前,上海市级部门下放151项行政审批事项,1.0版本的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分别囊括事项6460项和1422项。
但在专家看来,围绕政府&割肉&、&瘦身&,上海自贸区和全国其他几大自贸区都还有巨大空间。他们普遍认为,与国际上其他自贸区相比,中国的自贸区政府普遍还是管得太多,而&革政府的命&,还要借助企业这把刀。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灵魂是什么?个性是什么?是企业。&近日在上海财经大学举办的自贸区两周年专题论坛上,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福建自贸区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利平直陈,目前在各大自贸区,制度创新的主体是政府,在强大的行政逻辑面前,很多创新更多流于做事的方法、做事的程序等表面问题上,没有办法深入到制度结构性的创新中,制度创新存在碎片化现象。
王利平参与了自贸区相关条例的制定,见地具有针对性:我们在做制度设计、制度创新的时候发现,作为主体的企业没有有效地参与。中国企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时代,实际上由追逐利益的时代走向参与制定规则的时代,&企图希望通过政府自己搞创新、自己改革自己,似乎不太现实,似乎有点难度。&
在法律上面,自贸区制度创新的自由度受权不够。上海自贸区研究协调中心秘书长徐明棋称,上海自贸区运行两年,将两年中的国家文件进行对比可发现,中央对自贸区的目标、要求在提高,但配套政策并没有到位。目前的情况是,自贸区在推进进一步改革开放上面遇到了一定的制度瓶颈。我们呼吁更多豁免,呼吁更多的制度创新的自由度,否则的话,会捆住自贸区手脚。
[责任编辑:王卓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沙自贸区两周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