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经常性提醒和批评制度批评中国企业

向文波:有人批评中国4万亿投资 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日 12:42来源:凤凰财经
凤凰财经讯 2012年,中国经济在复杂的政经环境下,循着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中国轨迹”,交出了一份应对国际危机的“中国答卷”,而浩荡前行的中国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选择。中国产业和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发生重要转变的同时,中国经济也正在走入一个实现阶段性转型升级的历史时期。
在2012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向文波表示,就现阶段而言,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都必须很好的处理好发展与转型的关系。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中国经济需要转型,甚至有人批评中国4万亿投资,说中国错过了倒逼机制,认为经济危机是迫使中国企业实行转型的最佳时机,我认为这是错误的。
以下为文字实录:
向文波:制造业行业不同,情况可能不一样,我所在的工程机械行业,首先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企业的整体实力,企业的竞争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比如说您刚才听到的就是三一重工在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已经做到了世界最大,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我们是收购了德国的曼斯特(音译),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的前三家都被中国企业收购,实际上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在混凝土机械制造的领域已经统治了世界,所以说国际竞争力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这背后当然首先是中国机遇,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所以刚刚提到这个转型与政府的关系,我知道中国不管是主流的经济学家还是企业家对政府有很多的意见和不满。但是,在这里面,特别为中国政府说一句话,还是要感谢中国政府,因为中国政府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会。三一重工我们发展到今天,主要还是靠中国,90%的产品销售在中国市场,我相信在座的中国企业家能有今天的成就可能跟三一也是大同小异,尤其是银行。中国的银行业现在利率很高,规模也很大,它不是国际化造就的,首先是中国机遇造就的,这一点首先要肯定中国政府的贡献给我们所创造的市场机会。
当然,三一重工下一步的发展来讲,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当然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个机遇就是全球化,就是国际化。挑战也来自于全球化,对中国企业自身管理,自身产品品质以及我们企业管理的关于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等的全球化跨文化管理能力的这些挑战,这个我认为是我所在的行业所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今天谈的这个转型,我也借此机会表达一下。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学家很着急,天天在喊中国企业要转型,中国政府现在也被迫很着急,说中国发展的方式要转变。但是,我个人觉得,就现阶段而言,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都必须很好的处理好发展与转型的关系。现在有一种理论认为中国经济需要转型,甚至有人批评中国4万亿投资,说中国错过了倒闭机制,认为经济危机是迫使中国企业实行转型的最佳时机,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我认为一个企业的转型,尤其是一个国家产业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里面有待我们很多能力的积累,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员工的素质,这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完成的。转型有的企业管理者能力提升,也是不行的,这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能是边发展边转型,首先我认为是发展中实现转型,就是说我们转型规划发展。另外,发展也不能忘了转型,我们必须在发展的同时要正确的面对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我们要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自身的素质,我们不要忘了这个事儿。所以,我认为要处理好发展与转型的关系。
另外一个你刚才提到了政府转型与政府的关系。我个人觉得政府和企业不管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中国始终是更长的,其实不管在哪里经营,企业都离不开政府,当然政府也离不开企业。这是因为制度不同,文化不同,政府与企业之间互动的方式是有区别的,因为中国是个由计划经济走过来的国家,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可能更多的表现为管制,政府确定企业关系的方法可能更多是行政,而在国外可能更多是法制和支持。我觉得这个转化也是一个过程,中国企业在处理政府的关系方面,可能更多是通过与政府的沟通突破管制,争取支持,可能是这么一种关系。我相信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企业的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可能更多的以后由这种行政的干预管制变成法制,更多以法律去管理这个企业。另外,转型我认为还是应该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辅,通过政府行为实现企业的这些想法我认为是不切合实际的。比如我们也可以通过政府的一个法规,比如我们大幅提高劳动力的工资,大幅提高环保的标准,这是政府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可能在一定意义上能够促进企业的转型,可能也不是帮助企业转型,所以这个过程当中更多应该靠企业的行为,政府应该起指导和支持的作用。谢谢!
[责任编辑:yangm]
标签:&&&&
相关专题:
三一起诉奥巴马:
向文波其人:
温家宝辩护“四万亿”:
四万亿的隐忧: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凤凰财经”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财经频道(010-)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历史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单日流入资金最多个股
明星分析师荐股
90621.12万元
46956.17万元
46815.89万元
46419.57万元
30881.03万元
29447.61万元
22955.39万元
22617.96万元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中国企业为何无法令人尊敬?软件是硬伤!
  文/端宏斌
  我关注“华为商城”巨量投诉事件,源于一次不愉快的购物经历,我吃惊的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日以继夜的找“华为商城”投诉,在315网站上投诉华为不发货的帖子被顶到了首页,而投诉华为商城的消费者人数竟然排名第一。
&  这是链接:/tousu/redian/232788.html
  那么华为到底是怎么惹急了消费者呢?
  故事要从国产手机的“饥饿营销”大法说起,小米手机是玩饥饿营销的大牛,经常是手机开卖几分钟就一抢而光,然后你就买不到了,人为的造成一种供不应求的假象(其实你上淘宝总能买到),借以维持商品的价格和利润率,也达到维护品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华为估计眼红于此,于是也准备学习小米,搞自己的饥饿营销。一款华为神秘手机于10月底高调亮相,这款叫“荣耀四核”的手机号称低价高配,直接叫板小米2。
  不过华为却有点“画虎不成反类犬”,人家小米是限制购买数量的,华为却不限制,反正用户是先付款再发货,他一口气收了巨额的货款。据华为自称,在华为商城、易迅网、腾讯无线三个平台,累计购买数量达到了224万台,说是创下了业界的记录,并且还大肆宣传。按照224万台来算(姑且相信他),那就是45亿元人民币的货款,现在问题来了,你收了顾客那么多钱,但是你的手机产量根本没有这么多,你该怎么办?
  正确的做法是,你先赶紧退款,等你有货了再卖,但华为的做法完全不是这样,他选择了啥也不干,就这样硬挺着。现在华为的百度贴吧、华为的官方微博、315网站已经被愤怒的消费者给占领了。他们花了钱,买一款还不存在的手机,苦等大半个月,连根毛也没看到,想要退款,被告知至少15个工作日(据说实际要一个月之久)。这时候的心情,你可想而知了。甚至有消费者扬言要举报华为“非法集资”,45亿元货款就是证据。
  毫不夸张的说,华为这次玩“饥饿营销”玩过了头,甚至有点愚弄消费者的意思了。同样的事情如果在淘宝、天猫、京东,可能一天就能退款,而华为甚至给不出一个明确的退款期限。据我调查,很多人是头一次在“华为商城”购物,你就让他经历了如此糟糕透顶的客户体验,如果你是准备做一锤子买卖,那我无话可说。
  如果你准备好好做企业,那你这种行为就是在透支你的信用。客户相信你,愿意先把钱交了,然后在家慢慢等,这是因为他们信任华为这个品牌,这个品牌是你们的同事那么多年塑造下来的,但毁掉一个牌子只需要几分钟。如果你不在乎中国消费者的感情,那我也无话可说。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国外消费者身上,我想你们不会这么不屑,中国的消费者一直在忍受着双重对待,他们也习惯了。
  笔者这么多年来用过的手机不下二十个,最初全是洋品牌,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最近两年我用的手机基本上都是国产品牌,如联想、中兴、华为,国产手机的性价比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国产品牌的思路有很大的问题,一味的强调硬件性能,这有什么用呢?你的CPU比别人快一点,我又如何去感觉到?我不可能每天睡觉前,打开手机测试软件,跑一遍测试,看着高高的分数进入梦乡。现在呢,我相信不少人睡觉前会对自己说:已经20天了,还没收到货,也不退款,下次再也不买华为手机了,再买就是猪头!
  中国人就应该用国货!这句话虽然不理性,但我100%支持,希望中国的企业好好的对待客户,不要再去玩一些营销的小把戏了。对于自己承诺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到。立刻退款,看起来似乎自己吃了亏,但成千上万的客户,连续一个月的通过各种渠道骂你,你就不吃亏么?你不仅吃亏,而且是吃了大亏,往后你就算准备当讲诚信的好人,他们也不敢信你了,他们的朋友也不信你了。当然了,你也可以这样想:反正中国人多,骗了一个还有一个,不怕的。
  Ps:写完这篇文章,在网上看到一条信息:据华为内部员工透露,预订量并不等于销量,希望这款手机早日能破百万台。哎,看来你们做的假还不止一点点啊。
  延伸阅读《》
  欢迎关注老端的微信:laoduandeguandian
  微博:
  老端的私人茶座请点击:
  对于本文您有任何的意见或疑问,欢迎在下面留言区一同讨论。
  —————————————————————————
  老端五星评价著作(原名《开放思维投资》)已经售罄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我对中国企业的七个不安(上)
下载积分:290
内容提示:我对中国企业的七个不安(上)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1:28:0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我对中国企业的七个不安(上)
官方公共微信在10个鸡蛋上坐了3星期后,终于成功孵化出第一颗鸡蛋。
但礼仪小姐、导购小姐依然是场内的一道风景线。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作者:肖知兴
  来源:领教工坊(ID:ClecChina)
  【编者按】肖知兴老师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IT经理世界》杂志日号,后收入《常识与管理》一书。文章对听不得批评意见的弱者人格做了分析,并善意提醒: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不让别人批评,听不得别人的批评,一点就着,不是不可以,但千万别忘了自己反省自己。因为如果自己再不批评自己,就无法进步了。
  我对于中国企业的评论,因为清楚地知道与外面世界的差距,加之爱之深,恨之切,往往批评的话说得比较多,批评的力度也比较大一些。这些批评的意见,书面表达出来的时候问题不太大,受了这么多年“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中国传统的熏陶,下笔自然会有分寸,不容易引起什么误解。口头表达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没有把前提、背景交代清楚,可能就会惹一些“爱国人士”不高兴了。记得有一次做论坛,一位略微谢顶的中年男士就抢过话筒,痛斥我如何完全抹杀了中国企业、中国制造这些年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为中国经济、世界经济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云云。事后发现,该爱国人士供职于一家德国化工公司代表处,每天需要看洋人的脸色吃饭,自然积攒了不少“爱国热情”,碰上这种难得的好机会,当然是要释放一下了。
  一般而言,在座的如果都是中国人,批评中国企业的话说起来可以稍微放松一些。如果有中国人,又有外国人,这就比较敏感了。很多号称“国际”的地方,最初的新鲜劲过了之后,日常生活大家其实还是愿意回到自己熟悉的文化圈子去。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各种微妙的紧张关系,你如果不能明察秋毫地避重就轻,左右逢源,很容易引火烧身:也许一两个词、一两句话,就激起了其中某一个群体强烈的情感上的反应。这种反应上来后,道理就没法讲了,有时候,甚至还越讲越麻烦。
  所以,自古以来,对自己的文化的认同度最强的永远是身上打下无法磨灭的自身文化的烙印,而又身处于不同文化的交汇处的那一群人,与其他文化的接触,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他们的独特文化、独特身份。如果这群人还因为他们的身份而遭到一些合理抑或不合理的特别对待,这种文化认同度可能就更强了。说到底,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本能、非常原始的情感,没要必要把它上升到一个什么主义的高度。如果被这种情感冲昏了头脑,糊涂到country(国土)、nation(国民)与state(国体)三者都不分或者分不清楚的程度,那就更是自己把自己降低到不可理喻的欠进化族群的层次了。
  所以,1935年在纽约出版、稿费足够让林语堂以中产阶级水平在西方生活的名著《吾土吾民》,是非常恰当的一个书名。海外游子们总是无法忘怀东亚山海间这片土地上繁衍的这群人及其文化,为她那种独特的优美和安详所痴迷,为她遭受的苦难与屈辱而流泪,为她的尊严和未来而默默努力。但另外一方面,他们也知道要与那些峨冠博带、貌似堂皇的东西保持距离,因为这往往正是苦难与屈辱的根源,正是他们那一代人要脱胎换骨般地向别人学习,努力要摒弃、要改变的东西。但问题更复杂的一面是,峨冠博带者却倾向于故意混淆这几者之间的区别。
  当然,也有一些比较为难的情况,当事者无法简单地把国土、国民和国体三者完全分清。1953年因反感蒋氏父子的专制愤而辞去台湾“省主席”职务的吴国祯(周恩来南开校友、普林斯顿政治学博士)前往美国,向美国各界痛斥蒋氏以民主之名行警察国家之实的种种恶劣行径。当时还滞留在美国的胡适作为留美的自由派知识分子的领袖,对吴国祯的这种做法却大不以为然。他的意见是,作为中国人,有什么批评的话,尽管可以在国内说。到外面去说,不管你主观上批评的是什么,别人都容易把这些批评与整个国家联系起来,客观上还是会损伤国家的形象与利益。胡的意见是否中肯?君子绝交,口不出恶言,这种场合里逞自己的一时口舌之快,确实让人感觉不是非常合适,更何况他们自己还曾经是这个体制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是胡对自己人的批评的意见,但如果批评的人是外国人呢?不为之辩护,好像是中国的形象受损;为之辩护,好像也不甚妥当。仔细揣测,要问起他的意见来,估计多半也是卑之无甚高论:沉默是金。
  不过,稍微懂一点中国人心理的外国人是不会轻易批评我们的,至少我的外国学生不会。我给他们上课,讲中国企业、中国经济的一些局限性,讲完之后总不忘了叮嘱他们,批评中国是中国人的专利,你们是老外,千万不要尝试。轻一点说你大国沙文、自我中心,重一点甚至说你种族歧视等等,你多年培养起来的“关系”都有可能因此与你翻脸。作为一个有“半殖民地”深重苦难历史的国家与民族,反应激烈一点,其实他们也都很容易理解,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小心: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不让别人批评,听不得别人的批评,一点就着,不是不可以,但千万别忘了自己反省自己。因为如果自己再不批评自己,就无法进步了。
  其实仔细想想,现实生活中,那种特脆弱、特敏感,大家跟他/她说话时都特小心、特委婉的类型往往属于一种挺可怜的弱者人格,甚至还有点轻度受迫害妄想的症状,需要采取一点临床手段呢。被人当作这种类型哄着,其实真不是一件什么值得祝贺的事情。所以,只好寄希望于哪天我们真正进步到成为一个大国,大家都可以坦然相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批评了。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板经常批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